控制测量技术总结范文

合集下载

测量技术总结范文

测量技术总结范文

测量技术总结测量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累和创新所形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测量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基础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也为各种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科学及技术领域中,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

从传统的地形测量到工业控制水平的自动化测量,在人类生产活动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展和深化,人们也对测量技术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在地形测量领域中,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高精度,高灵敏度和高可靠性的优点已经成为主流的测量工具。

GPS技术大大提高了地形测量的效率和精度,从而更好地支持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在交通工具导航、地震预警和无人机等领域,GPS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同时,基于GPS技术的卫星遥感技术更是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成像,实现对地球表面的高精度观测,为地质、生态、农业、水利等领域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在工业领域,测量技术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光学定位器、激光距离计等,工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可得到高精度测量和自动化控制。

同时,在自动化智能制造和工业物联网领域,测量技术也越来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被广泛应用的测量技术还包括光学成像、声学成像、红外成像、量热分析和化学分析等。

建筑工地、地质勘探、人体健康检测和环境监测等也是测量技术广泛应用的领域。

除此之外,测量技术也是一门涉及到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和机械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

测量技术应用于不同领域之前,需要进行足够的理论研究和算法优化。

仪器的制造需要物理学、机械学和电子学的知识及其制造技术的支持。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则使测量技术走向数字化,测量结果实现了实时和在线共享。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测量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关键技术之一,为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是由于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产活动更为智能化和高效化,我们的社会也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控制点测量工作总结

控制点测量工作总结

控制点测量工作总结
控制点测量工作是土地测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准点。

在进行控制点测量工作时,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确的测量技术,以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对控制点测量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

首先,在进行控制点测量工作之前,需要对测量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

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情况、地质条件等,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布设。

其次,在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布设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的需要和准确性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控制点的位置应尽可能地分布均匀,并能够覆盖整个测量区域,以确保后续测量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的控制点测量工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进行严格的校准和调试。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温度、湿度等,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对于控制点的标志和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后,需要进行合适的标志和保护措施,以防止控制点被破坏或移动,从而影响后续的测量工作。

最后,在控制点测量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的比对和校正,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续的土地测量工作提供可靠的基准点。

总的来说,控制点测量工作是土地测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后续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严谨的操作和精确的测量技术,可以确保控制点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为土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1,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优秀工作总结范文:1,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1,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一、测区概况该测区位于红河县城西部,距县城约10千米,隶属红河县浪堤乡。

拟定重点工作或测区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7′20″至102°18′50″,北纬23°22′15″至23°23′25″,东西宽约2.5千米,南北长约1.5千米,面积4.05平方千米。

测区距红河至元江公路约4千米,测区有乡村道路通行其间,交通较方便。

测区沟谷深切、地形陡峻,海拔高在550-1400米之间,比高达850米左右。

测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为玉米、高粱、水稻,经济作物主要为甘蔗,居民以彝族为主,杂居哈尼、傣等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充足。

二、已有成果成图资料该测区有总参测绘局完成的1:50000航测地形图,以及国家Ⅲ等控制点一个,点名为“土鲁贝梁子”,属1954年北京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

三、作业依据(1)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10153-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ZBD10001-59)。

(3)1996年版国标《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7年版。

四、作业完成情况为了加快测量进度,思想汇报专题我公司先后一共安排了6人对该区进行野外测量工作,其中工程师2人,技术员4人。

主要使用设备为GPS卫星定位仪4台套,全站仪2台套,计算机2台套,清华山维数字化测图软件2套。

从二00四年十一月中旬进入测区,于二00四年十一月底完成野外工作,十二月二日完成室内成图工作,工期约二十天。

共施测了四个D级GPS控制点,31个辐射图根导线点,物探测网放线40千米,1:2000数字化成图4.05平方千米。

五、控制测量1、坐标系的选择云南省红河县属我国1:50000航测图覆盖区,控制点较多,但大多只有资料没有点位,破坏极为严重。

测量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测量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测量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一、学业、工作及培训简介本人于____年____月毕业于____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

____年____月至今在____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从事土地调查测绘与规划管理工作。

于____年获规划工程师资格。

我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和技术规范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各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培训,学习CASS软件、MAPGIS软件、ARCGIS软件的使用培训。

____软件建库培训、____软件建库培训。

____年____软件内业培训、三维城市建模培训、制图培训。

____年农用地统一年产值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学习为我这些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____年任公司测绘组长,____年____月任公司测绘部门负责人,____年任公司____市分公司经理,____年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随着时间的增加,本人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实际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业绩1、主要工作内容:(一)土地调查与测绘工作。

地籍调查与测绘是土地产权产籍管理的前置性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精确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土地产权属单位和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因此土地测绘必须做到标识规范、数据准确。

土地面积作为衡量土地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绘成果的准确、公平、合理与否,在业主中成为敏感性问题,所附带的责任亦越来越大。

对测绘成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使测绘成果合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土地实际情况。

对用于权属登记的土地测绘面积,严格把关、审核,以确保作为土地产权属登记的测绘成果符合国家标准。

(二)公司技术管理工作____年被公司任命为副总工程师以来,主要负责____区、____区、____市、____、____、____等____个地区的档案管理及数字化工作,并负责公司的全面技术管理工作。

(三)地籍图文图件的制作工作。

1、地籍图文图件系统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数据管理与组织,以各种比例的航测图、测控网数据作为地籍图库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对土地相关属性信息进行索引与管理。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自任现职以来,怀着对物理教学的无限热爱,带着满腔热情,始终如一地在物理教学工作中潜心钻研,努力探索,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和汗水,本人自任现职以来,尽职尽责,努力钻研,站在时代的高度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既掌握了较深厚的基础知识,又具备了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文化水平,适应了新的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边工作边研究,针对实际,确定课题,做有意义的教学探索,致力于教学改革,较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研究型的物理教师。

自任现职以来,工作成绩突出,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各项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实施了素质,既精准地向学生传授了物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验能力。

本人热爱物理教学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教学充满浓厚的兴趣,不断地探索新式,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

心中总是装着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

寓教于乐,乐在其中,把教物理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

本人掌握了深厚的物理知识功底,也对物理学科有着深刻的认识。

物理知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物理课程的基本特点。

物理学科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实用价值。

教物理时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验精神,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新课标理念下,本人深入的学习了《当代教育理论》、《教育新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初中物理《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深入领会《物理课程标准》的精髓,为自己的物理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找到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同时,也给自己敢于尝试教研、教改工作树立了信心。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行,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的感召下,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效果显著。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范例文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范例文

控制测量实习心得体会范例文
在控制测量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
心得体会:
首先,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流程。

包括了解不同的控制测量方法、仪器的使用和校准等方面。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
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其次,在团队合作方面,我发现团队协作是实现控制测量工作的关键。

在实习中,我
们需要和同事密切合作,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与同事互相协助、互相学习,我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也更加珍惜团队合作带来的效率和成就感。

另外,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学会了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寻找
解决方案。

实习期间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我成功克服了
困难,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控制测量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过实习,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也更加坚定了对工程技术的热爱
和追求。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控
制测量工程师。

2024测绘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2024测绘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2024测绘工作总结范文时光飞逝,转眼间____年又到尾声了。

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作为测量人员,我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以数据说话的原则从事测量工作。

我静心回想这一年的工作生活,感受很多,收获颇丰。

现将我这一年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在施工测量之前,认真审图,对图上有误、有疑义的地方及时向领导及前辈们请教、咨询、学习。

测量放线中向同事学习,相互配合。

从陌生到熟悉,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测量放线后认真复合线的位置确保准确性。

在测量放线中各类仪器能准确、快速的使用。

在测量放样过程中,有时候会面临改线、补线的问题,这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我对疑惑的地方理解和掌握的更加彻底,也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通过书籍及同事的帮助指导学习了更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了解各项规范。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不能自我提高就意味着落后,就不能适应目前施工建设工作的发展要求。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着严格要求自己,在尽量减小误差,消灭错误的前提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为本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最有利的保障。

在平常的工作中积极督促劳务队配合我们的放线工作,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改正,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不让其成为工程进度的绊脚石。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从刚来工地的好奇到熟悉,得到了至深的锻炼,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而自己也变得成熟、稳重。

尽管这一年当中我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测量员,相对于自己期望还相差甚远,对于现在的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据现场出现的问题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加强新知识、新理论的充实,加强个人操作技术和管理意识,配合其他部门做好本职工作。

明年的工作中,在闲暇时间多与其他项目测量员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互相提升。

做到别人出现的问题我不会再出错,我自己出现过的错误不再次发生。

做到慢慢蜕变,直到破茧成蝶。

测量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共15篇)

测量的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共15篇)

20某某年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来我们测量所做的工作,有好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现作以总结,为了以后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更好的为项目部的所建工程服务。

一、工程任务概况:由于我项目部还在基建期间,测量工作繁杂、测量任务不固定。

前期测量只有我一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外联公路上监督施工,偶尔有任务是到3个标段放腰线和做控制。

下半年新进2个测量人员,我们一起完成了挖金沟GPS点的验收,上海底的控制测量及矿房、巷道的测量,3200巷道的控制测量,黑牛洞8#巷道的控制及矿房测量、桩孔的复核,大水沟新建厂区1:500的地形图等的测量工作。

二、人员情况:大水沟项目部测量人员现有3人。

在这一年的工作和学习中,所有测量人员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均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以及交给的工作任务。

自己有了较快的进步,目前已能适应项目部各项工作。

自己再不停的摸索和学习中前进,成熟,积累经验,为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奠定基础。

这一年里,我在工作中注意对理论知识结合现场。

在理论知识扎实的基础下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水平,以及在现场随机应变解决实际情况的能力。

现在自己都能熟练的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独立完成所交给的任务。

除此之外,自己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体制,使测量工作流程得到了较好的优化。

三、需要领导解决的问题:仪器方面,现在有全站仪拓普康332一套,无水准仪,由于全站仪不稳定,经常会出现,水准气泡不居中及对中不准的情况,以至于外业时有较长时间来校正仪器。

在巷道放腰线时,由于全站仪无红外线,放腰线时很不方便,所以每次放腰线需要耽误一些时间。

设备不足,垂球也是问里伍生计部借的。

四、现场情况:这一年里测量组与工程一部共同完成了3200洞外、上海底、黑牛洞导线的测量及反复加密,计算。

测量计算结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我们测量组在测量过程中的测量控制重点抓的就是细节上的管理。

测量工作没有小事,无论多么简单的操作工序都应该把它看作一项大事去做,规范是过程控制的标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大涌镇
一级导线控制网测量技术总结中山市大涌测绘队
中山市大涌镇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为城镇建设工程和地形、地籍测量的需要,中山市土地房产局特邀请大涌测量队在中山市大涌镇布测一级导线网和四等水准,为今后大比例尺测图提供基础控制资料。

此项工程于2001年11月10日开始,2001年12月5日完成,历时25天。

1.测区概况
地理位置:东经113°07´—113°34´
北纬22°11´—22°46´
测区位于中山市大涌镇内,东至旗涌路;南至中新路;西至环镇路;北至环镇路。

测区街道多为水泥路面,布点方便交通。

但车流量较大,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2.坐标及高程系统
平面控制采用中山统一坐标系,3°带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4°;投影面比椭球面提高72米(即高程异常52米与56系高程20米之和),地球平均曲率半径6378317米;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

3.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
本次测量利用GPS D级和E级网点15点,三等水准点4点作为测区一级导线网和四等水准的起算点。

各点点位情况完好,成果可靠。

控制点资料详见下表:
3.1四等水准起算数据:
三等水准点成果表
3.2一级导线网起算数据:
GPS D级网点、GPS E级网点
4.作业依据
4.1《城市测量规范》CJJ8—91;
4.2《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规范》;
4.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4.4本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5.工作量统计
本次测量共布设一个一级导线网和4条四等水准(3条附合路线、1条闭合路线),其中埋设一级导线网点85点,绘制一级导线网点之记85点;联测四等水准合计27.0km(85点)。

6.作业程序和方法
6.1使用仪器
6.1.1一级导线网测量,采用TOPCON GTS—311S型全站仪1台套;DHM2通风干湿表1台,DYM3空盒气压计1台,对讲机4部,微机1台,汽车1辆。

6.1.2四等水准测量采用WILD NA2自动安平水准仪及双面区格式标尺。

6.2平面控制测量
测区首级平面控制为一级导线网。

采用中山统一坐标系。

6.2. 1 布网形式
一级导线网布设成由起算点15点、一级导线点85点(其中结点2点)组成的一级导线网。

6.2.1选点埋石
城镇导线多沿水泥路面布设,水泥路面采用镶嵌标志,即镶嵌长12cm、φ12mm的不锈钢标志,标志顶端刻有十字丝,周围刻一个15cm ×15cm的方框,并刻上点号。

测区的一级导线网埋石点进行统一编号,编号从“27I101——27I186”其中“27I108”为空点。

所有一级导线网埋石点均绘制点之记。

6.2.2观测及记录
一级导线网测量使用TOPCON GTS—311S型全站仪,水平角采用方向法观测,导线网中观测方向大于3个时应归零,水平角用DJ2仪器施测2测回。

导线边往返观测2测回,每次照准目标读数4次,直接使用TOPCON GTS—311S型全站仪测量平距。

每站测距前读定温度、气压,输入全站仪中,测距读数均加入了气象元素改正。

采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提供的“导线网水准网内外业一体化系统”记簿固化模块,用SHARP PC——E500记录。

6.2.3一级导线网平差计算
一级导线网平差计算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公司提供的NASEW 95“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平差软件进行平差。

一级导线网平差采用严密平差方法,坐标成果取至0.001m.。

详细情况如下:
6.2.3.1边长改化
一级导线网平差前,先将经过气象改正、加常数改正、乘常数改正和倾斜改正后的水平距离投影归化到中山统一坐标系投影面上,再参于平差。

6.2.3.2概算
将一级导线网分解为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分别计算出了每一条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全部满足《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6.2.3.3平差
一级导线网平差采用多粗差后剔,迭代3次,固定误差(米):
0.0011,比例误差(ppm):10.0,方向误差:0.000354。

平面网平差后精度如下:
固定误差(米): 0.0014
比例误差(ppm): 12.7
m(d.mmss): 0.000449
最大点位误差= ±0.022104米
最大点间误差= ±0.012331米
最大边长比例误差= 1/37700
一级导线网平均边长约235.051米。

一级导线网平差结果表明,各项限差均满足要求。

6.3高程控制测量
测区首级高程控制为四等水准。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

6.3.1路线形式
由起算点三等水准点4点、四等水准点85点组成四等水准3条附合路线和1条闭合路线。

6.3.2四等水准观测及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使用LeicaWILD NA2自动安平水准仪,采用中丝法观测,直接读取距离。

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提供的“导线网水准网内外业一体化系统”记簿固化模块,SHARP PC——E500记录。

i角测定记录测前、测中、测后共8次(2001年12月3日—2002年1月16日),最大值为8.25秒,小于限差±20秒。

6.3.3四等水准平差计算
四等水准平差计算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公司提供的NASEW 95“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平差软件进行平差。

高程成果取至0.001m。

详细情况如下:
6.3.3.1标尺长度改正
平差计算采用的高差加入了标尺长度改正,按距离定权配赋。

6.3.3.2平差结果
6.3.3.2概算
将四等水准网分解为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分别计算出了每一条水准路线的闭合差,全部满足《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6.3.3.3平差结果
四等水准网平差采用多粗差后剔,直接高差默认值0.0030,迭代3次。

高程网平差后精度如下:
fixed(M): 0.0050
relat(M): 0.0050
最大点位误差= ±0.008536米
最大点间误差= ±0.008136米
基本观测中误差(m) = ±0.004966
8.几点说明
手簿记录说明(高程)
因电子记录手簿软件限制,有关测量中的点名、点号不能完整输
入,以简码代替。

例如:已知三等水准点“Ⅲ27141”——“S141”代;四等水准点“27I101”——“I101”代。

9.检查及上交资料
检查执行三级检查,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按检查规定及《设计书》进行检查,测量成果资料详实、可靠。

上交资料有:
9.1平面控制
a.一级导线网观测手簿
b.一级导线网平差计算资料
c.一级导线网平面控制展点图
d.一级导线网埋石点点之记
e.全站仪、温度计、气压计检验资料
9.2四等水准测量
a.四等水准观测手簿
b.四等水准平差计算资料
c.四等水准路线图
d .i角检验资料
e.水准器、标尺检验资料
9.3成果表(平面和高程)
9.4《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总结》、各一份
9.5以上资料刻制光盘1张
中山市大涌测量队2002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