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档案室建设要求技术规范
档案室建设要求范文

档案室建设要求范文1.场地选址:档案室应选址于交通便利、安全可靠的地点。
应尽量避免选址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带,同时要考虑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2.建筑设计:档案室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现代化建筑要求,满足档案收纳、取用和管理的需要。
建筑物应具备稳固耐用、通风透气、保温防潮的特点,同时要有合理的空间划分,便于对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和查阅。
3.设施配置:(1)温湿度控制:档案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以防止档案资料腐败、变形等损坏。
(2)照明设备:档案室内应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保证充足而均匀的光线,以便于档案的阅览和取用。
(3)货架和储存设备:档案室内应配置适合档案存放的货架和储存设备,以确保档案的安全、整齐和易于取用。
4.安全保障:(1)防火措施:档案室应配备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栓、防火门等,以确保档案在火灾发生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2)防盗措施:档案室应加装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入侵报警系统等,以避免档案被盗窃或损坏。
(3)数据备份:档案室应定期进行档案数据的备份和存档,以防止档案因意外事故或设备故障而丢失。
5.环境保护:在档案室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并降低能源消耗。
采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做到可持续发展。
6.人员培训和管理:档案室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定期的培训,以提高档案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同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流程,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档案室建设要求涉及场地选址、建筑设计、设施配置、安全保障、环境保护以及人员培训和管理等方面。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建设出一个安全、高效、可靠的档案室。
档案室建设标准

档案室建设标准一、各档案库的建筑及技术参数:1、各馆室的最小面积应能容纳目前各资料存放,还必须考虑一定的发展空间。
2、地面承重最大容量为1240公斤/平米,不得小于800公斤/平米,采用密集架时应不大于1200公斤/平米。
3、密集架每组分为六层搁板,每层搁板承重为80公斤,柜体自重为80公斤。
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4、每组柜体存放档案盒的多少根据档案盒子尺寸来计算。
5、一般档案室门高2m,宽1m,特殊档案室可加高,加宽门。
要求门窗必须加防尘橡胶条密封,窗户建议采用防盗窗,门采用防火、防盗门。
6、给水管、排水管、雨水管不宜穿越档案室(库),消防栓不应设在档案室(库)内,应设在明显而又易于取用的走廊内或楼梯间附近。
7、空调安装位置应避免空调出风直接吹向文件资料。
8、馆室内应避免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防止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的存在。
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
二、档案室的采光、通风要求1、采光度(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自然光照射,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和人造光来照明。
2、档案室、查阅档案及其他技术用户应防日光直射,并均应消除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
3、档案库和查阅档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时,应选用防爆灯,防止用电时间过长发生失火。
灯光,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
4、档案室通风也应采用自然风,如果采用不方便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空调进行通风。
三、档案室温湿度要求1、不论气候条件如何,有条件的情况下均应设置长年的温控装置,温度相对湿度要求如下表。
温湿度范围 14℃~24℃不小于14℃不大于24℃,有温度调节设备的,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温度±2℃,相对湿度45%RH 不大于60%RH,有湿度调节设备的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得超过±5%。
注意:温、湿度的测量点,是指在地面以上1.5m和距书架柜前0.4m处测量的数值。
档案室建设标准

档案室建设标准一、各档案库的建筑及技术参数:1、各馆室的最小面积应能容纳目前各资料存放,还必须考虑一定的发展空间。
2、地面承重最大容量为1240公斤/平米,不得小于800公斤/平米,采用密集架时应不大于1200公斤/平米。
3、密集架每组分为六层搁板,每层搁板承重为80公斤,柜体自重为80公斤。
4、每组柜体存放档案盒的多少根据档案盒子尺寸来计算。
5、一般档案室门高2m,宽1m,特殊档案室可加高,加宽门。
要求门窗必须加防尘橡胶条密封,窗户建议采用防盗窗,门采用防火、防盗门。
6、给水管、排水管、雨水管不宜穿越档案室(库),消防栓不应设在档案室(库)内,应设在明显而又易于取用的走廊内或楼梯间附近。
7、空调安装位置应避免空调出风直接吹向文件资料。
8、馆室内应避免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防止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的存在。
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
二、档案室的采光、通风要求1、采光度(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自然光照射,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和人造光来照明。
2、档案室、查阅档案及其他技术用户应防日光直射,并均应消除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
3、档案库和查阅档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时,应选用防爆灯,防止用电时间过长发生失火。
灯光,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
4、档案室通风也应采用自然风,如果采用不方便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使用空调进行通风。
三、档案室温湿度要求1、不论气候条件如何,有条件的情况下均应设置长年的温控装置,温度相对湿度要求如下表。
温湿度范围14℃~24℃不小于14℃不大于24℃,有温度调节设备的,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温度±2℃,相对湿度45%RH 不大于60%RH,有湿度调节设备的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得超过±5%。
注意:温、湿度的测量点,是指在地面以上1.5m和距书架柜前0.4m处测量的数值。
村级档案室创建实施方案

村级档案室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村级档案室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务公开和村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
然而,目前一些村级档案室存在着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整理混乱、档案利用率低等问题,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村级档案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创建目标1.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提升村级档案室的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率,为村级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创建实施方案1.制定档案管理制度(1)建立档案分类、编号、存档、借阅等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归档流程和管理责任人。
(2)制定档案定期清理和整理制度,对存放多年未被查阅的档案进行清理,保持档案室的整洁和有序。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1)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课程,提升他们的档案管理意识和专业水平。
(2)建立档案管理人员定期交流学习机制,及时了解档案管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
3.建立档案利用服务机制(1)制定档案利用规定,明确村民和相关部门可以借阅档案的程序和条件。
(2)建立档案利用登记和统计制度,了解档案利用的情况,为进一步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4.加强档案室设施建设(1)完善档案室的存储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长期保存。
(2)提升档案室的信息化水平,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方便档案的检索和利用。
四、实施保障1.加强领导支持村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2.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检查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宣传教育通过村务公开、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村民宣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引导村民积极利用档案资源,增强村民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五、总结村级档案室的创建实施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推进,各项措施要有机衔接,协同配合,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村级档案室建设要求技术规范

缙云县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建设标准一、村档案室建设原则行政村档案室建设需遵循安全、实用、方便基本原则,档案库房保管条件基本符合防火、防潮、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潮、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要求。
二、村档案室位置要求行政村档案室要远离易然、易爆、空气污染区。
一般不安排在底层、顶楼或楼两侧,远离热水房、卫生间、洗漱间等。
三、村档案室用房要求1、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档案库房、查档室、整档室分开),但位置要相连;2、档案库房面积要满足村档案管理需要,并有一定预留空间(10年——15年),库房面积要求不小于15㎡;3、档案室库房承重:村档案库房设置在楼房的,楼板承重必须达到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5KN/㎡;采用密集架式,不应小于12KN/㎡;4、档案库房不宜安装水(气)暖;上下水管道禁止通过档案库房;5、电线线路铺设必须是暗线,且根据要求选用线材;开关、插座必须符合要求;6、独立的档案室建筑需安装避雷设施;四、村档案室保护设施要求1、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安全保管钥匙;2、档案库房设在平房或一楼的,应配备除湿机和空调;3、档案库房要及时投放防虫药物;4、档案库房内安装有温湿度测定仪;5、档案库房窗户要有深色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档案;6、档案库房照明灯具宜选用40W或60W乳白色白炽灯,并加装防爆罩,禁止使用日光灯;7、灭火器材应选用气体灭火剂,灭火器存放位置要方便取放,不应放在库房内,已到保质期应及时更换;8、档案室严禁烟火,严禁使用明火照明,要在明显处标识“严禁烟火”警示牌。
五、村档案室装具要求1、配备充足的专用档案柜或档案密集架;2、配备符合档案规范要求的档案盒等其它档案装具;3、查档室必须有桌椅;4、查档室要求至少配置一台电脑,专门用于档案检索;5、制作了规范的门牌(或门头)和喷绘的相关制度匾。
六、村档案管理要求1、行政村建有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有档案员;2、行政村档案室有简介,有档案分类大纲;3、建有档案检索工具(包括纸质、电脑自动化检索);4、建有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行政村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5、建有档案安全检查记录;6、建有档案登记统计台帐(包括行政村档案借阅利用登记、档案利用效果登记、档案收进移出登记等);7、行政村档案管理人员变更时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附有档案交接清单。
档案室的要求和标准

档案室的要求和标准介绍档案室是一个组织或机构用于存储、管理和保护各类档案文件的专门场所。
档案室的要求和标准是指在建设和管理档案室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
本文将从档案室的构建、分类管理、存储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档案室的构建在构建档案室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和标准:1. 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环境是档案室建设的基础。
地理位置应尽量避免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区域,建筑环境应符合防火、防盗和防湿等要求。
2. 建筑结构档案室的建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抗震、防火和抗洪能力。
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等结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确保档案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空间规划合理的空间规划是档案室建设的关键。
应根据档案的种类和数量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分区,如文件存储区、机房、阅览室等,并确保各个区域之间有清晰的分隔。
4. 设备设施档案室需要配备各种专业设备设施,如风机、空调、灭火系统、防护装置等,以提供良好的存储和保护条件。
档案的分类管理档案室的基本建设完成后,需要根据档案的特点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档案的来源根据档案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内部档案和外部档案。
内部档案是组织或机构内部产生的档案,外部档案是由外部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档案。
2. 档案的种类根据档案的种类可以将其分为文件档案、图纸档案、图书档案等。
不同种类的档案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存储手段。
3. 档案的时限根据档案的时限可以将其分为永久档案和非永久档案。
永久档案是具有长期价值和重要意义的档案,需要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4. 档案的密级根据档案的密级可以将其分为秘密档案、机密档案和绝密档案。
不同密级的档案需要采用不同的保密措施和存储方式。
档案的存储环境档案室的存储环境对于档案的保护和长期保存至关重要。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和标准:1. 温度和湿度档案室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防止档案受到高温、低温、干燥和潮湿等环境的损坏。
档案室建设要求参考技术规范

三、档案用房建筑1.档案用房建筑设计要遵循安全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新建办公楼时,档案用房要纳入计划,提出档案用房的建筑要求。
2.档案用房要按照功能区分原则,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
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分开)。
为了便于安全管理,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应设在同一楼层。
在档案库房面积应能容纳本机关形成的全部档案,并能容纳由本机关自行保管(不向档案馆移交)的全部档案。
3.档案库房以东或南朝向为宜,墙壁要具有隔热、防潮性能。
在楼层安排上不用一楼、地下室和最高层。
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紧邻卫生间等潮湿、有污染源的部位。
4.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防护的基本要求,即防潮、防水、防火、防盗、防阳光照射、防紫外线照射、防高温、防尘、防污染和防有害生物(霉、虫、鼠)。
5.档案库房净高不应低于2.40m。
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
为防止溢水流入库房,室内比室外楼地面应高出20mm。
当档案库房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6.档案库房门窗既要便于通风,又要便于密闭,门应具备防火防盗功能,密封性能好,且宜采用金属防盗门,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窗应为双层窗,开启窗应有密闭措施,设纱窗;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设金属网。
档案库房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
档案库房外门、外窗均应安装防盗网等安全防护措施。
7.档案库房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不易生尘,应有防潮措施。
档案库房地面平均承重应为200公斤/平方米以上,采用密集架时承重应不低于在500公斤/平方米为宜。
8.档案库房墙体要求光洁、平整、不易生尘、坚固耐久,具有隔热、防潮、防尘、防火功能。
9.档案库内严禁设置明火设施,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设置,控制导线和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
配电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暗敷方式。
档案室建设要求参考技术规范

三、档案用房建筑1.档案用房建筑设计要遵循安全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新建办公楼时,档案用房要纳入计划,提出档案用房的建筑要求。
2.档案用房要按照功能区分原则,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
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分开)。
为了便于安全管理,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应设在同一楼层。
在档案库房面积应能容纳本机关形成的全部档案,并能容纳由本机关自行保管(不向档案馆移交)的全部档案。
3.档案库房以东或南朝向为宜,墙壁要具有隔热、防潮性能。
在楼层安排上不用一楼、地下室和最高层。
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紧邻卫生间等潮湿、有污染源的部位。
4.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防护的基本要求,即防潮、防水、防火、防盗、防阳光照射、防紫外线照射、防高温、防尘、防污染和防有害生物(霉、虫、鼠)。
5.档案库房净高不应低于2.40m。
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
为防止溢水流入库房,室内比室外楼地面应高出20mm。
当档案库房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6.档案库房门窗既要便于通风,又要便于密闭,门应具备防火防盗功能,密封性能好,且宜采用金属防盗门,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窗应为双层窗,开启窗应有密闭措施,设纱窗;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设金属网。
档案库房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
档案库房外门、外窗均应安装防盗网等安全防护措施。
7.档案库房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不易生尘,应有防潮措施。
档案库房地面平均承重应为200公斤/平方米以上,采用密集架时承重应不低于在500公斤/平方米为宜。
8.档案库房墙体要求光洁、平整、不易生尘、坚固耐久,具有隔热、防潮、防尘、防火功能。
9.档案库内严禁设置明火设施,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设置,控制导线和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
配电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暗敷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缙云县行政村规范化档案室建设标准
一、村档案室建设原则
行政村档案室建设需遵循安全、实用、方便基本原则,档案库房保管条件基本符合防火、防潮、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潮、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等“八防”要求。
二、村档案室位置要求
行政村档案室要远离易然、易爆、空气污染区。
一般不安排在底层、顶楼或楼两侧,远离热水房、卫生间、洗漱间等。
三、村档案室用房要求
1、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档案库房、查档室、整档室分开),但位置要相连;
2、档案库房面积要满足村档案管理需要,并有一定预留空间(10年——15年),库房面积要求不小于15㎡;
3、档案室库房承重:村档案库房设置在楼房的,楼板承重必须达到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5KN/㎡;采用密集架式,不应小于12KN/㎡;
4、档案库房不宜安装水(气)暖;上下水管道禁止通过档案库房;
5、电线线路铺设必须是暗线,且根据要求选用线材;开关、插座必须符合要求;
6、独立的档案室建筑需安装避雷设施;
四、村档案室保护设施要求
1、档案库房应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安全保管钥匙;
2、档案库房设在平房或一楼的,应配备除湿机和空调;
3、档案库房要及时投放防虫药物;
4、档案库房内安装有温湿度测定仪;
5、档案库房窗户要有深色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档案;
6、档案库房照明灯具宜选用40W或60W乳白色白炽灯,并加装防爆罩,禁止使用日光灯;
7、灭火器材应选用气体灭火剂,灭火器存放位置要方便取放,不应放在库房内,已到保质期应及时更换;
8、档案室严禁烟火,严禁使用明火照明,要在明显处标识“严禁烟火”警示牌。
五、村档案室装具要求
1、配备充足的专用档案柜或档案密集架;
2、配备符合档案规范要求的档案盒等其它档案装具;
3、查档室必须有桌椅;
4、查档室要求至少配置一台电脑,专门用于档案检索;
5、制作了规范的门牌(或门头)和喷绘的相关制度匾。
六、村档案管理要求
1、行政村建有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有档案员;
2、行政村档案室有简介,有档案分类大纲;
3、建有档案检索工具(包括纸质、电脑自动化检索);
4、建有档案管理制度(包括行政村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
5、建有档案安全检查记录;
6、建有档案登记统计台帐(包括行政村档案借阅利用登记、档案利用效果登记、档案收进移出登记等);
7、行政村档案管理人员变更时要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并附有档案交接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