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5章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一章-植物细胞

海南⼤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章-植物细胞第⼀章_植物细胞(教材⽆) ⼀、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答: 1 、1665 年,英⼈胡克(R.Hooke )利⽤⾃制的显微镜,在观察软⽊(栎树⽪)的切⽚时发现了细胞,⽽真正观察到活细胞的是荷兰科学家列⽂虎克(A.Van Leeuwen —hook ,1677 年)。
2 、⼀切⽣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来源于细胞。
3 、为⽣物学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有哪些不同?答:P7 表1-1(⼤⼩、细胞核及核仁、染⾊体形态、分裂⽅式、有⽆内膜、细胞⾻架,核糖体类型,是否⾃养,细胞壁成分)三、植物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动、植物细胞有何不同?答:植物细胞通常体积很⼩,其形状多种多样,。
其结构通常由细胞壁和原⽣质体组成,原(教材⽆) 四、原⽣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为什么说原⽣质在细胞的⽣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答:1 、⽆机物主要有⽔和⽆机盐,⽆机盐常以离⼦状态存在,如:Na + 、K + 、Mg 2+ 、Cl - 、HPO 4 2- 、HCO 3 - 等。
有机物主要包括核酸、蛋⽩质、脂类、多糖等。
2 、因为原⽣质体具有⽣命现象,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它是细胞进⾏各种⽣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命现象的体现者。
五、植物细胞中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答:纹孔是细胞间⽔分运输的有效途径;胞间连丝是细胞间各类原⽣质和信息的有效传递途径。
质膜能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同时在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新陈代谢的凋控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
内质⽹也可与原⽣质体表⾯的质膜相连,有的还随同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与相邻细胞的内质⽹发⽣联系,因此内质⽹构成了⼀个从细胞核到质膜,以及与相邻细胞直接相通的膜系统。
细胞⾻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也具有重要作⽤。
六、细胞膜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是怎样的?有何功能?答:1 、质膜主要由脂类和蛋⽩质分⼦组成,质膜外表还常含有糖类,形成糖脂和糖蛋⽩,其结构是以脂质双分⼦层为基本⾻架,蛋⽩质分⼦结合在脂质双分⼦层的内外表⾯,嵌⼊脂质双分⼦层或者贯穿整个双分⼦层。
海南大学植物学试题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于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
在减数分裂攻城战,细胞联系分裂2次,但染色体志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哥子细胞的染色体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2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周二复始,使每个物种申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
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伺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遗传的变异性。
2.如何区分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3.辈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报纸,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体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2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
以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蜘蛛,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
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3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有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
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学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4.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答:叶的形态构造不仅与它的生理机能相适应,而且也与它所处的外界条件相适应旱生植物的叶片对旱生条件的适应通常有2种形式。
海南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复习卷5

试卷5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氨基酸的等电点2、米氏常数(Km值)3、磷氧比4、半保留复制5、抗性锻炼6、水分临界期7、乙烯的三重反应8、细胞程序化死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蛋白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
2、遗传密码的特点有方向性、连续性_____和_____。
3、基因突变形式分为:,,和四类。
4、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与3分子酯化而成的。
5、叶绿素对光最强的吸收区有两处,分别是光区和光区。
6、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合力比RuBp羧化酶对CO2的。
7、诱导植物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__,诱导а―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 ,延缓叶片衰老的是__。
8、水的移动方向从水势向移动,成熟植物细胞ψw = ,质壁分离细胞ψw= 。
9、组织培养研究表明:当培养基中CTK/IAA比值高时,诱导分化;比值低时,诱导分化。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1、下列哪个性质是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A 胶体性质B 两性性质C 沉淀反应D 变性性质E 双缩脲反应2.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A)氧化(B)还原(C)解偶联、(D)紧密偶联3、参加DNA复制的酶类包括:(1)DNA聚合酶Ⅲ;(2)解链酶;(3)DNA聚合酶Ⅰ;(4)RNA聚合酶(引物酶);(5)DNA连接酶。
其作用顺序是A (4)、(3)、(1)、(2)、(5)B (2)、(3)、(4)、(1)、(5)C (4)、(2)、(1)、(5)、(3)D (4)、(2)、(1)、(3)、(5)E (2)、(4)、(1)、(3)、(5)4、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A)12 (B)24 (C)36 (D)38 (E)36—385、脂肪酸从头合成的限速酶是A 乙酰CoA羧化酶B 缩合酶C β-酮脂酰-ACP还原酶D α,β-烯脂酰-ACP还原酶6、光合作用的碳同化过程是的过程。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十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

第十章_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演化一、植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各种分类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答:有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
人们为了自己工作或生活上的方便,仅依植物的形态、习性、生态或用途上的一两个特征或特性为标准,不考虑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对植物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人为分类法。
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林奈的《植物种志》等。
按照植物间在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相似程度的大小,力求反映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彼此亲缘关系的分类方法称为自然分类法。
如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柯郎奎斯特系统等。
二、什么是双名法?统一用拉丁文给植物命名有什么意义?答:1. 双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命名,作为国际间通用的学名,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全部字母要小写,再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缩写。
2. ①因为拉丁文是18~19世纪欧洲、美洲等地区常用的科技交流通用的书面文字,世界上多数科技工作者都应掌握的一种文字;②拉丁文从口语上讲是一种死语,虽书面上有广泛的应用,但口语交流中很少使用,所以每个单词所表述的意义及每个单词的拼写形式相对比较稳定。
所以用拉丁文给植物命名不仅可以消除植物命名中的混乱现象,又可大大地推动国际交流;同时双名法也为查知所写的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提供了方便。
三、请自选10种植物,用两种不同的检索表形式将它们加以区别。
答:1. 格式要正确。
2.描述要准确。
在批阅考题时一般应各占1/2的分值。
四、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有何不同?各自都包括哪些类群?并说明各类群的基本特征。
答:低等植物常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地方。
植物体结构简单,是没有根、茎、叶分化的原植体植物。
生殖器官常是单细胞,极少数是多细胞。
有性生殖过程中,合子萌发不形成胚,而直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包括藻类、菌类和地衣。
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光合作用的色素,生活方式为自养,属自养植物;菌类植物一般不含光合作用色素,是异养低等植物;地衣植物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原植体植物,具有低等植物的所有基本特征。
《植物学》复习题

植物细胞和组织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在G1 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三、填空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
后者又可分为、和三部分。
4.质体是、和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期,片短互换发生在期。
11.导管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和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
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和。
17.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
20.填写下列植物细胞和组织属于那种组织:表皮毛形成层传递细胞树脂道导管叶肉细胞石细胞纤维。
23.基本组织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
25.细胞壁的主要变化包括、、和。
26.梨果肉中坚硬的颗粒即成簇的。
28.纹孔分为、、三种类型。
四、选择填空5.初生纹孔场存在于。
A.次生壁 B .初生壁 C.胞间层D.角质层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白色体10.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 含量在加倍。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8章

海南大学植物学2012年复习题——第8章植物学复习题第八章_花一、如何理解花的本质?为什么说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可称花器官?答:从形态发生和解剖结构来看,花是适应生殖的不分枝的变态短枝,其中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均为变态叶。
严格地讲,萼片、花瓣、雄蕊和心皮都属于器官,因此在研究花发育的问题时,称它们为花器官。
但习惯上将花作为一个器官——生殖器官来看待。
二、单雌蕊、复雌蕊和离生雌蕊有何区别?答:一朵花中,仅有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称单雌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联合而成的雌蕊称为复雌蕊;有多个心皮相互分离并各自独立形成雌蕊的称为离生单雌蕊。
三、胎座、子房位置和花序各有哪些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胎座的类型有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生胎座和顶生胎座。
其分类依据有:心皮的数目和联结情况以及胚珠着生的部位等。
花序的类型分为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两大类。
无限花序又可分为简单花序与复合花序,简单花序包括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隐头花序等;复合花序包括圆锥花房、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等。
有限花序可分为多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和单歧聚伞花序。
花序分类的依据是花序轴分枝的方式和开花的顺序。
子房的位置有:上位子房、半下位子房和下位子房。
分类的依据是它与花的其他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的相对位置及愈合情况。
四、试分析花形成和发育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理学与遗传学基础。
答:其形态特征是:当花分化时,茎的顶端分生组织表面积明显增大,不再产生叶原基,而成为花分生组织,进而分化出花的各部分原基,最后发育成花或花序。
花的各部分原基的分化顺序通常是由外向内进行,即萼片原基发生最早,以后依次向内产生花瓣原基、雄蕊原基、心皮原基。
成花的生理基础有:春化作用和光周期感应。
某些植物的成花,需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诱导或促进开花,此现象称春化作用。
春化作用所要求的时间长短和低温范围,则因植物的种类、品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通常是在茎端的生长点。
植物学复习题(含答案)

植物学复习题(含答案)第⼀章、植物细胞1.细胞是⽣物体结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与区别。
P11原核细胞:组成原核⽣物的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内含有成形细胞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1.有核膜 1.⽆核膜2.每个细胞有2个⾄数百个染⾊体; 2.有⼀个⾸尾相连的环状双链DNA,DNA为双链通常加上⼏个⾄40个质粒3.有膜包被的细胞器,如内质⽹、线粒体、⾼尔基体 3.缺少膜包被的细胞器4.有80S核糖体 4.有70S核糖体5.通过有丝分裂进⾏⽆形⽣殖 5.通过裂殖进⾏⽆性⽣殖6.通过融合进⾏有性⽣殖 6.有性⽣殖未知注:S是⼀个沉降系数,⽤来测算离⼼悬浮颗粒沉降的速度,80S核糖体⽐70S核糖体的更⼤。
2.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P14植物细胞特有的⼀些结构和细胞器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包括细胞壁、叶绿体和其他质体、液泡。
3.原⽣质与原⽣质体的区别;质膜的主要成分及⽣理特点。
P18~21原⽣质与原⽣质体的区别:原⽣质体是由原⽣质分化⽽来的结构,实际两者成分⼀样,只是⼀个讲的是物质(原⽣质),⼀个指的是结构(原⽣质体)。
质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蛋⽩质。
质膜的⽣理特点:质膜是⼀种半透膜;活细胞的膜具有选择透性。
4.细胞壁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纹孔和胞间连丝的概念。
P15~17细胞壁的显微结构:胞间层、初⽣壁和次⽣壁三部分。
壁上有纹孔、胞间连丝等结构。
细胞壁的超微结构:纹孔:通常初⽣壁⽣长时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初⽣壁上⼀些不增厚的薄壁区域叫做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的⽣活细胞之间,在细胞壁上还通过⼀些很细的原⽣质丝,称为胞间连丝。
5.细胞核、线粒体、⾼尔基体、内质⽹、核糖体、溶酶体、微管、微丝和液泡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特点。
P22~29⼤作⽤。
c.细胞质分裂。
液泡液泡膜、细胞液 a.可以控制⽔分出⼊细胞;b.维持细胞内⼀定的膨压,使细胞处于丰满的状态以保持植物体挺直;c.各种营养及代谢产物的贮藏场所。
植物学复习题库含答案

植物学复习题库含答案1、表皮可包含()等几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A、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表皮毛D、角质层答案:ABC2、以下结构中属于外分泌结构的有()。
A、蜜腺B、腺毛C、树脂道D、盐腺答案:ABD3、油松的韧皮部一般由()构成。
A、伴胞B、筛管C、韧皮射线D、筛胞答案:CD4、芦荟是典型的旱生植物,其叶适应旱生环境的特征有()。
A、肉质叶B、气孔下陷C、角质层兴旺D、储水组织兴旺答案:ABCD5、养菜胚发育将经过()等阶段。
A、球形胚B、梨形胚C、心形胚D、马蹄形胚答案:ACDC、穗状花序D、伞形花序答案:A52、人们食用的萝卜是变态的肉质直根,主要由()发育而成。
A、胚芽B、胚根C、上胚轴D、下胚轴答案:D53、柚子的果实属于()。
A、浆果B、核果C、梨果D、柑果答案:D54、以下结构中,()与花粉管由子房进入胚囊有关。
A、珠孔B、珠被C、反足细胞D、助细胞答案:D55、每一节上着生一片叶,各叶开度为180。
,称此叶序为()。
A、互生B、对生C、轮生D、交互对生答案:A56、以下植物的花属于裸花的是()。
A、棉花B、玉兰C、杨树答案:C57、甘薯薯块中贮藏的淀粉主要位于()组织。
A、保护B、薄壁C、分泌D、同化答案:B58、小麦的花序为()。
A、总状花序B、圆锥花序C、复穗状花序D、伞形花序答案:C59、以下植物结构中不属于叶的变态的是()。
A、心皮B、苞片C、萼片D、花托答案:D60、穗状花序的组成单位是()。
A、小穗B、小花C、雌蕊D、雌雄蕊答案:B61、以下植物中,冬季开花的是()。
A、苹果B、腊梅C、桂花答案:B62、在成都校区4教A区门口有几株银荆树,别名又叫鱼骨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豆科金合欢属的常绿乔木,开花时头状花序就像是一值H固金黄色的小娥球,非常引人注目,你注意到银荆的叶是()。
A、三出羽状复叶B、一回羽状复叶C、三回羽状复叶D、二回羽状复叶答案:D63、南瓜的子房位置类型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复习题
第五章_茎
一、试分析茎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形态学依据。
答:厚角组织木纤维和韧皮纤维起支持作用;木质部中具导管和管胞,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韧皮部中的筛管和伴胞及筛胞起输导有机物的作用;木薄壁细胞和韧皮薄壁细胞有贮藏之功能;皮层中的绿色组织可使幼茎有同化作用。
二、为什么说合轴分支比单轴分支进化?
答:合轴分枝植株上部或树冠呈开展状态,既提高了支持和承受能力,又使枝叶繁茂,这样既有利于通风透气,又能有效地扩大光合面积和促进花芽形成,使之成为丰产的株型,即可产生更多的果实和种子。
以利于后代的繁衍,所以,合轴分枝是较进化的分枝方式。
三、试分析茎尖和根尖在形态结构上有何异同?并说明其生物学意义。
答:相同点:根尖和茎尖都有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相应的细胞结构和生长动态也基本相同。
不同点:根尖最顶端有根冠,茎尖无茎冠,根尖的成熟区有根毛,茎尖成熟区有气孔和角质层。
根冠可分泌黏液,使根尖易于在土壤颗粒间进行伸长生长,并有促进离子交换、溶解和可能螯合某些营养物质的作用。
根冠还与根的向地性有关
茎的气孔和角质层对幼茎的通气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四、简要说明组织原学说,原套——原体学说和细胞学分区概念三种理论的特点和区别。
答:组织原学说认为被子植物顶端是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组成,而组织原又是由一个原始细胞(或一群原始细胞)发生的,这种学说适宜于描述根端组织。
原套- 原体学说认为苗端分生组织的原始区域包括原套和原体两个部分,原套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只进行垂周分裂,原体细胞可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使苗端体积增大,二者都存在着各自的原始细胞,原体原始细胞位于原套原始细胞之下,这种学说适应于描述大部分被子植物的茎端。
细胞学分区概念认为:苗端表面有一群顶端原始细胞群,它们下面是由衍生的中央母细胞区。
二者向侧方衍生的细胞形成周围区(周围分生组织),可形成叶原基并引起茎的增粗,中央母细胞区的中央部位向下衍生成肋状分生组织,以后发育成髓,这一学说适宜于多数裸子植物苗端的描述。
五、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答: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主要区别如下:⑴根表皮上有根毛,无气孔;茎则有气孔而无根毛。
⑵根具内皮层和中柱鞘,内皮层具凯氏带;茎中多无明显的内皮层,均无凯氏带和中柱鞘。
⑶根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各自成束,相间排列;茎中二者成内外并列的排列方式,共同组成维管束。
⑷根中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茎中为内始式。
⑸茎中有髓脊髓射线,根中央多为后生木质部占据,仅少数植物根有髓,但无髓射线。
六、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何不同?
七、试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是怎样进行增粗生长的?它与单子叶植物茎的增粗生长有何区别?
答:双子叶植物茎的增粗,主要是维管束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它们均属次生分生组织。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可产生大量的次生木质部和一定量的次生韧皮部,是茎增粗的主要因素。
木栓形成层的活动,可使用茎不断产生周皮,以便对不断增粗的茎行使有效的保护作用。
单子叶植物茎的增粗,多是由于初生增厚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初生增厚分生组织位于叶原基和幼叶着生区域内方,呈套筒状,其分裂活动衍生许多薄壁组织及贯穿其中的原形成层束,使茎迅速加粗,原形成层束进一步分化为维管束。
也有少数单子叶植物如龙血树、丝兰等的茎可产生形成层,但它起源于初生维管束外方的薄壁细胞,向内产生次生的周木维管束和薄壁组织,向外产生少量的薄壁组织。
双子叶植物的维管形成层则由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间的束中形成层和与束中形成层相连的髓射线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的束间形成层所组成。
向内产生大量的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少量的次生韧皮部。
八、从结构和功能上区别:早材与晚材;边材与心材;侵填体与胼胝体;周皮与树皮。
答
九、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它形成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生长轮比年轮这一名词更为准确?答:P94
十、茎干细胞及干细胞组织中心的概念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