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典型材料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__村位于__市__镇政府西4公里处,全村共有175户,680口人,常住户155户,村“两委”干部5名,党员32人,村民代表16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博,59岁,x年3月至今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全村耕地1037亩(已全部流转造林),村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集体土地租赁,每年11.37万元。
近年来,__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扶持下,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创建清洁村庄、宜居村庄、绿美村庄,通过拆除私搭乱建、完善村街基础设施、美化亮化村容村貌,村街整体环境焕然一新。
一、发挥干部先锋,党员示范,格长带头。
农村环境卫生差是困扰农村居民的一大难题。
为此,自__年4月份以来,__村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号召,持续开展“五清三见”行动,启动拆违腾退空间再利用和垃圾堆、垃圾点清理利用行动。
在拆违工作中,__村决定:村“两委”和全体党员要率先自拆,为全体村民树立榜样,自拆结束后要再分配每位党员干部拆违包联任务,与村网格长一起带头拆后背房、拆外挂厕所,通过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共拆除村内私搭乱建37处、后背房32处,清运违建垃圾__方,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为村街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奠定了空间基础。
二、动员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智慧。
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全体村民谁也不是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
__村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先进村街学习考察、借鉴经验。
广泛采纳村民意见,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村庄整治目标方案,确立了村庄整治“先主街、后小巷”“先地下、后地上”的工作思路,明确了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节能门窗改造”的工作任务。
先后整修村内道路近__平米,全村路肩硬化率已达到85%,村内外道路硬化率95%。
通过土地流转、“一事一议”、“小微工程”、村民捐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先后实施群众文体活动广场、路肩硬化、地下排水管网及村内亮化绿化建设,全村共立设路灯70盏,栽植绿化树种金枝国槐265棵、碧桃80棵,国槐325棵,扶持建成美丽庭院100户,安装健身器材20件,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满意度。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材料(3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材料(3篇)【篇一】酷暑季节,xx区xx镇小xx村游客如织。
在村古街旁的一户“乐贤玉宅”农家院里,户主张素兰正在打扫庭院内外卫生。
只见她先把胡同扫干净了,然后走进小院进行清扫,让整个小院一尘不染,环境更加优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项活动特别好,因为游客都喜欢干净的农家院,现在我家环境更好了,游客增多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收益。
”张素兰一边打扫卫生,一边笑着说道。
小xx村是我市明星农家院村,四面青山环抱,小桥流水潺潺,逐渐成为“网红”打卡村。
今年以来,村两委积极号召农户加入到环境整治中来,院子内外要干净,门外没有杂物。
村党支部书记xx说,作为一个明星旅游村,小xx村整体环境一直不错,为此,一些村民感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项活动多此一举,思想上有些麻痹大意。
为了发动村民进一步开展好环境整治,村两委班子入户走访,发放民意调查表,成立卫生环卫监督小组,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
与此同时,还利用村里的广播,每天定时开展环境卫生科普宣传活动,树立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为游客提供整洁干净、舒适、满意的旅游环境。
行走在小xx村的街道上,看不到废纸和塑料袋,更看不到乱泼污水的现象,各户的生活垃圾都集中装在黑色塑料袋里,然后由村里专门的保洁人员按照要求清运到垃圾转运站。
夏天,剩饭剩菜容易腐烂变质,产生臭味,这种情况在小xx村是见不到的,因为村里要求所有村民的厨余垃圾都要及时清运,不能裸露产生臭味,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地下管道进行集中净化。
行走在小穿郊野公园,这里草木葱茏,绿意盎然。
只见村里保洁员正在对公园里、林荫道上的杂物进行清理,生活垃圾全部装进黑色塑料袋运走,整个公园只剩下满眼的绿色。
xx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非常好,对我们村进一步打造旅游整体环境特别有促进作用,大家对照相关标准逐项整改、逐项落实,让村里的环境更美了,让游客更青睐这里。
进入8月以来,在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全村游客接待量大幅提升,周末入住的游客数量翻了一倍,村民受益,游客也开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材料3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材料3篇【篇一】“我们村没整治以前一下雨到处泥,也没有遛弯锻炼的地方,现在环境变优美了,水清草绿,到处亮晃晃、干净净的,还有小公园,我们都特别高兴。
”看到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xx村民xx高兴地说。
xx位于103国道西1公里、廊良公路北侧,村庄占地343亩,全村共有766口人。
为改善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该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开展三年专项行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发动参与的工作方法,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如今,该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变,村风民风有了显著提升,村民们对村里的荣耀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加强,大家发展村庄的精气神儿更高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后来通过学习,决定从最基本的开始。
”xx“一肩挑”王迎春说。
环境整治,最基本、最核心的是转变百姓观念,要做细、做好、做足、做活宣传这篇文章。
该村多次组织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将人居环境整治标准形成共识,纳入《村规民约》。
同时,开展多方位宣传工作:在村内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横幅,村务公开栏和宣传栏张贴清理方案,大喇叭每天早晚循环播放《村规民约》,户户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努力做到环境整治家喻户晓。
此外,通过“学生读书月”等活动,有效调动了孩子与家长的参与积极性。
为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向深入,针对农村卫生死角偏多、门前堆放杂乱和欺街占道、私搭乱建较多的实际,xx“两委”通过研究制定了“统一安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务求清零”的工作方案。
细化责任分工,将“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明确网格员和保洁员具体职责,4名网格员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主动对自家私搭乱建进行清理。
还积极帮助村里老弱病残户清洁居住环境。
经过集中清理整治,全村门前堆物全都进院,回收旧砖4.2万块、清理私搭乱建42处,拆除户外厕所66个,清零目标全面实现,专项治理取得质的改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典型材料范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典型材料范文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这么一个村庄,曾经被垃圾、污水和杂乱无章的环境所困扰,但如今,它却摇身一变,成了周边乡村羡慕的对象,这个村庄就是[村名]。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村名]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那些事儿。
一、曾经的“糟心”模样。
以前的[村名],那真是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村道两旁垃圾随处可见,塑料袋像彩色的幽灵在风中飘来荡去。
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成了苍蝇蚊子的“乐园”,村民们路过都得捂着鼻子加快脚步。
村里的河沟就更别提了,黑黝黝的污水横流,水面上还漂浮着各种杂物,原本应该是清澈见底、小鱼嬉戏的地方,却成了大家都想绕着走的“臭水沟”。
还有村民的院子,柴草乱堆,农具乱放,整个村庄就像一个没有收拾的大杂烩,看着就让人糟心。
二、整治行动的“三把火”1. 宣传动员:唤醒村民的环保意识。
村里的干部们知道,要想把环境整好,得先让村民们心里头重视起来。
于是,他们就像一群热情的宣传员,开始走街串巷。
开村民大会的时候,村主任站在台上,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说道:“乡亲们啊,咱们这村子就像咱自个儿的家一样,现在这家里脏成这样,咱能住得舒坦吗?咱不能光羡慕城里干净漂亮,咱们自己动手,也能把咱村变得美美的!”除了大会宣传,村里还贴满了有趣的标语,像“垃圾不落地,[村名]更美丽”“环境整治齐动手,幸福生活到永久”。
而且,村干部还专门组织了环保小课堂,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视频和图片,给村民们讲环境好坏对生活的影响。
慢慢地,村民们开始意识到,这环境整治,可是和自己的日子息息相关呢。
2. 垃圾分类:小举措,大改变。
以前,垃圾都是混在一起扔,既不卫生又不好处理。
现在,[村名]开始推行垃圾分类。
这可新鲜了,一开始村民们都摸不着头脑。
村两委就想出了个聪明的办法,他们找了几个村民代表,专门培训成“垃圾分类小能手”,然后让这些代表在村里的垃圾收集点当起了“小老师”。
有个张大妈,以前总是把垃圾一股脑儿全扔到一个桶里,经过小老师的指导后,她现在可认真了。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典型材料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典型材料湖北油菜花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湖北省香山县是中国有名的油菜花之乡,以其丰富的油菜花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旅游业的无序发展,乡村人居环境逐渐恶化,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活环境上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香山县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首先,香山县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建设了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同时,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洁工作,定期进行农村环境保洁和清扫工作,保持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洁。
其次,香山县注重改善农村道路和交通状况,修建了农村公路和乡村交通设施,方便居民出行。
此外,县政府还鼓励居民使用非机动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香山县还注重保护农村的自然景观,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加强了对油菜花乡村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限制旅游客流量、加强生态建设等方式,保持了油菜花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质量。
最后,香山县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到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增强了整治工作的社会参与性。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等方式,提高了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上述的整治措施,香山县的乡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县城的卫生状况得到提升,农村道路畅通无阻,乡村景观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也大大提高。
云南米兰古镇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是一个以傈僳族文化为特色的古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然而,由于长期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不规范发展,乡村人居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为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兰坪县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
首先,兰坪县注重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入。
通过修建水电站、引水工程等方式,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同时,注重改善农村的供电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兰坪县加强了对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通过改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
此外,兰坪县还鼓励农民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典型经验材料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改善乡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工作。
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启动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验,供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参考。
一、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
这一机制包括:村委会负责人作为主要责任人,环保、卫生等部门协作,居民自我监管等。
在实践中,各个相关部门的职责要明确,各尽其责,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同时,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还需与村庄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维护社会稳定。
二、防治各类垃圾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防治垃圾。
村庄垃圾常出现的问题是居民乱扔垃圾,对此需采取措施。
一方面可以加强垃圾收集和清理,另一方面要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应对措施,如设置垃圾桶、实施垃圾分类、建设垃圾处理站等。
三、卫生设施建设完善村庄卫生设施是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内容。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如建设公厕、改善田间渠道水质等。
此外,对于疫情等紧急情况,也应当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通过改善卫生设施,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四、村庄环境布局合理的村庄布局可以降低污染风险。
在环境整治方案中,需要考虑村庄周边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地形地貌,随后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使居民生活环境变得宜居。
此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集中式、分散式等环境整治方案,并及时调整。
五、环境监测与评估通过环境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村庄环境整治的效果,并及时发现治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例如,对空气质量、水质量和噪声进行分析,得到更详尽的环境评估资料,从而同步完善环境整治方案。
六、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促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可以采取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文艺演出、进行电影展映、组织环境保护主题漫步等形式,提高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村环境整治工作典型材料

村环境整治工作典型材料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建设工作,旨在改善村庄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正在不断推进,许多地方已经出现了一批成功的典型案例。
本文将以一些典型材料为例,详细介绍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特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典型案例1:河南省周口市李光庄村2009年,周口市李光庄村村委会开始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他们在社会资金的支持下,拆除了村里老旧的房屋、厕所和垃圾堆,重新规划了村容村貌,建设了公共活动广场、停车场、垃圾处理站等公共设施,大力推广环保标准,宣传垃圾分类,形成了“人居环境宜居,社会环境文明”的新村风貌。
这个典型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村委会团结群众,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积极引导村民加入环保行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氛围。
同时,他们也准确识别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难点:缺乏资金和技术,难以形成全村共识,难以处理与居民之间的矛盾。
因此,他们调动各种社会资源,鼓励大家在环保行动中积极参与,实现了村民自愿、自觉地参与环保建设。
典型案例2: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赵家坞村常州市新北区赵家坞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是在2014年启动的。
村庄当时因存在的“脏、乱、差”的问题,社会声誉很差。
为改变这一状况,村委主动引进环保技术和服务,实施村庄污水、垃圾分类和治理、道路建设和美化等一系列工程,在国土、人防、公安等多个部门协助下,全面规范村里的环境管理流程,进行绿化美化改造。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赵家坞村的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完成,成为一座现代化、干净整洁的美丽村庄。
该案例的成功经验在于,村委会注重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全面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持久发展。
总之,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项社会建设工作。
只有通过集体努力,各方资源互补、权责分明,才能真正建设起一座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庄。
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境整治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积极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某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经验材料

某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典型经验材料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当今社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某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该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典型经验材料。
一、创建美丽乡村,打造宜居环境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中,某县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创建工程,以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注重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
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植树绿化,营造浓郁的乡村特色。
在农村道路两侧栽种各类树木,增加景观绿化,为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视觉享受。
同时,某县注重夜间照明工作。
设置路灯和太阳能路灯,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不仅增强了农村道路的安全性,也为夜间居民活动提供了便利。
此外,为了美化村庄,村民们在房屋外墙进行壁画创作,展现乡村风貌,呈现独特的农村文化。
二、倡导环保意识,推广生态农业某县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农民正确对待环境问题,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在推广生态农业方面,某县加大农业技术指导力度,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
通过生态农业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也减少了对农业环境的污染,营造了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
三、修缮农村道路,改善交通设施某县对农村道路进行全面维修和改造,提高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
通过完善道路硬化工程,解决了农村道路结冰、积水等问题,增加了农民的出行便利性。
在较大的村庄和交通繁忙的地区,某县启动了农村公交工程,建设了一些农村公交站点,方便居民的出行。
此外,县政府还鼓励合作社或村集体投资修建自行车道,引导农民出行更加环保和健康。
四、健全垃圾处理体系,改善环境卫生某县注重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加强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建设了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中心。
县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提高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2580字几年以来,在xx市环境保护局和xx市环境保护局的关怀和指导下,紧紧抓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契机,积极组织和带领全体村民,以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为重点,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标准为目标,多途径筹集资金,全面对吉松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多层面发展公益事业,使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基本情况
吉松村始建于1947年,由移民形成的两个朝鲜族村民组组成,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朴吉松而得名。
全村有农户204户,人口557人,其中在村常住农户88户,人口296人,外出务工人员261人;耕地面积220公顷,村集体林地52公顷,形成了以种植绿色水稻、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格局。
2019年村人均收入25100元(其中劳务收入1.9万元)。
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先进村镇、省级生态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安全文明村、省级绿色村镇、省级“五个好”村党支部、省级魅力合作村、省级文明村标兵、省第十届劳动模范集体、xx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集体、伊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