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发展史
医学护理学发展史

2、人群健康需求不断增长
(1)疾病谱
(2)人口老龄化
(3)医学模式的转变(4)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发展
3、 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
(二)我国护理发展展望
1、护理教育层次结构合理化 2、护理人员角色多元化 3、护理工作社会化 4、护理管理科学化 5、中国护理特色化 6、护理工作国际化
“提灯女 神”
“克里米亚天 使”
2、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主要贡献
(1)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 1860年 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
(2)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工作 《护理札记》和 《医院札记》
(3)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4)创建了一套护理制度
确定针对护理人员的相应政策,使其担负责任 并适当授权
(一)远古时代 《本草》
(二)春秋战国 扁鹊
(三)秦、汉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五禽戏” 华佗
(四)唐代
《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
(五)宋、元 《妇人大全良方》陈自明 《小儿药证真诀》钟仲阳
(六)明、清 《本草纲目》 李时珍 《瘟疫论》 吴又可
二、中国近代护理的诞生
(一)西方护理工作的传入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这是护理 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专业化的开始,国际上成为“南 丁格尔时代”
1、南丁格尔生平
南丁格尔(1820年5月12日~1910年8月13日) 英国人 ,出生于父母旅行之地——意大利佛罗伦萨
1837年 日记里写道“我听到上帝在召唤我为人类服务”
1850年 慕名去了德国的凯撒斯维斯 3个月的的护理训练 1853年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在英国伦敦成立了看护所 1854年—1856年 克里米亚战争“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团团 长”
1.第一章 绪论1-护理学发展史

2.南丁格尔的贡献 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
1.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有组 织性,实务性及科学性为基础。 2.护士是内科、外科及健康方 面的技术服务不是医生的技术 辅佐者。 3.护理人员应由护理人员来管 理。确立了护理专业的社会地 位,推动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
护 理 是 科 学 、 爱 心 、 艺 术 的 结 合
1.南丁格尔生平
1854年3月,克 里米亚战争爆 发。由于战地 条件十分恶劣, 当时负伤英军 的死亡率高达 42%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
1854年10月,南丁格尔被任命为“驻土耳其英 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率38名护士抢救
1.南丁格尔生平
提灯女神 克里米亚天使
由于她 和全体 护理人 员的努 力,短 短半年 时间使 英国前 线伤员 的死亡 率降到 2.2%
1909年——成立中华护士会(1964年改名为 中华护理学会),并于1922年加入国际护士 会。 1920年——北京协和医院开办本科水平的高 等护理教育。 1941年和1942年,毛泽东同志两次为护士题 词:“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理工作 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 1949年 护校183所 护士32800人
美国人口是我国的
21.5%
护士总数是
260万 ,是我国的 2001年我国每千人口护
士数全世界排名
1998年全球平均医护比
2002年我国的医护比
1:0.68
护理人才是国际紧缺的人才之一。美国 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 或获得升迁,同时,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 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 的“绿卡”。英、法、德等西方发达国家对 护士均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 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 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 广阔。
护理学发展史

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工作( 《医院札记》、 《护理札记》)。
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 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 勿为有损无益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 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
务均当谨守秘密, 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 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年4月下 午9时36分21.4.2321:36April 23, 2021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9时36分38秒21:36:3823 April 2021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9时36分38秒 下午9时36分21:36:3821.4.23
•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4.2321.4.2321:3621:36:3821:36:38Apr-21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1年4月 23日星 期五9时36分38秒Fri day, April 23, 2021
•
相信相信得力量。21.4.232021年4月23日星期 五9时36分38秒21.4.23
技能相结合,以社区人群为服
用知领简过务提期等水要以科合点病,域介程运法组平供对诊服素护理各及人学回的指。用,织。促象断务进理论专诊提的答问导科对、进,、,行学为科疗供方和题护学护指健对早提科和基病要护法解,理的理挥康期高个学相础 人求理探决 直 实理 工 、治社人、的关,的,。索护接践论作协疗区、预计学结特为未理或的和的调人划防家、方诸和、群疾庭减的病和少
护理发展史

护理发展史一)护理学的形成1.人类早期的护理从家庭护理走向社会,出现宗教护理,形成早期护理的雏形。
2.中世纪的护理天主教会垄断着文化思想和教育,主要形式是医院护理,由修女进行护理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生活护理。
3.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护理,护理摆脱了教会的控制,护理人员开始接受专门的护理。
4.现代护理的诞生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这是护理的转折点。
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19世纪中叶,英国的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事业,标志着现代护理学的形成。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2.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三)南丁格尔简介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弗洛伦斯城1850年,在德国凯撒斯韦特护士训练班学习1853年受聘于伦敦一所妇女医院,担任院长,开始了她的护理生涯。
1854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战地条件十分恶劣,士兵负伤或患病后得不到合理的照料而导致大批伤员死亡,死亡率高达42%。
1854年10月,由南丁格尔任团长,率38名护士抵达战地医院。
改善环境、进行消毒、改善营养、帮助士兵与家人联系。
伤员的死亡率由42%下降到2.2%。
1856年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国,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英国政府授予她最高勋章,并建立了南丁格尔基金。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
1907年,南丁格尔获英国政府授予的最高国民荣誉勋章。
1912年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在伦敦大会上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旨在表彰由各国推荐的忠诚于护理事业,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优秀护士。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10年8月13日逝世,享年90岁。
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四)南丁格尔的贡献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护理环境学说。
护理学的发展史

护理学的发展史二)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主要贡献1、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护理学校2、撰写著作指导护理工作3、开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教育类同于医学教育课程,【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医护双方为合作伙伴。
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护理工作局限于病人,局限于医院。
护理教育开始摆脱医学教育。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士将成为为社会提供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
护理工作扩展到对人的生命的全过程的护理,从个体到群体的护理。
护理工作场所扩展到社会和家庭。
护理教育逐渐发展完善。
我国现代护理的发展一护理教育体制日趋完善:二)护理学术交流日益增多:护理学的性质护理学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是医学科学领域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整体护理的概念: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
6。
整体护理的内涵:把人视为一个整体把护理工作看作一个整体把护理与环境视为一个整体7.整体护理的实践特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实施主动的计划性护理、体现护患合作的过程8.系统的概念: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复杂程度;次系统与超系统与护理的关系: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环境联系不密切,即很少或几乎没有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环境有较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环境的联系是通过输入、转换、输出与反馈来完成的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与护理:意义在于:帮助护士识别护理对象未满足的需要,做出护理诊断,指导护士科学,合理制定护理计划。
压力与适应理论:压力内外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个体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反应. 压力源分为:一般性,生理病理性、心理社会性.压力的表现: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认知反应、行为反应。
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845年秋天,瘟疫流行。 南丁格尔和牧师一起护理病人。 一天她亲眼看到一个女人因为服 错了药而痛苦地死去。
她开始意识到,做护理工作,不 光应具备态度温和、富有同情心、 耐心等品格,还需要经过训练, 要有一定的专门技能。
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 通过精心护理,仅半年时间,伤员死亡率下降到 2.2%。这种 战士死亡率高达 50%。1854年10月21日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 奇迹般的有目共睹的护理效果震动了全国,护理工作从此受 离开伦敦,启程前往克里米亚。她率领 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 到社会重视,同时,妇女开辟和创建了一个崇高的职业。 她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伤病员们亲切地 称她为“提灯女神”。
1979年 卫生部颁发文件 大力扶持护理工作 恢复中专、高等护理 教育
2004年 协和医科大学及第二 军医大学成为护理学 博士学位授予点
(三)我国现代护理
护理实践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后——
专科护理
1950年—改革开放前
中西医结合护理
以人的健康为
中心的整体护理 以疾病为中心 工作场所:医院
家庭及社区护理
(二)我国近代护理
1835年
1884年
1888年 1909年
英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第一所西医院, 2年后在此培训护理人员 美国护士麦克尼 在上海妇孺医院推行了 “南丁格尔”护理制度 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中华护士会在江西牯岭成立→ 1937年更名 中华护士学会 → 1964年更名中华护理学会
护理学导论
HU LI XUE DAO LUN
第1章--1节 护理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护理学概论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有了人类就有了护理活动。
护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科学发展息息相关。
一、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护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一)人类早期的护理1.自我保护2.家庭护理阶段。
(二)中世纪的护理中世纪,约在公元476~1500年,欧洲护理工作受到宗教和战争的影响。
护理工作多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文艺复兴时期,约在公元1400~1600年。
护理的发展进入了长达200年的黑暗时期。
(四)护理学的诞生发展与南丁格尔的贡献1836年,德国牧师弗里德尔(Fliedner PT)在凯撒斯威斯城建立医院和女执事训练所,招收年满18岁、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妇女,给予护理训练。
这就是最早的具有系统化组织的护士学校。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曾在此接受训练。
19世纪中叶,英国佛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年~1910年)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促进了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专业真正的开始。
她对护理的贡献非常深远,被尊为“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史人”并载入史册。
1854年在克里米亚地区爆发战争,佛罗伦斯•南丁格尔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使英国前线伤员的死亡率由50%降到2.2%。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St. Thomas Hospital)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Nightingale Training School for Nurses),使护理由学徒式的教导成为正式的学校教育,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南丁格尔的代表作有:《医院札记》(Notes on Hospital)和《护理札记》(Notes on Nursing)。
此书曾作为当时护士学校的教科书广泛应用,被称为护理工作的经典著作。
1907国际护士会建立了南丁格尔国际基金会,向各国优秀护士颁发奖学金供进修学习之用,把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护理学发展简史

余谨以至诚, 于上帝及会众面前 宣誓: 终身纯洁, 忠贞职 守, 尽力提高护理 之标准; 勿为有损 之事, 勿取服或故 用有害之药; 慎守 病人家务及秘密, 竭诚协助医生之诊 治, 务谋病者之福 利。 谨誓!
护理学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护理学 早期的中医药学与 我国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 到西方护理的影响,随西医和宗教的传入开始。 护理实践的发展 中国现代护理学19世纪------在医院中为 ⑴护士队伍壮 护理学密不可分,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中国第一所西医 病人提供照顾 护理教育的发展 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 护理研究的发展 证书教育(diploma program) 护理教育的发展,具有科研能 医院办 大:1949年3万---1977年110多万; 医院,两年后开办护士短训班。 1887年,美国 步使护理实践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理专业 护校 始于1873年 1920—1930年发展鼎盛 高中毕业学制3-1年, 力的护理工作者不断增加. 1955年,美国护士 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 妇女联合会派到上海的护士麦克尼奇在上海开办了护 护师以上职称达58%。公元前后,一些文明古国 ⑵护理 分科越来越细 20世纪60年代护理程序形 世界各国的早期护理 公元前后,一些文明古 培养了许多优秀护士.40年代转向专科学院或综合性大学建立 基金会成立支持护理研究 1985年,美国的全国 世界各国的早期护理 士训练班。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成立 是我国古代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 成和应用,使护理实践更具有系统性和目标性, degree 护理系.目前为1年. 健康研究院设立了全国护理研究院 准学士项目(associate 护理团体 已有了早期的医学和护理活动。 希波克拉 希波克拉底创 教育体制日趋完善 ①中等教育: 国已有了早期的医学和护理活动。 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4年,国际红十字 护理病人的活动不再只是按照护理操作规程完 program) 和刊物的发展 美国开始于50年代,高中毕业学制2年,以学习护 1896年,美加护士会成立,1911 立了“液体学说”,提倡保持病人清洁卫生,做好口 底创立了“液体学说”,提倡保持病人清洁卫生, 出的高度概括。中医把人体看成作是统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 会上海分会成立,1911年改称中国红十字会。 成任务,而是根据个人,家庭,群体的特殊需要提学士项目 理操作技术为重点.继续学习可获得学位. 年改为美国护士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并采用冷热和泥敷等疗法。 世界各国现代护理学 世界护理学发展简史 腔和皮肤护理,并采用冷热和泥敷等疗法。强调在病 中国护理学发展简史 1909年,中华护士会在在江西牯岭正式成立,1922 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 供不同的护理措施,使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baccalaureate 1899年成立国际护士会 简称ANA) program) 开始于1919年,明尼苏达大学创 一的有机体,并把人的健康与内在心理 强调在病人的床侧对病人进行仔细的观察;重视 人的床侧对病人进行仔细的观察;重视生活条件,周 年加入国际护士协会,1937年,更名为中华护士学 提高.护士专业角色扩展,护理服务对象和范围 办 重点学习护理科学,人际沟通,决策过程,领导艺术 (International1949---1953年,护理教育 Council of Nurses,简称ICN) 硕士 一。 生活条件,周围环境对病人康复的意义 会。 年,〈美国护理杂志〉创刊;1952年,〈护理研 1921年,开办高等护理教育,1950年停办。 围环境对病人康复的意义 状态和外在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中 越来越广泛. program) 护理理论的发展 南丁格 项目(master 1900 1932年,美国天主教大学开始美,强 接管,调整合并阶段。 20世纪60年 1958--- program) 1931年,开办红色护士学校,1941、1942年护士节, 尔被视为最早的护理理论家 调为临床各专科培养专家国 究杂志〉创刊.各国各专科护理杂志不断发行. 博士项目(doctoral 医药学为护理学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理 毛泽东先后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 1965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和 代形成护理理论和模式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 性”|“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论和技术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发展史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护理的形成与发展:古代: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
人类为谋求生存,在狩猎、械斗及自然灾害抗争的活动中发生疾病、创伤,人们以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家庭式等爱抚手段与疾病和死亡作斗争。
中世纪: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其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出现了一批医学科学家。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国际上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
这是护理工作的转折点,也是护理真正走向专业化的开始。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国传统医学与护理:早期的医、药、护一直保持着不分的状态,“三分治,七分养”就是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作出的高度概括。
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
如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强调了疾病与饮食调节,心理因素、环境和气候改变的关系。
隋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凡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之”的预防、隔离观点。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概况: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
护理工作就是随着各国的军队、宗教和医学进入中国而开始的。
1835年,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开设了第一所西医院。
1888年,美国人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牯岭成立了中华护士会。
会长均由外籍护士承担。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和几所大学合办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5年制的毕业生可获学士学位。
此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开端。
1934年教育部成立护士教育专门委员会,将护士教育改为高级护士职业教育,学制为3~4年,护士教育遂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
直至1950年停办。
1922年,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开会,正式接纳中国护士会为第十一名会员国。
1924年,由中国护士伍哲英担任中华护士会理事长;1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1941~1942年,中华护士学会在延安成立分会。
毛泽东为大会题词:“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和“尊重护士,爱护护士”。
延安分会的成立推动了护理学术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国当代护理学的发展。
至1949年,全国共建立护士学校183所,有护士32800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国家卫生工作总方针指引下,我国护理工作有了迅速的发展。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护理教育被列为中等专业教育之一,并纳入正规教育系统。
1976年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护理专业再一次获得新生。
1977年以来,中华护理学会和各地分会先后恢复。
1978年后,开展了护理国际交流。
1979年,为护理工作转折点,国家卫生部颁发了两个文件“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由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了“文革”后第一个高级护理进修班,学制3年,获大专学历。
同年开始进行了护理技术职称评定。
1983年天津医学院率先开办了5年制护理本科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
其后,相继有1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学制5年。
1992年、1993年分别批准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为护理硕士学位授予点.1982年卫生部正式成立了护理处,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了护理中心,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指导,进一步取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护理学科发展的支持。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护理学的地位、任务、作用和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护士既是治疗疾病的合作者,又是预防疾病的宣传者,还是家庭护理的教育者和社区护理的组织者。
护士专业化和多面手的完美结合将使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得以进一步发展,护理的目标不仅是满足病人生理上的需求,还着眼于病人心理的平衡,社会的适应,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传统护理向现代护理的过渡。
我国护理事业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一、“护理概念”的界定二、护理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三、我国护理发展的历史、现状四、我国护理发展的趋势五、中专护理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一、“护理概念”的界定美国《护理基础》中,将护理界定为以下四方面:1.健康促进,即帮助人们利用周围的资源维持或者提高健康水平.如教育人们合理摄取营养和适度运动。
2.帮助人们维持其健康状态。
3.健康恢复:通过临床治疗、心理支持等方法促进健康。
4.对临终者的身心照料.上述显示护理中的治疗性工作与照顾性工作已经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现代护理在概念发展中经历了以“护理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发展到现在以“健康为中心”.最终将护理原始概念:“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发展到“护理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它是科学、艺术和人道主义的结合.”这一富含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概念,彻底改变着护理是附属医疗的技术职业这一传统概念,这一现代医院内新内容体现了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具体内涵、也赋予了护理的现代概念。
二、护理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1、国内护理教育中,强调传授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忽视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训练和人格素质的锻炼,学生缺乏创造的积极性和能力。
高等护理教育应当以完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础,即培养学生循证思维能力。
2.整个护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护理教育仍然沿用生物医学模式影响的结果.在知识结构中包括公共知识、医学基础及专业知识三大部分。
而护理课程设置中,人际沟通、护理美学、护理礼仪等社会人文知识明显不足.专业基础中具有针对性特色,如有关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精神护理、临终护理等内容少,心理知识和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护理研究能力培养不足,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
要求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强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特征,以人本思想完成新时期护理人才的教育.3.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提升护理师资的学历水平和临床技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护理理论指导下,增加护理专业教师队伍,改变传统的由医生教护士的局面。
4.专业教材缺乏,目前护理教学的课本大多依附于医学教育,大多按医学专业课本设置护理专业课本,如“外科学”和对应的“外科护理学”,“诊断学”,缺乏以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的综合护理知识,导致护理专业人才临床应用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5.目前市场护理专业人才学历层次偏底,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强多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同时,也要侧重和加强特色护理人才或专科人才的培养,加强培养各级护理人才以完成护理工作中诸如助理护士、职业操作护士的工作,才能适应整体护理的要求。
6.良好专业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际构通和创新能力是护理人才培养的整体要求。
7.现代护理概念的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对护理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是现代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观念.实现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再认识,增加专业广度,拓宽专业领域也是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教育中的一项新的任务.三、我国护理发展的历史、现状:我国在建国以后就大力发展护理教育,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护理人才培养在中专层次上占过大比例,1997年11省68所医院18167名护士(师),中专学历占%。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专以上的高等护理人才需要增加。
随着我国老龄化严重,对老年疾病的预防、健康指导工作成为一项护理的重要内容,需要专科特色护理专业人才.。
美国对护理人才的培养分五类:助理护士、职业操作护士、注册护士、APN:医护师(NursePractitioner,NP),护理助产师(Certified Nurse Midwife, CNM)、护理麻醉师(Certified Nurse Anesthetist, CRNA)和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Specialist,CNS)和护理行政管理人员。
但是是否适宜国内情况需要做进一步调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中,对护理学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是健康促进的主要环节,在整体护理理论要求下,医疗健康服务中护理占重要地位。
1972起英美国家高级护理人员及药师有处方权。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仍以中专教育为主,大专、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仅占一小部分。
我国目前有570余所中专护 (卫)校,有7所高等医学院开设了护理硕士点,19所开设了护理本科教育,50余所开设了护理进修大专班。
同时我国还拥有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护士在职教育、护士继续教育系统,教育形式对提高在职护士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的护理教育层次和水平仍然偏低,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日前,卫生部出台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压缩中等教育、扩大高等及研究生教育。
2002年护理本科专业全国招生7793人,专科招生31095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占招生总数的.5%;专科以上层次的护理教育规模占整个护理教育规模的%; 2003年统计,我国护理教育在校人数:护理硕士研究生128人,本科生22457人,高职68566人,,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28240人,成人学校和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共有护理专业在职和在校学生166459人。
2004年9月,山东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首次招收护理博士研究生。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香港、日本、德国、英国的医护比例超过1:4;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医护比例超过1:6;我国2001年统计医护比例为1:;许多国家每千人护士都在3人以上,部分发达国家达到每千人护士25人以上,我国每千人护士只有人。
四、我国护理发展的趋势:按照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出,2010年医护比例达到1:1,到2015年,护士数达到万,与我国现有万名护士比,净增长万人;平均每年增万人.如能达到这个目标,每千人中护士就能达到。
1、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诊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扭转目前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缺编的状况。
截至2004年底,我国护士总人数为万名,然而专家指出,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我国护理队伍仍然严重缺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