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与任务分解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与任务分解方案

(2016年11月8日)

以适应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完成学校赋予我院的职责为目标,在总结“十二五”工作和分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北京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北京市高等教育发展纲要》、《首都体育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十三五”发展与建设指导思想: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学校“四精”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为中心,以规范管理为保障,深化内涵建设,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突出学院办学特色,为实现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一、重点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专业建设

1.加强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含视频公开课程建设)。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重点深化术科教学改革,着重加强各层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建设。学院首先在田径和体操2个基础性项目,开展达标与技评“考试方法的改革试点”,条件成熟后再全面在术科考试中实施,目标是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将在保持国家级《田径》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程的基础上,确定《篮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作为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第一梯队,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新增一门国家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程,其次是将《足球》和《排球》为第二梯队,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能够新增一门北京市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程。

2.抓好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

教学秩序稳定,小班教学,教学文件齐全、规范,主编和选用高水平教材,教学方法多样,练习手段科学、先进,注重运动技能、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培养,课堂教学要求和考核要严格;加强教学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深入教学研究,获得高水平教改立项;积极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责任和要求明确,涵盖主要教学环节,实施办法具体,记录表格规范,能够操作和落实。具体内容包括:教师教学工作任务分配检查,教学文件检查,开学前的教学准备、开学初的教学秩序检查,每日巡查,日常听看课制度,每月调(代)课统计、通报制度,期中教学检查,教学信息员座谈会,学生上课

出勤,以及理论课上的听讲、笔记和持有教材情况检查,“学情”分析会,术科考试办法与理论内容命题工作检查,考核材料填写情况检查,学生学期成绩统计、上报制度。

3.抓好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按照强固优势、推陈出新的原则,积极鼓励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能够获得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2项北京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彰显我院体育教育教学新成果。

4. 加强教材建设。

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分别实施校本教材开发、北京市级精品教材和全国规划教材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能够出版高质量的、标志性教材3本左右。

5. 打造规范性、综合性、实效性强的校外实践基地

按照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精选实践基地的原则,对十二期间的实习学校和单位进行甄选,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能够成功申报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6.修订本科培养方案

明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具体,课程设置与学识分配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明确,各主要

培养环节考核要求严格。

7.运动训练特色专业建设。

以社会需求为引导,大力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突出运动训练专业办学特色,保持该专业处于全国一流水平。

8.提高专业建设管理水平

加强制度研究与制度建设,使制度更加科学、严谨、健全和规范,为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保驾护航。

表1 专业建设目标与任务

二、学科建设

体育教育训练学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其中篮球、田径、运动训练与竞赛学、学校体育学、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等方向的研究成果,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一)加强教研室和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学科队伍,增强整体实力;突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特色方向,开展高水平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

究和科技服务;加强田径、排球、冬季项目等研究方向的建设,确定研究课题,开展高水平田径、排球、冬季项目的科技服务;举办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国际论坛,田径运动训练学术研讨会,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研讨会议等。

(二)做好《人才强教项目与质量工程中人才奖励》工作。

根据人才强教项目与质量工程中人才奖励办法,依托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计划培养1-2名“教学名师”,1-2名“长城学者”;加强教研室队伍建设;依托“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培养4-6名青年拔尖人才。

(三)做好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工作。

加强学科建设整体实力,计划引进体操、足球、排球、学校体育等学科的带头人各一人,引领学科建设努力使潜优势学科建设达到新水平。

(四)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将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以内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加大青年教师国内外派出学习与培训力度;争取引进足球、体操或排球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提升学科建设水平;逐年招聘足球、排球、篮球、体操、田径、体能、学校体育学等专业的青年教师共8—10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荐1名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进修;鼓励1-2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推出1名教师申报北京市“高校创新创业优秀教学名师”项目。

(五)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

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在保持2个北京市级学术创新团队的基础上,推荐田径、篮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足球、体操等,积极申报北京市级学术创新团队,力争再新增1-2个北京市级学术创新团队,建立高质量的学科群,确保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六)建立以提升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为核心的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支持和鼓励教师出国学习交流,提升专业素养;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引导;强化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导师指导;推荐1名教师申报国家级优秀教学名师项目。

在保持《田径》和《篮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及《学校体育学》和《运动训练与竞赛学》2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推荐《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排球》、《体操》、《足球》等教学团队积极申报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争取能够新增1-2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或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三、科学研究

(一)学科研究方向

1、田径运动研究

2、青少年篮球运动研究

3、身体运动功训练研究

4、青少年体育研究

5、幼儿体育研究

6、运动训练研究

7、校园足球促进研究

继续保持田径运动研究和青少年篮球运动研究方向的优势,进一步强化身体运动功训练研究的领先地位,扩大青少年体育研究、运动训练研究和幼儿体育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加强校园足球促进研究。

(二)主要研究课题与立项

1、主要课题

田径教学与训练研究;校园篮球促进研究;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训练研究;青少年体育研究;幼儿体育研究;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校园足球促进研究。

2、科技服务项目:国家队和省市体育局运动队科技服务。

3、课题立项:

(1)省部级项目:10—15项

(2)政府购买服务:1—2项(国家队或省市运动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幼儿体育研究)

(三)科研成果

学术论文力争被SCI、SSCI、EI收录2—3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60篇,入选第一类国际学术会议3—5篇,国内一级学术会议8—10篇。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

(四)举办会议

1、举办北京市“高参小”教学研究成果报告会。

2、举办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国际论坛。

3、举办中小学身体运动功能教学与训练论文报告会。

四、人才培养

成立校园两级田径代表队、体操代表队、篮球代表队、排球代表队、足球代表队,提升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风改善;加强校外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提升教育实习和实践质量;严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强化竞技体育系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确保该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五、社会服务

积极参加北京冬奥会的人才培养工作,派出1-2人参加冰雪运动技能培训,为学院积极参加冬奥会服务培养人才;积极为北京市6所左右中小学普及冰雪运动提供服务;把篮球学科建设成为“全国校园篮球联盟”牵头单位;成立“全国田径业余训练大联盟”培训基地;举办全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培训班、篮球培训班、大众排球培训班、校园足球培训班等;积极参加省市运动队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