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技术》第八章 有氧运动(概述 )
有氧训练(运动疗法课件)

代谢当量
• METs(Metabolic Equivalent;梅脱) • 1MET是安静且坐位时的能量消耗 • 1MET=耗氧量3.5ml/(kg·min) • MET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从0.9(睡觉时)到23
(以22.5 km/h时速奔跑时),意味着睡觉时身 体的能耗水平是静息状态下的0.9倍,高速奔跑时 可能达到静息状态下的23倍 • 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指标
心脏(心肺) 运动器官
运动处方内容
➢ 运动目的 ➢ 运动项目 ➢ 运动量 ➢ 运动频度 ➢ 运动程序
运动量
运动强度:核心部分,最重要部分 是指人体在单位运动时间内的做功量 在进行有氧训练和康复治疗时,运动强度 必须达到一定的值才能产生充分的训练效 应。
心率
• 安全心率:靶心率(THR) • THR=180(170)一年龄 • THR=(220-年龄)×(70%~85%) • 最高心率(运动试验): a.在运动中出现不适症状; b.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性下移; c.随着运动量增大,血压不上升反而下降
较高
5min(50%有氧代谢)
高
15min(80%有氧代谢)
中
30min(90%有氧代谢)
低强度(走)
2小时以上(接近100%有氧代谢)
运动处方内容
➢ 运动目的 ➢ 运动项目 ➢ 运动量 ➢ 运动频度 ➢ 运动程序
运动频度
• 1次维持2-3天 • 每周2-3次 • 无习惯者,天天锻炼
运动处方内容
• 室外骑车包括无负重和负重骑车。室外骑车的兴趣性较好, 缺点是负荷强度不易准确控制,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或 干扰,发生训练损伤或意外的概率较高,运动中难以进行 监测。
游泳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疗法技术练习题5》

运动疗法技术练习题一、绪论1. 运动治疗技术属于哪种康复治疗的范畴A. 物理治疗B. 作业康复C. 言语治疗D. 心理治疗E. 康复工程2. 世界物理治疗联盟成立于A.1943 年B.1947 年C.1951 年D.1969 年E.1983 年3.我国开展现代运动治疗实践大概在A.202230 年代B.202240 年代C.202250 年代D.202270 年代E.202280 年代4 功能恢复应包括心理、职业、教育、娱乐等多种渠道属于A.因人而异的原那末B.循序渐进的原那末C.持之以恒的原那末D.主动参预的原那末E.全面锻炼的原那末5 提高人体长期工作能力A.肌力训练B.耐力训练C.关节活动训练D.呼吸训练E.放松训练6 运动的潜在危(wei)险不包括A.运动损伤B.诱发心脑血管事件C.消耗体力D.早期功能过负荷E.脏器功能衰退7 运用各种促进技术控制异常运动并按照运动发育顺序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称为A.Bobath 技术B.Rood 技术C.Brunnstrom 技术D.-20kg-40kg-60kg-80kg-90kgberg 检查法2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他动态平衡A 保持坐姿B 保持站立姿式C 站起D 坐下E 步行时被人撞了一下3 关于平衡功能的训练原那末,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支撑面积由大到小B 重心由高到低C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D 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E 从睁眼到闭眼4 关于平衡训练和协调训练,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两者彻底不同B 平衡训练侧重身体重心的控制C 协调训练侧重动作的灵便性、稳定性和准确性 D 平衡训练以粗大动作、整体动作训练为主 E 协调训练以肢体远端关节的精细动作、多关节共同运动的控制为主从以下备选中选出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A 大脑B 小脑C 丘脑D 脑干E 脊髓1 调节平衡与协调功能最重要的中枢2 平衡控制机制中,形成产生运动的方案最重要的中枢3 当平衡发生变化时,负责调节姿式性协同运动模式的中枢第八章有氧训练1 以下哪些不是典型的有氧运动A 走、慢跑B 跑、骑自行车C 骑自行车、上下台阶D 游泳、羽毛球E 快跑、举重2 普通不推荐其作为改良心肺耐力的手段方法的工程是A 骑自行车B 游泳C 走、慢跑D 循环力量训练E 健身操3 以下哪个是能量代谢当量4 运动心肺负荷测试,普通采用A 台阶B 功率车C 二级D 固定功率跑台E 跑道5 以下哪个是最大心律D HRma6 以下哪个是制定耐力运动处方的关键A 疾病B 强度C 方案D 禁忌症E 频率7 锻炼强度在估计心率范围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干保持和提高心肺耐力,普通康复训练,持续时间为每天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以上8 特殊适合老年人、没有运动习惯者、体弱者及冠心病康复期等慢性疾病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A 循环训练法B 间歇训练法C 持续训练法D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E 高强度训练法9 不宜于普通健身人群和康复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A 循环训练法B 间歇训练法C 持续训练法D 法特莱克速度游戏E 高强度训练法发生矛盾时,如运动中心率正常,但自觉吃力的程度提高,应当根据以下哪项指标调整运动强度A 心率 C HRma第九章呼吸训练1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平静呼吸时,呼气时主动的,吸气是被动的B 平静呼吸时,吸气的 1/3 由胸廓活动完成,其余通过横膈活动完成 C 肺气肿患者发生呼吸障碍,主要表现在吸气时相 D 哮喘患者发生呼吸障碍,在呼气时表现明显 E 呼吸限制性疾病常见于胸外科手术术后、胸廓畸形等2 呼吸训练的目标不包括A 重建生理呼吸模式B 逆转支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伤害C 去除气道分泌物 D 改善体能活动 E 提高生存质量3 禁止进行呼吸训练的是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 慢性限制性肺疾病C 肺炎D 哮喘 E呼吸衰竭4 以下关于腹式呼吸训练有误的是A 患者应处于舒适放松体位B 治疗是引导呼吸时,其手可放置于患者肋弓下 C 步行训练时,吸气与呼气比例为 1:2 D 开始训练时,应让患者进行用力深呼吸 E ,腹式呼吸可与上肢活动配合使用5 吹笛式呼吸训练的目的是A 升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塌陷,减少肺残气量B 降低胸腔内压 C增加膈肌肌力 D 提高肺活量 E 促进排痰排出6 以下关于体位引流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餐后 15 分钟即可进行体位引流B 最正确排痰时机为午后时分C 手法叩击时,掌心应呈杯状D 普通每次引流时间可达 2—3小时 E 对患者肺上叶尖段前部引流时,最正确体位为俯卧位7 以下呼吸训练方法中,属于去除痰液的方法是A 横膈肌阻力训练B 吸气肌阻力训练C 诱发呼吸训练D 呼吸肌训练 E 哈气8 呼吸练习中控制呼吸的技术方法是A 腹式呼吸B 胸式呼吸C 浅而快的呼吸D 局部呼吸E 哈气第十章放松训练选择题1 关于放松训练,以下说法错误的A 是一种行为治疗B 需反复训练C 有肌肉松弛法、意念松弛法和机电生物反响松弛法 D 十二指肠溃疡不是其适应症 E 浮现异常感觉,以及失衡感、眩晕、幻觉、失眠等不良心身反响时,应住手练习2 以下哪项不是肌肉松弛法的常用方法A 渐进性松弛法B 交替法C 肌电生物反响松弛法D 放松体操E 振颤放松法3 放松功属于A 气功B 瑜伽C 坐禅D 静思冥想训练法E 自律训练法4 瑜伽起源于A B 印度 C 日本 D 泰国 E 美国5 关于肌电生物反响松弛法,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是肌肉松弛法中最常用的方法B 必须使用肌电生物反响仪进行自我训练C 不能将肌电活动转变成各种能看到或者听到的信号D 通过训练能够使肌肉松弛E 患者不能了解到肌肉松弛和紧张时的肌电活动在以下备选中选择一个与题目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每一个答案可选一次、屡次、或者不被选A 自我指导训练法B 肌电生物反响松弛法C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D 瑜伽放松术E 静思冥想放松训练1 属于肌肉松弛法的是2 起源于印度的意念松弛法是3 属于生物反响疗法的是A 放松术B 放松体操C 七支坐法D 瑜伽放松术E 自律训练法1 属于气功的是2 属于坐禅的是3 属于肌肉松弛法第十一章、轮椅训练1. 在选择轮椅时,患者坐在轮椅上,应保持大小腿之间的角度最正确为A.130°~150°B.70°~90°C.110°~130°D.90°~110°E.150°~170°2 床—轮椅转移时,床与轮椅的夹角普通为A.15°~2022B.30°~45°C.202230°D.45°~50°E.55°~60°3 为保证安全,患者上下轮椅时应特殊注意的事项是A.扶住患者B.扶住轮椅C.扶住车轮D.刹住刹车E.踩住踏板4 用轮椅下坡似的方向是A.正面行驶B.倒向行驶C.按使用者习惯D.随意E.按坡度大小而定5 为了符合驱动轮椅的要求,患者驱动轮椅手的力量与本人体重的比应该大于的比例是A.1/2022.1/30C.1/40D.1/50E.1/60脊髓损伤的患者适合选用的轮椅是A.声控轮椅B.电动高靠背轮椅C.手轮圈加水平推把轮椅D.手轮圈加粗推把轮椅E.普通普通轮椅7 手指运动严重受限而不益握拳的患者适合选用A.声控轮椅B.电动高靠背轮椅C.手轮圈加水平推把轮椅D.手轮圈加粗推把轮椅E.普通普通轮椅8 乘坐轮椅者,不属于承受压力主要部位的是A.坐骨关节B.大腿C.腘窝部D.肩胛区E.肘关节第十二章、体位转移训练1. 有关主动转移的根本原那末不正确的选项是A.选择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B.选择舒适的软垫和椅面C.选择适当的转移时机D.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应尽可能相等、相近、且稳定E.应注意患者安全,尽量防止被家居或者轮椅大伦、脚踏板等碰伤肢体2 有关转移训练的生物力学根抵,不正确的选项是A.人站立时,一定范围内双脚摆布分开可增加外侧的稳定性B.举起物体时身体应防止扭转C.治疗师尽量挨近患者,双脚分别向先后或者外侧分开、曲髋屈膝D.旋转时用腰旋转而不是足E.治疗师使用最有利的姿式3 有关辅助的根本原那末,不正确的选项是A.随着患者的功能恢复,应逐渐减少匡助B.辅助者应不厌其烦的解释清晰,口令可以适当长些C.辅助者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D.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不正常的动作,以防止发生意外E.辅助者必须必须清晰孳孳的体力与技能,有把握时才单独单独患者转移4 有关主动转移前的的准备训练,不正确的选项是A.翻身训练前要训练患者肩胛带肌群B.翻身训练前要训练患者腹肌肌力C.由卧位坐起的准备训练时腹肌及肱二头肌肌力训练D.由坐位站起的准备训练要训练腹肌,股四头肌、小腿肌群肌力训练E.由坐位站起的准备训练要进行平衡训练5 有关辅助转移前的训练准备,不正确的选项是A.治疗师可按照主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对患者进行平衡训练B.治疗师再转以前应向患者解释转移的目的、方向、方法等。
运动治疗技术

1.运动疗法:是指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本原理,采用主动和/或被动的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的途径,来纠正人体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障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类康复治疗措施。
2.有氧运动:又称为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依靠细胞有氧代谢提供,运动方式为中等强度的大肌群、节律性、长时间、周期性运动,是以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运动。
3.牵引技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4.关节松动技术:是针对人体关节活动障碍而专门设计的一类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
5.物理治疗:是运用力、电、光、声、水及温度等物理因子来促进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的一门专业学科,是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6.关节松动技术中的分离和牵拉:分离和牵拉统称为牵引。
当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分离;当外力作用于骨长轴时关节疏远移位时,称牵拉或长轴牵引。
7.步行周期: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一侧足跟着地起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用的时间。
8.凹凸定律:又称凹凸原则,是关节松动技术中所遵循的凹凸关节运动的滑运动规律,凹面关节在运动时滑动方向和肢体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凸面关节在运动时滑动方向和肢体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9、缩唇将吸:通过半开的嘴唇进行适当的主动呼气,呼气压约为5cmH₂O,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呼气时的阻力,可降低呼吸速率,增加潮气量及增强运动耐力,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
10.Rood技术:又称为多种多种感觉刺激技术,是通过对相应皮肤区域采用多种感觉刺激,以诱发产生肌肉的收缩或关节运动的方法。
11.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是利用牵张、关节压缩和牵引施加阻力等本体刺激,来激活和募集最大数量的运动单位参与活动,并应用螺旋形对角线式运动模式来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一种方法。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60%至80%)。
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
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
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坚持3到5次。
这种锻炼,氧气能充分燃烧(即氧化)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
所以说,如果体重超标,要想通过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像慢跑、骑自行车。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
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
在运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而需要大量养分和氧气,心脏的收缩次数便增加,而且每次压送出的血液量也较平常为多,同时,氧气的需求量亦增加,呼吸次数比正常为多,肺部的收张程度也较大。
所以当运动持续,肌肉长时间收缩,心肺就必须努力地供应氧气分给肌肉,以及运走肌肉中的废物。
而这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
当心肺耐力增加了,身体就可从事更长时间或更高强度的运动,而且较不易疲劳。
一、抑郁的表现和病理认知这里我就不赘述国内因为这方面知识匮乏,导致许多人,甚至师长对于抑郁症的奇葩的理解了。
典型的现象就是称抑郁的人“思想病”、“想开了就好了”之类。
如果你现在处于抑郁状态,周围的人对你的看法如上,那你的情况很不妙。
《运动治疗技术》第八章 有氧运动(心功能训练 )

二、康复训练方案
社区运动方案(Ⅲ期):参加者
来自住院患者、出院后患者或从未参 加过运动方案者。一般在出院后6~12 周进行。
二、康复训练方案
住院患者运动方案(Ⅰ期):住院患
者的运动方案适用于心肌梗死后、心血管 手术后、肺部疾病、周围血管疾病和其他 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
二、康复训练方案
出院患者或家庭运动方案(Ⅱ期):
Ⅱ期运动方案应从出院后1周开始,每周 定时到就近的康复机构进行,持续8~12 周。它是Ⅰ期运动方案的延续,多在患者 出院后立即进入Ⅱ期运动方案。
第八章 有氧运动训练
第三节 心功能训练
一、心功能评定
1.NYHA心功能分级
2.运动试验 3.应用代谢当量(MET)指导心功能训练 4.心脏超声评定心功能
二、康复训练方案
1.心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运动活动:主要是有氧运动,包括各 种步行、慢速操、 不剧烈的球类活动。在安排运动之前要做 好运动评定和运动处方,科学的安排运动 活动。
二、康复训练方案
1.心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作业活动:可以用模拟性作业活动以
及ADL活动来达到心功能训练的目的,这 是一种非常有效、经济的方法。
二、康复训练方案
1.心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娱乐活动:包括各种棋牌类活动和球
类活动,可以提高病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训练效果;但应避免任何竞技性活动, 以免产生过强的心血管应激,活动强度不 应大于有氧训练的强度。
有氧运动详解

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一、基本概念:能量: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理能力。
能量的来源:外界的摄取、物质自身的氧化,分解及转化而来的(包括摄取蛋白质,糖,脂肪,矿物质等)。
有了能量,就可以完成肌肉的做功,就可以进行各种运动。
无氧运动:指运动过程中主要以无氧代谢提供能量的运动,是只用碳水化合物为燃料,持续时间短,有氧债,需最大努力,生成乳酸,葡萄糖部分分解,不需氧气参与的运动。
有氧运动:指运动过程中主要以有氧氧化系统供给能量的运动,是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为燃料,持续时间较长,没有氧债,非最大努力,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完全分解,需要氧气进行化学反应的运动。
二、提供肌肉运动做功的能量来源,可以分为三个路径:ATP-C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乳酸供能系统,有氧路径。
其中前两个合称为无氧路径。
由无氧路径提供能量分解供能的运动叫做无氧运动,反之,由有氧路径提供分解供能的运动叫有氧运动。
A.ATP-CP磷酸肌酸供能系统:肌肉在开始运动时,所有的能量都是由ATP,CP分解供给的,我记得好象肌细胞存储ATP和CP的比率是1:5。
这时,我们亲爱的有氧氧化还未参加反应。
而且ATP和CP分解时也不需要氧气,也不会产生乳酸,所以也称为非乳酸供能系统。
这个供能系统提供能量的特点是:燃料单一:ATP和CP,强度大,持续时间短于30秒,(其实也没这么绝对,A TP,CP的代谢能量转化是一个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过程,有个1分多,但根据跟人情况不同),比如说冲刺跑,投掷,跳远,举重,跳水等就属于这类系统供能。
B.乳酸供能系统:肌糖原或无氧糖在无氧的条件下酵解的过程,所释放的能量可功合成少量ATP,(但不值喔~一分葡萄糖只能放出2分ATP,远不如有氧供能的36分,而且还会生成大量乳酸,呵呵:)这个反应也称为无氧糖酵解。
燃料来源有肌糖原和葡萄糖,所反映运动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越为33秒—1.5分钟,代表性的运动方式有200----400米跑,短距离游泳,速滑,拳击,摔交等。
(全面指南)有氧运动训练课程

(全面指南)有氧运动训练课程1. 引言有氧运动是一种以中等强度、长时间进行的运动,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肺功能、燃烧脂肪、减轻压力和提高心情。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有关有氧运动训练课程的全面信息,包括有氧运动的类型、训练计划的设计、运动器材的选择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训练。
2. 有氧运动的类型有氧运动包括许多不同的运动形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氧运动类型:- 跑步:室内外跑步、慢跑和快跑- 游泳:自由泳、蛙泳、蝶泳和仰泳- 骑自行车:室内自行车、户外自行车和动感单车- 跳绳:单人跳绳和双人跳绳- 有氧操:健身操、搏击操和拉丁操- 舞蹈:街舞、芭蕾舞和拉丁舞- 椭圆机:室内椭圆机和户外椭圆机- 登山:室内登山机和户外登山3. 训练计划的设计有氧运动训练计划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和运动目标进行设计。
以下是一些建议:- 确定训练频率: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 设定训练强度:根据个人的体能水平,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
可以通过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应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至80%之间。
- 安排训练内容:结合不同的有氧运动类型,以保持身体的新鲜感和兴趣。
可以尝试每周进行2-3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 逐渐增加难度:随着体能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频率。
4. 运动器材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运动器材可以帮助您更有效地进行有氧运动训练。
以下是一些建议:- 运动鞋:选择一双舒适、透气的运动鞋,以保护脚部和提供良好的支撑。
- 运动服装:选择透气、吸汗的运动服装,以保持身体的舒适和干燥。
- 运动手表或心率监测器:运动手表可以帮助您追踪运动的时间和距离,心率监测器可以帮助您控制运动强度。
- 运动耳机或音响:选择一副舒适、音质好的耳机或准备一个音质好的音响,以播放您喜欢的音乐,增加运动的乐趣。
5. 如何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训练以下是一些有氧运动训练的技巧:- 热身:在进行有氧运动训练之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或伸展运动,以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
《运动治疗技术》第八章有氧运动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解释有氧运动处方的主要原则,如运动强度、频率、时间和类型的选择,以及如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 性化调整。
有氧运动处方的临床应用
探讨有氧运动处方在不同疾病管理和康复方案中的应用,如心血管疾病、糖 尿病、肥胖症等。
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提供评估患者适宜的有氧运动的方法,包括体质指数、心肺功能测试和运动耐量等。
《运动治疗技术》第八章有氧 运动运动处方
发现有氧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不同类型的有氧运动,以及制定和 应用有氧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
有氧运动与身体健康关系
了解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功能、代谢效率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氧运动改善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的定义和类型
介绍有氧运动的定义,包括徒步、跑步、游泳、骑行等常见类型,并讨论它 们对身体的具体益处。
制定有氧运动处方
介绍制定个性化有氧运动处方的步骤,包括目标设置、运动模式选择和运动计划的制定。
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价
解释如何监测患者的运动进展和评价有氧运动对于患者健康的影响,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有氧运动禁忌证
1.癌症晚期及恶病质。 2.感知认知功能严重障碍。 3.主观不合作或不能理解运动,精神疾病发作 期间。 4.临床上要求制动的各类患者。 5.各种疾病急性发作期或进展期。 6.心血管功能不稳定阶段
(六)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1.有氧运动 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 (氧化反应),是有氧运动。 2.无氧运动 能量来自无氧酵解。
(三)常用有氧运动项目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医疗步行、 快走、慢跑、爬山、游泳、水中步行、 骑自行车、太极拳、各类健身舞、瑜伽、 跳绳、做韵律操等等。 上述有氧运动对不同人群的选择要 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病理状况确定,既要 达到有氧运动的目的,也要注意安全 。
(四)有氧运动适应证 1.不同年龄层次的健康人群的健身运动。 2.各类亚健康人群的健身运动。 3.可以进行有氧运动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隐性 冠心病等。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单纯性肥胖症。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哮喘(非发状态)。 其他慢性疾病状态:慢性肾衰竭稳定期、慢性疲劳综 合征、期缺乏体力活动及长期卧床恢复期。
第八章 有氧运动训练
第一节 概述
有氧运动是运动时体内代谢以有氧代谢 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有氧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摄 氧量,增进心肺功能,是达到康复和健康效应 的最佳方式。 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散步、快走)、慢 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 太极拳等。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 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
(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2.减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时,结合有 氧运动,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的体重 也会得到巩固。 3.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脂肪肝患 者,一定要做有氧运动,患有心律不齐、心脑 动脉血管硬化的人,以及年龄大的人,也都应 该做有氧运动。
二、有氧运动的治疗作用
(一)增强心肺功能 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功能,对心、肺 是很好的锻炼,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 。 (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1.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 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 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 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一)有氧运动的概念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 进行的中等强度的大肌群、节律性、长时间、 周期性运动,以是高机体氧化代谢能力的训练 方法,由于有氧运动是以中等强度、长时间、 长距离运动为特点,因此也可以称为耐力运动。
(二)有氧运动的观念
1.适度锻炼。大运动量的有氧运动有可能会损伤你的 身体,可以根据患者或健康人群的状况,建议每周训 练3至5次,每次30分钟。 2.医疗步行与水中运动,医疗步行与水中运动是不错 有氧运动方式。 3.见缝插针。不一定非要在固定场所里锻炼30分钟, 零散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起来,一样会产生效果。 4.交替锻炼。比如今天游泳,明天慢跑,后天医疗步 行;或者跑步与医疗步行变速进行,对于增强对心肺 功能会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