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技巧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七种技巧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七种技巧技巧1:关键词句入手法。
对题目中关键词句的寓意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所命之题就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关键。
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重要的词语、开头句、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题目1: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
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技巧】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到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就是“守护”,表现了白貂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操守,联系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为外物所动的品行,那么立意时,就可以从“坚守”这方面分析。
题目2:比尔教授应邀来中国演讲,在发现最前排无人入座的原因是怕被提问时,微笑地鼓励大家坐第一排,他说:“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创造机会才能被人赏识。
”请理解领悟材料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技巧】“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便是该材料的关键句,这一关键句就是告诉人们要给自己以自信,敢于亮出自己,从而获得被人赏识的机会,并取得成功。
抓住这些语句就很容易立意了。
题目3: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审题技巧】读诗的前三行我们了解到,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受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基础。
而下面的两句“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则是关键,因为读了这两句,我们就会深深领悟到,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战胜了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小结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小结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定都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历,将过去的时间汇集成一份优秀小结吧。
那么什么样的小结才是好的小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命题作文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小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从总体来看,命题作文有以下规律:第一,绝大多数文题涉及的内容充分贴近学生生活;第二,大题、宽题大大多于小题、窄题,便于考生自由选材;第三,记叙文题大大多于说明文、议论文题;那么,我们都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1.要审题上,要做到“瞻前顾后、一字不漏”对于题目应从头至尾反复领会、研读,不得忽略一处。
要审读的内容包括:①文题的大、小、宽、窄、虚、实、显、隐。
②文题中有没有点示主题的字词。
③文题中有没有点示重点的语言标志。
④文题中的的标点或其它符号及其含义。
⑤有没有副标题,其作用是什么?⑥各种写作要求、限制。
⑦能否从题目以外的语言材料中品味出一点隐含信息。
在写作中,要紧紧抓住审题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紧扣文题,紧扣要求。
另外,在具体的审题过程中,对这样几种内容的题目不可掉以轻心:第一种,看似很浅显的题目如“我长大了”这个文题,是一个宽泛的中考作文题,谁也不会在取材上发生困难,看样子真是浅得不能再浅了,但实际上,这个题的关键在于对“长大”的理解。
如果在审题之中认为“长大”的含义只是生理、身体的变化或是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能够料理自己、胆子变大了,或者能对付别人的欺负等,这种理解就很肤浅,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上也就上不了档次。
如果说能寓理于事,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正处于花季年龄的初中生成长中的追求、向往、烦恼和困惑,以及对人生的初步认识,写出人生中的各种各样的责任感已经在心中出现,那么,这样的思考就是准确地把握了文题的含义。
第二种,看似很熟悉的题目如“美在课余”这个文题,是一个宽题。
可供取材的内容也是不少的。
其实这个题目有一个“迷惑点”,这个“迷惑点”在“美”字上。
作文审题技巧

作文审题技巧在备考作文时,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只有准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才能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作文。
因此,掌握一些审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准确理解题目、分析关键词和限定条件以及明确文体结构和写作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作文审题技巧。
一、准确理解题目准确理解题目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在开始写作之前,应仔细阅读题目,并用自己的话总结题目要求。
有时候,题目会给出一些提示或者关键词,我们需要注意这些提示并理解其含义。
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定条件,这些条件对于作文的内容和范围都起到了一定的限制。
例如,如果题目是“你认为足球是意大利最受欢迎的运动吗?”,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题目要求我们表达自己对于足球在意大利受欢迎程度的看法。
这个题目要求我们既要了解足球在意大利的普及程度,又要对其受欢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分析关键词和限定条件在审题时,关键词和限定条件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通过仔细分析这些关键词和限定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抓住题目的要点,并在作文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
关键词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它们往往反映了题目要求我们讨论的核心内容。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关键词包括“足球”、“意大利”、“受欢迎”。
这些关键词指导了我们对足球在意大利受欢迎程度进行讨论。
除了关键词,限定条件也是审题的重要部分。
限定条件对作文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限制,帮助我们确定要讨论的具体方向。
在例题中,限定条件是“意大利最受欢迎的运动”,这要求我们比较足球和其他运动,在其中选择意大利最受欢迎的一项。
三、明确文体结构和写作方式审题时,还需要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文体结构和写作方式。
不同题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文体和写作方式,如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在审题时应准确把握这些要求,并根据要求进行作文的结构和写作方式的安排。
同时,写作方式也需要审题时考虑到。
有些题目可能要求我们进行分析、比较、解释等,而有些则要求我们表达观点、描述经历或者讲故事。
在审题时,要明确题目要求我们使用何种写作方式,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
中考语文作文读题审题技巧

中考语文作文读题审题技巧
一、仔细阅读题目,逐字逐句理解
拿到作文题目后,不要急于动笔,而是要静下心来,将题目认真地读上几遍。
确保理解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二、抓住关键词语
在题目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对于明确作文的主题、范围和重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难忘的一件事”中的“难忘”,“成长的烦恼”中的“成长”和“烦恼”等。
三、分析题目类型
中考作文题目大致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
对于命题作文,要严格按照题目给定的内容进行写作;半命题作文则需要先补充完整题目,再进行构思;材料作文则需要对所给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观点。
四、明确写作要求
五、挖掘题目背后的深层含义
有些题目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意思,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寓意。
比如“路”这个题目,它可能不仅仅指现实中的道路,还可以象征人生的道路、成长的历程等。
要善于思考,挖掘出题目背后的深层含义,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内涵。
六、联系生活实际
很多作文题目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审题时,可以将题目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联系起来,这样更容易找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也能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
七、多问几个为什么
对于不太理解或者觉得有歧义的题目,可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题目?”“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通过不断地追问和思考,来更好地理解题目。
中考语文作文的读题审题是写作的关键一步。
只有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和意图,才能写出符合要求、内容充实、主题鲜明的优秀作文。
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技巧的10种方法

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技巧的10种方法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技巧的10种方法高考写作技巧:审题立意的10种方法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
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
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
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技巧一、前言中考作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基础和关键。
正确的审题立意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洞察题意,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理解作文题目关键词作文题目通常由一些关键词组成,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是正确审题的基础。
在审题时,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分析关键词的作用和要求。
1.主题词:主题词是作文的核心,反映作文要讨论的具体内容。
学生应该确定主题词,并明确自己对主题的理解,从而展开具体的写作。
2.限定词:限定词用来界定主题的具体范围或时间限制。
学生要根据限定词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写作思路,遵循题目的要求进行创作。
3.要求、方式词:要求和方式词指示了学生在写作时应该遵循的规则或方式。
学生应该准确理解并遵守这些要求,确保作文在满足主题要求的前提下,也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
三、解读作文题目背景作文题目往往会给出一个特定的背景信息,学生要善于抓住背景信息,准确把握文章的切入点和立意。
1.背景信息理解:学生需要全面地了解题目提供的背景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情节等。
通过对背景信息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确定文章的内容和方向。
2.背景信息拓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背景信息进行拓展。
拓展背景信息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广度。
3.背景信息嵌入:学生在写作时应当巧妙地将背景信息嵌入作文中,使其与文章紧密结合,增强作文的逼真感和可读性。
四、确定立意角度和思路审题立意的关键是确定写作的角度和思路,正确地确定立意角度可以使文章更具有独特性和个性。
1.角度确定:学生在立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正反面观点、利弊分析、比较对比等。
选择合适的角度可以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广度,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
2.思路展开:在确定了立意角度后,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展开文章内容。
学生可以运用举例、解释、分析等写作手法,合理组织文章段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语文作文审题的方法与技巧

作文审题的方法与技巧一、审读题目类型1. 命题作文(1)词语型命题对于单个词语的命题,如“梦想”“温暖”等,要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其本质意义,例如“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和追求;外延则包括与这个词语相关的各种事物、现象等,像不同人的梦想可以是成为科学家、环游世界等。
(2)短语型命题偏正短语:像“美丽的瞬间”,要重点关注中心词“瞬间”,同时理解修饰语“美丽”对中心词的限定作用,作文要围绕瞬间展开,并且这个瞬间是具有美丽特质的。
动宾短语:如“品味生活”,“品味”是动作,“生活”是对象,写作时要体现出如何对生活进行品味,以及品味的过程和收获等。
(3)句子型命题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要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
这个句子中“我”是主体,“握住”是动作,“你的手”是对象,要思考“我”是谁,“你”是谁,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友情、机遇等,并且要写出“想握住”的原因和意义。
2. 材料作文(1)单则材料要整体把握材料的主旨。
如果材料是一个故事,需要提炼出故事所传达的核心思想。
比如材料讲述一个人在困境中不断努力最终成功的故事,那么主旨可能是关于坚持、奋斗的重要性。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往往暗示了材料的主旨。
例如材料中有“只要有希望,就不要放弃”这样的话,那么这很可能就是写作的核心方向。
(2)多则材料求同法:如果多则材料有共同的主题或相似的观点,就以这个共同之处为立意点。
例如一则材料讲科学家在研究中的坚持,另一则材料讲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坚持,那么“坚持”就是可以立意的方向。
求异法:当材料之间存在差异时,分析这种差异并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观点。
比如一则材料说城市的繁华,另一则材料说乡村的宁静,就可以从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点出发,探讨现代社会中的多元生活方式等。
3. 话题作文明确话题范围。
例如话题是“网络”,要思考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的利弊、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网络文化等。
注意话题的限制条件。
小学生作文审题技巧通用版

小学生作文审题技巧通用版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它决定了我们写作的方向和内容。
小学生在写作初期往往会遇到审题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写作内容和题目要求不符。
因此,掌握一些审题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小学生作文审题技巧的通用版。
一、理解题意1.仔细阅读题目:在写作之前,我们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
如果题目中有生词或者难懂的词汇,可以请教老师或者查词典进行解释。
2.分析题目:将题目进行分析,弄清楚要写些什么。
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来深入理解题意:-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 题目要求的是什么类型的作文?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 题目中有没有具体的要求和限制?二、提炼思路1.确定中心思想:审题之后,我们要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即要写作文的主要内容。
可以将关键词标记出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2.搜集素材: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跟题目相关的素材,比如故事、实例、名言等。
这些素材可以丰富我们的作文内容。
三、确定结构1.写作方法: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写作方法。
可能是记叙、描写、分析、比较等等。
2.构思段落:根据中心思想,确定文章的段落结构。
通常,我们可以包括引言段、主体段和结尾段。
在主体段中,要逐段展开论述。
3.合理过渡:段落与段落之间应该有合理的过渡,使作文内容连贯有序。
可以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进行过渡。
四、审题要点1.不要偏离主题:在写作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主题。
我们可以多次回顾题目要求,确保自己的作文紧密围绕主题展开。
2.严格奉行题意:不要自己加入过多的个人想法或者情节,要以题目要求为准。
3.注意文体要求:不同的题目要求可能对文体有所要求,比如说明文要求客观、准确,记叙文要求生动、有趣。
我们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
五、反复修改1.检查主题:写作完成后,及时检查作文是否紧紧围绕题目要求展开,主题是否明确。
2.查漏补缺:再次审题时,可以查漏补缺,看是否遗漏了一些重要的要求或者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审题拟题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题又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步骤。
审题有这样几个要领:一、审读题目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
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要求”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写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
它们主要包括——1、提示与解说。
如题为“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
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
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
如06年江苏常州卷,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一共五条“要求”,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一、填补标题法此方法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
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
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
譬如题目《风景》,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题目意思更明白了,文章就容易把握得多了。
像这类题目还有《歌声》《心事》《忏悔》《尝试》《变化》等。
运用填补标题法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补充的条件一般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越具体越好。
如前面说的《风景》补充题目后,能从小处着眼,可以以小见大来写;但若补充成《祖国的风景》,题目仍很宽泛,写时就不好把握了。
(二)、补充的位置可在原题目之前或之后,但不得擅自改变原题目,只能在草稿纸上或心中进行填补。
(三)、如果命题者没有附加要求(从现在中考趋势来看,淡化要求、鼓励创新),补充时可以使原题以写人为主,也可以使原题以写事为主,如《哭笑不得》可以填补成《哭笑不得的人》或《哭笑不得的事》。
二、虚题实做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以把握,怎样写好这类题目呢?将这类比较大、比较虚的题目化为比较小、比较实的题目即可。
比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非常容易下笔了:可以写一位老师的追求、一名下岗工人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
总之,各行各业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当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
像课本中《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一面》写的是“我”和鲁迅的一面之交及这一面对“我”的影响。
材料作文的审题拟题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1、能根据段首段尾总括性语言提炼出主题的,尽量按材料明示的这个主题拟题作文。
2、抓住材料中表现力特别突出的细节刻画来揣摩主题的倾向性。
3、抓住材料中的褒贬词语来揣摩主题的倾向性。
二、拟题原则(尽量扣原材料中的关键词,尽量控制在10个字以内):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2、原引或者改引式3、中间标点式4、修辞式三、训练(三次过甲算过关):1、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完善自我》2)原引或者改引式:《完美尽在“雕琢”后》3)中间标点式:《边角,我剜除你》,《人生—边角=完美》4)修辞式:《磨圆边角的石头》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
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
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让自信走在胆怯的前头》2)原引或者改引式:《走自己的路》,《伸张“正义”》3)中间标点式:《创造+自信=完美》4)修辞式:《自信,登山的垫脚石》,《插上自信的双翅》3、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1)中心式(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事物、中心本身):《盲流》2)原引或者改引式:《第一个吃了螃蟹》,《谁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我的青春我做主》,《变脸》《《理想也有上限》3)中间标点式:《我,要改写自己》《梦,带我飞》4)修辞式:《别给自己贴标签》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分别拟写一个作文标题。
如有必要,请作简要说明。
1.有这样一个蒲公英的故事:在地中海东岸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特殊的蒲公英,它们不是按常规来舒展自己的生命,如若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发芽、不开花。
但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迅速发芽、开花,并在水被蒸发之前,抓紧时间做完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抢抓机遇顽强的生命瞬间的永恒把握生命的每一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黑暗中,请抓住那一抹阳光)2.动物们在院子里谈论各自走错道路的经历。
老牛说:“田间的路是迂回曲折的,那些纵横交错的阡陌,常常使我绕了许多圈子。
”老马说:“我走的路太远,而且往往是没有走过的,走错了,不知道走了多少冤枉路。
”猎狗说:“深山里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路,前进的时候只顾前进,忘了回头怎么走了。
多次迷失在山谷里,要不是远处山峰的指引,我几乎回不来了。
”笼中的鹦鹉搭嘴道:“你们的脑子太不管用了,连个路都记不住,我还不知道走错路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我相信,”老马回答说,“但如果你走出你的笼子,你也许就会有新的体验了……”(不做井底蛙要揽九天月失去羽翼后走错路总比无路可走好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成长,一个走弯路的过程)3.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剧组来到东岳泰山录制“清明特别节目”,特约嘉宾、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不仅是登山的境界,也应该是每个人努力追求的人生境界。
”另一位特约嘉宾、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才能登峰造极人生的境界有多高量量脚印的深度回头望,脚印连连山顶很美,但路旁的风景不值得回味吗?)4.一颗小树看到一个农民带着斧头走到他的身旁,便对他说:“亲爱的,请你把我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我在这里无法自由自在地生长。
我既见不到阳光,根也找不到延伸的地方,四周甚至吹不进一点儿风,这些树木好像在我头上织成了拱形罗网!要不是它们妨碍我生长,一年之后我就可以成为这一带最醒目的大树,我的浓阴将覆盖住整个山谷。
可现在呢?我却长得像细细的树枝一样。
”于是农民就挥动斧头来为小树帮忙,在小树周围清理出很大的一片地方。
但是好景不长!小树受到太阳的烘烤,还受到大雨和冰雹的袭击,最后,小树被狂风摧折在地。
(个人与集体独乐,不如与众同乐唇亡齿寒其实对手也是朋友)5.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
父母并没有偏爱他们其中的哪一位,可是,在他们的而立之年,大学毕业后进军IT行业的弟弟,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成功创业,获利上千万,而哥哥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只能呆在家里。
“我的命运怎么就这么差?”哥哥很不服气,跟父母抱怨,“我和弟弟有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同样的资质。
为什么成功的是他而失败的却是我?”父亲看着失意的儿子,低声道:“其实,从小你们就一样聪明,也一样努力,你们唯一的不同就在,每到放假你弟弟知道自己每一天每一周要干什么,而你每天总要问:爸爸,今天我们该干些什么?”(我的青春我做主规划人生)6.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说:“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大树说:“这还要感谢风雪雷电。
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
他们选择吃的是愤怒、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人生的经历历练人生心态要平和享受生活的甘露敞开心扉看世界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感谢风雨带来了彩虹)7.蝴蝶和蜻蜓忙着玩赏和捉虫子,撞到蛛网上去了。
它们挣扎了很久,被蛛网越捆越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说:“都怪那鲜艳的花朵,使我只见花朵,不见蛛网。
”蜻蜓说:“都怪那眩目的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蜘蛛却说:“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来的。
你们也一样,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要怪只能怪自己别把肩上的担子扔给别人你跳不高是怪地球引力吗?别让欲望遮住眼睛不畏浮尘遮望眼有时,自己就是杀害自己的凶手噬命的诱惑源自自身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站在诱惑的门口,你动心了吗?别被美丽蒙住了眼睛干吗矛头总指向别人作茧自缚岂怪他人!诱惑——美丽的毒药)8.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
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
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
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
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
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