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音乐赏析之妈妈咪呀

合集下载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摘要】《妈妈咪呀!》是一部知名的音乐剧作品,其音乐语言分析对于理解剧情和人物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在剧情中,音乐元素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通过表达情感和氛围,为故事增添戏剧性。

歌词中的修辞手法则丰富了文本的层次,引导听众深入思考。

角色歌曲与人物性格的关联分析揭示了音乐与角色之间的密切联系,舞台音乐与情节发展的关系分析展现了音乐在推动故事发展中的力量。

结合这些分析,可以看出音乐在《妈妈咪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理解剧情和人物有着极大的帮助,呈现出独特的音乐语言特点。

【关键词】《妈妈咪呀!》、音乐语言分析、剧情、音乐元素、歌曲、节奏、旋律、歌词、修辞手法、角色歌曲、人物性格、舞台音乐、情节发展、重要性、理解剧情、帮助、音乐语言特点1. 引言1.1 介绍《妈妈咪呀!》的背景《妈妈咪呀!》是一部以瑞典流行乐队ABBA的歌曲为基础创作的音乐剧,由凯瑟琳·约翰逊执导,于1999年在伦敦的西区上演。

故事讲述了一个即将结婚的女孩苏菲寻找自己的父亲的经历,其中融入了ABBA的经典歌曲,如《Dancing Queen》、《Mamma Mia》等。

这部音乐剧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赢得了众多奖项,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妈妈咪呀!》的成功源于其优秀的音乐原创,以及富有活力和感染力的表演。

ABBA的歌曲曲调优美,旋律动人,歌词富有情感抒发,能够深深触动人心。

音乐剧以这些优秀的音乐元素为基础,加之精彩的舞台表演和剧情设置,使得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沉浸在音乐的魅力之中,体验到别样的视听盛宴。

通过对《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剧情和人物,感受到音乐在故事中的独特功效。

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情感的表达和传达工具,它能够带给我们愉悦、感动和启迪,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1.2 说明音乐语言分析的重要性音乐语言分析在《妈妈咪呀!》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妈妈咪呀!》音乐鉴赏

《妈妈咪呀!》音乐鉴赏

《妈妈咪呀!》音乐鉴赏第一篇:《妈妈咪呀!》音乐鉴赏音乐鉴赏课程论文题目:院(系):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日期:课堂音乐剧鉴赏通过半个学期《鉴赏音乐》的学习,我对音乐鉴赏基本知识和乐理技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的音乐剧《妈妈咪呀》的观后感。

《妈妈咪呀!》中填满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充满幸福感的音乐剧。

整部作品宣扬的是一种感性的自由,不为生活压力和世俗的眼光所约束,不要被苦闷禁锢了自己的本性,尽情高歌尽情起舞,让自己的生命重新焕发青春的魅力。

它讲述了单身妈妈唐娜带着自己可爱美丽的女儿苏菲在希腊风景宜人的小岛上开着自己的小旅馆、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长大成人的苏菲即将踏入婚姻的殿堂,而她的梦想就是能看到自己的亲生父亲目睹这一神圣的时刻。

婚期将至,守口如瓶的母亲却丝毫没有透露一点蛛丝马迹的意思。

聪明的苏菲终于在母亲的日记本和书信当中找到了线索——母亲已给她的三个前男友发出了参加苏菲婚礼的请帖。

不久,三个年纪相仿的成熟男人相继出现在母女俩的小旅馆里:建筑师山姆、旅游作家比尔以及英国银行工作的哈利。

与此同时,唐娜的八年未见的死党罗茜与坦娅也及时赶到。

三个老男人、三个老女人、一个待嫁女,一场混乱搞笑的寻亲故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谁是亲生老爸?”这个问题贯穿着整个婚礼。

音乐剧的女主角苏菲是一位美丽可爱的姑娘,她聪明活泼,向往美好的爱情,却又对未来有着比较迷糊的认知。

苏菲希望亲生父亲能把自己交给新郎,从而引发了这场欢乐的闹剧。

苏菲如夜色里迷人的希腊海,清幽而又不失活力,执着倔强,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

评判一部音乐剧是否成功,首先是看它有没有动人的音乐。

脍炙人口的音乐也是《妈妈咪呀!》成功的另一关键。

《妈妈咪呀!》不仅是一出戏剧,更是一个大型音乐会。

作为观众,当一首首优美的歌曲接连响起时,他们有时甚至会忘却剧情,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中。

《妈妈咪呀!》的故事并不复杂,但能将故事的悬念一直保持到剧终,让它循序渐进地展开的,正式剧中精美而又带情感色彩的音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音乐剧《妈妈咪呀!》是一部以瑞典流行乐团ABBA的歌曲为基础创作的音乐剧,于1999年首次上演,至今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的粉丝。

该音乐剧融合了ABBA的经典曲目,以及精彩的剧情,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音乐戏剧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我们将从ABBA的音乐风格谈起。

ABBA是一支瑞典的流行乐团,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其音乐风格充满了欢快、明快的旋律和节奏。

他们的音乐作品往往以悦耳动听的旋律和简洁易记的歌词著称,深受全球各地歌迷的喜爱。

《妈妈咪呀!》的音乐正是基于ABBA的音乐风格创作而成,充满了轻快、欢快的旋律,给人以愉悦的音乐享受。

我们可以从《妈妈咪呀!》的歌曲中观察到音乐元素的运用。

在音乐剧的创作中,音乐元素的运用至关重要,它可以充分展现歌曲的情感与内涵。

在《妈妈咪呀!》中,我们可以听到诸如弦乐、木管、铜管等乐器的运用,这些乐器催人奋进,激起人们的欢乐与热情。

合唱与独唱的穿插运用也使得歌曲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ABBA的独特和谐声部编配,使得整个音乐剧充满了美妙的和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可以从《妈妈咪呀!》的剧情与歌词中窥见音乐语言的魅力。

音乐与歌词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音乐剧的灵魂。

在《妈妈咪呀!》中,歌曲与剧情相得益彰,将音乐剧的情感传达得淋漓尽致。

有些歌曲如《Dancing Queen》、《Mamma Mia》等,表达了对自由、梦想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而有些歌曲如《Money, Money, Money》、《Gimme! Gimme! Gimme! (A Man After Midnight)》等,则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引人深思。

这些歌词与旋律的相互配合,让观众在音乐剧中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更能够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妈妈咪呀!》是一部著名的音乐剧,根据瑞典组合ABBA的歌曲改编而成。

它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动听的和声和诙谐的歌词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将对《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

我们来分析该剧的旋律。

《妈妈咪呀!》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流行风格,以欢快、轻松的旋律为主。

这些旋律通常节奏明快,易于让观众引起共鸣。

开场曲《妈妈咪呀!》的旋律轻快明朗,一开始就能让人忍不住跟着节奏摆动身体。

一些经典的ABBA歌曲也被巧妙地融入到剧中,例如《Dancing Queen》、《Super Trouper》等。

这些歌曲的旋律朗朗上口,让人难以忘怀。

我们来分析该剧的和声。

《妈妈咪呀!》的和声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技巧,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

经常使用的技巧之一是合唱。

合唱以多个演员的声音相互呼应,形成音乐上的对话。

在剧中的一些重要场景,如婚礼、派对等,都会使用合唱的形式。

合成的声音也在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成的声音,可以增添音乐的浓度和多样性。

在一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合成的声音会加入到演唱中,增加音乐的张力。

我们来分析剧中歌词的特点。

《妈妈咪呀!》的歌词诙谐幽默,易于让观众产生共鸣。

通过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描述,让人们能够更加贴近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

在剧中的一首经典歌曲《Money, Money, Money》中,歌词反映了经济压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追求财富带来的压力和矛盾。

这样的歌词使人们在欣赏音乐的也能深入思考人生的现实问题。

《妈妈咪呀!》通过轻松欢快的旋律、动听的和声和诙谐的歌词,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

其音乐语言的精妙运用,使得整个剧目充满了活力和情感,成为世界各地音乐剧演出中的经典之一。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妈妈咪呀!》是一部音乐剧,取材自世界知名的流行摇滚乐队ABBA的歌曲,于1999年首次在伦敦的West End音乐剧院上演。

自此以后,该音乐剧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ABBA的歌曲以其流畅的旋律和动感的节奏而著称,这些歌曲成为音乐剧《妈妈咪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探讨其旋律、节奏、和声以及歌词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音乐剧整体效果的影响。

我们来分析《妈妈咪呀!》的旋律。

ABBA的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而著称,这些旋律从来都是其歌曲的核心。

在音乐剧《妈妈咪呀!》中,ABBA的经典歌曲被巧妙地融入剧情中,旋律鲜明而动人。

这些旋律简单易记,而且充满活力,能够让观众在听过一遍之后就能够哼唱起来。

《Dancing Queen》、《Mamma Mia》等歌曲的旋律都非常朗朗上口,让人听了之后不禁想要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这种旋律的动感和活力直接俘获了听众的心,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剧情当中,体验角色的情感与故事的起伏。

让我们来看看《妈妈咪呀!》的节奏。

ABBA的歌曲以其欢快活泼的节奏而著称,这种节奏在音乐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音乐剧中伴随着ABBA的歌曲,演员们以轻快的舞步和活泼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歌曲所带来的活力和欢乐。

《Honey, Honey》和《Take a Chance on Me》等歌曲的节奏明快轻快,令人忍不住想要随着音乐一起舞动。

这种欢快的节奏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更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沉浸在剧情之中,与角色共情共鸣。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妈妈咪呀!》的和声。

ABBA的歌曲以其丰富多彩的和声而著称,这些和声为歌曲增添了许多魅力和深度。

在音乐剧中,这些和声得到了巧妙地再现,演员们以精湛的唱功和和声技巧诠释了这些歌曲,使得整个音乐剧更加生动丰富。

在《Thank You for the Music》和《Our Last Summer》等歌曲中,和声的运用让歌曲更具层次感和魅力,让观众得以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和魅力。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摘要:著名音乐剧《妈妈咪呀!》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描绘了希腊小岛上历经两代人情感变化的美好故事。

整部音乐剧贯穿了瑞典国宝级乐队ABBA的二十二酋金曲,自然、贴切地突显了剧情中的三大主题:爱情、友情、亲情,而这些歌词化的语言正是剧情和音乐的精华所在。

本文从英语版歌曲分类的角度出发,探讨剧中三个主题的剧情特点及其对应的语言特征,以期深化对《妈妈咪呀!》审美意义的理解,为音乐语言的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视角。

关键词:《妈妈咪呀!》音乐语言音乐剧《妈妈咪呀!》于1999年在伦敦首演,2008年同名电影上映,2018年该系列电影时隔十年推出第二部。

该剧自首演之初就异常轰动,上演历时二十年仍旧长盛不衰,拥有超过四千万的观众,在全球超过二百个主要城市上演,目前共有含中文版在内的十四个语言版本。

王宁在其节目《文化正午》中总结《妈妈咪呀!》经久不衰的两大原因分别是情节优势和音乐优势。

情节上看,《妈妈咪呀!》讲述了单亲妈妈唐娜和女儿苏菲在希腊小岛经营小旅馆,辛苦谋生。

苏菲即将步入婚姻殿堂,而她的梦想就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能参加婚礼,于是,她通过看妈妈的日记决定在唐娜的三个前男友中寻找生父,一场混乱有趣的寻亲故事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谁是苏菲的亲生父亲?”这个悬疑问题贯穿着全剧。

两代人不尽相同却又有所相似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引起了观众深深的共鸣。

音乐方面,ABBA乐队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二十二首经典曲目向观众传递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妈妈咪呀!》这部音乐剧的最大特点在于先有了音乐,之后才据此创作了故事情节,因此,它不仅仅是一出普通的戏剧,每次上演时,更像在举行一场大型音乐会。

当一首首熟悉、悠扬的歌曲响起时,观众们甚至会忘却剧情,全心全意地投入音乐中,这也是笔者选择从音乐语言的角度来分析该剧审美价值的出发点。

下文将结合剧情和音乐语言分别从爱情、友情、亲情三个方面加以赏析。

一、多重爱情旋律的交响本剧囊括了关于爱情的许多主题,苏菲和斯凯的青春纯情恋爱;唐娜和山姆错失彼此的苦涩恋情;唐娜好友罗斯一直追求真爱却屡屡失败;另一好闺蜜坦亚则潇洒驰骋情场……仿佛是一曲内容丰富的交响乐,每个观众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爱情的影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妈妈咪呀!》是一部热门音乐剧,由英国创作组合ABBA的经典歌曲组合而成。

它于1999年在伦敦西区上演后,迅速成为了全球经典音乐剧之一。

以下是对《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作品整体风格以流行音乐为主,以ABBA的歌曲为基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些歌曲包含了丰富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充满了活力和活泼的感觉。

许多歌曲都是快节奏的流行舞曲,使观众沉浸不自觉地跟着音乐跳舞。

《妈妈咪呀!》的歌曲充满了阳光和快乐的气息。

它们通常采用了主调明亮的音阶,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其中一些歌曲的旋律线条清晰明快,容易记住。

比如《Waterloo》和《Dancing Queen》等歌曲都采用了重复的旋律片段,使其易于被观众记住,并在剧中反复地演唱,增加了观众对剧目的共鸣。

除了欢快的旋律,歌曲的歌词也是《妈妈咪呀!》的特点之一。

大多数歌曲都讲述了爱情、友谊和生活的故事,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歌词通常简单易懂,直达人心。

《Super Trouper》中的歌词:“Lights are gonna find me, shining like the sun, smiling, having fun, feeling like a number one”展示了人们渴望被注意和喜欢的愿望。

这样的主题使得歌曲易于理解,观众很容易与之产生共鸣。

剧中的歌舞表演也是《妈妈咪呀!》成功的一大原因。

舞蹈编排与歌曲相结合,增加了音乐剧的视觉效果。

舞蹈动作通常活泼轻快,与歌曲的风格相得益彰。

舞蹈场面热闹且协调,使得整个剧目更加生动有趣。

《妈妈咪呀!》以其流行音乐、快乐的气氛和引人入胜的故事获得了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

通过欢快的旋律、简单易懂的歌词和精彩的舞蹈表演,它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音乐魅力和幸福感的世界中。

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屏幕前,观众都会被《妈妈咪呀!》所传达的音乐语言所感染,并享受其中的快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

《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1. 引言1.1 介绍《妈妈咪呀!》是一部备受喜爱的音乐剧,根据ABBA的歌曲改编而成。

该剧首次在1999年在伦敦的西区上演,随后在全球各地取得了巨大成功。

这部音乐剧以轻松幽默的故事情节和动感热情的音乐舞蹈而闻名,吸引了无数观众。

《妈妈咪呀!》的背景是在希腊的一个美丽小岛上,讲述了一个女孩索菲寻找自己的父亲的故事。

故事在索菲的婚礼前夕展开,随着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插曲,最终揭开了索菲父亲的真实身份。

这部音乐剧充满了温馨、欢乐和感人的元素,给观众带来了情感的共鸣和美好的回忆。

通过对《妈妈咪呀!》的音乐语言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部音乐剧的魅力所在,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歌词内涵。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从歌曲、旋律、歌词、批评与评价以及音乐风格等方面对《妈妈咪呀!》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为读者带来更多关于这部经典音乐剧的独特魅力。

1.2 目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妈妈咪呀!》这首音乐的语言分析,探寻其音乐意义及对听众的影响。

通过对歌曲、旋律、歌词、批评与评价、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该曲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影响力。

通过深入挖掘这首经典曲目的音乐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歌曲,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文化和艺术价值。

也可以帮助音乐爱好者和从业者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创作过程和表现形式,对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有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深入探讨音乐在文化传承和审美传达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当今音乐产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3 背景《妈妈咪呀!》是一部以ABBA乐队的歌曲为基础的音乐剧,由凯瑟琳·约翰逊创作,于1999年在伦敦首演。

ABBA乐队是一个来自瑞典的流行音乐乐团,成立于1972年,至今仍然被视为流行音乐史上最为成功的乐团之一。

他们的歌曲充满活力,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情感,深受全球听众喜爱。

《妈妈咪呀!》的剧情设定在一个希腊小岛的度假胜地,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苏菲寻找自己父亲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娜的又一春
------《妈妈咪呀》影评
《妈妈咪呀》这部音乐电影给我一种很活力四射的感觉。

现代,流行,又带着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蓝的动人心魄的海水,白的童话般的房子,仿佛能吹入心间的海风,风情万种的地中海海岛上,母亲、女儿、朋友、三个情人的故事在一首接一首的音乐中向我们娓娓道来,如此美妙的组合,怎么能轻易忘怀。

影片开始在《I have a dream》的音乐中为索菲找爸爸做了巧妙的解释,母亲年轻时候的三个情人此时齐聚海岛显得合情合理。

音乐缓慢带着轻快地拍子,也如苏菲心里跳跃着的期待。

唐娜第一次看见三个曾经的情人的时候适时地响起《mama mia》的歌声,跳跃着轻快的旋律,我们感受到她的诧异,不知所措,还有无法掩饰的期待。

一首《money,money》简单轻快却把母亲唐娜十多年来带着女儿的辛酸展现给了我们。

看似坚强无所谓,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遇见三个曾经的情人后,重新面对年轻时感情路上的失败,女儿希望爸爸能陪她参加婚礼,母亲却不知道三个当中那个才是苏菲真正的父亲,唐娜哭得很狼狈,开始不断地自责。

在朋友的鼓励中响起《dancing queen》,唐娜重新活力起来,三个妇女带着舞会的装束,在整个海岛上载歌载舞,于是我们看到无数人跟在他们身后一起摆动,一起歌唱要“活出人生的精彩”。

算是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吧,轻快的旋律也带着无穷的活力,让荧幕前的人也经不住想动起来。

索菲结婚前一晚,母亲送她的礼物是一首《super trouper》,和两个曾经一起唱歌的好朋友站在小舞台上穿着炫目妖艳的衣服边唱边跳,仿佛能看到年轻时候的她们肆意奔放。

紧接着是极欢快的《gimme!gimme!gimme!》,在场的人开始一起舞动,索菲也开始于三个“父亲嫌疑人”交流,到底谁才是索菲的父亲,音乐欢快火热,却隐隐透着紧张焦虑。

当初恋情人山姆找到唐娜,两个人唱起一首《S.O.S》。

曾经如此相爱却分离十多年,其中的苦涩无奈在山姆深沉唐娜伤感的歌声中传达出来,曾经的美好似乎很难再延续。

赶往索菲结婚小礼堂的山路上,山姆告诉唐娜想牵着索菲的手交给新郎。

唐娜的身后依旧是迷人的大海,阳光罩在两个人身上,听见唐娜伤感地唱起《the winer takes it all》,是影片里少有的缓慢曲风,“胜利者带走一切”,“失败者溃败”,唐娜带着哭腔的歌声把这场爱情游戏里她的悲伤展现到极致,无论曾经如何美好,无论曾经如何渴望,现在的她像一个失败者无法再得到什么。

影片的最后,山姆像唐娜求婚成功,《take an chance on me》,《mama mia》欢快轻松的歌声中很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影片穿插着近19首歌,或者讲故事或者述说心情,和整个故事完美地契合起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旋律。

《Mamma Mia!》与“ABBA”的音乐结晶
《Mamma Mia!》是代表21世纪百老汇艺术风范的一部享誉全球的音乐剧,事实证明,在欣赏此部享誉盛名的爱情歌舞音乐喜剧时,我们不得不折服于其中的音乐和歌词,因为它不仅是整个剧本的对白,而且是与人物心理和故事情节是相辅相成和血肉一体的。

不难知道音乐剧《妈妈咪呀!》插入了“ABBA(阿巴)”乐队的二十二首歌曲。

这个来自瑞典的70年代最成功的合唱组合,曾给妈妈咪呀这部剧注入了活力。

这些流行全世界的曲目被编排得天衣无缝,就像像专门为该剧创作的,是音乐剧中的精髓。

按照剧情的发展顺序,这些曲目逐渐溅起了剧本的涟漪。

在爱琴海上的小岛。

和母亲德娜一起生活的二十岁的索菲有一个梦,那就是举行一场纯白的婚礼,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为此,必须做一件事——找到父亲,在他的陪伴下走上红地毯。

索菲偷看母亲过去的日记得知,三个人可能是父亲,于是她发出请柬,盼望他们来参加婚礼……这时《我有一个梦》 (I HAVE A DREAM)则浮动着听众的耳膜,告诉我们,她对父亲来给予婚礼祝福急切的渴望和期盼明天索菲要举行婚礼。

罗姬和塔尼娅来到岛上,三个女人久别重逢异常兴奋。

德娜独自一个人辛苦经营旅馆“夏夜城堡”,她叹息“该休息了”。

索菲和她的朋友们也这么想。

然而,那些过去生活的困扰和金钱的担忧给了她艰辛的回忆,于是她奔着发泄着回想着唱着。

《钱、钱、钱》 (MONEY, MONEY, MONEY,) ,这其中的无奈和坚强夹杂着,诉说着德娜生活经历的不易,暗中透漏了女儿即将出嫁,母亲的五味杂陈的复杂心理。

《妈妈咪呀》 (MAMMAMIA) 旅行作家比尔,银行职员哈利,还有建筑师萨姆,收到索菲的信来到二十一年的小岛,被德娜发现。

《妈妈咪呀》 (MAMMAMIA)的音乐最合适不过,体现了阔别重逢后难以压制的激动和难过。

因为面对眼前昔日的三个恋人。

德娜脑海里浮现二十年前分别的日子,心被依然未割舍的情思和懊悔搅乱。

德娜逃到罗姬和塔尼娅那里,异常恍惚,让二人担心,问道:“坚强的德娜这是怎么啦?跟我们俩说说,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齐基且达》(CHIQUITITA)的歌声逐渐打开了德娜心中的秘密,她向她们坦白三个父亲候选人的事,并且怕从天而降的男人们搅黄女儿的婚礼,简直要发疯。

罗姬和塔尼娅歌唱,安慰她那也未必是什么坏事,德娜受鼓舞,一起欢唱《舞蹈皇后》 (DANCING QUEEN), 3人回忆以前组合的年代,并打算在晚上的女生舞会上要重新穿起组合的西服show一把。

缓和了压抑的心情,好像豁然开朗般。

婚礼前夜开女生专场派对,德娜、罗姬、塔尼娅身穿当年的服装上场,演唱过去的流行歌曲《我想知道》 (THE NAME OF THE GAME),这首歌使派对气氛更狂热,将往日三个女子的光辉和疯狂完全彰显。

不知什么时候,三位父亲候选人也加入,派对的气氛达到高潮。

他们都自称是索菲的父亲,弄得她心乱如麻,《我们之一》 (ONE OF US) 表达了父亲的心情,同时给了观众一种诙谐风趣的心境,让人自然地好奇和投入于后来的剧情。

婚礼的早晨。

索菲梦见被三个父亲追赶,猛然醒来,德娜很担心,走出来安慰,但索菲知道母亲其实是反对结婚的,于是说了一句我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不知道父亲是谁,就走开了。

剩下德娜,心里充满孤独感。

随口而出:“要是你在的话……”这时候《S.O.S》 (S.O.S) 表示了她内心的无助和无辜,以及她对女儿的愧疚,这种苦衷无人诉说,只能融入歌声,响彻心扉。

正路过的萨姆对德娜表达对旅馆的梦想,使本来心情就不平静的德娜对萨姆插嘴索菲结婚的事开始不满,二人吵了起来。

与脱口而出的话相反,彼此心中的思恋越来越强烈。

《离婚》 (KNOWING ME,KNOWING YOU) 这首歌曲终于捅破了心中忧虑,将二人的悔恨,无奈以及对对方的留恋表达的淋漓尽致。

索菲还处在混乱之中。

对斯凯请求帮助,但斯凯否认知道父亲她就会幸福。

“真正的愿望是什么,最好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他说完就走开了。

萨姆听见了二人的争吵,劝索菲重新考虑结婚。

他说根据他的经验,幸福的婚礼未必有圆满的收场,但索非能领会这种想法吗?于是《胜者得到一切》 (THE WINNER TAKES IT ALL) 这首歌响起,索菲告诉我们她的心声是要一个有父亲有丈夫的完美的婚礼,她心中依然保有满满的希望。

婚礼一步步临近。

德娜一边帮索菲穿结婚礼服,一边为自己一手养育的女儿离去而感伤。

萨姆来了,一个劲强调索菲需要父亲。

“不必再说了,是你丢下我走了!”德娜终于吐露真心话。

于是萨姆唱起了《给我机会》 (TAKE A CHANCE ON ME),同时唱出了观众对完美结局的期待,给我机会,让我弥补过错,给你一个完美的结局。

《给我机会》 (TAKE A CHANCE ON ME)这首歌的确给了三对老男女一个人生中巨大的惊喜,找到共度终身的另一半。

可以看出,阿巴乐队的音乐与剧情及其符合,这也可能与ABBA组合中的人物关系和经历有关。

他们经历了组合的进步和婚姻的步伐,所以他们的音乐中必然带有成长和成熟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