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评阅专家修改意见答复和修改说明
专家评审意见整改回复范文

专家评审意见整改回复范文英文回答:The expert review comments for the manuscript titled "Influences of [variables/factors] on [dependent variable]" have been carefully reviewed and addressed in this revised version. The following is a detailed response to each comment:Comment 1: Clarity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The expert reviewers suggested that the research questions should be clearly stated and aligned with the objectives of the study.Respons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have been revised to ensure clarity and alignment with the study objectives. They now explicitly outline the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at will b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factors].Comment 2: Inclus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The reviewers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a more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to support the claims made in the manuscript.Response: The literature review has been expanded to include additional relevant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This has strengthen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and provides a more robust context for the research questions.Comment 3: Data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The expert reviewers raised concerns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data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Response: The data analysis methods have been thoroughly reviewed and revised to ensure they are appropriate for the type of data collected. Additionally,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has been refined to provide a more nuanced and balanced presentation of the findings.Comment 4: Discussion of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The reviewers recommended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Response: A section has been added to the manuscript that acknowledg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 study and proposes specific areas for future research. This demonstrates an awareness of the study's limitations and a commitment to advancing the research agenda.Comment 5: Writing Style and Language.The expert reviewers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writing style and language of the manuscript.Response: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carefully edited to improve clarity, conciseness, and grammatical accuracy. The use of technical jargon has been minimized to ensure accessibility to a wider audience.Comment 6: Ethical Considerations.The reviewers mentioned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study adheres to ethical guidelines and respects the rights of participants.Response: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revised to include a statement confirming that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ethical principles. This includes obtaining informed consent from all participants and protecting their 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In summary, the expert review comments have been taken seriously and have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to the manuscript. The revised version now addresses the concerns raised by the reviewers and presents a more robust,well-written, and ethically sound study.中文回答:专家评审意见整改回复。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

按照公司现有实际情况,对附图进行了完善,具体见报告。
8、按环境事件突发事件编制指南进一步完善;补充完善“一源一事一案”
按照编制指南进行了内容的完善,并补充了“一源一事一案”的内容,具体见附件2至附件7.
目 次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及评估格式》全文,并结合公司实际而编制。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1.3.2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
1.3.4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
(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
(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
表3主要工程组成一览表
项目分类
主要内容
主体工程
高锰酸钾生产装置
主要有高锰酸钾电解车间、高锰酸钾蒸发车间、高锰酸钾加压塔等装置;主要工序包括氧化、电解、结晶、干燥、蒸发、苛化、洗渣等六个工序。
高锰酸钠生产装置
主要有高锰酸钠装置、高锰酸钠产品库等装置;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

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序号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1 完善项目由来,核实项目产品方案及其规模。
核实主要原料钢带清洗剂用量,完善项目主要原辅材料种类及其理化性质,核实项目再生料用量和主要原料最大存储量,明确再生料来源及使用限制要求,补充项目主要设备清单。
①P1已完善项目由来②P23已核实并修改项目产品方案及规模③P26已核实原辅材料种类,修改钢带清洗剂用量;已核实项目再生料用量和主要原料最大存储量④P27已明确项目再生料来源及使用限制要求⑤P29完善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油漆、稀释剂等)理化性质⑥P32已补充主要设备清单2 核实雨水、污水排放途径,完善项目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行性及合法性分析。
①P33已核实项目雨污分流及相应的排放途径②P111已完善了项目依托湘阴县第三污水处理厂的可行性及合法性分析;并补充了项目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行性分析。
3 完善大气等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核实项目废气排放执行标准①P9已完善PM10、TVOC等因子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及标准②P63已补充湘阴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情况③P10已修改工艺废气中VOCs的执行标准为《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4 细化项目周边现状分析,补充区域污染源调查P74已细化项目周边现状分析,并补充金龙新区工业园污染源调查统计表5 细化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完善施工期扬尘及噪声控制措施P34-35、P75-78已细化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并完善施工扬尘及噪声控制措施6 细化项目投料方式,明确钢带清洗方式,冷却方式和废料回收方式,细化完善项目产排污节点①P36已细化投料方式(密闭运料通道及料仓);②P37已明确钢带清洗方式、产品冷却方式③P42已明确废料回收方式④P39已细化门处理产排污节点及图7 核实项目废气产生节点及废气收集方式和收集效率,完善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控制措施,核实项目大气污染源强,结合废气量及排放参数,核实项目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处理措施P36-41已修改部分废气产生节点图①P47已修改废气收集方式及收集效率②P51已修改胶加热无组织有机废气的收集及处置措施③P49已修改家具加工时颗粒物产污情况④P79-88已根据修改后的大气排放源强重新进行预测分析⑤P110已调整喷漆废气的处置措施为“干式过滤+UV光解+活性炭吸附”8 根据核实的钢带清洗废水、直接冷却废水等污染源强,完善相应废水处理措施,强化废水总磷等预处理达标排放的可靠性分析。
审稿意见修改回复

审稿意见修改回复
一、表示感谢
哎呀,审稿老师呀,看到您的审稿意见啦,真的特别感谢您这么认真地看我的稿子呢。
您给的这些意见对我来说就像是宝藏一样,能让我的文章变得更好。
二、针对意见的回应
1. 关于内容部分的意见
您说有部分内容表述不够清晰,我也发现这个问题啦。
就像我在解释那个概念的时候,可能用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句子,我现在已经重新写了,用特别直白的话来说,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解释这个概念,让读者一看就懂。
您提到有些例子有点老套,我也觉得是呢。
所以我就到处找新的例子,找的时候可费劲啦,不过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些特别有趣又新鲜的例子,把之前的老例子都替换掉啦。
2. 关于格式方面的意见
您说我的段落排版有点乱,我自己看了看,确实是这样。
我就重新调整了一下段落,让每个段落的主题都更明确,就像给每个段落都穿上了整齐的衣服一样。
对于引用部分的格式,我之前可能没太注意,现在按照要求都规范好啦,还仔细核对了引用的文献,确保没有错误。
三、整体的改进方向
我知道我的文章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我会继续努力的,在以后写文章的时候也会更加注意这些问题。
我会让文章的逻辑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就像把文章打造成一个充满惊喜的小世界一样。
而且我也会多参考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争取让自己的写作水平蹭蹭往上涨。
再次感谢审稿老师您的宝贵意见哦。
对于评审报告的修改回复

对于评审报告的修改回复尊敬的评审专家: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提交的评审报告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我们已经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审核,并根据您的意见对评审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在此,我们就您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做出如下回复,以供您审阅和参考:一、关于研究背景和意义部分:您提出的关于研究背景和意义部分内容不够充分和具体的意见,我们已经对此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在修改后的报告中,我们增加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的介绍,以及我们研究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分析。
我们相信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研究的创新和重要性,以及对学术和实际应用的贡献。
二、关于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部分:在您的建议下,我们对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部分进行了详细的修订和补充。
我们对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更加清晰和详细的描述,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限制和偏差进行了更加客观和全面的分析。
我们相信这样可以使评审专家更加清楚地了解我们的研究过程和结果,以及评估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三、关于结果分析和讨论部分: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对结果分析和讨论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我们重新分析了实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更加准确和严谨的统计分析,以及对结果的合理解释和深入讨论。
我们相信这样可以更好地验证我们的研究假设和论证我们的研究结论,使得评审专家对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加肯定和认可。
四、关于结论和展望部分:在您的指导下,我们对结论和展望部分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和补充。
我们将结论部分更加准确地呈现了本研究的核心发现和贡献,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和建议。
我们相信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总结和阐述我们的研究工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更有价值和启发性的建议。
五、其他方面的修改:除了以上内容,我们还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报告的格式、语言表达和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优化。
我们重新校对了报告的语法、标点和逻辑结构,以及确保参考文献的标注和引用符合规范和要求。
尊敬的编辑您好!首先感谢您和审稿人给出的合理、科学和耐心的修改

尊敬的编辑:您好!首先感谢您和审稿人给出的合理、科学和耐心的修改意见,这使我以后更为严谨地从事科研受益匪浅。
对此我们表示深深地感谢。
现修改如下:1、我们已经对前言进行了修改。
综述了现有研究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阐明了该研究的意义。
2、文中的专有名词已经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地方的写出了全称。
3、材料与方法已按批注修改。
4、讨论已拟定了3个问题,并围绕每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
5、整篇文章不通顺的和晦涩难懂句子已经修改过。
6、已对文中的参考文献进行了适当的补充。
7、其它应修改处已按标注修改。
于灵芝对于文中有批注的修改如下:引言问题1:将红色部分“其活性能被诱导或抑制改变其它药物的代谢,这通常是一种特定药物对酶的作用的结果。
”修改1:改为“其活性能被诱导或抑制,一种特定药物可通过对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改变其它药物的代谢”。
1.1 试剂问题2:“请具体说明是哪家公司”。
修改2:将“普通试剂公司”改为“国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1.4 草鱼肾细胞的诱导处理问题3:“指出确切的浓度值”修改3:BNF,EA和RIF的浓度已经加上,改为“相应诱导浓度的BNF (10 μM)[11],EA (100 μM)[12]和RIF (40 μM)[4]”。
注:由于此处BNF,EA和RIF的浓度直接参考引用了本实验室的结果,所以并没有把此项列入讨论,请见谅。
问题4:“确切数值是多少”修改4:已改为“非致死浓度DIF(62.5 μM)”问题5:“请补充交代清楚孵育诱导2小时后,含DIF的培养基是否弃掉?之后才用1 mL 0.1 M D-Hanks (pH 7.4) 洗3次?”修改5:已补充为“6孔板再在28°C培养箱中孵育诱导2 h,之后,弃掉含DIF的培养基······”。
问题6:“诱导分析什么?”修改6:改为“另一份用于鱼类诱导剂对DIF代谢的诱导分析”。
第四次修改明

十分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建议!我们接受评审专家的建议,修改了部分内容的语言表述,并删减了文章的篇幅。
详细修改情况如下:由于之前考虑到尽量充分地把研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所以对研究假设的理论依据及后面的结果讨论部分写的较为深入,致使论文篇幅较长。
我们参考本次专家给出的删减建议,并结合前两次评审意见,在尽量保证论述完整清晰的前提下,对文章再次进行了修改和删减。
主要涉及到的有:对理论与假设部分进行了精简;对实验控制部分的语言表述进行了精细简洁化修改;对数据分析与结果部分的具体语言表述进行了修改;对结论与讨论部分进行了调整和删减。
内容调整后,文章字数减少1500多字,参考文献由45篇减少到40篇。
我们也对参考文献的排序和标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另外,本文档的最后3页是应评审要求将调查问卷附于文后,仅供评审审阅,不属于正文篇幅内容。
感谢评审专家的认真负责,使得本文更为简洁精练!感谢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苦劳动!第三次修改说明:再一次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根据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现将修改情况的说明阐述如下。
1.关于情境设计中框架效应排除方法的说明。
在情境材料的设计中,C、P、M三因素的描述顺序不同的确有可能带来一种偏差效应。
而在设计研究工具时,我们让被试在阅读完毕后即对该情境中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采用“该主管对工作严格要求,重视组织任务目标的高效完成”、“该主管关心和尊重下属,重视与下属的关系和团体的维系”和“该主管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在单位里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三个题目,让被试根据刺激情境对三个方面的领导行为进行评价。
这三个题目的填答会促使被试再去看一遍材料,对情境有更直观的了解。
所以,设置这三个题目的作用不仅仅是检验被试是否认真读了材料,还能让被试再一次从目标达成、团体维系和个人品德三个方面了解和确认所接受的领导情境,近因效应会使得被试根据相应情境做出客观的评价。
假如描述顺序发生了变化,被试还是会根据这三个问题去重新确认所接受的情境,然后根据头脑中所产生的领导形象去填答接下来的一些条目。
针对专家审稿意见的修改说明格式

针对专家审稿意见的修改说明格式
《铁道学报》对稿件的评审采用“编辑初审、两位及以上同行专家匿名评审”的审稿制度。
在作者接到编辑部关于修改稿件的通知后,需要针对专家评审意见对稿件进行认真地修改完善,并在修改完成后,将“修改稿”及“修改说明”上传至编辑部,以便送给专家复审。
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专家的意见也就是读者的意见,应认真对待。
2.认真分析研究专家意见,明确问题所在。
3.对专家问题的回答,尽可能地补充到稿件中。
4.与专家意见认识不相同时,在“修改说明”中做必要的解释与补充说明。
5.新添加的修改内容宜采用红笔等彩色字以利区别。
修改说明的格式为:
(2011年3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