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智慧沃家智能网关技术规范(v1.0_2015.2.9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v1.0
数字用户线
FTP
FileTransfer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HG
Home Gateway
家庭网关
HGU
HomeGateway Unit
家庭网关性ONU单元
HNB
WCDMAHomeNodeB
WCDMA家庭节点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送协议
IP
Internet Protocol
图5.1RMS网络位置图
RMS通过北向接口(接口M)与BOSS系统相连,主要接收来自BOSS系统的服务开通、服务变更、服务保障等方面的要求;RMS通过南向接口(接口A)与被管理终端相连,主要完成对被管理终端的管理认证、配置、软件升级、状态监测和故障检测等。
相关业务的开通由BOSS系统启动,不仅需要通过RMS对家庭终端进行配置,也可能需要通过其它的网管系统对相关的接入网、承载网、业务平台进行相应的配置,由于各BOSS系统的差异性,不同业务的开通流程也会有差异,具体实现方式请参考不同业务的相关规范。
终端管理部分,根据管理的终端对象,分为家庭网关、企业网关、应用终端等三部分。
应用服务,实现RMS的系统功能,如报表统计、状态监视、报警呈现等;
数据库系统,对用户帐号、终端信息等的记录,可以与系统内HLR复用。
15.3
对远程管理系统的逻辑组件划分重组,可支持多种类型的远程管理系统结构。远程管理系统应支持集中式架构、分布式架构、混合组网模式,应根据网络规模灵活组织。建设初期以集中式架构为主。
互连网协议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中国网通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V20说明

中国网通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V20说明

《中国网通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V2.0》说明本文主要描述了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V2.0对V1.0版本内容所做的修改,并对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V2.0中部分内容的技术要求做了补充说明,以备参考。

一、2.0版对1.0版所做的修改相对于《PHS短消息网关技术规范》V1.0版本,V2.0版本做了如下修改:1.1 第一分册(与SP接口规范)1.1.15.4.1 login中的ClientID字段说明改为:SMGW设置的SP接入标识。

1.1.25submit和forward消息中的ValidTime, AtTime字段说明中将原格式定义形式改为:参照SMPP3.4协议。

1.1.35.5 forward消息中的ChargeTermId字段说明改为:“表示计费用户号码”。

1.1.44.3.3 去掉“每个网元单独产生并匹配MsgID。

”1.1.57.3Err错误代码表后增加:注:没有的错误类型一律用系统错误,即006。

7.4 status错误代码表做如下修改:1.2 第二分册(与计费中心接口规范)1.2.1 话单存放问题5.3 计费文件采集对于预付费和后付费方式,网关都应产生话单。

话单除了话单采集目录和备份目录,还应有一个对账目录,用于与其他运营商对账。

1)接口协议:FTP。

2)话单采集目录:SMGW上的billing/网关先按照PHS预付费、PHS后付费、固网短消息将话单区分目录(对于没有开展固网短消息业务的情况不需此目录);如果各地计费系统有需要,应进一步将各地的话单按区号分目录存放,如311(石家庄)、312(保定)等。

3)话单备份目录:SMGW上的backup/采集终端采集失败时可以从此目录中获取同名的文件。

目录设置同话单采集目录。

4)话单对账目录:SMGW上的operator/网关将网内话单和与其他运营商互连的话单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目录下,以用于对账。

对账目录至少保留一个帐务周期。

5)文件命名规则:局名+日期+循环序列号例如:假设河北局命名为HBISMG,则话单如:HBISMG.20010612.0001序列号和日期无关,在0000 - 9999 间循环。

184(2016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 V1.0

184(2016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 V1.0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W21-184(2016)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cloud platform Access of business for IoTSmart Home(V1.0)2016-12-01发布2016-12-01实施目录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系统总体架构 (2)5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 (2)5.1 业务流程 (2)5.2 鉴权 (3)5.3 功能模块 (3)6 性能要求 (7)6.1 处理性能 (7)6.2 系统时延 (7)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V1.0》。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的流程、鉴权和功能要求等相关内容,为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的开发提供依据。

本标准是中国联通物联网系列标准之一。

该系列标准目前包含的标准名称如下:《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整合管理平台技术规范 V1.0》《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整合管理平台测试规范 V1.0》《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设备接入技术规范总册 V1.0》《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设备接入技术规范 IP分册 V1.0》《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设备接入测试规范 IP分册 V1.0》《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APP应用开发技术规范V1.0》《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V1.0》本标准对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了全面要求,是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实现过程中需要遵从的纲领性文件,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在流程、功能、和鉴权等方面的要求。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 v1.1_发布稿_

中国联通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规范 总册:总体技术要求 v1.1_发布稿_

接口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支持 LTE 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 (USIM)应用特性 YD/T 2582.2-2013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与终端间 Cu 接口测试方法 第 2 部分:支持 LTE 的通用用户识别模块应用 工具箱(USAT)特性 3GPP TS25.123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支持无线资源管理的需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3GPP TS25.214 3GPP TS25.302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物理层过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DD))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物理层提供的服务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hysical layer) 3GPP TS25.331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无线资源控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3GPP TS36.133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无线资源管理支持需求(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3GPP TS36.304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空闲态的用户设备过程(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3GPP TS36.331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无线资源控制(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3GPP TS45.005 GSM/EDGE 无线接入网:无线收发(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3GPP TS45.008 GSM/EDGE 无线接入网:无线子系统链路控制(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GSM/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subsystem link control)

2015年中国联通重庆家庭信息中心终端(标准型)技术规范书

2015年中国联通重庆家庭信息中心终端(标准型)技术规范书

2015年中国联通重庆家庭信息中心终端技术规范书(v2.0)中国联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2015年12月1.本技术规范书的目的和要求目的简述本次招标范围为家庭信息中心终端,针对终端硬件进行统一规定,同时保证家庭信息中心终端与家庭信息中心软件的集成,并能正常运行。

重庆联通(以下简称招标人)为了规避硬件及操作系统的差异,保证业务的可持续性、开放性,可实现增值业务的统一运营管理、统一部署。

要求参加投标的家庭信息中心终端厂家(以下简称投标人)承诺可与家庭信息中心软件进行集成。

各厂家提供的家庭信息中心终端系统必须经过集成与测试,并且有丰富的应用案例。

中标产品为一款家庭信息中心终端。

同一投标人只能提供一种投标产品。

权利保留招标人在任何时候将保留对本技术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任何后期新增技术要求和规范均与本技术规范书具备同等效力。

招标人相关家庭信息中心终端设备技术规范,如与本次技术规范书有不同,投标人应该免费提供软硬件修改、测试、升级,以满足招标人业务发展需求。

保密要求未经招标人书面同意和授权,投标人不得将本技术规范书及其相关内容泄露给第三方。

点对点答复书内容要求在点对点答复书中,须对本技术规范书中所提各项要求能否实现与满足以及实现与满足的程度和时限,逐项予以答复和说明。

答复须采用“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的形式,对于“部分满足”的部分须加以详细说明。

投标人亦可根据自己的方案及方案中所涉及产品的技术性能与特点,附以详细资料对本技术规范书未涵盖的部分做出说明。

对于投标人回答满足,将视同为本次项目提供。

对于投标人点对点要求中的重复部分,投标人必须逐条答复,不得参照点对点其它条目。

投标人应提供与本技术规范书相对应的技术建议书,对本技术规范书中的各相关点对点条目作详细说明。

对于点对点应答中应答“满足”的部分,必须详细说明对该内容的理解,并对如何实现该部分进行详细应答,如内容较多,必须在技术建议书中进行应答,并必须在点对点应答中注明在技术建议书文件中的具体位置(应以章节号或者页数注明)。

中国联通家庭网关定制规范(v2.0)

中国联通家庭网关定制规范(v2.0)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中国联通家庭网关定制规范(v2.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范围 (4)2名词解释 (4)3家庭网关终端产品规格要求 (5)4路由型终端业务功能要求 (6)4.1 宽带接入 (6)4.1.1 宽带接入 (6)4.1.2 终端异常信息提示功能 (6)4.1.3 动态域名服务(可选) (6)4.2 多用户上网 (6)4.2.1 多上网终端接入 (6)4.2.2 接入控制 (7)4.2.3 地址管理 (7)4.2.4 家庭首次上网门户控制 (7)4.2.5 绿色上网(可选) (7)4.3 增值业务支持 (7)4.4 业务质量保障 (8)4.5 家庭网络安全 (8)4.5.1 防火墙 (8)4.5.2 WLAN安全策略 (8)4.6 远程管理和本地高级Web配置功能 (8)4.6.1 零配置启动 (8)4.6.2 软件自动升级 (9)4.6.3 远程诊断 (9)4.6.4 终端状态监控 (9)4.6.5 用户配置备份 (9)4.6.6 双栈管理 (9)4.7 USB应用 (9)4.7.1 FTP业务 (9)4.7.2 USB共享存储业务(可选) (10)4.7.3 USB共享打印(可选) (10)4.7.4 通过USB支持WCDMA上行(可选) (10)4.8 语音功能 (10)5SFU业务功能要求 (10)5.1 宽带接入 (10)5.2 语音功能 (11)6家庭网关终端UI、外观及包装要求 (11)6.1 配置界面要求 (11)6.1.1 整体风格要求 (11)6.1.2 页面要求 (12)6.2 终端外观要求 (14)6.3 开关与按键要求 (15)6.4 指示灯要求 (15)6.5 端口标识要求 (17)6.6 外包装盒要求 (18)6.7 配件要求 (19)7FTTH终端UI、外观及包装要求 (20)7.1 配置界面要求 (20)7.1.1 整体风格要求 (20)7.1.2 页面要求 (21)7.2 终端外观要求 (23)7.3 开关与按键要求 (25)7.4 指示灯要求 (25)7.5 端口标识要求 (27)7.6 外包装盒要求 (28)7.7 配件要求 (28)附录A中国联通家庭接入终端设备型号命名规则(规范性附录) (30)附录B家庭网关设备标识定义(规范性附录) (31)附录C W EB配置页面菜单(规范性附录) (33)附录D基于逻辑ID注册认证页面图 (36)附录E规范修订记录 (39)中国联通企业标准—家庭网关定制规范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家庭网关系列标准之一。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1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China Unico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xed Network Terminal RemoteManagement System(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目录 (I)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4)4总体原则 (6)5远程管理系统架构 (7)5.1 远程管理系统的网络位置 (7)5.2 远程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 (9)5.3 组网结构 (11)6终端远程管理应用场景 (13)6.1 RMS的管理范围 (13)6.2 不同终端管理方案 (15)7远程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18)7.1 RMS系统性能和状态管理 (18)7.1.1 资源监视 (18)7.1.2 软件管理 (19)7.1.3 数据管理 (19)7.1.4 时间同步 (20)7.1.5 系统日志管理 (20)7.2 RMS系统安全管理 (22)7.2.1 安全策略管理 (22)7.2.2 角色管理 (23)7.2.3 帐号管理 (24)7.2.4 分权分域管理 (26)7.2.5 系统管理用户登录管理 (27)7.2.6 在线用户管理 (28)7.2.7 网络安全管理 (29)7.3 RMS报表统计管理 (29)7.3.1 缺省报表 (29)7.3.2 报表定制 (31)7.3.3 报表输出 (31)7.4 终端拓扑管理 (31)7.4.1 终端发现和识别功能 (32)7.4.2 终端认证功能 (32)7.4.3 分组管理 (33)7.4.4 终端信息管理 (34)7.4.5 业务代码管理 (39)7.5 终端配置功能 (43)7.5.1 终端参数配置 (43)7.5.2 终端软件升级 (46)7.5.3 审核管理和异常管理(可选) (46)7.6 终端性能和状态监视功能 (47)7.7 终端故障管理功能 (48)7.7.1 告警功能 (48)7.7.2 告警呈现 (49)7.7.3 告警处理 (50)7.7.4 故障检测和诊断 (51)7.7.5 告警信息要求 (52)7.7.6 告警日志 (52)7.8 终端软件版本/配置文件管理 (52)7.8.1 版本/配置模板管理对象 (52)7.8.2 版本/配置模板操作管理 (53)7.9 终端日志管理功能 (53)7.10 终端报文跟踪功能 (54)7.11 快速诊断工具(可选) (54)7.12 在线终端信息更新功能(可选) (55)8系统性能要求 (56)8.1 处理能力 (56)8.2 稳定性 (56)8.3 备份、倒换和故障恢复 (57)9系统软硬件要求 (57)9.1 软件要求 (57)9.1.1 总体要求 (58)9.1.2 操作系统要求 (58)9.1.3 应用软件要求 (59)9.1.4 数据库要求 (60)9.2 硬件要求 (61)9.2.1 总体要求 (61)9.2.2 主机系统要求 (63)9.2.3 存储设备要求 (64)9.2.4 备份设备要求 (65)9.3 IPv6要求(可选) (65)附录A终端标识定义(资料性附录) (67)附录B告警信息(规范性附录) (72)B.1 告警编号规则 (72)B.2 RMS系统告警信息 (73)B.3 设备告警信息 (78)附录C:UP N P应用终端代理管理(资料性附录) (83)F.1 UPnP代理管理架构 (83)F.2 功能模块 (85)网关功能模块 (85)应用终端功能模块 (86)应用终端的管理策略 (87)附录D基于远程管理平台自动配置流程建议(资料性附录) (88)H.1 家庭网关(企业网关)预配置 (88)H.2 上联桥接建立流程 (89)H.3 上联路由建立流程 (91)H.4 上联DHCP建立流程 (93)H.5 上联Static IP建立流程 (95)H.6 LAN侧WLAN业务配置 (98)H.7 语音业务配置(针对软交换SIP) (98)H.8 语音业务配置(针对H.248) (100)H.9 端口映射配置 (102)H.10 QoS服务保障 (103)附录E........ RMS操作界面建议(资料性附录)119I.1 设备信息查询 (120)I.2 业务发放配置 (122)I.3 故障诊断和排除 (124)前言本标准是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2、《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接口规范》3、《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参数模型规范.》4、《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测试规范》本规范为《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应用场景、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要求,给出了中国联通实现对所有支持TR069协议的固网终端远程管理的方案建议。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

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家庭网关终端的功能和性能符合中移动的需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中移动家庭网关终端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2. 术语和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 - 家庭网关终端:指中移动提供的用于连接互联网的终端设备,用于提供家庭网络连接和管理功能。

- 中移动:指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技术规范:指制定家庭网关终端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 功能规范:指家庭网关终端应具备的功能要求。

3. 设计要求家庭网关终端应具备以下设计要求: - 可靠性:对于家庭网络的连接和管理,家庭网关终端应保持稳定的运行。

- 兼容性:家庭网关终端应能够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网络接口兼容。

- 安全性:家庭网关终端应具备安全防护功能,确保家庭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 易用性:家庭网关终端的设置和操作应简单易懂,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

- 扩展性:家庭网关终端应支持扩展功能和接口,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4. 技术规范4.1 硬件要求家庭网关终端的硬件要求如下: - 处理器:至少是1GHz的处理器,以保证流畅的运行速度。

- 内存:至少512MB的内存,以支持多任务处理。

- 存储:至少4GB的存储空间,用于存储系统和用户数据。

- 网络接口:至少具备一个以太网接口,用于连接宽带网络。

- 无线接口:支持Wi-Fi标准,以提供无线网络连接。

- 外部接口:至少包括USB接口和音频接口,以支持外部设备的连接。

4.2 软件要求家庭网关终端的软件要求如下: - 操作系统:使用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 网络协议:支持各种常用的网络协议,以实现家庭网络的连接和管理。

- 安全机制:具备安全认证和加密功能,确保家庭网络的安全和隐私。

-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使设置和操作变得简单和直观。

- 远程管理:支持远程管理功能,以方便用户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家庭网络系统总体结构...........................................................................................6 4.2 系统接口要求...........................................................................................................7 4.3 设备形态要求...........................................................................................................8 5 智能网关基本功能要求.........................................................................................................11 5.1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11
5.1.1 数据转发模式功能要求 ................................................................................. 11 5.1.2 PPPoE 功能要求..............................................................................................12 5.1.3 VLAN 功能要求................................................................................................12 5.1.4 WAN 连接要求..................................................................................................12 5.2 网络协议功能要求.................................................................................................15 5.2.1 IP 协议要求....................................................................................................15 5.2.2 路由功能要求.................................................................................................15 5.2.3 DHCP 功能要求................................................................................................16 5.2.4 DNS 功能要求..................................................................................................16 5.2.5 NAT 功能要求..................................................................................................16 5.2.6 组播功能要求.................................................................................................17 5.2.7 ALG 功能要求..................................................................................................17 5.2.8 其他功能要求.................................................................................................17 5.3 IPv6 技术要求........................................................................................................18 5.3.1 地址管理要求.................................................................................................18 5.3.2 DNS 功能要求..................................................................................................18 5.3.3 组播功能要求.................................................................................................18 5.3.4 VLAN 功能要求................................................................................................19 5.3.5 QoS 功能要求..................................................................................................19 5.4 WLAN 功能要求........................................................................................................19 5.4.1 基本业务功能要求.........................................................................................20 5.4.2 SSID 功能........................................................................................................20 5.4.3 参数要求.........................................................................................................20 5.4.4 安全性要求.....................................................................................................21 5.4.5 其它要求.........................................................................................................22 5.5 QoS 功能要求..........................................................................................................22 5.5.1 流分类.............................................................................................................22 5.5.2 数据流的 CAR..................................................................................................23 5.5.3 标记和重标记.................................................................................................23 5.5.4 队列管理.........................................................................................................23 5.5.5 带宽保障和限制.............................................................................................23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
QB/CU xxx-2015
中国联通智慧沃家智能网关技术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2015-xx-xx 实施
目次
QB/CU xxx-2015
目 次 .............................................................................................................................................. I 前 言 ............................................................................................................................................V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及协议.......................................................................................................................1 3 名词解释...................................................................................................................................3 4 设备总体要求...........................................................................................................................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