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合集下载

5.19.1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5.19.1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2.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师法自然
天人相胜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2.实践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的实践观:秩序和谐----美
中国人的实践观:尊重自然,模仿自然 高于自然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圃
园林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
9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中国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西方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抗争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一)园林景观形式的差别
独乐园
众乐园
(二)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上的差异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
唯理
缘情
(三)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视觉效果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赏心
悦目
(四)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曲折、多样、精巧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2.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3.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深沉、 虚实共生

中西方古园林建筑差异

中西方古园林建筑差异

中西方古园林建筑差异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有人称之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

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人们习惯于。

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建筑差异1,建造艺术理念的差异中西方古典园林主要是突出自然风景。

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

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

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如亭、榭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大观园是以景区作为绿化单元来设置林木的。

通过对林木的合理选择和搭配,来渲染、烘托景区的主题。

例如:稻香村所要表现的是一座典型的农庄,故在村前安排了农村常见的桑,榆、槿、柘;在村后又安排了千百株杏树,把“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中的诗情画意引入景区,强化了稻香村的乡土气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西方古典园林,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崇尚开放,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

布局反映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意识,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

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如维也纳美泉宫整个宫殿是巴洛克风格的,但是其中有44个房间是洛可可风格的。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论述风景园林是人类用来美化环境、享受自然景观、进行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景观构造、植物配置、园林布局、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等方面。

这些差异是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审美情趣的差异造成的。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论述。

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风景园林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山水分布广泛,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自然资源。

中国古代风景园林以河山、湖泊、山水为主题,注重山水结合的美感。

中国园林讲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而在西方,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西方园林主要以草坪、鲜花、喷泉等为主题,注重花园的色彩和形态,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于风景园林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风景园林建筑在历史上受到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家哲学的影响,注重自然美和意境美的追求。

中国的古典园林以抒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为主要目的,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和文学意境。

而在西方,受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西方风景园林更注重建筑的规则和对称,追求几何美和形式美,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三、宗教信仰宗教信仰也是中西方风景园林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的风景园林在设计中往往融入了佛教、道教等宗教元素,注重山水的灵气和神韵。

这种宗教意蕴增加了园林的灵气和神秘感,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而在西方,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西方风景园林更注重人与上帝的联系和信仰,园林设计中常常融入了教堂、修道院等建筑,营造出一种宗教庄严感。

四、审美观念中西方的审美观念也是导致风景园林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人注重意境与情趣,追求“虚静散逸”、“境由心生”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以追求情趣和意境为主要目的,强调“气韵生动”、“意在形外”,尊重自然、追求超凡脱俗。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论述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摘要:分别概述了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论述了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通过从历史起源、文化传统、哲学理念和宗教信仰、美学思想等不同背景和角度,分析中西方园林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差异、一、中西方园林的差异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西方的园林由于文化传统,地域条件,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形成了迥异的表现形式及风格,构成了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

下面通过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艺术特色概述,细看它们的差异性。

(一)中国园林艺术特色1.中国古典园林体现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中国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

园林中山环水抱,曲折多变,花草树木自然生长,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参差错落。

受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

重视寓义于物,托物言志。

2.中国园林讲究意境美中国园林艺术在表象上体现形式美,更把自我放人自然中,将客观景致与主观情感相结合,借景物窥见心灵、触动情思,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

”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

3.中国园林的布局构造中国园林在布局上因地制宜,强调有法无式。

呈现不规则的平面布局。

人们在二维园址上将整体空间分隔成不同形状、尺度、个性的多个空间,通过对其分割与联系的处理,形成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

同时配合借景、对景、分景、隔景、藏景等空间处理手法的运用,形成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园林艺术景观,以有限的面积创造出极其深远和不可穷尽的三维空间效果。

4.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特点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园林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

作为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园林建筑布局灵活,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构成优美风景。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

中西方园林的异同

中西方园林得异同世界各民族得园林各具不同得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得特点与很高得成就,但概括地讲,以前两种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

一种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得几何园林;一种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得再现自然山水式得园林。

由于两地强烈文化差异,导致风格迥异得造园艺术中西园林风格差异得原因1、、审美情趣得差异中国祟尚自然得美学思想来源于老庄哲学,对自然得认识包括三个方面:A.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得关系.人与自然界得友好与睦、相互依存,不就是去征服、破坏.而就是把自然作为自己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得美好环境。

B.把自然景物与景象作为欣赏、欢娱得对象,人得栽花养草、游山玩水、乐于景观、投身于大自然中,似乎与它合为一体。

c.人通过某种学习,使身心节律相吻合呼应,而达到“天人合一”得境界。

在它得影响下,中国古代得文人与士大夫追求就是一种文人所特有得恬静淡雅得趣味,浪漫飘逸得风度,朴质无华得气质与情操,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清静、淡泊为特征得人生哲学,她们遨游名山大川,以寄情于山水,更有人藏身于山林之中,过着隐士生活,在大自然中寻找安慰与共鸣。

这种崇尚自然得美学思想,在文学上产生了山水诗,田园诗以及山林文学,中国传统写意山水在魏晋南北朝已成为一个声势很大得独立画种,它与中国山水园林艺术有着非常密切得关系,对中国山水园林起了很大得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没有专门得造园家,大多就是有造诣得诗人、画家设计得.所以在园林中非常自然地表现出意味隽永得诗情画意,画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园林设计得原理了。

因此,山水园林所遵循得原则就是山水画得原则,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虽然带有艺术家得主观因素,但它就是自然美景在真实空间里得艺术再现,并且以“理性”为基础。

西方得审美思想与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希腊人自古以来便在研究比例,其中尤以黄金比例最为有名,雅典帕特依神庙屋顶得高度与屋墚得长度便具有黄金比例,米洛得维纳斯雕像得重要尺寸得比例中亦含有黄金比。

中西方园林差异比较

中西方园林差异比较

壮观的无忧宫是一座可可式宫殿,是普鲁士菲特烈大帝为自己建造 的夏宫。从“无忧”这个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菲特烈大帝希望能够 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无忧宫的代表性景观包括罗马皇帝的半身 像、装饰性雕像以及一间中式风格的茶室。
谢谢观赏!
创作主导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着重体现了人与自 然的抗衡和对自然地控制。 追求图案的美,人工的美,改造的美和征服的美。
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甚至是不顾奢侈地讲究排场。
以规则式为主流,讲求的是一览无余。
法国凡尔赛宫
面积达101公顷,园内小路纵横交错,通往一个个美丽的花坛, 安静的角落矗立着古典雕并点缀着众多装饰性湖泊,湖面不时 泛起涟漪,令游客流连忘返。
西方古典园林,即便在别墅园林中,总 在用一种令人震撼的大尺度空间表现一 个庄严,气派而华丽的氛围。
哲学观点和宗教思想的差异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构成了中 国古典园林的思维模式——感性。
西方古典园林出于对神的敬畏,园林 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有明显的 轴线,表现一种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 的自然,构成了西方古典园林的思维 模式——理性。
意 大 利 埃 斯 特 庄 园
埃斯特庄园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园林之一,其最吸引 人的景观莫过于喷泉。园内一条林荫大道两边建有 数百个形状各异的喷泉,其中包括兽首、百合花、 小船等等,它们似乎在用一场喷水比赛,迎接游客 的到来。
总体布局上的差异 空间手法与审美情趣的差异
历史源头的差异 哲学观点与宗教思想的差异

空间手法与审美情趣的差异
间构在
。图中
的国
主园
体林
,
产 生 富 有 自 然 山 水 情 调 的 园 林 艺 术 空

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我国的园林讲究自然美,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线条的美感,这样一对比,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欢迎阅读!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一、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异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在空间布局方面:以法国为代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

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而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人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

二、对园林建筑的认识和使用上的差异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只不过是把建筑设计那一套原则手法从室内搬到室外。

在西方园林中常以建筑为中心,而以庭园包围建筑,呈现典型的外向性格。

当然,建筑只是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使组成园林的各局部、各景点融合于统一的构图之中。

中国园林建筑没有建筑构图所特有的那种明确性和条理性。

而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常赋予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

园林建筑为求得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

再者,对于一般建筑类型来讲,建筑通常扮演构图的主要角色,建筑与山石、水池、花木巧妙地结合。

三、对水的运用在西方园林中,每处庭园都有水法的充分表现。

常设置水池、水阶梯、跌水、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水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水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音响效果的水景。

中国园林也十分注重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集中水面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绝大多数均呈不规则形式。

分散用水特点是: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给人深邃清幽的感觉。

四、在植物运用方面差异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园林,主要是通过花坛、小林园或丛林、树篱和花墙来体现,法国园林中的植物都需要经常修剪,注重人工整理。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摘要:世界上古典园林造园方式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大致分为中国古典园林跟西方古典园林两大类。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哲学追求纯粹的自然之美,融入诗画之美,感悟深厚意境。

西方古典园林造园哲学则强调“秩序和控制”,注重人工改造,追求几何规则之美。

关键字:造园思想哲学自然哲学古典园林艺术传承发展一、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差异的原因(一)历史起源不同从《诗经》及《孟子》的记载可知,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就筑灵台、灵沼、灵圃,这是最早的皇家园林雏形。

自此,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从周文王时代至东汉末年的萌芽期。

从早期供狩猎之用的“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的形成期。

形成了以“崇尚自然”为理念、观赏游览为主的园林艺术。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宋的成熟期。

文人参与造园的活动把园林与诗、画相联系,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第四个时期是明清的全盛期。

建造了以大规模写意自然山水园及集各地名园胜景于一园为特点的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在造园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传统园林由“壶中天地”转向“芥子纳须弥”。

至此,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了最高峰。

西方园林的起源可上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

公元前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因丈量尼罗河泛滥退水后形成的土地,发展了几何学并把几何概念用于园林设计,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

公元前500年,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自由民主政治带来了文化、科学、艺术及园林建设的繁荣兴盛。

罗马继承古希腊传统发展了别墅园和宅园,以精确的数理推导、规则的几何形状、精致的雕塑等,形成了西方园林的基本雏形。

此后欧洲经历了近千年漫长的、极度压抑的中世纪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春天,也迎来了园林空前的阶段。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由勒诺特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明显反映了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以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成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西方园林由此步入辉煌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古典园林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 境下产生的,在历史的不断进中形成完全不同的发 展轨迹。
(一)西方园林的产生渊源 (二)中国园林的产生渊源
(一)西方园林产生的渊源
始于公元3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埃及
公元前5世纪,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促
使园林的兴盛 罗马时期,西方园林基本形成
中西方古典园林景观差异
--Barbecue
BARBECUE


组员: 褚楷文 董雨蒙 胡燕 彭建 杨柳青
身未动,心已远,有多远,走多远。
一、杨柳青
二、褚楷文
三、胡
燕 四、彭 建
西方园林的产生渊源 中国园林的产生渊源 园林的形式美与意境美 园林的清晰疏朗与含蓄幽深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产生渊源的差异
2、中国园林——含蓄幽深
含蓄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共同特点,中国的诗
词、绘画、雕塑、建筑无不含蓄,唯有含蓄 才能引发联想,才能回味无穷。中国园林在 追求意境美的前提下 ,及其注重表现手法含 蓄。若隐若现、含而不漏、欲扬先抑、言外 之意、弦外之音,指的是园林的含蓄美。园 林中的景象越简约,越给人留下丰富的联想 余地。
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规则园林延兴至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也未
改变
(二)中国园林的产生渊源
中国园林产生历史久远,《史记》有纣王
沙丘苑台的记载,说明早在商朝就已开始 修筑帝苑。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 圃,可谓最早的皇家园林。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园林各基本要素 已州园林四大名园——拙政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留园
狮子林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沧浪亭
(二)清晰疏朗与含蓄幽深


1、西方园林——清晰疏朗 2、中国园林——含蓄幽深
1、西方园林——清晰疏朗

在形式美法则的指导下,西方园林中各种景观要素的安排主 次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空间分布,边界范围都清 晰准确、一目了然,整题布局给人以强烈的秩序感。17世纪 的法国园林,体积巨大的建筑物往往是园林的统帅,可以居 高临下俯视全园景色,以此为基准,构成整个园林 的主轴。 在主轴线上,生出几条副轴,形成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水 池、雕塑、喷泉有规律的分布在副轴区域。树木,一律严格 修剪成球状、柱状等形状,花卉、草坪则组成方形圆形等平 面图形。水面局限于各种几何图形的水池。这种平面图形式 的布局让人感到清新疏朗、心旷神怡,颇有悦目之感。
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求仙,逐渐发
展为休憩,观赏。 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 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 以后发展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 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 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风格。 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的不同,中西方 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观念不同,决定了建园 主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迥异的两大园林 体系
古埃及古希腊—规则式园林
特殊的地理环境 几何学发展,并将其运用于园林发展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

公元前五世纪
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使其振兴 古希腊造园
规律 有序 和谐
罗马帝国时期
继承希腊造园模式 融合与之相近的西亚造园因素
西方园林基本形成
意义
反应了人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求胜精神
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深地影响了朝鲜
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 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
二、中西方园林审美特征的差异
(一)形式美与意境美 (二)清晰疏朗与含蓄幽深
(一)形式美与意境美
1、西方园林—形式美 2、中国园林—意境美
1、西方园林—形式美
在西方人来看,大自然是有缺陷的,为了克
服这些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就必须借助 各种手段、方式、理念重新塑造自然、改造 自然,以提升其美感,达到艺术美的高度。 轴线对称、均衡布局是西方园林造园的主旨, 追求的是一种规则的、几何图案的形式美。
兰特庄园
2、中国园林—意境美
中国人对待自然美有自己的理解,主要是在变化万 千的自然界中,积极寻求与人的审美心境相契合并 能引起共鸣的某些部分。 中国造园追求的是脱离形式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这种意境美的加深加强也深受文人、画家的影响, 中国的绘画、诗词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追求园林意境 的营造通过多样的不拘一格的造景手段、组合方式 得以体现,整体与局部之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布局较随意、无规律可循。花木形态不加人工整形, 尽其天姿;种植随意配置,力避整齐划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