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21课是《古诗三首》,涉及《出塞》《凉州词》两首唐诗及《夏日绝句》一首宋诗。
下边分享这三首古诗的诗文、译文及赏析。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赏析】这首诗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诗的首句写景物,为千古名句,受到历代学士的激赏。
前人诠释此句说:“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
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
”(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六)此句互文见义,含蕴丰富深远。
在时空的大背景上诗人挥洒如椽巨笔,将秦汉以来的千年历史与当时明月笼罩下的万里边关巧妙地融合起来。
从历史上看,秦汉时起便筑城备胡,在千年漫长的岁月中,边关内外一直与胡人征战不断,如今与戍边战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汉关自然便成为历史的见证“人”。
次句写怨情。
诗的主人公——久戍边关的战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关”,不禁触发起乡关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个民族的悲剧命运!万里长征没有归期,古代秦汉已经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后两句,以侧面烘染的笔法点出诗篇的主题:假如李广将军还活着的话,就决不会让胡马越过阴山,边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这里用“但使”“不教”的假设句对古代英雄人物飞将军李广充满无限景仰之情,对现今将领的讽刺含意不言自明。
此诗悲壮浑成,婉而多讽,因之明代诗人李攀龙称赞这首诗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优质教案21 《古诗三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诗三首》包含三首经典古诗: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主要是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
王翰的《凉州词》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的场面,表现了守边将士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旷达胸怀。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古诗特点及四年级的教学重点,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塞、秦”等8个生字,会写“塞、秦”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其中,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教学难点是:能结合注释,说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读诗后的体会。
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
叶嘉莹先生曾在一个有关古诗吟诵与教学的讲座中说:“古人写诗,都是先吟后写的。
学诗,必须学习吟诵。
”古诗的平仄与押韵使其语言具有独特的音律美,只有通过抑扬顿挫、饱含感情的吟诵,才能对古诗有列深刻的理解与体验。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吟诵,让他们体会古诗音律的美感。
2.说学法。
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能“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在教师重点教读《出塞》的基础上,学生习得学法,总结古诗的学法,进而在吟诵的基础上分四大步骤自主学习《凉州词》《夏日绝句》:(1)解诗题,知诗人。
(2)懂诗意,悟诗情。
(3)巧背诵,多积累。
(4)读写结合,培养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环节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品读《出塞》,理解诗情。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完美版

再见
出塞
秦:秦朝
【唐】王昌龄 汉:汉朝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关:边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使:只 要,要是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未还:没有回家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不教:不让
胡马:外族 入侵的骑兵
度:越过
诗句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整体感知
自读古诗,借助拼音、注释,将 古诗读通,读顺,了解古诗大意,画 出不理解的词语。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会有节 奏地朗读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重点词语
人教版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古代的边关战乱频繁,戍边的将士们常年征战在外,不得回乡, 面对这样的境况,你会说点什么?看看诗人王昌龄发出的慨叹吧!
出 塞
王 昌 龄
出塞:乐府旧题。 塞,边塞。出塞, 就是到边防线上 去戍守边疆。
资料宝库
《出塞》,是边塞诗的著名题目。主 要以描写边疆的军旅生活与军事行动为主。 有一定的主观民族意识,因与其所处历史 时期及生存环境有关。间接的表达了战争 的残酷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被人们称为 “唐朝七绝之首”。
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 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他 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 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 爱兵如子。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他深受 边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 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组词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 (以为)wèi (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课件

古诗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 。既有对久戍士卒的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局面的愿望,又 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 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 ,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这就是边塞诗共有的特点:悲凉之中流露出壮美,具有 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气概。思念亲人的哀怨、保家卫国的 壮志,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化作了王昌龄的《出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我会写
sài qín zhēng
塞秦征
左右结构
征
上下结构
塞秦
词语解释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 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 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 北北部。
zuì
词催 醉
左右结构
zuì
醉
易写错
不要少写横
形声字。酉表意, 其形像酒坛;卒表声, 有竭尽的意思,因竭 尽酒量而醉。
词语解释
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省 武威市)一带。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 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然后 与同座对读,注意读 准字音、读通诗句。
B.王翰 王昌龄 C.王昌龄 王维
二、判断对错。
1.王翰和王昌龄都是唐代诗人。( √ ) 2.《凉州词》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 句,令人深思。( √ )
3.《凉州词》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X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

朗诵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词注释
【关】关塞,在边境险要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人】指戍守边疆的士兵。 【还】回家。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
诗词注释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诗 中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胡马】当时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间常发生战争。“胡马”指 侵扰内地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的屏障。
诗句解析
夏日绝句
题解:“夏日”说明这首诗是夏天写的。“绝句”起源于两 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绝句每首四句,通常 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诗句解析
人中的豪杰。
也
鬼中的英雄。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意: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 该做鬼中的英雄。
诗句解析 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多音字
还
huán hái
归还
明明还( hái ) 有两本书没有归还 还有 (huán )老师。
多音字
为
wéi 以为
这个小孩嘴微微
翘起,我以为( wéi )
他在笑呢,其实他在
哭,也不知为( wèi )
wèi 为什么 什么。
多音字
jiāo 教书
教
jiào 教育
教( jiào )师把 教( jiāo )书育人 最为自己的责任。
主旨归纳
《夏日绝句》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刺徽宗高宗 父子的丧权辱国,烘托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 屈从于命运的铮铮风骨。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两课时)

21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
《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
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
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知诗人解诗题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
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
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课件出示2)2.读诗题《出塞》。
“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PPT课件精选

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绝不忍辱偷生。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 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 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 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 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喝醉) (陶醉)
诗词朗读
朗读《凉州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凉州词
[唐]王翰
pí
pá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诗词解读
凉州词
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
(今甘肃武威)一带。
[唐]王翰
用美玉制成的杯子,
葡萄美酒夜光杯, 夜间能够发光。诗中指
欲饮琵琶马上催。 极精致的酒杯。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 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 华的宴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主旨概括
《凉州词》一诗写出了边塞将士们出 征前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情景,表现了 战争的残酷、无常、频繁和将士们将生死 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
21 古诗三首
历史再现
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战争危害
伤亡无数 你还知道战争 的哪些危害?
环境危害
流离失所
古代的边关战乱频繁,戍边的将士们常年征 战在外,不得回乡,面对这样的境况,你会说点 什么?看看诗人王昌龄和王翰发出的慨叹吧!
出塞
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 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我会写
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
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
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
词:cí(歌词、词语、单词)
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
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
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
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
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
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
二、我会认
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
三、多音字
还:huán(归还)hái(还是)
度:dù(度假)duó(揣度)
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
四、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
《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六、问题归纳
1.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泪。
这是什么样的眼泪?
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
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
2.怎样理解“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诗既叙事又抒情。
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深切这同情,同时又从空间上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作者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之外的边塞,让读者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回忆,
体验、思考。
3.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
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4.“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
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七、课文主题
《出塞》一诗中,作者把秦汉以来所进行的边塞战争都概括了出来,反映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无比哀叹之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是一首描写征戍生活、边塞情景的著名诗篇。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上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夏日绝句》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八、教材课后习题
2.结合注释,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有像李广那样的猛将来戍守边关,胡人的骑兵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
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如果我喝醉了,倒在战场上,你不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来?这句话揭露了战争频繁,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表现了诗人对连年战争的不满。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不论是生是死,都应有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精神。
*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