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报告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

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一三年三月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报告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总工程师

院长:

提交单位:织金县滥坝煤矿

编制单位: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提交时间:二O一三年三月

目录

前言 (1)

一、任务的由来 (1)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2)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3)

一、矿山地理位置 (3)

二、矿山开采情况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6)

一、矿山自然概况 (6)

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6)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第三章物探工作方法 (12)

一、基本原理 (12)

二、测点观测 (14)

三、资料整理 (15)

四、质量评述 (15)

第四章物探异常推断解释 (17)

一、异常圈定 (17)

二、异常分类 (17)

三、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18)

第五章水患预测区的划分及其分布 (18)

一、水患区 (22)

二、水患区危险性程度的划分 (22)

三、该矿区不同程度水患预测区的分布 (23)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25)

一、结论 (25)

二、建议 (26)

附图目录

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

物探测线布置及平面综合图1:2000 2 2-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1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3 2-2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2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4 2-3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3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5 2-4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4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6 2-5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5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7 2-6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横1:1000

物探6线高密度电法地电断面综合图纵1:2000

附件目录

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2、委托书

3、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4、照片

5、其它

前言

一、任务的由来

(一)任务来源

近年来,各地均有煤矿透水事故不断发生,给矿山安全生产和企业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一些矿难事故伤亡人员较多,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引起各地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的高度重视。发生透水事故的重要原因是对矿区采空区分布、地下水富集情况及地下岩溶水道分布特征不了解,没有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因此,初步查明矿区内采空区分布、地下水富集情况及地下岩溶水道分布情况,可以为矿山预防水患制定相应措施,也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基于上述原因,受织金县滥坝煤矿的委托,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了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补充勘查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二)工作质量

接受任务后,我单位于2013年3月15日成立项目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等工作。于3月22日至3月23日日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工作。3月24日完成野外工作后,本方案转入资料整理、图件绘制和方案编制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0-1:

表0-1 完成工作量

序号工作项目计量单位完成工作量

01 基础资料收集(包括地理、水文、地质)份 5

0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调查Km2 1

03 拍摄照片张50

04 绘制图件张7

05 编写方案文本份 1

完成工作内容及工作量满足方案编制的要求,各项工作均符合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三)方案编制的目的

1

地球物理勘探(物探)作为水文地质调查一种勘探手段,在对矿区富水带查找,具有较好应用效果,特别是采用地面电法类的物探方法,效果更加明显。矿区水文物探主要目的为:是利用物探手段,了解矿区内地下水的分布特性,推断地下水的富集部位及埋藏深度,为矿区水患超前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矿山质量标注化考核、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及采矿证年检等提供依据。

二、方案编制的依据

(一)规范和标准

1、《地方煤矿实用手册》(地质出版社,1989年);

2、《工程地质手册》(第二版);

3、《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4、《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 0153-1995);

5、《地球物理勘察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DZ∕T0072-1993);

6、《电法勘探技术手册》(地质出版社,2011);

7、《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

(三)技术资料

1、《地球物理勘查作业指导书》(贵州地质工程勘察院作业指导书);

2、《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2008.04);

3、《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开采设计(变更)》(贵州省兴源煤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9.12);

4、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5、其它。

2

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地理位置

(一)矿山地理位置

1、行政区位置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关镇,隶属织金县城关镇管辖。

2、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105°40′26″~105°41′18″,北纬26°37′15″~26°38′04″。

3、交通运输条件

织金至六枝公路从井田北部外围经过,正在建设中的黄织铁路(黄桶-织金)从井田南部外围经过,井田东北部距拟建织金火车站约11km,距织金县城约13km,织金县至该煤矿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相对较为方便(见图1-1)。

3

4

图1-1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交通位置图

二、矿山开采情况

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矿区面积0.9464km 2,

开采深度1594m~1416m(见表1-1),生产规模15万吨/年。

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X Y

1 2947318.71 35567922.16

2 2946953.70 35568490.16

3 2945802.70 35567565.15

4 2946093.70 35567039.15

矿区面积:0.9464km2,开采深度:1595m~1416m

5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一、矿山自然概况

(一)气象

矿山所在区域属北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是温和湿润,降雨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据织金气象站观测资料:历年日平均气温15.0℃,日极端最高气温35℃,日极端最低气温-5℃,7月平均温度22.7℃。年平均降水量1004.0mm,日最大降水量为137.50mm,最大连续降水量144.0mm。雨季多集中在5月~9月,年均发生暴雨2次~3次,多在5月~7月,12月到次年4月为枯水期。相对湿度为75%~86%。年平均蒸发量1350mm,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旱、冰雹、夏旱、夏季暴雨等。

(二)水文

矿山所在区域位于黔中高原南西部,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矿区内无大的河流,仅北部发育有一条小溪沟,小溪北面有泉眼,小溪沟常年有水,流量一般小于4.5l/s。但地表冲沟较发育,且多呈树技状分布,切割较深,沟水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常发生山洪,枯季流量小至干涸,动态变化明显。

(三)地形地貌

矿区地势为中山地貌,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海拔标高1520m~1871.5m,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北部边界高山顶,海拔标高1871.5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东角1号拐点附近,海拔标高1520m,相对高差351.5m,矿区内含煤地层一般标高1550m~1650m,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500m。矿区地形除东北部属同向坡外,其它地形均为反向坡。上覆地层山势较陡,形成悬崖峭壁,含煤地层总体上较平缓,但被第四系覆盖面积较大,区内植被较发育。

6

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矿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长兴组(P3c)、大隆组(P3d)、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及在沟谷、缓坡等处零星分布的第四系(Q),现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主要分布在煤矿区外东南面,岩性以灰岩为主,分上下两段。上段:底部为薄-中层状燧石灰岩及硅质灰岩夹燧石层,为上下段的分段标志;下部以燧石灰岩为主,相变明显;上部为浅灰微带肉红色厚~块状生物灰岩,隐晶质,本段总厚约127m~144m。下段:以灰、深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为主,多含白云质斑块及少许燧石结核,下部夹白云岩。本段总厚约227m~244m。

2、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

岩性为灰绿色块状玄武岩,具气孔、杏仁构造。其上一般有2m~20m 紫色、灰绿色凝灰岩与玄武岩过渡。厚度0m~320m。

3、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本煤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以碎屑岩为主夹较多的泥岩、石灰岩、硅质岩、含菱铁质粉砂岩的含煤沉积。厚度247.74m~351.30m,一般厚度285m左右。含煤层24层~44层,一般30层~33层。煤矿区范围内含主要可采煤层5层,为6、7、16、23、27号煤,其余均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分布于煤矿区东南部,与下伏玄武岩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4、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岩性以浅海相燧石灰岩为主,夹钙质粉砂岩及泥岩,上部含一薄煤层。本组厚度22.67m~36.86m,一般厚度29m。

5、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3d)

由黑灰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夹数层高岭石泥岩组成,硅质岩单层厚度0.15m~0.25m,坚硬性脆,菱面体节理发育。高岭石泥岩颜色鲜艳,为鸭蛋

7

绿或黄绿色,呈鳞片状,单层厚度0.05m~0.10m,底部为一层泥灰岩。产丰富的腕足、瓣鳃类等动物化石。本组厚度3.20m~8.31m,一般厚5.5m。

6、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岩性以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以岩石颜色、夹灰岩或泥灰岩的层数、灰岩发育程度等将飞仙关组分为六段,其中第一、三、五段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第二、四、六段以灰岩为主。其中,一段厚度115m,二段厚度142m,三段厚度50m,四段厚度100m,五段厚度80m,五段厚度103m。

7、第四系(Q)

以堆积、坡积物、残坡积、冲洪积粘土、亚粘土及人工填土等。分布于区内缓坡沟谷河床地带,不整合覆盖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厚0m~8m。

(二)地质构造

滥坝煤矿范围位于阿弓向斜南东翼中段大冲头,矿区内浅部发育有F19、SF4-2(F20)、F69及F74共4条正断层,无大的褶皱发育,井下见个别小褶皱及小断层。各断层特征如下:

F19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浅部中段含煤地层内,切割了16号煤~标五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21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73°,断距约8m。断层南端交于F20正断层。

SF4-2(F20)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西南角,切割了标五~27号煤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51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2°~62°,断距约5m~13m。

F69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西南角,切割了14号煤~标五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3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65°~71°,断距约2m~6m。

F74正断层:分布于煤矿区浅部东北段含煤地层内,切割了标五~14号煤地层,区内延伸长度约0.17km,断层走向南西~北东,倾向北西,倾角约50°,断距约2m~3m。

8

(三)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织金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小于0.35s,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域地壳相对较为稳定。

三、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下水类型

根据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断层导水性及动态变化特征,井田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良好,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约+1520m。准采水平+1416m,低于最低侵蚀基准面,水文地质类型属裂隙充水矿床。

(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矿区内的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以下地段是接受降雨补给最有利的地段:一是第四系较厚地段;二是地表岩石风化破碎地段。这些地段接受降雨补给后,岩层的富水性变得相对较强,并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小范围的地下水循环,即就地补给,就地排泄。除上述在浅部作小范围的迳流循环之外,还有一部分继续往深部流动,在深部作大范围的迳流循环,它的运动和排泄,主要受矿区构造控制。这部分地下水多沿薄层隔水层层面流动,其流向大致与走向和倾向一致,深切的沟谷则是它的排泄区。这些以深切的沟谷为中心所构成的地表水系分布网,实际上以就是地下水的补、迳、排系统。

(三)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矿坑充水水源有3种,其中大气降水、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次为地下水。

1、大气降水对矿床冲水的影响

大气降水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因此,大气降水对矿床冲水有

9

着较大的影响。矿区主采煤层C9和C15煤层顶板厚度均小于顶板安全厚度,整个矿区煤层顶板均为不稳定顶板。矿区大面积采煤时,顶板岩层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岩层移动及变形,地面将产生塌陷、地裂缝、不均匀沉降、冒落裂隙等,采掘系统上伏地面地势低洼处,大气降水及地表迳流向地势低洼处汇集,经地裂缝、塌陷裂隙、冒落裂隙直接渗入采掘系统,形成矿坑涌水。

2、地表水对矿床冲水的影响

矿区地表水系统,在矿区内南西和南东部发育两条溪沟,分别由北向南和由北西向南东流动,由地表山塘、孔隙水、溶洞水、老窖水及大气降水补给。仅在雨季时有水,溪沟对矿井充水基本无影响。

3、地下水对矿床冲水的影响

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大的地下水为长兴灰岩及玉龙山灰岩地下水,当采动裂隙贯穿长兴灰岩及玉龙山灰岩时,该含水层中的地下水通过采动裂隙、冒落裂隙直接进入矿井,形成矿井涌水。

4、老窖积水对矿床冲水的影响

由于矿区位于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在以往长期历史时期中,当地村民为了生存,在矿区煤层露头附近进行采煤活动,但规模不大,仅有零星的老窑,规模小(斜深不大于100m),主要以平硐方式开采,大气降水极易在老窑中汇集,形成老窑积水。当矿山进行生产时,在生产矿井掘进过程中,若沟通老窑积水,会形成老窑突水,当突水量较大时,将产生老窑积水淹没矿井、冲毁矿井的采矿设备、造成人生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5、构造破碎带对对矿床冲水的影响

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含煤地层主要以塑性岩石为主,受力后发生塑性变形,破坏以剪断为主,常形成微张开甚至闭合的裂隙,断层带岩石胶结性中等,缺少对地下水储存和运动的有效空间,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但上覆地层断层带有一定含水性,

10

导水性较好,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或地表水,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就有可能沿断裂带流入矿井。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必须留足够的河流保护煤柱,对各煤层的开采要特别注意矿井附近的老窑积水,必须加强矿区内老窑的探放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必要时应修筑防水墙。

6、涌水量

根据滥坝煤矿目前每天抽排水量约168m3/d(枯季),雨季时估计矿井涌水量约408m3/d。根据调查,滥坝煤矿及周边老窑采空区有积水,老窑及采空区无通风等原因无法进入,积水量不详。

矿井涌水量预算:本矿及邻近煤矿无相关资料,矿井涌水量预算采用比拟法,其预算公式为:Q = F×K F

Q—矿井涌水量(m3/d),F—预算面积(m2)

K F—单位面积含水率(m3/ m2)

该矿采空区面积约24000m2,由此求得

枯水季节时:K F为7×10-3m3/ m2。

雨季时:K F为17×10-3 m3/ m2。

该矿预算面积约596000m2,根据预算公式求得

枯水季节时:Q为4172m3/d。

雨季时:Q为10132m3/d。

11

第三章物探工作方法

一、基本原理

(一)电性参数

根据测区内灰岩、粉砂岩粉质土、煤、伪煤不同岩矿石的电阻率物性特征,各种岩矿石的电性差异特征概述如下表3-1

表3-1 矿区不同的岩矿石电性参数统计

岩性特征电阻率(欧姆.米)

灰岩100-8000

粉砂岩、页岩50-1000

粘土1-200

煤100-300

伪煤200-300

矿区不同岩矿石具有以下电性特征:

1、高阻地质体主要是致密块状灰岩,采空区以及岩溶空洞;

2、硅质岩,页岩、粉砂岩为低阻体。地下水为低阻地质体。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电阻率值为几欧姆米至几十欧姆米;

3、粉砂岩、泥岩的电阻率较高,极少数电阻率较高;

4、煤层一般为低阻地质体,极少数电阻率较高;

5、伪煤含有大量的粘土和黄铁矿成分,电阻率值较低;

根据以上特征,矿区不同的岩矿石电性差异明显,适宜开展电法工作。

(二)高密度电法

根据本次物探勘查目的,综合考虑矿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以及岩矿石电性特征,以及施工场地地形特征,测量深度等因素,采用WGMD-3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对该矿区开展物探勘查,能取得较好的

12

勘查效果。

高密度电法属于电法勘探的电阻率法,基于常规电阻率法勘探原理并利用多路转换器的供电,测量电极的自动转换,配合常规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及电阻率成像等高等技术进行高分辨、高效率电法勘探。它是通过程控式多路电极转换器选择不同的电极组合方式和不同的极距间隔,用供电电极(A,B)向地下供直流电(或超低频)电流,同时在测量电极(M,N)间观测电势差(ΔUmn),并计算出视电阻率(ρs),各电极同时或不同时沿选定的侧线按规定的电距间隔移动。预先人工打好电极,仪器自动切换,快速完成野外数据的采集。图3—1所示为高密度电法α排列的一种形式和测量顺序。

图3-1 微机控制的多电极采集数据

高密度电阻率法集中了电阻率剖面法和测深法的优点:观测工作简单;工效高;采集的信息量大;能解决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中诸如隐伏溶洞、地下暗河、节理裂隙等地质问题。

此外,高密度电法,数据观测精度高,对不均匀体的探测精度高;可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数据传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成像;解释直观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13

二、测点观测

(一)设备配置

本次野外工作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及高级电法处理软件组成的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图3-1),电极排列装置类型多达18种,仪器主要技术指标有:

1、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

接收部分:

电压通道:±6V

测量精度:Vp≥10mV时,±0.5% ±1个字

Vp<10mV时,±1% ±1个字

电流通道:5A

测量精度:Ip≥10mA时,±0.5% ±1个字

Ip<10mA时,±1% ±1个字

视极化率测量精度:±1%±1个字

对50Hz工频干扰(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压制优于80dB

输入阻抗:≧50MΩ

发射部分:

最大供电电压:±900V(做高密度电法时,最高允许电压450V)

最大供电电流:5A

2、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

转换电极数:60路

工作温度:-10℃~+50℃

(二)剖面布置

14

由于地形起伏对高密度测量数据的影响也非常大,根据相关要求,结合矿区实际地形起伏情况,本次物探工作在地形起伏较小、坡度较缓处共布置了7条剖面,剖面起伏点是采用高精度eTrex手持GPS卫星定位仪导航定点,点位误差为±5m。每条剖面布置情况见附图即《织金县城关镇滥坝煤矿水患物探测线布置及平面综合图》。

(三)装置参数

该仪器采用全数字化自动装置,可对自然电位、漂移及电极极化进行自动补偿。采用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在高密度测量模式是可直接显示十八种的布线工作模式;本次工作主要采用α排列,MN/2=10m,点距10m。

三、资料整理

(一)测量资料整理

1、坐标系校正

校正原因:实际工作坐标与底图坐标不符。

校正办法:根据对测区内有标志性的地物的实地探勘,用GPS进行定位,在底图中找到相同的地物读取其坐标,然后进行误差校正,将工作时使用的坐标体系校正为底图的坐标体系。

(二)高密度资料整理

使用高密度处理软件2D-RES进行数据处理,和传统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的最大优点是它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这样,由实测数据对整个断面进行反演成为可能,广义地说,这种反演就是电阻率成像。电法勘探由传统的单点和单剖面的一维解释进入电阻率成像的二维解释阶段。而当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保证了电阻率成像的硬件要求。

四、质量评述

(1)原始资料整理和编录

15

对原始资源整理和编录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1、将野外观测原始数据从仪器转存在电脑中,并对记录卡校队检查。

2、检查野外作业中的各种记录是否完善,填写内容是准确、真实。

3、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换算视电阻率,视深度,视时间常数参数。

4、完善资料整理和解释推断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图标。

(2)检查工作量及误差分析

对工作进行检查工作量及误差分析需要做以下工作:

1、对异常段进行100%的重复观测,重复记数相对误差均小于5%;

2、本次共对1236个物理点进行了检查,检查物理点占总工作量的32.0%;

3、检查点的相对均方误差为2.16,符合规程的要求。

16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兴仁县水井湾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6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地质简测报告》,为能给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范围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马路河向东径流至安龙县石灰窑村附近进入地下河后排泄于北盘江一级支流坝子河中,最终汇入深切割的北盘江中。区域上南、北盘江分水岭位于矿区西部5km处,呈“7”字型通过。北盘江二级支流马路河、大桥河地表分水岭距矿区北部约4公里处呈东西向穿过。 与矿床充水有关的含水层为P3c+d、P3l碎屑岩裂隙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径流途径短,富水性弱,具近源补给排泄的特点,其排泄不受外围的深切割河流控制,根据地质构造、充水含水层空间形态结合补径排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南北盘江分水岭南部,南以包谷地背斜伴生断层为界,北西以南北盘江分水岭为界,东为无限边界。矿区位于该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矿区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其地表水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矿区北西部发育有沟头溪沟(H1),其丰水期流量为56.1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西径流后转向北径流汇

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北部发育有高峰溪沟(H2),其丰水期流量为29.9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南部发育有祥隆煤矿新井口溪沟(H3),其丰水期流量为131.2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二)地下水类型及地层富水性 矿区内出露和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Q)、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龙潭组(P3l)、大厂层(P3dc)、中统茅口组(P2m),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根据地表及钻孔资料,厚3.75~20.00m,一般小于10m。地表未见泉水。该层具透水性,由于厚度小且变化大,仅季节性含水,富水性弱。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第一段(T1y1)裂隙含水层 于矿区北西部及北东部出露。该地层主要为中厚层、厚层状含钙质粉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局部夹少量灰色透镜状泥晶生物介壳灰岩。厚度>111.34m。含基岩裂隙、风化裂隙水,矿区北部见3个泉点出露(S2、S3、S4)其中对S3泉点进行了长期观测,流量为0.04-0.53L/s,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层泉流量为0.1—3L/s,为HCO3-~Ca2+型水。ZK401、ZK402钻孔钻进至该层时钻孔冲洗液有漏失现象。综合分析认为,该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具相对隔水性。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P3c+d)裂隙、溶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反向坡斜坡地带,该地层顶部为灰色中厚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 度(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209-37 煤矿地质水文分析预报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做好我矿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分析预测预报工作,为水害防治奠定基础,特制定本制度。 一、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是防治水工作的基础,是在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运用先进的预测预报理论和方法,对矿井水文地质做出科学分析判断和评价,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二、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种类:包括:月预报、年预报、及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性预报。 1、月度预报地测部门根据矿井月度采掘工程计划,每月24 日前编制下一月度矿井水文地质预测月报(可与矿井月度地质预测预报合并编制)。 2、年预报每年12月末以前,地测部应根据矿井

生产情况和采掘工作面接替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充水因素进行分析排查,编制年度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3、临时预报根据采掘进度情况,地测部门要针对采掘生产过程中的的异常地质情况,随时调查分析采掘前方的水文地质情况,发现问题或险情,及时发出水文地质临时预报。雨季期间,定期对地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地表水害或影响矿井及井下安全生产的水情水害问题时,及时发出预报。 三、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内容: 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需采取的措施或处理意见等。要求有文字、图纸,做到图文并茂,能够指导生产和满足生产所需。 四、水文地质预测预报编制要求: 1、水文地质预测预报要在充分收集水文地质资料和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水文物探技术资料进行编制,做到有理有据。 2、各类预报要妥善保存,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盘县淤泥大河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第三总队

二○一三年二月

盘县淤泥大河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编写人: 审核: 项目负责: 总工程师: 队长: 证书等级: 证书编号: 编制单位: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第三总队提交单位:盘县淤泥大河煤矿

提交时间:二○一三年二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目的 (1)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任务 (1) 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依据 (2) 第二章矿井概况 (3) 第一节矿界范围及位置交通 (3) 第二节自然地理 (4) 第三节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6) 第四节以往水文地质勘探情况 (7) 第三章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8) 第一节矿井地质 (8)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15) 第三节矿井水患评价及防治水主要问题 (20) 第四节矿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及类型 (25) 第四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25) 第五章DUK-2A高密度点法 (27) 第一节工作方法及特点 (27) 第二节工程地球物理条件 (31) 第三节异常特征与成果分析 (32) 第六章矿坑涌水量预测 (38)

第七章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40) 第八章结论及建议 (43) 第一节结论 (43) 第二节建议 (44) 附图目录 1、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幅(1:2000); 2、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幅(1:2000); 3、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柱状图1幅(1:500); 4、盘县淤泥大河煤矿区域水文地质图1幅(1:20000); 5、盘县淤泥大河煤矿矿井充水性图1幅(1:2000); 附表目录 1、盘县淤泥大河煤矿2012年涌水量观测台账记录表; 附件目录 1、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 2、业主委托书; 3、业主承诺书; 4、编制单位承诺书; 5、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样本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O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0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0 ( 一) 交通位置 0 ( 二) 开发概况 (2) 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3) 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3) ( 一) 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3) ( 二) 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 一) 地形地貌 (4) ( 二) 气象及水文 (5) 二、地质条件 (5) ( 一) 矿区地层 (6) ( 二) 矿区构造 (7) ( 三) 含煤地层 (7)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 一)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 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 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4)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 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预测评估) (16) 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6) 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6) 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 结束语 (19)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 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 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 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 一) 交通位置 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 整合规模为150Kt/a,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证号C5 0 0211 5870) , 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m, 矿区面积0.7941km2, 倾向宽约1.2km( 平均) , 走向长约0.7 km( 平均) 。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范围和要求 第1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一、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尚未查清。 二、经采掘揭露,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三、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四、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岀特殊要求。 五、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富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六、补充供水需寻找新水源。 第15条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并按规定报批。 二、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条件,作到井上、下结合。 三、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完成后,必须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 四、水文地质钻孔和各种试验的施工技术要求,除按本规程规定有关条文行外,其它应参照煤炭资料地质勘探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补充勘探 第16条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设计(技术指标书)和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一、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 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质量、易水文观测及地球物理测井等。 二、钻孔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1、必须采用清水钻进。遇特殊情况需改用泥浆时,必须取得地质部同意,但事后要采取补救措施。

2、抽水试验钻孔的终孔直径不小于108毫米;深度大于500米的钻孔,直径按设计要求确定。 3、需安装深井泵的大口径钻孔,深井泵下放深度以上孔段的孔斜,不得超过2度或按设计要求掌握。 4、主要含水层、试验孔段及松散层勘探孔的岩芯采取率,应不低于75%破碎带的岩芯采取率,一般不低于50%。 5、钻孔分层(段)隔离止水时,必须通过提水、注水和水文测井等不同方法,检查止水效果,并作 正式记录。不合格时必须重新止水。 6、穿过可采煤层的钻孔,如煤层顶板或底板有富含水层时,对顶板导水裂隙带及其以上5-10米孔段,底板以下整个孔深,以及有可能污染水源的整个钻孔,都必须使用高标号水泥浆封孔,并须取样 检查封孔质量是否合格。其它孔段可按有关规程规定的封孔。 7、观测孔竣工后,要严格抽水洗孔,以确保观测层(段)不被淤塞。 三、水文地质钻孔必须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对没有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的钻孔,应降低其质量等级或不予验收(有条件时,应作水文测井)。 四、水文地质观测孔,必须安装孔口盖,并应做到坚固耐用、观测方便,遇有损坏或堵塞,要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抽水试验。生产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抽水试验工作,应执行《煤炭资源地质勘探抽水试验规程》。此外,另补充规定如下: 一、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采用单孔或小口径孔群抽水试验: 1、资源勘探阶段无抽水资料。 2、对含水层的富水性、影响范围、条件均不清。 3、在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进行大口径(地面直通式)抽(和)水试验前,选择孔位时。 二、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当用小口径抽水不能查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面岩溶塌陷)条件时, 应进行井下放水试验。井下条件不具备时,则应进行大口径、大流量孔群抽水试验。试验方法一般应 按非稳定流要求进行。 三、为采取受采掘破坏影响的含水层同其它含水层或地表水体之间有无水力联系,应结合抽(放)水进行连通试验。 四、凡受开采影响钻孔水位较深时,可只做一次最大降深抽水试验,但降深过程的观测,应考虑非稳定流计算的要求,同时应适当加长延续时间。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一、概况 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52号文件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2011年3月根据晋煤重组办21号文件《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和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采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将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整合,即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平定县上马郡头煤矿整合为一处,井田面积8.9742平方公里。年产60万吨。 二、调查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在2011年5月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工作分为收集资料,地面调查和井下调查三个步骤,地面对水文地质现象进行调查,调查1.2平方公里,井下调查由原来在矿工作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带领着重调查原矿井突水点、老空区、废弃巷道的位置及水量等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恒昌做为裕泰的后备资源,对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上马郡头煤矿进行了关闭。 三、矿井水文地质: 裕泰公司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沱河支系洮河支流,年降水量最大995.7mm,最小242.3mm,平均601.4mm,井田北部有桃花河,为阳胜河支流,平时无水,仅雨季有水流过,水量不大,时间短,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由西向东经南后峪、上马郡头村汇入阳胜河。阳胜河平时水量较小,一般2-4m3/h,甚至断流,雨季汇集洪水,水量猛增、最大流量20 m3/h。 中部毛家山村南有一自然小河沟,其他多为山涧冲沟,最高洪水位在南后峪村883米,水质PH=7,硬度0.67--35.8,矿化度370-983mgh,地下水文地质含水层主要有奥陶系石灰岩溶水,水量丰富、水位低,对矿井开采无影响,本溪组有厚4米左右隔水层,太原组有K2、K3、K4三层石灰岩均属裂隙含水层,仅K2含水性强,K3、K4含水性弱,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山西组为砂岩裂隙水,含水性弱,对矿井影响不大。 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及含水层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矿区采空区积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 井田内各井筒的标高均高于附近的最高洪水位线标高,一般情况下洪水不能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提纲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编制提纲 1.绪论 1.1目的、任务和依据 目的、任务、报告编写依据 1.2. 煤矿概况 煤矿位置、范围、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煤矿和区内邻近矿井及老窑开采情况,自然地理、煤矿生产建设情况等。 1.3 以往地质工作 井田勘查各阶段进行的地质勘查和煤矿建设生产期间开展的各项补充地质勘探及井下探测,包括勘查单位、时间、内容、采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程量和成果及其质量等。 2.矿井地质 2.1井田地质 2.2煤层 2.3煤质 3.矿井水文地质 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2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3矿井充水因素 4. 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4.1采空区普查 通过采用调查走访、物探、钻探、化探等方法,结合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及近年来生产作业过程中揭露情况综合分析,查明矿井自身开采的采空区、井田内及周边采空、老空区情况。对采空区分布、范围、面积、形成时间、积水情况、积水来源、自然发火、有害气体等进行分析说明,预测

采空区及积水区对本矿未来开采范围的影响程度。将采空区普查的相关信息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上,建立矿井和周边采空区相关资料台账,分析相关隐患对煤矿生产建设带来的潜在威胁。 4.2 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的普查 废弃老窑(井筒)的普查采用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进行。对废弃老窑(井筒)要做到查明其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及充填情况等,尽可能收集齐全以往煤矿采掘相关资料。将废弃老窑(井筒)、井筒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相关图件上,建立井田内废弃老窑(井筒)、水源井孔台账。 通过整理分析井田范围内所有钻孔封孔资料和质量记录,对钻孔封孔质量进行评述,查明封孔不良钻孔的分布,以及封孔不良钻孔的封闭材料、封闭质量和封闭不良层段。对封孔资料不详、封孔资料不清的钻孔,应以封孔不良钻孔对待。将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标注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相关图件上,建立封闭不良钻孔台账。 分析预测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对煤矿未来生产可能的影响及危害程度。 4.3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普查 利用地面物探和钻探、矿井地质编录、井下探测的成果资料及采掘过程中地质构造揭露情况,结合现场观测情况综合分析。①断层普查主要包括:断层性质、产状、断距、断层带宽度及岩性,断层两盘伴生裂隙发育程度,断层富导水性。②褶曲的观测和探查包括:查明褶曲位置、产状、规模、形态和分布特点及裂隙发育情况,探讨褶曲的形成方式。③陷落柱普查内容包括:发育形态、岩性、周边裂隙发育程度、导水性、对煤层破坏情况及影响顶底板情况等。 收集矿井裂隙发育资料,总结规律。分析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富导水情况、对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影响、是否存在瓦斯积聚及瓦斯突出危

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方案探讨

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方案探讨 摘要:水文地质综合勘探为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或其他专门目的,运用各种勘探手段而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本文概述了水文地质综合勘探并以某煤炭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水文 地质勘探问题为例,对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方案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探;防水试验. abstract: hydrogeology integrated exploration to find out the hydro geological condi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or other special purposes, using various exploration means of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work.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ydrogeology integrated exploration and with a certain coal mining in the course of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s an example, the hydrogeology integrated exploration scheme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keywords: hydrogeology; exploration; waterproof test. 中图分类号:p641.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概述 (一)水文地质综合勘探 为各种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比较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在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采用较大的比例尺。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矿床水文地质勘探、地热水文地质勘探等。在工作中一般要

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现状

浅析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现状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长, 但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煤矿区干旱缺水、突水水害严重、环境问题凸显, 而煤田水文地质工作严重滞后于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分别叙述了我国各大煤炭基地, 特别是首批国家规划矿区的水文地质勘查现状,分析了煤矿区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并对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提出建议,以保障我国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煤田水文地质;勘查现状;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the demand for energy grows considerably, but coalfield hydrogeological work did not cause enough attention. coal mine water inrush water disaster of drought and water shortag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geology to work serious lag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al industry needs. this paper describes china’s major coal base, especially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planning mining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situation, analyzed coal mining area hydrogeological problems appeared, and the geological work proposes, to ensure that china’s coal industry sustainable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 四、水文地质试验 五、结论与建议 附录: 1、井(孔)标高明细表 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 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 4、抽水试验综合图 5、回灌试验综合图 6、水质分析成果表 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 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 2、测试地下水温度; 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 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 能力; 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 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 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 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

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 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 (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 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 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2、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场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耕土:杂色,主要由碎砖,石块及各种残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厚度1.0m。○2粉质粘土:黄褐或灰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呈星点状分布,局部混有粉细沙颗粒。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厚度7.0m。 ○3粉土:灰色,灰黑色,灰褐色,含沙粒及少量有机质,刀切面略见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可见摇振反应,多与粉质粘土互层分布,湿,一般为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厚层1.5~3.0米。 ○4中粗砂:黄褐色、浅灰色、石英、长石质,含较多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局部相变为粗砂,稍湿,中密状态,该层厚度较薄,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层厚0.0~2.0米

地质报告之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概况: 说明上级下达的任务,以往水文地质工作情况和成果、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时间、主要任务,完成工作量和质量情况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区域地形、气候、地表水特征及可能对矿床充水造成的影响。 2、区域含水层、隔水层特征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3、区域地质构造、断裂带等对矿床充水的影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一节合并论述。 4、水文地质分区特征:说明分区的原则和依据,阐明各水文地质分区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三、生产矿井、老硐(窿)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调查访问和实际观测编录的资料,说明其位置、深度、长度、产量、开采面积、充水因素、水量、水位及其动态变化,水质、排水设备能力和突水点的情况以及老硐(窿)积水情况和其他情况。 四、矿区水文地质 1、说明矿区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和水文、气象情况等。

2、叙述地表水特征及动态变化,矿区的进水及隔水的边界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矿区充水因素和对未来开采的可能影响。 3、叙述矿区含水层、隔水层的确定依据:各含水岩层或含水岩系的岩性、厚度、分布、埋藏条件,裂隙、岩溶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单位涌水量、导水性渗透系数、水头高度、水质、水温、水量、动态变化,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稳定性和隔水性;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对矿体(层)底板承压含水层及隔水层的特征要详细说明。 4、对构造破碎、断裂带、溶洞发育带(发育程度、规律、充填程度、充填物)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含水性、导水性对矿床充水影响的评价。 5、在矿区内及其附近有生产矿井或相类似条件的水文地质勘探资料,应进行对比评述。 五、矿坑(或露天采矿场)涌水量预测: 1、未来开采矿坑(或露天采矿场)的充水因素和充水来源及特征 的论述。 2、论述矿床充水或隔水边界条件的确定。 3、说明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的选择依据。 4、计算参数的来源及其代表性的论述。

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书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八月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编写:刘国生张婧 审核:牛先根 总工程师:钱校丰 经理:常锁亮 山西山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1 一、目的和任务1 二、煤矿的位置及交通2 三、自然地理4 四、以往地质工作情况6 五、本矿小窑开采历史及矿井生产现状7 六、周边矿井情况8 第二章矿区地质15 一、地层15 二、构造18 三、煤层及煤质21 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36 一、水文地质补充调查36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42 第四章矿井涌水量预算和水害防治80 一、矿井排水系统简述及涌水量预算80 二、矿井水害防治措施83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88 一、结论88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89

附图 图号图名比例尺 0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 02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1:500 03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A-A′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 04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 05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9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 06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15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1:5000 07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成果图1:5000 08 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采空区积水探测实际材料图 1:5000 附件 附件1、山西长治红山煤业有限公司采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报告 附件2、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附件3、承诺书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一种调查手段)。 目的:为地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提交成果:图件––––水文地质图;报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等。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是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在勘探阶段,测绘则是退居次要地位。 通常在相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 §1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下列问题: (1)测区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状态、相互联系情况; (2)测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含水带及其埋藏条件;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概略评价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5)各种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6)论证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为完成上述任务,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应包括下述调查内容: (1)基岩地质调查;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 (3)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4)地表水体的调查; (5)地表植物(即地下水的指示植物)的调查; (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调查。 也就是说,水文地质测绘是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三、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 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①水文地质图(包括具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②水文

煤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XXX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制人:XXX 审核:XXX 时间:2012年3月26日 威信县XXX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的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交通及矿权的设置 1、地理位置、交通 矿区位于XXX城北东20°方向,直线距离XXX城7km。行政区划属威信县XXX管辖。矿区呈东西向不规则斜长体,矿区东西长约2100m,南北平均宽250m,矿区面积为0.4906km2。开采标高为+980~1140m,地理坐标(极值): 东经:105°4′50″~105°6′25″ 北纬:27°50′33″~27°50′40″ 矿区围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2-1、2)。 威信县花家坝煤矿矿区围坐标表表1-2-1

矿井之间无矿界重叠现象 2、XX~省市主干公路从矿区东部边缘经过。矿区距XX县城7 km,县城扎西镇距市323公里,距720公里。该矿区向北到省珙县火车站约100km,向西到省盐津县火车站约260Km,向南到省威宁县火车站亦约260 km,;向北达省市约250 km,沿长江向东可达、、、等地;公路由矿区向北可达省省会,向东可达西南重镇,向南可达、、省省会,向西可达省市,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3、矿权设立情况 花家坝煤矿东北部有南风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2;东南部有大湾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3;西部有柳尾坝煤矿,其矿界拐点坐标见表1-1-4。花家坝煤矿矿区围无其他矿业权设置,矿界清晰,无矿权重叠。 花家坝煤矿区与相邻煤矿区位置关系见图1-2。 表1-1-2 威信县南风煤矿矿区围拐点坐标 拐点X坐标(54Y坐标(54坐拐点X坐标(54Y坐标(54 1 3089160.35508973. 5 3088510.3550717 2 3088783.35509297. 6 3088925.3550787

哲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哲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赫章县哲庄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二○一二年五月

赫章县哲庄煤矿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编写: 总工程师: 矿长: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及井田概况............................... - 1 -第一节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 - 1 -第二节位置、交通............................. - 1 -第三节地形地貌............................... - 3 -第四节气象、水文............................. - 3 -第五节地震................................... - 3 -第六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 3 -第二章以往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 5 -第一节资源勘查阶段地质和水文地质成果评述 ..... - 5 -第二节矿区物探工作评述....................... - 5 -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 5 -第三章矿区地质 .................................... - 8 -第一节地层................................... - 8 -第二节煤层................................... - 9 -第三节构造.................................. - 12 -第四节岩浆岩................................ - 13 -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14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情况...................... - 14 -第二节含(隔)水层划分........................ - 15 -第三节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 18 -第五章矿井水文地质 ............................... - 20 -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二O一O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总则 (5) 4.3任务 (5) 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 5基本要求 (6)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 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 6.2设计书内容要求 (9) 6.3设计书审批 (10) 7图幅调查 (10) 7.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 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3) 7.2.1平原地区 (13) 7.2.2丘陵山地地区 (13) 7.2.3岩溶地区 (14) 7.2.4滨海地区 (15) 7.2.5内陆盆地区 (15) 7.2.6黄土地区 (16) 7.2.7红层地区 (17) 7.2.8冻土地区 (18) 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8) 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8) 7.3.2遥感调查 (19) 7.3.3水文地质测绘 (20) 7.3.4地球物理勘探 (22) 7.3.5水文地质钻探 (25) 7.3.6水文地质试验 (26) 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 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9) 8综合评价 (30) 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30)

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30) 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1) 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 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6) 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6) 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9) 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41) 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 8.2.5供水安全论证 (45) 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5) 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7) 9图件编制 (47) 9.1编图基本原则 (47) 9.2单幅图 (48) 11.3综合评价图 (48) 10数据库建设 (48) 10.1基本要求 (49) 10.2数据库内容 (49) 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9) 10.4数据库格式 (49) 11成果 (50) 11.1单幅图成果 (50) 11.2区域成果 (51) 12成果验收 (52) 12.1野外验收 (52) 12.2报告审查 (52)

富民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终稿

富民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终稿

纳雍县鬃岭镇富民煤矿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 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六月

纳雍县鬃岭镇富民煤矿煤矿 水文地质补充勘查报告 编写人:魏浩、张强 审核:陈昌勇 项目负责:周昌慧 总工程师:陈昌勇 总经理:张炳德 证书等级:工程勘察专业类乙级 证书编号:228017-ky 编制单位: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交单位:纳雍县鬃岭镇大河路口庆荣煤矿

提交时间:二○一三年六月

正文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查的目的 (1) 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查的任务 (1) 第三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查的依据 (2) 第二章矿区概况 (3) 第一节矿界范围及位置交通 (3) 第二节自然地理 (4) 第三节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6) 第四节以往水文地质勘探情况 (6) 第三章矿区地质 (7) 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7) 第二节矿区地层 (9) 第三节矿区构造 (10) 第四节煤层特征 (11) 第四章水文地质特征 (13) 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13) 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6) 第三节充水因素分析 (18) 第四节矿井水患评价及防治水主要问题 (21) 第五节矿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及类型 (25) 第五章水文地质补充勘查工作 (26) 第六章 CUGTEM-8瞬变电磁法 (27)

第一节工作方法及特点 (28) 第二节工程地球物理条件 (33) 第三节异常特征与成果分析 (34) 第七章矿坑涌水量预测 (38) 第八章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40) 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42) 第一节结论 (42) 第二节建议 (43)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 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 1、野外地质填图 (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大纲

1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一、有关规定及要求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 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 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 行整体分析研究。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 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应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具体条件,结 合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综合运用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水文 1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一、有关规定及要求 (一)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矿井主要勘探目的层未开展过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矿井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 矿井经采掘揭露煤岩层后,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矿井经长期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勘探报告不能满 足生产要求。 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矿井巷道顶板处于特殊地质条件部位或深部煤层下伏强充水含水层底 板带压,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强富水性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开采区接近可疑的古空积水区域或顶水开采的。 地表水发生较大变化,查清对矿井的水害影响。 需要找新的水源地。 (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要求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量布置,应以满足防治水工作要求和相应 的工作程度要求为原则。 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应将包括勘探矿区在内的区域地下水系统进 行整体分析研究。矿井以外区域以水文地质测绘调查为主,以内以水文地 质物探、钻探和抽(放)水试验等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