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二、古今异义词:1、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直走古义:趋向今义:行走3、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6、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2、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7、族.秦者秦也(灭族,杀死一族的人)(三)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四)动词作名词: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五)动词意动用法: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四、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动词)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名词)5、缦:①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②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6、尽: 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达到顶点)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尽量)③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竭尽,全部用出)④触草木,尽.死(全,全部)7、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8、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五、文言虚词:1.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2.而(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3.其(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阿房宫赋(全资料)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直走古义:趋向今义:行走7、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8、王子皇孙:古义:六国诸侯的女儿、孙女;二、常见实词归类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5、缦①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②缦立远视(久长)6、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7、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8、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三、文言虚词1.焉(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其(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梳理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梳理一、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7、直走古义:趋向今义:行走8、气候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二、一词多义(一)实词归纳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③族庖月更刀(一般的)④每至于族(筋骨交错的地方)5、缦①廊腰缦回(动词,萦绕)②缦立远视(形容词,久长)6、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7、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8、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是)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二)文言虚词归纳1.焉(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③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 连词,表转折。
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3.其(1) 代词。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②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阿房宫赋》文言点梳理

《阿房宫赋》文言点梳理一、重难点字词: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过天晴).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长,久;宠幸)..5.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6.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二、古今异义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古义:趋向今义:行走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等。
5.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齐楚之精英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今义:指优秀人才。
9.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同情。
三、词类活用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向北;向西)....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名词作状语,像腰带一样).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名词作状语,乘辇车).5.朝歌夜弦(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1-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把美玉,把黄金,把珍珠)....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名词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8.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名词作动词,唱歌;弹琴)..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名词作动词,化为焦土)..10.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名词作动词,看做铁锅,看做石头,看做土块,看做石子)....11.族.秦者秦也(名词作动词,灭族,杀死一族的人)12.六王毕,四海一.四、一词多义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统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③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动词)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辈,名词)5.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6.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2-2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7.焉①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8.而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③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9.其①杳不知其所之也(代词,指宫车)/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词,代六国)/..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词,代秦国).②使六国各爱其人(代词,自己的,作定语).10.于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介词,到).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表比较,比).11.之①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往,去).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③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词,代秦人)..五、特殊句式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最新】《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最新】《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是中国古典的《诗经》的最后一章,又称《小阿房宫赋》、《汉赋》。
作品记述着商代时期的事情,表达了山河万顷的壮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广泛研究。
该作品包含了大量文言知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等,下面为此作品中的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
1、“晨”:古时比喻宗室贤良和思虑;今时多指早晨。
2、“明冕”:古时指宗室胸前佩戴的冕带;今时多指皇帝身着,体现尊贵身份。
3、“象”:古时指祭祀准备的牛、羊等大型祭物;今时指犀牛等大型动物。
二、词类活用
1、“负重”:本意指负担重担,古今多指担任重任,也可反指重担除去。
2、“明冕”:本意指带簪带冠,古今多指尊贵身份,也可用于比喻分寸得当。
3、“行”:本意指走路,古今多指做事,也可用于形容足够美好。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二、古今异义:①直走咸阳(古义:跑,奔,趋向;今义:行)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③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⑤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⑥ 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三、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
精英,形容词用作名词,精品。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9.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10.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11.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四、一词多义:一: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爱: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3、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取: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3、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焉: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的样子,助词。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精品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精品
一、古今异义
1、芳蕙:《阿房宫赋》中芳蕙一词原指芳草,后来用作女子“婉称”,古书中多指
妃嫔。
2、伶:伶,原指擅长辩论、演唱或讲经、诵诗的文人,后来指宫廷歌舞演员。
3、彩练:《阿房宫赋》中,彩练一词指舞蹈,凡是彩练的舞蹈多都是见效的礼仪舞蹈。
4、芹:《阿房宫赋》中,芹一词原指一种植物,泛指香草,后来指古代宫廷正装。
二、词类活用
1、名词:雨具,清凉,黄药,鱼网,暮色,碧玉,晨辉,玹琟,泥沙,红锦,翠旋。
2、动词:扬,婺,兴,暴,洗,薰,踊,拂,弥,矜,暖,饱。
3、形容词:春风,馥郁,素淑,初开,昭昭,明媚,碧草,传香。
4、副词:若流,飘荡,细巧,皎月,庶几,娉婷,嘹亮,犹缥。
三、一词多义
1、锦:《阿房宫赋》中,“锦”一词有三种含义,指“双十一”、“布料”和“丝
织品”。
2、瑶:《阿房宫赋》中,“瑶”一词可以指“宝石”,也可以指“花朵”。
3、几:《阿房宫赋》中,“几”一词有两个含义:1)指桌子,几上布满锦缎舞蹈曲
子砧为舞前准备;2)也指“多少”,如“庶几”、“汝穆几度”等。
(完整版)《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知识点整理一、重点实词: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4、盘盘焉,囷囷焉(萦绕曲折的样子)..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9、摽掠其人(通“剽”,piāo,掠夺、夺取).9、奈何取之尽锱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二、文言现象(一)[古今异义词]:1、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直走直走咸阳古义:趋向今义:行走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可怜焦土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二)[词类活用]:指出活用情况并解释(一)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从骊山;向北,向西)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5、朝歌夜弦(在早上,在晚上)..(二)名词作动词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龙,出现虹)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当做,把玉当做,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10、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三)数词用作动词:1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四)动词作名词:1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五)动词意动用法:1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三)[一词多义]:解释加点词1、一: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数词)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 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⑤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2、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④陶渊明独爱菊(喜欢)..3、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③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动词)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类,名词) .25、缦:①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 .②缦立远视(形容词,通“曼”,久长).6、尽:①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尽善尽美(副词,达到顶点)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尽量) .③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竭尽,全部用出).④触草木,尽死(全,全部).7、使: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8、为: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四)【文言虚词:】1.焉(1)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2)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实义).2.而(1)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目的).(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连词,表承接).(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4)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连词,表承接)(5)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连词,表修饰)(6)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承接)3.其(1) 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阜阳城郊李卫全
《阿房宫赋》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正音:
蜀山兀(w)缦(mn)回不霁(j)何虹妃嫔媵(yng)嫱(qing)
焚椒(jio)兰辘辘(l)远听杳(yo)不知尽态极妍(yn)
剽(pio)掠其人鼎铛(chng)玉石弃掷逦迤(l y)
尽锱铢(z zh)架梁之椽(chun)在庾(y)之粟粒直栏横槛(jin)管弦呕哑(u y)参差(cn c)
二、古今异义:
直走咸阳(古义:跑,奔,趋向;今义:行)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座,所;今义:下降,衰败)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计划或组织)
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三、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云,出现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银珠宝,经营的金银珠宝。
精英,形容词用作名词,精品。
)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9.廊腰缦回(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0.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1.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四、一词多义:
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把)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取: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的样子,助词。
)
2、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助词。
)
3、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
)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
而:1、骊山北构而西折(它从骊山向北建构,再折向西面。
)
2、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
3、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被动句:六王毕
输来其间
戍卒叫,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哀自)
2)定语后置: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
钉头磷磷(磷磷钉头)
瓦缝参差
管弦呕哑
3)状语后置: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主语省略)
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谓语省略)
长桥卧(于:在)波,未云何龙(介词省略)
几世几年,剽掠(于:从)其人(介词省略)
谁得而族灭(秦国)也(宾语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