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唐玄宗大事记

合集下载

唐玄宗主要事迹

唐玄宗主要事迹

唐玄宗主要事迹唐玄宗,即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是唐朝盛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文艺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

以下是唐玄宗主要事迹的介绍。

一、政治改革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除了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同时,他还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政府的官员更加专业化、高素质。

二、经济发展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开发水利、修筑道路、兴修农田等措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他还鼓励商业贸易,开放了丝绸之路,使得唐朝的商业繁荣起来。

他还推行了均输法,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三、文艺繁荣唐玄宗在位期间,文艺繁荣。

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曾经写下了《长恨歌》、《古风》等著名诗篇。

他还招揽了一批文化名流,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人,在他的庇护下,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唐朝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四、外交关系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他派遣郑君列到波斯求取佛经,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的佛经,丰富了唐朝的文化遗产。

他还派遣玄奘到印度取经,为唐朝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还与吐蕃、突厥、高句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维护了唐朝的边疆安全。

总之,唐玄宗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和外交关系的推动,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他的事迹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玄宗

唐玄宗

太平公主恃著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 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 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李隆基 当然不愿任人摆布,亦想除掉太平公主。 睿宗经历了武则天时代李唐皇室的风雨 飘摇,家国不宁,如今有看见妹妹和儿子总 是斗来斗去,得,你们不嫌累我还嫌累呢!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政治家,睿宗深知如今 的唐朝不能再这样斗下去了。景云二年 (711年)二月,睿宗命太子监国,六品以 下除官及徒罪以下,由太子处分。先天元年 (712年)七月,睿宗禅让于太子。
魏知古将之报告玄宗,玄宗与王琚、张说、崔 日用讨论后,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召集弟弟岐王李 范、薛王李业及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 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也是 玄宗的内兄)、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率先采 取行动。 先天二年(713年)玄宗命王毛仲武装家兵三百余 人,各骑马。玄宗亲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 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先杀左、 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又擒获了太平公主的 亲信散骑常侍贾膺福及中书舍人李猷,接着杀了宰 相岑羲、萧至忠;尚书右仆射窦怀贞乱中自裁而死。
但无论在什么时代,舆论的力量都是很强大的。 既要不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又要抱得美人归,想来 是不大容易。 可唐玄宗是谁,他可是武则天的孙子, 当年武则天是如何先嫁给李世民,又嫁给李世民他儿 子李治的?——方法很简单,先出家呗。 先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赐号“太真”,收入后 宫受用。其时唐玄宗56岁,杨玉环刚22岁。 不得不说,唐朝的风气还是很开放的。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 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 奚、契丹、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 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 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 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占领长安,防守潼关的唐将 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 战斗力。但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 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 做了俘虏。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进入安 史之乱的最高峰。

唐玄宗

唐玄宗

开元盛世指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 指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一741 一
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 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的盛世, 的盛世,共29年。 年 这是唐朝社会经济和国力发展臻于极盛的时 期,它承继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治绩,使唐朝的 它承继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治绩, 国势发展到巅峰。 国势发展到巅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农 业
表 现
手工业 商 业
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 蔬菜品种 茶风盛行 生产工具改进 抗灾能力增强 丝织业:品种多,技术高 陶瓷业:越窑、邢窑、唐三彩 坊和市 繁华的大都市
二、繁荣的经济
农业:铁犁牛耕、曲辕犁、筒车、 农业:铁犁牛耕、曲辕犁、筒车、
水稻、蔬菜 水稻、
手工业:丝织业、青瓷、白瓷、唐三彩 手工业:丝织业、青瓷、白瓷、 商业:市、集、大城市(长安、洛阳) 商业: 大城市(长安、洛阳)
唐玄宗(后期) 唐玄宗(后期)
用人不当: 杨贵妃、 用人不当:杨国忠 杨贵妃、李林甫 安史之乱:安禄山、 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
907年,唐亡 年
衰败
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李林甫、 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李林甫、杨 国忠,官吏贪渎,使政治十分腐败, 国忠,官吏贪渎,使政治十分腐败,终于 酿成了安史之乱。 酿成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 衰。唐玄宗为唐朝的社会稳定和高度繁荣 起过重大作用, 起过重大作用,但他晚年的统治也给唐朝 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是一位功过都很 突出的封建帝王, 突出的封建帝王,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指 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 出: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 帝。
唐玄宗
李隆基(公元 公元685—762年) 年

唐朝皇帝列表及大事记

唐朝皇帝列表及大事记

唐朝皇帝列表及大事记唐朝皇帝列表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历二十一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

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开元年间国家一直处于大发展阶段,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荣。

在此期间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盛唐气象。

从而,使中国的世界地位显赫一时。

就是一直到现在,一些国外的某些地方仍然称中国为唐山,称华人为唐人。

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907年亡于农民战争。

唐玄宗后期出现的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

在中晚唐时代,皇帝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

最后,各方纷纷脱离唐王朝的统治而成为各自独立的政权。

大唐帝国也由此覆灭!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共历289年,21位皇帝。

唐朝皇帝顺序表唐高祖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中宗李显 -- 唐睿宗李旦 --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 唐肃宗李亨 --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 唐敬宗李湛 --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唐高祖李渊简介唐朝开国皇帝,大唐帝国的奠基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

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

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

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

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唐高祖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

他是西汉大将军李广的二十三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也作李皓)的六世孙。

关于唐玄宗的故事

关于唐玄宗的故事

关于唐玄宗的故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散文随笔、观后感、故事大全、总结报告、工作计划、致辞讲话、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稿大全、办公文秘、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prose essays, afterthoughts, stori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speeches, experi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letter letters, speech drafts, office secretaries ,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关于唐玄宗的故事唐玄宗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与玄宗骇极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与玄宗骇极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与玄宗骇极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一、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时期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对玄宗朝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他们趁玄宗在位时期内外忧患加重,政权腐败,朝野不安的时机,率领大军发动了这场规模庞大的叛乱。

叛军先攻破了河北的守军,迅速南下,最终攻陷了长安,迫使玄宗离开都城。

这场叛乱不仅导致了大量人口和财富的流失,也使得唐朝的统治形势发生了剧变。

二、玄宗修建大明宫玄宗时期,为了彰显唐朝的繁荣与富强,也为了满足自己的奢华欲望,玄宗修建了著名的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内,占地广阔,建筑雄伟壮观。

大明宫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也给玄宗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

玄宗过度追求奢华豪华,使得朝廷财政紧张,给玄宗日后埋下了隐患。

三、杨贵妃的兴起与玄宗的荒淫玄宗时期,虽然唐朝经历过安史之乱,国力受损,但仍是一个相对繁荣富庶的时期。

然而,正是在这个时期,权臣杨贵妃的出现导致了玄宗的纵欲沉溺。

杨贵妃生得美丽动人,才情出众,很快便得到了玄宗的宠幸。

玄宗为了满足自己对杨贵妃的迷恋,荒淫无度,玩乐成风。

这种放纵不仅使得朝廷腐败,也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能力。

四、安禄山之子李重进的叛乱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以李重进为代表的叛乱再次席卷朝野。

李重进是安禄山之子,他继承了父亲的野心和叛乱遗志,起兵反对玄宗朝廷。

这次叛乱虽然规模没有安史之乱大,但也对唐朝的统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最终,李重进的叛乱被玄宗朝廷成功平息,但这次叛乱的发生使得玄宗朝廷形势更加严峻。

总结:玄宗时期,虽然建功辉煌,但也有诸多不幸和挑战。

安史之乱和杨贵妃的兴起与玄宗的荒淫,影响了唐朝政权的稳定和玄宗朝廷的形象。

大明宫的修建和安禄山之子李重进的叛乱,更是使得玄宗朝廷陷入了极度动荡与困境之中。

玄宗骇极的历史事件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当时的纷乱和危机,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唐玄宗怎么死的

唐玄宗怎么死的

唐玄宗怎么死的
1、唐玄宗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2、至德二年(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南内),称太上皇。

宦官李辅国奉承肃宗,离间玄宗与肃宗的关系,迫使玄宗被软禁于太极宫(西内)甘露殿。

晚年玄宗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玄宗驾崩,终年78岁。

葬于唐泰陵。

同年久病已久的唐肃宗亦驾崩。

3、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

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

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第 1 页共1 页。

历史故事:唐玄宗

历史故事:唐玄宗

有关唐玄宗的历史故事李隆基:家族斗争迎来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是通过两次宫廷政变才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的,第一次政变是在710年7月21日,李隆基以临淄王的身份,联合其姑母太平公主,诛灭了效仿武则天而欲称女皇的韦皇后,并拥立其父睿宗李旦即位。

第二次政变是在713年7月3日,李隆基以皇帝的身份诛灭太平公主势力,并迫使太上皇睿宗交出所有权力,这才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杀死两子一女武则天够狠的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共有二女四男。

长女刚出生不久就被武则天亲手掐死,嫁祸王皇后。

长子李弘与次子李贤因为得罪武则天先后被杀,只有怯懦平庸的李显和李旦,以及酷似武则天的小女太平公主保全了性命。

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

年轻气盛的李显没想到摄政的母亲的权力比他要大很多,他册封了爱妃韦氏为皇后,并提升皇后之父韦玄贞为刺史,还要任命他为侍中。

侍中是位尊权重相当于宰相的高官。

但是岳父提升太快,遭到了中书令裴炎的反对。

中宗脱口而出:“别说一个侍中了,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他又有何不可?”裴炎见中宗如此刚愎自用,便向武则天寻求支持。

武则天马上在乾元殿宣布了废黜中宗的命令。

中宗不服气地问母亲:“我犯了什么罪?”武则天怒斥道:“你想把天下交给韦玄贞,这难道是小罪吗?”结果中宗李显在皇位上才坐了不足两个月,就被母亲拉了下来。

武则天将中宗废为庐陵王,另立李旦为傀儡皇帝。

韦后扶助中宗渡过难关被幽禁于房州的李显,想起母亲的厉害和残忍,日日提心吊胆,害怕自己会和前边的两个哥哥一样命丧黄泉,好几次甚至想到过自杀。

最后,还是意志力比他强的韦皇后及时劝阻,这才静下心来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这一等就是18年之久,18年里李显常常叹息不止,韦皇后便在旁边毫不客气地大声斥责他没有出息。

训斥完了,再慢慢劝解,鼓励他坚持下去。

因此李显对患难与共的韦后十分感激,私下许愿:“异日幸复见天日,当唯卿所欲,不相禁御。

”中宗复位韦后一手遮天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建立大周,当了14年的女皇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687年)闰七月丁卯,以皇子身份被封为楚王
689年),武则天命令李隆基过继予李弘为子,继其香火。

690年),李隆基五岁时,父亲李旦被祖母武则天废除帝位,迁居东宫。

691年)初,年仅七岁的楚王李隆基开始出阁,建置官属。

这年八月,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谒见皇嗣李旦,武则天知道后,杀死二人,并严令禁止李旦接见公卿大臣,李隆基兄弟与二伯父李贤的三个儿子再次入阁,“皆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

693年)腊月丁卯,李隆基以皇孙身份被降封为临淄王。

[7] 这一年,其母亲窦妃被户婢团儿诬谄为“厌蛊咒诅”,在正月初二朝后,与刘妃一起被秘密地杀死于宫中,不知埋在何处。

同年八月,其父李旦也被诬告有“异谋”
699年)他十四岁时,才与诸兄弟再次出阁,李显被接回洛阳,仍被立为太子,其父李旦被封为相王。

701—704年),李隆基先在亲卫府任右卫郎将,后任尚辇奉御,负责掌管皇帝的内外闲厩马匹。

708年),兼潞州别驾。

710年),李隆基从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回到京师长安。

他暗中聚结才勇之士,在皇帝的亲军万骑中发展势力
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诛杀韦后党羽,睿宗李旦重新即位。

睿宗与大臣议立太子。

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
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

”参与消灭韦党的功臣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

睿宗顺水推舟,遂立李隆基为太子。

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地劝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阴谋才未能得逞。

712年),李旦怕在这样下去,李唐江山又大乱,又不顾太平公主的反对,毅然把帝位让给了李隆基,改元先天。

只是仍然掌握了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

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

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713年),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是为“先天政变”。

自此以后,唐玄宗终于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

这一年,李隆基把年号改为开元,表明了自己励精图治,再创唐朝伟业的决心。

715,突厥十姓降者前后万余帐,跌都督思泰等又帅众来降,5月,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大蝗
717,郭知运大破吐蕃
725年),在张说的主持下,唐玄宗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726)六月十九日,太上皇崩于百福殿,年五十五;突厥内乱,五部纷纷降唐
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玙为太子。

同年,武惠妃病死,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

听人说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什么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玄宗欢心。

745年)八月,册杨玉环为贵妃。

为了讨贵妃的欢心,李隆基可谓费尽心机。

为了迎合她喜欢服装的心理,有专门为贵妃服务的七百多人给她做衣服。

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李隆基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

有了杨贵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

其族兄杨国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

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政治腐败兵力空虚之际,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当时唐代承平日久,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降。

756年),叛军占领东都洛阳,防守首都最后防线潼关的唐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来的,缺乏战斗力。

而唐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

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叛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

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

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

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

太子
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唐肃宗。

760,李辅国乘肃宗患病之机,矫诏强行把玄宗迁居西内。

在途经夹城时,李辅国又率射生将五百骑,剑拔弩张,气势汹汹地拦住去路。

玄宗胆战心惊,几乎坠下马来,幸亏高力士挺身而出,玄宗才安全地迁居甘露殿。

事后,肃宗没责怪李辅国,反倒安慰他几句。

不几天,玄宗的几个亲信也遭到清洗:高力士以“潜通逆党”的罪名,被流放于巫州;陈玄礼被勒令致仕;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

剩下玄宗只身一人,茕茕独处,形影相吊,好不凄惨。

之后,肃宗另选后宫百余人,到西内以备洒扫。

晚年李隆基忧郁寡欢,宝应元年农历四月五日
762年5月3日),李隆基驾崩,终年78岁。

葬于唐泰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