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习题(含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C )(2012年1月)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及其统计指标数值D.时间和次数2.某地区历年出生人口数是一个( B )(2011年10月)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C.分配数列D.平均数数列3.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08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C ) (2010年10)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4.累计增长量( A ) (2010年10)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5.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C )(2009年10)万元万元万元万元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 (2009年10)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2009年10)A.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8.时期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 A )(2009年1月)A.可以相加B.不可以相加C.绝大部分可以相加D.绝大部分不可以相加10.某校学生人数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8%,2006年比2005年增长了15%,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18%,则2004-2007年学生人数共增长了( D )(2008年10月)%+15%+18%%×15%×18%C.(108%+115%+118%)-1 %×115%×118%-1二、多项选择题1.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BD )(2012年1月)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一般平均数2.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BD )(2011年10月)A.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以上都对3.常用的测定与分析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ABC ) (2011年1月)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几何平均法E.首末折半法4.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BCD ) (2010年10)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的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5.增长1%的绝对值等于( AC )(2010年1)A.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B.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C.前期水平除以100D.后期水平乘以1%E.环比增长量除以100再除以环比发展速度6.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常用的方法有( AC )(2009年10)A.几何平均法(水平法)B.调和平均法C.方程式法(累计法)D.简单算术平均法E.加权算术平均法7.增长速度( ADE )(2009年1月)A.等于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报告期水平之比C.累计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D.等于发展速度-1E.包括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8.序时平均数是( CE )(2008年10月)A.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根据同一时期标志总量和单位总量计算C.说明某一现象的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D.由变量数列计算E.由动态数列计算三、判断题1.职工人数、产量、产值、商品库存额、工资总额指标都属于时点指标。
时间序列练习题附标准答案

第五章时间序列练习题1、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关系的是(C)。
A.平均数时间序列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2、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这和等于总速度3、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D)。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 企业按产量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D. 企业生产成本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4.由两个等时期数列相应项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D)。
A.n aa∑=B.ncc∑=C.∑--++++++=ffaafaafaaannn11232121222D.∑∑=bac5.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C )。
A.n aa∑=B.12121121-++++=-naaaaannC.∑--++++++=ffaafaafaaannn11232121222D.∑∑=fafa6.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C.累计增加量之和等于逐期增长量D.两者没有直接关系7.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之和B.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的平方根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发展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减18.某现象前期水平为1500万吨,本期水平为2100万吨,则增长1%的绝对值为( C )。
A.1500万吨B.600万吨C.15万吨D.2100万吨9.已知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9%、8%、10%,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C )。
A.9%×8%×10% B.9%×8%×10%-100%C.109%×108%×110%-100%D.109%×108%×110%10.某车间6月、7月、8月、9月末职工人数分别为250人、265人、280人和290人,该公司三季度月职工平均人数为( D )。
第六章_时间数列练习题及解答

《时间序列》练习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所给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A、B、C、D)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主词和宾词B、变量和次数C、时间和指标数值D、时间和次数2、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时点数列B、绝对数数列C、相对数数列D、平均数数列3、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数列D、时点数列4、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A、只能是总量指标B、只能是相对指标C、只能是平均指标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以5、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指标是()。
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6、由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其假定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A、连续的B、间断的C、稳定的D、均匀的7、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A、两者均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B、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C、两者均可消除现象波动的影响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8、时间序列最基本的速度指标是()。
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增长速度9、根据采用的对比基期不同,发展速度有()。
A、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B、环比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C、逐期发展速度与累积发展速度D、累积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10、如果时间序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
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11、某商场第二季度商品零售额资料如下:A、100%124%104%108.6%3++=B、506278108.6% 506278100%124%104%++=++C、506278100%124%104%92.1% 506278++=++D、50100%62124%78104%109.5%506278⨯+⨯+⨯=++12、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应用统计学时间序列习题及答案

计算题:34323*22562584*22582603*22602502*2250254++++++++++=a = (人计算(1)第一季度该店平均每月商品销售额(2)第一季度平均销售员人数(3)第一季度平均每个销售员的销售额 (4)第一季度平均每月每个销售员的销售额 解:(1)商品销售额为时期总量指标时间序列,4月不属一季度,该数据无用3280350300++=a = (万元)(2) 销售员人数是时点总量指标时间序列,间断间隔相等,用首尾折半法,4月初人数相当于3月末人数,这个数据有用32424045240+++=b = (人) (3)32424045240280350300+++++==平均人数一季度销售额c = (万元/人) (4)3324240452403028350300c d =+++++==平均人数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额 = (万元/人)要求:(1)根据表中资料 ,计算并填制表中空白栏指标(2)计算该地财政收入的这几年的年平均发展水平、年平均增长水平(水平法)和平均增长速度(几何平均法)(3)超过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有哪些年?解:注意平均时项数的确定,写计量单位,我以下省略了单位1430%02.193*430116430%02.193*4307%02.193*4304554301)26n 0010-=-=-='-=-=∆+++=+++=a a V V n a a n a a a a n n n ((3)填全表中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和年平均增长速度进行比较即可4. 某地1980~1990年间(以1979年为基期:a0),地区生产总值以平均 每年25%的速度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而1991~200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平均增长速度),2001~2012年间地区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增长,则1980~2012年间,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多少?(重点:正确确定时间段长短)解:注意是以1979年为基期,经过33年发展到2012年,求这段时间的平均增长速度1%118*%130*%125133121011-=-='V V5. 某地1980年的人口是120万人,1981~2000年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2%,之后下降到1%,按此增长率到2008年人口会达到多少?如果要求到2012年人口控制在170万以内,则2008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解:1)2(%101*%2.101*)140812*******-='==V V V a a a a ((1)分别用最小平方法的普通法和简捷法配合直线方程,并预测2010年该企业产值 (2)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无异同。
人大版统计学 习题加答案第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一、填空1、下表为两个地区的财政收入数据:则A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B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A 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1%的绝对值为,B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1%的绝对值为。
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
3、年劳动生产率r(千元和职工工资y (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110x=,这意味着120y+年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职工工资平均。
4、拉氏价格或销售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都是选期,而派许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则选期。
5、动态数列的变动一般可以分解为四部分,即趋势变动、变动、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二、选择题1.反映了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方向,它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为一种近似直线的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或平稳的趋势。
A长期趋势因素B季节变动因素C周期变动因素D不规则变动因素2.是经济现象受季节变动影响所形成的一种长度和幅度固定的周期波动。
A长期趋势因素B季节变动因素C周期变动因素D不规则变动因素3、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A、趋势B、季节性C、周期性D、随机性4、在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比较平稳,则平滑系数α的取值(A、应该小些B、应该大些C、等于0D、等于15、某银行投资额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10%,2005年比2003年增长了15%,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A、15%÷10%B、115%÷110%C、(110%×115%+1D、(115%÷110%-1三、判断1、若1998年的产值比1997年上涨10%,1999年比1998年下降10%,则1999年的产值比1997年的产值低。
(2、若三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9%、8%、10%,则三期的平均增长速度为9% (。
3、去年物价下降10%,今年物价上涨10%,今年的1元钱比前年更值钱。
(。
4、若平均发展速度大于100%,则环比发展速度也大于100%。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C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3.发展速度属于(A比例相对数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C4.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B5. 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A 296 人B 292 人C 295 人D 300 人C6. 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A 150万人B 150 . 2万人C 150 . 1万人D 无法确定C7. 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A有8个B有9个C有10个D有7个A8.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A9.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 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58.6%B 5158.6%C 658.6%D 6158.6%B10.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A简单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D11. 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季节指数法12.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数列D. 平均数数列 A13. 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 ) A. 期末发展水平 B. 期初发展水平 C •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14. 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 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 A15. 已知某地区 2010 年的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1 倍,比 2005 年增长了 0.5 倍,那么 2005 年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
时间序列期末试题及答案

时间序列期末试题及答案1. 试题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形式:闭卷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要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题目一:简答题(每题10分)1. 什么是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具有哪些应用领域?2. 请解释平稳时间序列的概念,并提供一个平稳时间序列的例子。
3. 什么是季节性、趋势性和周期性?请分别举一个例子。
4. 时间序列分析的步骤是什么?5. 请解释自相关函数(ACF)和偏自相关函数(PACF)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作用。
题目二:计算题(每题20分)1. 从某超市取得了一组销售额数据,包括2004年到2019年的年度销售额。
请计算该时间序列的移动平均值,并绘制移动平均图。
2. 下表是某公司2005年到2019年每个季度的销售额数据,请利用季节性指数法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
| 年份 | 第一季度销售额 ||-------|--------------|| 2005 | 100 || 2006 | 120 || 2007 | 140 || 2008 | 160 || 2009 | 180 || 2010 | 200 || 2011 | 220 || 2012 | 240 || 2013 | 260 || 2014 | 280 || 2015 | 300 || 2016 | 320 || 2017 | 340 || 2018 | 360 || 2019 | 380 |3. 通过对某股票每周收益率进行分析,发现其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都在95%置信区间之外。
该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呈现ARCH效应?请解释原因。
4. 将某商品销售额数据建模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请给出该模型的阶数,并解释原因。
2. 答案题目一:简答题1. 时间序列分析是一种研究时间相关数据的统计方法,通过对时间序列的特征进行分析,揭示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时间序列分析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金融学、气象学、社会学等领域。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课后习题答案

22 7336 18 0766 20 2040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练习题第五题答案
2000
季度 销售量
长期趋势
一季度 13 1
9 3324
二季度 13 9
9 9722
三季度 79
10 6121
四季度 86
11 2519
2001
Y/T 销售量 长期趋势
1 4037 10 8
11 8918
1 3939 11 5
9
2 10
10
2 50
Y 1 1 = 0 . 3 6 5 3 3 3 + 0 . 1 9 2 6 4 8 1 1 = 2 . 4 8 6 6 6 7
2024/1/18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练习题第五题
某县2000—2003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如表所示单位:万公斤 1用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 2拟合线性模型测定长期趋势 3预测2004年各季度鲜蛋销售量
13 95 0 987174
2024/1/18
第八章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练习题第五题答案
2用线形趋势模型法测定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季度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2024/1/18
销售量
13 1 13 9
t 1 3 6 , t= 8 .5 , t2 = 1 4 9 6
0 9177 17 5
15 0910 1 1596
20 0 17 6504 1 1331 1 1511 1 1472 20 2099
0 7364 16 0
15 7309 1 0171
16 9 18 2903 0 9240 0 8555 0 8526 20 849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 )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时点数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
3.发展速度属于( )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动态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296人
B 292人
C 295 人
D 300人
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有8个 B有9个 C有10个 D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9.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5
%6.58 B 5%6.158 C
6
%6.58 D
6
%6.158
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A 简单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1、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循环变动
D 、随机变动
1.C 2.B 3.C 4.B 5.C 6.C 7.A 8.A 9.B 10.D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
B 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C 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
D 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
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
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
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
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
速度-1
E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
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
A
%
100
⨯
=
基期水平
增长量
增长速度
B
%
100
⨯
=
报告期水平
增长量
增长速度
C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
D
%
100
⨯
-
=
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
增长速度
E
%
100
⨯
=
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
增长速度
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 1
2
3
1
2
1
-
⨯
⨯
⨯
⨯
=
n
n
a
a
a
a
a
a
a
a
n
x K
B 0a
a
n
x n
=
C 1a
a
n
x n
=
D n R
x= E n
x
x
∑
=
6.某公司连续五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 A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
B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200万元
C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
D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
E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
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
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
A时距扩大法 B方程法 C最小平方法 D移动平均法 E几何平均法
9.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
B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
C需要计算季节比率
D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
E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
10.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
A时间长度要一致 B经济内容要一致 C计算方法要一致 D总体范围要一致
E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
答案
1.BDE 2.BD 3.BC 4.ACD 5.ABD 6.ACE 7.AE
8.ACD 9.ABC 10.ABCDE
三、判断题
1.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 )
2.相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 )
3.由两个时期数列的对应项相对比而产生的新数列仍然是时期数列。
( )
4.由于时点数列和时期数列都是绝对数时间数列,所以,它们的特点是相同的。
( )
5.时期数列有连续时期数列和间断时期数列两种。
( )
6.发展速度可以为负值。
( )
7.只有增长速度大于100%才能说明事物的变动是增长的。
( )
8.年距发展速度=年距增长速度+1( )
9.平均增长速度可以直接根据环比增长速度来计算。
( )
1.X 2.√ 3.X 4.X 5.X 6.X 7.X 8.√ 9.X
四、计算题
1.某公司某年9月末有职工250人,10月上旬的人数变动情况是:10月4日新招聘12名大学生上岗,6日有4名老职工退休离岗,8日有3名青年工人应征入伍,同日又有3名职工辞职离岗,9日招聘7名营销人员上岗。
试计算该公司10月上旬的平均在岗人数。
2.某银行2001年部分月份的现金库存额资料如下:
要求:(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某单位上半年职工人数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计算:①第一季度平均人数;②上半年平均人数。
4.某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2001年上半年的产品单位成本。
1、有问题的 答案(先暂定)
256
212232
2591252225822623250=++++⨯+⨯+⨯+⨯+⨯=
=∑∑f
af a
2、(1)这是等间隔的间断时点数列 (2)
n a
a a a a a a n
n 22
13210++++++=-K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48032520
4504802
500万元=+
++=a 第二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67.5663
2
/5806005502/520=+++=
a
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33.523267.566480,33.52362580
6005504802
500=+==+
++++=或K a
3.
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
(10322122102010501210501002人=+⨯++⨯+=a 上半年平均人数:
1023
321321008102022102010501210501002=++⨯++⨯++⨯+=a
4、产品总产量∑=+++++=)(210005000040003000400030002000件a 产品总成本∑=+++++=)(1.1480.346.279.214.286.216.14万元b 单位成本件元件
万元
/52.70210001.148==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