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发展史专业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讲座稿:航天科普知识

讲座稿:航天科普知识

在2007年1月中国外层空间试 验之后。2007年12月,又一种 神秘飞行器的图片被上传到互 联网,该飞行器由轰-6挂载, 其表面涂有五星红旗标志和 “神龍”(神龙)字样,这意 味着它可能是一个与“神舟” 载人飞船、“神威”高性能计 算机、“神光”高能激光等处 于一个级别的国家级科学工程。
结束语:仰 望 天 空
2、托勒密的地心宇宙
3、哥白尼的日心说
波兰哥白尼1543年《天球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对宇宙的看法从主观、神秘、原 始,上升到近代、客观、合理。触犯宗教教条,引起强烈反对与仇视。由于宣扬日心说, 布鲁诺烧死罗马广场。伽利略被宗教审判并处终身监禁,后被平反。
太阳星系
银河星系
满天星斗循环往复、东起西落,是什么 力量使日月星辰有着这样的运动规律?
我国的飞船主要依靠表面烧蚀材料,是由玻璃纤维增强的酚醛塑 料或环氧树脂,它们在高温高压气流冲刷的条件下,发生热解、 气化、升华、熔化、辐射等作用,通过材料表面的物质损耗而带 走大量热,从而达到耐高温和保护飞船内部的目的。
5、嫦娥系列
(1)嫦娥一号探月卫星
(2)嫦娥二号探月卫星
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 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 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
远古人们就 梦想飞出地球探 索星空的奥秘。 嫦娥奔月是广为 留传的民间神话, 体现了人类了解 自然奥秘的渴望。
物理课本图
明初,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当 时水战中使用的一种叫“火龙出水”的火器。 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器可以在距离水面 三、四尺高处飞行,远达两三里。用竹木制成, 腹内藏数支小火箭,大“起火”点燃后推动箭 体飞行,“如火龙出于水面。”火药燃尽后点 燃腹内小火箭,从龙口射出。击中目标将使敌 方“人船俱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

航天发展史教案_天文科普讲座

航天发展史教案_天文科普讲座

引入请小朋友们讲述他们认识的火箭,卫星,两三人。

纠错:卫星不一定都是人造的,分为天然(月球)和人造。

解释:简单解释火箭原理,气球作比喻。

简单解释为什么卫星不会掉下来,绳子石块作比喻。

古代传说嫦娥奔月:(请小朋友讲述)西王母赐给后羿两粒长生不死药,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仙药飞到月宫。

万户飞天:(提问有没有知道的,有则小朋友讲述)元末,陶成道(万户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上天空,并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举着2只大风筝。

火箭爆炸,万户献出生命。

为纪念万户,IAU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不完善处讲师补述。

近代理论基础苏联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之父,因病致聋,此后自学高中、大学课程。

首个论证了利用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空间站,进行星际旅行等的可能性,首先提出了现代航天和火箭理论。

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美国戈达德:航天先驱,工程师,发明家(214项专利),液体燃料火箭发明者,1926.3.16发射世界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

戈达德航天中心和戈达德环形山。

德国奥博特:现代航天学奠基人,工程师,第一个系统的研究宇宙飞船及其发射、飞行原理,第一个用数学公式描述火箭发射理论。

太空竞赛战后和平的环境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航天先驱们的一些设想变得可实现,又经过冷战期间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压力催化,人类的太空技术在这几十年里爆炸式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乎不可能的奇迹。

由于这些成就是以技术上相互比赛,相互较量的形式出现,因此被称为太空竞赛。

太空竞赛内容火箭研发以V2为基础。

V2的运载能力只能把几麻袋土豆运送到300km远左右(开玩笑:效益还不如汽车拉)。

早期火箭测试失败率极高,轻则报废,重则爆炸。

苏联起点落后,放弃复制和改进,转而研发捆绑式火箭,结果第一枚现代火箭R-7出现,射程10000km(1/4个地球)。

目前俄罗斯“联盟”、“质子”系列火箭都是R7系列,期间苏联火箭测试场地成为第一个航天发射场(拜科努尔)。

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

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

1、达·芬奇的《论鸟的飞行》
我国在战国时代有了风筝、三国时代有了孔明灯、晋代有了竹蜻蜓、 宋代有了火箭的发明。它们是人类早期对重物升空的尝试。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在达·芬奇的扎记中记载了他对滑翔升空的构 想。据说他曾经花了20多年观察与研究鸟、蝙蝠、昆虫的飞行,并且 计 划 将 他 的 发 现 写 成 一 本 著 作 。 1505 年 , 达 ·芬 奇 写 成 了 研 究 手 稿 《论鸟的飞行》。达·芬奇是大画家,在这篇论文中,图文并茂。他指 出“由于大气本身是具有可压缩的性质的物质,当有某种物体以比它 的流动更快的速度拍击大气时,它就要受到压缩。”还指出“除非翅 膀拍击空气的运动比空气压缩时自身的运动速度快,否则翅膀下的空 气不会变得很密,因此鸟就不会在空中支承自己的重量。”达·芬奇在 这里已经有了作用与反作用的思想,即鸟的翅膀拍击空气,空气给鸟 的翅膀以升力。达·芬奇还研究了鸟的羽毛的结构,他的结论是:羽毛 的排列特点是当它向下扇动时,结构是密的压缩空气的效果显著;而
行了两次不成功的载人的飞行试验。后来因为财
政拮据和新闻界的冷嘲热讽,以及兰利本人年事 已高(接近70岁)的诸多原因,放弃了试验,兰 利也于1906年逝世。后人总结他载人飞行的失败
主要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当时他的发射架如 果采用轮式起落架,试飞很可能是另一种结果。
兰利像
Samuel Pierpont
1887年兰利移居华盛顿,出任当时美国学术权威 机构斯密森学会的秘书。他建造了一座60英尺的 悬臂机,该机靠煤气发动机驱动,外周速度可达 每小时70海里。利用这座悬臂机,他进行了大量 的空气动力实验,研究平板与鸟翼在空气中运动
时的阻力与升力的规律,由此得到了许多定量的
结果,并且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他得出了有 一攻角的平板升力为 F kAV 2 sin其中A为平板面

航天发展史教案_天文科普讲座

航天发展史教案_天文科普讲座

引入请小朋友们讲述他们认识的火箭,卫星,两三人。

纠错:卫星不一定都是人造的,分为天然(月球)和人造。

解释:简单解释火箭原理,气球作比喻。

简单解释为什么卫星不会掉下来,绳子石块作比喻。

古代传说嫦娥奔月:(请小朋友讲述)西王母赐给后羿两粒长生不死药,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逼无奈吃下了仙药飞到月宫。

万户飞天:(提问有没有知道的,有则小朋友讲述)元末,陶成道(万户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上天空,并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举着2只大风筝。

火箭爆炸,万户献出生命。

为纪念万户,IAU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不完善处讲师补述。

近代理论基础苏联齐奥尔科夫斯基:航天之父,因病致聋,此后自学高中、大学课程。

首个论证了利用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空间站,进行星际旅行等的可能性,首先提出了现代航天和火箭理论。

名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美国戈达德:航天先驱,工程师,发明家(214项专利),液体燃料火箭发明者,1926.3.16发射世界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

戈达德航天中心和戈达德环形山。

德国奥博特:现代航天学奠基人,工程师,第一个系统的研究宇宙飞船及其发射、飞行原理,第一个用数学公式描述火箭发射理论。

太空竞赛战后和平的环境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航天先驱们的一些设想变得可实现,又经过冷战期间军事和政治的双重压力催化,人类的太空技术在这几十年里爆炸式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乎不可能的奇迹。

由于这些成就是以技术上相互比赛,相互较量的形式出现,因此被称为太空竞赛。

太空竞赛内容火箭研发以V2为基础。

V2的运载能力只能把几麻袋土豆运送到300km远左右(开玩笑:效益还不如汽车拉)。

早期火箭测试失败率极高,轻则报废,重则爆炸。

苏联起点落后,放弃复制和改进,转而研发捆绑式火箭,结果第一枚现代火箭R-7出现,射程10000km(1/4个地球)。

目前俄罗斯“联盟”、“质子”系列火箭都是R7系列,期间苏联火箭测试场地成为第一个航天发射场(拜科努尔)。

《世界航天发展史》课件

《世界航天发展史》课件

中国正在积极发展空间站,为载 人航天提供了持续的研究和实践 平台。
中国航天的里程碑事件
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突破,为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提供了可靠的运 载能力。
2 嫦娥探月工程
嫦娥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迈向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成功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 视任务。
3 天宫空间实验室
3
航天外交
中国通过航天外交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和共赢。
结论与总结
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人类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将继续努力推动航天技术的创新 和发展,为共同探索宇宙的未知领域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计划进一步深入太空,包括 太阳系、星系以及宇宙射线等的 探测。
商业航天发展
中国加强与私营企业的合作,推 动商业航天的发展和商业利用。
中国航天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
联合国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航天机构的活动,推动国际航天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
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与多个国家开展合作项目,包括卫星发射、空间科学研究等。
天宫空间实验室是中国航天的重要成就,为载人航天和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1
空间实验室
2
中国计划在未来建设更大型的空间实验室, 为长期太空驻留和进一步探索铺平道路。
3
神舟系列飞船
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核心技术, 成功实现了多次载人飞行任务。
航天员培训
中国航天员接受严格的培训和选拔,确保 飞行任务的安全和成功。
中国卫星及探测器工程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为中国及 全球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导 航定位服务。

航天发展史知识内容航天科技的进步与意义PPT

航天发展史知识内容航天科技的进步与意义PPT
验室的一部分。
神舟九号
2012年6月16日下午 首次载人交会 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景 海鹏、刘旺和刘洋(中国首位女航 天员)。6月18日下午,神舟九号 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自 动交会对接。6月24日,航天员刘 旺操作飞船顺利完成于天宫一号的 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完全掌 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
1958年5月17日
毛泽东主席在中共 八大二次会议上指 出:“我们也要搞
人造卫星。”
1960年2月19日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 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 首次发射成功。九月, 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11月5日
中国仿制的苏联 “P—2”导弹首次 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1962年3月21日
中国独立研制的第 一枚中近程导弹发 射试验失败。一九 六三年一月,中国 科学院成立星际航 行委员会,由竺可 桢、裴丽生、钱学 森、赵九章等领导, 研究制订星际航行
神舟十号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 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 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 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 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 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星空不再遥远
汇报人:XX 日期:20XX.XX
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
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 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 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 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
成功。
1991年1月22日
中国第一枚一百二十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 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 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
神舟一号
航天“三大精神”
航天传统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 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ppt课件

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ppt课件

22

后来,在凯利逝世后的半个世纪,美国的 莱脱兄弟实现了飞机飞行,大莱脱曾说过: “我们设计的飞机,完全按照凯利爵士的 非常精确的计算方法。”所以后来西方的 航空专家都称凯利为航空之父。
23
凯利设计的飞机
24
4、世界各国的早期飞行探索


在19世纪的后期,在英国、俄国、德国、法国都有一些动 力飞行的探索者。 1842 年英国的汉森申请了他的飞机设计专利,这是世界 上第一个有关飞机的专利。他的飞机上装置的动力是蒸汽 机,他将这种飞行器定名为“空中蒸汽车”。后来他自己 进行了模型试验,在头几次试验失败后,他的财力已经耗 尽,无力继续而停止了。 1857 年,法国的布里斯制造了一架大型滑翔机,他的起 飞方式是将滑翔机固定在马车上,然后驱车沿大路奔跑, 当马车达到一定速度时,把滑翔机放出去。在第二从试飞 时,不幸遇到了下降的气流,滑翔机摔坏,他本人也摔断 了大腿。过了10年,他又东山再起,继续继续滑翔机试验, 试验又遭失败,从此他退出了航空。
25

德国的利林塔尔, 1889 年发表了一本《鸟 类飞行的艺术》,这本书对后来的飞行影 响很大。他还制造了具有蝙蝠形状机翼的 滑翔机,为了改进他制造的滑翔机,他进 行了 2000 次以上的飞行试验。他对滑翔机 不断改进,最长的一次飞行是从 15 米高的 山头上起飞,滑翔了300米远。他在滑翔机 上增加了舵,并且准备装上动力,可惜在 1896年8月的一天,在试飞时,因为机翼折 断而牺牲。他离开人世时最后的遗言是: “如果没有牺牲,任何事都不会成功。”
36

美国在俄亥俄州开自行车修理店的莱特兄弟为德 国的利林塔尔的牺牲精神所鼓舞,决心试制飞机。 他们首先从制造滑翔机开始,从1899年开始,逐 渐改进。1899年,他们写信给斯密森研究院索取 有关航空资料,他们研究前人的经验,其中包括 达· 芬奇、乔治· 凯利、兰利教授、马克辛(机枪 的发明者)、查纽特、帕森斯、托马斯· 爱迪生、 利林塔尔、阿代尔、等等的事迹与经验。1901年 莱特兄弟(哥哥 Wilbur Wright,1867-1912,弟 弟Orville Wright,1871-1948)为了实验和改进 翅膀,建造了风洞,他们研究与比较了200种以 上的机翼形状。到1902年秋,已经积累了上千次 滑翔经验,掌握了飞行的理论与技术。

世界航天成就简介(PPT讲稿)

世界航天成就简介(PPT讲稿)

世界航天成就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10硕Wang Sai,Zhang Jingwei 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从踩着风火轮满天飞行的的哪吒三太子,到莱特兄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几千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飞天的尝试和探索……世界航天成就部分1883年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使用火箭发射太空船的伟大构想。

1926年3月16日美国科学家哥达德制造的世界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试飞成功,飞行时间2.6秒。

1934年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把液体燃料火箭A2号发射到两公里的高度。

1942年10月3日德国的V2液体燃料火箭在佩内明德试验场发射成功,是世界第一枚导弹的原型。

1957年6月苏联成功地发射重80吨,射程达八千公里,世界第一枚洲际导弹T3号。

●时间车轮行驶到了20世纪50年代,一声巨响,前苏联的伴侣号卫星的发射升空,宣布了人类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时代的到来,人类航天的序幕由此真正拉开!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伴侣1号”于1957年10月4日在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它近地轨道上运行了92个昼夜,绕地球飞行1400圈,总航程6000万公里。

●仅仅不到4年之后,27岁的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便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征服太空的壮举, 1961年4月12日,他乘坐“东方1号”飞船,成功去遨游太空,在围绕地球一周,飞行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

为了纪念着历史的一刻,从1969年起,人们把每年的4月12日称为“世界航天日。

●在加加林进入太空前数周,“东方3KA-2”号太空舱搭载这只名叫“莱卡”的俄罗斯猎犬成功进入地球轨道,“莱卡”成为世界上第一只遨游太空的动物。

遗憾的是,由于氧气耗尽,“莱卡”在太空存活了7天时间后窒息而亡。

美国也特意培训了40位黑猩猩宇航员,“哈姆”便是其中之一。

幸运的是,1961年1月31日,“哈姆”进入太空。

返回地球时,太空舱坠入大西洋。

营救人员随即出发,打捞太空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 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 太空,卫星呈球形,外径0.58米,外伸4 根条形天线,重83.7公斤,卫星在天上正 常工作了三个月。按照今天的标准衡量, 前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只不过是一个伸展开 发射机天线的圆球,但它却是世界第一个 人造天体,把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为人类开创了航天新纪元。
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后,6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大量的科 学实验卫星、技术实验卫星和各类应用卫星。70年代军、民用 卫星全面进入应用阶段,并向侦察、通信、导航、预警、气象、 测地、海洋和地球资源等专门化方向发展。同时各类卫星亦向 多用途、长寿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80年代后期新 起的单一功能的微型化、小型化卫星是卫星发展上的新动向, 这类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见效快的小型卫星将是未 来卫星的一支生力军。除美、苏外,中国、欧洲航天局、日本、 印度、加拿大、巴西、印尼、巴基斯坦等国都拥有自己研制的 卫星。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一、 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箭是在火 药发明之后中国人发明的。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 唐福献应用火箭原理制成了战争武器,13世纪初 传到外国。
• 航天事业是一项关系全局的产业。载 人航天工程实施10年来,我国突破 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提高了我国航天科技及相关学科 的水平,特别是信息、材料、能源等 21世纪新兴学科领域的整体水平,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现代火箭技术新篇章
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前苏联俘 虏部分德国火箭技术人员,缴获了几枚V-2火箭和有关技 术资料。在此基础上,1947年前苏联仿制V-2火箭成功。 1948年自行设计了P-1 火箭,射程达300公里。1950年 和1955年又先后研制成P-2和P-3火箭,射程分别达到 500公里和1750公里。1957年8月,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 际导弹P-7,射程8000公里,经过改装的P-7于1957年10 月4日,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quot;人造地 球卫星1号",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前苏 联由于发射多种航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东方"号、 "联盟"号、"宇宙"号、"质子"号、"能源"号等多种型号的运 载火箭,可将100多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删进除。步,近 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先驱者的代 表人物:
齐奥尔科夫斯基
——前苏联
戈达德 奥伯特
——美国 ——德国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真正的近代火箭出现—————1942年10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1942年10月)法西斯 德国成功发射V-2火箭 (A4型),飞行高度85 千米,飞行距离190千米。 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 航天先驱者的梦想变成现 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 史上的重要一页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航天事业?
• 1.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 上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 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平 的发展。同时,它也影响这整 个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 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而可 促进和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 展。
。18世纪,印度军队在抗击英国和法国军队的 多次战争中曾大量使用火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此推动了欧洲火箭技术的发展。曾在印度作战 的英国人康格雷对印度火箭作了改进。他确定了 黑火药的多种配方,改善了制造方法并使火箭系 列化,射程达3公里。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成了近 代火箭技术的基础。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万户——第一个利用火箭删飞除。行的人
• 14世纪末期,明朝的 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 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 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 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 ,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 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 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 命。
•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 把人送上太空。以此为标 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的 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 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删除。
二 、卫星时代
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设想早在1945年就在美国出现,美海军 航空局已着手研究一种把科学仪器送入太空的卫星,次年美国 陆军航空局在审;兰德计划"的一项类似的研究报告中,就有"实 验性环球空间飞行器"的初步设计。
• 2.发展载人航天是当今各国综 合国力的直接体现。各发达国 家都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综 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
• 3.在地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 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渐重要。载人 航天技术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知 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 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 的桥梁。
“质子”号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
人造卫星与运载火箭删的除。出现
二战后,美国俘虏了以冯·布劳恩 为首的德国火箭专家,缴获了100余 枚V-2火箭。美国陆军在布劳恩的帮 助下于1945年发射了V-2火箭, 1949年开始研究"红石"弹道导弹, 1954年制定人造卫星计划,1958年 2月1日"丘辟特"C火箭成功发射美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为发射多种 航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先锋" 号、"丘诺"号、红石"号、"侦察兵" 号、"大力神"号和"土星"号等运载火 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