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1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防护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2004),实验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账户管理创建新用户账户,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如管理员、标准用户等。

更改账户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复杂性要求、密码有效期等。

启用账户锁定策略,设置锁定阈值和锁定时间,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2、防火墙配置打开 Windows 防火墙,并设置入站和出站规则。

允许或阻止特定的应用程序通过防火墙进行网络通信。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检查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 Windows 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

配置自动更新选项,确保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并安装更新。

4、恶意软件防护安装并启用 Windows Defender 防病毒软件。

进行全盘扫描,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恶意软件。

(二)Linux(Ubuntu 2004)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用户和组管理创建新用户和组,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归属。

修改用户密码策略,如密码强度要求等。

2、文件系统权限管理了解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如读、写、执行权限。

设置特定文件和目录的权限,限制普通用户的访问。

3、 SSH 服务安全配置安装和配置 SSH 服务。

更改 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号,增强安全性。

禁止 root 用户通过 SSH 登录。

4、防火墙配置(UFW)启用 UFW 防火墙。

添加允许或拒绝的规则,控制网络访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1、账户管理成功创建了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账户,并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权限设置。

严格的密码策略有效地增加了密码的安全性,减少了被破解的风险。

账户锁定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暴力破解攻击。

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报告模板1

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年月日
4.实验方法、步骤、程序及测试结果建立S,P,J,SPJ表:
1.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
运行程序:SELECT SNAME,CITY FROM S;
运行结果图:
2.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
运行程序: SELECT PNAME,COLOR,WEIGHT FROM P;
运行结果图:
3.找出使用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码
运行程序: SELECT JNO FROM SPJ
WHERE SNO='S1';
运行结果图:
4.找出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的名称及其数量
运行程序: SELECT PNAME,QTY
FROM P,SPJ
WHERE P.PNO=SPJ.PNO AND SPJ.JNO='J2';
运行结果图:
5.找出天津厂商供应的所有零件号码
运行程序: select PNO
FROM S,SPJ
WHERE S.SNO=SPJ.SNO AND CITY='天津';
运行结果图:。

最新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特定条件下物质的热分解行为,通过定量分析,了解温度、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选取适量的待分解物质样品,记录其初始质量。

2. 设备设置:使用热重分析仪(TGA)进行实验,设定升温程序为从室温升至800℃,升温速率为10℃/分钟。

3. 实验操作:将样品置于坩埚中,开启TGA设备,记录质量变化数据。

4. 数据收集:实验结束后,收集TGA曲线图,记录各个阶段的质量损失和残留物情况。

实验结果:1. TGA曲线显示,在200℃时,样品开始有轻微的质量损失,推测为水分的蒸发。

2. 当温度升至400℃时,样品质量迅速下降,表明发生了明显的热分解反应。

3. 在600℃时,质量损失趋于稳定,此时残留物质量约为初始样品的30%。

4.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添加特定催化剂后,热分解起始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加快。

实验讨论:1. 实验观察到的初步质量损失与预期的水分蒸发相符,进一步证实了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结合水。

2. 热分解阶段的质量快速下降表明样品在高温下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

3. 残留物的组成分析表明,分解产物主要包括氧化物和其他无机盐类。

4. 催化剂的加入显著改变了反应动力学,这可能与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有关。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模拟并分析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

通过TGA分析,我们确定了样品的热稳定性和分解产物,同时发现催化剂的使用对提高反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工作将进一步探索不同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下的分解行为,以优化工业生产过程。

实验报告模板 (1)

实验报告模板 (1)
睁开眼睛,展开纸,发现同学们的纸上的洞数量有1个、2个、3个三种情况。
再一次,老师将指令细化,同学更具指令动作
睁开眼睛,展开纸,发现只有1个、2个,两种情况,且2个的情况占大多数
三、实验心得(结合理论知识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收获,请着重论述)
信息的处理具有主观性,所以相同的指令会造成不同的结果。但是如果将指令细化,尽量考虑到细节,则最终的差异将会大大减少。所以在公司的决策传达时应考虑指令的清晰明确,以便尽量减少理解上的差异,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决策
管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信息的传达
专业班级
酒店管理一班
姓名学号
胡晶旌2014064138
小组号
5
1、实验接收和处理信息的准确性
二、实验内容(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描述和说明)
每人一张白纸,闭上眼睛,听从老师的指令
老师说出指令,同学闭上眼睛听从指令折叠白纸,撕下指令中所指的纸角。

实验报告总结15篇

实验报告总结15篇

实验报告总结实验报告总结15篇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报告总结1实训一数控车床认识及基本操作实训一. 实训目的:了解数控车床掌握基本操作二. 实训内容:用数控车床车一零件三. 实训设备:数控车床四. 实训思考题1.简述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答:1、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控机床操作。

2、禁止多人同时操作,强调机床单人操作。

3、学生必须在操作步骤完全清楚时进行操作,遇到问题立即向教师询问,禁止在不知道规程的情况下进行尝试性操作。

4、操作中如机床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

5、手动原点回归时,注意机床各轴位置要距离原点-100mm以上。

6、手工操作前,应先按下手动按钮后再进行操作。

7、学生编完程序或将程序输入机床后,要通过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试运行。

8、学生进行机床试运行及自动加工时必须在指导教师监督下进行。

9、程序运行注意事项:(1)刀具要距离工件200mm以上。

(2)光标要放在主程序头。

(3)检查机床各功能按键的位置是否正确(4)启动程序时一定要一只手按开始按钮,另一只手按停止按钮,程序在运行当中手不能离开停止按钮,如有紧急情况立即按下停止按钮。

10、机床在运行当中要将防护门关闭以免铁屑、润滑油飞出伤人。

11、在程序中有暂停测量工件尺寸时,要待机床完全停止、主轴停转后方可进行测量。

此时千万注意不要触及开始按钮,以免发生人身事故。

12、关机时,要等主轴停转3分钟后方可关机。

2.机床回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正确地在机床工作时建立机床坐标系3.机床的开启、运行、停止有那些注意事项?答:首先安全第一,关机前要先按急停按钮再切断系统电源开关、最后切断电源开关,开机时顺序相反,开机后刀架要进行回零,主轴要低速热运转几分钟才能进行正常加工,如果停机时间过长要多运转一会,而且刀架也要空运行几下再加工。

实验报告总结及体会(3篇)

实验报告总结及体会(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实验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本次实验课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实验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实验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1. 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2.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原理及设备介绍;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3. 数据记录与分析;4. 实验结果讨论。

四、实验过程1. 实验原理及设备介绍: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了解了实验的原理和所使用的设备。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同时,我们还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实验环境的整洁,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实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及时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共同解决。

3.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验证了实验原理的正确性。

4. 实验结果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1)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实验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严谨、规范地操作,培养了良好的实验习惯;3. 通过数据记录与分析,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六、体会1. 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2.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严谨、规范地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团队协作在实验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4. 实验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我们要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1)

第一步:晶种合成一:实验原料硅粉(250目)、0.5mol/l NaOH、NaOH(AR)、25% NH4OH 、pH=12去离子水二:原料的配制pH=12去离子水:配出NaOH:NH4OH=10:1的溶液调节200ml去离子水pH 到12 (PH试纸测量)三:实验仪器恒温(二甲基硅油)加热磁力搅拌器、500ml四口烧瓶、温度计、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冷凝管、铁架台、PH试纸。

四:实验记录SiO2含量11.32% 氧化钠含量0.4865% 粒径 5.13nm PH=11(试纸测量)SiO2含量9.58% 氧化钠含量0.4834% 粒径 3.78 nm PH=10 (试纸测量)粒径的增长一、实验原料硅粉(250目)、0.5mol/l NaOH、NaOH(AR)、pH=12的晶种1.2%二、实验原料的配制pH=12的晶种1.2%:(1)分别向12.35%和9.54%SiO2溶液中加入232.3g和243.25g去离子水,稀释至1.2%(通过质量守恒法计算得)2)质量减差法测含量得:稀释后:2号 1.49% 3号1.49%(3)调节PH值至PH=12。

用NaOH的饱和溶液。

三、实验仪器恒温(二甲基硅油)加热磁力搅拌器、500ml四口烧瓶、温度计、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冷凝管、铁架台。

四、实验数据记录一号晶种102102增长后二号晶种102103增长后SiO2含量7.376% 氧化钠含量0.623% 粒径 3.13nm PH=1110月25号制备晶种10250210250310月30粒径增长102502增长后硅粉102503增长后硅粉11月3号制备晶种110302晶种2:11月4号晶种增长110401 晶种102502增长后11.58 剩余硅粉2.5g110402 晶种110302增长后11.75 剩余硅粉14.31g。

实验报告总结1

实验报告总结1

实验报告总结1(二)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实验设计和方法1.确定实验目的和研究问题2.制定实验计划和实验方案3.确定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4.详细说明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5.收集实验数据并记录二、实验结果分析1.描述实验结果,并使用图表或数据进行展示2.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3.解释实验结果,并与理论进行比较和讨论4.分析实验结果中的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5.得出实验结论和结论的依据三、实验结论和发现1.总结实验结果的主要发现和重要性2.归纳实验中得出的结论3.讨论实验结果对相关理论和应用的影响4.提出实验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5.给出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四、实验的局限和影响因素1.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2.讨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3.描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差来源4.分析实验所受影响的外部和内部因素5.提出实验的改进和优化建议五、实验总结和展望1.总结实验研究的范围和关键点2.回顾实验设计和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3.评估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4.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拓展空间5.总结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和实验的应用价值总结:实验报告总结1(二)详细阐述了某实验的设计、方法、结果分析、结论和讨论。

通过实验的开展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得出了实验结果和结论,并针对实验中的局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对实验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总结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报告内容的详细阐述和专业性的展示,能够更好地传达实验的核心信息和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实验报告总结1(二)的完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2016年3月29日
随机数代码:
public class RandomNumb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min=99;
int max=0;
int temp;
int count=0;
for(int i=0;i<100;i++){
temp=(int)(Math.random()*100);
//System.out.println(temp);
if(temp>50){
count++;
}
if(min>temp){
min=temp;
}
if(max<temp){
max=temp;
}
}
System.out.println("Max is:"+ max);
System.out.println("Min is:"+ min);
System.out.println("比50大的数一共有" + count + "个!");
}
}
人民币代码:
import java.text.DecimalForma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RMB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m1=0;//一百
int m2=0;//五十
int m3=0;//二十
int m4=0;//十块
int m5=0;//五块
int m6=0;//一块
int m7=0;//五毛
int m8=0;//一毛
double t;
Scanner in=new Scanner(System.in);
DecimalFormat m=new DecimalFormat("#.0");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金额:(金额限定到毛例如198.6,只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位)");
double money=in.nextDouble();
System.out.println(money);
t=money+0.006;
m1=(int) (t/100);
if(m1!=0){
t= (t-m1*100);System.out.println("需要一百元"+m1+"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2=(int) (t/50);
if(m2!=0){
t= (t-m2*50);System.out.println("需要五十元"+m2+"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3=(int) (t/20);
if(m3!=0){
t= (t-m3*20);System.out.println("需要二十元"+m3+"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4=(int) (t/10);
if(m4!=0){
t= (t-m4*10);System.out.println("需要十元"+m4+"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5=(int) (t/5);
if(m5!=0){
t= (t-m5*5);System.out.println("需要五元"+m5+"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6=(int) (t/1);
if(m6!=0){
t= (t-m6*1);System.out.println("需要一元"+m6+"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7=(int) (t/0.5);
if(m7!=0){
t= (t-m7*0.5);System.out.println("需要五毛"+m7+"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m8=(int) (t/0.1);
if(m8!=0){
t= (t-m8*0.1);System.out.println("需要一毛"+m8+"张!");
}
System.out.println("金额是:"+t);
int m9=m1+m2+m3+m4+m5+m6+m7+m8;
System.out.println("使用的币值个数最少为"+m9);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