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摄影课程教案
摄影课程培训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摄影基础技能培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摄影器材。
2. 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包括构图、光线、曝光等。
3. 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意识。
4. 提升学员的摄影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拍摄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三、课程对象摄影爱好者、摄影初学者、企业员工等。
四、课程时长共分为5次课,每次课2小时。
五、课程内容第一课:摄影基础知识1. 摄影的定义和摄影器材简介2. 摄影的发展历程和摄影流派3. 摄影术语解析(曝光、光圈、快门、ISO等)4. 摄影构图基础(三分法、黄金分割、前景、背景等)第二课:光线运用1. 光线的性质和特点2. 光线与摄影的关系3. 光线在摄影中的运用(顺光、侧光、逆光等)4. 光线在摄影作品中的表现力第三课:曝光控制1. 曝光的基本原理2.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的调节与运用3. 曝光不足与曝光过度的情况及处理方法4. 高动态范围(HDR)拍摄技巧第四课:摄影构图技巧1. 构图的基本原则2. 摄影构图技巧(对称、框架、引导线等)3. 构图在摄影作品中的重要性4. 构图练习与点评第五课:摄影后期处理1. 后期处理的基本概念2. 常用后期处理软件及功能介绍3. 后期处理的基本技巧(裁剪、调色、修复等)4. 后期处理在摄影作品中的作用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基础知识、技巧和理论。
2. 演示法:展示优秀摄影作品,分析其构图、光线、曝光等技巧。
3. 实践法:学员现场拍摄,老师指导,分析作品,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4. 互动法:学员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摄影经验。
七、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作品:学员独立完成一幅摄影作品,提交给老师进行点评。
八、课程资源1. 教材:《摄影基础教程》2. 作品集:优秀摄影作品集,供学员参考。
3. 网络资源:摄影相关网站、论坛、教程等。
九、课程安排1. 每次课2小时,共5次课。
2. 课间休息10分钟。
摄影老师上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摄影基础课程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摄影器材及摄影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摄影兴趣,提高学生的摄影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摄影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摄影基础知识2. 摄影器材介绍3. 摄影技巧讲解4. 实践操作与作业布置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摄影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摄影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2. 摄影基础知识(1)讲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如曝光、构图、色彩等。
(2)介绍摄影的基本技巧,如光线运用、景别选择等。
3. 摄影器材介绍(1)讲解摄影器材的种类,如相机、镜头、三脚架等。
(2)展示各种摄影器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功能和特点。
4. 摄影技巧讲解(1)讲解摄影的基本技巧,如曝光、构图、色彩等。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技巧在实际拍摄中的应用。
5. 实践操作(1)分组让学生进行摄影实践,拍摄指定的场景。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摄影技巧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摄影实践作业。
第二课时:1. 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展示学生上节课的摄影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2. 摄影技巧讲解(1)讲解摄影的后期处理技巧,如裁剪、调色等。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后期处理在摄影作品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与作业布置(1)分组让学生进行摄影实践,拍摄指定的场景,并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后期处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拍摄和后期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摄影后期处理技巧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摄影实践作业。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摄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摄影实践中的表现,如构图、曝光、后期处理等。
摄影课程培训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摄影基础课程培训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摄影发展史。
2. 掌握摄影的基本器材和操作方法。
3. 学会摄影构图技巧和光线运用。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摄影创作意识。
三、课程内容第一课时:摄影概述1. 摄影的基本概念2. 摄影发展史3. 摄影器材介绍4. 摄影基本操作第二课时:摄影构图与光线1.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 摄影构图的技巧3. 光线的类型和特点4. 光线在摄影中的应用第三课时:摄影后期处理1. 摄影后期处理的基本概念2. 常用摄影后期软件介绍3. 摄影后期处理的基本技巧4. 实例分析第四课时:摄影实践与创作1. 实地拍摄练习2. 摄影作品赏析3. 摄影创作指导4. 摄影作品展示与交流第五课时:摄影器材选购与保养1. 摄影器材选购指南2. 摄影器材保养方法3. 摄影附件介绍4. 摄影器材维护与维修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摄影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现场演示摄影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摄影过程。
3. 实践法:通过实地拍摄练习,提高学生的摄影技能和创作能力。
4. 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作品赏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摄影概述第二课时:摄影构图与光线第三课时:摄影后期处理第四课时:摄影实践与创作第五课时:摄影器材选购与保养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摄影基本概念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摄影作品的质量和数量。
3. 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摄影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和构图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摄影创作意识。
同时,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热爱,为今后从事摄影创作和摄影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新人摄影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新人摄影基础课程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摄影器材。
2. 培养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掌握摄影的基本技巧,如构图、用光、曝光等。
4. 学会使用相机进行实际拍摄,并具备后期处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周:摄影基础知识1. 课程概述:介绍摄影的历史、发展及摄影艺术的魅力。
2. 摄影器材:讲解相机的种类、基本构造及使用方法。
3. 摄影构图:分析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三分法、对称、前景与背景等。
4. 课后作业:拍摄一张具有良好构图的图片。
第二周:摄影用光与曝光1. 摄影用光:讲解光线的基本特性,如方向、强度、色彩等。
2. 曝光原理:介绍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及其对照片的影响。
3. 光线与曝光技巧:分析逆光、侧光、顺光等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
4. 课后作业:拍摄一张具有良好光线效果的图片。
第三周:摄影实践与技巧1.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拍摄实践,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 技巧讲解:针对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讲解相应的解决技巧。
3. 图片分析: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其成功之处,提高审美能力。
4. 课后作业:拍摄一张具有创意的图片。
第四周:后期处理与分享1. 后期处理软件介绍:讲解Photoshop、Lightroom等常用后期处理软件。
2. 后期处理技巧:讲解照片裁剪、调色、修复等基本后期处理技巧。
3. 作品分享: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拍摄心得。
4. 课后作业:完成一张照片的后期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摄影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摄影基础。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法:组织户外拍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摄影技巧。
4.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拍摄心得。
五、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摄影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作品: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摄影课程实操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摄影基础实操》二、授课对象:摄影爱好者、初学者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操作流程;2. 熟悉相机的基本功能及设置;3. 学会构图技巧,提升摄影作品的艺术性;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介绍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摄影史;2. 分析摄影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二、相机操作讲解1. 相机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2. 相机的持握方法及拍摄姿势;3. 摄影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ISO;4. 对焦模式及拍摄距离;5. 相机菜单及常用设置。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人配备一台相机;2. 指导学生熟悉相机操作,包括开机、设置、拍摄等;3. 布置拍摄任务,如:静物拍摄、风景拍摄等;4.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构图技巧讲解1. 构图的基本原则:黄金分割、三分法等;2. 线条、形状、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3. 前景、背景与主题的关系。
二、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个拍摄主题;2. 指导学生运用构图技巧,拍摄指定主题;3. 教师点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4. 学生交流心得,分享拍摄经验。
三、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摄影实践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升摄影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摄影基本操作的了解程度;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构图、曝光等;3. 学生对摄影的兴趣和热情。
七、教学资源:1. 相机若干台;2. 摄影教材;3. 摄影作品展示;4. 教学课件。
八、教学注意事项:1. 课前检查学生是否已熟悉相机操作;2. 实践操作过程中,确保学生安全;3. 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摄影心得。
摄影课程教案备课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摄影技术与艺术》二、授课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三、授课学时:共32学时四、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摄影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程内容:1. 课程概述(2学时)- 摄影的历史与发展- 摄影的分类与特点- 摄影器材的认识与使用2. 摄影技术基础(8学时)- 摄影曝光原理与技巧- 摄影构图与用光- 摄影后期处理技术3. 摄影艺术创作(12学时)- 摄影主题的选择与构思- 摄影艺术表现手法- 摄影作品赏析4. 摄影实践与作品展示(10学时)- 室内摄影实践- 室外摄影实践- 摄影作品后期处理- 摄影作品展示与交流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摄影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摄影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摄影技巧。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摄影实践,锻炼摄影技能。
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摄影心得。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课程概述、摄影历史与发展第3-4周:摄影分类与特点、摄影器材的认识与使用第5-6周:摄影曝光原理与技巧第7-8周:摄影构图与用光第9-10周:摄影后期处理技术第11-12周:摄影主题的选择与构思第13-14周:摄影艺术表现手法第15-16周:摄影作品赏析第17-18周:室内摄影实践第19-20周:室外摄影实践第21-22周:摄影作品后期处理第23-24周:摄影作品展示与交流八、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摄影实践任务。
2. 摄影作品:提交摄影作品,进行作品展示与交流。
3. 期末考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摄影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
九、教学资源:1. 教材:《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2. 多媒体课件:包括摄影理论知识、经典摄影作品赏析等。
3. 实践器材:单反相机、三脚架、闪光灯等。
摄影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摄影技术》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意思维。
3. 提高学生的摄影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摄影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课时:摄影基础知识1. 摄影发展史及摄影艺术特点2. 摄影器材及配件的认识3. 摄影曝光、聚焦、构图的基本原则第二课时:摄影实践操作1.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及使用技巧2. 摄影光线处理技巧3. 摄影构图方法及实践第三课时:摄影后期处理1. 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图像调色、裁剪、修复等技巧3. 摄影作品的艺术再创造第四课时:摄影创意与表现1. 摄影创意思维训练2. 摄影作品的表现手法3. 摄影作品的主题挖掘与表达第五课时:摄影实践作品展示与点评1. 学生摄影作品展示2. 教师点评与指导3. 学生互评与交流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摄影理论知识。
2. 演示法:展示摄影作品,分析摄影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摄影基础知识第2周:摄影实践操作第3周:摄影后期处理第4周:摄影创意与表现第5周:摄影实践作品展示与点评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5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作品(50%):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具有创意的摄影作品,并提交作品说明。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摄影技术》2. 教学课件3. 摄影作品集4. 摄影器材及配件5. 图像处理软件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摄影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摄影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3. 学生摄影创意与表现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对摄影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满意度。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摄影技术,提高摄影素养,为今后的摄影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摄影审美观和创意思维。
拍摄课程详细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摄影与摄像技术》二、授课对象: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2. 掌握摄影摄像的构图技巧、光线运用、色彩搭配等基本技能。
3. 学会使用摄影摄像设备,能够独立完成拍摄任务。
五、教学内容:1. 摄影摄像基本原理2. 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3. 构图技巧4. 光线运用5. 色彩搭配6. 实践拍摄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构图技巧、光线运用、色彩搭配。
难点:独立完成拍摄任务,掌握摄影摄像的实践操作技能。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结合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摄影摄像的历史和现状。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摄影摄像基本原理1. 讲解摄影摄像的基本原理,包括成像原理、曝光原理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概念。
三、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1. 介绍摄影摄像设备的种类,如数码相机、摄像机等。
2. 讲解摄影摄像设备的基本操作,如拍摄模式选择、曝光设置等。
四、构图技巧1. 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构图技巧。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摄影摄像基本原理和设备使用的掌握情况。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光线运用1. 讲解光线的基本特性,如方向、强度、色彩等。
2. 分析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如逆光、侧光、顺光等。
三、色彩搭配1. 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彩三原色、色彩搭配等。
2. 分析色彩在摄影摄像中的应用,如冷暖色调、色彩对比等。
四、实践拍摄1.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拍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拍摄。
2. 教师现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摄影摄像的基本技能。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摄影摄像水平。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摄影摄像基本原理和设备使用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课程教案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由我负责给同学们讲解摄影这门艺术,将各位同学带入摄影这门艺术殿堂。
初窥门径。
一、光,颜色
1.光,我们摄影所涉及的有自然光和人工光源。
2.自然光,又称天然光,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太阳光,
3.人工光源,也就是我们通过灯光获取的光源。
4.光线有冷暖的区别,比如太阳光早晚的的时候成红黄色,这就是片暖,我们
的室内的家用荧光灯片冷,拍出的照片片冷,发蓝色。
5.我们所看到的光线从冷暖程度上是用色温表示的,比如3000K属于冷光,正
常的5000K的白光,6500K以上光线片暖。
6.物体所展现的色彩,都是通过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眼中的,相机实
际上是个人体仿生学光学记录仪器。
二、正确认识我们手中的工具——照相机
1.相机是如何产生的,从艺术的角度讲,摄影艺术起源于对图像的写实记录。
也可称为写实艺术。
2.最早出现的相机是xxx相机,当时的相机还是只能使用一次成像的产品。
3.后来在柯达公司的创新下出现了可更换胶片的35mm相机,所谓35毫米相
机指的是xxx
4.相机的结构,镜头部分,机身部分,棱镜部分,握柄部分,存储部分,电子
显示部分,电子接口部分。
(配图和实物机拆解观察)
5.大家看,这部分就是镜头部分,镜头是由多个镜片的组合实现的,根据焦距
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镜头分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50mm),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
也可以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随着科技的发展,镜头也越来越具有更强的科技性能了,ED结构镜片,镜头防抖性能,镜头静音高速马达、内变焦技术、电子测光。
都为我们获得更完美的图像,高效和稳定。
现在我们使用的相机都具备了ED镜片,请看图中的镜片结构,简单的说光线在进入镜头的时候,由于镜片拉伸图像,物体的边缘会出现蓝色的亮边,ED 镜片结构就可以相应的解决掉一些问题。
防抖功能,能在我们手持相机的情况下,解决因为震动捕捉图像不清晰的问题。
低速快门拍摄尤为明显。
静音马达,以及内变焦技术,加快了我们的对焦速度,更快捷的捕捉图像。
电子测光,可以将景物的正确曝光度通过红外感应测出正确的曝光数值。
6.握柄部分,电池在此部分,快门释放按钮即右手丰富的功能键位。
7.存储部分,拍到的图像要存储到一定的介质上。
常用的有CF卡,SD卡,记
忆棒,记忆棒是索尼公司的专有储存卡。
当然,每种储存介质也有性能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储存的速度,相对应的几种介质的存贮速度如下:
8.CF卡133X为:10M/s
CF卡266X为:20M/s
SD卡为:20M/s
SDMC卡2X:20M/s
SDMC卡4X:20M/s
SDMC卡8X:40M/s
SDMC卡10X:60M/s
记忆棒:
记忆棒:
9.大家看,这就是机身部分,也是相机的核心,通过镜头把图像反映到机身里
面的感光元件上,我们才能获得所需要的图像,这部分就是感光原件。
10.大家请看,这里是棱镜部分,我们常用的是单反照相机,即单镜头反射照相
机,通过镜头图像同时传给感光元件,又通过五棱镜把图像显示到相机的目镜上。
11.我们常用的观察图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目镜,就像望远镜一样能直接观察
到镜头里的实景图像,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液晶屏幕观察到图像。
12.目镜观察景物,虽然只是从目镜里只能看到实景图像,优点在于,拍照时反
应速度快,当然要借助测光得出的结果我们来调整相应系数。
13.电子屏幕观察,现代显示技术可以实现通过电子屏直接显示拍摄时的最终效
果在按下快门键按钮,但科技也有相应的弊端,电子屏幕反应的速度慢,图像要经过电子传到到液晶屏幕上,延长了按下快门的反映速度。
14.所以我们为了获得更快捷的拍照速度,基本上使用目镜观察实景进行拍照。
15.要了解我们手中相机的几个常用功能键,快门、光圈、白平衡(wb)、感光
度(iso)、曝光补偿。
三、正确曝光
不管是胶片还是数码,我们通过相机把图像记录到我们的相机里,我们拍到的景物要和实际的景色要保持一致,不能过亮,也不能过暗,不能偏红,也不能偏蓝。
1.快门:
从相机结构看,相机里面有个小板子,它的开关速度就是我们的相机快门速度。
快门的速度是我们捕捉图像的关键,速度快,捕捉的快,特别是对于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慢了,图像就虚化了。
2.光圈:
光圈,相机中用F表示,叶片组合控制进光量,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大光圈越小。
对于上一个知识点快门来说,有时候光线太过于刺眼,我们的快门速度无法调到再高了,就需要光圈控制光线,达到完美的曝光。
当然,小光圈和大光圈各自有不同的效果。
3.大光圈,比如2.8以上的大光圈拍摄出来的图像,景深很浅,能够突出主体。
4.小光圈,我们可以获得更强烈的层次感。
特别是拍一些云彩之类的图像尤为
显著。
5.上面两张图,采用的相同的位置,相同的角度,分别用1.8的大光圈和5.6
的小光圈拍的同一景物,大家就可以看出,左图大光圈精深很浅除了主体后面都已经虚化了,5.6的小光圈,景物的深度都可以看到前后的东西了。
6.白平衡:
就是因为光源的色温高或者低的缘故,我们拍摄的物体可能和实景颜色不是完全一样,有可能偏红,或者有可能偏蓝。
白平衡就是用白色进行校准其他的颜
色,白色如果正确了,既不偏红也不偏蓝,其他的颜色就正确了。
常用的几种白平衡,相机里现在有自动白平衡,手动白平衡,更是消费级相机还把室内荧光灯和室外太阳光都作出白平衡选项。
更方便了我们实际操作。
7.曝光补偿: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曝光的方式,由于光源过暗或过亮,无法达到
正确的曝光,我们就需要提高或减少曝光补偿。
8.感光度:也就是ISO,由于进光量的限制,曝光补偿也满足不了拍摄的需求
了,我们在将光圈调到最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快门速度仍然仍然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更高速的快门。
我们就需要提高感光度,获得更高速的快门速度。
当然iso越高图像的质量相应差些,毕竟是在我们的镜头进光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情况下。
图例讲解感光度。
从iso50-iso3200
四、美学常识
1.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所以对于美学以及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
义,通俗的讲,美是对一切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2.我们学习摄影只是美学或者艺术的一小部分。
所以我们对于美学要从多方面
的角度涉及一些常识。
我们要在不同的领域去观察美审视美,才能对美学更加理解丰富。
比如美食方面讲究色香味,其中色就是造型美。
我们拍动物,也要掌握动物相关的特性,不能把老虎拍得跟只小猫似的,要展现丛林之王的其实。
书画方面也可以借鉴美学丰富我们的摄影水平。
西洋的油画大家可以抽时间看看,为了突出主体,尤为在人物方面,面部最清晰,眼睛非常明亮,其他部分就很模糊了。
五、构图
构图的好坏,直接的体现一幅作品的表现力,我们获取的图像为了在仅有的范围内表现出来,我们需要合理的构图。
常用的构图方法有九种:
1.水平
2.地形
3.圆形
4.交错行
5.扩张型
六、光线的运用
有光我们才能看到颜色,光线的运用是构筑摄影作品的基础,拍摄时,我们会采用,顺光、逆光、侧光、全光源、冷光、暖光、背光等等光照效果。
就是为了实现我们要达到的图片表现力。
1.顺光:是顺着光源的角度拍摄物体。
可以从正常的视角获取图片,也是
我们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
缺陷是,有时候反光的缘故失去了部分色彩
的表现力。
2.逆光:对着光源拍摄,请看,这是光源,咱们的相机朝着光源拍照,
七、室外摄影
八、室内摄影
九、艺术摄影
十、人像摄影
十一、风景摄影
1.拍摄水流,凝固水滴,运用高速快门拍水冠。
2.拍水雾,低速快门拍云雾状水流。
使用三教架,将快门速度降低到2秒,十二、新闻摄影
十三、照相馆和影楼摄影
十四、摄影后期技术和图片后期修饰十五、室内实拍练习
十六、室外实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