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教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狱中书简》word教案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狱中书简》word教案

《狱中书简》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1)结合时代背景,读懂课文,把握中心。

(2)学习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3、情感、态度、价值(1)学习革命者在逆境之中坚强不屈、从容乐观的革命精神。

二、学习重点1、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2、梳理课文结构,把握文中情节,品味作者情怀。

三、学法指导1、结合工具书识记理解文中生词。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文体常识1、本文是一篇散文。

2、书简就是书信,本文是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在狱中写给革命家李扑克内西的夫人宋儒莎的信件之一。

《狱中书简》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书信集。

五、走进作者1、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著名活动家和理论家。

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9年1月15日,她与李扑克内西等人一同被杀害。

六、初读全文,整体感悟(读一读)1、放声朗读全文,熟悉文中的情节。

2、给加点的生字注音:肃穆.奄奄.一息嘹.亮踱.步头晕目眩.3、看拼音,写汉字:信jiān 万lài 俱寂阴mái mò然花xù4、解释生词(1)哑然失笑:(2)扶疏:(3)亭亭玉立:(4)奄奄一息:(5)万籁俱寂: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1)、在我前面是一棵枝叶扶疏的肃穆而慈祥的白杨。

(2)、仲夏的节日!仲夏的节日!忽然间大家跳起皮特尔梅尔华尔兹舞来了。

(3)、它的包着种子的绒毛到处飞舞,像雪花似的飞满天空。

6、《狱中书简》作者,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七、再读课文,梳理情节(理一理)1、文中的那句话领起了下文?2、作者用优美的文笔回忆了昨天的经历,你能用简明的文句概括作者回忆的三件往事吗?(1 )2、3、八、品味故事,把握情感(品一品)1、昨日的三件小事,分别流露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 ( 2) (3)2、思考讨论,把握中心本文回忆了表现了作者九、通读全文,品味文句(品一品)1、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宁静优美,你认为这些文句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注意特殊的地点狱中)2、朗读课文第三节的第二句话,思考:(1 )句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作者身在狱中,失去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觉?4、文末说夜莺的歌声像灿烂的银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句子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5、全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十、阅读欣赏(拓一拓)《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狱中书简》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狱中书简》教案

《狱中书简》教学设计现主备人:刘建英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初读读内容,精读品语,朗读悟情感三个环节来理解主旨,品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逆境之中也要坚强与乐观,体会自己生活中生命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主旨,品味文中富有感情的句子和段落,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态度。

教学难点:生活中理解生命的意义。

教法及教学手段:1、教学法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开头以创设情境先声夺人,调动学生的情感。

整节课将以“自主、合作、交流方法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难点。

2、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用视觉和听觉调动学生装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

明析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预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展示教学目标,明确本课任务三、预习交流1、字词交流。

2、资源交流。

(对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进行简介,在此教师强调特定的时代背景)探究:四、读、品、悟(一)初读。

(二)品读。

生根据问题提示,精读课文,画出三个画面经典语句。

精导:(三)研读。

1、师生找出作者情绪最高涨的段落进行赏析。

2、师范读课文,创设阅读情境。

3、生朗读体会作者高尚情操。

4、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3)……(生质疑)(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情境地创设有许多,但最有效的莫过于教师示范读,为学生引路,指导学生读出作者要表达的内心情感。

合作探究问题只起抛砖引玉作用。

为第三小题:学生质疑引路,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会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这一环节,也有很大风险:(一)生没有问题,(二)问题过于刁钻,师答不出。

但不管怎样都要给学生一个机会,给自己的一个挑战,让学生明白,只有善于提问,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学习。

过程的价值远远大于结果)。

五、小结作者这样一个革命者虽然身陷囹圄,却不悲观失望,以其细致的观察、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一个革命者博大的胸怀和女性的爱去感受生命的可贵,并寄托了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些无不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导学案1无答案北师大版§晨读在线§●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佚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

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稻盛和夫●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

——华特·贝基霍●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的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罗索●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伏尔泰●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希望,胜利必属于希望。

——普里尼●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

——爱因斯坦●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佚名●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

——恰普曼●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康德●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永远站立在坚实的崖层上;信念是一颗草,一颗顽强的仙人掌,永远屹立在恶劣的沙漠里;信念是一颗星,一颗闪耀的北斗星,永远指明前进的方向;信念是一股泉,一股清澈的沙漠泉,永远滋润干涸的心灵。

●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狱中书简学习目标:初级目标:1、识记文中的生鲜字词。

2、朗读课文,背诵文章片段。

3、识记作者,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中级目标:4、把握文章主要事件。

5、运用重点词语分析法,对文中写到的景物和事物进行分析。

高级目标;6、通过分析,感受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7、通过与《海燕》相对比,感受作者的坚强与乐观。

课前自测题:朗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飒飒.()奄奄..一息()仲.夏()战.栗()鸫.鸟()信笺.()踱.来踱去()柔荑.花()二、写出相关词语。

万()俱寂惊天霹()阴mái()()mò然三、请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字。

小心冀冀不可思异四、本文作者,是创始人之一,本文选自。

课堂在线: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

分小组讨论探究,完成预习检测题:1、文章依次讲述了在花园中写信、、、、等几个情节。

作者是按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文章中写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这些事物具有怎样的特点?3、由此你是否感受到了罗莎卢森堡的美好心灵?能具体说一说吗?三、小组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四、“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读一读下面的片段,你是否感受到了相同的情感波动?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五、作者失去人身自由,生命危在旦夕,可是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哀伤的感觉?六、朗读最后一段。

总结。

七、完成练习。

课堂学习效果检测题:1、抄写你最喜爱的句子,联系作者高尚的情感做简单赏析。

2、在课外读物中有过深深触动你心灵的英雄人物吗?请将他或她的事迹和精神写成一段话。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精品表格教案(3页)

北师大版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精品表格教案(3页)
2.作者简介列宁称她是“世界无产阶级国际的优秀人物”||,“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永垂不朽的领袖”||。《狱中书简》这封信是1916年7月-1918年10月||,她在狱中写给李卜克内西夫人的||。因要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朋友||,必须经过敌人的检查||。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八年级语文电子教案
课 题:狱中书简
课 时:共3课时
教学目标
A类: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B类:品味文中富有感情的句子和段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C类: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预习作业
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教学板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信笺( )飒飒( )仲夏( )奄奄一息( )战栗( )鸫鸟( )哑然失笑( )踱来踱去( )绽裂( )晦暗( )阴霾( )均匀( )如痴如醉( )蓦然( ) jiān;sā;zhòng;yǎn;lì;dōng;yǎ;duó;zhàn;xuàn;lài;huì;mái;yún;mò;chī
2.小组讨论||。(1)这是一封信||。明确:是罗莎·卢森堡写给宋儒莎的||。
(2)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明确:他们是好朋友||。作者在狱中给好朋友写信||,告诉好朋友她在狱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3.小组交流:这封信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先写作者在狱中花园里写信;然后回忆昨天发生的事情:拯救大孔雀蝶;白杨花絮飘荡奇妙景象;大雷雨后难忘的景色||。
3.速读课文||,标出你认为能体现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或句||,联系课文内容来说明||。
夏季的丰满茂盛和生命的沉醉||。
二.精读探究
1.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作者在第一段中||,写了哪些生命现象?
树木丰满茂盛||,小鸟的啼叫||,孔雀蝶复生||。

第5课《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5课《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

第5课《狱中书简》教案(北师大版初二下)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罗莎.卢森堡的知识,识记并明白得文中的生字词。

2、结合时代背景,读明白课文,明确其主旨。

3、学习革命烈士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培养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明白得作者用〝漂亮的生命去诠释生命的漂亮〞。

2、学习革命烈士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白得作者什么缘故不写自己在狱中生活的困难、自己的斗志,而是满怀欢乐的描述自然美景呢?[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法[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革命故事激趣引题:请同学们讲述英雄刘胡兰、董存瑞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罗莎·卢森堡〔1871年——1919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闻名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导。

1871年3月5日,罗莎·卢森堡出生于俄属波兰边界邻近的一个小城,3岁那年全家迁到华沙。

1880年就读于华沙某中学。

1887年毕业后,成了〝第二无产阶级党〞一个下属小组成员。

次年10月,该党遭到破环,许多成员被捕,她曾流落外地,大约1889年底到了苏黎世。

在一段时刻内,她曾借居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卡尔·柳不克家,这对她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起了不小作用。

1890年,罗莎·卢森堡在苏黎世大学社会政治系学习,翌年5月成为该系正式学生。

在校期间,她除了努力学习规定课程外,还刻苦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1892年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1893年7月她与吉希斯创办了«工人事业»杂志,第二年3月又创建了波兰王国社会民主党。

为了做德国占据区波兰民族的工作,卢森堡取得德国国籍,于1898年5月迁居柏林。

到柏林后,她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党的竞选活动,多次在集会上发表演讲,表现了杰出才能,受到了党的信任。

其重要功绩是,她挑起了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旗帜,写了一系列文章。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狱中书简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5狱中书简教案

《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现主备人:贺帅原主备人:习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的革命立场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朗读、背诵诗歌。

2、体会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和献身精神。

学法指导1、利用工具书解决诗歌中的字词。

2、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学:检查预学请同学说说问题和作者:1、文体常识《囚歌》《我的“自白”书》是新体诗。

它的格律形式、押韵都比较自由,没有字数、行数的限制。

“自白”加引号表示不是敌人想要的那种自白书,而是诗人对个人心志的表白。

《就义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属于旧体诗。

绝句,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

2、走近作者叶挺(1896—194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杰出的军事家。

抗日战争是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中被扣押,经中共中央国民党当局严正交涉,1946年3月出狱,4月8日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吉鸿昌(1895—1946),早年参加西北军,以英勇善战升为旅、师长。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同年11月9日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刺伤抓住捕,24日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

陈然(1923—1949),曾任《挺进报》特支书记,并负责《挺进报》的秘密印刷工作,1948年4月被捕,后在监狱中坚持斗争,写下了不朽的《我的自白书》诗篇。

读一读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小组内相互检查,看哪个小组背诵的最快。

2、不认识的字词用横线标出后,问一问小组内的同学或查字典解决。

自学检测紧锁身qūxiū耻镣铐下面词语中有2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敞开心扉吝惜异常夜暮降临带血的棘刀《就义诗》的作者是。

探究: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囚歌》一诗中表达作者对埋藏旧世界的热烈期望和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决心的诗句是《就义诗》中表现作者为抗日而不惜牺牲生命的诗句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红色经典 第5课《狱中书简(节选)》(第2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
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交流,适当点拨、补充,使学生明确答案要点。同时多媒体出示。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2.比喻和通感。特别是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形象,给人鲜明豁亮的深刻印象。一是在铅灰、艳紫的昏暗天色背景下,同为视觉形象,对比鲜明。二是在昏暗阴森的氛围中,夜莺毫无畏惧的啼唱,给人特别亮丽耀眼的感觉。三是用银光闪闪辉耀形容革命者面对黑暗显得格外灿烂夺目。
(三)总结归纳:
1.主题思想: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及自豪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写作手法: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2)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
(3)象征:夜莺和环境的象征意义----革命者面对恶劣的环境,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仍具有坚定的信念。
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
学法导航:
(一)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感。文章的基调往往跟文中较大量出现的词语有密切关系,请找出课文中的这类词语。
“生命的沉醉”的美好感觉和赞美生命力的相关重要语句,文中出现的“生命”现象都是花、鸟、虫、木,这些跟人有什么关系?
(二)细部探究:
1.“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作者失去人身自由,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的感觉?
相关: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如: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狱中书简
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2、识记作者,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并背诵最后一段。

4、把握文章主要事件。

5、通过分析文中的景物和事物,感受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飒飒()仲夏()战栗()鸫鸟()踱来踱去()柔荑花()
绽裂()信jian ( ) mò()然阴mái()万籁俱寂()
2、写出相关词语。

惊天霹()奄奄一()不可思()万()俱寂小心(
)()
()()玉立()盆大雨如醉如()()然失笑()()澎湃
3、文学常识:
⑴、“狱中书简”的含义是
⑵、《狱中书简(节选)》的作者,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她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左派领袖,被列宁誉为“”,“

课内检测:
合作探究:
本文是作者于1916年至1918年期间在狱中写给李卜克内西夫人的信札之一,认真阅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探究:
1、文章依次讲述了哪几件事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在文中画出表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2、文中写到了哪些动物和植物?这些事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3、作者身陷囹圄,为何却有闲情逸致来描写那么多的植物和动物,其目的是什么?
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直鸫鸟在窗前响亮而又神奇地唱起歌来,唱的嘹亮极了。

()
(2)远处的隆隆雷声像汹涌滂湃的海涛余波,不断滚滚传来。

()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的含义。

仲夏万籁俱寂
如醉如痴不可思议
蓦然
提优补标:
练习册P32阅读练习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课内检测:
练习册P31第一题
合作探究:
1、作者失去人身自由,生命危在旦夕,可是为什么文章没有阴郁、哀伤的感觉?
2、课文描写了花鸟虫木的生命现象,尤其是夜莺啼唱一段,寄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是鸟的感觉还是人的感觉?读一读下面的片段,你是否感受到了相同的情感波动?
海燕(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4、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巩固练习: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电视上经常播放介绍我国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B、目前,我国各个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学校利用假期,把所有的教室的墙壁都刷得十分洁白。

D 、会上,他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批评意见。

2、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大学实行阳光招生。

(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地招生)
B.为了满足人们饮食健康的需求,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指绿颜色的蔬菜)
C.球迷们强烈抗议比赛不公,要求吹黑哨的裁判立即下课。

(下课:被免职或主动辞职)
D.沉溺网络、迷恋韩日漫画,已成为影响部分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杀手”。

(心理杀手:指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提优补标:
1、下面语段中画线地方有两处表达有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为了保障眼下人们最关心的①食品和日用商品质量安全,②超市又推出新举措。

10月23日,南京市③60多家小区的近百位居民被苏果超市聘为“质量监督员”。

这些监督员将对遍布南京的近百家苏果社区④商品质量、退换货服务等进行缉查监督。

①病因:修改:
②病因:修改:
2、请你以罗莎•卢森堡的友人的身份给她写一个综合评价。

(一)课文描述的花、鸟、虫、木的生命现象,尤其是夜莺啼唱的一段,寄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情感?
对生命、生活和自由的美好感觉、热烈向往和热情赞美,尤其表现出女革命家的激情、坚贞、优美、精致的情感品质,身处逆境却充满乐观、信念坚定、情趣美好、热爱众生的高尚情怀。

详见练习一。

(二)课文有无写到失去自由的阴郁气氛?全文(尤其最后一段)是否给人阴郁的感觉?为什么?
有四处写到阴郁气氛。

一是随后很快被愉快基调淹没。

二是正由此反衬、突出了生命激情;特别是最后一段是理想的光华,是全文的高潮。

详见练习三。

(三)“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像一道灿烂的银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这样描写?
前者为拟人;表现革命者蔑视黑暗的高贵精神。

后者为比喻和通感;在昏暗背景下,转化为视觉,对比更鲜明,更表现出清脆亮丽的莺啼,更突出所寄寓的革命者精神气概的灿烂夺目。

详见练习三。

四.课文讲解
《狱中书简》
(一)文章主旨
文中她是那样热爱大自然,她常常用“这是多么美啊”来赞叹一棵大的黄杨,一簇小花,一个黄昏。

她的心却由于一种无从捉摸的内心喜悦而怦怦跳动着,就像是在辉煌的日光下走过一片绚烂的草原一样。

狱卒沉重的步伐的吱吱声,对于她也像是在唱一支短小悦耳的生活的歌。

(二)文章思路
这是一束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札。

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

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我们看到的不是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也不是对革命斗志充满豪情的抒发,甚至没有对监狱艰难生活的具体描述。

我们看到的是爱,对大自然、对动物、对生活,对共同战斗的朋友,对人类和世界的爱。

(三)重点语句
上午我在浴室窗子上发现了一只大孔雀蝶。

它大概在屋子里已经有好几天了。

它在坚硬的玻璃上无力地飞扑着,已经奄奄一息了;它的双翼仅仅还有微弱的一丝生机。

解析一个身陷囹圄的人,居然会对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倾注了这么多的关心,这似乎不可思议:自己的处境是那么的艰难,竟还有心思去关心别的生命。

其实,这一细节的安排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正是因为作者身陷囹圄,他才知道对于一个失去自由的生命来说,生命对于他(它)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四)写作特点
全文格调高雅,文笔清新,娓娓道来,韵味无穷。

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

当她自由的时候,她忙于革命工作,不大可能有闲情
谈到这些,更不大可能将这些写下来。

正像许多革命者一样,只有在监狱中,她才有较多的空闲,又被限制着不能谈别的事。

在读着这些信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作者的人格和心灵所感动。

这些信札写得如此朴素、真挚、美丽,好多地方是真正的诗。

(五)课后练习解答
第一题
相关重要的语句有:它在坚硬的玻璃上无力地飞扑着,已经奄奄一息了;它的双翼仅仅还有微弱的一丝生机。

你听,这只小鸟歌唱得多愉快,那么你小小的生命也必须恢复过来才是!
正是因为作者身陷囹圄,他才知道对于一个失去自由的生命来说,生命对于他(它)来说显得多么重要。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孔雀蝶“同病相怜”,拯救孔雀蝶的行动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希望人世间失去自由的一切(包括作者自己)都能获得拯救。

第二题
坚硬一丝生机小心翼翼依然脱口说出愉快小小的生命哑然失笑多么高兴如醉如痴没有听见过神秘不可思议不禁反复吟诵但愿
第三题
1.这本书,使我们得到安慰和鼓舞,而且令我们感受到:她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的乐趣,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甚至在单独监禁的狱中也是如此。

2.比喻。

在一个寂静无声的漆黑的夜里,她在囚房中静静地躺着,身子像是被冬日的黑暗、烦闷和不自由的黑布层层缠裹住。

例句:如,于是再一次用像孩子般的单纯行为,保存心底的那份透明,就像窗的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