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生鲜
生鲜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生鲜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推荐生鲜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9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
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鲜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鲜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篇1一、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构成1.单位负责人;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二、餐厅卫生制度1.餐桌椅整洁,地面清洁,玻璃光亮,有公共痰盂和洗手设施。
2.要每天清扫两次,每周大扫除一次,达到无蝇、无蜘蛛。
3.不销售变质、生虫食品。
4.小餐具用后洗净、消毒、保洁。
5.服务人员穿戴清洁工作衣帽,工前、便后洗手消毒。
6.点心、熟食必须在防尘防蝇玻璃柜内销售,坚持使用清洁的售货工具。
7.服务人员工作时禁止戴戒指,手链,涂指甲。
三、凉菜间(冷荤间、熟食间)制度1.凉菜制作必须做到“五专”:即专人、专室、专工具、专冷藏、专消毒。
并在凉菜制作间入口处设预进间,供工作人员二次更衣、洗手消毒使用。
2.凉菜制作间内必须安装空调设施,保证室温低于25℃。
3.凉菜制作间加工前必须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凉菜制作前要将刀、砧板、台面、手进行消毒并有消毒记录。
5.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供加工用的蔬菜、水果等食原料,必须洗净消毒,未经清洗处理的,不得带入凉菜制作间。
6..工作人员穿戴整洁工作衣帽、口罩,保持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消毒。
7.熟食勤作、勤销,做到当天制作,当天销售,过夜隔夜食品回锅加热销售,不出售变质食品。
8.工作结束后要做好工具、容器的清洗消毒及制作间内的清洁卫生工作。
9.非专业间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不得在专间内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四、初(粗)加工间制度1.有专用加工场地,工具、容器要专用,腐败变质原料不加工使用。
2.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应洗净,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应分池清洗,水产品应在专用水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将外壳洗净,必要时应进行消毒处理,设有能盛装一个班产垃圾的密封容器。
生鲜食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生鲜食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鲜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生鲜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储存、运输、配送等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生鲜食品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生鲜食品生产管理第五条生鲜食品生产企业应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进行生产。
第六条生产企业应制定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七条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料采购管理,严格把控原料质量,不得使用非法原料、劣质原料或有害物质。
第八条生产企业应加强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生产设备、容器、工具等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第九条生产企业应进行产品质量自检,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三章生鲜食品销售管理第十条生鲜食品销售企业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进行销售。
第十一条销售企业应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制度,核实产品来源、质量及相关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销售企业应加强销售过程管理,确保销售场所、设备、容器等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三条销售企业应对库存生鲜食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不得经营过期、变质、有害物质超标的生鲜食品。
第四章生鲜食品储存、运输和配送管理第十四条生鲜食品储存、运输和配送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储存生鲜食品应选择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产品新鲜、卫生。
第十六条运输和配送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鲜食品变质、污染。
第十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生鲜食品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可追溯至来源。
第五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第十八条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学校食堂卫生标准规范食品储存温度与时间

学校食堂卫生标准规范食品储存温度与时间学校食堂卫生标准:食品储存温度与时间食品安全和卫生一直是学校食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正确的食品储存温度与时间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学校食堂卫生标准规范中与食品储存温度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通过遵守这些规定,学校食堂可以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1. 冷链管理冷链管理是保证食品新鲜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学校食堂应设立专门的冷冻和冷藏设备,并严格控制食品的储存温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食品的储存温度要求:- 新鲜肉类:冷藏在0℃至4℃之间,冷冻在-18℃以下;- 生鲜蔬菜:冷藏在0℃至4℃之间;- 牛奶和乳制品:冷藏在0℃至4℃之间;- 熟食和半成品食品:冷藏在0℃至4℃之间,或根据特定需要进行冷冻储存。
食品储存温度不仅涉及到食品新鲜度,同时也与食品中的微生物繁殖有关。
低温可以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食品变质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2. 配餐周期管理为了避免食品的长时间保存和维持食品的新鲜度,学校食堂应该合理安排食物的配餐周期。
一般来说,学校食堂的食品配餐周期应不超过24小时。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食品仍然保持新鲜、安全和美味。
此外,学校食堂还应定期清理冰箱和冷柜,确保食品的储存空间整洁,并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这意味着在存放新食材之前,应该首先使用老食材。
3. 温度计的使用为了准确监测食品储存温度,学校食堂应该配备和使用适当的温度计。
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温度计的准确性,并确保温度计被正确地放置在冷藏、冷冻设备以及可能有食品储存的地方。
只有准确的温度检测结果,才能帮助食堂管理者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食品储存的安全性。
4. 员工培训和监督食品储存温度与时间的规范需要得到食堂员工的严格执行。
食堂管理者应重视培训新员工,并定期进行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员工需要了解储存温度和时间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食品储存方法。
此外,食堂管理者还应建立规范的监督体系,确保员工遵循食品储存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生鲜超市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生鲜超市食品安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鲜超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生鲜超市的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生鲜超市职工和经营者必须遵守本规章。
第三条生鲜超市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第四条生鲜超市必须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检查体系,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食品安全管理第五条生鲜超市必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食品采购、存储、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责任和义务,确保食品安全。
第六条生鲜超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选择正规渠道采购食品,禁止购进过期食品、变质食品等有安全隐患的食品。
第七条生鲜超市必须建立规范的食品存储管理制度,对不同种类的食品采取不同的存储方式,确保食品品质。
第八条生鲜超市必须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管理,员工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加工方法,避免交叉污染。
第九条生鲜超市必须定期对存储环境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环境和设备的卫生安全,及时清洁、消毒。
第十条生鲜超市必须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对每批食品进行追溯,保障食品的来源可查。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一条生鲜超市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传染性疾病。
第十二条生鲜超市必须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员工具备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十三条生鲜超市必须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卫生意识,确保员工的行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四条生鲜超市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评定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服务质量,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培训和纠正。
第十五条生鲜超市必须建立员工奖惩制度,对遵守规章制度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给予惩罚。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生鲜超市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的标准

一、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章第二十条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的标准(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四)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医学|教育网整理、标识、说明书的要求;(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二、食品卫生标准我国制定的食品卫生标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1、感官指标:所谓的感官指标是指通过目视、鼻闻、手模和品尝检查各种食品外观的指标。
一般包括色泽、气味、口味和组织状态等内容。
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是指食品在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带入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腐败变质后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理化指标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某种食品需要检验的指标主要从食品在生长、生产或制造和贮存过程可能的污染和变化等方面考虑,这些都在食品卫生标准中反映出来。
理化指标的测定表示方法一般有%、mg/Kg、ul/L 等。
3、微生物指标。
三、食品安全需要注意什么1.认真对待“有效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产品,发现过期产品应向商店经营者报告。
如果包装食品在包装上标明的有效期内“变坏”或回家后发现包装破损,应退货并向零售商或食品加工商报告。
2.假冒伪劣食品涉及到使用劣质、廉价原料来欺骗消费者并降低竞争成本。
如发现销售假冒品牌、假冒标签的食品及被污染过的食品等应向有关机构检举揭发。
检举揭发这些事件可以帮助当局查处不法商贩,防止此类事件重现。
3.生鲜食品特别是肉类、鱼类和其他海鲜应存放在冰箱底层,加工过的食品放在顶层。
食品应包装或妥善盖好后储存。
生鲜食材留样量标准

生鲜食材留样量标准
生鲜食材留样量标准一般根据食品安全法、国家卫生标准以及行业规范来进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鲜食材留样量标准:
1. 肉类食材:留样量应按照每批次不少于3份,每份留样量不能少于2kg。
2. 鱼类食材:留样量应按照每批次不少于3份,每份留样量不能少于1kg。
如果是大型鱼类,留样量可适当增加。
3. 蔬菜类食材:留样量一般按照每批次不少于3份,每份留样量根据不同蔬菜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为1-2kg。
4. 水果类食材:留样量一般按照每批次不少于3份,每份留样量根据不同水果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为1-2kg。
5. 其他生鲜食材:根据食材的特性和食品安全的要求确定留样量,一般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为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些常见的留样量标准,具体的标准还需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来确定。
在进行留样时,还需要注意留样的方法,如密封包装、标识等,以确保留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生鲜果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生鲜果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确保生鲜果蔬的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鲜果蔬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企业和个人。
三、组织管理1. 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监督和执行本制度。
2.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四、采购管理1. 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生鲜果蔬来源可靠。
2. 严格执行进货检查制度,确保生鲜果蔬无病虫害、无污染。
五、储存管理1. 新鲜果蔬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2. 定期检查储存设施,防止霉变和腐烂。
六、加工管理1. 加工区域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 加工工具和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七、销售管理1. 销售前应进行再次检查,确保果蔬新鲜、无损伤。
2. 销售人员应佩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帽子。
八、不合格品处理1. 发现不合格的生鲜果蔬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 建立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九、卫生管理1.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员工应持有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十、记录管理1.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所有相关活动和检查结果。
2. 保存所有采购、销售和处理记录,以备查验。
十一、应急处理1.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立即启动应急程序。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员工熟悉应急流程。
十二、监督与改进1. 定期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和市场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
十三、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食品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变更,应及时修订本制度。
生鲜肉类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生鲜肉类生产、流通、消费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鲜肉类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服务以及监督管理等环节。
第三条生鲜肉类安全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风险防控;(二)全程监管,责任明确;(三)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四)企业自律,社会共治。
第二章生产环节第四条生鲜肉类生产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取得相关证照;(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三)配备必要的生产设施和设备;(四)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检测能力。
第五条生鲜肉类生产者应当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规定,确保肉品质;(二)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屠宰,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三)对生鲜肉类进行清洗、消毒、分割、包装等环节,确保卫生条件;(四)建立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全过程记录,确保可追溯;(五)定期进行自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加工环节第六条生鲜肉类加工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取得相关证照;(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三)配备必要的加工设施和设备;(四)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检测能力。
第七条生鲜肉类加工者应当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工,确保肉品质量安全;(二)对生鲜肉类进行清洗、消毒、分割、包装等环节,确保卫生条件;(三)建立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全过程记录,确保可追溯;(四)定期进行自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四章流通环节第八条生鲜肉类经营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依法取得相关证照;(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三)配备必要的经营设施和设备;(四)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检验检测能力。
第九条生鲜肉类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生鲜肉类来源合法、安全;(二)对生鲜肉类进行分类存放、销售,确保卫生条件;(三)建立销售记录,确保可追溯;(四)定期进行自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4 加工工具是否有生锈或断裂?
2.15 包材是否妥善隔离置放并维持清洁?
2.16
灯罩是否严重积尘、长灰、剥落或 结露?
2.17 灭蝇灯工作情况正常,且清洁?
2.18
是否配制、使用和交换用于工具的 消毒箱或消毒柜 ? 熟食专间的紫外线灭菌灯工作是否 正常? 食品上方的灯是否有防爆膜或灯 罩?
2.19
-10 1、发现操作间及销售区域有四害的足迹则扣分。
2.23
-20 1、不用或已损坏的设备应转移配件仓库或报废。包括包材仓库
2.24 操作间是否有纯水设施? 冷库、冻库及仓库是否有产品分类 3.1 图和分类标识?且产品按分类摆放 。 3.2 所有商品是否遵守先进先出之原则?
-10 1、操作间的纯水设施应有标识。
管路、展示柜的玻璃、销售及品尝 3.4 用具、架子、灯罩、价格牌是否接 触到食品? 3.5 保存中之成品、半成品及已拆封原 料是否按内部规定操作? 待丟弃之成品及半成品是否与良好 品隔离放置,且清楚标示? 商品及清洁后容器是否直接放在地 上?
-30
1、库存中的所有商品、原料都应覆盖或密封放置,避免污染, 且堆放整齐。 1、退货、销毁产品必须放在指定区域,(标识清楚)。2、应 与良好品分开10cm以上。
清 洗 消 毒
2.12 所有加工机械设备是否清洁?
容器、刀具、砧板、铁盘、铁夾等 2.13 厨具是否清洁?
1、容器表面无发霉,生锈,积尘,食物残渣,油腻,破裂等。 -40 (包括各类周转箱、各类塑料、不锈钢桶 );2、工具表面无 发霉、积尘、食物残渣等。3、不在使用的刀具应放在消毒柜、 带盖的消毒水容器中。 -40 1、加工食品的工具表面无锈斑或断裂。 1、包材间或包材存放区的包材必须密封放置。2、在使用中的 -30 包材应做好防护,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3、包材不得放在冷 库。 -20 1、灯罩表面无发霉、无明显积尘、破裂脱落。 1、灭蝇灯表面无积灰,托盘和网罩不得超过五只死蝇。2、灭 -20 蝇灯能正常使用。3、灭蝇灯不能安装在开放式陈列产品区或加 工区上方。4、苍蝇拍放置远离食品。 1、紫外线消毒柜保持清洁。2、消毒箱内药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 -40 。3、消毒水的浓度应在200ppm-400ppm之间。4、消毒水中刀具 需浸没。 -10 1、能正常工作。
3.6
-50
3.7
-20 1、商品不得着地,须加垫仓板或上货架。2、离地13cm以上。
3.8 是否有货物存放在顾客手推车上?
-20
1、禁止使用顾客手推车。2、补货车要有部门标识,且保持清 洁。3、做到定期清洗消毒。
3.9
散装产品销售时是否有防尘材料遮 盖?
-40 1、直接入口的散装商品应加盖销售。
工 作 方 法
2.20
-10
1、散装食品上方的灯必须有保护膜或灯罩(包括开放式展示柜 和加工食品的操作间)。
2.21 垃圾筒是否带盖并及时清理?
-20
1、垃圾不能超过垃圾桶的边沿(2/3)。2、垃圾桶必须带盖、 标识。3、垃圾袋应及时补充,桶内桶外无积垢发霉现象。
2.22
是否发现病媒(苍蝇、蟑螂、老鼠 等)及其他昆虫? 工作间和商品/原料存放库不得存放 不能正常使用的设备/设施或工具。
切割、重组、包裝成品之人員是否 1.2 配戴洁净完好手套?前额头发是否戴 在帽子内;口罩是否正确佩戴? 1.3 销售散装产品及品尝试吃之人員是 否配戴洁净完好帽子,手套,口罩? 是否在工作区及仓库内吸烟,吐痰 、嚼口香糖或喝水,吃东西?
1.4
-10
人 员 卫 生
工作人员是否蓄留指甲、涂指甲油 1.5 或戴外露饰品,手表?男员工头发的 长度是否前面超过眉毛、侧面超过 耳垂、后面超过衣领? 1.6 生病或手部有伤口之人员是否按要 求操作?
4.3
是否使用过期原料,包括变质原料, 1、不准有明显变质腐坏的、被虫害污染的原料,及使用过期的 -100 被污染产品或原料 原料。
4.4 货架是否有过期或变质的产品?
-100 1、排面不得有过期及变质的商品。
4.5
过保质期限、变质的商品是否翻 包? 是否遵守本公司销售期限及库内保 质期限? 是否遵守保质期要求?(不得延长保 值期) 散装食品具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 志?
1、保质期卡或产品合格证上提供的内容信息应该齐全,真实 -40 。2、小包装产品上若信息齐全,则无需放置保质期卡或产品合 格证。 -40 1、标签上面设置的内容应齐全,真实 。2、小包装产品上若信 息齐全,可不用设置。
生鲜审核表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2010 年 标准说明
1.1
所有生鲜员工是否穿戴整洁和适当 的工作衣帽?
1、工作服包括:围裙、帽子、工作鞋。 2、员工围裙特别脏或 -50 有明显破损则需要扣分。3、工作服扣子没有扣好要扣分 。4、 帽子发网需要拉下以遮盖住头发。 1、佩戴完好的一次性手套,手套破损则扣分,根据实际操作需 -50 要,可以佩戴一只手套,但必须保持另一只手清洁。2、口罩佩戴 应将口鼻遮住。3、头发应全部包在帽子里,前额头发绝对不允 许外露。 -50 1、散装销售人员按要求佩戴,包括品尝试吃人员,发现佩戴不 正确则扣分。 1、不得在工作区域喝水、吸烟、吃零食,水杯不得放在工作区 。
-100 1、过期及变质的商品应报废,不得恶意翻包。
4.6
-50
1、按照本公司排面销售期限及库内保质期限的要求操作(如日 期小于标准中的日期则不扣分)。
4.7
1、所有产品的保质日期是以产品合格证的设定为准。2、磅秤 -50 机日期的设定不得延长原包装商品的保质日期。3、日期的设定 见公司内部规定。 -10 1、散装食品区域应有提示或标识。
2.6 冷藏库是否清洁?
2.7 冷冻库是否清洁?
2.8 热、冷藏柜是否清洁?
2.9
展示架是否清洁?(包括热卖台、 包装台、磅秤机台)
2.10 仓库是否清洁?
-30
2.11
操作间是否清洁?(地面不得有积 水)
1、地面、仓板、天花板、工作台正反面、地漏、排水沟、墙角 -30 、管线插头、矮墙瓷砖、水池、支架等设施应维持清洁卫生。2 、交接班与晚上打烊时应做细部清洁。 -40 1、加工设备表面应保持清洁,设备无积垢、无发霉、积尘。2 、不在使用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干净。
2.5 抹布是否依适当管理程序维持清洁?
1、按照公司抹布使用规范操作。2、消毒水浓度应在200ppm400ppm,消毒水每四小时更换一次,门店必须配有测试纸。3、 -40 抹布不在使用时应放入抹布箱中。4、熟食切配间使用白色抹布 。 -30 1、冷藏库应保持清洁卫生(地面无积水、门内侧、墙面无发霉 、风机口无积灰、货架无垃圾等)货物按分类堆放整齐。2、冷 冻库应保持清洁卫生(天花板无积霜、栈板下不得有垃圾等) 货物按分类堆放整齐。3、冷藏、冷冻库应每月彻底清洁二次。 -30 冷藏(冻)库内不得存放设备 1、展示柜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发霉,积尘,食物残渣,出、回 -20 风口不得有积尘)商品堆放整齐。2、冷藏、热设备应每月彻底 清洁二次。 -20 1、层板的表面与背板应保持清洁(层板反面无明显积垢及发 霉);销售区地面保持清洁,称量台下方无杂物。 1、后仓、其他临时堆放区商品应整齐堆放。2、仓板货架下不 得有垃圾,地面无明显油渍、无积水。
4.8 日
日 期 标 准
散装产品展示“保质期卡”内容包 括: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 4.9 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 件、食用方法? 散装产品的标签是否提供详细的信 4.10 息(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 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 件、食用方法) 4.11 货架卡上是否有产品品名、产地?
员工工作前、生熟操作转换、如厕 1.7 后、处理垃圾后是否洗手及更换手 套? 1.8 员工是否在工作区存放私人物品? 员工佩带胸卡且是否展示员工的健 1.9 康证?非部门员工是否擅自进入工 作区? 1.10 是否所有员工都接受了卫生培训并 有记录 ,并能正确回答问题。
-10
-10 1、工作区域(包括销售区域)不得存放生活用品,私人物品。 1、员工必须佩戴胸卡或临时识别证。2、识别卡必须清洁(照 -20 片和名字)且示于明显位置。3、健康证原件(或复印件)随身 携带。 -20 1、现场审核时员工能正确回答洗手程序,抹布清洁消毒程序, 清洁设备使用程序,人资应有培训文件存档。 1、员工应该知道正确的清洁程序并有效执行。2、分配器不在 使用时应及时关闭、枪头不得着地。
3.14 是否每5天换一次油? 加工食品过程中是否使用木制的砧 3.15 板,竹制砧板及冷库内是否使用木 制栈板? 3.16 厨房人员试味时是否使用中介器 皿? 所有存放食品的容器是否都是食品 级的?
-10
-10
3.17
-20
3.18 所有电子称是否有校准并有效?
1、有效的检定标记,砝码校准时偏差在规定范围内。2、新称 -20 的强检日期为次年。3、门店保留标准砝码、所有台称有计量证 明。 -120 1、经藏匿、转移物品和商品之行为。2、做虚假记录。3、有不 诚实,欺骗现场审核人员之行为。 1、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任何有违食品卫生安全原则的行为。 2、 维修人员进入工作间工作需要有必要防护,如发网、工作服等 1、销售中的产品应有价格牌。2、商品名称和实际商品相对应 并且不会让顾客产生歧义。3、有价格牌无货暂不扣分。
-20
1、冷(冻)库有分类标识图,内有产品的分类标识。2、产品 应按分类放置。 1、冷库、冻库内商品应该及时倒库和整理,做到先进先出。2 、台面商品摆放也应做到先进先出。
-50
3.3
生熟制品食品及加工的器具是否严 格分开?
1、生熟制品有足够的距离(间隔20cm以上)。2、生熟加工工 -40 具分开存放,使用。3、销售区直接入口食品有独立的取用器具 。 -20 1、发现接触到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则扣分。
3.19
审核过程中门店是否有应付审核, 作假的迹象? 员工是否存在其它有违食品卫生和 安全原则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