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油相关知识
棉籽油

用皂脚制取脂肪酸常见的方法有3种,分别为酸化水解法、皂化酸解法及水解酸化法。皂化酸解法中油脂皂化 深度可达99%,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质量和产量均好于其他方法,但酸、碱耗量大,能耗高,三废严重, 只适用于小规模或.皂脚质量差的厂家。酸化水解法投资少,操作简便,利于油脂的水解,且可以同时回收甘油,因 而采用较多,但其水解率只能达到92%~95%。水解酸化法由于皂脚中杂质的存在影响了油脂的水解速度和油水的分 离,当采用催化剂时,易破坏乳化液的稳定性,因此水解酸化法并不适用于皂脚制取脂肪酸。
我国曾有产棉区的农民因长期多量食用粗制棉籽油后,导致睾丸萎缩,而造成不育。棉酚,这是一种含酚毒 甙,是很强的杀精药物,棉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大。游离棉酚还能影响男性大多数性欲减退。
2、脱除棉酚的精炼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不会产生上述不利情况。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油脂中棉酚含量小于 0.02%。当棉油中棉酚不高于0.02%时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1、粗炼棉清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式) 1、粗炼棉清油精炼工艺流程(连续式) 碱液软水 ↓↓ 过滤毛油—→预热—→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洗涤—→脱水—→干燥—→棉清油 ↓↓ 皂脚废水 操作条件: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20~28°Bé,超量碱为理论碱的10%~25%,脱皂温度 70~95℃,转鼓冲洗水添加量为 25~1001/h,进油压力0.l~0.3 MPa,出油背压力0.1~0.3 MPa,洗涤温度 85~90℃,洗涤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15%,脱水背压力0.15MPa,干燥温度不低于90℃,操作绝对压力4.
精炼后的皂脚开发
磷脂 生物柴油
棉籽油工业用途

棉籽油工业用途一、引言棉籽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和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棉籽油在工业中的用途。
二、棉籽油的工业用途1. 润滑剂棉籽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可以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润滑剂使用。
它可以减少机械设备之间的摩擦,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它还可以防止机器零件生锈。
2. 油漆棉籽油是制造各种颜料和油漆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它可以使颜料和油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附着性。
此外,它还可以提高颜料和油漆的光泽度和耐久性。
3. 聚合物棉籽油可以作为聚合物生产过程中的稳定剂使用。
它可以防止聚合物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并提高聚合物产品的质量。
4. 燃料棉籽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某些地区被广泛用作燃料。
它可以作为发电厂、工厂和家庭的燃料使用。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柴油和汽油的替代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5. 肥料棉籽油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作为植物肥料使用。
它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
6. 化妆品棉籽油是制造各种化妆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它可以滋润皮肤,保持皮肤湿润和柔软。
此外,它还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和老化。
7. 医药棉籽油在医药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各种药物和药剂,如口服液、胶囊、片剂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关节炎等。
三、结论综上所述,棉籽油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棉籽油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棉花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棉花籽油的功效与作用棉花籽油是一种由棉花籽中榨取的植物油,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医疗价值。
在许多国家,棉花籽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食品、药物、化妆品和农业等。
它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油脂,可以提供许多健康和美容的好处。
本文将探讨棉花籽油的功效和作用。
棉花籽油富含丰富的亚油酸,这是一种人体无法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中摄入的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是人体合成脑细胞和神经系统所需的重要成分。
它还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促进身体健康。
此外,棉花籽油还富含维生素E,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
它还可以延缓衰老过程,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棉花籽油在营养学上非常有价值。
它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研究表明,棉花籽油中的蛋白质含量与肉类相当,而且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比如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保护心脏健康等。
棉花籽油的作用也扩展到药物和化妆品领域。
由于其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它经常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湿疹和烫伤等疾病。
研究还表明,棉花籽油对皮肤有保护作用,可防止皮肤干燥和粗糙。
此外,棉花籽油中的亚麻酸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它还可以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脏健康。
棉花籽油的应用还延伸到农业领域。
它可以作为一种环保的杀菌剂,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菌和虫害的侵害。
它还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棉花籽油还可以用于动物饲料,在饲料中添加棉花籽油可以提高动物的消化能力和增加肌肉质量。
总之,棉花籽油是一种健康的油脂,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医疗价值。
它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脂肪酸和维生素,促进身体健康和美容。
此外,它还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杀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在农业领域,棉花籽油也被广泛应用于土壤改良和饲料添加剂。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棉花籽油的功效和作用,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以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厨房食用油资料大全

厨房食用油资料大全油盐酱醋茶,油做为厨房中最为菜肴添香的调料, 其作用不容忽视。
厨师新手对于厨房食用油的种类和基本知识一定要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配菜和着味中更加娴熟老练,本资料是一份厨房食用油的种类和介绍的资料大全,供参考!一、棉籽油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梱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o二、大豆油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
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
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
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
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 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
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
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
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椰子油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黄色脂肪。
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
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
棉籽油的危害

棉籽油的危害棉籽油是一种我们利用棉花籽榨出来的油,它里面含有很多我们棉酚、对于男性的生育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希望男性朋友们在生活中药尽量少吃一些棉籽油。
但是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在生活中多吃一些棉籽油可能会影响到月经失调、闭经的症状,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要尽量少吃一些棉籽油。
对于这种我们生活中的食用油,我们应该要知道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和坏处,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食用棉籽油,以免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大家了解棉籽油的危害是必要的。
棉籽油即是以棉花籽榨的油,分为压榨棉籽油、浸出棉籽油、转基因棉籽油、棉籽原油、成品棉籽油几种。
颜色较其它油深红,精炼后可供人食用,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
但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无精不育。
如果男性经常吃粗棉籽油的话,有时候会出现中毒现象,引起一系列的反应。
急性棉籽油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头晕、四肢麻木、周身乏力、嗜睡、烦躁、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进一步可发展为肺水肿、黄疸、肝昏迷、肾功能损害,最后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久而久之,在女性可伴有月经失调、闭经,男性可发生不育症。
棉籽油最主要的危害在于它含有棉酚!棉酚摄入过多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所说已有人把棉酚作原料生产男用避孕药!但通过好的精炼方法,可以把棉籽油中的棉酚去掉!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吃没有经过精炼的棉籽油(毛棉籽油),或者精炼程度不好的棉籽油。
同时棉籽油的饱和脂肪酸要高一些,建议大家不要只吃棉籽油,而要与其它的食用油混着吃,或者轮换着吃!相信通过文章对棉籽油危害的介绍,你们应该知道在生活中怎么样去避开这些危害了吧。
棉籽油的脂肪含量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于一些肥胖的人群尽量要少吃一些,而且对于我们这些人群,可以跟其他的食用油换着食用,这样有助于我们的营养吸收。
棉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棉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棉籽油是从棉籽中提取的植物油,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效与作用。
1. 保护心脏健康:棉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油酸,这些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脏疾病的风险。
2. 提供抗氧化保护:棉籽油富含维生素E,这是一种强效的抗
氧化剂,能够中和自由基的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3. 改善肌肤健康:棉籽油可作为护肤品成分,具有保湿和滋润的效果,能够软化和舒缓干燥、粗糙和敏感的皮肤,减少皱纹和细纹的出现。
4. 支持消化系统:棉籽油具有轻度泻药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缓解便秘问题。
5. 促进炎症的缓解:棉籽油中的一些成分,如苯酚酸,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风湿痛和其他炎症相关疾病的症状。
6. 提供能量:棉籽油富含脂肪酸,可以作为能量的来源,提供身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棉籽油虽然有许多好处,但也属于高脂肪食物,摄入时要适量,以免造成摄入过多的热量和增加肥胖风险。
同
时,人们选择棉籽油时应选择优质的冷榨或浸出棉籽油,以确保其营养价值和质量。
棉籽油的优点

棉油有治疗溃疡的作用。
民间验方,相传:冀中有乳儿,患口溃,日夜啼,不进食。
亲急遍求医,然效不佳。
有荷担卖油翁知,取担中清油{黒棉油}一蛊,瞩以新棉醮之,日拭儿患处数次。
当日儿啼竟减,似有效。
经日油未完而儿已愈,一时传为佳话。
人视翁油为神物,争相卖食。
精炼棉籽油是棉花的副产品,棉籽油是以棉籽作原料制成的油脂,未经精炼的棉籽油不能使用,因为油内含有棉酚及其他杂志。
经过精炼后可以达到使用卫生标注或符合国家一级质量标准。
精炼棉籽油是符合下列国家标准:酸价不超过1.0毫克KOH/可油,水分及挥发物不超过0.20%,杂志不超过0.10%,加热试验280度油色不变深,无析出物,具有精炼棉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该产品中含有亚油酸甘油酸较多。
人食用后,油降低胆固醇及软化血管的作用,现在我国及世界有关国家已把精炼棉籽油列为主要食用油之一。
——摘自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工业产品大辞典其中的编辑顾问委员会有江泽民邹家华宋任穷陈嘉华费孝通王首道等知名专家学者棉籽油为我国传统四大食用植物油之一,是一种安全、营养的食用植物油,该产品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含有大量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品质稳定,被称作“天然的氢化油”。
棉籽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约75%),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这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约50%),该成分对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血压和维持平衡等起着重要作用,还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
人体对棉籽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棉籽油还富含维生素E、甾醇和角鲨烯等功能性成分。
总之,棉籽油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天然食用油。
巧妻棉油产品是经过六脱(脱胶、脱水、脱色、脱酸、脱臭、脱蜡)的先进精炼工艺,生产的优质产品,有效去除了棉籽油中棉酚等有害物质,口感纯正,有益健康。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可达44.9-58.0%,它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上升,亚油酸对人体的功效主要表现在:软化心脑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脂降压、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和减缓衰老等。
棉籽油国标

棉籽油国标
棉籽油是一种植物油,是由棉花籽的压榨而得。
国家对棉籽油进
行了国家标准的制定,棉籽油的国标是GB 1536-2018《棉籽油》。
该
标准规定了棉籽油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棉籽油按照色泽、气味和品质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棉籽
油的颜色为淡黄色到淡棕色,气味正常;二级棉籽油的颜色为浅棕色
到灰黄色,气味正常;三级棉籽油的颜色为深枯黄色到褐色,气味正常。
除此之外,国标还规定了棉籽油的其他质量指标,包括酯值、游
离脂肪酸酸价、过氧化值等。
棉籽油的国标是对棉籽油生产及使用的指导性文件,是确保棉籽
油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籽油相关知识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评定毛棉油的质量标准,但部分省、市、地区制有企业标准。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棉籽油在工业上一般可用于生产肥皂、甘油、油墨、润滑油及农药溶剂。
棉籽油是棉花种植业的副产品,是世界各国的食用油之一。
去壳后棉仁含油近40%。
棉花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产于河南、河北及江苏、湖北,其次是四川、山东、湖南及浙江等省。
棉籽油也是我国重要食用油之一。
毛棉油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和苦味,色泽很深。
毛棉油色深的主要原因是油中含油约1%的游离棉酚及其衍生物、磷脂和固醇等。
进行精炼时,棉酚及树脂、粘液等均可基本除去,含量仅剩0.01%或更少。
得到淡黄色,无异味,宜于食用的棉清油。
毛棉油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棉花成熟后的气候条件。
如干燥时得到的油质量好,潮湿或贮存水分大时油质差。
从潮湿或败坏的棉籽中取得的毛油酸价高。
棉籽油的理化常数:相对密度(d20℃4℃) 0.9170-0.9250折光指数(n20℃D) 1.4675-1.4750凝固点(℃)5左右脂肪酸凝固点(℃)32-38粘度9左右碘值103-115皂化值191-199不皂化物(%) 0.5-1.5总脂肪酸含量(%) 95-96棉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软脂酸约22硬脂酸 2油酸19亚油酸57棉籽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故凝固点较高,在较低温度下即变稠乃至凝固。
经冬化(即冷冻)滤除硬脂的棉籽油,在0℃冷冻5小时仍澄清透明,这种棉籽油叫“冬化棉油”,可作凉拌油脂。
滤出的则叫“棉籽硬脂”,为淡黄色的奶酪状脂肪,可作为人造奶油的原料,也可作为猪脂的代用品。
棉籽油的颜色反应:棉籽油与1%的二硫化碳及氯苯溶液共热时有灵敏的红色反应,称为“哈尔芬试验”。
棉籽油GB1537-2003棉籽原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气味、滋味具有棉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水分及挥发物(%)≤ 0.20不溶性杂质(%)≤ 0.20酸值(mgKOH/g)≤ 4.0过氧化值(mmol/kg)≤ 7.5溶剂残留量(mg/kg)≤ 100注:红色字部分指标强制。
压榨成品棉籽油、浸出成品棉籽油质量指标项目质量指标一级二级三级色泽(比色槽25.4mm)≤————黄35红8.0 色泽(比色槽133.4mm)≤黄35红3.5 黄35红5.0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气味、口感良好具有棉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透明度澄清、透明澄清、透明——水分及挥发物(%)≤ 0.05 0.05 0.20不溶性杂质(%)≤ 0.05 0.05 0.05酸值(mgKOH/g)≤ 0.20 0.30 1.0过氧化值(mmol/kg)≤ 5.0 5.0 6.0 加热试验(280℃)————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红色值增加小于0.4含皂量(%)≤———— 0.03烟点(℃)≥ 215 205 ——冷冻试验(0℃储藏5.5h)澄清、透明————溶剂残留量(mg/kg)浸出油不得检出不得检出≤50溶剂残留量(mg/kg)压榨油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注:1、划有“——”者不做检测。
压榨油和一、二级浸出油的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10mg/kg时,视为未检出。
2、黑体部分指标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棉籽色拉油•引自:/ifm/consultation/2004-2-10/12521.shtml 2004-02-10•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籽色拉油的特征指标、质量指标、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棉籽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冬化等工序精制而成的棉籽色拉油。
2 技术要求2.1 特征指标折光指数() 1.4690~1.4750比重() 0.9170~0.9250碘价(gl/100g) 99~123皂化价(mgKOH/g) 189~1982.2 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透明度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Y35 R3.5水分及挥发物,% ≤ 0.05杂质,% ≤ 0.05酸价,mgKOH/g ≤ 0.30过氧化值,meq/kg ≤ 10不皂化物,% ≤ 1.5冷冻试验(0℃冷藏5.5h以上)澄清、透明烟点,℃ ≥ 2202.3 卫生标准,按GB 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执行。
2.4 本产品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
3 检验规则3.1 产品出厂(交货)必须进行出厂交收检验。
检验样品应妥善保存一个月,以备复检。
3.2 本标准之特征指标按需要进行抽检;质量指标实行全部项目检验;卫生指标按GB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执行。
3.3 检验取样方法按GB 5524《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执行。
3.4 检验结果中质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采用本标准的产品名称。
4 检验方法4.1 折光指数:按GB 5527《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执行。
4.2 比重:按GB 5526《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执行。
4.3 碘价:按GB 5532《植物油脂检验碘价测定法》执行。
4.4 皂化价:按GB 5534《植物油脂检验皂化价测定法》执行。
4.5 透明度:按GB 552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之1透明度鉴定执行。
4.6 气味、滋味:按GB 5525之3气味、滋味鉴定执行。
4.7 色泽:按GB 5525之2色泽鉴定执行。
4.8 水分及挥发物:按GB 5528《植物油脂检验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之3真空烘箱法执行。
4.9 杂质:按GB 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执行。
4.10 酸价:按GB 5530《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执行,其中取样量改为10g,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改为0.05N,平行检验结果误差改为0.04mgKOH/g。
4.11 过氧化值:按GB 5538《植物油脂检验油脂酸试验及过氧化值测定法》之2过氧化值测定执行。
4.12 不皂化物:4.12.1 乙醚法:按GB 5535《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法》执行。
4.12.2 石油醚法:按GB 7653《大豆色拉油》附录A执行。
4.13 冷冻试验:按GB 7653附录C执行。
4.14 烟点:按GB 7653附录B执行。
5 包装、运输和贮存5.1 包装容器必须专用、清洁、干燥和密封,应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
5.2 标签按GB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执行。
5.3 应贮存于低温、干燥和避光处。
5.4 运输要注意安全,防止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
附录说明:本标准由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归口。
本标准由商业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艳霞、鲍元奇、何洪钧、谢阶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1988-09-20批准 1989-05-01实施棉籽高级烹调油GB 9850.2-882007年09月11日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籽高级烹调油的特征指标、质量指标、检验规则、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棉籽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等工序精制而成的棉籽高级烹调油。
2 技术要求2.1 特征指标折光指数 1.4690~1.4750比重 0.9170~0.9250碘价(gl/100g) 99~120皂化价(mgKOH/g) 189~1982.2 质量指标2.3 卫生标准,按GB 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执行。
2.4 本产品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
3 检验规则3.1 产品出厂(交货)必须进行出厂交收检验。
检验样品应妥善保存一个月,以备复检。
3.2 本标准之特征指标按需要进行抽检;质量指标实行全部项目检验;卫生指标按GB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执行。
3.3 检验取样方法按GB 5524《植物油脂检验扦样、分样法》执行。
检验结果中质量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就不能采用本标准的产品名称。
项目指标透明度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无气味、口感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 Y35 R5.0水分及挥发物,% ≤ 0.05杂质,% ≤ 0.05酸价,mgKOH/g ≤ 0.50过氧化值,meq/kg ≤ 10不皂化物,% ≤ 1.5烟点,℃ ≥ 2104 检验方法4.1 折光指数:按GB 5527《植物油脂检验折光指数测定法》执行。
4.2 比重:按GB 5526《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执行。
4.3 碘价:按GB 5532《植物油脂检验碘价测定法》执行。
4.4 皂化价:按GB 5534《植物油脂检验皂化价测定法》执行。
4.5 透明度:按GB 5525《植物油脂检验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之1透明度鉴定执行。
4.6 气味、滋味:按GB 5525之3气味、滋味鉴定执行。
4.7 色泽:按GB 5525之2色泽鉴定执行。
4.8 水分及挥发物:按GB 5528《植物油脂检验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之3真空烘箱法执行。
4.9 杂质:按GB 5529《植物油脂检验杂质测定法》执行。
4.10 酸价:按GB 5530《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执行,其中取样量改为10g,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改为0.05N,平行检验结果误差改为0.04mgKOH/g。
4.11 过氧化值:按GB 5538《植物油脂检验油脂酸试验及过氧化值测定法》之2过氧化值测定执行。
4.12 不皂化物:4.12.1 乙醚法:按GB 5535《植物油脂检验不皂化物测定法》执行。
4.12.2 石油醚法:按GB 7653《大豆色拉油》附录A执行。
4.13 烟点:按GB 7653附录B执行。
5 包装、运输和贮存5.1 包装容器必须专用、清洁、干燥和密封,应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
5.2 标签按GB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执行。
5.3 应贮存于低温、干燥和避光处。
5.4 运输要注意安全,防止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
附录说明:本标准由商业部粮油工业局归口。
本标准由商业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艳霞、鲍元奇、何洪钧、谢阶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 1988-09-20批准 1989-05-01实施影响棉油行情的六大因素、市场预测及经营策略!在中国市场,豆油是老大,棉油连老三也排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