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合集下载

棉粕加工工艺流程20131026

棉粕加工工艺流程20131026

五、生产工艺中影响棉粕质量的因素
1、棉籽本身 不同地区的棉籽在含油及蛋白方面都有所差异,根据 我们的收购经验:新疆棉籽含油及蛋白均较高;山东 棉籽较中庸,在含油和蛋白方面比较均衡;河南、江 苏棉籽蛋白较高;河北棉籽含水一般较大;安徽棉籽 杂质稍高。这些差别都会影响到得率及产品质量。 不同时期上市的棉籽也存在质量差异,新上市棉籽成 熟度、饱和度都较好,产出棉粕质量一般较好;晚期 棉籽一般难以做出高蛋白棉粕,且棉粕色泽会偏深。
棉粕的加工工艺
孙晓凤
2013年10月26日
一、棉籽加工一般工艺
毛棉籽
剥绒
棉短绒 光棉籽
棉籽壳
剥壳
棉仁
蒸炒
预榨饼 预榨毛油 精炼、脱溶
浸出
棉粕 浸出毛油
一级棉油 二级棉油
三级棉油
按工艺流程进行车间划分,一个完整的棉籽加工厂一般 包括剥绒、剥壳、压榨、浸出、精炼等几大车间。
新疆棉籽
棉籽
剥绒
籽,总得率可降至92%左右。
四、棉粕的属性
1、粗蛋白 蛋白是棉粕的主要属性,根据棉籽质量及剥壳率的不同, 棉粕的蛋白含量一般在40-48%之间,也有少数厂家生 产36-38%蛋白棉粕,用于供应一些养牛场。 2、水份
一般油厂控制标准在12.5%-13%左右,随着储存时间 的推移水分会出现一定的散失,最低可降至9%左右。新 产棉粕水分高低与浸出车间温度高低有关。 3、粗纤维
中时,所产出的棉粕才同时拥有较好的水分及色泽。(生
产中根据实际情况温度控制在105-110摄氏度之间)
另外蒸脱机中料层的高低也会影响棉粕色泽,同温下,
料层越低,单位质量的棉粕受热越多,色泽越深;料层 越高,单位质量的棉粕受热越浅,色泽则相对较浅。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

棉籽油的加工工艺炒籽一般锅内放1/4~1/3的容量,炒得均匀,勤翻翻透,火力不能太大,以免壳发焦。

炒后棉籽在槽中扒平,用棍桶,使热蒸汽散失,冷后便于过筛清理。

过筛用人工筛或固定筛筛去泥土、杂质。

磨碾磨时下料要少,要匀而不断棉籽油流,磨子速度适当地快,使棉籽易于破碎。

加水随碾辊环槽洒水,碾磨时,一边洒水,一面翻籽,使坯吃水均匀,碾磨一致,约碾20分钟,直至细坯不成团。

蒸坯粉坯倒入蒸桶要用手扒平,使蒸桶内透气均匀,坯温、水分一致。

蒸桶底呈圆的如筲箕背形,受热均匀,蒸锅水位保持一致,蒸桶底与水面的距离在16厘米以上为宜、烧火要匀。

包饼包饼应掌握分散包饼,要快,要包装平紧,上榨要集中和快。

单圈薄饼,压榨后厚约2厘米左右,应尽量缩短时间,防止坯中热量的散失。

压榨初榨时饼对正,调整圈与圈的距离,以免饼打得凹凸不平。

加尖时,要直到油流不成线为止。

油线断时,再空榨2小时才能松榨。

澄清过滤压榨出来的毛油杂质很多。

应很快冷却,静置一段时间再过滤,以免色泽加深,增加炼油损耗。

食用功效1、中国学者发现,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睾丸萎缩,而无精子产生,造成不育。

我国曾有产棉区的农民因长期多量食用粗制棉籽油后,导致睾丸萎缩,而造成不育。

棉酚,这是一种含酚毒甙,是很强的杀精药物,棉酚对肝、血管、肠道及神经系统毒性较大。

游离棉酚还能影响男性大多数性欲减退。

2、脱除棉酚的精炼棉籽油是可以食用的,不会产生上述不利情况。

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油脂中棉酚含量小于0.02%。

当棉油中棉酚不高于0.02%时对人体是没有影响的。

3、棉籽油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油精炼工艺

棉籽毛油精炼、除毒工艺毛油,指的是经过直接压榨获得而没有经过提纯的油脂。

棉籽毛油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含有棉酚(含量约l%)、胶质、色素和蜡质等有害物质,呈棕红色或深褐色,食用粗制棉籽油可造成生精细胞损害,导致无精不育及妇女不孕。

棉籽油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

新疆地区年产各类油料300多万吨,而棉籽的产量占了3/4左右,达到200~250万吨。

棉油中还含有20%~30%的同酸甘油三酸酯,故它的脂肪酸凝固点较高,在低温下贮存时,同酸甘油三酸酯会从油中析出。

毛油主要是通过碱炼提纯。

另外,如果碱炼工段不能将棉酚脱除干净,那么未完全脱除的棉酚在脱色和脱臭过程中升温时会变性从而使色泽固定,造成不可脱除的颜色。

,碱炼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中和、油脂皂化、磷脂、皂化、不完全中和等反应出现。

一、间歇式碱炼工艺,指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水洗、油水分离和干燥是分批间歇进行的工艺。

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及油脂、品种更换频繁的工厂。

流程如下:过滤毛油预热水化加碱沉淀水洗脱水过滤精炼油皂角加电解质静置沉淀回收油皂角(中药)二、连续式碱炼工艺,加碱中和、油皂分离、碱炼后油的洗涤、油水分离和干燥、全部过程都是连续进行的。

流程如下图:三、毛油碱炼新思想:原理,RHCOOH+NaOH RHCOONa+H2O RHCOOH+Na2CO3 RHCOONa+NaHCO32RHCOOH+Na2CO3 2RHCOONa+CO2+H2O即利用粗油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烧碱或者纯碱来发生中和反应, 最终形成皂类而从油脂中被分离出来。

对粗油的水化操作可以比照其它粗油品的水化操作来进行。

水化后的粗棉油泵人碱炼锅中, 测定酸价后确定加碱量以及超碱量和碱液浓度。

根据经验, 粗油酸价在10以内时, 碱液浓度为14~16Be,, 超碱量为5%左右。

计量过的碱液要均匀地喷洒在油面上, 总反应过程为30~60分钟, 搅拌快速时为60转每分钟, 慢速时为20转每分钟, 反应结束时的油终温为60度左右。

最新棉籽加工工艺浅谈

最新棉籽加工工艺浅谈

影响精炼得率的因素
2、加工工艺: 脱绒工段:脱绒时锯齿将棉籽破坏,裸露的仁在光、 空气、水分的作用下霉变 剥壳工段:尤其是圆盘剥壳机的剪切力较大,棉仁的 粉碎破坏率较高,同样造成油脂的分解和棉酚色素的 变性 蒸胚工段:蒸胚调质效果差,温度高,油脂也容易分 解,棉酚变性 预榨工段:炒胚温度过高(一般不高于120度)高温下 棉酚变性,油焦化 精炼工艺:超量碱过量,反应温度过高,反应时间长, 油脂皂化、乳化,分离机等设备问题,分离效果不好
影响精炼得率的因素
1、毛油的品质:
毛籽存放时间过长,或者毛籽含水较高(大于13%),棉仁里面的黄曲 霉素大量生成,同时促进了解酯酶的活性,过氧化物增多,油脂在酶 的作用下水解、酸败
油脂品质劣变反应机理
能使油脂品质劣变或丧失的反应,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油脂与水的反 应,另一种是油脂与氧的反应,或者油脂与水和氧的同时反应。
0
怎样提高精炼率
怎样提高精炼率
三句话:
1、提高精练率是整个企业运行系统的总体 的问题
2、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的品质指标的变 化是可接受的
3、感谢大家参与,谢谢!
的含量,即:FFA%=AV/2(以油酸计时),再根据 酸价计算理论碱量。 也就是说精炼1g油,如果酸价为1,就需要1mg氢氧 化钾。
怎样计算碱液的添加量?
5、根据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有:
R---COOH+NaOH=R---COONa+H2O R---COOH+KOH=R---COOK+H2O 因为 氢氧化钾的分子数=氢氧化钠的分子数
8.0 1.09
9.50 11.06 12.68 14.36 16.09 17.63 1.11 1.12 1.14 1.16 1.18 1.20

棉籽油的特性和常用精炼工艺比较

棉籽油的特性和常用精炼工艺比较
浸 混 油 过 , 一 管 发 、 合 罐 油 量 出 合 , 滤 第 长 蒸 器 混 油 、 定 泵
指 标
碱炼棉籽油国 传统碱炼棉 炼棉籽油 标 籽油 混合油碱 新鲜溶剂 告
的, 碱炼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 中和、 油脂皂化、 磷脂 皂化 、 不完全中和等反应出现。因而碱炼 中有几个 反应同时进行 ,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 但最主要的 反应是游离脂肪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此外 , 棉籽油 碱炼时, 有一些重要的特有反应, 就是能将棉籽油中 的游离棉酚脱除, 其原理是棉籽毛油中所含的游离 棉酚可与碱反应, 变成酚盐。这种酚盐在碱炼过程 中更易被皂脚吸附沉淀, 因而能降低棉籽油的色泽, 从而提高精炼棉籽油的质量。也就是说棉籽油必须 采用碱炼工艺, 才能达到人们的食用要求。 211 间歇式碱炼工艺 间歇式碱炼是指加碱 中 .. 和、 油皂分离 、 碱炼后水洗 、 油水分离和干燥是分批 间歇进行的工艺。该工艺比较适合于小规模及油脂 品种更换频繁的工厂。间歇式碱炼工艺具有整体投 资少, 工艺设备简单 , 操作易于掌握 , 油脂质量稳定 等特点。其工艺流程为:
告 能量消耗; 同时混合油中棉酚等色素成分在溶剂蒸 皂脚
发前的有效脱除, 还避免了高温造成的油的色素固 化, 因而在精炼脱色时油中色素易于脱除, 白土用量
毛 F( ) 油F % A
碱炼 油色泽 ( 色, 维 5 m ) 红 罗 朋2. m 4 脱色 油色泽 ( 色, 维 5 二) 红 罗 朋2 4 .
03 . . 、37
1. - . 10 62
2.3 85

内 ‘

03 . .  ̄37

、 户
.- . 5 6
0 ‘
凡 了
2 . %. 58 4

棉酚的特性及在棉籽油生产中的工艺控制

棉酚的特性及在棉籽油生产中的工艺控制

棉酚的特性及在棉籽油生产中的工艺控制作者:潘江贵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1期摘要:棉酚是棉籽中色素腺体所含的一种黄色色素,其中游离棉酚具有毒性,长期食用游离棉酚超标的棉籽油对人体的神经、血管和部分器官均有毒害作用。

棉酚在棉籽油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通过碱炼工艺,加水湿润蒸炒胚料、膨化浸出中水分控制等工艺都可有效降低油中的棉酚含量,从而提高棉籽油的精炼率。

关键词:棉籽油;棉酚;毒性;脱除;艺控制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棉籽是主要油料之一,棉籽油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植物油。

棉籽油属于半干性油,未精炼的毛油呈红褐色或棕黄色,色泽主要是由毛油中存在的棉酚及其衍生物造成,毛油中含大约0.25%~0.47%的棉酚。

棉酚是棉籽中色素腺体所含的一种黄色色素,是一种萜类化合物,常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以游离态存在的棉酚称为游离棉酚,游离棉酚中的活性基团可与其他物质结合,具有毒性;结合棉酚是指游离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结合的产物,由于活性基团被结合,所以失去活性。

棉籽仁中色素腺重量的四至五成为棉酚,在榨油加工过程中,色素腺破裂,腺体内的棉酚被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游离棉酚到了油中,相当一部分由于加工过程中受热的作用,游离棉酚与棉籽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无毒的结合棉酚,还有一部分游离棉酚残留在饼粕中。

为了确保棉籽油的食用安全,必须采取有效工艺脱除其中的棉酚。

1 棉酚的毒性在这里棉酚的毒性主要是指游离棉酚的毒性,毒性大小取决于游离棉酚的含量,国标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规定食用棉籽油中游离棉酚的含量不得超过0.02%,超过此规定之棉籽油不允许出售和食用。

据相关测试研究表明:游离棉酚含有酚毒甙,毒性强,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和血液毒,长期食用此类不合格的棉籽油对人体的神经和血管均有毒害作用,对胃肠黏膜刺激性较强,对心脏、肝、肾及中枢神经损害较严重。

长期食用这种油或经这种油煎炒、油炸的食品对人的生殖系统也有毒害作用,造成生殖系统功能紊乱。

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棉籽油生产工艺介绍

8、脱臭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 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 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 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的目的在于脱除油中固有的一些臭味物质或者 由于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氧化产物。
——谢 谢——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320. 12.13Sunday, December 13, 2020
1、蒸炒
蒸炒调质过程中,油料的被加热,调整水分到理想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赋给油籽或果仁一定的塑性。 2)减少成品油粘性。 3)凝结蛋白质。 4)去除油籽的生物活性。 5)脱毒。
2、膨化 • 膨化机由榨螺与榨膛组成,在榨膛里加入蒸汽来
产生期望的膨化效果。
• 膨化机与其他预处理设备联合使用,其基本优点 是,通过增强油料的浸出特性,强化预处理效果, 使油料接近良好浸出的临界状态。在浸出阶段, 己烷与蒸汽的消耗量减少。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7时37 分20.12. 1307:3 7December 13,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3日 星期日 7时37 分19秒0 7:37:19 13 Decem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7时37 分19秒 上午7时 37分07 :37:192 0.12.13
棉籽油加工工艺知识介绍
2010年1月
一、棉籽油的加工流程 二、各个关键加工点说

1、蒸炒 2、膨化 3、浸出 4、脱胶 5、酸炼 6、碱炼 7、脱色 8、脱臭

介绍各级棉籽油的区别

介绍各级棉籽油的区别

分级棉籽油的区别概述
棉籽油是分级别的,普遍的分类有一级棉籽油、二级棉籽油、三级棉籽油,不同级别的棉籽油是怎么来的呢,如何进行区别?本文就此做出详细介绍。

从精炼工艺的流程来看,三级棉籽油经过吸附脱色、脱臭得到二级棉籽油;如果再多加一步冬化脱脂,得到一级棉籽油。

三级棉籽油(甚至还存在四级油,符合国家标准的话都是安全的)颜色比一级二级油要深,含有更多的天然色素、维生素E等,说起来比高等级的油含有的营养物质更多一点,且带有更多独特的气味(棉籽特有的气味,就看你爱不爱吃了)。

由于经过了更多的精炼步骤,等级高的油更“纯”一些,成本也就更高。

这个所谓的等级并非说明一级棉籽油绝对是最好的,三级棉籽油一定是最差的。

从营养角度讲,三级棉籽油或许更好,但是从储存性和口感上来说,或许一级棉籽油才是你的选择。

巧妻生产的二级棉籽油和三级棉籽油全部是经过“六脱”工艺生产的优质棉籽油,各项指标均在行业内保持领先水平,巧妻系列棉籽油食用价值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酸的加入量:通常采用的食用级酸如磷酸或柠檬酸,
加入量为混合油量的0.1%-0.4%。
6、碱炼
1)碱炼的目的:为了去除油中的游离脂肪酸,提高油的质 量,增加其稳定性,并为后续工序打下基础。
2)碱炼原理:向一定温度的油中按比例添加一定浓度的碱 液,并在一定的混合强度下,碱液与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 应生成皂脚(钠皂),同时皂脚会吸附部分其他杂质(如: 胶杂、色素等),再利用皂脚与液态油比重的不同通过离心 机加以分离。 3)碱炼作用: a:去除皂脚中的FFA。 b:利用钠皂的吸附能力起到脱胶、脱色、吸附重金属离子 等作用。
各种植物油都有它本身特有的风味和滋味,经脱 酸,脱色处理的油脂中还会有微量的醛类、酮类、烃 类、低分子脂肪酸、甘油酯的氧化物以及白土、残留 溶剂的气味等,除去这些不良气味的工序称脱臭。 脱臭的目的在于脱除油中固有的一些臭味物质或者 由于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氧化产物。
——谢
谢——
3、浸出
浸出法制油就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通过湿润、 渗透,分子扩散的作用,将料胚中的油脂提取出来,然后在 把浸出的混和油分离而取得毛油的过程。 浸出的工艺条件: 1)浸出的温度和时间。 2)料胚层高度 3)溶剂的喷淋 4)溶剂温度、用量与溶剂比 5)沥干时间与湿粕含溶量。
4、脱胶
1)脱胶的目的:毛油中存在一些类脂物,如磷脂、 糖类、蛋白质等。这类杂质的存在会使油脂混浊、 烟点降低。影响油脂的风味、储存及其稳定性。 目前榨油车间生产的原料毛油一般过水化脱胶工 序,可除去其中“水化磷脂” , “非水化磷 脂”,和后续的碱炼工序中的皂脚一起分离 。 2)水化脱胶原理: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 通过热水或电解质稀溶液使其中的胶杂发生体积 膨胀,然后利用其与液态油的比重不同,通过沉 降或离心机加以分离。
1、蒸炒
蒸炒调质过程中,油料的被加热,调整水分到理想状态。 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赋给油籽或果仁一定的塑性。 2)减少成品油粘性。 3)凝结蛋白质。 4)去除油籽的生物活性。 5)脱毒。
2、膨化 • 膨化机由榨螺与榨膛组成,在榨膛里加入蒸汽来 产生期望的膨化效果。 • 膨化机与其他预处理设备联合使用,其基本优点 是,通过增强油料的浸出特性,强化预处理效果, 使油料接近良好浸出的临界状态。在浸出阶段, 己烷与蒸汽的消耗量减少。 • 在通常况下,膨化是增加浸床高度最经济最简单 的办法。
7、脱色
植物油中的色素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 卜素、黄酮色素、花色素以及某些糖类、蛋白质的分 解产物等。油脂脱色常用吸附脱色法。
吸附脱色法原理是利用吸附力强的吸附剂在热油中 能吸附色素及其他杂质的特性,在过滤去除吸附剂的 同时也把被吸附的色素及杂质除掉,从而达到脱色净 化的目的。
8、脱臭
5、酸炼
1)酸炼的原理:油脂中含有的胶质必须经过一个磷酸处
理过程,使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亲油性转化成亲水性。 这些转化成亲水性的磷脂,遇水发生凝聚反应而生成大颗 粒胶粒。因而使其具有通过离心分离方法而与液态油脂分 离的可能性。
2)酸处理的作用:酸处理有助于油的颜色和胶质的脱除,
便于后序工段中离心分离和精炼损耗;
棉籽油加工工艺知识介绍
2010年1月
一、棉籽油的加工流程 二、各个关键加工点说 明
1、蒸炒 2、膨化 3、浸出 4、脱胶 5、酸炼 6、碱炼 7、脱色 8、脱臭
一、棉籽油的加工流程
剥壳车间
除尘
磁选
软化
轧胚
蒸炒Βιβλιοθήκη 膨化脱胶毛油汽提
蒸脱
浸出
酸炼
碱炼
脱色
浸出粕
DTDC
脱臭
成品棉粕
棉籽油
二、各个关键加工点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