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合集下载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1. 定义籽棉是指棉花去除外皮、内表皮和毛茸后,留下的种子和纤维织成的混合物。

棉籽则是指从棉花中分离出来的种子,一般用于再生种子繁殖或制油等用途。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籽棉和棉籽的加工和管理对于棉农和棉花加工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2. 籽棉加工流程籽棉加工分为清洗、除杂、分级、打包四个环节。

2.1 清洗将籽棉放进清洗机中,通过水冲刷去掉不需要的杂草、土壤和其他混杂物。

2.2 除杂将籽棉放进精镐机中,在快速旋转的锤头作用下,籽棉中的根、茎、叶等短纤维和杂质会被夹在绵花籽棉的织物中,待织物被卷起来后,根、茎、叶等杂质则会被拦截在绵花籽棉下方的吸杂辊上,从而实现将籽棉与杂质分离的功能。

2.3 分级将清洗和除杂后的籽棉通过振动筛分,分出不同的品质等级。

2.4 打包将分级后的籽棉打包,可以出售给纺织厂或用于其他用途。

3. 棉籽加工流程棉籽加工分为清洗、除杂、去外衣、压榨、分离棉籽、成品油处理和成品饼粉处理七个环节。

3.1 清洗将棉籽放进清洗机中,通过水冲刷将表面的杂质清洗干净。

3.2 除杂将清洗后的棉籽放进精夹机中,通过筛选、胶辊和吸风等过程,分离出籽骸、膜屑、茎片和叶片等杂质。

3.3 去外衣将经过清洗和除杂的棉籽放进破壳机或半自动剥皮机中,去除棉籽上的外皮。

3.4 压榨利用棉籽的油脂,通过高压榨油机将棉籽挤压出油脂,制成成品油和饼粉。

3.5 分离棉籽通过高精度筛分机,将饼粉中的棉籽和饼粉分离出来。

3.6 成品油处理将成品油放进过滤器中去除悬浮颗粒物和异物,提高成品油的质量。

3.7 成品饼粉处理将成品饼粉放进破碎机或筛分机中,分离出粗粉和细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4. 成本分析棉花种植的平均收益约为每公顷1100-1500美元。

而棉花的加工成本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例如棉花收购价格、运输费用、人力成本、设备耗损等。

根据数据,棉籽的加工成本大约为每吨300-400美元左右,而籽棉的加工成本则约为每吨200-250美元左右。

我国的棉花加工工艺流程

我国的棉花加工工艺流程

我国的棉花加工工艺流程在我国,商品籽棉的加工主要由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棉花加工厂承担;留种籽棉的加工主要由农业部门的棉花加工厂承担。

籽棉以人工采摘为主,机械采棉才开始在新疆少数地区试点。

手摘棉相对机摘棉而言,外附杂质较少,含水较低。

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棉花加工厂约2400多个,其生产模式大多是轧花----剥绒,产品是皮棉、短绒。

所谓轧花就是利用轧花机将长纤维与棉籽分离的工艺过程。

按工作原理来分,轧花机有两种类型,一是锯齿轧花机,二是皮辊轧花机。

锯齿轧花机是棉花加工厂规模生产的必备机具;皮辊轧花机目前主要用作收购棉花的检验机具及加工长绒棉。

所谓剥绒就是利用剥绒机将生着在棉籽上的短纤维与棉籽分离的工艺过程。

国内目前普遍使用锯齿剥绒机,锯齿剥绒工艺实行分道剥绒,连续生产,即先剥头道绒,再剥二道绒,最后剥三道绒。

棉花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

棉花加工工艺过程是指,直接对籽棉进行加工,使之成为皮棉、短绒、棉籽的过程。

棉花加工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即准备阶段、加工阶段和成包阶段。

准备阶段采用烘干 (或加湿)、清理工艺方法,为后续加工提供含水适宜、充分松懈且清除了大部分外附杂质和部分原生杂质的籽棉。

加工阶段对籽棉、棉籽进行轧、剥,对皮棉、短绒进行清理,对不孕籽等下脚料进行清理回收,以获得棉花加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

成包阶段将单位体积重量很小的松散而富有弹性的皮棉、短绒压缩成型、包装、便于运输、储存和保管。

棉花加工工艺过程包括的主要工序有籽棉预处理、轧花、剥绒、下脚料清理回收、打包等。

棉花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产量问题、质量问题、产量质量矛盾等问题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察和分析,如“主机拿产量,辅机拿质量”就是用系统观点解决轧花产质量矛盾问题的很好办法。

皮棉加湿的方法及原理(一) 皮棉加湿的方法皮棉加湿的方法有很多种,按加湿装置的原理不同,可分为蒸汽加湿,高压喷雾加湿、超声波雾化加湿等等;按皮棉加湿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皮棉管中加湿、集棉机内加湿和皮棉滑道上加湿。

棉种加工工艺流程

棉种加工工艺流程

棉种加工工艺流程一、棉花收购棉花加工的第一步是棉花收购。

收购棉花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质量的棉花原料,以确保后续加工的质量。

收购棉花时应注意棉花的外观、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等指标,并对棉花进行分类和计量。

二、棉花预处理在收购后,棉花需要经过预处理工艺。

首先是棉花的脱籽,即将棉籽与棉纤维分离。

脱籽可以通过机械方法或手工方法进行。

接下来是棉花的除杂,即去除棉花中的杂质,如树枝、叶片、土壤等。

除杂一般通过气流分离或筛分等方法进行。

三、棉花清洗棉花经过预处理后,还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棉花表面的灰尘、油脂等杂质,提高棉花的质量。

清洗一般使用水洗或化学洗涤剂进行,可以通过浸泡、搅拌等方式进行清洗。

四、棉花干燥清洗后的棉花需要进行干燥,以便存放和后续加工。

干燥一般使用热风或太阳光进行,可以通过风机或晾晒的方式进行。

五、棉花贮存经过干燥后的棉花需要进行贮存,待后续加工使用。

棉花贮存时应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以防止棉花受潮、发霉等。

六、棉花梳理棉花梳理是将棉花纤维进行整理和平行化的过程。

梳理可以通过梳理机进行,将棉花纤维进行梳理、拉伸,使其纤维方向趋于一致。

七、棉花纺纱梳理后的棉花纤维可以进行纺纱。

纺纱是将棉花纤维进行细化和拉伸,形成纱线的过程。

纺纱可以通过环锭纺机、喷气纺机等设备进行。

八、棉纱染色纺纱后的棉纱可以进行染色。

染色的目的是给棉纱着色,使其具有丰富的颜色。

染色可以通过浸染、印花等方法进行。

九、棉纱整理染色后的棉纱需要进行整理,以使其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光泽。

整理可以通过拉伸、压光、烫平等方式进行。

十、棉纱织造整理后的棉纱可以进行织造,形成各种不同的棉织品。

织造可以通过织机进行,将棉纱交织形成织物。

十一、棉织品后整理织造后的棉织品还需要进行后整理。

后整理的目的是给棉织品赋予特定的手感、光泽和功能性。

后整理可以包括定型、印花、烫平等工艺。

十二、成品包装经过后整理的棉织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便储运和销售。

包装可以通过卷绕、折叠等方式进行,同时还应标明产品的规格、材质、产地等信息。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籽棉经扎花(使棉纤维与棉籽分离的工艺)得到皮棉、不孕籽和棉籽。

加工不孕籽可得到18-25mm长度的清弹棉,清弹棉可理解为长度等级较低的棉花。

棉籽经三道剥绒后可得短绒和光籽,头道绒长度12-16mm,可纺低级纱;二道绒长度12mm以下,可纺人造丝;三道绒长度3mm以下,纤维素含量较高,可制成粘胶纤维。

如无特殊说明,短绒通常是指第一、二道混绒。

籽经脱壳后得到棉仁与棉籽壳,后者木质素含量较高,种菇类或菌类效果好,也可做合成木材的填充物。

棉仁经榨油后可得棉籽油与棉粕,故棉籽也是重要的油料。

棉花及其副产品加工流程见图一。

棉花及其副产品加工流程图单位籽棉能生产皮棉的数量叫衣分率。

内地棉的衣分率为33%-35%,新疆棉为38%-40%。

衣分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今年10月份以前,籽棉收购价较高,造成市场棉价坚挺的假象,但部分投资者没有注意到扎花厂对收购籽棉的衣分要求相当高,并以此降低皮棉销售成本,因此后期皮棉价格的下降空间较大。

应出皮棉与实出皮棉的差占应出皮棉的比率称衣亏率。

衣亏率太高皮棉损失较大,衣亏率太低则皮棉中短纤维含量较高。

国家规定皮棉加工的标准衣亏率为 2.5%-4%,如折算成占籽棉损耗则1、2级皮棉约为1%,3、4级皮棉约为1.5%。

不孕籽经加工可得到回收棉进而得到清弹棉。

据了解,清弹棉产量约占皮棉产量的2%,目前市价在7000元/吨左右。

有些加工厂虽无力加工清弹棉,但可出售不孕籽。

由此每生产1吨皮棉可补贴成本不低于100元。

棉籽在扎花过程中会有1%的损耗。

通常每公斤棉籽的出扎花厂价比到棉籽加工厂价要低至少4-6分钱,以作中间环节的损耗及利润。

经剥绒、脱壳和榨油等工艺后,1000公斤棉籽约可得到90公斤混绒,150公斤棉籽油(内地棉籽出油率10%-14%,新疆棉籽出油率18%),棉籽壳280公斤,棉粕420公斤。

一吨棉籽加工费通常为170元。

具体成本核算可见表一。

棉籽加工成本核算简表9月15日价格采样10月15日价格采样单价总价单价总价1000公斤棉籽1600 1600 1200 1200加工费170 170 170 170棉籽加工成本1770 137090公斤混绒3200 288 2800以下252150公斤棉籽油6200-6400 945 5600 840单价总价单价总价280公斤棉籽壳450-540 140 450-540 140420公斤棉粕 1200-1320 530 1150 203棉籽副产品销售额1903 1435利润133 65由表一可见,棉籽油及棉粕售价要占棉籽副产品价格的75%左右,而混绒售价只占棉籽副产品售价的15%左右,可见影响棉籽收购价主要是油料及饲料市场走势。

棉籽加工生产工艺流程

棉籽加工生产工艺流程

棉籽加工生产工艺流程棉籽首先经初加工进行剥绒处理使残绒≤4.5%;工艺完成后进行剥壳处理标准达到≥99%;经工艺生产产生壳仁分离产物棉籽、棉籽壳壳中含仁量≤0.5%;棉籽仁经轧胚胚厚标准0.3—0.5mm;再由蒸炒工艺处理使水分4—6%温度110—115摄氏度;进行预榨处理产生毛油浸出产物;预榨进行完成后因物料中仍然含有少量残油;进而进行浸出处理使粕残油<1%;处理完成后原料粕仍含有少量油脂进而进行粕湿粕蒸脱使粕残溶≤500pm;完成后进行粕烘干、冷却处理水分11—12%、温度≤40摄氏度;达到标准后以定量标准65kg/袋进行分装包装;码垛堆放产生成品棉粕..油菜籽加工生产工艺流程油菜籽首先经生产前净化清理使含杂质量≤0.05%;经轧胚处理胚厚0.3—0.4mm;进而经蒸炒处理水分4—6%、温度110—115摄氏度;蒸炒完成进行预榨处理产生毛油;预榨处理结束饼残油≤地\13%、饼水分5—7%经预榨处理完成产生菜籽粕粕中含少部分粕残油进行浸出使粕残油≤1.0%;浸出工艺完成菜籽粕中仍含有少量粕残溶进而经湿粕蒸脱达到粕残溶≤500ppm;进而烘干、冷却处理水分11—12、温度≤40摄氏度;达到标准后以定量标准65kg/袋进行分装包装;码垛堆放产生成品菜粕..大豆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大豆首先经生产前净化清理使含杂质量≤0.05%;经破碎处理进入储存灌软化工艺处理进行轧胚处理胚厚0.3—0.4mm;处理完成进入预处理车间进行膨化处理挤压成块;进一步降低水分进行烘干处理为浸出做准备;完后做浸出处理工艺;完成浸出使粕残油≤1.0%;浸出工艺完进行湿粕处理;为湿粕蒸脱做准备;浸出完成的大豆中仍含有少量粕残溶进而经湿粕蒸脱达到粕残溶≤500pm;进而烘干、冷却处理水分11—12、温度≤40摄氏度;达到标准后以定量标准65kg/袋进行分装包装;码垛堆放产生成品豆粕..。

如何处理加工棉花种子

如何处理加工棉花种子
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种子发霉 、变质。应严格控制种子的水分 含量,采用干燥法进行水分测定

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发芽率低
可能由种子老化、存储不当等原因引起。预防措施包括选用优质种 源、加强种子存储管理、定期更新种子库存。
纯净度不足
可能由于收购、加工、运输环节不严格。应提高收购环节的纯净度 要求,加强加工设备的清理和维护,确保运输过程中不混入杂质。
通过不同大小的筛网,将不同大小的杂质筛出, 提高种子整齐度。
03 磁选
利用磁力去除金属杂质,避免对后续处理设备造 成损害。
种子消毒与防病处理
01 热水浸种
用适宜温度的热水浸泡种子,杀死附着在种子表 面的病菌。
02 药剂拌种
使用专用杀菌剂进行拌种,预防棉花苗期病害。
03 紫外线消毒
利用紫外线对种子进行照射,杀灭病原菌,提高 种子抗病性。
竞争格局
消费者需求
影响因素
前景展望
随着全球棉花产业的持 续发展,棉花种子市场 规模不断扩大。
在棉花种子市场中,大 型跨国种业公司占据主 导地位,同时,也有一 些中小型种业企业在特 定区域或品种上具有一 定的竞争优势。
消费者对于棉花种子的 需求主要体现在对产量 、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 的要求。
气候变化、土壤条件、 病虫害等因素对棉花种 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05
棉花种子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标准和方法
纯净度标准
棉花种子的纯净度应达到国家标 准,确保种子中杂质含量在允许 范围内。采用目视检查和仪器分 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纯净度检测

发芽率标准
棉花种子的发芽率是影响种子质 量的关键因素。应确保种子的发 芽率高于国家标准,通过发芽试

棉籽深加工研究报告

棉籽深加工研究报告

棉籽深加工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棉籽深加工一、背景介绍棉籽是棉花加工中的副产物,但其含油量高达35%-60%左右,可用于生产棉籽油、棉饼、棉胚粉等产品。

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棉籽油厂都只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对棉籽进行深加工的企业数量甚少,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二、棉籽深加工技术棉籽深加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棉籽油精炼技术棉籽油的精炼是通过油脂加工设备和精炼工艺来净化棉籽油,提高其质量和营养价值,同时去除杂质、异味和颜色等。

目前主要的精炼技术有物理精炼、化学精炼和物理化学精炼等。

2. 棉饼加工技术棉籽经过压榨后所剩余的固体物质为棉饼,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纤维素等成分,可以被用于生产饲料、肥料和生物质能源等产品。

目前主要的棉饼加工技术有脱脂棉饼、发酵棉饼等。

3. 棉胚粉加工技术棉胚粉是棉籽的一部分,是指经过棉籽油精制、脱脂和压榨等加工步骤后,得到的一个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副产品。

其可以用于生产饲料、肥料和医药产业等。

三、棉籽深加工市场前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种植、加工和消费国家,棉籽的产量和使用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但是,由于我国棉籽深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的限制,国内大量优质棉籽油和棉饼等深加工产品需要进口。

因此,棉籽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四、棉籽深加工发展趋势未来棉籽深加工将会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主要包括:一是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对棉籽油进行功能化加工,如生产特种功能性油;二是加强科研创新,研发新型饲料、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三是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棉籽深加工行业的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

综上所述,棉籽深加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发挥棉籽深加工的产业优势,促进我国的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

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

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
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是一种用于改善棉籽有效性的新型预处理工艺,它能够提高棉籽的有效性和提升棉籽加工的效率。

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的原理是将棉籽中的水分、油脂以及其他有机物分离出来,通过预处理技术使棉籽均匀地分散,同时保留和改善棉籽的形状和结构。

具体来说,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可以利用特色技术来改善棉籽有效性。

第一步,首先对棉籽进行筛选,以把棉籽中的粗残渣和尘埃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洗涤,以清除棉籽上的污垢和异物,并除去多余的水分,以保证棉籽的质量。

第二步,在洗涤完棉籽之后,将棉籽置于带有蒸汽的蒸汽设备中进行蒸汽处理,以提高棉籽的温度,同时使棉籽中的油脂熔化,以便更好地分离棉籽中的油脂。

第三步,将蒸汽处理过的棉籽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大型搅拌机中,以混合棉籽中的油脂和水分,使得油脂和水分能够更好的分离出来。

第四步,将搅拌后的棉籽放入离心机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油脂和水分会被有效地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改善棉籽有效性的目的。

第五步,将经过离心处理后的棉籽再放入搅拌机中,使用搅拌装置将棉籽中的油脂和水分完全分离,使棉籽得到充分改善。

第六步,将经过搅拌处理后的棉籽再放入烘干机中,将棉籽中剩余的水分全部烘干,以确保棉籽的质量。

第七步,最后将经过烘干的棉籽进行打包和存储,以供后续加工利用。

总而言之,棉籽加工预处理新工艺是一种改善棉籽有效性的新型预处理工艺,它将棉籽中的水分、油脂以及其他有机物分离出来,通过预处理技术使棉籽均匀地分散,同时保留和改善棉籽的形状和结构,从而提高棉籽的有效性和提升棉籽加工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籽棉与棉籽加工流程和成本分析
皮棉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资源,其流转过程是:棉农家中零散籽棉→籽棉收购企业→皮棉加工企业→棉纺织企业。

在籽棉开始收购阶段,籽棉价格由棉农与籽棉收购企业供求关系决定。

此时是籽棉价格决定当期皮棉价格走势。

在籽棉大规模收购后,籽棉完成从棉农到皮棉加工企业的转移。

此时籽棉收购加工成本应该是皮棉价格的支撑阻力线。

籽棉收购完成后,此时皮棉价格由棉花企业和棉纺织企业供求关系决定。

现在通过籽棉加工成本的分析来了解影响皮棉价格的基本因素。

籽棉经扎花(使棉纤维与棉籽分离的工艺)得到皮棉、不孕籽和棉籽。

加工不孕籽可得到18-25mm长度的清弹棉,清弹棉可理解为长度等级较低的棉花。

棉籽经三道剥绒后可得短绒和光籽,头道绒长度12-16mm,可纺低级纱;二道绒长度12mm以下,可纺人造丝;三道绒长度3mm以下,纤维素含量较高,可制成粘胶纤维。

如无特殊说明,短绒通常是指第一、二道混绒。

籽经脱壳后得到棉仁与棉籽壳,后者木质素含量较高,种菇类或菌类效果好,也可做合成木材的填充物。

棉仁经榨油后可得棉籽油与棉粕,故棉籽也是重要的油料。

棉花及其副产品加工流程见图一。

棉花及其副产品加工流程图(略)
单位籽棉能生产皮棉的数量叫衣分率。

内地棉的衣分率为33%
-35%,新疆棉为38%-40%。

衣分是个很重要的指标。

今年10月份以前,籽棉收购价较高,造成市场棉价坚挺的假象,但部分投资者没有注意到扎花厂对收购籽棉的衣分要求相当高,并以此降低皮棉销售成本,因此后期皮棉价格的下降空间较大。

应出皮棉与实出皮棉的差占应出皮棉的比率称衣亏率。

衣亏率太高皮棉损失较大,衣亏率太低则皮棉中短纤维含量较高。

国家规定皮棉加工的标准衣亏率为2.5%-4%,如折算成占籽棉损耗则1、2级皮棉约为1%,3、4级皮棉约为1.5%。

不孕籽经加工可得到回收棉进而得到清弹棉。

据了解,清弹棉产量约占皮棉产量的2%,目前市价在7000元/吨左右。

有些加工厂虽无力加工清弹棉,但可出售不孕籽。

由此每生产1吨皮棉可补贴成本不低于100元。

棉籽在扎花过程中会有1%的损耗。

通常每公斤棉籽的出扎花厂价比到棉籽加工厂价要低至少4-6分钱,以作中间环节的损耗及利润。

经剥绒、脱壳和榨油等工艺后,1000公斤棉籽约可得到90公斤混绒,150公斤棉籽油(内地棉籽出油率10%-14%,新疆棉籽出油率18%),棉籽壳280公斤,棉粕420公斤。

一吨棉籽加工费通常为170元。

具体成本核算可见表一。

由表一可见,棉籽油及棉粕售价要占棉籽副产品价格的75%左右,而混绒售价只占棉籽副产品售价的15%左右,可见影响棉籽收购价主要是油料及饲料市场走势。

近两年棉籽收购均价均在0.60-0.70元/斤左右。

有些扎花厂的棉籽出厂价就按1200元/吨进行成本核算,因占用资金成本不大,如果市价太低宁愿停销观望。

因地区发展不同、各厂规模及管理水平不同、各年棉花行情不同,籽棉加工费用相差悬殊。

行情看涨时,管理成本高的加工厂每吨皮棉加工费可达1000-1500元;行情看跌时,管理成本低的加工厂算上财务费用每吨皮棉有300-400元加工费也愿意干。

如果是承包或租用厂房设备的,另外还需另加200-300元。

今年全国棉花平均加工费估计在600元左右,不会超过800元。

这里顺便说一句,棉贩或扎花厂收籽棉时会利用含水率及含杂率等指标控制成本,保证利润,把亏秤亏衣分的损失风险转移给棉农。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皮棉成本=籽棉成本-棉籽成本-清弹棉补贴+加工费
每吨皮棉成本=(籽棉单价-棉籽出厂价×(1-衣分率)×(1-棉籽损耗率))/(衣分率-衣亏率)-清弹棉补贴+加工费。

说明:本表假设清弹棉补贴100元/吨,加工费800元/吨,衣亏率1%,棉籽损耗率1%,棉籽出厂价1200元/吨。

如考虑棉籽差价,则实际皮棉成本要另减(实际棉籽出厂价-1200)×2。

举例说明:
(一)山东某扎花厂10月18日按2.2元/斤收购衣分为36%的籽棉,棉籽出厂价为0.63元/斤,其生产的皮棉成本为:11099-(0.63×2000-1200)×2=10979元/吨。

当地目前3级棉均价为11400元/吨,后期仍有下降空间;
(二)10月21日新疆某地扎花厂40%衣分籽棉收购价为2.2元/斤,籽棉出厂价0.475元/斤。

其生产皮棉成本为10154-(950-1200)×2=10654元/吨。

据了解棉籽合理价位应在1150元/吨以上,目前市价过低,厂家不愿出售并等待市场转暖。

总结:
1.棉花加工有较多副产品,棉籽价格受油料市场与饲料市场影响
较大;
2.衣分率是计算皮棉成本的最重要因素;
3.各地棉花加工费用相差悬殊,了解加工平均费用能有效把握当地皮棉实际成本;
4.计算皮棉成本时除考虑衣亏率、棉籽损耗率,棉籽出厂价变动、其他副产品的销售补贴成本等因素以外,还要搞清出厂价与送货价的区别。

(三)又一典型实例加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按照自己有轧花厂,自己贷款收购,承办别人加工,自己销售,按照每年4000吨皮棉加工量计算的。

1、加工费350元/吨
2、运输费65元/吨。

3、贷款利息180元/吨。

4、人员工资,按照长期10人,年平均工资2.5万元,计30万元;临时工20人,月平均工资3000元,3个月时间,计18万元。

合计48万元,折算到每吨120元。

5、公关费用50万元,折算到每吨125元。

6、其他20万元,折算每吨50元。

合计:890元/吨。

前面3项折算到每吨费用是固定的,后面3项费用基本固定,但是根据加工数量的多少,折算到每吨的费用就发生变化了。

上述费用来源是新疆一个朋友的轧花厂在2008年度实际发生费
用,他们加工的棉花基本上都交国家储备了。

如果按照3000吨计算,每吨费用1000元。

如果按照需要运输到内地计算可能就需要1200元/吨。

就是这么多的费用还是没有把折旧费计算在内,按照2000万元一个轧花厂,15年把折旧完毕,每年4000吨的加工量,每吨也是需要300多元。

如果再加上投入的银行利息,恐怕还有不少啊!
没有自己轧花厂的,在新疆一般采取两种形式,大部分采取自己收购、销售,轧花厂为你代替加工,加工费一般在850-1000元/吨,保底加工量一般都会超过3000吨,就是加工3000吨以下,也需要按照3000吨来计算加工费。

上面的各项费用除了公关费用可以忽略不计,其他费用恐怕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变化了。

按照3000吨的加工量,加工费950元/吨,运输到内地费用250元/吨,贷款利息180元/吨,人员工资及费用220元/吨,合计1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