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循环系统
学前儿童卫生学(第四节 循环系统)

脉搏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为60 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
二、淋巴循环
淋巴系统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由 淋巴管、淋巴结、脾和扁桃体组成。它的主 要功能是运输全身淋巴液进入静脉,淋巴结、 脾和扁桃体还具有生成淋巴细胞、清除体内 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产生抗体等作用。是血 液循环的辅助装置。
一、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式的管 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心脏是 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使血液在体内不断地循环,以保证机 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和新陈代谢的正 常进行。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血管
(一)、血液
正常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一8%
1、血浆
血浆中含有90%一92%的水分,8%一10%的溶质。在 溶质中以血浆蛋白质含量最多,还有少量葡萄塘、无机
学前儿童因心肌力量弱而致心脏收缩射出的血量少,加上血管口径较粗,所以血压低 于成人。幼儿的年龄越小,血压就越低。
(二)学前儿童淋巴系统的特点。
淋巴系统在出生时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屏障作用较差,感染容易扩散,局部轻 微感染就可导致淋巴结发炎、肿大。甚至化脓。2岁以后,扁桃体增大较快,在4~ 10岁发育达到高峰,14~15岁时之间退化。
思考与练习:
1、血液的成分及主要功能是什么?心脏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2、血管的种类及主要特点是什么?血液循环的过程是什么? 3、淋巴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 4、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
表4一2、不同年龄的心率
年龄
新生儿 1一2岁 3一4岁 5一6岁 7一8岁
成人
平均心率 140
110
(课件)学前儿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

肺循环
•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肺静脉—左 心房。经过肺循环,暗红色的静脉血变为鲜红的动脉血。
血压
•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称为血压。血压分为动脉压和静脉血 压。我们平常所说的血压就是指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分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 是促进血液循环的重要因素,心脏收缩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最高压力称为高压 (收缩压);心脏舒张时,血流对血管壁的最低压力称为低压(舒张压)。收 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脉压。动脉血压常以上肢肱动脉测得的血压为代表。正常 成人动脉收缩压为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60~90毫米汞柱,脉压为30 ~50毫米汞柱。血压与年龄、性别及生理状态有关。一般来说,老年高于少年 ;男性高于女性。
年龄增长,血管壁较厚,弹性纤维增多,弹性加强。到12岁时,已具有成人动 脉结构。
血液
• 血液的组成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 学前儿童血液量 • 学前儿童血浆 • 学前儿童红细胞 • 学前儿童白细胞
血液的组成
•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略带黏性的液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7%~8%。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其中血浆占55%,血细胞占 45%。血浆含有90%~92%水分、7%左右血浆蛋白,还有3%左右无机盐及有 机物(葡萄糖等),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营养物质(养料)和废物。血细 胞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循环
• 概述 • 体循环 • 肺循环 • 血压 • 学前儿童血压
概述
• 血液沿两条途径在体内循环:在心脏和肺之间循环以摄取氧气;在心脏和身体 其他部分之间循环以运输氧气和养分。这两条循环同时进行,并在心脏处汇合 在一起,共同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径。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要求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要求一、概述在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至关重要。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血液循环和心脏的功能系统,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需得到重视。
二、饮食卫生1. 保证饮水量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的健康与饮水量有密切关系。
保证学前儿童充足的饮水量能够有效维持血液的流动,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保持学前儿童每天的水分摄入量符合卫生标准,有助于健康的循环系统。
2. 控制盐分摄入盐分的摄入过多会对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学前儿童来说更为重要。
过量的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循环系统的负担,控制学前儿童盐分摄入,有利于循环系统的健康。
三、运动锻炼1. 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健康。
适当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
2. 注意运动方式学前儿童的运动方式应该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避免受伤。
合理的运动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但是运动过度或者不合理的运动方式会对循环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 规律作息学前儿童的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循环系统的健康。
良好的睡眠可以缓解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促进血液循环。
2. 预防感染疾病注意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预防Feeling染病通过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可进一步促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健康。
五、心理健康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循环系统的健康同样重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防止情绪波动过大对循环系统的负面影响。
六、定期体检学前儿童需要定期体检,以及时发现循环系统疾病的迹象,保持循环系统的健康。
七、家庭教育家长要注重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卫生保健的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并照顾好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健康。
总结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要求至关重要。
饮食卫生、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定期体检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应得到关注,以维护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健康。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其正常运行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得以维持 的基础。
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
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 管组成,负责将血液输送至全
身各个部位。
淋巴系统
由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等组成, 负责将淋巴液输送至全身各个部位 ,并参与免疫应答。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
2023-11-08
目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特点 •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主要问题 •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健 •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疾病预防 •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案例分析
01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的定义
循环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器官和组织的总称,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 个部位,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输出去。
心理疏导
1 2
关注孩子情绪
家长应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如出现焦虑、 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和关爱。
与孩子沟通
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 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
寻求专业帮助
如孩子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缓解,家长可寻求专 业心理咨询或治疗机构的帮助,以帮助孩子克服 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检查
定期体检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应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以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检查内容
健康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生理指标,以及询问 孩子的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
检查结果处理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为孩子制定相应的健康指导和治疗方案,如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确保学前儿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矿物质,以维持循环系统的正常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课件

提高健康素养
了解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循环系统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 组成部分,它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带走。这种基本知识的了解有助于 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健康的含义。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了解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引导孩子们注意保持健康的生 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的睡眠等,从而促进 身体的健康成长。
心脏瓣膜的作用是确 保血液按照正确的方 向流动。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 :左心房、右心房、 左心室和右心室。
血管的种类和作用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类型。
静脉则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输送回 心脏。
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 个部位。
毛细血管是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 管,使血液能够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循环系统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适量摄入脂肪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导致 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应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 鱼油和坚果,并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
适量运动
01
坚持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对学前儿童的
循环系统有积极的影响。例如,慢跑、游泳、跳绳等都是有氧运动的好
营养。
胎儿的血液循环与成人不同,例 如没有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区分。
新生儿血液循环
新生儿血液循环系统在出生后 迅速发生改变。
新生儿的心率较快,血压较低 ,循环血量较少。
新生儿的血液分布主要集中在 躯干和内脏器官,皮肤和四肢 相对较少。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循环系统是人体生理功能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其主要职责是把血液从心脏引向全身各部分,供给细胞供氧及营养物质,并把代谢产物带回心脏,以完成新陈代谢。
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机能尚处于发展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正确地进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对其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首先,在保育学前儿童循环系统时,应注重儿童的营养均衡及膳食结构的改善。
儿童的营养摄入应该充足,并且有规律,以确保摄入的营养物质足够充足。
除了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等常见营养物质外,也应注重摄入有益于血液循环的营养物质,如α-亚麻酸、花青素和维生素C 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其次,在保育学前儿童循环系统方面,家长应注意儿童的运动量,使其适当参加室外的活动,既可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血液循环,以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
此外,还应注意室内空气的质量,以减少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以防止损害孩子循环系统的健康。
再者,在保育学前儿童循环系统方面,家长应关注宝宝的情绪,尽量避免让宝宝长期处于紧张或焦虑的状态,以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并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此外,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休息,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发育。
最后,在保育学前儿童循环系统方面,家长应注重控制孩子的体重,以避免因肥胖而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
同时,要及早发现和治疗儿童的循环系统疾病,以免延误治疗和病情恶化。
总之,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机能尚处于发展期,因此正确地进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对其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家长应注重儿童的营养均衡及膳食结构的改善、儿童的运动量、室内空气的质量、孩子的情绪和休息状态以及控制孩子的体重等,以促进孩子循环系统的健康发育。
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保健要点学前儿童是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裙体,他们的循环系统健康关乎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健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运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一、合理的饮食结构学前儿童的饮食结构对循环系统的保健非常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为儿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
保障学前儿童饮食健康的关键要点包括:1. 每餐营养均衡:每餐饮食要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等。
2. 控制盐分摄入:过高的盐分摄入会增加学前儿童患上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3. 饮食多样化:多样化的饮食有助于提供综合性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
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对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发育至关重要。
适量的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功能,提高学前儿童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保障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健康的关键要点包括:1. 每天保证一定的运动时间:建议学前儿童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戏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2.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的静坐对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健康不利,因此需要避免长时间久坐。
3. 避免剧烈运动: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增加学前儿童的心脏负担,应避免此类运动。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规律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学前儿童维护健康的循环系统。
保障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健康的关键要点包括:1. 规律作息:保证学前儿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发育。
2.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对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造成负担,需要避免过度疲劳。
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均衡饮食、规律锻炼等,有利于保持循环系统的健康。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和锻炼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关注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健康,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确保他们健康的成长。
在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保健中,除了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注意事项需要家长和教师们关注和注意。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 第二节 循环系统

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 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献血后适当补充营养 是必要的,但无须大吃大喝。适当增加营养以提供足够 的造血原料,补充的重点是造血所需要的蛋白质、铁、 维生素B12、叶酸等。
国家提倡18周岁至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规 定每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时 间不少于6个月。
1 人体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2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生理特点 3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2
一、循环系统概述
• 何为循环系统?
• 吸收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过程。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 (流动的是血液)
• 循环系统
运输
物质
淋巴系统 :淋巴管、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
(一)血液循环系统
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下页)
• (2)心脏的重量及容积 • A、心脏的重量 • 新生儿:20-25克 • 1岁:60-70克 • 5岁:为出生时的4倍 • 9岁:为出生时的6倍 • 成人:250克 • B、心脏的容积 • 新生儿:20-25毫升 • 2岁半:50毫升 • 7岁:100-120毫升 • 14岁:140毫升 • 总结:学前儿童心脏的重量和容积是不及成人的。
• 2、保育要点:A、幼儿园要经常检查幼儿的淋巴结
•
什么是正常的淋巴结?
• ——黄豆大小,柔软,没有粘连在一起,没有压痛感。
•
B、扁桃体的摘除要慎重
二、幼儿循环系统特点:
1.血液中含水多,含血浆蛋白少,凝血慢; 2.中性粒白细胞较少,易染疾病; 3.每博输出量少,心率大,节律性差,心肌易疲劳; 4.血管壁薄,血压低;血循环较快; 5.淋巴结防御和保护机能较显著,常有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动脉、静脉、 毛细血管
编辑课件
5
编辑课件
6
四、血液循环
编辑课件
7
血液循环系统
编辑课件
8
淋巴系统
淋巴结:产生淋巴细胞、抗体、过滤淋巴 液
脾: 血库、血液清洁工 扁桃体:产生淋巴细胞,防御 淋巴液 淋巴管
编辑课件
9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1、运送氧气,二氧化碳 2、运送营养物质供各器官需要 3、运送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4、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物质抗体,过
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是血管的 “清道夫”
编辑课件
10
学前儿童血液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血液的特点(见教材p16) 二、心脏的特点(见教材p16) 三、血管的特点(见教材p17) 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编辑课件
11
一、学前儿童血液的特点
1、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 越大;
2、血液中血浆含水分比较多,含凝血物 质比较少;
3、红细胞的数目和血红蛋白量不稳定;
4、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较小,机体抵 抗力相对较差。
编辑课件
12
二、学前儿童血管的特点
1、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2、血管比成人短,血液在体内循环一
周所需要的时间短; 3、血管管壁薄,弹性小; 4、血压低。
编辑课件
13
三、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
1、学前儿童心脏相对比成人大。 2、心排血量较少。 3、心率快。
胞)、淋巴细胞(免疫)、单核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血小板
数量:(4.0~10)x109/L,平均为7x109/L 数量: (100~300)x109/L
功能: 止血、加速血凝
Q:“煤气中毒”是怎么编产辑课生件 的?P13
4
二、心脏的结构与主要功能
心脏:结构图(P13) ;“生命之 泵”,桃型、拳头大小
Q1:儿童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喝淡盐开水, 为什么?
Q2:儿童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喝大量的开 水,为什么?
编辑课件
14
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思考:
1.怎样防止婴幼儿贫血? 2、学前儿童能进行剧烈运动吗?为什么? 3.儿童在剧烈运动能立即停止吗?为什么? 4.儿童剧烈运动后能马上喝大量的开水吗? 为什么? 5.婴幼儿可以晒太阳吗?为什么?第二Fra bibliotek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
学 一、循环系统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习 内 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 容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编辑课件
1
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淋巴循环)
编辑课件
2
血液循环
一、血液的成分与主要功能 血液的成分:
血液 = 血浆 ﹢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编辑课件
3
血 组成: 90%-92%水分、8%-10%溶质:血浆
编辑课件
15
四、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1、合理营养,既要预防肥胖,心血管问题的早期发
生会留下隐患,又要预防贫血。
2、体育锻炼:
选择项目、时间、强度。
锻炼后不可马上停止:回心血量↓心输出量↓脑缺血
不可大量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幼儿不适宜的项目:力量型,速度太快,耐力型项目
3、规律的生活,动静交替
4、服装宽松适度
浆
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功能: 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
血 液 血 (7%-8%)
细 胞
红细胞 白细胞
成分:血红蛋白
功能: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数量:男女::((43..05~~55..50))xx11001122//LL,,血血红红蛋蛋白白::114200gg; 组成:中性粒细胞(吞噬有害微生物和坏死细
5、多在阳光下活动
6、预防意外避免大出血
7、预防传染病,因为防御能力强的白细胞较少。
编辑课件
16
作业: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循环系统?
编辑课件
1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