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仪器装备简介

合集下载

大气中的气象观测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

大气中的气象观测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

大气中的气象观测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天气对于我们的日程安排和出行计划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预测和了解天气情况,气象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状况。

一、温度观测温度是气象观测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常用的温度观测仪器是温度计。

根据观测范围和准确度的要求,温度计有多种类型,例如普通气温计、温度计穿插计及红外线测温仪等。

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开直射日光、防止风速过大以及避免近距离热源的干扰,以获取准确的温度数据。

二、湿度观测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指标,也是影响人体舒适度和农林渔业等行业的重要因素。

湿度观测仪器常用的是湿度计,主要有干湿球温度计和电子湿度计等。

观测时需要注意设备的放置高度和环境条件的稳定,避免附近有水源或者引起湿度改变的其他物体。

三、气压观测气压是大气中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是天气预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常用的气压观测仪器是水银气压计和无汞气压计。

观测时需保持气压计垂直并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尽量避免人为操作对气压计产生错误读数。

四、风向观测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对于气象和航海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风向观测仪器是风向标和风向传感器。

观测时需确保风向标稳定且不受高楼、树木等物体的遮挡,以获得准确的风向数据。

五、风速观测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气流通过的距离,常用的风速观测仪器是风速计。

根据实际需要,有迎风式风速计、热线风速计等多种类型。

观测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风速计,并尽量避免大风和风向改变时进行观测,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六、降水观测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以液体或固态形式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常用的降水观测仪器是雨量计。

雨量计的常见类型有翻斗式雨量计、浮动球式雨量计等,观测时需注意观察量表的精细度,并将观测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七、云量观测云量是指天空中云量的百分比,对于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有重要意义。

观测云量通常使用肉眼观测和自动观测相结合的方式。

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

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

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气象观测仪器:这是气象观测站的核心设备,包括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风向仪、降水量测量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这些设备用于收集和处理气象观测仪器的数据。

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软件等。

数据采集器可以将气象观测仪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据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存储器中。

数据处理软件则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展示。

3. 通信设备:为了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访问,气象观测站需要配备通信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如电话线、光纤、无线电台、卫星通信系统等。

4. 电源设备:气象观测站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气象观测站通常配备柴油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等电源设备。

5. 气象站建筑和设施:为了保护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气象观测站需要建设专门的建筑物和设施。

这些建筑和设施通常包括气象观测塔、气象观测室、仪器设备存放室、办公区等。

6. 其他辅助设备:除了上述主要设备外,气象观测站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如防雷设备、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总之,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的设备和设施。

这些设备共同协作,确保气象观测站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气象观测任务。

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

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

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摘要:I.引言A.气象观测站的重要性B.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的必要性II.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分类A.基本气象观测仪器1.气温计2.湿度计3.风速仪4.风向仪5.气压计B.高级气象观测仪器1.雷达测雨仪2.卫星接收器3.能见度仪4.闪电定位仪III.仪器设备配置标准A.基本气象观测仪器配置标准1.数量要求2.精度要求3.校准要求B.高级气象观测仪器配置标准1.数量要求2.精度要求3.校准要求4.数据处理要求IV.配置标准的实施与监管A.政策制定与执行B.监管部门及其职责C.质量控制与评估V.结论A.配置标准对气象观测站的重要性B.配置标准对气象预报的影响C.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正文: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标准是保证气象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气象观测站的仪器设备配置标准由相关部门制定并监管执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的分类以及配置标准。

首先,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分为基本气象观测仪器和高级气象观测仪器。

基本气象观测仪器包括气温计、湿度计、风速仪、风向仪和气压计等,这些仪器是气象观测站必备的设备。

高级气象观测仪器包括雷达测雨仪、卫星接收器、能见度仪和闪电定位仪等,这些设备可以提供更丰富、更精确的气象信息。

其次,仪器设备配置标准对于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对于基本气象观测仪器,配置标准主要涉及数量要求、精度要求以及校准要求。

具体而言,观测站需要根据其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观测需求,配置足够数量、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

同时,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高级气象观测仪器,除了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满足数据处理要求,确保观测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和处理。

配置标准的实施与监管对于确保仪器设备配置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制定部门应确保配置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气象观测站仪器设备配置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观测站符合配置标准。

气象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气象仪使用方法说明书

气象仪使用方法说明书首部分:引言气象仪是一种用来测量和监测天气条件的设备。

它可以用于个人和专业用途,帮助人们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关于如何正确使用气象仪的详细说明。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已仔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说明操作。

第二部分:气象仪概述1. 仪器外观安装在气象仪内部的各种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以下天气参数:- 温度:测量环境温度,单位摄氏度(℃)。

- 湿度:测量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以百分比(%)表示。

- 气压:测量大气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或百帕(hPa)。

- 风速:测量风的运动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

- 风向:指示风的吹向,例如北、南、东或西。

2. 功能与特点- 大屏幕显示:气象仪配备了一块高清液晶显示屏,能够清晰显示当前的天气参数。

- 自动更新:通过与天气预报系统连接,气象仪能够自动获取最新的天气数据,并进行实时更新。

- 可调节警报:您可以自定义预设警报,当某个或某些天气参数超出您事先设定的范围时,气象仪会发出警报。

- 数据存储:气象仪可以储存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数据,以便您进行统计和分析。

第三部分:开始使用气象仪1. 安装与设置- 选择合适的位置:将气象仪放置在远离遮挡物的室外区域,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确保传感器不受树木、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的影响。

- 电源连接:将气象仪连接到可靠的电源(如交流电源或太阳能电池板)。

- 配置设置: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引,进行必要的配置设置,如设置单位、时钟、警报等。

2. 关于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确保温度传感器与气象仪之间无遮挡物,以保证精确度。

避免放置在受热源影响较大的位置。

- 湿度传感器:使湿度传感器暴露在自然空气中,避免阻挡进出的空气流动。

- 气压传感器:确保气压传感器的进孔畅通,避免覆盖或阻塞,以保证气压的准确测量。

- 风速传感器:将风速传感器安装在无阻挡的开阔区域,使其能够准确检测到风速。

- 风向传感器:确保风向传感器朝向正确,指示仪的箭头应对准真北方向。

气象仪器装备简介

气象仪器装备简介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安装除台湾、香港外的全国各省主要城市气象台站,并出口海外。

●启用时间:2005年●启用时间:2000年(1)GZZ2-01型f0:24MHZ,发射功率:P≥5mw(2)GZZ2-05型f0:400MHZ,发射功率:P≥400mw(3)GZZ2-06型f0:800MHZ,发射功率:P≥350mw●启用时间:1965年●使用许可证编号:SXZ-44-2005●生产单位:太原无线电一厂TD2型/GTS1-1型数字探空仪采用热敏电阻、碳湿敏电阻、硅压敏电桥为温度、湿度、气压测量传感器。

由气球携带升空,通过测量板(智能转换电路)将自由大气层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值温度、湿度、气压变成二进制电码调制发射机,地面雷达接收系统接收信号经解调和终端处理,获取到气象要素数据;同时利用发射机应答信号空间定位,获取风向、风速数据。

本产品采样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

●主要技术指标:1. 采样方式:数字式;2. 调制方式:调幅;3. 测量范围和准确度:(1)温度:40℃~ -80℃,△T≤ 0.3℃(RMS)(2)湿度:15%RH~95%RH,环境温度高于-25℃,△U≤ 5%(RMS)环境温度低于-25℃,△U≤ 10%(RMS)(3)气压:1060hPa~5hPa,气压高于500hPa,△P≤2hPa(RMS)气压低于500hPa,△P≤1hPa(RMS)4. 发射功率:P≥ 400mw;5. 载波频率f0:(按地面雷达接收处理系统需要配置)(1)TD2—A型f0:400MHZ(2)TD2—B型f0:800MHZ(3)TD2—L型(GTS1-1型)f0:1680MHZ●启用时间:2006年●其他说明:TD2—L型数字探空仪2008年12月通过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定型审查,并正式命名为GTS1-1型数字探空仪●生产单位:太原无线电一厂●启用时间:2008年●生产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新技术研究所移动应急平台●用途:移动应急平台是固定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工作的必要延伸、补充和备份,是可移动的分指挥中心,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并与指挥中心保持实时的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主要传递的信息为话音、视频和数据。

气象仪器操作说明书

气象仪器操作说明书

气象仪器操作说明书1. 概述气象仪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气象要素的设备,旨在提供准确的气象数据以支持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向用户提供有关气象仪器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正确且安全地操作仪器。

2. 仪器介绍2.1 仪器外观气象仪器外观通常由控制面板、显示屏、传感器和连接接口组成。

请确保仪器外观无明显损坏,如有异常情况请联系售后服务。

2.2 传感器说明不同型号的气象仪器配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涉及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等要素的测量。

在使用仪器前,请仔细阅读传感器的说明书以确保正确安装和使用。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在操作仪器之前,确保仪器已连接到电源,并且传感器已正确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确保仪器周围空间通风良好,避免遮挡物干扰测量结果。

3.2 开机按下仪器上的电源按钮,待仪器启动完成后,显示屏将显示基本信息。

请注意仪器是否显示正常并且传感器是否响应。

3.3 参数设置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仪器菜单上的指示设置相关参数,例如测量间隔、单位、报警阈值等。

请根据具体的操作指南进行设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4 数据记录仪器通常具有数据记录功能,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动记录气象要素数据。

根据需要,设置数据记录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确保仪器正常记录数据。

3.5 数据读取仪器通常提供数据读取功能,可以通过连接接口将记录的数据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进一步分析。

请按照仪器的说明书使用数据读取功能,并确保设备连接稳定。

3.6 关机在操作完成后,按下电源按钮并等待仪器正常关机。

切勿强行断开电源或关闭仪器,以免数据丢失或设备损坏。

4. 维护与注意事项4.1 清洁定期清洁仪器外观和传感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软布轻轻擦拭控制面板和传感器,避免使用化学溶剂或尖锐物品。

4.2 校准定期校准仪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校准时间和方法根据不同仪器型号而定,请参考仪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小型气象站

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小型气象站

/河北飞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又称:自动气象站小气候自动监测系统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概述:. 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满足GB/T20524-2006国家标准要求,用于测量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大气压力、降雨量等多个要素,具有气象监测等多种功能。

提高了观测效率,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检测精度高,无人职守,抗干扰能力强,软件功能丰富,便于携带,适应性强等方面特点。

二、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技术参数:.空气温度范围:-30~70℃精度:±0.2℃分辨率:0.01℃.空气湿度范围0~100% 精度:±3% 分辨率:0.1%.光照强度范围0~200Klux 精度:±5% 分辨率:0.1Klux.风速测量范围:0~30m/s 精度:±0.5% 分辨率:0.1m/s.风向测量范围:16 方位(360°) 精度:±0.5% 分辨率:0.1%:.雨量测量范围:0..01mm~4mm/min 精度:≤±3% 分辨率:0.01mm三、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可选配置:.土壤温测量度范围:-40~120℃精度:±0.2℃分辨率:0.01℃.土壤湿度测量范围:0~100% 精度:±3% 分辨率:0.1%.大气压力测量范围:50~110Kpa 精度:±0.5kpa 分辨率:0.1Kpa/ .二氧化碳测量范围:0~2000ppm 精度:±3% 分辨率:0.1%.叶面温度测量范围:-30~80℃精度:0.2℃分辨率:0.01℃.叶面湿度测量范围:0~100% 精度:±5% 分辨率:0.1%.水面蒸发测量范围:00~100mm 精度:≤±3% 分辨率:0.01mm.光合有效辐射范围:400~700nm 灵敏度:10~50 μv/μmol·m-2·s-1.总辐射光谱范围: 0.3~3.2μ灵敏度: 7~14mv/kw.m-2.供电方式(五号电池、蓄电池、太阳能、220V可选).通讯方式(有线采集USB2.0,无线数据通讯/GPRS模块可选)四、FM-QX小型气象站监测仪器突出性能:.多功能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仪,采用IP65防护等级的防雨设计,各个传感器具有快速反应和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特点,测量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连续监测,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免维护。

气象仪器介绍汇总

气象仪器介绍汇总

一、大气成分站维码介绍内容:大气成分观测项目类别有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臭氧柱总量及廓线、辐射、干湿沉降、其他观测、基本气象要素等。

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分为三大类:大气本地观测业务、基本大气成分观测和环境观测业务三类。

大气本底观测业务——为长期、准确地获取全球或区域大气成分本底变化基础数据资料而开展的观测业务。

开展大气本底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全球大气本底站、区域大气本底站。

基本大气成分观测业务——为获取反映人类或自然活动对一定范围内大气成分及其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而设置的观测业务。

开展基本大气成分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沙尘暴观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站。

环境气象观测业务——各级地方气象部门为满足当地气象服务需求而开展的大气成分观测相关业务。

开展环境气象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由各级地方气象部门建立的环境气象观测站。

本站为环境气象观测站,观测项目类别为气溶胶。

下图是观测数据产品图:24小时产品数据图二、舒适度测量仪维码介绍内容:生物舒适度测量仪由广东省气象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所生产。

研究表明,影响人体舒适程度的气象因素,首先是气温,其次是湿度,再其次就是风向风速等。

能反映气温、湿度、风速等综合作用的生物气象指标,人体感受各不相同。

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建立在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较好地反映多数人群的身体感受综合气象指标或参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ssd)=(1.818t+18.18)(0.88+0.002f)+(t-32)/(45-t)-3.2v+18.2。

其中t为平均气温,f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

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86—88,4级人体感觉很热,极不适应,希注意防暑降温,以防中暑;80—85,3级人体感觉炎热,很不舒适,希注意防暑降温;76—79,2级人体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71—75,1级人体感觉偏暖,较为舒适;59—70,0级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可接受;51—58,-1级人体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39—50,-2级人体感觉较冷(清凉),不舒适,请注意保暖;26—38,-3级人体感觉很冷,很不舒适,希注意保暖防寒;<25,-4级人体感觉寒冷,极不适应,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冻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
安装除台湾、香港外的全国各省主要城市气象台站,并出口海外。

●启用时间:2005年
●启用时间:2000年
(1)GZZ2-01型f0:24MHZ,发射功率:P≥5mw
(2)GZZ2-05型f0:400MHZ,发射功率:P≥400mw
(3)GZZ2-06型f0:800MHZ,发射功率:P≥350mw
●启用时间:1965年
●使用许可证编号:SXZ-44-2005
●生产单位:太原无线电一厂
TD2型/GTS1-1型数字探空仪
采用热敏电阻、碳湿敏电阻、硅压敏电桥为温度、湿度、气压测量传感器。

由气球携带升空,通过测量板(智能转换电路)将自由大气层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值温度、湿度、气压变成二进制电码调制发射机,地面雷达接收系统接收信号经解调和终端处理,获取到气象要素数据;同时利用发射机应答信号空间定位,获取风向、风速数据。

本产品采样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

●主要技术指标:
1. 采样方式:数字式;
2. 调制方式:调幅;
3. 测量范围和准确度:
(1)温度:40℃~ -80℃,△T≤ 0.3℃(RMS)
(2)湿度:15%RH~95%RH,环境温度高于-25℃,△U≤ 5%(RMS)
环境温度低于-25℃,△U≤ 10%(RMS)
(3)气压:1060hPa~5hPa,气压高于500hPa,△P≤2hPa(RMS)
气压低于500hPa,△P≤1hPa(RMS)
4. 发射功率:P≥ 400mw;
5. 载波频率f0:(按地面雷达接收处理系统需要配置)
(1)TD2—A型f0:400MHZ
(2)TD2—B型f0:800MHZ
(3)TD2—L型(GTS1-1型)f0:1680MHZ
●启用时间:2006年
●其他说明:TD2—L型数字探空仪2008年12月通过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定型审查,并正式命名为GTS1-1型数字探空仪
●生产单位:太原无线电一厂
●启用时间:2008年
●生产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新技术研究所
移动应急平台
●用途:移动应急平台是固定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工作的必要延伸、补充和备份,是可移动的分指挥中心,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并与指挥中心保持实时的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主要传递的信息为话音、视频和数据。

该设备可用于气象应急指挥。

●组成:移动应急平台由卫星通信设备(动中通),CDMA 1X无线数据通信设备,综合网络控制设备,语音网关,视频会议,无线采集,综合调度,北斗定位,网管代理等等组成。

21 /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