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国关系特点
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当代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当代国际关系的变化⾄少有以下⼏个新特点:(⼀)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进⼊新世纪之后,国际格局继续在朝着有利于多极⽽不利于单极的⽅向演变,这是当前国际关系变化的⼀个基本特点。
第⼀,尽管美国⾄今在全球⼒量对⽐中仍占有⽆可⽐拟的优势,但随着近年来其单极霸权战略的连连受挫,美国的战略地位相对有所下降,其中“软”实⼒衰退的迹象更是⼗分明显。
从美国⾃⾝的状况来看,其财政⾚字居⾼不下,来⾃海外的投资逐年减少,⽬前已从当年世界最⼤的债权国变为全球最⼤的债务国。
在国际事务中,美国越来越难以做到独⾏其是,相反倒是迫切需要其他⼤国的合作。
⽐如在反恐问题上,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最近就公开承认:美国⽆法单独战胜全球恐怖主义。
⽽在伊朗和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上,美国同样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的合作。
从全局来看,美国的战略地位离其建⽴单极世界的⽬标不是越来越近,⽽是越来越远。
第⼆,冷战的结束改变了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但并没有改变在两极时代即已孕育发展的全球多个⼒量中⼼兴起的历史进程。
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欧洲的统合以及近来俄罗斯的强劲复苏就是其中突出的例⼦。
⼀⽅⾯是美国战略地位的相对下降,另⼀⽅⾯是全球多个⼒量中⼼的崛起,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这是当代国际关系变化的⼀个基本趋势。
(⼆)⼤国关系的多样化由对抗⾛向合作,是当代⼤国关系⼀个新的变化。
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国明确意识到它们在维护世界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区域合作以及解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有着重要⽽⼴泛的共同利益,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关系中“合”风劲吹,掀起了⼀股建⽴“合作伙伴”关系的热潮。
⼤国之间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当前它主要表现为综合国⼒的竞争。
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竞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当前国际形势和新型大国关系

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是两岸的共同责任; 2、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国际社会以及任何 国家不得干预; 3、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愿意尽最大努力争取以和平方式实现两岸统一; 4、密切两岸沟通,扩大民间的经济、贸易、投资、技术 、旅游、教育、文化各个领域的交流,造福两岸人民; 5、逐步建立两岸政治对话和军事互信机制,维护台海地 区的和平稳定; 6、反对台独,遏制分裂,决不放弃使用武力。
总而言之
美国战略重心偏向亚太给中国带来军事和政治上的进 攻,然而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需要一个和平的 发展环境,在“稳定压倒一切”这一大局的前提下,必须
在国内政局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灵活的对外战略,
放眼全局,立足长远,在韬光养晦的基础上,独立且灵活 地处理现实问题,同时继续发展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
中美关系
一、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
新型大国关系
1、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 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 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2、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 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建, 共同进步。 3、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 兼顾对方利益,在追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 化利益交融格局。
们心理上最不能接受的是中国的崛起。
二、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
日本政府在 7月1日傍晚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决定修改宪 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即使自身未受到攻击,日本也可 以为阻止针对他国的攻击而行使武力。
1、解除“集体自卫权”对日本有什么好处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及趋势性影响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及趋势性影响大国关系历来是牵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大国关系经历新一轮深刻调整。
各主要大国应根据全球战略环境深刻变化,着眼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纷纷推进对外战略调整,在政治上分化重组、经济上融合竞争、文化上交流交锋,形成既竞争制约又合作协调的大国关系态势,对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和地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二、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冷战结束以来,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导致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对大国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使大国互动出现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1. 大国更加倾向以和平手段谋取战略优势。
与过去那种单向的、垂直的依赖关系不同,当今世界相互依存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特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呈现出一种双向的、平行的相互依存模式。
世界各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定意义上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冲突和对抗对任何大国的代价都将日益高昂,各大国都更加倾向以和平手段谋取战略优势。
2.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全面合作可能成为大国关系的主流。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不论一国国力如何强大,都难以单枪匹马进行应对,必须通过开展有效的全球治理才能共渡难关。
各大国共同应对挑战的愿望上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思维方式也逐步由“零和”向互利共赢转变。
总的看,当代大国关系正从一种利益相悖或相同的简单敌友关系逐渐向互利合作与利益竞争并存的关系深刻演变,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全面合作在今后一定时期可能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要方面。
(二)大国关系结构出现三方面的新变化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大国关系的新特征

大国关系的新特征 及主要大国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大国关系的新特征
(一) 大国关系的基调并未改变。 第一, 国家利益是大国处理相互关系 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 大国关系的调整以 “和平与发 展”为中心。 第三, 大国关系的基本框架是既合作 又竞争,既借重又制约。
(二) 大国关系呈现新的特征。
第一, 磋商、协调、合作逐渐成为大 国关系的主导面。
3、 中美关系的现状。 第一, 双边政治关系保持发展势头, 高层接触频繁。 第二, 两国的经贸关系持续发展。 第三, 在反恐、防扩等领域开始建立 固定的沟通机制。
(二) 中日关系 1、 中日关系的重要性。 第一, 中日睦邻友好可以稳定我国的 周边环境。 第二, 中日携手有利于加快东亚区域 一体化过程。 第三, 发展中日关系有助于推进世界 格局多极化。
(三) 中俄关系 1、 中俄关系的积极发展。 第一, 中俄友好,步步走高。 第二, 建立了元首和政府首脑间定期 会晤机制。 第三, 建立了国际问题和重大国内问 题磋商机制。 第四, 经贸、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扩大。 第五, 成功解决两国历史遗留下来的 边界问题。 第六, 军事合作更加深入。
2、 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 第一, 政治利益是两国关系连上台阶 的重要动力。 第二, 相同的国家发展任务促进两国 进行战略合作。 3、 对发展中俄关系的冷静思考。
2、 困扰中日关系的三大问题。 第一, 历史问题 解决历史问题的契机。 日本方面对“谢罪”的解读。 第二, 台湾问题 第三, 钓鱼岛问题
3、 发展中日关系的战略思考。 第一, 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 待和处理中日的历史问题。 第二, 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看待和处 理中日关系。 增进互信,履行承诺;顾全大局,求同 存异;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着眼未来, 加强交流;密切磋商,应对挑战。
谈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

谈当前大国关系调整的新特点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
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
二是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于双边关系中。
三是以议题为驱动的大国关系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
四是世界格局均衡化成为大国关系演变的大趋势。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中还表现出了以下新特点。
1新兴大国,包括发达的日本、德国与发展中的中国、印度等都尚未在军事上以及其他领域里对传统大国(主要是美国)形成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另一方面,各新兴国家对军事实力的追求与军事发展的进程和潜力已经让传统大国充满疑虑,在若干敏感的地区已经对地区战略均势构成了明显的影响,地区性的军备竞赛也隐然成型并不断发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革命的巨大推动,使大国之间在经济发展中,包括生产、贸易、金融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资本的利益已经超越国界,战争已很难成为大国间进行全球利益调整的手段,甚至可能成为全球共同利益的破坏者。
另一方面,大国在资源、市场、技术、资本等领域的激烈竞争常常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
3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若干局部战争的巨大灾难,国际社会对人权的进一步关注,以及世界和平、民主思潮的进一步发展,使大国国内抑制战争的因素和力量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乃至军国主义、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又成为后冷战时代全球主流思潮中的一个鲜明的特色。
甚至共同的文化、宗教等意识形态背景也并不能必然地可以防止战争。
4国际安全机制进一步健全,国际磋商、对话渠道和方式进一步畅通、便捷,处理危机的手段、经验进一步丰富。
另一方面,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性、战争与攻击手段的多样性、便捷性以及危机爆发的偶然性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程度。
5“核武器的问世以及它具有的将任何交锋变成相互摧毁的内在威胁,的确最终制止了在大国力量对比缓慢变动中诉诸武器冲突的习惯性做法”。
当前大国关系新变化解读

1.中俄经济合作不断扩展
1 中俄经济合作不断扩展
中俄贸易总量稳步增长 中俄相互投资日趋繁荣 中俄经济技术合作日趋活跃
贸易综合体
俄罗斯卢布
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道路宽广
2 中俄军事技术合作道路宽广
美国与西方社会对中国进行军 备禁运,俄罗斯是中国采购军备的 主要源头。 中国与俄国在军事上需要进行相互合作。
三、和平、发展、合作是大国关系不可阻挡的走向
第一, 和平、发展、合作的大趋势。 第二,一批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大趋 势。主力军在亚洲,因此国际关系的重 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这个过 程还没有结束,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这个大趋势非常明显。 第三,世界正处在“三大革命”的 前沿。这三大革命指的是能源革命、新 的产业革命、新的生活方式革命。
4
继续韬光养晦,坚持苦练内功。
5
对美外交既需要大战略谋划,也需要细致推进,这是构建中美 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保障。
推进“中美+X”三边外交关系
第三方
“大国是关键” 分析
当今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深受“第三方”因素掣肘 或捆绑。
积极推动“中美+X”为先导的 三边外交、丰富中国整体外交布 局,谋求中美与中邻关系良性互 动、互利共赢。
19491970年
严重对抗
中美关系三阶段1979今爱交织19711978年
走向缓和
重要经验——斗而不破与合而不同
爱恨交织(1979-今)
经贸 金融 政治 安全 文化
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持有美国国债额1.16万亿美元 多达九十种全方位对话机制网络 覆盖几乎所有中大国际和地区问题 成立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机制
利益大于分歧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呈现出哪些特点

当前大国关系调整呈现出哪些特点计132-1 张玉昊201358502150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为“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认为“是地质板块式的变化”。
世界迎来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大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变化。
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中国外贸出口需求萎缩,迫使已成为助推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调结构、转方式”。
许多对人类安全和生存构成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对,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
二是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于双边关系中。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谋求合作的势头越来越凸显,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等。
但是,另一方面,大国合作的增强并不排除相互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由此引发的摩擦与斗争,在当前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斗争仍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合作与斗争并重,合作掩盖不了斗争,斗争又保持适度,不致引发关系破裂,这是冷战后出现的大国博弈的新情况。
三是以议题为驱动的大国关系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
为了占据战略制高点,大国之间合纵连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竞相上演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牵制与反牵制、制衡与反制衡的大戏。
一些大国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是合作伙伴,明天在另一个问题上又成为战略对手。
无论是气候变化、反恐,还是伊核、朝核、叙利亚等问题,大国立场的变化或攻防角色的互换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应运而生的“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机制”、“美日澳印四国战略对话机制”、“美日+1”、“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大国关系的各种排列组合,无一不是在新形势下大国外交纵横捭阖的新表现。
当前大国关系呈现出哪些新特点,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当前大国关系呈现出哪些新特点?背后的动力是什么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基辛格将这种变化称作“数百年来未有的大变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认为“是地址板块式的变化”。
世界迎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和平发展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大国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当今的大国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1、大国之间共同利益远大于互相之间分歧,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轴。
由对抗走向合作,是当代大国关系一个新的变化,世界已变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美国和欧洲经济陷入困境,中国外贸出口萎缩,迫使中国“调结构、转方式”,而中国经济增长又成了助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许多危及人类安全和生存的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应付,需要国际社会合作解决。
2、合作和斗争同时存在双边关系中。
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大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谋求合作的势头越来越凸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等。
另一方面,大国合作的增强不排除互相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由引发的摩擦与斗争,当前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斗争依然有可能演变为局部的冲突和对抗,这是因为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合作与斗争并重,斗争又保持适度,不致引发关系破裂,这是冷战后出现的大国博弈的新情况。
3、大国之间的各种组合方兴未艾。
为了占据战略制高点,大国之间合纵连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竞相上演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牵制与反牵制、制衡与反制横的大戏。
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是合伙伙伴,明天在另一个问题上又成为战略对手。
无论是气候变化、反恐,还是伊核、朝核、叙利亚等问题,大国立场的变化或攻防角色的互换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应运而生的”中俄印三国外会长会晤机制“、”美日澳印四国战略对话机制“、”美日+1”、“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大国关系的各种排列组合,无一不是在新形势下大国外交纵横捭阖的新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大国关系特点
今年以来,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传统因素和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能源安全等非传统因素对大国关系的影响都在上升。
大国关系呈现以下特
点:
一、“总体稳定”保持。
大国关系基本保持稳定,更富弹性,主要大国间直接对抗的可能性较校大国关系的战略矛盾不会因为相互间有合作而消失,也不会因相互间的斗争改变彼此合作的基本态势,但合作中竞争的一面在加剧,借重中牵制的一面在发展。
美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为引领大国关系新一轮互动的关键,中美间又合作又相互制约的态势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全局的一条
主线。
二、“逐利竞争”激烈。
各大国更加重视经济外交,特别是围绕着战略资源、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加剧,加紧博弈,能源外交活跃,因竞争引发的矛盾与摩擦增多。
油气资源事关各国核心利益,油气供给大国越来越趋向于以资源为工具,施以政治影响,构建于己有利的大国关系。
俄乌天然气之争;俄反制美欧“颜色革命”;伊朗重炼浓缩铀;中东海湾伊斯兰极端化;委内瑞拉加强与古巴、玻利维亚的联系;尼日利亚、苏丹、安哥拉等非洲产油国政治外交上更为活跃与独立等都揭示出政治外交后面的经济因素日益复杂,各国对能源、资源的竞争将会持续作用于西西、南北关系的发展、演变。
三、“因时谋势”多变。
各国的战略重点和关切并不相同,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组成不同的集团,中美英中美日、美欧俄、中美俄等多组战略三角关系复杂互动,一些传统三角关系趋于活跃。
美欧与俄结构性矛盾的一面渐趋明朗,俄对美欧关系处于守势。
美欧关系走出伊战阴影,重趋协调与合作;美俄关系复杂面凸现;欧俄关系热度下降,战略互信下降。
同时,中美在合作中摩擦增多;中俄相互战略需求增强;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但也面临新问题。
四、“新老互动”明显。
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影响扩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国关系和世界力量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新兴经济体国情各异,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扼守战略航道,地处反恐前沿的“不稳定槐,与美等西方国家关系深浅不同,大国更加重视与之对话与磋商。
美重塑其全球同盟体系,着力反恐的同时,向传统安全观回摆,加强了对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的关注;G8加强了与新兴工业国进行对话,北南大国间的对话与合作呈上升态势。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上升,牵动国家关系新变化,主
要大国对中国的战略或策略借重增加。
五、“区域合作”活跃。
全球范围内新一轮区域合作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
各种地区多边组织空前活跃,各大国和新兴力量为争夺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加大投入,直接或间接卷入,并争相发挥影响,区域内外国家间力量分化组合继续深化发展。
东亚成为大国竞争及新一轮区域合作发展的重点,美日俄欧对亚洲区域合作予以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在亚洲区域合作及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备受重视。
中、日、英韩、东盟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围绕中国崛起而加速调整。
东亚
合作进程中虽然复杂因素不少,但也出现了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各大国通过扩大
地区融合,加强利益捆绑。
六、“多边协调”日强。
热点问题继续牵动大国关系,大国日益重视多边机制在解决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两核一线(朝核、伊核、中东一线)”热点问题的解决上,各主要大国更加注重外交和软实力的作用,协调与合作不断增加,手法也更趋灵活务实。
布什连任以来,美实力超强地位未变,但对国际事务的操控能力有所削弱,被迫调整对外战略,从单一的武力打恐转向从自由民主改造入手的综合治理,从崇尚单边主义转向更为强调大国协调与合作,从“先发制人”战略转向更加注重外交努力。
美借重多边合作之机,力图继续保持在大国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总的看,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呈良性互动,如能保持这一态势,热点问题的处理就不会失控,大国会更加冷静地应对相互间的矛盾和分歧,不致激化。
协调、妥协、合作,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