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

合集下载

红楼梦人物林黛玉性格特点以及例子

红楼梦人物林黛玉性格特点以及例子

红楼梦人物林黛玉性格特点以及例子一、林黛玉的独立意识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位女主角,她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相对低下,往往受制于男性。

然而,林黛玉并不甘于命运的束缚,她积极追求个性的发展,不愿意被束缚于传统的女性角色。

例子一:在书中,林黛玉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独特的见解,她不认同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

在与贾宝玉的交往中,林黛玉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独立思考,她反对一味追求名利,希望通过婚姻获得自由和幸福。

这种独立意识使得她与众不同。

例子二:林黛玉在宝黛之间的情感纠葛中展现了她独立的一面。

她并不愿意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追求真爱和精神寄托。

她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爱情,她的独立精神使得她能够抵抗外界的压力,坚定地追求自己所爱的人。

二、林黛玉的情感敏感林黛玉的另一个性格特点是情感敏感。

她对自己的感情非常投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这种情感敏感使得她对于爱情和友情的体验更加深刻,但同时也增加了她的痛苦和悲伤。

例子一: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感情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投入。

她常常为了贾宝玉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欣喜若狂,同时也会因为贾宝玉的一句冷言冷语而受到巨大的伤害。

林黛玉对于爱情的敏感使得她更加注重细微的情感变化,并以此来判断自己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

例子二:林黛玉的情感敏感也表现在她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中。

她对待亲人和朋友情感的投入往往超过常人,她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情感变化,并且会因此而感同身受。

这种情感敏感使得她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受到伤害,同时也增加了她对他人的关心和体谅。

三、林黛玉的艺术才华林黛玉的艺术才华是她的又一个独特之处。

她天生具有音乐和文学的天赋,这使得她能够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得到认可和赞赏。

例子一:林黛玉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悟力和表达能力。

她能够通过琵琶歌曲来表达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感动了许多人。

她的音乐才华不仅是她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她对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观察。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人物事迹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人物事迹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人物事迹林黛玉的性格敏感,细心,极聪明,极精明。

她在处理与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出过度的自卑、猜疑和焦虑,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是典型的内向型女性,性格敏感,细心,极其聪明,悟性极高。

她在处理与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出过度的自卑、猜疑和焦虑,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别人。

这种怀疑的结果,往往一方面伤害了自己,一方面也伤害了心上人。

这种性格就是心理学家定义的内向型性格。

他们的心理特征往往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但对别人认为不雅的事情往往情绪化。

表面上他们有时看起来很坚强,但内心世界充满了自卑和懦弱。

林黛玉的主要事迹1、宝黛钗初会:贾母可怜她受教育,就把她拉到身边。

黛玉10岁,宝玉11岁。

2、林黛玉葬花: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

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三月中旬,林黛玉葬花。

贾宝玉想把落花埋在水里,而林黛玉认为大观园里的水是干净的,但一旦流出来,外面的人又脏又臭,花还是塌了。

于是她在花园的墙角做了一个花冢,把落下的花扫干净,装在一个丝袋里,埋起来,让它们和泥土融在一起,这样就干净了。

3、诗社夺魁: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谥号潇湘公主。

当天我在探春秋双斋做一首秋海棠的诗,大家推荐林黛玉的诗最好。

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

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

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林黛玉的才情1.林黛玉有文才,诗词造诣很高林黛玉的诗词造诣高深。

她的《葬花词》、《秋窗风雨夕》、咏菊花诗,中秋节联句都非常精彩。

林黛玉也是个好老师。

她在短时间内教会了香菱写诗。

2.林黛玉有管家才能林黛玉不是一个只知道轻唱,只会写苦诗的女人。

她也有看家本领。

黛玉的游手好闲算作郭蓉府的收支。

结果,她发现贾的财政已经出现赤字。

谈林黛玉的性格

谈林黛玉的性格

谈林黛玉的性格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她是整部小说的核心人物之一。

林黛玉的性格十分复杂,充满了矛盾性和独特的性格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林黛玉的性格。

第一,林黛玉的情感敏感。

林黛玉十分敏感,她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和伤害。

在小说中,林黛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是基于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而形成的,这使得她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看法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林黛玉的情感敏感也让她对于周围的人和事情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在小说中,她时常因为一些微小的细节而变得心情不好甚至崩溃。

例如,她为了不想与贾母闹矛盾,不顾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头发剪掉,后来又因为剪了头发而悲痛欲绝,甚至想过自杀。

第二,林黛玉的自由思想。

林黛玉十分长于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她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十分新颖独特。

她总是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之分,并且对于自己支持的观点始终坚持不懈。

尤其是在关于艺术的问题上,林黛玉的见解更是引起了注意,她坚信艺术应该是一种纯真而奇妙的世界,不应该受到世俗观念和利益的干扰。

她甚至在小说中创作了自己的诗歌和小说,展示了她在艺术领域的才华和独特。

第三,林黛玉的执着和独立。

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人,而且是坚持自己原则的人。

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执着让她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自尊。

尽管她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情感受到悲伤和痛苦,但是她从不会放弃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在小说中,林黛玉在受到家族的压力时,不断地尝试着找到自己的方向,她拒绝了虚荣的地位和身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物,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生活价值。

第四,林黛玉的浪漫性格。

林黛玉是一个极其浪漫的人,她始终保持着对于梦想和奇迹的热爱,这也是她的个性之一。

她喜欢听故事,阅读诗歌和小说,并且常常为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幻想。

她的浪漫性格和对于梦想追求的执着让她更加容易喜欢上那些有特殊魅力的人,例如刘姥姥和薛蟠等,而这些对于她的情感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之,林黛玉是一个充满矛盾性和独特性格的人物,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和主要经历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和主要经历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和主要经历一、性格特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而其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悲剧的命运,深深地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1. 高傲情绪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她的高傲和自尊。

她出身于贾府,是贾母的外孙女,因此自小被宠爱。

她对自己的地位和身份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常常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姿态。

她崇尚自由和独立,对于沉溺于世俗的规则和约束感到厌倦。

她追求真挚的感情和纯粹的友谊,对于虚伪和世俗的人际关系深感不满。

2. 敏感多疑林黛玉的心思细腻,对于他人的行为和态度总是敏感异常。

她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对于一些细微的变化和暗示会过度解读,因此常常胡思乱想,多疑而敏感。

这种性格特点使她容易受到伤害,加剧了她的悲剧命运。

3. 才情出众林黛玉不仅外貌出众,才情也非常出众。

她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咏诗作对,画画写字样样精通。

她的文学才能和艺术修养使得她在贾府中备受喜爱和赏识。

然而,正是因为她的才情超越了当时的社会常规,使得她在种种纷争中备受煎熬。

二、主要经历林黛玉的经历令人唏嘘。

她作为贾家的外孙女,与贾府的众多人物联系密切,经历了一系列的爱情纷争、家族纷争和世俗欲望的笼罩。

1. 与贾宝玉的爱情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为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一。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情感一直非常亲密。

然而,命运使得他们最终没有走到一起。

林黛玉的性格使得她难以忍受贾宝玉身边的其他女子,尤其是贾母和王熙凤。

她的妒忌和多疑最终导致了她与贾府的矛盾激化,以及她的早逝。

2. 家族纷争林黛玉所在的贾府是一个富裕而复杂的家族。

在这个家族中,权利和欲望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林黛玉作为贾府中的一员,也卷入了各种家族纷争。

她的高傲和对家族的继承权的关注使得她成为了家族中的焦点。

然而,正是她的这些特点也使得她成为了家族中众多敌对势力的攻击目标,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3. 癫痫困扰林黛玉的身体健康一直不佳。

她长期受到癫痫的困扰,使得她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其中林黛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她作为贾府的女主人贾母的外孙女,以其独特而复杂的性格特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 敏感多情林黛玉是一个极其敏感和多情的人。

她对于美的崇拜和对于真挚感情的追求使她极度脆弱。

她的情感世界极为丰富,对于展露真情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着强烈的渴望。

然而,这种多情的特点也使她容易受到伤害和困扰。

2. 聪明机智虽然林黛玉性格敏感,但她也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孩。

她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够准确地洞察人心和事物的本质。

她对于宫廷政治和人际关系的理解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3. 不拘小节林黛玉有着独立思考和真我态度,她不拘一切形式和小节。

她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也不拘泥于社会常规和传统道德观念。

她更注重的是保持内心的纯真和自由,坚守真实的自我。

4. 情绪化林黛玉是一个情绪化的人,她倾向于自我沉溺和情绪波动。

她的情感波动经常出现在她的诗歌和行为中,她的情绪可以从欢喜到忧伤,从煽情到悲观。

她的情绪化表现使她常常陷入内心矛盾和挣扎之中。

5. 对命运的抗争林黛玉在小说中面对命运的安排表现出了强烈的抗争精神。

虽然她出生在豪门世家,但她对于家族的束缚并不满足。

她渴望自由和追求真爱,并对于自己被迫嫁给董安官的命运进行了坚决抗争。

6. 敢于表达林黛玉是一个勇于表达自己的人。

她对于爱情、友谊和家族之间的纠葛都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她的直率和真诚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和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厌恶和排斥。

7. 自我牺牲林黛玉在小说中也表现出了自我牺牲的一面。

为了保护贾宝玉和贾府的利益,她放弃了自己的幸福和感情。

她以自己的利益为次要,将关心他人和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综上所述,林黛玉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性格的人物。

她的多情、聪明、不拘小节、情绪化、抗争精神、敢于表达以及自我牺牲都使她成为了红楼梦中不可忽视的角色。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1.1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形象丰满、立体,具有鲜明的个性。

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聪明、机智、敏感、多情、矫情、孤傲、自卑、自尊心强等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善于诗词歌赋,是贾府中的才子佳人。

她又非常敏感,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情感变化。

林黛玉还具有多情的特点,她对待感情非常认真,一旦陷入爱情,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即使最后悲剧收场,也无怨无悔。

林黛玉的性格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缺点。

她矫情、孤傲,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总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使得她在人际关系上显得有些孤立,难以融入集体。

林黛玉还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她对自己的才华和美貌并不十分自信,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取代。

这种自卑心理使她在面对感情问题时更加矛盾和无奈。

1.2 林黛玉的命运悲剧林黛玉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她的家庭背景原本优越,但因为家族的衰落而变得日益贫寒。

她的身世之谜使得她在贾府中备受歧视和排挤。

虽然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美貌赢得了贾宝玉的爱情,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悲惨的命运。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林黛玉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得不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去追求未知的未来。

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病逝于荒凉之地,结束了她短暂而坎坷的一生。

二、林黛玉与其他人物的关系2.1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著名的一对情侣。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倾慕,最终相爱并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感情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一方面,他们深知彼此的感情真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世俗的压迫和命运的无情打击。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考验。

最终,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也因病去世,他们的爱情未能走到最后。

2.2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友情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对著名情侣。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点
林黛玉的人物性格特点
一、勇敢:
1、不受父母拘束,不怕挑战,当尤老太太说她不该出嫁时,她态度坚决地回答说:“你不能这样说!”,不能因为家庭和社会中惯有的普通制度而放弃自己的爱情;
2、面对薛宝钗及王夫人的恶意,她从不退缩,坚持自己对林妹妹的责任;
3、《红楼梦》充满了常人难以卓然冒险的情景,但黛玉从不畏缩,这正是出于她
的勇气;
二、聪慧:
1、她的眼界、智慧、思考真的很优越,独自一人思考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2、能够仔细分析爱情的动机,对林家的宗族关系一知半解;
3、善于平衡一件事的正反面,处理事物有精深透彻的认知。

三、逐渐成熟:
1、逐渐增长责任心,不择手段,只为把妹妹安放到一个良好的住处,乃至自己不
惜用身殉情;
2、在王夫人的诱惑下,西门庆本是个以男性自尊和朋友舍己的英雄,而黛玉则是
可以战胜霸权的英雄;
3、对社会的冷漠从未麻木自己,比如和姨母之间的恩怨纠葛,黛玉老成持重,未
曾随意发号。

四、正直:
1、她坚决贯彻自己的正义想法,不会放弃因她认为有道德意义的事情;
2、正是这种正直,使得黛玉能够一次又一次地拒绝王夫人和薛宝钗,让自己对情
人负义;
3、也正是这种正直,使得Лин Дай玉面对社会道德倒退、心胸狭窄而不受控制!。

红楼梦人物解析林黛玉

红楼梦人物解析林黛玉

红楼梦人物解析林黛玉一、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表妹,也是贾府的一员。

黛玉的性格极为独立,她聪明、敏感,才情出众,并且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力。

她是一个充满悲伤的人物,身上常常笼罩着一种忧郁的氛围。

二、林黛玉的外貌特征黛玉的外貌被形容为“肌肤超凡脱俗,丰姿俊逸”。

她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微微上挑的眉毛,鹅蛋脸上洋溢着离奇的神采。

她的嘴唇红润,细腻如玉,她柔美、秀逸的仪态使其更显得与众不同。

三、林黛玉的性格特点黛玉是一个非常敏感和多愁善感的人。

她对生活中的琐事和不公平的待遇有着强烈的反应,并常常沉浸在悲伤和忧郁之中。

她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常常通过写诗来诉说内心的苦闷和忧伤。

她对贾宝玉情深意重,但是她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能为力,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命运摆弄的可怜人。

黛玉的聪明才智也不容忽视。

她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造诣,并且在剧中多次以自己出色的才华和智慧为众人解决难题。

她表现出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洞察力,犀利的论调常常让人叹为观止。

四、林黛玉的命运黛玉的命运可谓是悲惨的。

由于贾府的衰落,加上她自身的身世和心理问题,她的命运注定了有一个不幸的结局。

她在家族中备受冷落,并且因为贾宝玉与其他女性有所交往而感到伤心和难过。

她不愿意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她更愿意将自己从尘世隐退,追求心灵的自由。

五、林黛玉对于红楼梦的意义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她的形象和命运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和社会压迫。

她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林黛玉的形象深深地刻画在读者的心中,她的忧郁和敏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同情。

她的才情和智慧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象。

她的命运使人唏嘘不已,更引发了人们对人生的悲凉和虚无的思考。

总而言之,林黛玉是一位充满忧郁和才华的女子,她的形象和命运对于我们理解《红楼梦》和封建社会的女性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

她的形象永远地烙印在读者的记忆中,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最经典和动人的形象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林黛玉的人物性格分析《红楼梦》中写了一大群青年女性,她们住在大观园内,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女儿国。

在作者笔下的这几十个青年女性,一个个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

作者有意让书中的一位优秀男性唱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那么热烈的颂歌。

但是,《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

就是这些作者所极力赞颂的优秀女性,却成了“薄命司”册子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物,作者用她们的悲剧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冽的艺术美酒,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作者塑造得最美好,也是作者极力赞颂的一个人物,就是书中的主角之一林黛玉。

她和贾宝玉构成了《红楼梦》中与众不同的两个人物形象,她们都是古今未有之人,她们的所作所为在世俗人眼里是格格不入的。

就如不是“正经主子”的林黛玉,在一般人心目中是一个“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人,在贾府很不得人缘。

心胸爽朗的史湘云就曾当着宝玉的面,说她是一个“小性儿,行动爱恼人”的人。

与林黛玉毫无干系的赵姨娘在背后也发过牢骚:“要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正眼也不瞧……”。

丫环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说悄悄话,中了宝钗的“金蝉脱壳”计,误认为是林黛玉听见了,当时就很紧张,小红说:“那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因而对她都怀有不满。

林黛玉甚至在贾母面前也逐渐失去了欢心,最后正如她自己在《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等诗词中所说的,陷入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苦难境地。

林黛玉为什么会陷入这种苦难境地呢?这就得从林黛玉的性格上分析。

下面就分别从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表现、形成原因和时代意义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林黛玉丰富性格特征的表现(一)在林黛玉的丰富性格中,较为突出也最为世人所公认的就是那所谓的“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不饶人、诸事好挑剔等。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其“小性儿”、说话尖酸刻薄等令人不喜欢的性格背后,隐藏的正是她那颗十分强烈的自尊心。

执著地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正是她一切性格的根源。

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不能容忍对人格和自尊心的丝毫亵渎,是她性格的核心部分。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她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正反映了她那种强烈的自尊心,林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不是“正经主子”,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惟恐自己的自尊心在众人面前受损。

可以说,林黛玉就是带着这样一颗强烈的自尊心来到贾府的,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

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当送给林黛玉时,林黛玉正在宝玉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

”宝玉便说:“什么花儿,拿来给我看看。

”而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从这里看出,林黛玉在意的不是宫花的价值,而是在乎于在这件事中别人对她的态度,她不是嫌送来的花是“假花”或不合心意等,而是不愿意别人有意把她放在最后,将挑剩的送给她。

因为这太伤她的自尊了,如果不明白这点,倒真会以为林黛玉对人对事太小气了。

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贺元春归省庆元宵”中,写宝玉一时高兴把身上的所佩之物都给了众小厮们。

林黛玉知道后,以为自己送给他的“荷包”也给小厮们拿走了,就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完就赌气回房,把原来正替宝玉做的香袋儿“拿过来就绞”。

后来宝玉跟她解释过后,他也知道了那“荷包”宝玉珍藏在怀里,可还是生气,当宝玉向她陪不是时,她还边哭边说:“你不用同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这当了什么!”最后禁不住要宝玉“好妹妹”长、“好妹妹”短的赔不是。

咋一看,林黛玉似乎真是太小气了,简直有些无理取闹的架势,但只要细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她的这种“小性儿”后面,遮住的正是她的美好品德,正是她那要求爱情专一、要求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的强烈的自尊心,是这种强烈自尊心的表现。

第十九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节中,宝玉闻得林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便拉住要瞧笼着何物,林黛玉说:“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

宝玉说:“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的香”。

林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泡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当宝玉识趣地避开话题后,她又说:“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害得宝玉一时解不下来,就问:“什么‘暖香’?”她却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后来还是宝玉解得围。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有“冷香”的就是薛宝钗一人,而林黛玉说的那个“人家”当然就是指宝钗了。

从这里林黛玉已表现出心思细密,敏感异常。

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一思量就可以知道,其实这也正反映了林黛玉那种强烈的自尊心。

她生怕自己的知已恋人被人抢走,那样对她就太不公平了。

第二十回,史湘云就当面对林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不是,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林黛玉听了当时就“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哪里敢挑他呢。

”后来还是众人劝解开来,从这里我们难道能说林黛玉“小性儿”吗?她为什么“冷笑”?这我想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中,宝黛钗的关系是最敏感尖锐的话题,而史湘云却有意把林黛玉说得不如宝钗,这怎能不伤她的心呢?她那根自尊心的弦就不由得会激烈地颤动起来了。

第二十二回贾母带头出资二十两给宝钗做生日,并特意请了班戏子来热闹,而林黛玉到贾府这么几年,却从没人给她做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至于后面说“敏探春”算贾府众人的生日时就记不起林黛玉的生日了。

这还罢了,至晚散时,凤姐指着一位戏子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史湘云就当着众人的面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众人都笑起来了,说:“果然不错”,宝玉给湘云使了个眼色,后来差点气走了胸怀爽朗的史湘云。

而这也成为宝黛闹矛盾最凶时间最长的导火线,气得宝玉“大哭起来”,感到“回头试想真无趣”。

宝玉对林黛玉还从没这样灰心过呢,每次林黛玉生气,他都会去哄她,而这次却例外了。

林黛玉之所以这样大发作,原因很简单,“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这太伤林黛玉的自尊心和人格了,因为当时社会地位最低贱的就莫过于“戏子” 了,这怎能不使她备受屈辱呢?难道我们还能说她“小性儿”吗?第二十六回林黛玉到怡红院敲门,刚好碰到晴雯生气,没听清是林黛玉的声音而没开门,林黛玉就错疑在宝玉身上,就“独立墙角边花阴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回去后,又“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

”薛宝钗史湘云都曾受过宝玉不留情面的顶撞,她们也不过是“满脸通红”而已,而林黛玉却只因一点误会受了点委屈就撕心裂肺的痛哭,实可见其自尊心的强烈了。

要列举林黛玉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而表现出的“小性儿”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但最能说明问题的莫过于林黛玉在处理爱情问题上表现出的若为尊严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了。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中,林黛玉发现宝玉看的是《会真记》后,“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并也笑道:“果然有趣”,可当宝玉借机说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时,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生气地指着宝玉说:“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

我告诉舅舅舅母。

”说到“欺负”时,“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

原因是什么呢?是宝玉说的确是“淫词艳曲”、是“混话”吗?当然不是。

前面说到林黛玉对《西厢记》、《会真记》一类的书也是“越看越爱看的”,怎么这会儿就成了“混话” 呢?是林黛玉不爱宝玉?可大家都知道宝黛的爱恋是真挚的,可以说林黛玉在贾府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是对宝玉爱情的追求与憧憬,是宝玉的爱情带给她生的信念,吸引着她对未来的期望,一旦得到宝玉爱的表白时该是多么的欢心,多么的喜悦呀。

而事实却相反,林黛玉却对梦寐以求的爱的表白感到气愤不已,觉得宝玉是“欺负”她。

既然林黛玉是爱宝玉的,又是喜欢这些“混话”的,那么是不是林黛玉做作呢?我们知道林黛玉当时的“不觉带腮连身的通红”、“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 这些表情,是连善变的王熙凤也一时装不出来的,何况是这个“痴颦儿”。

这样,唯一的解释就是,以林黛玉的身份、地位、教养,这样的婚姻大事是不能在这样的场合、以这种示爱的方式出现的,这种场合和方式至少她是不能接受的。

这种爱的坦白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亵渎,是“欺负”她,太伤她的自尊心了。

像这样的例子,在第二十六回“萧湘馆春困发幽情”一节中表现得也很充分。

当宝玉当着林黛玉的面对丫环紫鹃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时,林黛玉是气得“登时撂下脸来”,还哭着说:“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

我成了爷们解闷的。

”哭着下床往外就走。

林黛玉为什么这样大发作呢?当宝玉来时就明明听到林黛玉在床上忘情地长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这足以说明林黛玉心中对宝玉的爱恋是无限火热的。

每日都为宝玉神昏不定,思曲缠绵,而且自己口中说的就是那所谓的“混话”。

可见,本来宝玉话中的内容、词语的实质是可以带给林黛玉爱情的喜悦的,但宝玉表达爱情的方式却伤了她的尊严,令她无法接受,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

在神圣的爱情与尊严面前要她做选择的话,林黛玉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维护自己的尊严。

可见,林黛玉的自尊心是何等的强烈了。

(二)人们在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儿”的同时,又往往会被林黛玉的善良、纯洁、率直、热情大方、温柔体贴等所感动。

这才是林黛玉性格的真正面目。

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时,林黛玉因听宝玉对茶赏赞不绝,就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当时妙玉就当着宝玉宝钗两人之面说林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