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人物分析
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

林黛玉人物形象浅析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出名的人物之一,她的形象充满了浓厚的艺术色彩和诗意情感,成为了文学经典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1. 哀怨寂寞的情感
林黛玉的形象深深地打上了“哀怨寂寞”的烙印,她在一系列感情失落的事件中,表达了十分沉痛的情感。
在家境破败后,她的父母相继离世,使得她由富贵家庭陷入了悲惨的命运中。
在和贾宝玉的感情中,她同样经历了许多内心的波折,最终流离失所、病死在荒凉的草庵之中。
她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生难免遭遇挫折的伤痛,也一定程度上抒发了作者对人世奇冤的感叹。
2. 才情横溢的女子
林黛玉具有出众的才情和天赋,她写得一手好诗歌,还是《红楼梦》唯一一个会画画的女子。
她不仅具备多方面文艺才华,而且思辨独立、洞察深邃。
她的才情实为当时大家闺秀中的一股清流,也反映了现代人追求精彩人生的心态。
3. 现代女性意义
虽然林黛玉身在闺阁,但她的追求和表现实际上提前了许多现代女性的理念。
她在社会和家庭地位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照顾,但她却追求自己的价值和人格塑造。
她崇尚自由、平等和
正义,坚持自我,拒绝贾宝玉的过分照顾和爱护。
在《红楼梦》这个宏大的社会画卷中,她的形象成为了人性深层的反映,也为现代女性的崛起和解放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红楼梦人物分析林黛玉800

红楼梦人物分析林黛玉一、林黛玉的背景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贾母的外孙女,贾府的亲戚。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因嫁入荣府而过世,黛玉从小生活在荣府,与贾府的人有着亲密的关系。
她天生聪慧,文学才华出众,与众不同的性格也为她赢得了众多的喜爱和关注。
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1. 敏感脆弱黛玉的性格多愁善感,十分敏感脆弱。
她对世间的冷暖、善恶都有敏锐的感觉,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情绪波动。
她对自己和别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担忧和忧虑,常常为他人的痛苦而伤心难过。
2. 独立意识尽管黛玉生活在一个封建社会中,但她对女性的地位有着独立的意识。
她不愿意受到束缚,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
她对那些只会逢迎讨好的女子感到厌恶,她希望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3. 情感丰富黛玉的情感丰富而复杂,她对爱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追求。
她对贾宝玉的情感是纯粹的,她深深地爱着他,但又感到无尽的痛苦和无奈。
她对待友情也非常真挚,与宝玉的好友袭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4. 文学才华黛玉天生的文学才华使得她在贾府中备受赞赏和关注。
她能够写出让人动容的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她的文学创作才华在贾府中独树一帜,使她成为了许多人学习和追随的对象。
三、林黛玉的命运林黛玉的命运非常坎坷。
早年失去了母亲的她,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呵护,使得她变得更加敏感和脆弱。
她的亲情和爱情皆未能得到满足,深受伤害而痛苦。
最终,她因为失恋和生病而离开人世,给读者留下了一段悲伤而动人的回忆。
四、林黛玉的意义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不仅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整个作品的象征之一。
她代表了许多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受到的束缚和压抑,她向读者揭示了女性的苦闷和无奈。
通过黛玉这个角色,作者曹雪芹呈现了他对于封建家族衰落的深刻思考和悲愤。
黛玉的个性复杂而矛盾,她不仅代表了女性的脆弱和无助,也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才华。
她的悲剧也反映出封建家族的缺陷和剥削。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人物分析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1]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
因母亲早亡,贾母疼爱,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贾宝玉同住。
后来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
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
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2]。
无奈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受尽“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人物分析: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
她出身在一个已衰微的封建家庭。
祖上曾封列侯,到她父亲一代便已不能袭爵,父亲是科甲出身,官做到巡盐御史。
林家支庶不盛,门庭单薄。
林黛玉没有兄弟姐妹,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同时也使她没有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和训练。
父亲请了家塾先生教她识字读书,又因她身体怯弱,课读也就不甚严格。
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
这种性格最不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因父母相继去世,偏偏不得不依傍外祖母家生活。
她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使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使她用真率与锋芒抵御、抗拒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分析一、黛玉的个性特征(一)黛玉的自卑感基于当时那个社会的影响,黛玉在贾府中一直有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并非是他人赋予的,是来自她内心深处的。
由于母亲病逝,父亲身患重病,无法照顾黛玉,于是父亲便将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送到外祖母家,在贾府任何人都没嫌弃过她、看不起她,甚至外祖母——贾母对其疼爱有加,但是她依旧觉得很自卑,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时刻约束自己的言行,以防说错话被别人笑话。
所以她内心就一直无法摆脱那种自卑感。
(二)黛玉的叛逆性黛玉在家中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由于母亲较早的过世,父亲过分的疼爱,所以,黛玉受到的舒服极少,进而她的性格较为叛逆。
父亲不仅给她请先生,还让她受到别的女子所没有受到的教育。
通过她对于先进知识的学习,进而她内心深处就不愿受这个封建时代的束缚,所以,才华横溢的她在面对这个腐朽的封建社会时,就极其的叛逆,并勇敢的同其进行斗争。
当她的爱情受到封建势力的阻碍时,她就激烈的进行抗争,哪怕是付出生命她也在所不惜。
(三)黛玉的孤傲性格《红楼梦》中的黛玉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孤傲,并且始终贯穿于文章的各个环节。
无论是在外貌上还是在才情上,她都是很孤傲的、高高的凌驾于别人之上。
她的这种孤傲性格也为她的命运埋下伏笔。
二、黛玉的不同反响在我国古代的婚姻,均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黛玉就要打破这种封建习俗,她要为自己的婚姻做主,并为之进行抗争,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旧在抗争着。
她的这种抗争意识,充分的彰显了在她的眼中男女一样,女性也可以争取自己的幸福,不应该只是一味的受人摆布。
同样的处于封建时代的女三宫,她就不像林黛玉那样,敢于为了自己的幸福同封建势力进行抗争,她只是一味的低头接受。
(一)同封建礼教进行抗争的黛玉林黛玉在进入贾府后,她同宝玉一起读书,一起游玩。
基于两人之间有着相近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之间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这种相通的思想性格让他们逐渐成为知己。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她和宝玉之间的友情也就逐渐发展成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精品]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精品]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4163c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9.png)
[精品]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女性人物,她于小说开篇即登场亮相。
林黛玉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关注,她的性格、命运以及心理变化都成为人们广泛研究的对象。
那么,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将对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外表形象林黛玉是个十分美丽的女子,她的外貌描述在小说中体现得十分细腻生动。
她有如此之美,并非仅仅因为她的长相,更因为她的气质以及形体。
小说中形容她:“只见那娇俏婀娜,庭前月色如银,点缀着他那清神瘦削、窈窕身材,已自有好些媚于向日葵的地方了”。
这篇描写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性格特点林黛玉的性格非常复杂,极具特点。
放眼整个林家宅院,几乎没有人能够和她相比。
她非常聪明,头脑灵活。
她还非常敏感,常常能够洞察到别人的内心世界。
林黛玉不仅有很高的人情味儿,而且内心还包含了对宗族和国家的忧思。
她还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子,总是在逆境中勇敢的面对现实。
同时,她也是一个十分自卑的人,心思细腻,对别人的态度和言行会给她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命运轨迹林黛玉从小就是一个被宠爱的孩子,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她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
她父亲生意失败后,家境逐渐走下坡路,这也让她的命运开始发生逆转。
她先被降职,后被罚在芙蓉山上成为日日夜夜的吹竹,最终因为长期忧愁而病死。
她的生命轨迹充满了坎坷,却仿佛映射了整个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
四、心理变化林黛玉的心情犹如小说的风景画,时而如行云流水般清新悦目,时而如红杏出墙般热烈、难以自拔。
她的心情始终交织着爱、恨、嫉妒、忧愁。
尤其是对宝黛之间关系的看法扭曲了她的心态,她的“变幻莫测”、“忒矫情”、“心思歹劣”,让她的命运从根本上受到了影响。
综上所述,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女性人物之一,她的丰富内涵在整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林黛玉性格复杂,心情多变,命运多舛,代表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生命轨迹。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4d69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3.png)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形象]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分析1.1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林黛玉,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形象丰满、立体,具有鲜明的个性。
从性格上来看,林黛玉聪明、机智、敏感、多情、矫情、孤傲、自卑、自尊心强等特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聪明伶俐,才情出众,善于诗词歌赋,是贾府中的才子佳人。
她又非常敏感,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捕捉到别人不易察觉的情感变化。
林黛玉还具有多情的特点,她对待感情非常认真,一旦陷入爱情,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即使最后悲剧收场,也无怨无悔。
林黛玉的性格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缺点。
她矫情、孤傲,不善于与人打交道,总是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使得她在人际关系上显得有些孤立,难以融入集体。
林黛玉还有着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她对自己的才华和美貌并不十分自信,总是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取代。
这种自卑心理使她在面对感情问题时更加矛盾和无奈。
1.2 林黛玉的命运悲剧林黛玉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她的家庭背景原本优越,但因为家族的衰落而变得日益贫寒。
她的身世之谜使得她在贾府中备受歧视和排挤。
虽然她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美貌赢得了贾宝玉的爱情,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悲惨的命运。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林黛玉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得不离开曾经熟悉的环境,去追求未知的未来。
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病逝于荒凉之地,结束了她短暂而坎坷的一生。
二、林黛玉与其他人物的关系2.1 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感情纠葛林黛玉与贾宝玉是红楼梦中最著名的一对情侣。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倾慕,最终相爱并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感情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
一方面,他们深知彼此的感情真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面临着世俗的压迫和命运的无情打击。
在贾府衰败的过程中,他们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考验。
最终,在贾宝玉离世后,林黛玉也因病去世,他们的爱情未能走到最后。
2.2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友情林黛玉与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另一对著名情侣。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解读

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解读林黛玉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作品中最为复杂深刻的形象之一。
她是贾宝玉的表妹,出生在贾府,从小与贾宝玉相互依恋,他们的感情被描写得十分纠缠复杂。
林黛玉以其聪明才智、独立坚强以及对命运抗争的精神而备受读者喜爱。
1. 外貌与特点林黛玉被描述为一个美丽、明眸皓齿,头发如乌云般漆黑而富有光泽的女子。
她身穿素雅简约的服装,因此显得清新脱俗。
除了外貌上的美丽特点外,林黛玉还具备着敏感和聪慧等内在特点。
2. 聪明才智尽管林黛玉并非男子身份,但她却拥有超越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女性角色的异常聪明才智。
她不仅对文学艺术等知识有着深入的理解,还对人心和社会事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她能够以独特的角度看待世界,并表达出自己独立思考的见解。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被塑造成了一个文学家和艺术家,她在作品中承担着创作与审美的角色。
因此,她不仅具备智慧与领悟能力,还有一定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她对于诗词歌赋的创作和欣赏可以感受到她对于文学艺术极高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3. 独立坚强尽管林黛玉身处富贵之家,但她并没有被贾府的环境所束缚。
相反,她保持了自己独立坚强的性格。
无论是面对命运的挑战还是感情上的困扰,林黛玉都展现出了坚毅不屈的品质。
即使受到打击或遭受背叛,她也能够积极应对并寻找自我成长与超越。
4. 对命运抗争林黛玉的一生充满着命运的折磨与起伏。
她早年失去了母亲,后来也逐渐看清了贾府内部污浊与虚伪的一面。
这些经历让她对于现实世界有着深刻而痛苦的认识。
然而,林黛玉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尽管人生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和不公平待遇,但她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世人证明她不屈服于命运。
她以自己纯真善良、敏感聪慧和高尚情操赢得了读者们的共鸣与尊重。
5. 反传统观念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具有时代先进思想的女性形象。
她拒绝被束缚于传统婚姻观念下,并保持了对自由爱情追求的态度。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评析

红楼梦林黛玉人物评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令人印象深刻。
而林黛玉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开评析。
一、林黛玉的身世与性格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被誉为“衣柜诗人”和“才子佳人”。
她出生在贾府这个富贵家族,却并不与世俗的荣华富贵相符。
她聪明敏捷,有着过人的才情,精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
可是她天性敏感脆弱,常常患得患失,误解别人,孤傲悲观,对爱情尤为痴迷。
二、林黛玉的家族地位与命运林黛玉虽出生在贾府,但她的家族地位并不高。
她的母亲是荣府的婢女,她自己也从小被贾母当成庶出的侄女养育。
然而,尽管她拥有高尚的血统,但她的命运却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她早年丧母,后来又被送回荣府,受尽欺凌。
她的一生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她不被世俗所接纳,她的存在往往被视为负担。
三、林黛玉的情感世界林黛玉是一个非常感性和浪漫的人。
她对美有着极高的追求,对琴棋书画以及文学艺术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见解。
然而,她也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
她对自己的情感常常感到困惑,对他人的情感也常常感到矛盾。
她对贾宝玉的深情厚意更是无人能及,但最终却因为无法得到他的真爱而痛苦不已,最终以病死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四、林黛玉的形象意义林黛玉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她是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代表,她的悲情命运反映了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限制。
她的文学才华和内心自由的追求则代表了女性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力量。
她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她是女性主义思想的象征。
五、结论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形象既是时代的产物,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她的命运和情感世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处境。
而她对美的追求和文学才华则代表了女性独立思考的力量。
林黛玉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她的存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通过对林黛玉的评析,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并进一步思考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命运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
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 《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 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 憾,全都无用。
判词: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 战国时代燕国乐羊 子妻停下机子不织 布来劝勉丈夫求取 功名贤淑之德的故 事.符合封建道德标 准的女人,称为具有" 停机德" ,这里是赞叹 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 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 年时期的故事,晋名将谢 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 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似?”兄子胡儿曰:“撒 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 韫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后世称 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 “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 应怜惜。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道德的 叛逆者。她是贾敏与林如海的独女,小小年纪,父母便先 后离世,贾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可是,封建礼 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 性,爱自己之所爱,憎自己之所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 后果得失。所以,她也很难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固执地保 持着她清高的个性。她从不劝宝玉追求功名,也不会逆着 自己的性子做事。以这种性格在贾府这样声势显赫的封建 家族中寄居,自然难以得到好人缘儿,“一年三百六十 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说到黛玉,不能不提宝黛的 爱情。他们的爱情天真、无邪, 黛玉从这里酿造出她的性格。但 他们的爱又是用泪来支撑的,“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 谁。”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 定是一个悲剧。林黛玉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性以及自订 终身的行为都不是被贾母所喜欢的,因此,宝黛的爱情与 对封建家庭利益的维护发生了冲突。敏感多病的林黛玉必 定无人可以依恃。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她对爱 情的幻想破灭了,眼泪流尽了,于是,她怀抱纯洁的爱和 对环境的怨愤永远的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 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
歌词解析:
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阆苑仙葩:指绛珠仙草,黛玉本是灵河岸 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指神 瑛侍者,宝玉本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
2.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 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奇缘:指木石前盟 虚化:成空,化为乌有
3.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独自悲叹唏嘘而无能为力(指黛玉) 一个老是记挂着对方也白费心思(指宝玉)
黛玉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却是她的多愁善感及年少 才高。她内心敏感,情感脆弱。三生石畔的绛珠草为报答 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化成人形后,将甘露化作泪水偿还 。所以,黛玉的泪是因为感动而落的泪,它表达着世间最 贞洁的情感,是对异端的崇敬,也是对自身的怜悯。黛玉 葬花也是她这一性格的典型写照。她不忍心看落花被玷 污,希望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追问:“天尽头, 何处有香冢?”于是她用锦囊收集落花,建立花冢,用 “一抔净土掩风流”。从此,黛玉葬花也成了中国古典文 学中最著名的一个经典,黛玉的多愁善感也被曹雪芹渲染 到了极致。黛玉的诸多哀愁借助于她的才气全都进入了她 的诗词之中。她在诗中注入自己的感情注入自己的身世, 表达自己的向往。一首《葬花辞》道出的是她一生凄凉的 感情和对冲破封建礼教的渴望。
正如书中所述,林黛玉是一棵世外仙姝。她 在孤独中成长,又匆匆地在孤独的环境中凋谢。 “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带着对 宝玉绵绵的恨,沉沉的爱,带着一生都未流尽的 泪,她随着飘扬的花瓣,远去成灰。
人物特点:
1. 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 道德的叛逆者。 2. 她行事谨慎,处处留心。 3. 她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多愁善感 及年少才高。
"玉带林中挂", 倒过来是指 "林 黛玉".好好的一 条封建官僚的 腰带,沦落到挂 在枯木上,是黛 玉才情被忽视, 命运悲惨的写 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 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 般,被埋在雪里,也是 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 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 境遇。她虽然胜了黛 玉,当上“宝二奶 奶”,但也好景不常, 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 空守闺房,成了封建 礼教的牺牲品。
可是,寄人篱下的境遇却是不 可改变的,因此,她自矜自重,警 惕戒备,用率直与锋芒去抵御、抵 抗侵害势力,以保卫自我的纯洁。 但黛玉的心是光明的。对于宝钗的 引咎自责,她坦白地说:“你素日 待人固然是极好,然我最是个多心 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往日竟是 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可见, 她的心是一份宽阔的境界。比之于 满翠庭前扑蝶时机警规避、工于心 计的宝钗,黛玉是那么“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般的纯净。
林黛玉率直,却并不鲁莽,相反,她行事谨慎,处处 留心。这一特点在她初到贾府的描写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 现:“这黛玉常听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 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而她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 虽怯弱不胜,却自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就连王熙凤 也感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
人物简析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 香断有谁怜?” 在《红楼梦》中,赚人眼 泪最多的就是林黛玉了。自 《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 以她轻灵清丽而又多疑多妒的 性格特质,吸引了无数人的目 光。的确,在她身上,凝聚着 作者美好理想的寄托。因此, 在阅读小说原著的时候,她独 特的风格和气质时时呼之欲 出,跃然纸上。
4.一个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水中月、镜中花”都是虚幻的景象。说宝、黛的爱情理想虽 然美好,终于如镜花水月一样不能成为现实
5.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反映了黛玉泪尽而逝的结局
林黛玉
人物外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 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 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 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 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妹妹眉尖若蹙。 (第三回)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 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 嗔。(第二十三回) “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 演红楼梦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 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 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 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梗概: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 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深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且因此与宝玉经常闹别扭。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 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的卧室。宝玉梦中来到太虚 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金陵十二钗” 图册后,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 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仙女秦可卿结婚。婚后,二人 正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 ,宝玉受到惊吓,失声 喊叫:“可卿救我!” 方从梦中醒来。秦可卿 此时正在房外,听宝玉 在梦中唤她的小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