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美术 九级下册 第2课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案设计

人教版美术 九级下册 第2课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案设计

第2课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欧美美术发展的简单脉络,认识欧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外国美术作品的鉴赏力。

2.通过欣赏各具特色的欧洲美术作品,形成综合审美感知体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增进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3.通过赏析外国名作,使学生深刻体会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认识到各国优秀的美术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艺术作品的高尚情操,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欧美美术发展的简单脉络,认识欧美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认识欧美美术作品的艺术成就,了解艺术的世界性。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一、课前准备收集欧美美术发展的相关历史资料和自己喜爱的欧美画家及其代表的美术作品,了解欧美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艺术成就。

二、新课导入(播放相关古典音乐)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开世界科学之先河,希腊的古文化,创世界之奇迹。

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欧洲美术更是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各:《今天就请我们一起来欣赏欧美古代先民们智慧的结晶美术发展,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三、新课传授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至19世纪,欧美美术的发展概况:四、作品欣赏古希腊雕塑代表作品:《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1.作品简介:又称胜利女神之翼,是前3世纪古希腊胜利女神的一件巨型大理石雕塑作品,高5.57米,重32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2.表现内容:该雕塑表现的是一位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

她伸展着双翼,高高站立在船头上,在海风吹拂下,翅膀的羽毛微微颤动,柔软的裙裾贴在身体上并向身后飘扬。

3.创作背景:雕塑制作于公元前2世纪初的希腊化时期,是人们为了纪念一次海战胜利,在萨摩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庙内树立起来的。

4.艺术风格:参照人体的形象塑造神话人物,并赋予其更为理想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体现对和谐、理想、美的追求及情感。

5.古希腊人体雕塑产生的背景:政治条件、创作源泉、现实条件。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02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02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通过提问,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导入新课内容:十九世纪欧洲美术。

二、讲授新课(一)结合教材中的介绍和学生收集的材料,分别欣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

(二)教师重点介绍凡高的艺术成就,启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发展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按照时间的排列或部分的按照分类,共同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1.举例说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

2.试分析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日出印象》的作者及其艺术风格?4.凡高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三、小结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的学习收获。

2.说说自己最喜欢谁?哪件作品?为什么?3.教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内容,作简要总结,以引导学生进行健康、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

四、课堂总结时代在发展,艺术观念也不断随之更新,各种流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这些流派的绘画,既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或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也有明显消极的一面,对它们应当坚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的实事求实的态度。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优质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优质教学设计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其概况及表现形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教师引导下,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进行题材分类的赏析,了解其表现形式及表达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赏析,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名作导入
以视频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导入
2、明确目标
1、欣赏名作
2、鉴赏名作
3、名作评论
3、欣赏名作
1、师简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概况
2、引导学生,题材分类赏析
①肖像画
②风景画、静物画
③神话、宗教、历史画
4、鉴赏名作
学生分小组进行名作鉴赏
5、名作评论
1、说一说,本节课收获。

2、选择自己感受和理解最深的一幅美术作品,写出赏析的评论短文。

6、课堂小结
1、点评学生的赏析
2、总结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
3、情感引升
——要不断提高自我艺术鉴赏能力,学会与世界艺术对话!。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示范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示范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下册】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以欧洲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清晰脉络,展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以后这三个时期的杰出作品、画家与画派。

本课主要介绍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通过古代希腊、罗马雕刻与建筑艺术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古希腊、罗马的美术概况及表现形式。

2.了解艺术随时代而控变,及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古希腊、罗马艺术的风格的与内涵。

教学难点学生审美感受的体验,欣赏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师生问好,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二、导入新课1.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丰富多彩的亚非拉美术作品)。

2.通过欣赏古罗马角斗场图片,感受当时场景。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同学对古罗马和希腊文化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解说导入,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已有知识进行简单巩固,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来浏览课本:(一)古希腊美术古希腊艺术产生的背景:贸易与航海造就了坚强的意志,机智勇敢和勇于探索的性格;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要求公民有健壮的体格与完美的心灵;温和的气候使运动员裸体竟放为艺术家对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神人同形同往”的神话是艺术的土壤。

1.古希腊雕刻—神性的崇高重点作品:《掷铁饼者》《米洛的阿芙罗蒂特》《萨摩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塑造完美的、理想化的人,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

2.古希腊的建筑石柱围成长方形,形成围廊、拄、梁坊和两面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

重点作品:《雅典的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美术的特点:高贵典雅、宁静和谐,追求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反映出浪漫主义的气质。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的评价(二)古罗马美术古罗马艺术产生的背景: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征服了希腊,成为当时欧洲的政治文化中心。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学案和资料剖析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学案和资料剖析

呈椭圆形,长、宽分别为86米和57米。

当初为观赏水中斗兽情景,还采用了引湖淹灌的办法。

后来在台下改建成许多地窖,供角斗士化装准备搏斗和关闭猛兽之用。

据记载,角斗场竣工后,各种表演持续了100天,动用了5000头狮子、老虎和其他猛兽,还有3000名由奴隶、俘虏、罪犯和基督徒组成的角斗士。

他们大部分都惨死在角斗场上。

经历了2000年风雨侵袭的圆形角斗场,其围墙已有半壁倒塌。

角斗士和猛兽生死搏斗的场地,也已破残不堪,当年建成的地窖也露出地面。

然而其四周的看台还保存得相当完整。

入口处有一座称为凯旋门的牌坊。

同时还有为游客准备的中世纪的轿式马车。

《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

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

位于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

科隆大教堂又称圣彼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始建于1248年,1880年建成。

占地8000平方米,建面6000多平方米。

内有礼拜堂10个。

中央大礼堂穹顶高达43.35米,中央双尖塔高161米,直插云霄。

大教堂四壁上方共10000多平方米的窗户上,全部绘有《圣经》人物,在阳光反射下,金光四射,多彩多姿。

教堂钟楼上有5座响钟,最大的重24吨,响钟齐鸣时,洪亮深沉。

21世纪的古文物被存放在教堂的金神龛中,被视为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

登上钟楼可以眺望科隆市貌和风光。

每到夜晚,装在四周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光柱,为它罩上一层淡兰色荧光。

站在莱茵河对岸欣赏河水中教堂的倒影,更是神秘莫测。

1996年,科隆大教堂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岩间圣母》创作时期:第一幅约作于1483~1490年间,另一幅约作于1508年作品规格:第一幅为198×123厘米,第二幅为189.5X119.5厘米,现收藏地:第一幅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另一幅则收藏于伦敦国立美术馆一般题材的《岩间圣母》都按照教会意愿把圣母画在先知环绕之中,这是圣方救济会赞助者用来提升圣母玛利亚清白信念的一般性宗教构图方式。

九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优秀教学案例
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背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按照教材内容,系统讲解欧美各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风格及代表艺术家。在此过程中,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a.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精神,注重表现人物形象和自然景观。
b.巴洛克时期:强调动态感、戏剧性,追求豪华、壮观的视觉效果。
3.在课堂上,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美术鉴赏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也要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2.创设真实情境,如模拟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体验。
3.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创意的导入环节,如讲故事、猜谜语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为什么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
2.各小组选取一幅作品,从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技法表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进行课堂分享,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欧美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着重探讨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现代艺术等阶段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艺术家们独特的创作风格,更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互动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学会欣赏和分析欧美美术作品。

八年级美术下册《各具特色的欧洲美术作品》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下册《各具特色的欧洲美术作品》教案、教学设计
2.对重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引导学生从形式、技法、风格等方面进行鉴赏。
3.结合课本内容,讲解美术术语,如透视、光影、构图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些术语,为作品鉴赏和创作奠定基础。
4.分析欧洲美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艺术创作要关注现实、关注人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6.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如现场写生、艺术创作、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7.定期举办美术作品展览,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参与评价,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8.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在线课程等,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艺术家、评论家等角色,进行课堂讨论和作品评价,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4.整合跨学科资源,如历史、文学等,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欧洲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4.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认识到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认识到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真诚、善良、勇敢等,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欧洲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学科特点和课本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02

最新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02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概况及表现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开阔视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世界艺术多元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时期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的艺术特点及内涵。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通过提问,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导入新课内容:十九世纪欧洲美术。

二、讲授新课(一)结合教材中的介绍和学生收集的材料,分别欣赏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

(二)教师重点介绍凡高的艺术成就,启发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发展自己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按照时间的排列或部分的按照分类,共同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1.举例说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特点。

2.试分析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日出印象》的作者及其艺术风格?4.凡高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三、小结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的学习收获。

2.说说自己最喜欢谁?哪件作品?为什么?3.教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美术,十九世纪欧洲美术三部分的欣赏内容,作简要总结,以引导学生进行健康、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

四、课堂总结时代在发展,艺术观念也不断随之更新,各种流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这些流派的绘画,既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或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也有明显消极的一面,对它们应当坚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的实事求实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具特色的欧美美术作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开扩艺术视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使学生懂得,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和中国的优秀美术作品一样,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艺术作品,自觉保护文物的良好品德。

3.通过对外国反映儿童生活作品及风景、静物作品的了解与欣赏,培养儿童珍惜社会主义的幸福童年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了解外国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点。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
(1)搜集外国反映儿童生活或风景、静物绘画作品的印刷品、幻灯片、音像资料作为教材的补充内容。

(2)幻灯机、银幕或录像机、电视机、收录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

2、学具:教材。

(四)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
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

各国艺术家创造的优秀美术作品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它们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它们以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各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或白然环境美。

教材选择了一些与高年级学生生活比较贴近,或容易被理解接受的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绘画作品,供学生了解与欣赏,借以开扩学生艺术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艺术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