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缓冲溶液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缓冲溶液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三章 酸碱平衡、缓冲溶液习题答案

基础化学第三章

习题答案

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稀释l 倍,则两溶液中的[OH]-

都减小到原来的1/2。 答:错误。原因:氨水为一元弱碱,其[OH -]=c k b

(2)中和等体积的0.10mol·L -1盐酸和0.10mol·L -1醋酸,所需0.l0mol·L -1

NaOH 溶液的体积不同。

答:错误。原因:n HCl =n HAc 故所需NaOH 的摩尔数应相同,体积相同。

2、某溶液含AlCl 3 0.050mol·L -1和Na 2HPO 4 0.020mol·L -1,求此溶液的离子强度。 解:

I =1/2∑CiZi 2

=1/2[0.050× (+3)2+3×0.050× (-1)2+2×0.020× (+1)2+0.020× (-2)2]

=0.36 (mol·L -1)

3、乳酸HC 3H 5O 3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在体内积蓄会引起机体疲劳和酸中毒,已知乳酸的K a θ=1.4×10-4,试计算浓度为1.0×10-3mol·L -1乳酸溶液的pH 。

解: 2

34 20 , / 500 , 31%1 [] 1.01031% 3.110/ 3.51

a a w a a a K c K c k c k H c mol L pH ααα

α+--???==-==??=?=按近似式计算

4、 要使H 2S 饱和溶液中的[S 2-]加大,应加入碱还是加入酸?为什么?

答:应加入碱。原因:H 2S

HS -+H + HS -S 2- + H + 要使[S 2-]增加,应减小[H +],

使平衡右移,故应加碱。

5、在稀氨水中加入l 滴酚酞指示剂,溶液显红色,如果向其中加入少量晶体NH 4Ac ,则颜色变浅(或消退),为什么?

答:稀氨水中加入少量晶体NH 4Ac ,会产生同离子效应,氨水解离度减小,颜色变浅(或消退)。

6、在H 2S 和HCl 混合溶液中,H +浓度为0.30mol·L -1,已知H 2S 的浓度为0.10 mol·L -1,求该溶液

解:

21288

12222

12822[][] [][]8.91100.1[] 2.9710[]0.3[][] [][](1.1210)(2.9710)[] 1.110[]0.3

a a a a H HS H S H HS K H S K H S HS H H S HS H S K HS K HS S H +-+-

--

-++--+-------+??+=???∴===???+=????∴===?9 mol/L 7、试找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碱对:

NH 4+、Ac -、H 2O 、HSO 4-、NH 3、SO 42-

、HNO 3、OH -、H 2SO 4、CO 32-、NO 3-、H 3O +、H 2CO 3、HAc 、HCO 3-

答:NH 4+-NH 3, Ac —-HAc, H 2O-H 3O +, H 2O-OH -, HSO 4—-SO 42-, HNO 3-NO 3-, H 2SO 4-HSO 4-,

CO 32—-HCO 3-, HCO 3—-H 2CO 3

8、判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哪些为质子酸?哪些为质子碱?哪些是两性物质?

[Al(H 2O)4]3+、HSO 4-、HS -、HCO 3-、H 2PO 4-、NH 3、SO 42-、NO 3-、HCl 、Ac -

、H 2O 、OH -

答:质子酸:HCl

质子碱:NH 3, SO 42-, NO 3-, Ac -, OH -

两性物质:[Al (H 2O) 4]3+, HSO 4-, HS -, HCO 3-, H 2PO 4-, H 2O

9、 pH 为9.5的溶液的[H +]是否等于pH 分别为9.0和10.0的两种溶液[H +]的平均值? 为什么?

答:否。原因:pH=-lg[H +]

10、 等体积混合pH=5.0的HCl 溶液和pH=l1.0的NaOH 溶液。计算混合液的pH 值。 解:pH=5.0 [H +]=1.0×10-5 mol·L -1=C HCl

pH=11.0 [OH -]=1.0×10-3 mol·L -1=C NaOH 两者混合后,

[OH -]≈1.0×10-3 mol·L -1

故 pH≈11.0

11、成人胃液(pH=1.4)的[H +]是婴儿胃液(pH=5.0) [H +]的多少倍?

解:pH=1.4 [H +]=3.98×10-2 pH=5.0 [H +]=1.00×10-5 故成人胃液是婴儿胃液[H +]

12、计算下列缓冲溶液的pH 。

(1)0.50mol·L -1 NH 3·H 2O 和0.l0mol·L -1 NH 4Cl 各100mL 混合;

(2)0.10mol·L -1 NaHCO 3和0.l0mol·L -1 Na 2CO 3各100mL 混合。

解:(1)pH=pKa + lg[NH 3]/[NH 4Cl] = 9.24 + lg0.25/0.05 =9.94

(2) pH=pKa 2 + lg[Na 2CO 3]/[NaHCO 3] = 10.25 + lg0.05/0.05 = 10.25

13、50.0mL 浓度为0.l0mol·L -1某一元弱酸与20mL 浓度为0.l0mol· L -1 KOH 混合,稀释至l00mL ,测得其pH 为5.25。计算此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

解:

2 HB KOH KB H O

0.150.000.120.00

0100100

0.05-0.02 0 0.02 [H +=+??-1--1-61661a B] 0.03mol L [B ]0.02mol L

pH -lg[H ] 5.25 [H ] 5.6210()

[H ][B ] 5.62100.02 : K 3.7510()[HB]0.03

mol L HB mol L ++-+----=?=?===????===??又则

14、 欲配制250mL pH 为5.00的缓冲溶液,求需在125mL 浓度为lmol·L -1

NaAc 溶液中加入6mol·L -1 HAc 的体积。

解:pH=pKa +lg n Ac -/n HAc 5.00=4.75+ lg125/6V HAc V HAc =11.7ml

15、为配制pH=7.40的缓冲溶液500mL ,需取0.lmol·L -1 KH 2PO 4溶液及0.lmol·L -1 K 2HPO 4溶液的体积。

解: pH = pKa 2+lgV HPO4-/V H2PO42-

7.40 = 7.21+lg (500-V H2PO42)/V H2PO42-

V H2PO42- = 196.2ml

V HPO4- = 303.8ml

16、在500mL 浓度为0.50mol·L -1 HAc-0.50mol·L -1 NaAc 缓冲溶液中,加入0.020mol 的固体NaOH ,计算该溶液的pH 。

解:加入NaOH ,则HAc 与NaOH 反应生成NaAc ,使HAc 浓度减小而NaAc 浓度增加。 pH= pKa + lgn NaAc /n HAc = 4.75 + lg(0.50×0.5+0.020)/(0.50×0.5-0.020) = 4.82

17、用NH4Cl固体和NaOH溶液来配制总浓度为0.125mol· L-1,pH=9.00的缓冲溶液1L,求需NH4Cl固体的质量?所需1.00 mol· L-1NaOH溶液的体积?

解:需NH4Cl 0.125×1×53.5=6.69g

pH = pKa+lg (C B-/ C HB) 9.00=9.25+lg[V/(0.125-V)]

V NaOH=0.045L=45mL

18. 用0.020mol·L-1 H3PO4和0.020mol·L-1 NaOH溶液配制pH=7.40的缓冲溶液100mL,计算所需H3PO4和NaOH体积。

解:PH=7.40 需H2PO4---HPO42-Ka=7.21

pH=pKa+lg(C HPO42-/ C H2PO4- ) 7.40=7.21+ lg(C HPO42-/ C H2PO4- )

C HPO42-/ C H2PO4-=1.55

C HPO42-+ C H2PO4-=0.02V H3PO4

C HPO42-+2C H2PO4-=0.02V NaOH

解得V H3PO4=38ml V NaOH=62ml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第二章 稀溶液依数性 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则 不受此限制。( )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胶。( ) 10. AlCl 3、MgCl 2、KCl 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 二、选择题 ( 共11题 )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 )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 )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 )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 ·cm -3 和0.900 g ·cm -3,若将86.3cm 3 乙醇和 901 cm 3 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1.52 mol ·dm -3 (B) 1.67 mol ·dm -3 (C) 1.71 mol ·kg -1 (D) 1.85 mol ·kg -1 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cm 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 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6.1×102 (B) 4.1×104 (C) 6.1×105 (D) 2.2×106 4. 1.0 mol ·dm -3蔗糖的水溶液、1.0mol ·dm -3乙醇的水溶液和 1.0 mol ·dm -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 (A) 渗透压 (B) 凝固点 (C) 沸点 (D) 以上三种性质都不相同 5. 1.17 % 的 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 ) (相对原子质量: Na 23, Cl 35.5) (A) 1.17 % 葡萄糖溶液 (B) 1.17 % 蔗糖溶液 (C) 0.20 mol ·dm -3葡萄糖溶液 (D) 0.40 mol ·dm -3蔗糖溶液 6.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高热患者易发生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细胞外液显著丢失 2.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 ( ) A.酸中毒 B.氮质血症 C.循环衰竭 D.脑出血 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3.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 ( ) A.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钾血症 4.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 ) A.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 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丢失,细胞外液无丢失 D.血浆丢失,但组织间液无丢失 E.血浆和细胞内液明显丢失 5.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特征是 ( ) A.组织间液增多 B.血容量急剧增加 C.细胞外液增多 D.过多的低渗性液体潴留,造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增多 E.过多的液体积聚于体腔 6.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 ) A.体腔 B.细胞间液 C.血液 D.细胞内液 E.淋巴液.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 ( )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 E.肺水肿 8.易引起肺水肿的病因是 ( ) A.肺心病 B.肺梗塞 C.肺气肿 D.二尖瓣狭窄 E.三尖瓣狭窄 9.区分渗出液和漏出液的最主要依据是 ( ) A.晶体成分 B.细胞数目 C.蛋白含量 D.酸硷度 E.比重 10.水肿时产生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 )

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 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C.淋巴回流张障碍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细胞外液渗透压至少有多少变动才会影响体内抗利尿激素(ADH)释放 ( ) A.1%~2% B.3%~4% C.5%~6% D.7%~8% E.9%~10%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 ) A.高渗氯化钠溶液 B.10%葡萄糖液 C.低渗氯化钠溶液 D.50%葡萄糖液 E.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 ) A.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等渗性脱水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低钠血症 14.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 ( ) A.等渗性脱水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D.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水肿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 ) A.5%葡萄糖液液 B. 0.9%NaCl C.先3%NaCl液,后5%葡萄糖液 D.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先50%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16.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质是 (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 E.珠蛋白 17.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的因素中下列哪一因素不存在 ( )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 血浆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 微血管壁通透性 E.淋巴回流 18.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 淋巴回流障碍 C. 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 D.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E. 血液浓缩 19.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的机制是 ( ) A. 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20.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主要是因为 ( ) A.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B. 肾血浆流量增加 C.出球小动脉收缩比入球小动脉收缩明显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血浆渗透增高

酸碱平衡紊乱试题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名词解释(1~12) 1.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 2.固定酸(fixed acid) 3.碱剩余(base excess, BE) 4.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 5.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6.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 7.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8.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 9.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de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 10.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 acidosis) 11.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 12.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 alkalosis) (二)选择题A型题(1~34) 1.急性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有效代偿方式为A.血浆H+与组织细胞内K+发生交换;B.血浆中Cl-与红细胞内HCO3-发生交换;C.肾脏排H+功能增强;D.肾脏产NH3功能增强; E.以上都不对 2.AB是衡量酸碱平衡的 A.一个仅受代谢因素影响的指标;B.一个仅受呼吸因素影响的指标; C.一个反映机体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多少的指标;D.一个反映血液中CO2含量多少的指标; E.以上都不对 3.阴离子间隙主要反映: A.血浆中阴离子总量的变化;B.血浆中阳离子总量的变化; C.血浆中除Cl-和HCO3-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D.血浆中除Cl-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 E.以上都不对。 4.从动脉抽取血样,如不与大气隔绝,哪一指标将受影响? A.AB;B.SB; C.BE;D.BB; E.以上都不对。 5.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的指标是: A.AB;B.SB; C.BE;D.BB;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选择题 A型 1.正确的酸碱概念是 A.凡带有OH-的就是碱 B.根据能释放或接受H+而判定酸与碱 C.HCO3-和HSO4-都带有H,因此都是酸 D.固态的NaOH和KOH都是真正的碱 E.蛋白质在体内不是酸也不是碱 2.血液的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HCO3- B.PaCO2 C.H2CO3 D.HCO3-与H2CO3的比值 E.HPO42-与H2PO4-的比值 3.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概念,哪一个是错的? A.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体液有适宜的酸碱度

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pH是相同的 C.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和静脉血的[H+]有差异 D.体内代谢主要产生酸性产物,机体可调节维持pH恒定 E.调节酸碱平衡主要有缓冲系统、肺和肾 4.下述哪一项不是肾脏对酸碱调节作用的特点? A.作用发生较慢 B.重吸收NaHCO3主要在近曲小管 C.重吸收与再生HCO3-都需泌H+ D.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产氨而从尿排出更多的H+ E.可经过增减肾小球滤过率调节酸碱排出 5.阴离子间隙是 A.血清未测定阴离子和未测定阳离子浓度(毫当量)的差 B.HCO3-和Cl-以外的阴离子 C.血清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差 D.[Na+]-[HCO3-]-[Cl-] E.各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时重要变化指标

6.有关酸中毒的分型哪一项是错的? A.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减少型二类 B.可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型 C.可分为代谢性和呼吸性 D.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 E.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正常型 7.AG增高(血氯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肾小管性酸中毒 B.严重腹泻 C.糖尿病 D.用大量利尿剂时 E.醛固酮不足时 8.各种原因引起AG增高型代酸是因血浆中 A.乳酸增多 B.酮体增多 C.磷酸增多 D.碳酸增多 E.固定酸增多 9.下列为AG正常型代酸的原因,除了 A.肠液丢失 B.肾小管性酸中毒 C.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稀释性酸中毒 10.代酸时机体可经过代偿调节,下列哪项不准确?

基础化学试题

d区元素一 一、过渡元素有哪些特点? 二、铬酸洗液是怎样配制的?失效后现象如何?为何它有去污能力?如何使用 它比较合理? 三、根据锰的价层电子构型以及锰的元素电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氧化态的物质稳定? 2. 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锰的哪些化合物可作氧化剂? 四、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 1. Cr 3++ OH-+H 2 O 2 → 2. K 2 Cr 2 O 7 +HCl(浓)→ 3. Cr 3++S2-+H 2 O→ 4. Ag+ Cr 2 O 7 2- +H 2 O→ 5. Cr 2O 7 2-+S2-→ 6. K 2 Cr 2 O 7 +H 2 C 2 O 4 → 五、说明铬价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的氧化性强。 六、有一钴的配合物,其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钴23.16%、氢4.71%、氮33.01%、 氧25.15%和氯13.95%。如将配合物加热则失去氨,失重为该配合物原质量 的26.72%。试求该配合物中有几个氨分子,以及该配合物的最简式。 七、某绿色固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中通人,即得棕黑色沉淀和紫红色溶 液。与浓溶液共热时放出黄绿色气体,溶液近乎无色,将此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得沉淀。将气体通入溶液,可得。判断A是哪种盐,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八、某含铬和锰的钢样品10.00g,经适当处理后,铬和锰被氧化为Cr 2O 7 2-和MnO 4 - 的溶液共250ml。精确量取上述溶液10.00,加入BaCl 2 溶液并调节酸度,使铬

全部沉淀下来,得到0.0549gBaCrO 4 。另取一份上述溶液10.00ml,在酸性介质中用Fe2+溶液(浓度为0.075 mol?L-1)滴定,用去15.95ml。计算钢样中铬和锰的百分含量。 九、用盐酸处理Fe(OH) 3 、Co(OH)和NiO(OH)时各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式,并加以解释。 十、填空。 1.Cr 2O 7 2-色, Cr 2 O 4 2-色,CrO 5 色。 2.MnO 4-色,MnO 4 2-色,Mn2+色。 3.Fe(OH) 3色, Fe(OH) 2 色,Co(OH) 2 色,Ni2+色,Ni(NH 3 ) 4 2+ 色。 十一、举出鉴别Fe3+、Co2+、Ni2+、Cr3+、Mn2+离子常用的方法。 十二、金属M溶于稀HCl时生成MCl 2 ,其磁矩为5.0B.M。在无氧操作条件下,溶液遇NaOH溶液,生成一白色沉淀A。A接触空气就逐渐变绿,最后变成棕色沉淀B。灼烧时,B生成了棕红色粉末C,C经不彻底还原而生成了铁磁性的黑色物质D。 B溶于稀盐酸生成溶液E,它使KI溶液被氧化成I 2 ,但在加入KI前先加入NaF,则KI不能被E所氧化。 若向B的浓NaOH悬浮液中通Cl 2时,可得到一紫红色溶液F,加入BaCl 2 时, 就会沉淀出红棕色固体G。G是一种强氧化剂。 试确认各字母符号所代表的化合物,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十三、在酸性介质中,用锌还原Cr 2O 7 2-时,溶液颜色由橙色经绿色而变成蓝色。 放置时又变回绿色。试解释之,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平衡练习题

酸碱平衡练习题 一.是非题 1.由于乙酸的解离平衡常数)()()(HAc c Ac c H c K a -+=θ ,所以只要改变乙酸的起始浓度即c(HAc),a K θ 必随之改变。 2.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一般认为在pH=Pka ⊕±1范围内。 3.稀释可以使醋酸的电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酸性增强. 4.溶液的酸度越高,其pH 值就越大。 5.在共轭酸碱体系中,酸、碱的浓度越大,则其缓冲能力越强。 6.溶液的酸度越高,其pH 值就越小。 7.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强酸反应后变成弱酸。 8.在浓度均为0.01 mol ·L -1的HCl ,H 2SO 4,NaOH 和NH 4Ac 四种水溶液中,H + 和OH -离子浓度的乘积均相等。 9.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 离子浓度就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可以组成缓冲溶液。 11.缓冲溶液中,当总浓度一定时,则c(A -)/c(HA)比值越大,缓冲能力也就越大。 12.某些盐类的水溶液常呈现酸碱性,可以用来代替酸碱使用。 13.由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定义可知, NaHCO 3只是一种碱。 ,可以组成缓冲溶液。 二.选择题 1.某弱酸HA 的K a θ=1×10-5,则其0.1 mol·L -1溶液的pH 值为 A. 1.0 B. 2.0 C. 3.0 D.3.5 2.有下列水溶液:(1)0.01 mol ·L -1CH 3COOH ;(2)0.01 mol ·L -1CH 3COOH 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 ·L -1HCl 溶液混合;(3)0.01 mol ·L -1CH 3COOH 溶液和等体积0.01 mol ·L -1NaOH 溶液混合; (4)0.01 mol ·L -1CH 3COOH 溶液和等体积0.01mol ·L -1NaAc 溶液混合。则它们的pH 值由大到小的正确次序是 A.(1)>(2)>(3)>(4) B.(1)>(3)>(2)>(4) C.(4)>(3)>(2)>(1) D.(3)>(4)>(1)>(2) 3.下列离子中只能作碱的是( )。 A .H 2O B .HCO -3 C .S 2- D .[Fe(H 2O)6]3+ 4.在1.0LH 2S 饱和溶液中加入 mol ·L -1HCl 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A.c(H 2S)≈0.10 mol ·L -1 B.c(HS -)

3酸碱平衡紊乱(160题)

一、单选题(A1/A2型题) (B ) 1?直接反映血浆[HC03-]的指标是 A. PH B.AB C.PaC02 D.BB E.BE (A) 2.BE 负值增大可见于 A. 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 急性呼吸性 酸中毒 D.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E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B) 3?血浆[HC03-]原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 4?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 5?血浆[H2CO3]继发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 6?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 休克 C 呼吸心跳骤停 D.呕吐 E 腹泻 (E) 7?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时不可能出现哪种变化 A.PH 降低 B.PaC02降低 C.SB 降低 D.BB 降低 E.BE 负值减小 (E )8?可以区分高血氯性或正常血氯代谢性酸中毒的指标是 A.PH B. PaC02 C.SB D.BB E.AG (C) 9?下述哪项原因可引起 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A.糖尿病 B.休克 C 轻度肾功能衰竭 D.严重饥饿 (B) 10.可以引起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是 A.服用含氯性药物过多 B.酮症酸中毒 C.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 D 腹泻 E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A) 11.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A.碳酸氢钠 B.乳酸钠C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 D.柠檬酸钠E.葡萄糖酸钠 (D) 12.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A.SB 增大 B.AB 减少 C.SB>AB D.SB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之酸碱平衡紊乱

第4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 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 ( ) 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 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 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 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 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 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 ( ) A.食物中摄入的H+ B.碳酸释出的H+ C.硫酸释出的H+ D.脂肪代谢产生的H+ 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 3.碱性物的来源有 ( ) 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 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 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 E.以上都是 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 ) A.碳酸 B.硫酸 C.乳酸 D.三羧酸 E.乙酰乙酸 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 ( ) A.Pr-/HPr B.Hb-/HHb C.HCO3ˉ/H2CO3 D.HbO2-/HHbO2 E.HPO42-/H2PO4-

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 ( ) A.血浆HCO3ˉ B.红细胞HCO3ˉ C.HbO2及Hb D.磷酸盐 E.血浆蛋白 7.产氨的主要场所是 ( ) A.远端小管上皮细胞 B.集合管上皮细胞 C.管周毛细血管 D.基侧膜 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8.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 ) A.[Prˉ]/[HPrˉ] B.[HCO3ˉ]/[H2CO3] C.[Hbˉ]/[HHb] D.[HbO2ˉ]/[HHbCO2] E.[HPO42ˉ]/[H2PO4ˉ] 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 ( ) A.PaCO2 B.实际碳酸氢盐(AB) C.标准碳酸氢盐(SB) D.缓冲碱(BB) E.碱剩余(BE) 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 (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混合性碱中毒 E.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 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 ( ) 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D.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两种。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 (3.202+0.01301)×12.9= ; 158.7÷2 - 5.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 8、在NH4Cl-NH3•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 10、[Ag(NH3) 2]OH的名称是。 二、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A、n=2,l=1,m=0 B、n=3,l=2,m=1 C、n=2,l=2,m=l D、n =3,l=2,m=2 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1S22S22P1 B、1S22S22P2 C、1S22S22P3 D、1S22S22P4 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型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恒压反应热 B、反应的焓变 C、系统的内能 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AC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C、这是个一级反应 D、这是个二级反应 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 A、±0.0001 g B、±0.0002 g C、±0.004% D、±0.008% 8、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 10.0g/LCaCl2•2H2O(Mr=147) (B) 12.5g/LNaHCO3(Mr=84.0) (C) 9.0g/LNaCl(Mr=58.5) (D) 112g/LC3H5O3Na(乳酸钠,Mr=80)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室温条件下,任何水溶液都有[H+] [OH-]=1×10-14

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

第六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习题6-1 根据下列反应,标出共轭酸碱对 (1) H 2O + H 2O = H 3O + + OH - (2) HAc + H 2O = H 3O + + Ac - (3) H 3PO 4 + OH- = H 2PO 4- + H 2O (4) CN - + H 2O = HCN + OH - 解:共轭酸碱对为 H 3O +—H 2O H 2O —OH - HAc —Ac - H 3O +—H 2O H 3PO 4—H 2PO 4- H 2O —OH - HCN —CN - H 2O —OH - 习题6-2 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轭酸、共轭碱,并按照强弱顺序排列起来:HAc ,Ac -;NH 3;HF ,F -;H 3PO 4,-24H PO ;H 2S ,HS - 解:共轭酸为:HAc 、+4 NH 、HF 、H 3PO 4、H 2S 共轭碱为:Ac - 、NH 3、 F-、-24H PO 、HS - 共轭酸强弱顺序为:H 3PO 4、HF 、HAc 、H 2S 、+4NH 共轭碱强弱顺序为:NH 3、HS -、Ac -、F -、-24H PO 习题6-3 已知下列各弱酸的θa p K 和弱碱θb p K 的值,求它们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θb p K 和θa p K (1)HCN θa p K =9.31 (2)NH 4+ θa p K =9.25 (3)HCOOH θa p K =3.75 (4)苯胺 θa p K = 9.34 解:(1) θ b p K = 4.69 (2) θ b p K = 4.75 (3) θb p K = 10.25 (4) θa p K = 4.66 习题6-4 计算0.10 mo l ·L -1甲酸(HCOOH )溶液的pH 及其离解度。 解: c /θ a K >500 )L mol (102.41077.110.0)H (134θa ---+??=??==cK c pH = 2.38 %2.4%10010.0/)102.4(/)H (3=??==-+c c α 习题6-5 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 0.050 mol .L -1 HCl (2) 0.10 mol .L -1 CH 2ClCOOH (3) 0.10 mol .L -1 NH 3·H 2O (4) 0.10 mol .L -1 CH 3COOH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题

病理生理学酸碱平衡紊乱题 9.某肺心病患者,因受凉、肺部感染而入院,血气分析结 果:PH值7.33,PaCO2 9.3kPa(70mmHg),[HCO3-] 36mmol/L.该 患者应诊断为(D) A.代谢性碱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D.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10.某溺水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值7.20, PaCO2 10.7kPa(80mmHg),[HCO3-] 27mmol/L. 该患者应诊断为(C) A.代谢性碱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D.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14.某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值7.30,PaCO2 4.9kPa(37mmHg),[HCO3-] 18mmol/L. 该患者发生了(A) A.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15.某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 果如下:PH值7.49,PaCO2 6.4kPa(48mmHg),[HCO3-] 36mmol/L. 该患者发生了(B) A.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 性碱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 22.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值7.47,PaCO2 4.5kPa(26.6mmHg),[HCO3-] 19.3mmol/L. 该患者发生了(D)

A. 呼吸性酸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 12.某肺心病患者因近日受凉并出现咳嗽咳痰入院,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值7.26,PaCO2 11.4kPa(85.8mmHg),[HCO3-] 37.8mmol/L,[Na+]140 mmol/L,[cl-] 90mmol/L,该患者可能诊断为(C)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3. 血气分析测定结果PaCO2 降低,[HCO3-] 升高,该患者可能诊断为(D)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6. 血气分析测定结果PaCO2升高,[HCO3-]降低,该患者可能诊断为(D) A.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酸中毒 C. 呼吸性碱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2.某慢性肺气肿患者,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 值7.40,PaCO2 8.9kPa(67mmHg),[HCO3-] 40 mmol/L,[Na+]140 mmol/L,[cl-] 90mmol/L,该患者可诊断为:(D) A.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基础化学题库

选择题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B) A、0.1g B、0.2g C、0.05g D、0.5g 3.已知T(H2C2O4/NaOH)= 0.004502g·mL-1则NaOH溶液的浓度是:(A) A、0.1000 mol·L-1 B、0.05000 mol·L-1 C、0.02000 mol·L-1 D、0.04000 mol·L-1 1毫升H2C2O4相当于0.004502g NaOH,1升H2C2O4相当于4.502g NaOH,4.502/40=0.113接近A 4.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A、H2CO3—CO32- B、H3O+—OH- C、HPO42-—PO43- D、NH3+CH2COOH—NH2CH2COO- 给出质子(H+)是酸→HPO42-,接受质子的是碱→PO43-。共轭酸碱对是二者之间仅差一个H+ 5.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C) A、25.0ml B、25ml C、25.00ml D、25.000ml 6.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D) A、滴定开始就应该加入指示剂 B、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指示剂 D、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7.莫尔法测定Cl-所用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D) A、AgNO3、碱性和K2CrO4 B、AgNO3、碱性和K2Cr2O7 C、KSCN、酸性和K2CrO4 D、AgNO3、中性弱碱性和K2CrO4 8.用佛尔哈德法测I-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AgNO3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C) A、AgI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 B、对I-的吸附性强 C、Fe3+氧化I- D、Fe3+水解 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法扬斯测定Cl-的是:(D) A、PH=1~3 B、以K2CrO4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威0.1~1mol·L-1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下列试剂中,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A、K2Cr2O7 B、NaOH C、H2SO4 D、KMnO4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指示剂的变色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B、分析纯的试剂均可作基准物质 C、定量完成的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D、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12.将Ca2+沉淀为CaC2O4,然后溶于酸,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测定Ca 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属于:(B)。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沉淀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13.下列误差中,属于终点误差的是:(B)。 A、在终点时多加或少加半滴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B、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C、由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使测量结果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D、终点时由于指示剂消耗标准溶液而引起的误差 14.下列试剂中,可作为基准物质的是:(D)。 A、NaOH B、HCl C、KMnO4 D、K2Cr2O7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3酸碱平衡紊乱-韩敏

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 A型题 1.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 A.硫酸 B.尿酸 C.碳酸 D.磷酸 E.乳酸 [答案] C 2.挥发酸是指: A.磷酸 B.尿酸 C.硫酸 D.碳酸 E.乳酸 [答案] D 3.机体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缓冲对是: A.碳酸氢盐缓冲对 B.磷酸盐缓冲对 C.蛋白质缓冲对 D.血红蛋白缓冲对 E.有机酸盐缓冲对 [答案] A 4.机体缓冲挥发酸的主要缓冲对是: A.碳酸氢盐缓冲对 B.磷酸盐缓冲对

D.蛋白质缓冲对 E.有机酸盐缓冲对 [答案] C 5.机体缓冲碱性物质的主要缓冲对是: A.磷酸盐缓冲对 B.碳酸氢盐缓冲对 C.蛋白质缓冲对 D.血红蛋白缓冲对 E.有机酸盐缓冲对 [答案] B 6.血浆pH主要取决于下列哪种缓冲对的浓度比? /H2CO3 /H2P04- /HPr /HHb /HHb02 [答案] A 7.正常人动脉血pH为: 答案] C 8.正常人SB与AB相等,平均为: mmol/L mmol/L mmol/I, mmol/L mmol/L

9.下列哪项是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严重腹泻 B.严重糖尿病 C.大量服用氯化铵 D.肾功能不全早期 E.肾小管排酸障碍 [答案] B 10.下列哪项是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A.酒精中毒 B.休克 C.肾功能不全早期 D.大量服用阿司匹林 E.严重贫血 [答案] C 11.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下列哪项最重要的? A.红细胞内H2C03释放入血 B.血中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C.血中K+向细胞内转移 D.主要由磷酸盐的酸化加强,增加H+排出 E.主要由铵盐排出增强,增加H+排出 [答案] E 12.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表现为: 肾内离子交换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_Na+交换减少 H+释出 +_Na+交换增强 H+释出 +_Na+交换减少 H+内移 +_Na+交换增强 H+内移

《基础化学》复习题

《基础化学Ⅱ》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机基团叫做异丁基的是() 2、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丁烷②己烷③3-甲基戊烷④2-甲基丁烷⑤2,3-二甲基丁烷 A ②>③>⑤>④>① B ③>②>⑤>④>① C ①>③>⑤>④>② D ②>③>④>⑤>① 3、下列碳正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A CH2=CH—CH2+ B CH3—CH2—CH2+ C CH3—CH+—CH3 D CH2=CH—CH+—CH3 4、结构CH3CH==C(CH3)2的烃中,下列哪种碳类型是不存在的() A 伯碳原子 B 仲碳原子 C 叔碳原子 D 季碳原子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用Br2/CCl4试剂不能加以区别的是() A 环丙烷和丙烷 B 环已烯和环已烷 C 1—丁炔和1—丁烯 D 苯和苯乙烯 6、分子式为C4H8化合物结构中,其中属于烯烃(包括顺反异构体)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按照“次序规则”基团大小的比较方法,下列四种基团中,其中最大的是() A —OH B —CH2CH3 C —COOH D —NO2 8、正丁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9、下列有机物结构中不存在顺反异构体的物质是() 10、(反)1,2—二甲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 11、在室温下往下列化合物中加AgNO3醇溶液,即可生成沉淀的是() A氯苯B1-氯乙烷C苄氯D1-氯丙烯 12、下列化合物在AgNO3/C2H5OH体系中最不易生成沉淀的是() A CH3Cl B H2C=CH-Cl C CH3CH2Cl D CH2=CHCH2-X 13、下列关于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历程特点描述,属于S N2反应的特点是() A 反应速率与碱的的浓度无关B反应分两步进行 C反应过程中生成活性中间体碳正离子D产物的构型完全转化 14、下列有机物发生硝化反应时,活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②>④>③ 15、下列物质名称叫做(R)-2-溴丁烷的是() 16、根据休克尔规则,下列化合物具有芳香性的的是() 17、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最高的是() A CH3CH2COOH B CH3CH2CH2OH C CH3CH2CHO D CH2CH2CH3

3酸碱平衡紊乱习题

酸碱平衡紊乱习题库 1. 酸的概念是: A.带正电荷的物质 B. 不带电荷的物质 C. 带负电荷的物质 D. 能接受H+的物质E、能提供H+的物质 2. 下列酸中属挥发酸的是: A. 乳酸 B. 碳酸C磷酸. D. 乙酰乙酸 E. 丙酮酸 3. 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最佳指标: A. pH B. BB C. PaCO2 D. AB E. SB 4. 下列哪一种指标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 A. CO2-CP B. AB C. SB D. BE E. BB 5. 从动脉抽取血样后,若不与大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测定结果将受影响: A. CO2-CP B. BB C. SB D. AB E. BE 6. AB>SB表明可能有: A. 代谢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 D. 高AG代谢性酸中毒 E. 混合性碱中毒 7. 血液中的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 A .B B B. PaCO2 C. HCO3-浓度 D. H2CO3浓度 E. 以上均不是 8. 血液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D.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9. 酸碱失衡时机体发生最快的调节方式是: A. 呼吸代偿B血浆缓冲. C. 细胞内缓冲D. 肾脏代偿 E. 骨骼缓冲 10. 代偿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时血液HCO3—/H2CO3的比值是:

A. 30/1 B. 25/1 C. 20/1 D. 15/1 E. 10/1 11. AG增高反映体内发生: A.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B. 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 12.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 缺氧 B. 饥饿 C. 摄人大量NH4Cl D.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E. 摄入大量水杨酸制剂 13.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 腹泻 B.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 C. 高钾血症 D. 肾小管性酸中毒 E.糖尿病 14. 在代谢性酸中毒原因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严重腹泻 B. 持续大量呕吐 C. 贫血 D.休克 E. 急性肾功能衰竭 15. 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pH 7.30,PaCO2 4.0kPa(30mmHg),HCO3— 18mmol/L,该病人应诊断为: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 以上都不是 16. 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 7.30,PaCO2 4.4kPa(34mmHg),HCO3- 16mmol/L,血钠140mmol/L,Cl-104mmol/L,K+ 4.5mmol /L,应诊断为: A. 酸碱平衡正常 B.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 C.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D.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17. 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 A. 呼吸中枢病变 B. 呼吸肌麻痹 C. 肺泡弥散障碍 D.气道阻塞 E. 通风不良 18. 血气分析测定结果PaCO2升高,同时有[HCO-3]降低,可诊断为: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 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 算。()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 胶。() 10. AlCl 3、MgCl 2 、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 共11题 )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0.800 g·cm-3和0.900 g·cm-3,若将86.3cm3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1.52 mol·dm-3 (B) 1.67 mol·dm-3 (C) 1.71 mol·kg-1 (D) 1.85 mol·kg-1 3. 2.5 g 某聚合物溶于 100 cm3水中, 20℃时的渗透压为 100 Pa, 则该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6.1×102 (B) 4.1×104 (C) 6.1×105 (D) 2.2×106 4. 1.0 mol·dm-3蔗糖的水溶液、1.0mol·dm-3乙醇的水溶液和 1.0 mol·dm-3乙醇的苯溶液, 这三种溶液具有相同的性质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