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损害与保护技术

合集下载

浅析煤层气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及保护技术

浅析煤层气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及保护技术

2018年04月浅析煤层气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及保护技术马腾飞(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6)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煤矿产业要想进一步优化经济利益,就要对钻井过程予以约束,减少其对于储层造成的伤害,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本文对煤层气的原理以及基础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煤层气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伤害问题以及保护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层气;钻井过程;储层伤害;保护技术在煤矿管理工作中,为了全面认知钻井过程中储层受到的伤害问题,就要对可能导致其出现异常的元素进行统筹分析,结合伤害机理建立针对性的处理和管控措施,从而维护煤层管理工作的综合质量。

1煤层气概述1.1成藏原理在对煤层气进行系统化分析的过程中,要对其主要分布区域有明确认知,煤本身属于沉积岩类物质,一半的组成物质是有机物,且页岩的有机物含量在50%以下。

在气体存储的过程中,主要是微孔隙游离气体以及有机质内部吸附的表层气体,因此,多数煤层气体都会被视为吸附气。

需要注意的是,在煤层气存储结构中,割理是正交断层结构,整体方向和煤层保持垂直,能有效为气体的流动提供平台和空间。

在单独的储存层结构中,会出现煤,而气体的产生需要借助岩性进行处理,这就使得煤层气存储时,出现了很多影响天然气地质存量的因素,其中,煤的组成成分、实际煤层的基础厚度以及相应气体的含量等,都成为了影响气体吸附水平的关键。

除此之外,煤层中气体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会和煤成分以及基础性质量等形成函数关系。

气体的组成结构中,甲烷占据多数,其余的包括液态烃以及二氧化碳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饱和状态下的气体煤,会直接生成相应的气体物质,气体不饱和则不会产生气体,直到储存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而这种情况需要借助脱水作用才能完成。

1.2储层特征基础的煤层气储层结构是双孔隙结构,整体结构体系中,基质孔隙以及裂缝孔隙十分关键,且在煤层结构中,微孔和裂隙也会出现发育的情况,其实际水平对于煤层其赋存和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松南深层火成岩储层的损害分析与保护技术

松南深层火成岩储层的损害分析与保护技术
a d c mp ein i a h sa e a d t e c re p n i g r s r or p oe t n s h me r d .Re e r h p a t e h w t a n o l t n e c tg n h or s o dn e e v i r tc i c e swee ma e o o s a c r ci s s o h t c t e tc n l g e u r me to e e orp oe t n a e s t f d i e ld l n n o l t n tr u h t e p e s r e i g h e h oo y r q ie n r s r i rt ci l ai i n w l r l g a d e mp ei h o g h r s u e s a n f v o se i i o l w t e o ay s il ig p u g n y u d r a a c d d l n n h r v me to e p o e y o l ae iv d d r s r or i t mp r r h ed n l g i g b n e b n e r l g a d t e i o e n n t rp r ff t t a e e ev i h l i i mp h t ir n w t ih q ai o — v s e d i i g f i n o lt n f i y tm. i hg u t n n i a i r l u d a d c mpe i ud s s h l y n v ln l o l e Ke r s o g a g e u ;d ma e a a y i ;r s r or p o e t n;fa t r ;p e s r e l g y wo d :S n n n in o s a g n ss e e v i r tc i l o r cu e r s u e s ai ;u d r a a c d d l n n n e b l n e r l g; i i l w d ma e d l n u d;welc mp ein o a g r l gf i i i l l o lt o

储层损害机理--08.11.25(1)

储层损害机理--08.11.25(1)
(2)宏观尺度 ——岩心孔隙度、渗透率 ——岩心饱和度、润湿性 ——天然裂缝
(3)大型尺度
——测井、地震数据 (4)巨型尺度 ——试井、油藏规模
1 概 述 3. 油气藏工程地质描述内容
(1)矿物性质:敏感性矿物类型、产状和含量 (2)渗流多孔介质性质:孔渗性、孔隙和喉道 (3)岩石表面性质:比面、润湿性、吸入特性 (4)地层流体性质:油气水组成、高压物性、 析蜡点、凝固点、原油酸值等 (5)油气藏环境: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6)矿物—渗流介质—流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 性及可能的损害趋势和后果
作业生产中油气层损害具有如下特点
(1)损害周期长
地层损害贯穿于油田开 发的全过程。 (2)损害范围宽 不仅发生在近井地带、 涉及到油气层深部。 (3)损害更具复杂性 地面设备多,流程长, 工艺措施种类和入井液 (4)损害更具叠加性 多种多样。 每一作业环节对地层造 正因为生产作业中油气层损害具有上 成的损害,都会在前一 述特点和复杂性,研究每个阶段油气层损 作业环节损害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重损害。 害的机理,并据此制定出针对性强的预防
对砂岩中泥质纹层、生物搅动对原生层理的破坏也 可观察,当用土酸酸化时,这些粘土的溶解会使岩 石结构稳定性降低,诱发出砂
2 薄片分析技术 骨架颗粒的成分及成岩作用
• 沉积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强烈地 影响着油气层的储集性及敏感性 • 了解成岩变化及自生矿物的晶出顺序对测井解释、
敏感性预测、钻井完井液设计、增产措施选择、注
制作铸体薄片的样品最好是成形岩心,不推荐 使用钻屑。 薄片厚度为0.03mm,面积不小于 15mm×15mm 未取心的情况除外,建议少用或不用钻屑薄片,
因为岩石总是趋于沿弱连接处破裂,胶结致密
的岩块则能保持较大的尺寸,这样会对孔隙发

储层保护

储层保护

第十四章储层保护14.1 基本概念14.1.1 油气层损害的定义任何阻碍油气从井眼周围流入井底的现象称为储层损害(国际上通用“Formation Damage”)或污染。

在钻井、完井、井下作业及油气田开采全过程中,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通称为油气层损害。

油气层损害的实质包括绝对渗透率下降和相对渗透率下降。

14.1.2 常用术语a.孔隙度(Φ):岩石储集流体的度量,其中可分为有效孔隙度和无效孔隙度,%。

b.渗透率(K)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其中可分为气体渗透率Ka、克氏渗透率K、∞油相渗透率Ko、水相渗透率Kw等等,单位:10~3μm2。

c.饱和度(S)岩石中某项流体所占的百分含量,可分为含油饱和度So、含水饱和度Sw等等,%。

d.渗透率恢复率(Ki/K)某相流体流过岩心后所引起的渗透率变化情况,%。

e.表皮系数(S)衡量井眼表皮污染程度的量纲,无因次;S>1时为受污染,S=0时为无污染,S<1时为改善;S值可通过试井直接测得,但试井测得的S值为总表皮系数,它不仅包括钻井液、完井液对井底附近油气层污染的真表皮系数,而且还包括井的不完善程度、井斜、非达西流、射孔等引起的拟表皮系数。

14.1.3 常用计算公式qμLa. 达西公式: K =×102AΔp式中:K─岩样渗透率,10-3μm2Δp─岩样两端压差,MPaμ─流体粘度,mPa·sL ─ 岩样长度,cmA ─ 岩样截面积,cm 2q ─ 液体流量,cm 3/s应用上述达西公式时有三个假设:1) 岩心为单一流体饱和及流动;2) 层流流动;3) 流体不与岩心发生物理化学作用。

b. 表皮系数(S)计算公式:K o R dS = [ ____ - 1] ln( _____ )K d R w式中:S -表皮系数,无因次K o 、K d -渗透率、污染区渗透率 10-3μm 2R d 、R w -污染区半径、井眼半径c. 产能比(PR)计算公式: d ew d d o we d R R R R K K R R Q Q PR ln ln ln +== 式中:PR -产能比Q - 油井未受损害的产量Q d -油井受损害后的产量K - 储层未受损透率K d -储层受损害后的渗透率R e -储层的泄油半径R w -油井井眼半径R d -储层被损害区域的半径14.2 储层损害原因和类型外来流体与油、气储层接触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射孔完井中储层损害机理分析及保护技术

射孔完井中储层损害机理分析及保护技术
维普资讯
总第 16 2 期
20 0 6年 第 1 O期
西部 探 矿 工 程
WI T — CH I NA EXP LORAT1 0N ENGI NEERI NG
s re e is NO.1 6 2
0c. 0 6 t2 0
文章 编号 :0 4 5 1 ( 0 6 1 — 0 1— 0 10— 76 20 )0 14 3
射孔 对油气层 的损害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11 成 孔 过 程 .
目前 油田应用 的射孔 弹绝大部分 都为聚 能射孔 弹。而聚能 射孔 弹被 引爆后 , 会产生高速 (0 0 80 m/ ) 高温 (O O 70 ̄ 00 s、 2 O ℃~ 50 ℃)高压 ( 00 、 几千到几 万兆 帕) 的爆 轰波 , 使药型罩形成速度高
性 上 着手 最 大限 度 减 少 射 孔 对 储 层 损 害 的 新 思路 , 特 别 强调 了保 护 储 层 的 系统 性 。 还
关键 词 : 孔 ; 害 机 理 ; 护 技 术 ; 化 ; 孔 方 法 射 损 保 优 射
我 国主要是陆相沉积的层状油气 藏 , 其特点 是层系 多、 薄互 层多 、 层间差异大 、 油层压 力普遍偏 低 。而 射孔完井 能有效地分 隔含水 夹层 、 易塌 夹层 、 气顶和底 水 ; 能完全分隔和选择性地射开 不同压力 、 不同物性 的 油气层 , 免层 间干 扰 ; 避 能具 备实 施分层 注、 采和选择性增 产措施 的条件 , 此外也 可防止 井壁垮塌 。因此 目前 国内外采用的最为广泛 的完 井方 法就是射 孔完井 。但射孔 同时又易对油气层 造成多 种损 害, 如果射 孔工 艺 和参数 选择不
达 l 0 m/ O 0 s以上 的 金 属 射 流 , 而 穿 透 套 管 、 泥 环 进 入 地 层 形 从 水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 研究目标储层损害是指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储层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降低了储层的产能和可采程度。

储层保护技术旨在预防或修复储层损害,保障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目前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检索相关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专利数据库,收集了大量关于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成果。

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方法和应用案例。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部分文献中提到的关键技术或观点。

3. 研究发现3.1 储层损害的类型和机理储层损害可分为物理性质改变、化学反应和流体运移三个方面。

其中,物理性质改变包括孔隙度减小、渗透率降低、弹性模量变化等;化学反应主要涉及酸碱侵蚀、矿物溶解沉淀等;流体运移方面主要指油水相互作用导致的剩余油饱和度升高等。

这些损害机制相互交织,对储层产能影响较大。

3.2 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方向目前,储层保护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防止储层损害:通过合理的生产操作措施,减少或避免对储层的不良影响;•修复受损储层: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恢复受损储层的物性;•强化储层保护: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储层的抗损害能力。

3.3 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的储层损害类型和机理,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开展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通过制备、处理和测试储层样品,模拟真实油气开采过程中的损害机理和效应;•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储层损害过程进行建模和预测;•地质工程实践:在实际油气田中进行试验、监测和改良,验证并优化储层保护技术。

3.4 储层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目前,储层保护技术已经在许多油气田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在酸化剧烈蚀损区域,通过注入缓蚀剂来减缓酸侵蚀速率;在高含水期或水驱过程中,通过注入聚合物改善油水分离效果;在地下封堵作业中,使用微生物堵剂来修复渗透率降低的储层等。

储层伤害分析与预防保护及解堵技术优化

储层伤害分析与预防保护及解堵技术优化

储层伤害分析与预防保护及解堵技术优化作者:张平,王多才,王海峰,付亚平,王健,朱子恒,黄发木,余长江来源:《粘接》2023年第12期摘要:为了预防储层伤害的发生,屏蔽暂堵技术已经在第1代的“1/3架桥规则”的基础上优化了暂堵剂颗粒的选择、物理化学膜的形成、降低表面张力的仿生超双疏剂的研发,解决了第1代暂堵技术暂堵剂颗粒选择困难的问题。

对于在钻完井过程中已经受到损害的储层,酸化解堵技术以及物理解堵技术的出现,使得损害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研究对钻完井过程中储层伤害类型、储层伤害的预防以及解决已发生储层伤害的解堵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学者在研究解堵技术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储层伤害;储层保护技术;钻井液;解堵技术中图分类号:TE2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922(2023)12-0119-04Reservoir damage analysis,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and optimization of plugging technologyZHANG Ping1,WANG Duocai1,WANG Haifeng1,FU Yaping1,WANG Jian1,ZHU Ziheng1,HUANG Famu1,YU Changjiang2*(1.West-East Gas Transmission Company of National Pipeline Network Group,Shanghai 210002,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Oil and Gas Drilling and Completion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Beijing 102249,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reservoir damage,the shielding temporary plugging technology has optimized the selection of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particles,the form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film,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ionic ultra-double hydrophobic agent to reduce the surface ten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1/3 bridging rule”,and solving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y in the selection of temporary plugging agent particle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emporary plugging technology.For the reservoir that have been damaged in the process of drill and completion,the emergence of acidizing plugging removal technology and physical plugging removal technologies has solved the damage problem to a certain extent.This paper reviewsthe types of reservoir damage,the prevention of reservoir damage,and the plugging removal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existing reservoir damage in the process of drilling and completion,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holars in the research of plugging removal technology.Key words:reservoir damage;reservoir protection technology;drilling fluid;plug removal technology在儲层原始状态条件下,地层中岩石、粘土矿物以及内部流体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在对储层进行钻完井等作业时,可能会打破储层平衡状态,对储层造成伤害,进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引言储层损害是指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储层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油气的产出。

储层保护技术则是针对储层损害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旨在保护储层,延长油气田的寿命。

本文将探讨当前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储层损害分类1.地质因素:包括断层、褶皱、岩性变化等;2.物理因素:包括压力变化、温度变化等;3.化学因素:包括水溶液作用、酸蚀等。

三、常见的储层保护技术1.注水:通过向井口注入水来维持油气田内部压力平衡,防止压力过低导致油气无法产出;2.注聚合物:通过向井口注入聚合物来提高油气田内部黏度,防止流动速度过快导致产量下降;3.注气:通过向井口注入气体来维持油气田内部压力平衡,防止压力过低导致油气无法产出;4.注酸:通过向井口注入酸性溶液来溶解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增加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提高油气产量。

四、当前研究现状1.储层损害预测技术:利用地震勘探、测井等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保护措施;2.储层改造技术:通过改变储层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渗透率和孔隙度,以增加油气产量;3.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油气田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储层损害问题。

五、未来发展趋势1.深度开采技术: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未来将会加大对深海、深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新型保护技术:如利用生物技术改善储层环境,提高油气产量;3.绿色开发技术:如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实现对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

六、结论当前,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需要加强对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对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认识与展望
大量的实践表明,油气田的高效开发离不开储层保护,防止储层 损害已经成为油气井(注入井)作业及油气田开发优化的重要目标, 是开发效益最大化的基本途径。从开发井钻井、完井、油气生产、直 至提高采收率的全过程,实施以系统工程观点建立起来的油气层保护 技术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保障,也是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必 由之路。
(2)商品质量低劣。有些卖家将质量低劣的商品吹得天花乱 坠,神乎其神,以此误导消费者。消费者购买此类商品后往往费时费 力四处投诉。
(3)客户隐私得不到保护。有些卖家并不注重对客户信息的保 护,甚至有时将客户信息资料,如个人的姓名、邮寄地址、联系方式 以及个人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个人工作信息等作为商品在出售。
1 油气储层伤害机理
在油(气)井钻井、完井、生产、增产、提高采收率等全过程中的 任一作业环节,储层与外来液体以及所携带的固体微粒接触,由于这 些液体与地层流体不匹配而产生沉淀,或造成储层中粘土矿物的膨胀 或产生微粒运移,它们往往堵塞了孔隙通道,使得渗透率降低,从而 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储层的生产能力,即储层伤害。
为了对买卖家双方诚信约束,以淘宝网为代表的C2C电子商务网 站制定了评价机制。在这个评价机制里买卖双方都会在交易结束后对 对方进行评价和打分。这个分数会成为买家和卖家的一种诚信指标, 直接影响他们下一次的交易。
2 淘宝网的评价机制
淘宝有很多严格的规章制度,比如评价制度、投诉制度、实名登 记制度等,但评价制度是影响最关键的监督机制。在每次交易完成之 后,买家都要对卖家销售的商品、服务、物流等做出评价。评价分为 好、中、差三等。好评加1分,中评不加分,差评扣1分。卖家累积的 分数被称为“卖家信用”,分为心、钻和皇冠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细 分为五个等级。这是衡量网络店铺信用的一个标准,是由好评数决定 的指标。另一个指标是好评率,即好评数量在总评价数量中的比重。 两个指标共同反映出卖家的商品和服务。这一评价机制要求卖家必须 严格认真的对待每一次交易。
卖家也可以根据买家的行为进行打分评价;卖家遭遇不良买家可 以向淘宝网等交易平台举报,第三方平台根据这些买家在网上注册的 实名信息追查到个人,进行相应处理;卖家也可以在各大论坛、虚拟 社区曝光买家不诚信行为。所以,买家在网上购物也必须遵守诚信约 束,否则一旦被广大卖家列入黑名单,要想再次享受网络购物的方便 与快捷,那同样困难重重。
(4)不履行服务承诺说一套做一套。有些卖家承诺消费者在购 物后一定时间内送货上门,但往往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及时送达;还 有的卖家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进行售后服务等等。
(5)买家虚假订购或拒不付款。有些消费者在网上拍卖中叫出 高价却不付款,造成卖家损失;有些怀有恶意的消费者以各种目的定 购商品或服务,然后拒收或不付款。
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储层损害具有如下特点:①损害周 期长。几乎贯穿于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的整个生命期,损害具有累积 效应;②损害涉及到储层的深部而不仅仅局限于近井地带,即由井口 到整个储层;③更具有复杂性。井的寿命不等,先期损害程度各异, 经历了各种作业,损害类型和程度更为复杂,地面设备多、流程长, 工艺措施种类多而复杂,极易造成二次损害;④更具叠加性。每一个 作业环节都是在前面一系列作业的基础上叠加进行的,加之作业频率 比钻井、完井次数高,因此,损害的叠加性更为突出。
在结束交易后,卖家也要对买家是否按约拍下付款、付款是否及 时、交易结束后是否及时给店铺评分等购买行为进行评价。卖家依据 好、中、差三等给买家加1分、不加分、减1分。买家信用度积分累积
同样分为心、钻、皇冠三个级别。买家的好评率和积分等级也会帮助 卖家识别一个买家的信用度。因此,各个买家也会对自己在网上每一 次购买行为认真负责。
(3)矿场评价技术方法。试井评价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稳定试
井 法 、 不 稳 定 试 井 法 、 重 复 电 缆 地 层 测 试 ( RFT) 和 钻 柱 测 试 (DST)。测井评价技术方法,包括电阻率测井法、深度探测测井法 和时间推移测井法。
用其他资料评价伤害的方法,包括用试油后排液量的资料评价伤 害程度、用各阶段(中途、完井和投产)测试资料评价伤害程度和用 投产后采油指数等生产参数的变化情况评价伤害程度(表1)。
3 诚信约束的建立
在电子商务平台中由于互联网传播的高速性、高效性和共享性, 信息的公开与共享,使得传统交易中信息的不对称局面打破,买家能 够更好地监督卖家。交易能否进行不再由卖家的广告宣传决定,消费 者的评价权取而代之,这就使诚信成为卖家的经营策略。买家可以根 据卖家的信用等级、好评率、评价内容妥善选择;不满意可以跟卖家 及时沟通,换货、退货;无法解决可以投诉,也可以将卖家劣迹贴在 各大虚拟社区中。在网络世界中,对于卖家而言,处处都是监督的眼 睛,要想自己的店铺生意兴隆,就必须诚信地面对每一个顾客、每一 笔业务,因为每一次的交易都是有记录的,更重要的是这种记录是完 全公开的。
1 C2C网站中诚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在,个人网民在网上进行购物,最常见的还是登陆到如淘宝、 拍拍等C2C电子商务网站中进行。但即便是在这些知名的电子商务网 站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不诚信的店铺让不少买家上当受骗,蒙受 经济损失。目前,C2C网站上存在的诚信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网络诈骗。有些卖家利用虚假的公司名称、地址等诱导和 欺骗消费者,在其网站上提供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诱导消费者, 待其向指定的银行账号汇入款项后便不知下落。
关键词 储层伤害 储层保护 储层敏感性
储层伤害评价及保护技术的研究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要的 技术,也是提高油气勘探和开发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勘探中,有利于 对油气储层的发现,和对储层的正确评价;在生产过程中,有利于提 高油气产量及油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和储层的稳产和增产及最大限 度的利用油气资源,也关系到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成效。近些年来,随 着油气勘探开发的进步,油气储层的保护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公司的 重视,并已形成了从储层特征和潜在伤害分析、预测技术,储集层敏 感性分析评价技术,储集层伤害指标建立和分级,钻井、完井、投产 到压裂酸化及井下作业过程中保护油气层等配套实用技术,通过实际 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和经济效益。
(2)储层伤害评价方法。储层伤害评价技术包括室内评价和矿 场评价,室内评价的目的是研究 油气层敏感性,配合进行机理研 究,同时对可采用的保护技术进 行可行性和判定性评价,为现场 提供室内依据(见图1)。矿场 评价则是在现场开展有针对性的 试验,分析判断室内试验效果, 选择合理的方法、技术。
从室内进行储层损害研究的方法上讲,常规的室内研究方法主要 是在模拟储层现场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岩心流动试验,在观察和分析 所取得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岩心损害的机理。主要实验内容包 括: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薄片分析;岩心薄片和铸体薄 片;储层敏感性试验,包括流速敏感性试验,水敏性和盐敏性试验, 酸敏性试验,碱敏性试验以及压力敏感性试验。
参考文献
(转118页)
信息纵横
2010年第3期 118
C2C电子商务网站诚信的建立
李倩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文章对C2C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分析,说明在互联网这种高透明性、高共享性的电子商务平台中,舆论监督评价机制 得以 有效运行,进而决定了诚信成为电子商务交易中行动者共同遵守的约束。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平台建设 诚信 评价机制
61
2 0 1 0年第3期
技术创新
油气储层伤害评价与保护技术
王胜利
(中国地质大学)
摘 要 储层伤害评价及保护技术的研究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要的技术,也是提高油气勘探和开发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 探讨了油气储层伤害的机理,评价油气储层伤害的主要方法和标准。并根据不同的油藏类型,总结了国内外的油气 储层保护方法。
买家的信用度和好评率都公布在个人信息栏里,供所有卖家查 阅;卖家的信用度和好评率也公布在店铺信息栏里供所有买家参考。
此外,当今网络极高的普及率和传播效率还决定了淘宝的卖家和 买家还受到整个网络的监督。买卖双方的评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 很容易地传递到其他网站上,这种影响的扩散速度远远高于现实中的 实体店铺。比如在天涯虚拟社区的时尚资讯版中就有公布淘宝网不良 买家的帖子:“公布一个淘宝骗子的id,大家千万要注意”;而在 “精明买家网”则有专门的一个“淘宝网不良卖家曝光”和“拍拍 网不良卖家曝光”的讨论区。由此可见,在电子交易中拒绝诚信约束 的买家和卖家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互联网上就声名狼藉了。
表1 储层伤害评价指标
2 储层保护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很多油气田和国内一些油气田已经形成 了从伤害机理研究 到现场施工一整套系统保护油气的研究思路和工作 方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1)钻井保护油气层技术。重视钻井过程中的油气层保护技 术,有利于发现油气层,准确评价储层性质,提高油井产量。主要包 括探井岩性、物性、敏感性、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钻前预测、随 钻监测技术,裂缝性油气藏损害机理及屏蔽暂堵保护技术,油气层保 护射孔与矿场评价技术,欠平衡钻井储层保护技术[2]。
(3)增产改造储层保护技术。储层增产改造可以解除、弱化钻 井完井及生产作业造成的损害,然而增产改造作业本身还有可能带来 损害,如何减小储层损害就成为增产改造的重要的发展方向。主要研 究使用优质入井液、压裂液,防漏失管柱、抽砂泵捞砂等技术,解决 了配 伍性差、液相和固相侵入损害问题 。 [4] 采用空心杆清蜡、防蜡 管、自动清蜡器及强磁防蜡技术避免了压(修)井作业的漏失损害。应 用自生热油清蜡技术,并与化学清蜡相结合,使清蜡速度大幅度提 高。
(2)开发注水中的储层改造技术。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 孔喉小,经常堵塞,导致注水压力高,甚至注不进水,无法完成配注 任务。因此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 研究注入水与油藏配伍性、孔喉内粘土矿物损害、有机垢和无机垢形 成趋势,确定了注水开发油层物性的界限,建立注入水水质标准、水 质控制与保障体系 [3]。在此基础上优选注水精细过滤技术、粘土稳定 技术、细菌控制技术等,有效提高注水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