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_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美术_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学课件设计
——图形 寓意
授课教师:张钊
年画 剪纸 雕刻
皮影 泥塑
蜡染
刺绣 用间以美美术化是环劳境动、者丰的富艺民术间(民鲁俗迅) 民活行间的动美和美术在术是日。一常切生美活术中的应渊用源及和流基础
1.造型热烈夸张 2.材料简洁实用 3.有实用性和美好象征寓意。
盘长:象征连绵不断

苏州桃花坞
天津杨柳青
1、同学们搜集本地区民间美术的实物和 资料,还可访问民间艺人。
2、同学们分小组自制具有菏泽特色的民 间美术作品。
方胜:寓意双鱼相交, 有生命不息的含义
鸡:吉祥
鱼:与“余” 谐音,象征 富足有余
喜鹊:喜庆 马:马到成功
白头鸟: 寓意白头偕老
如意头: 万事如意
福寿临门(剪纸)陕西安塞
莲连 年 有
鱼余
石榴
西瓜多
多子

桃子长 长寿 寿
桃子——长寿 石榴——多子 鸳鸯——爱情 牡丹——富贵 松树——长青不老 喜鹊登梅——喜事临门
海棠花
玉兰花 牡丹花
1、生存繁
三三 多星

2、纳福求 吉
3、避邪禳 灾
福寿三多麒麟送子多子、多福、三星高照福星、禄星、
多寿
寿星
上 年赐画福的财特神征


1、构图饱满

财 灶
中 2灶、王鲜夫艳妇明快
王 (
3、寓意深刻



下 玉皇大帝



埠)
年 潍坊杨家埠



产 苏州桃花坞
杨 家
地 天津杨柳青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案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案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的第三章第二节课内容,课型为鉴赏课,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民间美术,以及民间美术中一些常见图形的寓意及精神内涵,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造型意识;第二部分介绍我国民间美术的丰富种类,此部分教师结合本地民间美术进行启发互动;第三部分通过教师演示剪纸的步骤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一重要门类,并通过剪纸中的图形和寓意呼应了整节课。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和范畴,并探究具有阳江地区特色的民间美术种类,理解我国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精神内涵、风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2、技能目标区分民间美术特点,读懂民间美术作品传递的信息,鉴别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种类,了解剪纸的创作步骤和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价值,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懂得弘扬民族精神,保护民族民间美术。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重点在于怎样科学地、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我国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圆满和合”的精神内涵和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透彻地认识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在于怎样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和多媒体影像资料使学生直观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特色,主动地弘扬民间美术和传统文化,而不是照本宣教,“满堂贯”。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年画、中国结、玩具等民间美术实物,剪纸的工具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一、作品接触——对比分析(8分钟)1、教师引入: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年画、中国结,问:(年画)这张叫什么画?有什么用途的?(中国结)这是什么?传达了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回答。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粤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粤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粤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前言民间美术是指在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美术艺术形式。

在历史长河中,民间艺术以其深深植根于民间文化生活的特点,一直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和沉重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品种。

民间美术大量运用了图形与寓意的艺术手法,图形的选择和排列对于表达作品的寓意、情感和气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何为民间美术,以及民间美术的特点;2.理解图形对寓意、情感、气氛的表达;3.分析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

三、教学内容知识点一:民间美术的特点1.民间美术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非专业艺术形式;2.民间美术注重表现实用性、宗教性、节庆性、神秘性等;3.民间美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

知识点二:图形对寓意、情感、气氛的表达图形是民间美术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它通过简明、形象的造型,来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图形的排列和组合方式,也会影响到寓意、情感、气氛的表达效果。

知识点三: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作品的内容和题材,是否具有代表性和丰富性; 2. 作品的图形造型和表现手法,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等; 3. 作品的寓意和情感表达,是否符合对应的主题; 4. 作品的受众对象和文化背景,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幻灯片和多媒体等展示形式,向学生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

2.观察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名家作品,自主理解和感知图形与寓意的表达方法。

3.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民间美术作品,探究作品的意义、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

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1. 教师引导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2.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展示形式,向学生展现一系列著名民间美术作品,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图形与寓意的表达方式。

2. 教师讲解1.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表现手法;2.向学生阐述图形对寓意、情感和气氛的表达方式。

高中美术_民间美术图形与寓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民间美术图形与寓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刀与纸之间的诗意流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熟悉剪纸丰富多彩的形式及其造型特点。

【能力发展目标】1、通过赏析,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剪纸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通过实践,掌握简单剪纸的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

2、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能够区分剪纸艺术的分类,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区分阴阳刻表现技法并较好地运用于剪纸创作。

四、教学准备:剪刀,手工纸,铅笔五、教学环节: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愚公移山》剪纸动画视频,引导并提问:这段动画视频是由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从而导引出剪纸艺术。

环节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一、剪纸的历史引导并提问:剪纸是我国非常古老的民间艺术,有哪位同学知道剪纸的诞生距今已有都多少年的历史了?提示:出示南北朝诗歌《木兰辞》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中花黄的意思是黄金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各式装饰图样,贴于额头,是当时流行的化妆方式。

可见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剪纸,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出示图片:中国出土的最早剪纸作品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补充阐释: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雕刻镂空的技术,只是那时还没有纸,但它为剪纸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剪纸,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到了宋代剪纸越发普及,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二、剪纸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并提问:剪纸不仅有着悠久古老的历史,它还是我国样式、最多流传最广的民间艺术,同学们能不能说一下剪纸都可以剪出那些事物?它的内容可以涵盖哪些方面?明确:山水树木、亭台楼阁、人物故事、花鸟虫鱼,剪纸可以剪出万千事物。

引导并提问:剪纸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流派众多,大致可分为南派和北派,同学们能否分出那幅作品为南派剪纸,哪幅为北派剪纸,并说一说南派剪纸和北派剪纸的特点。

小学美术《吉祥》教案

小学美术《吉祥》教案
举例说明:
-在剪纸技巧教学时,教师可以展示一幅简单的吉祥图案剪纸作品,如一个“福”字,然后分解步骤,讲解如何折叠纸张、如何下刀剪切,以及如何展开成品。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步骤练习,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协调手部动作,精确地剪出图案。
-在理解吉祥图案寓意时,教师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讲述“鱼”与“年年有余”的关联,如古代渔民用鱼作为丰收的象征,逐渐演变成如今的吉祥图案。通过故事,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图案的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吉祥图案的寓意:重点讲解鱼、蝙蝠、莲花等常见吉祥图案所代表的寓意,如鱼寓意“年年有余”,蝙蝠寓意“福”,莲花寓意“纯洁”等,使学生掌握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
-学习剪纸、绘画技巧: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如折叠、剪切、展开等,以及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搭配等,用于创作吉祥图案。
-在鼓励个性化创作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然后独立完成作品。教师应强调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独特的,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如不同的颜色组合、图案设计等。
-在培养文化意识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走进博物馆”的活动,让学生在专业人士的讲解下,观看各种民间美术作品,特别是吉祥图案的实物展示,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今天所学内容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要让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真正融入学生的心灵,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渗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加强对吉祥图案文化寓意的讲解,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提高学生对剪纸技巧的掌握,通过专项训练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熟练运用这一技能。
-创作的个性化表达: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模仿教师或教材,缺乏个性化表达。教师应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创作风格,将个人情感和想法融入作品中。

小学美术《剪窗花》教案+

小学美术《剪窗花》教案+

小学美术《剪窗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装饰我的家》,详细内容为剪窗花。

剪窗花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通过对纸张的折叠、剪切,创作出富有美感的图形,用于装饰窗户,寓意吉祥如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剪窗花的历史背景和民间风俗,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剪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切技巧。

教学重点:剪窗花的创作过程和美化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剪刀、胶水、彩纸、模板、展示板、投影仪等。

学具:剪刀、彩纸、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剪窗花作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剪窗花,激发学生对剪窗花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剪窗花的历史背景、民间风俗和寓意,讲解剪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切技巧。

3. 示范:现场演示剪窗花的制作过程,强调折叠、剪切和展开的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剪窗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剪窗花》2. 内容:(1)剪窗花的历史背景和民间风俗(2)剪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切技巧(3)剪窗花的创作过程和美化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幅剪窗花作品,主题为“喜庆佳节”。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剪窗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剪窗花的基本技巧,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折叠和剪切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剪窗花的折叠方法和剪切技巧。

2.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剪窗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多样性。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

2.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3. 民间美术制作技巧的学习和实践。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制作技巧。

四、教学难点1. 如意吉祥图案的设计和创作。

2. 民间美术制作技巧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美术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民间美术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如意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和寓意,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3. 欣赏: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美术作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人美版(2023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人美版(2023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剪纸中的吉祥纹样|人美版(2023秋)章节内容:
1.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2.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掌握吉祥纹样的设计方法;
3.分析并欣赏人美版教材中提供的吉祥纹样剪纸作品;
4.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具有吉祥寓意的剪纸作品;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和对传统艺术的热情。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教学策略,让剪纸艺术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剪纸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通过折、剪、刻等手法在纸上创作出各种图案。它在节日庆典、婚礼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象征着吉祥和祝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剪纸吉祥纹样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剪纸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传递美好的寓意。
举例:在讲解剪纸技巧时,重点强调“折”的准确性,以及“剪”和“刻”的力度与角度控制,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要领。
2.教学难点
-纹样的设计与构思:学生在设计纹样时往往难以把握整体布局与细节处理的平衡,需要指导如何构思并实施设计方案。
-技巧的熟练运用:剪纸技巧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学生可能在技巧运用上存在困难,如剪刻不准确、纸张折叠不规范等。
实践活动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很高的参与度,互相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我在旁观察时,发现有的小组在纹样设计上很有创意,但也有小组在技巧运用上还不够熟练。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指导。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分享展示让我看到了他们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热爱。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讨论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案
课题: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第二章原创的生命之河)
课时:1课时
主讲:梁荣耀
一、教学目的
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造,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与研究。

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图案的色彩、构成、工艺和吉祥寓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含义表现形式,从作品的选材、构图、形状、色彩
等方面欣赏。

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美,给学生愉悦的审美教育。

②教学难点:结合当地民间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说明民间美
术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准备
教具:民间美术作品教学图片(课件)、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学具:收集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民间的美术吗?他们又代表着哪些寓意?春节,舞龙、舞狮、贴门神,用来辟邪!贴对联、年画,用来祈求美好的一年,如莲花和鲤鱼寓意连年有余,倒贴“福”字寓意福到等。

在结婚、生日宴上,是否见到一些以鸳鸯、喜鹊、百合、桃子、莲子等图案的服饰、食物。

百合寓意百年好合,莲子寓意连生贵子,桂子早生贵子等等。

(学生回答)――(欣赏部分民间美术作品图片,云南葫芦丝名曲伴奏)
什么是民间美术?
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学生回答)。

民间美术的特征?
1、民间美术是构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2、
民间美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匠师,在劳动生产之余制作的,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

3、在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

4、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5、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纸、竹、泥土;6、善于大胆想象和夸张表现强烈的感情,又常用于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的手法通过优美的形象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艺术上刚健清新、活泼淳朴,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学生回答)
民间图案的语言——寓意纹样
寓意纹样以某种形象或几个形象,通过谐音、假借、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

寄托美好的愿望。

所以,这些寓意图案被称为“吉祥图案”。

方法有三:
谐音法——以音象形的表现手法。

谐形法——将某一形象进行简化作为代表。

象征法——借某一物象来表示一个概念,使人产生联想。

民间美术的分类,民间美术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形成多种分类法:
①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面塑、琉
璃建筑饰件等。

②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展示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文羊皮画。


③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

(展示江苏苏州周庄彩色剪纸:十二生肖、脸谱等。


④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等。

(展示湖南湘西凤凰蜡染画。


⑤陶瓷:包括日用陶器与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
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⑥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如傩面具)、脸谱、花会造型等。

⑦风筝纸扎:包括各种风筝、花灯、各种纸扎。

⑧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

(展示民间饰品中国结)
⑨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⑩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及综合材料制玩具等。

五、艺术实践(课后作业)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间美术也是多样的,少数民族中蕴藏的民间美术品种繁多,它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重要的部分,民间美术资源十分丰富。

1基本要求:同学们搜集民间美术的实物和资料,还可访问民间艺人。

2教高要求:同学们分小组自制具阳江本土特色的风筝。

六、课堂练习:
民间图案的语言——寓意纹样
象征法练习:
桃子――长寿、石榴――多子、鸳鸯――爱情、牡丹--富贵
松树――长青不老、喜鹊登梅――喜事临门
综合练习:
事事如意――两个柿子、如意(僧人传道时记写要点用物)。

(事事)“柿”和“事”谐音。

平安如意――以如意插入瓶中表意。

瓶与平安的“平”谐音。

连年有余――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莲与鱼,莲与连,鱼与余。

鸳鸯戏荷――鸳与鸯不愿分离的属性,喻夫妻关系的恩爱。

福寿双全――蝙蝠(与福谐音),桃子(代表寿),两个古钱(喻双全)。

金玉满堂――(金鱼数尾)金鱼,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

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

言财富极多。

喜在眼前――喜鹊取(喜)字、铜钱(前)同音。

龙凤呈祥――龙凤为最高吉祥物。

龙:头似牛,角似鹿,眼似鬼,耳似牛,
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阳东一中美术科组梁荣耀
07.11.1
民间美术的图形与寓意教后反思
本节课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认识民间美术中宝贵的艺术创作经验,对专业美术创作有重要借鉴价值民间美术中包含着多民族的艺术创造,应重视民间美术作品的收藏与研究。

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图案的色彩、构成、工艺和吉祥寓意。

同时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含义表现形式,从作品的选材、构图、形状、色彩等方面欣赏。

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美,给学生愉悦的审美教育。

结合本地民间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如风筝、漆器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说明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

民间美术的分类、品种极为丰富,既有供玩赏用的造型艺术,又有衣食住行中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又与民俗、宗教及其他民间文艺存在密切关系,形成多种分类法,通过生动的课件展示,使学生对其的认识更加透彻。

为了增强课堂气氛与学生的能动性,在民间图案的语言——寓意纹样里作了大量的练习,同学们踊跃回答,课堂气氛融洽。

在讲述民间美术的分类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民间美术工艺品实物,如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文羊皮画、湖南湘西凤凰古城蜡染、江苏苏州周庄十二生肖彩色剪纸等,这些实物是教师在
过去的采风活动中所收藏的民间美术品,这环节大大加强学生的好奇心与认识,真正感受到民间美术所带来愉悦的审美教育。

而本节课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因内容繁多时间略显仓促,在提问学生时不能采取个人回答方式,过快的欣赏速度让学生感觉跑马观花,不能精品细看,在教学互动上未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来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望在下次能有所提高与改进。

阳东一中美术科组梁荣耀
07.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