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本成本计量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建立一套科学的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尽快适应现代金融企业市场竞争的需求,已刻不容缓。
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集中精力重点改革薄弱环节,确保财务管理职能的实现。
选择商业银行业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具有特殊性:首先银行业是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企业制度相对成熟;另外,每一家银行都有具有分支机构多、分布广的特点,这对于研究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建立起适合商业银行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作初步探讨,从商业银行理论上对商业财务管理分别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研究,希望在商业财务管理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体系Abstract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s the core content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banks,establish a scientific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 commercial banks,to adapt to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modern financial enterprises demand as soon as possible,has been crunch time.We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 method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perfect western commercial bank science and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means,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concentrate on key reform weak links,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function.Choice of commercial bank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first,the banking industry is the national key regulatory industry, enterprise system is relatively mature;in addition,each bank has branches,widely distributed,this provides a good condition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research on enterprise.Based on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and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on how to establish a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commercial banks,from the theory of business financial management are some targeted research,hope to do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in the business financial management.Keywords: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financial management前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增大趋势。
中小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措施

中小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措施资本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源,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要保持资本充足,防范各种风险,必须加强资本管理措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确保资本的充分利用和保值增值。
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规模较小,资本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本文将就中小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措施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中小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的重要性1.1保持资本充足,确保风险防范中小商业银行是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这类企业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多的资本支持。
加强资本管理,保持资本充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1.2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金融标准也越来越高。
加强资本管理,改善资产配置,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可以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
1.3促进健康发展通过资本管理,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提高经营效率,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从而促进银行的健康发展,增强盈利能力,为持续经营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小商业银行加强资本管理的方法和策略2.1注重风险管理中小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中应当注重风险管理,对各类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根据风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控制风险的暴露度,确保资本的安全充足。
2.2优化资本结构中小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中应当优化资本结构,合理配置各类资本工具,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确保资本的充分利用和保值增值。
2.3强化内部控制中小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中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机制,实施严格的风险监测和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资本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
2.4完善资本管理制度中小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中应当完善资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资本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资本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类资本工具的发行和使用,提高资本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
浅议商业银行二级分行经济资本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基于J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分析

经济 资本 的含义 1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尚未深入 人心 。尽管经济资本管理制度 . 银行的经济资本(cn miC pt1 E oo c ai ) a 是基于银行 全部风险之上 在J 银行已推行多年 , 但该管理理念主要是停 留在总行和一级分行 的资本, 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非预期损失等额 的资本 , 因此又称 层 面 , 各级 风险管理者对此 已有足够 的认 识 , 但基层 网点的员工 为风险资本 。经济资本在数额上是银行信用 风险 、市场风险和操 对 经济资本 的管理理念理解不够 , 无法在实际工作加以重视和实 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之和。 行。经济资本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所有部 门、全员 的整体工作 , 经济资本在2 世纪9 年代后期被国外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广泛 需要全体员 工通力协作 、相互配合才能做得更好 , 0 0 基层 网点员工
一
中心 。 必要客户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功 能却很少 , 经济资本管理 中所需数 J 银行作为率先引入 “ 经济资本”经营管理工具 的国内商业 据资源的提取范围、数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等仍是二级分行需要考
银行 , 2 0 年 的综合经营 计划 中开 始引入 经济资本概 念 。随 虑的问题。如通过经济资本计量方法所采集到的数据本身存在 不 在 01 着银行 风 险计量 能力的不 断提高 , 开始依 托的 “ 从 内部评级 系 可靠和不完善 的情况 , 那么其为决策提供准确信息的效用就大大 统- RB ” , I S 到近年来采用国际先进银行普遍采用的信用风险经 济资本计量方法 即资产变动法 , 逐步在全行建立起对风险更加敏 4 经济资本管理 与业务营销不够协调 , . 经济资本 占用总量过 感, 计量 结果准确度 更高的经济资本管理体 系。但 目前商业银行 大。从J 银行二级分行的实际信贷客户群体看 , 客户违约产生 的信 面临复杂多变 的经营环境, 资本监管 日 趋严格 , 外源性资本筹措的 用风险仍是银行的主要 风险。按照经济资本管理的导向 , 商业银 难度和成本增大 , 资本将成为未来几年银行 发展 中面 临的突 出约 行今后必须加大低风险客户和高 回报客户的营销力度 , 主动进行 束条件 。二级分行作为J 银行E VA考核的基层 责任 中心 , 在实现股 业务结构调整 ,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 回报水平 , 将节约资本、降低 东 价 值 最 大 化 的 经营 目标 过 程 中 , 经 济 资 本 回 报率 和经 济 增 加 将 资本 占用的意识贯穿于客户选择 、产品配置 、授信方案设计 、押 值做为两个 主要 经济 指标 来考 核绩效 , 可见经济资本 的管理在绩 品选择等环节 。但 目前一是同业之 间竞争加剧 , 客户拓展 与维 对 效考核中的重要性 。 护都有较大难度 ; 二是在拓展高端客户 时, 有相当一部分客户如政 为了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的目标 , 近几年我国银 行业 不断强 府基础建设贷款客户、房地产开发客户 , 贷款期限长 , 经济资本系 化内部管理 , 经营管理水平有 了很大提高 , 对经济资本管理也取得 数高 , 导致经济资本管理与业务营销在二级分行层面会出现不够 了显著成效 , 目前在J 但 银行二级分行层面的经济资本管理还存在 协调 的现象 , 基层网点的负责人为 了追求营销业绩用 , 迄今 已被 多数世界先进 银行采纳 , 同时 “ 巴塞尔 新资本协 理念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资本管理的全面有效实施。 议”也将其列入建议推广实施的范畴。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 2 经济资本 计量复 杂 , . 经济 资本系 数难 以把握 。随着业 务 理的 “ 核心技术 ”, 它在商业银 行资本监 管、贷款定价 、绩效考 的发展 , 新业务 的不断 出现 ,银行 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包括信用风 J 核、风险控制 和经营理念等方面都有广泛运用 , 现代商业银行 险 、市场风险、操作 风险和理财产 品风险经济资本 , 是 覆盖所有表 经营管理 的科学标准和依据。 内外风险敞 口。经济资本计量 以资产波动法为基本框架 , 依托信 经济资本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 经济资本= 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 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和操作风 险标准法来 失+ 市场风 险的非预期损 失+操作风险的非预 期损 失一 重叠计算 计量各类经济资本成本 , 这是合理的。 目前大部分 西方商业银行 的损失。从数量上来看 , 银行 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希 望银行 占 也各根据 自身特点设计 了各类经济资本系数 。但在各级支行、基 有的经济资本越低越好 , 越低就表明银行承担的风险水平越低。 层 网点 , 所面临的客户群体、种类、行业 、地域存在很大差别 , 导 致 目前在二级分行层面的经济资本计量相对复杂 , 经济资本系 对 二 、商 业银 行二级分行 经济资本管理 的难点 数难以准确把握 。如在理财产品经济资本计算 中, 仅设定0 1 和 两 J 银行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 其组织框架为 : 总行一 种经济资本 占用系数来区分不同的基础资产类别所对 应的风险资 级分行( 省分行) ——二级分行( 地市级分行) ——支行( 县级支行 本 。但随着 市场 的发展 , 各类理财产 品的基础资产很有可能不是 和 网点型支行 >—— _ 营业网点( _ 分理处、储蓄所) 。该行于20 年开 单一类别的, 04 这样对于经济资本 占用系数 的设定就难以把握。 始 引入经济增加值这一考核指标 , 并且在总行范 围内全面实施 以 3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J . 银行在管理信息 经济增加值和 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内容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 系统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 人力物力 , 其管理 信息系统 的先进性在 考核的基层 责任中心即至二级分行 , 二级分 行以下不设单独考核 同行 中居于前列 。但除了银行 内部信息系统建设 , 其与外部某些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与对策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与对策【摘要】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是指商业银行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增加资本金来弥补资本缺口,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抵御风险能力。
常见的资本补充方式包括发行股票、吸收外部投资、资本债务等。
资本补充也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如成本高昂、市场反应不佳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如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合理配置资本等。
监管部门也对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提出了一些要求,以确保银行资本充足、风险可控。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与对策的重要性在于保障金融系统稳定、提升银行抗风险能力,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应及时进行资本补充,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对策、意义、方式、常见问题、应对、监管要求、重要性、影响、展望1. 引言1.1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与对策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与对策是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资本补充机制以应对这些挑战。
资本补充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多重意义。
充足的资本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能够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确保其在面临市场波动时能够稳健经营。
资本补充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誉和声誉,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投资者,为银行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方式主要包括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
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资本补充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
在进行资本补充时也需要注意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商业银行在进行资本补充时常见的问题包括资金来源不足、投资风险过高、资本利用效率低等。
针对这些问题,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优化资本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本利用效率等,以确保资本补充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浅析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商业银行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商业银行,从它的名词意义来解释就是以吸引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
商业银行是百姓、企业、政府等最常用的银行,也是金融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在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包括: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其余还有138家城市商业银行和约242家农村商业银行,外加邮政储蓄银行;另外,自2007年3月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开业以来,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799家,其中中西部地区481家,占比60%.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有三个基本经营方针,即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也称为银行经营业务的“三性”方针和永恒的主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过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早产生的一种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它的发展分为三种观点,即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与预期收入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种银行管理理论,认为银行可以通过主动负债以增强其流动性.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兼顾了银行的资产与负债结构,强调资产与负债两者之间的规模与期限搭配协调,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农”是国之根本,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三农问题就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
党的十八大也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对推进“四化同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从以下来分析:从“三农"自身来看,风险大、成本高仍是制约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可持续性的根本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摘要】银行开业、经营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数额的资本金。
银行的资本金与其他行业的资本金既有相似处又有其特殊性。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资本金这一概念,这部分资金被称为自有资金,属于专业银行对国家的负债,即代表着国家对银行的所有权。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1993年我国财政部制定了《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建立起了资本金制度。
但是,我们应看到一个特殊的现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并不高,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制约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及问题对策一、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的现状问题1. 资产质量方面虽然近年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改善贷款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各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不良贷款比率的下降,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但也不能排除部分银行扩大贷款规模或增加长期贷款数额,即以扩大分母的方式,来降低不良贷款比率。
2. 组织结构问题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传统体制下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体制,属于国有企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的非人格化和它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导致社会资源利用率不高,使银行的坏账率和银行的风险增高。
产权结构单一,治理结构不完善,使银行经营管理效率不高,难以适应加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的要求。
3. 创新能力方面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也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虽注重拓展银行中间业务,如委托理财、基金托管、代收代付和客户理财等,加快发展电子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但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仍处于以国内业务为主的传统存、贷、汇范畴,金融创新的步伐远落后于西方银行业的发展进程。
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 资本金来源渠道狭窄,结构不合理, 资本利用率不高。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主要地位,其资本金主要是当年财政划拨的信贷基金和利润留成转入的资本金。
我国商业银行成本过高困境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成本过高困境及对策一、我国商业银行成本过高的根本原因银行业有其独特的行业特性,银行业的稳健关系到一国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安全,因此,国家对于银行业有特殊要求,获得银行经营的特权需要金融监管当局批准,这决定了银行业不是完全竞争的行业。
我国商业银行成本较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银行自身垄断性所造成的企业“x-无效率”。
1966年莱本斯坦首次提出了“x-无效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存在各种垄断因素,这就在客观上提供了免于竞争的庇护场所。
受庇护的垄断者的经济行为很可能丧失了追求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的能力,从而导致所谓的“x-无效率”。
这样就会导致企业中的浪费现象与日俱增,最后导致企业成本负担过重。
根据刘锡良、刘轶(2006)研究,表面上看,我国银行的成本收入比(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指标与国际领先银行相近,但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在我国目前金融管制环境下,国内银行的利差水平远高于国外,我国商业银行单位贷款的利息收入,与美国比超过81.97%;与日本比超过148.51%:与英国比超过50.68%;与欧元区比普遍超过40.51%(李成,2004)。
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近90%的收入依赖利息收入,如果我们的利差水平与国际领先银行趋于一致,则我们的成本收入比将大幅度上升。
二是我国人员薪酬水平与设备水平明显不如国际领先银行。
所以,事实上与国际领先银行相比,我国银行成本控制能力是较差的(表1)。
并且,若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则国内商业银行的成本管理效率将更低。
二、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与商业银行成本降低间的两难鉴于银行业的特殊性,对银行业进行市场准入限制,防止该行业过度竞争,以提高银行特许权价值是必要的。
图1中,ss、DD分别代表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线,在完全竞争情况下,两者相交于A点,确定的资金价格是R’,供给量是P’。
在假定只存在一个垄断银行的情况下,资金供给者将资金存入银行,需求者从银行借款,由于银行是垄断的,它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来确定利率和数量,存款者获得利率R1,贷款者付出R2,资金量为P1。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资本金规模不足、资本资产配置不合理和风险管理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增加资本金规模、优化资本资产配置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加大资本金投入,优化资本资产配置,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建议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关键词】经济资本管理,商业银行,资本金规模,资本资产配置,风险管理,资本金规模增加,资本资产配置优化,风险管理措施,未来发展,建议和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金融中介、信贷、支付等多种功能。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保持稳健经营并扩大业务的重要保障,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净值和风险承受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规模相对较小,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部分商业银行存在资本资产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未能有效利用资本资源。
由于金融市场风险不断涌现,一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资本结构和风险管理,对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抵御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运作效率和风险抵御能力,实现经济资本的有效管理和最大化利用。
通过研究,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整个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银行业监管体制下,商业银行能否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其资本成本,直接关系到其风险资源的分配效率和经营业绩的评价。本文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目前我国实际国情,仔细探讨了国内商业银行研究资本成本的目的、计量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资本成本 计量 对策
根据“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的原理,该模型认为资本成本Ri可表示为投资于本公司的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Rb加上一定的风险溢价Rc,即:
(三)资本成本可作为商业银行调整资本结构的直接依据。如果商业银行创造的资本回报没能达到股东要求的预期收益率,那么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对于上市银行对于非上市银行而言,该银行的股份将被折价转让给其他投资者,从而导致股本缩水。因此,理智的商业银行都会根据自身的盈利能力保持合理的股权资本,而不盲目追求股本扩张。但现代风险管理和银行业监管要求,银行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资本来抵御潜在的风险,监管上并认可具有资本属性的债务也可以作为监管资本,这为商业银行调整自身资本结构提供了可能和更大的空间,为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在既定的监管政策下,商业银行通过权衡资本成本和资本性债券成本之间的成本大小,一般都把成本较低的资本性债券作为资本补充的首选,通过负债型资本融资,调整权益资本在资本结构中的占比,使得权益资本回报率保持在合理的、适当的水平。
资金成本是单纯从资金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融资成本的,而资本成本不但是从资金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融资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即预期收益率来考虑融资成本。目前,关于资本成本的最权威的定义是《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给出的:“资本成本是商业资产的投资者要求获得的预期收益率。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的经理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最低回报率”。
2006年12月份以后,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银行业资本监管的统一标准也已逐步纳入到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之中。在此推动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研究、探索和引入世界先进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建立一套以科学的风险量化、成本分摊和绩效评价为基础的、高效的资本运作机制,其中资本成本的确定直接影响到整个运作机制的效率和评价效果。
二、研究资本成本的目的
资本成本理念反映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经营哲学和财务目标,它体现在企业投资、融资、经营活动的评价标准上,研究商业银行资本成本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资本成本可作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财务基准。由于资本成本是股权投资者要求的最低预期收益率,只有当银行的经营活动所带来的预期收益率超过资本成本时,才能保证和实现股东权益的增值,提升股东价值,否则将会导致银行市值下滑,逐渐被投资者所抛弃。
一、资本成本的内涵
目前,在我国财务学的融资决策研究中,常常把资本成本理解为资金成本,或把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混为一谈。比如,许多人觉得借款利率是资本成本的典型代表,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由于可以不分派现金股利而以为股权资本是没有资本成本的。而且在大多数的财务学教材中,关于资本成本最常见的定义是: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两部分。
可见,资金成本侧重于资金使用者的角度,是单纯的成本概念;而资本成本侧重于投资者的角度,包含了投资者预期的风险收益要求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观念。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本成本就是其股权投资者所要求的预期收益率,即权益资本的预期收益率,也称之为权益资本成本,主要来源于未来分配的股利和股票价格增值两部分。
其中,Ri即为资本成本,Rf是无风险资产回报率,Rm是市场回报率,β是描述单只股票的股价随大盘变动而变动的参数。(Rm-Rf)表示的是市场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回报率的部分(风险升水),β(Rm-Rf)即为股权风险溢价,长期股权风险溢价基本是稳定的,而无风险回报率随时间而波动。
国际上通常采用短期国债利率来度量Rf,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短期国债很少,中国市场无风险资产回报率需要通过国债回购利率或者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来度量(廖理、江毅慧,2003年),并且Rf是在对未来的预测基础上得到的,随时间而波动,而不是当前值。由于风险升水易受到股票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国际上通常采用20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来估计。由于中国股票市场非流通股的长期存在和小盘的易被操纵性等因素,股权风险溢价量化的难点在于历史数据的失真性较大,难以修正,且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常常被高估。
(二)折现现金流模型
折现现金流模型又称股利增长模型,将资本成本Ri表示为预期年股利额Dc与普通股市价Pc的比值加上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g,即:
该模型的难点在于对未来普通股股利的年增长率g的判断,因为外在经营环境、企业经营情况和股利分配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导致g的波动,很难统计和预测出一个恒定的g平均值。
(三)风险溢价法模型
总之,重视资本成本的目的在于促进银行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通过平衡银行未来的预期现金流及风险的关系,调整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股东价值。
三、资本成本的计量
资本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折现现金流模型以及风险溢价法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是由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和林特尔(John Lintner)等在马尔柯维茨(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该模型认为,投资Ri的要求回报率可以通过投资和市场的经验关系来计算,表达式为:
(二)资本成本是商业银行准确评估业务单元经济价值贡献的基础,为决策提供依据。只有当业务单元整体的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高于资本成本时,业务单元继续经营才能创造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资本成本是计算EVA的基础,而EVA是现代先进商业银行资本分配和绩效考核体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