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数学微课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三节——《圆的面积》二、教材分析圆的面积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周长的计算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而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如果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索如何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或其他平面图形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教材首先出示了估算图,再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所以本课的教学活动将化曲为直和极限的数学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完成新知的构建。

三、学情分析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是一次飞跃,但是从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看,六年级学生以抽象思维为主,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推理的数学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把圆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的过程。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七、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红岸公园为了减轻工人们的负担,在公园的草坪上安装了许多个自动喷水头,它喷射的距离为5米,喷水头转动一周是什么图形?(生回答:圆形)师: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的面积呢?(课件演示喷射的过程)这个面积就是谁的面积?(圆的面积)(板书:定义:我们把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同学们会求圆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通过让学生解决圆的内接正方形、外切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并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发现更为一般的数学规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及圆环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圆的面积的综合运用。

主要教学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切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圆的半径与它的外切正方形及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特殊关系,所以教学中要注重画图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知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提倡在本节课中学生的算法多样。

5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方中圆与圆中方”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正方形和圆面积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让学生在探求问题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组合图形的面积的研究方法,获得探究的基本经验,体验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与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联想类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数学素养。

6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解决有关“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图形中正方形和圆的关系。

7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引入1.师:有时候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以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2.课件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等建筑,精美的窗雕。

设计意图【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导入课堂,自然地引入立体的教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实践操作。

(课件出示教材例3的雕窗插图)师:谁能说说这两种设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生:认真思考并解答。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范文(精选12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范文(精选12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案范文(精选12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范文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P16——18圆的面积【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具准备】投影仪,CAI,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生1:我能发现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圆形。

生2:对,这个圆形的半径就是喷头喷水的距离,也就是5米;周长也就是喷水所走过的路线;生3:我补充一点,这个圆形的中心就是喷头所在的地方。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晴大家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生4:被喷到水的草坪大小就是这个圆形的面积。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求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的面积有多大。

(板书:圆的面积)二、探究思考。

解决问题1、估计圆面积大小。

师:请大家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官,估计草坪面积大小。

)2、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圆面积大小。

①投影出示P16方格图,让同学们看懂图意后估算圆的面积,学生可以讨论交流。

②指明反馈估算结果,并说明估算方法及依据。

生1、我是根据圆里面的正方形来估计的,外面方格图面积为1010=100平方米,圆里面的正方形面积大约为5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大约在50——100平方米之间。

生2:我是用数方格的方法来估计的。

我把这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大约为20平方米,那么这个圆形的面积约有80平方米。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7篇)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优秀7篇)《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一一。

教材内容:本节课内容是求圆的面积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⑵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难点:在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对圆的无限平均分割,“弧长”无限的接近“线段”的理解以及将圆转化为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周长的一半的理解。

四。

教学流程1.复习迁移,做好铺垫师问:(1)长方形面积公式(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求法是借住谁来推导出来的?2.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用多媒体出示:一只小牛被它的主人用一根长2米的绳子栓在草地上,问小牛能够吃草的面积有多大?问题:(1) 小牛能够吃草的最大面积是一个什么图形?(2)如何求圆的面积呢?3.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师:平行四边形面积可以转化成长方形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该怎么办呢?(2)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圆分给各小组(前后四人为一组)。

请同学们试试看,将圆转是否可以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并求出它的面积。

(3)让学生转化的过程进行展示。

(略)(多组学生展示)(4)用多媒体进行验证。

让学生闭起眼睛想一想是不是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

师:若把圆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也就越接近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5)引导归纳:思考1:既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思考2: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再次多媒体展示动画。

2023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5篇)

2023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5篇)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是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可在计算机上展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素材的集合。

的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圆的面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谁能说说圆周长、直径和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知半径,圆周长的一半怎么求?(出示一个整圆)哪部分是圆的面积?(指名用手指一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怎么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二)学习新课1.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转化成已知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的,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也要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决定圆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径)所以,分割圆时要保留这个数据,沿半径把圆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变直的变化图。

2.动手操作学具,推导圆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

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用自己的学具(等分成16份的圆)拼摆成一个你熟悉的、学过的平面图形。

思考:(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2)所摆的图形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3)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学生开始动手摆,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

(在幻灯前边说边摆。

)①拼出长方形,学生叙述,老师板书:②还能不能拼出其它图形?学生可以拼出:等等刚才,我们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是:S=r2。

这几种思路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转化后的图形与圆面积的关系推导出面积公式。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六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六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圆的面积教案(六篇)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分析和争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展简洁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重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教学过程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教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

师:(教师协作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假如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耀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

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观看,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假如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

同学们,教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预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头吧!预设: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肯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察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舞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洁、最简单计算面积的图形。

一般状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3、探究联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的面积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的面积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面积9篇圆的面积 1教学目标:1、用转化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会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观察发现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转化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学思路:直观引入,演示发现,学会应用。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1、回忆圆的周长概念及计算公式,引出圆的面积概念。

2、回忆学过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例举某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渗透转化数学思想,引出学生对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探究兴趣。

二、点题提出目标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课件演示将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拼接成近似长方形的全过程。

让学生不仅懂得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接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还了解到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没有变化。

(2)学生分组尝试(或教师教具演示等)将圆转化长方形的全过程。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在操作(或观察)发现拼接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宽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

(3)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4)小结:在一个圆里,圆的面积与半径有关系,知道了圆的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2、教学例1题。

(1)出示例题,学生根据圆面积计算公式独立解决,集体评议。

(2)尝试练习,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十四第3题等。

圆的面积 2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建立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面积计算教学难点:公式以及推导。

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引入课题。

1.口算:2π 9.42÷π 12.56÷π2.已知圆的半径是2.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2米,宽是 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4.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5.出示场景图: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你们会计算吗?课题引入:我们已经学会的圆周长的有关计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2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12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12篇)》,您浏览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范文(12篇)》正文如下: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篇1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估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方法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合情推理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思想。

教学过程:一、引导估计,初步感知。

1、出示圆形电脑硬盘。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这个硬盘的面积就是要求什么?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2、估计圆面积大小与半径的关系。

师先画一个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估计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多少倍,在这里正方形边长是r,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二、动手操作,共同探索。

1、引发转化,形成方案。

(1)我们如何推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2)准备如何去推导圆的面积?2、动手操作,共同探究(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8份,每一份的图形是什么形状?能把这些近似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吗?(2)动手操作。

同桌为一组,把课前准备的16份拼一拼,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3)比较:与刚才老师拼成的图形有何不同?(4)想象:如果我们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拼成的图形有何变化呢?如果一直这样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3、引导比较,推导公式。

圆与拼成的长方形之间有何联系?引导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个角度去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rr=∏r2追问:课始我们的估算正确吗?求圆的面积一般需要知道什么条件?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基本训练,练练应用公式,求圆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教学设计
日期:2016-10-20
(1)八等分后,拼成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但是近似的底是
曲线,使学生产生了再细等分。

(2)十六等分后,拼成的图形更像平行四边形了,由此增强了
学生探究的自信心。

(3)三十二等分后,不言而喻,学生信心倍增。

下来就以三十
二等分过程进行研究,寻找对应关系,
圆周长的一半底
圆的半径高
(4)小结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
.
巩固练习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探究圆的面积。

让学生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探究圆的面积。

2分钟
归纳小结
转化的思想在图形面积探究问题上作用特别大,在今后的学习
当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转化的思想,把新的知识转化成旧的知识,用
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通过这种方法的运用我们可以得出圆的面
积计算公式字母表示:S=πr2
25秒
教学反思
本课是通过运用数学中的一种转化的思想开展探究圆面积的,借鉴已经学习过的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思想,激起学生也想尝试用转化的思想探究圆的面积的欲望。

在探究的过程当中运用了剪拼的方法,随着等分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预期的目标,学生由此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最后寻找对应关系也成了水到渠成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