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导则

标准化导则
标准化导则

标准化导则

标准化导则是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它的实施将能够有效地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该标准的规定用以指导如何起草我景区标准,它是编写标准的标准。

标准化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规定了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的结构、起草标准中的各个要素的规则、要素中条款内容的表述、标准编写中涉及的各类问题的规则以及标准的编排格式。

一、编写标准的原则

编写标准的原则,是对这些原则的总体把握,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编写标准的具体规定,并能够将相应的规定更好地贯彻于标准编制的全过程。

1. 统一性

统一性是对标准编写及表达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统一性强调的是标准内部(即标准的每个部分、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内)的统一,包括:标准结构的统一,即标准的章、条、段、表、图和附录的排列顺序的一致;文体的统一,即类似的条款应由类似的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条款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术语的统一,即同一个概念应使用同一个术语;形式的统一,即标准的表述形式,诸如标准中条标题、图表标题的有无应是统一的。

2. 协调性

协调性是针对标准之间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所有标准的整体协调”。为了达到标准系统整体协调的目的,在制定标准时应注意和已经发布的标准进行协调。遵守基础标准和采取引用的方法是保证标准协调的有效途径。标准中的附

录A给出了最通用的部分基础标准清单。遵守这些标准将能够有效地提高标准的协调性。

~

3. 适用性

适用性指所制定的标准便于使用的特性,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适于直接使用。第二,便于被其他文件引用,对于层次设置、编号等的规定都是出于便于引用的考虑。

4. 一致性

一致性指起草的标准应以对应的公司文件为基础并尽可能与规范文件保持一致。起草标准时如有对应的公司文件,首先应考虑以这些规范文件为基础制定公司内部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应尽可能保持与规范文件的一致性,并确定一致性程度,即等同、修改或非等效。

5. 规范性

规范性指起草标准时要遵守与标准制定有关的基础标准以及相关的保障标准。

二、标准的结构

从内容和层次两个方面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规定。搭建标准的结构是正式起草标准之前必不可少的工作。

1. 按照内容划分

对标准的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得到不同的要素,依据要素的性质、位置、必备和可选的状态可将标准中的要素归为不同的类别。

(1)按照要素的性质划分,可分为:

——规范性要素:声明符合标准而需要遵守的条款的要素;

——资料性要素:标示标准、介绍标准、提供标准附加信息的要素。

(2)按照要素的性质和在标准中的位置划分,可分为:

——资料性概述要素:标示标准,介绍内容,说明背景、制定情况以及该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的要素,即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引言”。

——资料性补充要素:提供附加内容,以帮助理解或使用标准的要素,即标准的“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索引”。

——规范性一般要素:给出标准的主题、界限和其他必不可少的文件清单等通常内容的要素,即标准的“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技术要素:规定标准的技术内容的要素,通常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等为规范性技术要素。

(3)按照要素必备的和可选的状态划分,可分为:

——必备要素:在标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即标准中的“封面、前言、名称、范围”。

——可选要素:在标准中不一定存在的要素,其存在与否取决于特定标准的具体需求。标准中除了四个必备要素之外,其他要素都是可选要素。

2. 按照层次划分

标准的层次可划分为部分、章、条、段、列项和附录等形式。

(1)部分

`

部分是一项标准被分别起草、批准发布的系列文件之一。部分是一项标准内部的一个“层次”。一项标准的不同部分具有同一个标准顺序号,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项标准。部分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编号,编号应位于标准顺序号之后,与标准顺序号之间用下脚点相隔。例如:××××.1,××××.2等。

(2)章

章是标准内容划分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或部分中划分出的第一层次。标准正文中的各章构成了标准的规范性要素。每一章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编号。在每项标准或每个部分中,章的编号从“范围”开始一直连续到附录之前。每一章都应有章标题,并置于编号之后。

(3)条

条是对章的细分。凡是章以下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条”。第一层次的条可分为第二层次的条,第二层次的条还可分为第三层次的条,需要时,一直可分到第五层次。条的编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的形式,编号在其所属的章内或上一层次的条内进行,例如第6章内的条的编号:第一层次的条编为,……,第二层次的条编为6.1.1,……,一直可编到第五层次,即.,.……。条的标题是可以选择的,每个第一层次的条最好设置标题,如果设标题,则位于条的编号之后。

(4)段

段是对章或条的细分,没有编号。为了不在引用时产生混淆,应避免在章标题或条标题与下一层次条之间设段。

(5)列项

:

列项需要同时具备两个要素,即引语和被引出的并列各项。在列项的各项之前应使用列项符号(破折号“——”或圆点“·”),或在列项中的项需要识别时使用字母编号 [后带半圆括号的小写拉丁字母,如a)、b)、c)等]进行标示。在字母编号的列项中,如果需要对某一项进一步细分成需要识别的若干分项,则在各分项之前使用数字编号 [后带半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如1)、2)、3)等]进行标示。

(6)附录

附录是标准层次的表现形式之一。附录按其性质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每个附录均应在正文或前言的相关条文中明确提及。附录的顺序应按在条文中提及它的先后次序编排。

每个附录的前三行内容提供了识别附录的信息。第一行为附录的编号,例如:“附录A”、“附录B”、“附录C”等。第二行为附录的性质,即“(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第三行为附录标题。

每个附录中章、图、表和数学公式的编号均应重新从1开始,编号前应加上附录编号中表明顺序的大写字母,字母后跟下脚点。例如:附录A中的章用“”、“”等表示;图用“图”、“图”等表示。

规范性附录的作用是给出标准正文的附加或补充条款。资料性附录的作用为给出有助于理解或使用标准的附加信息。

三、要素的编写

标准规定了如何起草标准中的各个要素。各个要素内容的选择和编写是初步搭建标准结构后需要进行的工作。

-

1. 封面

封面是资料性概述要素,同时又是一个必备要素。在标准封面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给出识别标准的信息:标准的层次、标准的标志、标准的编号、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名称对应的英文译名、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日期、标准的发布部门或单位。

2. 目次

目次是一个可选的资料性概述要素。如果需要设置目次,则应以“目次”作标题,将其置于封面之后。根据标准中要素的具体情况,目次中应列出的内容为:前言、引言、章的编号和标题、附录编号(包括附录性质) [即“(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和附录标题、参考文献、索引。除了上述内容,目次中还可列出:条的编号和标题、附录章的编号和标题、附录条的编号和标题、图的编号和图题、表的编号和表题等。具体编写目次时,在列出上述内容的同时,还应列出其所在的页码。

3. 前言

前言是资料性概述要素,同时又是一个必备要素。前言应位于目次(如果有的话)之后,引言(如果有的话)之前,用“前言”作标题。前言中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型条款,也不应包含公式、图和表。前言主要陈述本文件与其他文件的关系等信息,应视具体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

(1)标准结构的说明: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标准的第1部分的前言的开头应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每一项标准或每一个部分中应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2)标准所代替的标准或文件的说明,需要说明两方面的内容:与先前标准或其他文件的关系;与先前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

(3)有关专利的说明:凡可能涉及专利的标准,如果尚未识别出涉及专利,应按照规定在前言中给出有关专利的说明。

(4)归口和起草信息的说明:在标准的前言中应视情况依次给出标准的提出(可省略)、归口、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等信息。

(5)标准所代替标准的版本情况的说明:如果所起草的标准的早期版本多于一版,则应在前言中说明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的情况。

4. 引言

引言是一个可选的资料性概述要素,如果需要设置引言,则应用“引言”作标题,并将其置于前言之后。在引言中不应包含要求。引言主要说明标准的背景、制定情况等和文件本身内容相关的信息。引言中可给出下列内容:——编制标准的原因;

——有关标准技术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

——如果标准内容涉及了专利,则应在引言中给出有关专利的说明。

`

引言不应编号。如果引言的内容需要分条时,应仅对条编号,引言的条编为、等。引言中如果有图、表、公式,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进行编号,正文中相关内容的编号与引言中的编号连续。

5. 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是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同时又是必备要素。标准名称应置于范围之前,并且应在标准的封面中标示。标准名称应明确表示出标准的主题,使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相区分。标准名称由几个尽可能短的要素组成,通常不多于三种,依次为:

——引导要素:表示标准所属的领域(可选要素);

——主体要素:表示在上述领域内所涉及的主要对象(必备要素);

——补充要素:表示上述主要对象的特定方面,或给出区分该标准(或部分)与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细节(可选要素)。

6. 范围

范围是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同时也是一个必备要素。范围应位于每项标准正文的起始位置,它永远是标准的“第1章”。

]

范围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界定标准化对象和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在特别需要时可补充陈述不涉及的标准化对象;给出标准中的规定的适用界限,在特别需要时可补充陈述不适用的界限。范围的陈述应简洁,以便能够作为标准的“内容提要”使用。

7.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是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同时又是一个可选要素。如果标准中有规范性引用的文件,则应以“规范性引用文件”为标题单独设章,以便给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文件清单。该章内容的表述形式由“引导语 + 文件清单”组成。

(1)引导语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在列出所引用的文件之前应有一段固定的引导语,即: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文件清单

在引导语之后,要列出标准中所有规范性引用的文件。

@

对于标准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应在文件清单中给出文件的年号或版本号以及完整的名称,对于引用的标准则给出标准的编号和名称,例如:GB/T 1031—1995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对于标准中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不应在文件清单中给出文件的年号或版本号,对于引用的标准则仅给出标准的代号、顺序号和标准名称,例如:GB/T 15834 标点符号用法

8.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是规范性技术要素,在非术语标准中该要素是一个可选要素。如果标准中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则应以“术语和定义”为标题单独设章,以便对相应的术语进行定义。“术语和定义”的表述形式由“引导语 + 术语条目”构成。

(1)引导语

在给出具体术语条目之前应有一段引导语。只有标准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时使用下述引导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除了标准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外,其他文件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也适用时使用下述引导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只有其他文件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时使用下述引导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术语条目

~

术语条目最好按照概念层级进行分类编排。属于一般概念的术语和定义应安排在最前面。任何一个术语条目应至少包括四个必备内容:条目编号、术语、英文对应词、定义。根据需要术语条目还可增加以下附加内容:符号、专业领域、概念的其他表述方式(例如:公式、图等)、示例和注等。

9.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

“符号、代号和缩略语”是规范性技术要素,在非符号、代号标准中该要素是一个可选要素。如果标准中有需要解释的符号、代号或缩略语,则应以“符号、代号和缩略语”或“符号”、“代号”、“缩略语”为标题单独设章,以便进行相应的说明。

标准中的“符号、代号和缩略语”章中的符号、代号或缩略语清单宜按照字母顺序编排。

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为资料性补充要素,并且是一个可选要素。在编写标准的过程中经常会资料性地引用一些其他文件,当需要将被引用的文件列出时,应在标准的最后一个附录之后设置参考文献,并且将资料性引用的所有文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在列出参考文献时,应在文献清单中的每个参考文献前的方括号中给出序号。参考文献中如果列出国际、国外标准或其他国际、国外文献,则应直接给出原文,无须将原文翻译后给出中文译名。

11. 索引

索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不同于目次的检索标准内容的途径,它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方便标准的使用。

索引为资料性补充要素,并且是一个可选要素。如果需要设置索引,则应用“索引”做标题,将其作为标准的最后一个要素。

四、要素的表述及其他规则

1. 条款的表述

标准的要素是由条款构成的,根据条款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陈述型条款:表达信息的条款,可通过汉语的陈述句或利用助动词来表述。表达陈述型条款的助动词有三种:“可”或“不必”;“能”或“不能”;“可能”或“不可能”。

(2)推荐型条款:表达建议或指导的条款,通常用助动词“宜”或“不宜”来表达。

(3)要求型条款:表达如果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并且不准许存在偏差的条款。要求型条款可以通过汉语的祈使句或利用助动词来表述。表达要求型条款的助动词有“应”或“不应”。

[

2. 条款内容的表述形式

标准中的要素是由各种条款构成的,在表述条款的内容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取以下五种表述形式。

(1)条文:条文是条款的文字表述形式,也是表述条款内容时最常使用的形式。标准中的文字应使用规范汉字。

(2)图:图是条款的一种特殊表述形式,当用图表述所要表达的内容比用文字表述得更清晰易懂时,图这种特殊的表述形式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3)表:表也是条款的一种特殊表述形式,当用表表述所要表达的内容比用文字表述得更简洁明了时,表这种特殊的表述形式也将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4)注和脚注:注和脚注是条款的辅助表述形式。在注或脚注中可以对标准的规定给出较广泛的解释或说明,由此起到对条款的理解和使用提供帮助的作用。注和脚注都属于要素中的资料性内容。

(5)示例:示例是条款的另一种辅助表述形式。在示例中可以给出现实或模拟的具体例子,以此帮助标准使用者尽快地掌握条款的内容。示例可以存在于任何要素中,所有示例都属于资料性的内容。示例属于要素中的资料性内容。

2. 其他规则

在编写标准时还会涉及到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标准中用到的一些组织机构的全称、简称如何表述,标准中的缩略语如何编写,涉及商品名、专利等问题的处理,还有数值的选择与表述,量、单位及其符号、数学公式、尺寸和公差的表达等等。

SL721-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3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3.1 目标制定 3.1.1 项目法人应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项目法人应根据本工程安全生产实际,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3.1.2 参见各单位应根据项目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制定所承担项目的安全生产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 3.1.3 安全生产目标应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生产安全事故控制目标; 2 安全生产投入目标; 3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目标; 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目标; 5 重大危险源监控目标; 6 应急管理目标; 7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8 人员、机械、设备、交通、消防、环境和职业健康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控制指标等。 3.1.4 安全生产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便于考核。目标制定应考虑下列因素: 1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的规定及合同约定; 2 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里部门的要求; 3 实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项目特点; 4、采用的工艺和设施设备状况等。 3.15 安全生产目标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并以文件的形式 发布 3.2 目标实施

3.2.1 各参见单位应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其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值、保证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等。安全生产目标应逐级分解到各个管理层、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保证措施应力求量化,便于实施与考核。 3.2.2 项目法人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应报项目主管部门备案。 3.2.3 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硬景监理单位审核,项目法人同意,并由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3.2.4 勘察、设计等其他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应报项目法人同意,并与项目法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3.2.5 各参见单位应加强内部目标管理,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实行分级管控。 3.2.6 个参见单位安全目标实行自主管理。工程建设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目标管理难以按计划实施的,应及时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管理计划,并重新备案或报批。 3.3 目标考核 3.3.1 项目法人应制订有关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各参见单位应制订本单位各部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办法由项目主管部门制订。 3.3.2 各参建单位每季度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施工单位的自查报告应报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备案,项目法人自查报告应报项目主管部门备案,监理、勘察、设计等参见单位的自查报告应报项目法人备案。 3.3.3 项目法人每半年应组织对有关参见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参见单位每季度应对内部各部门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项目法人的安全生产目标完 成情况由项目主管部门考核。 3.3.4 各参建单位应根据考核结果,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奖惩

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编制导则+

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 1 总则 1.1目的 为了规范和指导全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的编写,增强评审报告编写的科学性和材料审核的可操作性,制定本导则。 1.2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的编写、考评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 3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的基本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以下简称评审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省颁布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文件、评定标准开展评审工作,评审报告的编写贯穿于整个评审过程,要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数据完整、打分合理,评审结论客观、公正,提出的建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 正文内容 4.1概述 4.1.1安全生产标准化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基本情 —1—

况(包括申请单位性质、地理位置、所属行业和专业、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原材料、产品,从业人员、生产方式、生产能力和规模、年经营收入,申请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情况等)。 4.1.2评审单位情况(包括单位性质、评审人员专业职称情况、主要业绩等)。 4.2申请单位申请材料情况及符合性的评述(包括相关的资质证照、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组织机构、重大危险源、重点设备、装置等)。 4.3 评审范围和时间 4.4评审程序和方法 4.5评审依据 4.6评定标准适应性分析 4.6.1根据申请单位生产实际情况和特点,按行业分类标准,判别申请单位所属的行业和专业,确定适用的评定标准,并对所运用标准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4.6.2国家或省已经出台该行业(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应优先使用行业(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国家、省未制定该行业(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参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安监总管四〔2011〕128号)、《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2—

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报告指南

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评估报告 编制指南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2年4月

目录

第一部分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重庆市主城区内工业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标准化达标评估报告的编制。 第二部分评估依据 1 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27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2011年)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369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重庆市控制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3号) 《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26号)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环保总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暂行办法》(环发[2006]205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6号)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国家发改委令第1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渝办发[2008]62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60号)《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渝环发[2008]38号)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环发[2010]54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通知》(渝办发[2008]62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渝府发[2011]35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考核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办发[2011]95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要求与培训内容简介 1.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2. 考试内容(2013版大纲) 2.1 环境标准体系 2.1.1 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1.2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总则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2)工程分析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6)公众参与 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出来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熟悉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社会论证的要求。 (8)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10)污染物总量控制 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熟悉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 (11)方案比较 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熟悉方案比选的重点;了解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 (1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2.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

编码标准化

南 联食品二期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 1 / 19 1. 业务模型描述1.1. 业务场景编码标准化 1.1.1. 基础档案编码是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档案编码的一致性、完整性、易用性将直接影响ERP系统的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能力。南联公司现在各部门对各种基础档案的叫法或者命名各不相同。为了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及满足未来南联公司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在公司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夯实公司统一管控的基础。 1.1.1.1. 基本准则1. 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组织保障按照编码的使用范围,区分不同的管理层次。按照公司编码使用范围,由南联公司指定部门专人负责编码规则的规划、制定、备案;组织开展编码工作;对完成的编码进行校验、更新及下发使用。为保证编码工作的顺利实施,南联公司必须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项目持续期间协助项目成员与南联公司各对口业务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在项目结束后负责

南联公司全部编码的管理,包括编码规则的备案、维护(新增、更新等),并负责督导编码规则的推广与应用。建议成立编码委员会,负责新编码的审定、变更等决策工作。人员由编码涉及的主要业务板块人员组成,如分管领导、总监、关键用户、骨干业务人员等。务必包含对基层具体业务熟悉的骨干业务人员。对于确定推广应用的编码规则,根据应用范围,建议以编码委员会以及对应的管理部门下达文件的方式推广。2. 参照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中有关分类标准体系,考虑企业现有的编码,制定编码体系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以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借鉴行业其他成功案例,结合考虑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南联公司的编码规范。若南联公司现有的编码规则成熟且能够第2页共19页 适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则对现有编码进行系统梳理后可纳入到整体编码体系中。建议编码委员会制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更新不同的标准,为南联公司编码制定提供标准。3. 编码的基本原则唯一性尽管编码对象可能有不同的名称或不同的描述,但代码结构必须保证一个编码对象仅赋予一个代码,一个代码只反映一个编码对象。即:一个分类代码必须与指定的类目一一对应。可扩性代码结构必须能适应编码对象不断增加的需要,也就是说,必须为新的编码对象留有足够的备用码,从而使分类集可以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简短性在不影响代码系统的容量和可

安全专篇编制依据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煤矿安全规程》(2016); 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15); 4.《煤矿综采采区设计规范》(GB50536-2009); 5.《煤矿瓦斯抽采工程设计规范》(GB50471-2008); 6.《煤炭矿井设计防火规范》(GB51078-2015); 7.《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 8.《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2009); 9.《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2008); 10.《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16); 11.《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810-2012); 1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13.《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T50518-2010); 14.《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 15.《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16.《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规范》(AQ1020-2006); 17.《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标准》(AQ1021-2006); 18.《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19.《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20.《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安全管理规范》(AQ1029-2007); 21.《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2008); 22.《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5-2008); 23.《井工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编制导则》(AQ1097-2014); 24.《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管理规定》; 2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 26.《煤矿防治水细则》; 27.《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28.《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 2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 30.其他国家关于煤炭行业的相关政策、法规等。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导则实用版

YF-ED-J492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导则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导则实 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 理水平,夯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根据 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 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建设工程 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企业 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 号)以及《湖南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管理暂行办法》、《湖南省

建设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制度》,特制定本工作导则。 第二条本工作导则是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建设工程施工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本工作导则所称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对保证施工安全的工作质量和实物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包括企业内部施工安全日常管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在内的工作责任和规程、工作质量和实体质量标准。 第二章企业施工安全管理 第三条企业应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

企业标准化概述

企业标准化概述 第一章企业标准化概述第一节企业标准化的概念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企业标准化是指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服务和过程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节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根据《中华人民 ___标准化法》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企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结合企业标准化工作特点,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关系到产品(或服务)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等许多方

面。认真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是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保证。 2、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企业来讲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都具有约束力,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与企业有关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经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都具有约束力,也必须执行。 3、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依据。现代企业不仅其产品(或服务)要严格执行标准,而且对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4、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运用,分工越来越细、协调面越来越广,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岗位操作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这些要求要进行定量化、标准化,便于掌握、实施和检查。这样在企业除了原有的技术标准以外,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就普遍推行了。所以,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需要。

危化安全专篇导则

危化安全专篇导则 (2013-3-8) 适用范畴 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包括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本导则不适用于下列建设项目: 1)危险化学品的勘探、开采及其辅助的储存; 2)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配套输送及储存; 3)城镇燃气的输送及储存。 术语和定义 2.1危险化学品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及其他化学品。 2.2安全设施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操纵、减少与排除事故阻碍采纳的设备、设施、装备及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2.3新建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新建项目: 1)新设置的企业建设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 或者现有企业建设与现有生产、储存活动不同的危险化 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 2)新设置的企业建设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 置(设施),或者现有企业建设与现有生产活动不同的伴 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的。 2.4改建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改建项目: 1)企业对在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在原址

更新技术、工艺、要紧装置(设施)、危险化学品种类的; 2)企业对在役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设 施),在原址更新技术、工艺、要紧装置(设施)的。 2.5扩建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扩建项目: 1)企业建设与现有技术、工艺、要紧装置(设施)、危险化 学品品种相同,但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 2)企业建设与现有技术、工艺、要紧装置(设施)相同,但生产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 2.6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损害、健康损害、财产缺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形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7危险和有害因素 可对人造成伤亡、阻碍人的躯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 2.8危险化学品数量 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2.9作业场所 可能使从业人员接触危险化学品的任何作业活动场所,包括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操作、处置、储存、搬运、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处置或者处理等场所。 3 编制内容 3.1设计依据 列出编制专篇依据的要紧文件名称及编号,内容如下: 1)建设项目的批复(核准、备案)文件; 2)国家、行业及地点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国家、行业及地点有关标准、规范; 4)设计合同; 5)建设项目安全评判报告及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书;

4、《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DB62T 2309-2013)

ICS 13.020.01 Z 00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 62/T 2309—2013 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 2013-01-15 发布 2013-03-15实施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基本要求 (2) 6 保持与监督 (5) 7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6)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并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 本标准由甘肃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环境保护厅、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中、孙玉龙、白志红、孔致祥、徐延文、张凡、卞晓珂、陈黎明、袁曙、朱靓。

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要求、保持和监督、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内工业企业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及对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价;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562.1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HJ/T 295-2006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环境监察 HJ 606 工业污染源现场检查技术规范 HJ 608 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 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6号《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200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总局令第3号《环境标准管理办法》(1999.4.1) 国统字〔2011〕75号《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2011.9.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 工业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以本标准基本规范为依据开展的管理活动,包括工业企业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和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 3.2 持续改进 工业企业为取得最佳的环境保护效果,不断对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3.3 环境因素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环境影响的要素。 3.4 环境绩效 工业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定量或定性描述的结果。 3.5 在线自动监控设施 用于远程监控,安装在污染源处的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包括流量、流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器、仪表。 4 总则 4.1 目的

导则与标准(2015知识总结)彩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2015版】 一、环境标准体系 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分级、分类) ⑴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①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②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③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④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⑤国家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 ⑵地方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近年来为控制环境质量的恶化趋势,一些地方已将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地方环境标准。①地方环境质量标准。②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⑶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还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监测技术、环境区划、规划的技术要求、规范、导则等)。 2.熟悉我国现行的主要EIA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2015去) ⑴《EIA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T87—2002:适用民用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的新建、迁建、改扩建工程的EIA项目。⑵《EIA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适用于水利行业的防洪、水电、灌溉、供水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EIA。其他行业同类工程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

物料编码标准化

物料编码是行业将实际物料进行整理、标准化的第一步。借助编码标准化及提升物料准确性,进行相应的管理优化,不仅可以成功实施信息系统,还能实现准确的运营管理,以及快速的产品开发的更高目标。 物料编码标准化的工作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1. 组织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并不是一个松散的团体,而应 当有相应完备的组织结构、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 工作小组通常应由标准化部门(一般情况下属于研发或设计部门)牵头,并抽调相关部门(如信息化、销售、采购、工艺、财务、仓库及售后等)人员组成,同时分部人员也应参与其中,以便对涉及物料运营等各方面充分地进行了解。此外,当企业存在较多物料问题时,工作小组有必要保持一定的编制,保障系统上线直到运行良好。 2. 物料整理、分类。在这一阶段,确定物料的分类原则和层 级关系、识别物料的性质。 每一种类别的层级不超过三层。大类一般可根据工程材料特性不同而进行划分;中类可根据物料的用途划分;小类中则可进一步考虑颜色/尺寸的不同。物料分成三级以内有利于容纳物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企业未来产品的发展。

3. 编码准备。在此关键阶段,将对物料名称、规格进行标准化,进一步确定物料的细分与组合,最后确定编码规则和BOM 规则。 物料名称、规格的不统一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处理的问题,有些物料,尤其是定制的塑件,名称叫法不统一造成入库困难。确定编码之前,工作小组需要规范统一物料名称,纠正混乱的称呼。同时规范物料规格的描述方法,不能仅从设计角度,而要从运营角度考虑,使物料的规格描述能方便所有相关部门的使用和识别。在工作方法上,最常采用的是在初期制定物料名称对照表,必要时可辅之以图片说明,进行充分的培训;另一方面则要对外部供应商进行沟通,对名称和规格描述达成共识,要求送货规范。经过前期的培训及后期系统的运行,规范的名称将在企业各部门内流动使用,最终达成统一。 4. 应用基础物料档案与物料清单。在最后阶段系统即将上线前,工作小组分工导入数据。物料档案不仅记录有物料的编码、名称、规格、单位,还要设置有关属性,使得物料在不同的运营环境下起到不同的作用,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物料的录入工作量大,且需要细致的处理,适当地采用一些通用模块可以大大减轻工作量,提高BOM的准确性

安全专篇新导则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 (2013-3-8) 1 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包括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本导则不适用于下列建设项目: 1)危险化学品的勘探、开采及其辅助的储存; 2)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配套输送及储存; 3)城镇燃气的输送及储存。 2 术语和定义 2.1 危险化学品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及其他化学品。 2.2 安全设施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控制、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采用的设备、设施、装备及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2.3 新建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新建项目:

1)新设立的企业建设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者现有企业建设与现有生产、储存活动不同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 施)的; 2)新设立的企业建设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 置(设施),或者现有企业建设与现有生产活动不同的伴有危险化学 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的。 2.4 改建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改建项目: 1)企业对在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在原址更新技术、 工艺、主要装置(设施)、危险化学品种类的; 2)企业对在役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在原址更新技术、工艺、主要装置(设施)的。 2.5 扩建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为扩建项目: 1)企业建设与现有技术、工艺、主要装置(设施)、危险化学品品种相同,但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 2)企业建设与现有技术、工艺、主要装置(设施)相同, 但生产装置(设施)相对独立的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 2.6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7 危险和有害因素 2

浅谈企业标准化建设

浅谈企业标准化建设 摘要:标准化的问题由来已久。中国自秦代开始,历代王朝都有法定度量衡标准以及法定违反标准的罚则。现代标准化是近二、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工业革命将标准化问题提上了日程。标准化包括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已取得世界上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同样一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标准化建设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关键词:标准化、企业、生产 1、对标准化的相关解释 1.1、标准化的实质和目的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1.2、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下面分 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 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 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①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②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③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1.3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标准化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 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②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避免在研究上 的重复劳动;应用于产品设计,可以缩短设计周期;应用于生产,可使生产在科学的和 有秩序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于管理,可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③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一项科研成果,一旦纳入相应标准 ,就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 而促进技术进步;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 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是由国家环境保 护局1993年发布并于1994年4月1日起实施的。2021年由环境保护 部修订并发布,并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自修订后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T2.1—93)废止。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J2.1-2021)规定了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及要求,适用于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的对 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 【篇二】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 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1.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接受环境影响 评价委托后,首先是研究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文件,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在研究相关技 术文件和其他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实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时展开初 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及公众意见调查。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 状资料,能够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秦,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 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订工作方案。

2.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实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展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实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展开公众意见调查。若建设项目需要实行多个厂址的比选,则需要对各个厂址分别实行预测和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厂址方案;如果对原选厂址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选厂址重新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 【篇三】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复习资料: 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展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依法评价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政策、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并注重国家或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划及相关主体功能区划等方面的新动向。

编码标准化

1 / 19 南联食品二期项目 需求规格说明书

1.业务模型描述 1.1. 业务场景 1.1.1.编码标准化 基础档案编码是企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档案编码的一致性、完整性、易用性将直接影响ERP系统的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能力。南联公司现在各部门对各种基础档案的叫法或者命名各不相同。为了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及满足未来南联公司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在公司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数据规范,夯实公司统一管控的基础。 1.1.1.1. 基本准则 1.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组织保障 ?按照编码的使用范围,区分不同的管理层次。按照公司编码使用范围,由南联公司指定部门 专人负责编码规则的规划、制定、备案;组织开展编码工作;对完成的编码进行校验、更新及下发使用。 ?为保证编码工作的顺利实施,南联公司必须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项目持续期间协助项 目成员与南联公司各对口业务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在项目结束后负责南联公司全部编码的管理,包括编码规则的备案、维护(新增、更新等),并负责督导编码规则的推广与应用。 ?建议成立编码委员会,负责新编码的审定、变更等决策工作。人员由编码涉及的主要业务板 块人员组成,如分管领导、总监、关键用户、骨干业务人员等。务必包含对基层具体业务熟悉的骨干业务人员。 ?对于确定推广应用的编码规则,根据应用范围,建议以编码委员会以及对应的管理部门下达 文件的方式推广。 2.参照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中有关分类标准体系,考虑企业现有的编码,制定编码体系 ?有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以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借鉴行业其他成功案例,结 合考虑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南联公司的编码规范。若南联公司现有的编码规则成熟且能够

环评专业技术导则与标准重点考点总结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第一章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自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己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 准;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 ?环境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环境空气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二类区。 ?标准分级;一类区适适一级浓度标准;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Ⅰ、Ⅱ、Ⅲ、Ⅳ、Ⅴ类。?标准分级:五类。 ?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 ?功能区分类:0—4类。?标准分级:五类。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三个阶段,即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制订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代码标准化 代码通用规范

代码通用规范 建立符合WEB标准的站点,每个页面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定义语言编码、根据需要定义 定义语言编码、根据需要定义 允许搜索机器人搜索站内所有链接 浏览器上的图标 快捷方式中的图标 页面标题 media值screen print 网页中的标签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所有的标记都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结束标记,如:
图片名字 所有标签的元素和属性的名字都必须使用小写, 大小写夹杂也是不被认可的,如:"onMouseOver"必须修改成"onmouseover" XHTML要求有严谨的结构,因此所有的嵌套都必须按顺序,如: 必须修改为: 在XHTML中,它们必须被加引号。例如: 必须修改为: 如不是标签的一部分,必须把所有<和&特殊符号用编码表示,对应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