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生产流程..
大豆油生产工艺流程

大豆油生产工艺流程大豆油是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压榨工艺、炼制工艺和成品包装等四个环节。
一、原料处理1.清洗:将大豆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表面附着物。
2.蒸煮:将清洗后的大豆放入蒸煮锅中进行蒸煮,以改变大豆的物理性质,利于压榨。
3.压碎:将蒸煮后的大豆放入压碎机中进行碾磨,将大豆压碎为细碎的颗粒。
二、压榨工艺1.预压:将压碎后的大豆颗粒送入预压机中进行预压,以去除部分油脂和杂质。
2.增温:将预压后的大豆颗粒送入高温蒸煮锅中进行蒸煮,以提高油脂的出油率。
3.压榨:将温润的大豆颗粒送入油脂压榨机中进行连续榨油,经过压榨分离后得到粗油和油糠。
三、炼制工艺1.去酸:将粗油中的酸性成分通过碱炼法去除,提高油质的稳定性。
2.炒香:在低温下将去酸后的油进行炒香,提升油品的气味和口感。
3.脱臭:使用蒸馏和蒸汽脱臭技术,将油中的异味和致味物质去除,使油品更加纯净。
4.脱色:使用氧化剂和吸附剂将油中的色素去除,使油品呈现透明的黄色或淡黄色。
5.润滑:将经过脱臭和脱色的油进行润滑,提高油质的润滑性和流动性。
6.植脂醇添加:根据需要,在油中添加适量的植脂醇,改善油脂的营养价值。
7.精炼:将润滑过的油进行再次精炼,确保油质的纯净度和品质。
四、成品包装经过炼制工艺后的大豆油送入油罐进行储存,然后通过自动灌装机进行包装,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包装规格和包装形式的选择,如塑料瓶、玻璃瓶、桶装等。
最后,对包装完成的大豆油进行质检,合格后进行贴标、封箱和成品仓储。
以上是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其中每个环节的操作规程和工序都有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以确保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大豆油产品。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2023最新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环境条件 (1)5 茬口 (1)6 播种 (2)7 种植密度 (3)8 施肥 (3)9 灌溉 (3)10 田间管理 (3)11 病虫草害防治 (3)12 收获贮存 (3)附录A(资料性)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 (5)附录B(资料性)大豆主要虫害及防治 (6)大豆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生产在环境条件、茬口、播种、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贮存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春播大豆 spring soybean5月初至6月初播种的大豆。
3.2夏播大豆 summer soybean6月上旬至6月底播种的大豆。
4 环境条件4.1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相关要求,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相关要求。
4.2 选择生态环境、排灌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源的地块,不宜选择易发生病虫草鼠害或施用农药过多的地块。
4.3 应注意田间卫生,清除病残体。
5 茬口12大豆与非豆科作物至少以3年为一个轮作周期。
5.2 间作 5.1 轮作倒茬套种间作套种可选择以下方式:——以大豆为主间作玉米:可4~6行大豆间作1~2行玉米,大豆的密度接近单作;——以玉米为主间作大豆:可2行玉米间作2~3行大豆,玉米缩小行间的行距和株距或双株留苗,保证在玉米株数接近单作的前提下,在大行间种植大豆。
大豆的生产流程

增产原因
(1)垄底深松及垄沟深松 (2)分层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3)垄上双条精密播种,形成良好的群体结 构,保证充分利用光能
技术要点
• • • • 选种 整地 分层施肥 适时播种
“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1、“窄行密植”栽培的增产机理:
增加密度以提高光合效率;缩小行距,使株、 行距尽量相等,保证植株分布均匀;选用秆强 的半矮秆品种防止倒伏,保证高产目标的实现。 2、大豆“窄行密植”技术要求品种不产生倒伏, 否则就要减产。因此应选择抗倒伏、增产潜力 大的矮秆或半矮秆品种。 另外 选择比当地熟期稍早的品种对增产有利
大豆的生产流程
——播种
种子准备
• • • • 品种纯度在≥98% 种子净度≥98% 发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0% 种子含水量≤13%
播前种子处理
晒种
播种时期
• • • • 5厘米耕层土温稳定通过8℃ 中晚熟品种早播,早熟品种晚播 土壤干旱早播期,土壤水分过多晚播 播种顺序是:先岗地,后平地,洼地抢墒 播种;先中晚熟品种,后早熟品种。
播种方法
1.精量点播 2.垄三栽培 3.窄行平播 4.等距穴播
种植密度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 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 • 早播宜稀,晚播宜密; • 气温高宜稀,气温低宜密; • 植株高大、分枝型品种宜稀;植株矮小、 独秆型品种宜密; • 精量播种宜稀,窄密种植宜密。
垄上双行精量点播 垄内分层深施肥 垄体垄沟深松
另外选择比当地熟期稍早的品种对增产有利大豆行间覆膜?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土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土壤深松化肥深施和精量播种四项技术为壤深松化肥深施和精量播种四项技术为核心利用地膜在大豆行间进行覆盖增核心利用地膜在大豆行间进行覆盖增温保墒促进幼苗及植株生长以实现高温保墒促进幼苗及植株生长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目的综合高产新技术
豆干的生产流程

豆干的生产流程第一步,选种和培育豆类作物。
选择优质的大豆作为原材料,进行种子的培育和培植,以保证豆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步,收获豆类作物。
在豆类作物成熟后,进行收获,包括割草、打捆、运输等工作,将豆类作物送到加工厂进行后续的加工制作。
第三步,清理和筛选豆类作物。
将收获的豆类作物进行清理和筛选,去除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豆子,以确保制作豆干的原材料质量和干净度。
第四步,浸泡豆类作物。
将清理和筛选后的豆类作物进行适当的浸泡处理,以软化豆子,便于后续的磨浆和加工。
第五步,磨浆和过滤。
将浸泡后的豆类作物进行磨浆和过滤处理,以去除豆渣和粗壳,得到豆浆原料。
第六步,搅拌和调味。
将豆浆原料进行适当的搅拌和调味处理,加入适量的盐、酱油等调味料,以增加豆干的风味和口感。
第七步,浇制成型。
将经过搅拌和调味处理的豆浆倒入浇制成型的容器中,进行压制和成型,以形成豆干的块状原料。
第八步,切割和整形。
将成型的豆干块进行切割和整形处理,得到形状整齐、大小均匀的豆干制品。
第九步,晾晒和烘干。
将切割和整形的豆干制品进行晾晒和烘干处理,以减少湿度,增加保存期限,保持豆干的品质。
第十步,包装和销售。
经过晾晒和烘干处理的豆干制品进行包装封装,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然后送到市场销售。
以上就是豆干的生产流程,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就可以生产出优质、美味的豆干制品。
豆干制作工艺复杂,需注意原料的储存与保存、加工工艺的控制与监控等多重环节才能制造出安全放心的产品。
豆干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植物肉”,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大家对豆干的生产流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豆腐生产工艺与流程图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1.原料处理。
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
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
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
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
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
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
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
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
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
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
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
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
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
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ºC—20º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º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ºC,浸泡约24小时。
日处理1000吨大豆生产工艺及设备计算

日处理1000吨大豆生产工艺及设备计算车工艺按日浸出1000吨大豆为基准,1000吨大豆是按预处理后达到浸出工艺要求的指标,其中含杂质1%,大豆含水10%。
则对应预处理车间各设备处理量可通过物料衡算求得:一:预处理车间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一)物料衡算::原料斗升机(1)振动筛刮板(2)破碎机刮板(3) 水平刮板(4)软化刮板(5)轧坯刮板(6)干燥去浸出车间以上工艺可简化为如下流程进行物料衡算杂质(P) 脱水(W1) 脱水(W2) 其中:F4=1000吨/天; 含杂质10%; 大豆含水10%;预处理原料大豆各项指标如下:原料大豆含水=16%, 含杂质7%,软化后大豆含水15%.1)对干燥器做物料衡算得:F4*(1-1%)*10%=(F3-F4*1%)*15%-W2F3=F4+W2即:1000*0.99*0.1=(F3-0.01*1000)*0.15-W2F3=1000+W2联立求解得:F3= 1062 (t/d) W2= 62 (t/d)杂质净量10t/d即:轧坯机和干燥器处理量为1062 t/d2)对软化锅做物料衡算得(F3-10)*0.15=(F2-10)*0,.16-W1F2=W1+1062即:(1062-10)*0.15=(F2-10)*0.16-W1F2=W1+1062联立求得:F2=1074.5 (t/d) W1=12.5 (t/d)即:软化锅处理量为1074.5t/d, ( 破碎机处理量求为1074.5t/d).3)对清理设备做物料衡算F=P+F2F*7%=P+10即:F=P+1074.5F*7%=P+10联立求得:F=1145(t/d), P=70(t/d)根据上央物料衡算结果斗升机输送量为1145t/d刮板(1)输送量为1145t/d振动筛和比重去石机处理量为1145t/d,去要能力70t/d刮板(2)输送量为1074.5t/d破碎机处理量为1074.5t/d刮板(3)及刮板(4)输送量为1074.5t/d软化锅处理量为1074.5t/d刮板(5)处理量为1062t/d轧坯机处理量为1062t/d刮板(6)输送量为1062t/d干燥器处理量为1062t/d, 干燥水分量为62t/d(二) 能理衡算预处理车间涉及能量的设备有软化锅和干燥器。
大豆生产实施方案范文

大豆生产实施方案范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植物蛋白需求的增加,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生产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大豆生产的准备工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大豆生产实施方案。
一、准备工作在大豆生产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选择适宜的土地,大豆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最好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
其次是进行土壤的调理,包括施肥、翻耕、松土等工作。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播种所需的种子、肥料、农具等。
二、播种大豆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具体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状况而定。
在播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处理,包括浸种、熏蒸等,以提高发芽率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播种时要注意密度适中,避免过密或过疏。
播种后要及时进行覆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生长。
三、田间管理大豆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除草、松土、追肥、灌溉等。
特别是在大豆的开花期和结果期,要加强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荫以减少高温对大豆的不利影响。
此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
四、病虫害防治大豆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大豆枯萎病、大豆蚜虫、大豆褐斑病等。
因此,在大豆生产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手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五、收获大豆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根据大豆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在收获之前,要做好收获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收获作业的顺利进行。
收获后要及时将大豆进行加工和储存,保证大豆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综上所述,大豆生产实施方案包括准备工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病虫害情况等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保证大豆的高产高质。
希望本文提出的大豆生产实施方案能够为广大农户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大豆生产的健康发展。
大豆油加工设备工艺流程

一、预处理压榨工艺大豆冷榨工艺流程: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调温→压榨→豆饼。
大豆冷榨工艺中的软化温度一般不高于45℃~50℃,软化水分为10%~12%,轧胚厚度为0.4mm~0.5mm,入榨前的调质温度不高于70℃。
若采用ZX10型螺旋榨油机整籽冷榨时,则不需要轧胚。
传统的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比较简单,先进的大豆预处理浸出工艺可采用脱皮、挤压膨化、湿热处理等技术,并且可以结合大豆脱皮前的干燥进行调质,省略软化工序,简化预处理工艺流程。
传统的大豆预处理工艺流程:大豆→清理→破碎→软化→轧胚→干燥→浸出大豆的预处理浸出工艺还应与大豆蛋白生产、大豆综合利用以及大豆活性成分的提取结合起来。
二、油料的浸出在浸出法取油生产工艺中,油料浸出工序应该是最重要的工艺过程。
无论是生胚直接浸出、预榨饼浸出或膨化物料浸出,它们的浸出机理是相同的。
但由于这些入浸原料的前处理工艺不同,油脂在其中的存在状态及物料性状不尽相同,因此在浸出工艺条件的选择和浸出设备的选型上有所差别。
浸出新工艺极性溶剂浸出工艺,应用新溶剂作为油脂浸出目标是获取比采用烃类溶剂浸出更高质量的油脂和成品粕。
1、用乙醇作为浸出溶剂采用乙醇作浸出溶剂能够从大豆中制取无需精炼的油脂,可以获得蛋白质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的、味道和气味良好的、淡色的豆粕,并能分离出磷脂和维生素。
在用乙醇作溶剂浸出棉籽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油及具有很低棉酚含量的粕。
为了脱除油脂内残留的乙醇,不需要长时间的加热作用,为脱除混合油中的微量溶剂,在混合油汽提时也不像用轻汽油时条件那样严格,因此对油脂质量的影响很小。
用乙醇对大豆进行浸出后,所获得豆粕中尿素酶、脂肪氧化酶、红细胞凝集素以及50~70%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实际上已充分地被钝化。
尤其是乙醇同轻汽油和己烷相比具有较低的毒性,生产中的易燃性和爆炸危险性较小。
2、用丙酮作浸出溶剂同时具有很好的亲水和亲油性质的丙酮,是油脂浸出溶剂中的重要溶剂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行间覆膜
平 播 行 间 复 膜
垄 上 行 间 覆 膜
•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以地膜覆盖、土 壤深松、化肥深施和精量播种四项技术为 核心,利用地膜在大豆行间进行覆盖,增 温保墒,促进幼苗及植株生长,以实现高 产、优质、高效栽培目的综合高产新技术。
注意事项
(1)地块选择 (2)深耕整地 (3)施肥 (4)播种、覆膜
大豆的生产流程
——播种
种子准备
• • • • 品种纯度在≥98% 种子净度≥98% 发芽率≥90% 种子含水量≤13%
播前种子处理
晒种
播种时期
• • • • 5厘米耕层土温稳定通过8℃ 中晚熟品种早播,早熟品种晚播 土壤干旱早播期,土壤水分过多晚播 播种顺序是:先岗地,后平地,洼地抢墒 播种;先中晚熟品种,后早熟品种。
播种方法
1.精量点播 2.垄三栽培 3.窄行平播 4.等距穴播
种植密度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 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 • 早播宜稀,晚播宜密; • 气温高宜稀,气温低宜密; • 植株高大、分枝型品种宜稀;植株矮小、 独秆型品种宜密; • 精量播种宜稀,窄密种植宜密。
垄上双行精量点播 垄内分层深施肥 垄体垄沟深松
增产原因
(1)垄底深松及垄沟深松 (2)分层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3)垄上双条精密播种,形成良好的群体结 构,保证充分利用光能
技术要点
• • • • 选种 整地 分层施肥 适时播种
“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1、“窄行密植”栽培的增产机理:
增加密度以提高光合效率;缩小行距,使株、 行距尽量相等,保证植株分布均匀;选用秆强 的半矮秆品种防止倒伏,保证高产目标的实现。 2、大豆“窄行密植”技术要求品种不产生倒伏, 否则就要减产。因此应选择抗倒伏、增产潜力 大的矮秆或半矮秆品种。 另外 选择比当地熟期稍早的品种对增产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