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触发电路.doc
三相可控硅触发板说明电路图

三相移相可控硅触发器产品例图产品型号TSCR-B三相可控硅触发器优特点:只要个信号:(多种控制信号输入:DC 4-20mA、DC 1-5V、10k电位器),就能给出最佳线性,任意调温调速调压。
可直接触发800A以下的晶闸管另有3000A以下的触发板。
本控制板由进口高性能单片机作为控制、运算放大器、脉冲变压器等单元组成。
可以与各种自动化仪表配套使用,对仪表无干扰,也可以外接电位器手动控制,额定电压:AC380-440产品系列:TR电流性质:交流额定电流:800A 线圈功率:75mA触点切换电流:1触点切换电压:1防护特征:敞开式触点负载:弱功率应用范围:固态型号:TSCR-B吸合电流:1释放电流:1品牌:月盛触点形式:模拟量控制适应电路三相全控桥式可控整流电路带平衡电抗器的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变压器原边交流调压,副边二极管整流电路三相零式整流电路三相半控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三相交流相控调压电路三相五柱式双反星形可控硅整流电路三相可控硅触发板接线图(全控整流)三相可控硅触发板接线图(相位调压).一、可控硅模块产品概述:1.散热能力最强,同等条件温升最低且长期稳定2.外形长方型,环氧树脂灌封(模块)。
3.使用时需配适当散热器,必要时加强迫风冷。
4.国际标准封装。
5.阻燃工程塑料外壳,黄铜底板6.用途广范:如电气开关柜,自动化控制,大功率设备等二.以下是可控硅模块参数:.型号MTC-100A MTC-150A MTC-200A 额定工作电压1200V,1700V反向重复峰值电压800-1200反向重复峰值电流≤20mA浪涌电流ITMS(A) 2980门极触发电流(ma)≤150门极触发电压(V)≤2.5VDC维持电流IH(mA) ≤150通态压降VTM(V) ≤1.8通态门槛VTO(V) 0.80结壳热阻Rth(j-c)0.20(C/W)内部电路工作温度—35~75 ℃散热条件≥25A配散热器,≥40A再加风扇强冷外形尺寸94.0长×38.0高×35.0宽重量168g三.可控硅模块外形尺寸和安装接线图:(单位:mm).四.月盛可控硅模块型号对照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适用于中容量可控硅的触发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适用于中容量可控硅的触发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于控制可控硅工作状态的电路。
它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组成,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以及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可控硅的触发和控制。
本文将对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的原理、应用和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的半导体器件,其工作状态是通过控制它的触发电流而实现的。
可控硅有多种触发方式,其中常用的有门极触发、负极触发和阻容触发。
相比较其他触发方式,阻容触发电路具有简单、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中容量可控硅的触发中被广泛应用。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的原理相对简单。
当一个可控硅与电源正极相连时,需要通过触发电流来使可控硅导通。
而阻容触发电路则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以及连接方式,来实现触发电流的控制。
阻容触发电路的基本原理如下:当触发电路中的电容电压低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时,电路处于触发状态;当电容电压高于可控硅的触发电压时,电路处于停止触发状态。
具体来说,阻容触发电路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和连接方式,使电容电压在可控硅所需触发电压附近波动。
具体设计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电阻和电容的选择:根据可控硅的规格和参数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
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决定了电容电压波动的速度和幅度,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连接方式:电阻和电容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路的工作特性。
串联连接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减小电容电压波动幅度,而并联连接则有助于提高电路的触发速度。
3.触发电压的控制: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和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对触发电压的控制。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可以使电容电压在可控硅所需的触发电压附近波动,从而实现可控硅的触发。
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有广泛的用途。
其中,常见的应用包括电力电子变换器、交流调压、直流调压、电力系统谐波治理等。
在这些应用中,可控硅阻容触发电路可以实现对可控硅的触发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状态的控制和调节。
可控硅触发电路

可控硅触发电路必须满足的三个主要条件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触发脉冲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和宽度为了使所有的元件在各种可能的工作条件下均能可靠的触发,可控硅触发电路所送出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必须大于元件门极规定的触发电压UGT与触发电流IGT的最大值,并且留有足够的余量。
另外,由于可控硅的触发是有一个过程的,也就是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导通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一触即通,只有当可控硅的阳极电流即主回路电流上升到可控硅的擎住电流IL以上时,管子才能导通,所以触发脉冲信号应有一定的宽度才能保证被触发的可控硅可靠导通。
例如:一般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在6卩s左右,故触发脉冲的宽度至少在6卩s以上,一般取20〜50卩s ,对于大电感负载,由于电流上升较慢,触发脉冲宽度还应加大,否则脉冲终止时主回路电流还未上升到可控硅的擎任电流以上,则可控硅又重新关断,所以脉冲宽度下应小于300卩s,通常取1ms ,相当广50Hz 正弦波的18。
电角度。
二、触发脉冲的型式要有助于可控硅触发电路导通时间的一致性对于可控硅串并联电路,要求并联或者串联的元件要同一时刻导通,使两个管子中流过的电流及或承受的电压及相同。
否则,由于元件特性的分散性,在并联电路中使导通较早的元件超出允许范围,在串联电路中使导通较晚的元件超出允许范围而被损坏,所以,针对上述问题,通常采取强触发措施,使并联或者串联的可控硅尽量在同一时间内导通。
三、触发电路的触发脉冲要有足够的移相范围并且要与主回路电源同步为了保证可控硅变流装置能在给定的控制范围内工作,必须使触发脉冲能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移相。
同时,无论是在可控整流、有源逆变还是在交流调压的触发电路中,为了使每一周波重复在相同位置上触发可控硅,触发信号必须与电源同步,即触发信号要与主回路电源保持固定的相位关系。
否则,触发电路就不能对主回路的输出电压Ud进行准确的控制。
逆变运行时甚至会造成短路事故,而同步是由相主回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的同步变压器输出的同步信号来实现的。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

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一、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控硅是一种具有双向导通特性的半导体器件。
它由一个P型半导体和两个N型半导体组成,当控制端施加一个触发脉冲时,可控硅的导通状态会变化。
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可以通过施加极性相反的触发脉冲来关闭,因此可控硅触发电路一般采用门极触发方式。
二、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步骤1.确定可控硅的型号和工作电压范围。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可控硅,确定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2.确定触发脉冲的参数。
触发脉冲的宽度、幅值和极性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一般采用正脉冲触发。
3.设计驱动电路。
根据所需的触发脉冲参数设计相应的电路,包括脉冲发生器、隔离器、放大器等。
同时还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进行电路连接。
将可控硅与驱动电路进行连接,注意正确连接各个端口,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5.进行电路测试。
使用测试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和触发脉冲的波形是否符合要求。
6.优化电路设计。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路优化,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的常见问题1.触发脉冲不稳定。
触发脉冲的幅值、宽度和极性等参数可能会受到外界干扰而波动,导致可控硅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加入滤波电路来抑制干扰。
2.可控硅无法正常导通。
可控硅的导通状态可能受到温度、电流、电压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导通。
解决方法是加入保护电路,例如过温保护、过流保护等。
3.大功率可控硅的散热问题。
大功率可控硅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合理设计散热装置。
4.电源噪声影响。
电源噪声可能会对可控硅的触发电路产生干扰,导致可控硅无法正常工作。
解决方法是使用稳定的电源,并加入滤波电路。
以上是关于可控硅触发电路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容,设计可控硅触发电路需要考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设计步骤和常见问题等因素。
合理设计电路并进行测试和优化,可以保证可控硅的正常工作。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导通和截断。
本文将介绍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工作原理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是由单向可控硅、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的。
当触发电压施加在单向可控硅的控制端时,单向可控硅将会导通,电流开始流动。
当触发电压消失或达到一定时间后,单向可控硅将截断电流,不再导通。
二、应用范围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较为常见的应用包括:1. 电源控制: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用作电源的开关控制,实现对电源的快速启动和停止。
2. 灯光控制:通过控制单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断,可以实现对灯光的亮度调节和闪烁效果。
3. 电机控制: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以用于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控制。
4. 电炉控制:通过控制单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和截断时间,可以实现对电炉的温度控制。
5. 电子闹钟: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以用于电子闹钟的触发和控制,实现定时提醒功能。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电压的幅值和频率应符合单向可控硅的工作要求,过高或过低的电压可能会导致触发失败或损坏元件。
2. 控制电压的触发脉冲宽度应足够,以确保单向可控硅能够完全导通。
3. 控制电压的施加时间和间隔时间应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的控制效果。
4. 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应使用合适的散热装置,避免过热造成损坏。
5. 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电路的极性和正确的接线方式,以防止触发异常或元件损坏。
总结: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通过控制触发电压的施加和消失,实现对电流的导通和截断。
它在电源控制、灯光控制、电机控制、电炉控制、电子闹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时,需要注意控制电压的幅值、频率和脉冲宽度,并采取合适的散热装置,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单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高深的东西,仔细一琢磨,其实也没啥了不起。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忙活,突然电饭锅开始嗡嗡作响,那就是电流在工作的结果。
而双向可控硅,简单来说,就是个能控制电流流向的小家伙,它就像你家里的调音师,专门来调节电的节奏,让一切听起来更和谐。
咱们得明白,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的作用就像是给它上个“发令枪”。
它需要一个信号,才能开始工作。
就像咱们平时喊“开始”一样。
这个信号可以来自各种地方,比如一个简单的开关、一个温度传感器,甚至是一个遥控器。
只要一声令下,双向可控硅就能迅速响应,电流就能顺畅地通过。
真是让人感叹,科技就是这么神奇!说到触发电路,它的构造其实不复杂,很多元件就像拼图一样,缺一不可。
你看,它需要一个信号源、一个限流电阻,还有个三端子元件,嘿,就是我们的双向可控硅。
简单点说,信号源发出个小信号,电流通过限流电阻,轻轻松松就能让双向可控硅进入“工作状态”。
这就像一场比赛,裁判发令,选手们就开始拼搏。
在这个过程中,限流电阻起着保护的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玩火,没个安全措施,那可是要出事的。
限流电阻就像是那个时刻提醒你“别玩火”的老妈,帮你控制电流,防止过大,确保一切平安无事。
哎,有时候真的觉得,电路和生活就像是一对儿欢喜冤家,互相依赖又互相牵绊。
我们再说说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它的结构像个大门,有个小小的触发端。
只要一按这个端口,它就会打开,让电流流过。
可有趣的是,只要电流通过了这个“门”,即使不再有信号,它也能继续保持打开状态。
这就像是在约会,给你留个门,让你进来,然后你就能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但别以为这就完事儿了。
双向可控硅可不是一直开着的,电流到达某个临界点时,它就会自动关门,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就像是派对结束,大家渐渐散去,留下一个空旷的场地。
这种特性使得双向可控硅在各种电路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家用电器、工业设备,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

过零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图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KTM2011A的原理及应用摘要:KTM2011A是青岛珠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触发动率大及波形对称性对等优点。
文中详细介绍了KTM2011A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及具体的应用电路。
关键词:触发电路隔离脉冲KTM2011A1 概述KTM2011A是青岛珠峰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优化设计和精心研制的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触发功率大及波形对称性好等优点。
其输出可触发单相电路中两个相位互差180°的晶闸管,可广泛用于单相交流调压、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中作为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由于模块内部集成有隔离单元,故使用中不需要外接脉冲变压器。
KTM2011具有如下特点:2.2 极限参数KTM2011A的极限工作参数如下:●输入交流同步电压:15~17V;●输出直流电压V+:22V;●输入移相电压VK:0~+10V;●输出触发电流:≤750mA;●输出脉冲幅度:18~21V;●移相范围:0~180°;●脉冲宽度:≮2ms ;●需配变压器容量:5~10VA ;●输入、输出间隔离电压:2500VDC ; ●工作温度范围:-10~+70℃。
●工作电源电压VCC :+16V ;3 结构及原理 KTM2011A 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它由同步环节、锯齿波形成、整流电路、脉冲形成、脉冲放大及隔离整形环节共五个单元电路组成。
工作时,KTM2011A 首先将来自同步电流变压器副边的电压信号经整流电路整流,并通过引脚4的内部送给脉冲放大与隔离整形电路,同时将滤波稳压后的电压经引脚3输入给锯齿波形成和脉冲形成部分作为供电电源。
另一方面,来自同步电源变压器副边的电压信号经同步环节检测出过零点,并在锯齿波形成环节根据用户在引脚7所接电阻的大小而决定的斜率形成锯齿波。
将该锯齿波与引脚9输入的控制电压 Uk 相比较以形成对应于同步信号的正、负半周脉冲。
三相全控桥可控硅整流器的触发电路

万方数据
《电子技术》2002年第1期
一种单片机控制的三相全控桥可控硅整流器的触发电路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彭家银, 李晓明, 苗宏志 彭家银,李晓明(武汉大学,武汉,430072), 苗宏志(武汉电力设备厂,武汉,430064)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NOLOGY 2002,29(1) 3次
丁ID值置人HS0的内容定址存储器CAM中,使能
HS0中断,HSI.0中断返回。HS0通过与定时器
丁1比较,在丁Ⅲ时刻输出高电平,在丁m时刻输出
低电平,这样就形成了第1个脉冲,注意:在HS0中
《电子技术》2002年第1期
万方数据
上海西门子通信电源公司
翠回
(b)Hso中断服务 图4程序流程图
(021)5854 3080×207
1.1工频50Hz锁相倍频原理 工频电源的1个周期理论上应为20ms,但由于
电网负荷的变化,经常出现其周期不严格等于20ms 的情况,其中大于20ms的情况较多。为适应这种 现实,可将单片机对周期的计时改为对频率的计数, 例如,10s内共产生了咒次HSI.0中断,咒/10,然后
1 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 单片机 可控硅过零触发 锁相环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工业化国家中有着广泛的
生与电源同步的可移相的脉冲信号,此脉冲信号与
应用,其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电力变流电路和控制
单片机的P】.0~5组合后,经脉冲变压器驱动,最
技术组成。在这些电力电子设备中,相控整流占有
后分别送给主电路中可控硅V1~V6的门极。
部输入信号为与电源工频信号同步的V3一HSI.0 (来自电源的工频信号先经变压器变压、锁相环锁相 后再次形成50Hz工频信号,然后送入基准点脉冲 形成电路,进行过零比较、整形输出,送人HSI.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控硅触发电路必须满足的三个主要条件
一、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触发脉冲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和宽度
为了使所有的元件在各种可能的工作条件下均能可靠的触发,可控硅触发电路所送出的触发电压和电流,必须大于元件门极规定的触发电压UGT与触发电流IGT的最大值,并且留有足够的余量。
另外,由于可控硅的触发是有一个过程的,也就是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导通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一触即通,只有当可控硅的阳极电流即主回路电流上升到可控硅的擎住电流IL以上时,管子才能导通,所以触发脉冲信号应有一定的宽度才能保证被触发的可控硅可靠导通。
例如:一般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在6μs左右,故触发脉冲的宽度至少在6μs以上,一般取20~50μs,对于大电感负载,由于电流上升较慢,触发脉冲宽度还应加大,否则脉冲终止时主回路电流还未上升到可控硅的擎任电流以上,则可控硅又重新关断,所以脉冲宽度下应小于300μs,通常取1ms,相当广50Hz正弦波的18°电角度。
二、触发脉冲的型式要有助于可控硅触发电路导通时间的一致性
对于可控硅串并联电路,要求并联或者串联的元件要同一时刻导通,使两个管子中流过的电流及或承受的电压及相同。
否则,由于元件特性的分散性,在并联电路中使导通较早的元件超出允许范围,在串联电路中使导通较晚的元件超出允许范围而被损坏,所以,针对上述问题,通常采取强触发措施,使并联或者串联的可控硅尽量在同一时间内导通。
三、触发电路的触发脉冲要有足够的移相范围并且要与主回路电源同步
为了保证可控硅变流装置能在给定的控制范围内工作,必须使触发脉冲能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移相。
同时,无论是在可控整流、有源逆变还是在交流调压的触发电路中,为了使每—周波重复在相同位置上触发可控硅,触发信号必须与电源同步,即触发信号要与主回路电源保持固定的相位关系。
否则,触发电路就不能对主回路的输出电压Ud进行准确的控制。
逆变运行时甚至会造成短路事故,而同步是由相主回路接在同一个电源上的同步变压器输出的同步信号来实现的。
可控硅(晶闸管)的交流调压原理
一、双向可控硅交流调压原理
一只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可等效两只同型号的单向可控硅互相反向并联,然后串联在调压电路中实现其可控硅交流调压的。
为50Hz交流电的电压波形。
在0~a′时间内,SCR1因控制极G无正脉冲信号而正向阻断,而SCR2则反向不导通。
在a′~?π时间内,SCR1控制极G受触发脉冲触发而导通.
将可控硅在正向阳极电压作用下不导通的范围称为控制角,用字母a表示,而导通范围称为导通角,用字母θ表示。
显然控制角a的大小,可改变正负半周波形切割面积的大小。
当a越小被切割的波形面积越小,输出交流电压的平均值越大。
相反,当a角越大,被切割的波形面积越大,输出交流电压的平均值越小。
二、单向可控硅交流调压原理
50Hz交流电压通过四个二极管组成的单向器,将50Hz正负半波变换为相对应时刻的单向电压,再用一只单向可控硅来实现交流调压。
可控硅的工作电流就等于I,在实际应用中SCR的工作电流一般取1~1.5I。
由于采用了单向器,所以SCR不承受反向电压,为了防止单向器二极管击穿短路而损坏可控硅,实际应用时SCR反向工作电压仍应取≥400V。
双向可控硅交流稳压器电路
可控硅交流稳压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