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过关检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6)2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9、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
A1:1B1:2C2:1D4:1
20、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雌配子:雄配子=1:1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
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
2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特点之一是:(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25、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第 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6、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的系谱图,据图回答问题(22分):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性基因。
A.2,2,4B.1,2,2C.1,4,4D.2,2,2
5、下列为某一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③
B.动物睾丸中可以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C.①③所示过程都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D.①②③均有8个染色单体
6、下列细胞中既含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卷【有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新)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卷【有答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下列哪项不是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别( )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的时期B.次级性母细胞的数目C.细胞质的分配D.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2.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雄) ×突变型(雌)B.野生型(雌) ×突变型(雄)C.野生型(雌) ×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3.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那么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A. X R X R×X r YB. X r X r×X R YC. X R X r×X r YD. X R X r×X R Y4.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染色单体与2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5.二倍体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所示。

在甲、乙、丙三图的①~①中均涉及DNA分子数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6.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B.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由于交叉遗传,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C.人类的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X或22+Y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产物存在于体细胞或生殖细胞中7.如图为色盲患者所在家系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①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 ①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肓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 ①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 ①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8.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是( )A. 4和4B. 8和4C. 8和8D. 16和49.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 1号B. 2号C. 3号D. 4号10.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能确定不属于血友病遗传的是( )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1.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则该病的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A.常染色体B. X、Y染色体C. X染色体D. Y染色体1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发生在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①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①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①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①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13.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卵细胞B.极体C.初级卵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14.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下列关于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说法正确的是()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于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于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15.下列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B.都能进行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C.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D.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的行为16.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①3和①4所生子女是(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17.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对应练习--第2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202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对应练习--第2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第2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掌握植物繁殖的新途径1.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的()A.植物体细胞杂交B.嫁接C.营养繁殖D.植物组织培养2.下列属于快速繁殖的是()A.马铃薯的块茎繁殖B.胡萝卜根的形成层繁殖C.杨树的扦插繁殖D.果树的嫁接繁殖3.(2020江苏徐州一中高二开学考试)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佳办法是(深度解析)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在田间喷洒消毒剂C.利用芽体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4.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农作物,其优点不包括(易错)A.加快繁殖速度B.保持亲本优良性状C.培育无病毒植株D.改变植物的基因型5.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传统的繁殖方式感染病毒严重,导致产量大大降低。

科研人员利用种苗脱毒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基本操作流程如下:配制培养基→外植体的取材和消毒→剥离和接种→培养和移栽→结果检测请回答问题:(1)该技术称为,其理论基础是。

(2)利用种苗脱毒技术培育马铃薯,常用的培养基有脱分化培养基、生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

这三种培养基的主要差异是。

(3)在培育过程中,选取的外植体是,原因是。

(4)脱毒马铃薯的产量要比未脱毒马铃薯的产量。

6.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运用快速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

草莓快速繁殖的基本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外植体愈伤组织芽、根植株(1)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的特点有(答出2点即可)。

(2)过程①中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

(3)过程②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

(4)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五)练习基础题 1.B 2.B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含7套单元测试卷和1套期末综合测试卷,共8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的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2.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雌∶雄=1∶1B.雌∶雄=1∶4C.A∶a=1∶1D.AA∶aa=1∶1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5.某个体的基因型由n对等位基因构成,每对基因均为杂合子,且独立遗传。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B.该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n种基因型C.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2n种基因型6.下列关于遗传术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B.杂种自交后代会出现纯种C.纯种杂交后代是纯种D.测交可用来测定杂种遗传因子7.通过测交,不能推测出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的组成D.产生配子的数量8.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各章综合测试题(全册 附答案 共5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各章综合测试题(全册 附答案 共54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各章综合测试题(全册 附答案)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遗传基因子(A 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F 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 1自交产生的F 2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 .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 .F 2中,黄果遗传因子组成为aaD .P 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解析】 由F 1中白果――→⊗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可判断黄果为隐性性状,白果为显性性状,则P 中白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

F 2中各性状情况为:(1/2×1+1/2×1/4)黄果、1/2×3/4白果,故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应为5∶3。

【答案】 D2.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 的杂合子,逐代自交三次,F 3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 .1/8B .7/8C .7/16D .9/16【解析】Aa杂合子自交后F1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均为1/2;F1自交,AA和aa的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只有F1中所占比例为1/2的Aa自交后代中又出现1/2Aa,即F2中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1/2×1/2,即(1/2)2,以此类推第n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根据以上公式,F3中Aa所占比例为(1/2)3,因此,纯合子所占比例=1-(1/2)3=7/8。

【答案】 B3.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BB和Bb的种子数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去,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BB、Bb、bb的种子数之比为()A.3∶2∶1 B.4∶4∶1C.9∶2∶1 D.1∶2∶1【解析】根据题意,基因型为BB种子占2/3,基因型为Bb的种子占1/3。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一章章末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B.纯合子自交后代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C.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D.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岀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A 项正确。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如DdDD、Dd、dd, B项正确。

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证明假说正确,反之,说明假说错误,C项错误。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彖叫做性状分离,D项正确。

2.下列问题可以通过自交解决的是()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答案A解析高茎豌豆为显性个体,可以通过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判断是否为纯合子。

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 : AAbb=l : 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 : 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屮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 B. C・D・答案B解析该种群中Aabb : AAbb=l : 1,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 : 1,自由交配时有早AabbX £ Aabb、早AAbbX$AAbb、早AabbX^AAbb、早A Abb X £ Aabb四乖中,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有=。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师用书:第2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1.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重、难点)2.知道受精作用的过程。

3.说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意义。

(重点)4.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流程(1)装片的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探讨1:能否在一个装片中观察到精原细胞持续性的变化?提示:否,因为固定装片中细胞为死细胞。

探讨2: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提示:卵细胞产生数量少;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

[思维升华]1.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选择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被子植物的花药或动物的睾丸(精巢)。

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一般不选择雌性个体。

2.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是无同源染色体。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要想观察减数分裂的全过程,必须要求观察材料能够连续地完成减数分裂的过程且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多。

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中的细胞能够完整地进行减数分裂且数量多;而桃花的雌蕊中和动物的卵巢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数量很少,并且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不易观察到。

【答案】 C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取自() 【导学号:10090050】A.人的小肠表皮B.家兔胚胎C.绵羊肝脏D.牛精巢【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的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时期,而牛的精巢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条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解析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只是头部进入卵细胞,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细胞中都有N条染色体,故发生受精作用后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恢复为2N条。

2.下面是人体细胞分裂时,A、B、C、D四个不同细胞分裂期染色体和DNA统计数据的柱状图,那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 )答案 B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代表分裂间期DNA还没有进行复制、分裂间期DNA已经复制完毕、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

所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在B时期。

3.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AB、Ab、Ab B.Aa、Bb、ABC.Ab、aB、ab D.Ab、aB、aB答案 D解析卵原细胞形成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其中一个极体与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相同,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若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与其一同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b、aB、aB。

4.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共同具有的过程变化不包括( ) A.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B.都有DNA的复制和DNA数目减半阶段C.都有着丝点分裂的过程D.都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阶段答案 D解析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出现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但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现象。

5.在果蝇细胞中,DNA分子复制的时期、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的时期依次是( ) A.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 C解析在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其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基因型为AaBb的小鼠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视野中可以观察到3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的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C.次级精母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1个D.若产生的精细胞中观察到3个荧光点,则最可能是分裂后期有1对染色体未正常分开答案 C解析睾丸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其中处于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都可以观察到,A 项正确;初级精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DNA已复制,同源染色体尚未分离,每个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2个,B项正确;次级精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红与黄、蓝与绿不可能同时出现。

C项错误;精细胞中等位基因只有一个,所以正常情况下,荧光点只有两个,若出现了3个荧光点,则最可能是分裂后期有1对染色体未正常分开,D项正确。

7.果蝇的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显性性状为红眼。

下列各组亲本杂交后的子代中,通过眼色可以直接判断果蝇性别的是( ) A.白♀×白B.杂合红♀×红C.白♀×红D.杂合红♀×白答案 C解析A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后代雌、雄个体均表现为白眼;B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后代雌性个体均表现为红眼,雄性个体中一半表现为白眼、一半表现为红眼;C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后代雌性个体均表现为红眼,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白眼;D项中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 和X a Y,后代雌、雄个体中均有一半表现为白眼、一半表现为红眼。

故只有C 项的亲本杂交的子代中,通过眼色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8.一位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 ) A.aX B或aY B.aX B或aX bC.aaX B X B或aaX b X b D.aaX B X B或aaYY答案 C解析依题意,该白化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因此,其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X B X B或aaX b X b。

9.如图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与统计的结果,有关假设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答案 C解析图甲可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其下一时期为末期,在细胞中央会出现细胞板,而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平面,不是结构,故A项错;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的过程,则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故B项错;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的过程,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全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C项正确;图丙中c组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N,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和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故D项错。

10.下图是甲、乙家族某同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若6号与9号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49B.56C.112D.38答案 B解析依亲代正常(3、4号),子代出现患病女性(8号),可得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6号的基因型为Aa,9号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则他们婚配后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患病概率=1-23×14=5 6。

11.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一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一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二代完全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C.子二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与子一代黑鼠的不同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只有双显性个体才表现为黑色答案 D解析因豚鼠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子一代测交后代中白∶黑=3∶1,所以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不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可推出只有双显性个体才表现为黑色,若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则亲代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子一代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中黑鼠的基因型为AaBb,白鼠的基因型为Aabb 或aaBb或aabb。

12.图甲为某动物精巢内一个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乙为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

其中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中,能与图甲相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C解析图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两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和4个核DNA分子,与图乙中的③相符合。

1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 A解析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并不都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的Y染色体就长于X染色体;含X染色体的配子可以是雌配子,也可以是雄配子,但含Y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

只有出现了性别分化,且雌雄异体的生物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才可能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4.下图所示的红绿色盲症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 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

Ⅲ-9的红绿色盲症致病基因来自于( )A.Ⅰ-1 B.Ⅰ-2 C.Ⅰ-3 D.Ⅰ-4答案 B解析红绿色盲症的遗传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而Ⅲ-9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其父亲Ⅱ-7正常,所以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Ⅱ-6;Ⅱ-6表现正常,肯定为携带者,而其父亲Ⅰ-2患病,所以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2。

二、非选择题(共3个小题,共44分)15.(16分)图A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图B 表示处于某个分裂时期的细胞,图C表示果蝇的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子的示意图,其中Ⅳ细胞中只表示了部分染色体的情况。

请据图回答:(1)图A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________段(填图中字母)。

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期。

(2)图B可表示动物的________分裂,相当于图A中的________段(填图中字母)。

(3)图C中,Ⅳ细胞所处的时期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填“①”或“②”)。

Ⅱ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单体个数依次是______________。

Ⅲ中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①细胞的________。

(4)假定该果蝇的三对常染色体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则这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____种精子。

答案(1)ej 后(2)有丝bc或gh(答出一段即可)(3)①0对和8条14(4)两16.(18分)如图横坐标A、B、C、D表示蜂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d分别表示四种结构或物质。

(1)根据a、b、c、d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b、c、d分别表示的结构或物质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可能表示的细胞是____________,C→D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____。

(3)B→C表示的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同样的图示在下图中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的a、b、c、d四种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表示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