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 行书字帖

合集下载

行书字帖大全

行书字帖大全

行书字帖大全
介绍
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主要书体,它注重笔画的流畅与丰富,给人以行云流水的感觉。

为了帮助书法爱好者练行书,特整理了一
份行书字帖大全。

内容
本字帖大全包括了丰富多样的行书字体,供练者选择和参考。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字体:
1. 颜真卿行书
![颜真卿行书](image_url_1)
2. 柳公权行书
![柳公权行书](image_url_2)
3. 王羲之行书
![王羲之行书](image_url_3)
4. 文徵明行书
![文徵明行书](image_url_4)
5. 王铎行书
![王铎行书](image_url_5)
以上只是行书字帖大全中的几个例子,整个大全涵盖了更多行
书名家的作品,供练者研究和模仿。

使用方法
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其中的字体进行练。


以使用毛笔、硬笔或数码设备进行练,以达到提升行书水平的目的。

结束语
行书作为中国书法中的重要书体,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希望本行书字帖大全能够帮助书法爱好者们提升自己的行书技巧,
更好地欣赏和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处理。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800字)。

颜体毛笔行书字帖(千字文)

颜体毛笔行书字帖(千字文)
40 / 42
千字文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徘徊瞻眺。
41 / 42
千字文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42 / 42
12 / 42
千字文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13 / 42
千字文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14 / 42
千字文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15 / 42
千字文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1 。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2 / 42
千字文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3 / 42
千字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36 / 42
千字文
嫡后嗣续,祭祀蒸尝。 稽颡再拜,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顾答审详。
37 / 42
千字文
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38 / 42
千字文
布射僚丸,嵇琴阮箫。 恬笔伦纸,钧巧任钓。 释纷利俗,并皆佳妙。
39 / 42
千字文
毛施淑姿,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20 / 42
千字文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21 / 42
千字文

米字格A4版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

米字格A4版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唐诗三百首)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8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9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0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1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2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3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4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5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6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4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5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6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7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8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9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9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0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1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2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3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4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5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6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27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37 / 39
叶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0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1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2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3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4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5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6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7 / 39
叶友根毛笔行书字帖 18 / 39

优美行书字帖

优美行书字帖

1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峰带出。

2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峰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3 长点:一般做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4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

5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峰,以和下笔呼应。

6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由重变轻,出峰收笔。

7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峰收笔。

8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9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10 斜撇: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11 短挑:落笔后略顿,然后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12 长挑: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稍长,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划结合,如“独。

13 斜捺: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出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14 平捺:回峰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峰。

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15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16 斜钩:侧峰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出钩。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力。

17 卧钩: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18 背抛钩: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出钩。

19 浮鹅钩: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20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21 竖折: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22 两点水:先写点,顺势向下出峰与提画笔断意连。

23 三点水: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笔与竖画连写。

24 言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断意连。

25 单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峰,随后回峰转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峰向右上以连右部,如撇画长,则竖画短。

撇画短,则竖画长。

26 双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尖,回峰折笔写第二撇,再回峰翻笔向下写竖,有时可回峰写右部。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pdf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王羲之.pdf
共 28 页第 5 页 5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6 页 6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7 页 7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8 页 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9 页 9 / 28
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共 28 页第 28 页
2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8 页 18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9 页 19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0 页 20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1 页 2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0 页 10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1 页 1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2 页 12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3 页 13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1 页 1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2 页 2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3 页 3 / 28
兰亭序毛笔行书字帖—米字格 A4 版
共 28 页第 4 页 4 / 28

毛笔字行书书法字帖样板.doc

毛笔字行书书法字帖样板.doc

毛笔字行书书法字帖模板毛笔字行书书法欣赏毛笔字行书书法1毛笔字行书书法2毛笔字行书书法3毛笔字行书书法4毛笔字行书书法5行书的3大体系和9大规律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

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

张怀也说: 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兼草者谓之行草。

行书较楷书简约、流畅,较草书易识、易学、实用。

王羲之行书是行书的极至,他被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历代行书名家百出,行书风格多样、个性丰富。

行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系:1、二王行书。

由王羲之、王献之所创,后世文人书家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派行书体系的影响,后继者如米芾、赵孟頫、王铎等2、颜体行书。

由颜真卿所创,在传统笔法中掺入篆籀笔意,结体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代表作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等。

它的出现改变了王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世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从而推动行书体系风貌的变化和发展。

后世书坛宗王宗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或互相掺杂融合。

3、魏碑行书。

清代书家将魏碑的体势和用笔化入行书中形成的一种行书。

代表书家有赵之谦、何绍基等。

行书风格多样,就结字来说,各种风格的行书有其个性,又有共性,即他们的行书结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寻。

其中和谐、变化是统领行书结字规律的最内在规则,以下所列的如平正欹侧、疏密匀豁等都无不源于和谐、变化的需要。

学习掌握好行书基本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欣赏、临摹、创作活动。

下面以米芾行书为例加以说明。

一、大小长短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

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

掌握好这一规律,能使我们在临摹、创作时对单个字的字形有整体的把握。

这点是初学者临摹过程中最容易犯错的。

二、平正欹侧为了章法的需要,行书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侧的,但字的重心还是要保持安稳。

叶根友毛笔行书字帖(唐诗五十首)

叶根友毛笔行书字帖(唐诗五十首)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