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练习

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法考点说明:重点考察小数乘法运算的正确率;积的小数位数;积与因数比较大小;倍数是小数的应用题类型一 小数乘整数【易】1.填空1.4×0.4=( )+( )+( )+( ).2.把3.67扩大到10倍是( ),扩大到100倍是( ),扩大到1000倍是( ).3.把560缩小到101是( ),缩小到1001是( ),缩小到10001是( ). 【易】2.直接写出得数6.5×10= 0.56×100= 3.78×100=3.215×100= 0.8×10=4.08×100=【易】3.计算下面各题.【易】4.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0.47×8 5.2×18 13.9×34 0.39×30【易】5.教师节到来之际,同学们为老师买教师节礼物,请算出每种礼物的总价填入表中.【易】6.龙龙每天乘坐公交车上学,每乘一次公交车用0.6元,龙龙的公交卡里每天用去多少元?一周(按5天)要用去多少元?类型二小数乘小数【易】1.在0.16×4.5中,两个因数一共有()位小数,积有()位小数,去掉小数末尾的0,结果是()【易】2.填一填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的积,再点()②点()时,看两个因数()和()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③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补足,再点小数点.【易】3.淘气同学的计算器上的小数点按键失灵了,请你帮他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3×0.25 1.44×3.9813×25=325 144×398=57312()()【易】4.根据算式149×3=447,对下面算式和得数进行连线【易】5.根据13×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130×3= 13×30= 1.3×3=1300×3= 130×30= 0.13×3=【易】6.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0.47×14= 4.7×14= 0.47×1.4=47×0.14= 0.47×0.14= 470×0.014=【易】7.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5.6×2.3 3.8×2.03 0.38×0.04 0.072×0.25【中】8.列竖式计算,并验算0.37×2.4 8.45×400 0.078×0.16 0.15×3.8【中】9.填空:3减去0.25与4的积,差是()0.5乘16的积减去7.15,差是()2.4减去0.8,再加上0.4,得()3.8乘1.2的积,扩大100倍是()【中】10.脱式计算下面各题.8.9﹣1.1×4.7 2.7×5.4﹣3.9 3.6×9.85﹣5.468.05×3.4+7.6 6.58+4.5×0.9 2.8×0.5+1.5811.列式计算下面各题【中】(1)3.4与2.45的积,乘1.2,结果是多少?【中】(2)1.35乘2.6的积的5倍是多少?【难】(3)比4.7的1.5倍少3.05的数是多少?类型三积与因数比较大小【易】1.在下面○里填上“>”、“<”或者“=”5.04×10○50.4 1.2×0○1.2 2.74×9○2.74 3.2×0.99○3.2【易】2.在()里填上“>”、“<”或者“=”196×0.8()196 35×2.5()350.78×1.1()0.78 6.2×0.99()6.2若A×0.56>0.56,则A()1若B×0.42<0.42,则B()1【易】3.判断(1)乘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被乘数.()(2)一个数的1.5倍一定比原数大.()(3)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类型四小数乘法应用题【易】1.香蕉每千克5.8元,妈妈买了4.2千克,一共花了多少元?【易】2.一棵树高3.24米,一幢电梯楼的高度是一棵树的20倍,该幢电梯楼高多少米?【易】3.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梨和苹果一共多少千克?【易】4.小朋友,你知道吗?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1)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2)织一条丝巾要用的丝大约是一条秋蚕吐的丝的质量的300倍,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易】5.小区计划修建一个边长是9.5米的正方形草坪.(1)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这种草坪每平方米每天大约可吸收0.04千克二氧化碳.这块草坪建好后每天可吸收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拓展训练1.在山谷中,李丽对着远处的大山高喊一声,8秒后听到回声,你能算出李丽这时距离大山有多远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4千米/秒)2.你知道吗,电视机即使在关机状态下也在消耗电,只要电源插头没有拔掉,电视机每小时也会消耗电0.008千瓦时.如果你家电视机的电源插头从不拔掉,按每天待机20.5小时计算,你家9月份在这一项上要浪费电多少千瓦时?3.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合的数字.4.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3kg,大水桶能盛水8kg,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4kg水来?。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列竖式计算。
56×1. 3=12.5×42=27×0.43= 1.06×25= 3.2×2.5=6.43×0.12=9.06×2.4=0.87×1. 3= 3.3×2.68=验(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算一、填空1、1.65×4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个1.3写成加法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成乘法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3、6.4扩大到它的()倍是640;3.7缩小到它的()是0.037。
4、把9.2的小数点去掉后就扩大到它的()倍。
5、把324缩小到它的十分之一是(),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
6、计算1.5×0.6时,可以先把1.5和0.6分别看做()和()相乘,然后数出()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的末尾的()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7、0.35×1.2,积的末尾一共有()位小数;2.53×0.13,积的末尾一共有()小数,6.83×0.2,积的末尾一共有()位小数;0.7×0.012,积的末尾一共有()位小数。
8、小明计算8.4×6.2时,忘了点小数点,结果比原来()。
9、0.76×3.6的积是()位小数;a×6.5的积是三位,那么a至少是()位小数。
二、计算下面各题。
1.9×4×2.3 18.1×0.92+3.93 (7.2-2) ×1.2 7.2×0.1-0.9×0.872×0.81+10.4 7.06×2.4-5.7 50.4×1.9-1.8 3.76×0.25+25.8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一、列竖式计算。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1)》PPT课件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画出线段图: 3.5元 3.5元 3.5元
?元
3.5 3.5 + 3.5 1 0 .5
探究新知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3.5×3 =10.5(元)
方法二: 把小数点后面的元转化成角计算。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1元5角 9元+1元5角=10元5角=10.5元
探究新知
3.5×3 =10.5(元)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方法三: 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3.5元 ×3
10.5元
3 5角 ×3 1 0 5角
探究新知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你更欣赏哪种方法?
探究新知
买3个
多少钱?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3.5×3 =10.5(元)
3.5元=35角
规
3 5角
范
×3
解
1 0 5角
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单位间的进率, 将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即将小数乘法 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谢谢聆听
4.6×5 =23(元)
4.6元=4元6角
4元×5=20元 6角×5=30角
20元+30角=23(元)
答:买6个
23元钱。
巩固练习
1.买6个 方法三:
多少钱?
4.6元
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4.6×5 =23(元)
4.6元=46角 4 6角
×5 2 3 0角 230角=23元
答:买6个
23元钱。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巩固练习
2.40元买7个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够吗?
估一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1)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过程与方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
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可以把它看作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也应该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话,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2、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区别:(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积一般也是小数,并且积中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中的相同。
而整数乘整数的积一定是整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而整数乘法中积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①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②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位;③积的末尾有“0”,把“0”去掉。
4、小数乘法计算时要注意:①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②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求积的近似数,先要按照小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个数,再按“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舍,求出结果,最后用约等号连接。
6、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因为它表示精确度。
7、小数乘加、乘减的计算和整数乘加、乘减运算一样,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8、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可以使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简便。
9、有些算式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把计算结果为整十、整百、整千……的结合在一起先算。
有些表面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可以通过给因数变形,转化为符合运算定律的形式再进行简便运算。
10、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教材第2~3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地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课件。
师:秋高气爽的假日是放风筝的好时机。
天空中飘扬着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
课件出示“放风筝”的情境。
师:大家想放风筝吗?那我们先到风筝店去看看。
课件出示“买风筝”的情境。
(教材第2页例1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3.5×3=。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1.教学例1。
(1)师:怎样计算3.5×3呢?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指名同学上台展示不同计算思路。
生1:3.5+3.5+3.5=10.5(元)。
生2:3.5元=35角,35×3=105(角),105角=10.5元。
生3: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
(2)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3. 5 元× 31 0. 5 元把3.5元看作35角――→把3.5元看作35角。
――→3 5 角× 31 0 5 角(3)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1)

1.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取积的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示:“你能将它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提高推理能力。
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作出合理的解释。
如教学“2.4×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2.4和0.8转化为整数24和8的理由,再说出将积缩小到它的1/100的理由。
这个算理清楚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里面的规律的习惯。
1小数乘整数.......................................................1课时2小数乘小数.......................................................3课时3积的近似数.......................................................1课时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5解决问题.........................................................1课时小数乘整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知识点一: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 应划去知识点三: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知识点一: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知识点一: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知识点一: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知识点二: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积的近似值
3.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编排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了。
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
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
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