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京交通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交大出版社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二实验名称双锥体自由上滚实验日期.2016.10.15班级计算机1304班姓名田嘉庆学号 1316010505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二、实验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
本实验导轨的低端两根导轨的间距小,锥体停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
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其核心在于刚体在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而自由运动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平衡在重力势能极小的位置。
本实验演示锥体在斜双杠上自由滚动的现象,巧妙地利用锥体的形状,将支撑点在锥体轴线方向上的移动(横向)对锥体质心的影响同斜双杠的倾斜(纵向)对锥体质心的影响结合起来,当横向作用占主导时,甚至表现为出人意料的反常运动,即锥体会自动滚向斜双杠较高的一端。
三、实验仪器双锥体 V字形斜面轨道四、实验操作:1.取其它一圆柱形物,置于导轨的高端,放手后自动滚落。
2.将双圆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锥体静止不动。
3.将双圆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锥体便会自动的滚上这个斜坡,到达高端(即开口端)后停止。
五、讨论与思考:1.试导出实现密度均匀的锥体上滚时,锥体顶角、导轨夹角、导轨宽窄端的高度差三者之间满足的关系;2.将锥体正确放置于轨道上时(即锥体骑在轨道上且使其轴线垂直与两轨道的角平分线的状态),求锥体质心受到的沿轨道平面斜向上的力的大小;3.若将锥体放置于轨道上略有倾斜(其轴线不垂直于两轨道角平分线)时,研究锥体的运动,并通过实验检验所得的结论。
北京交通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近代物理实验报告北京交通大学移动通信实验报告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移动通信姓名: 董则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号: 12211074班级:通信1204班指导教师: 周春月实验一移动台主叫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移动台主叫正常接续时的信令流程。
2、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号码为空号时的信令流程。
3、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关机或处于忙状态时的信令流程。
4、了解移动台主叫时被叫用户振铃后长时间不接听的信令流程。
二、预备知识1、移动台同MSC之间的信令链路建立过程2、移动台主叫的呼叫建立过程3、与通话连接相关的七号信令消息三、实验仪器移动通信实验箱一台台式计算机一台小交换机一台四、实验步骤1、硬件实验环境:PC和试验箱,它们之间通过串口线连接;实验台中各PC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保证IP地址都在一个网段,能通过ping通试验箱中语音接口通过电话线与小交换机相连。
2、准备软件配置,按说明进行连接3、通过串行口将实验箱和电脑连接,给实验箱上电。
将与实验箱相连的电脑上的学生平台程序打开。
在主界面上双击“主叫实验”图标,进入此实验界面。
4、点击“初始化”键,看到消息框中出现“初始化”完成。
再点击“开机”键,从而使移动台处于开机状态。
5、移动台主叫实验需要某一个被叫移动台的配合,选择一个作为被叫的实验箱,并了解此被叫的电话号码。
6、呼叫建立正常实验:(1)提示被叫通过点击学生平台上的“初始化”、“开机”键,使被叫处于开机空闲状态。
(2)主叫在学生平台上选择或输入被叫移动台的电话号码,并按动对话框边的“OK”按钮。
点击界面上的“呼叫”按钮,主叫学生戴上实验箱上配备的耳机,充当话机。
主叫移动台开机拨叫被叫号码。
主叫学生平台上将显示移动台主叫的信令过程。
(3)由于被叫处于开机空闲状态,很快被叫学生平台的电话将振铃,主叫学生平台上将会显示从被叫学生平台发送来的ISUP ADRRESS COMPLETE(ACM)消息。
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件

• 不能替做实验和考试,一经发现双方均按 不能替做实验和考试, 不及格处理! 不及格处理!
实验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每个实验10分 包括第1 平时成绩:每个实验10分,包括第1次课的作业 10 90分 共90分。 期末考试:50分 期末考试:50分。 学期总成绩:总计140分,折合为百分制报出。 学期总成绩:总计140分 折合为百分制报出。 140
每个3学时,每个学生做4个实验(3个必选+1个自选 每个3学时,每个学生做4个实验( 个必选+ )。时段上网选 课后一周交报告 交报告箱)。 时段上网选。 交报告( )。时段上网选。课后一周交报告(交报告箱)。
3个必选
3.4.1 滑线变阻器特性的研究 及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 3.4.2 3.4.3 示波器的使用 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
本学期教学安排
学时) 一、课程内容(本学期计划学时36学时) 课程内容(本学期计划学时 学时 每位同学必须完成以下内容: 每位同学必须完成以下内容
学时 内容 实验大课 2次 次 基础实验 4个 个 基本实验 4个 个 考试实验 1个 个 4 4 12 12 4 交报告要求 时间 教学安排和数据 作业第一次 2月18日 处理, 处理,有作业 实验交 另行通知 第一阶段总结 每个3学时, 每个 学时, 学时 3必选+1自选 必选+ 自选 必选 每个3学时 学时, 每个 学时,题 目和时间网选 题目和时间网选 课后一周交 课后一周交 3-8周 报告 课后一周交 课后一周交 9-14周 报告 课上交报告 课上交报告 15、16周
– 基本实验、基础实验、专题实验、设计性实验、基本 基本实验、基础实验、专题实验、设计性实验、 仪器介绍
• 针对实验课各个环节,全方位地为同学们提供指 针对实验课各个环节, 导和帮助, 导和帮助,扩展了进行物理实验的时间和空间
北交大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北交大物理演示实验报告北交大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理现象,并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本次实验是在北交大物理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物理演示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实验一:牛顿摆牛顿摆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物理实验,通过摆的运动来研究力学中的重力和周期运动。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整摆的长度和质量,观察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摆长越大,周期越长,这符合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其中T为周期,L为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
三、实验二:杨氏模量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弹性性质的重要参数。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根细长的金属丝,通过悬挂不同负重来测定其伸长量。
根据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F/A=EΔL/L0,其中F为受力,A为横截面积,E为杨氏模量,ΔL为伸长量,L0为原始长度。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四、实验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透明的均匀介质,如玻璃,观察光线从空气进入介质后的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斯涅尔定律,并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
五、实验四: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线圈和一个磁铁,通过改变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运动来观察感应电流的产生。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将会产生感应电流。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研究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
六、实验五:声音的共振声音的共振是声学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一个空气柱和一个音叉,通过调节空气柱的长度来观察共振现象。
北航物理演示实验报告无皮鼓精品DOC

无皮鼓原理及应用原理:利用红别传感器的原理,用电子电路模拟鼓声,利用红外发射与接收进行操纵。
原先在每一个无皮鼓中都装有一组激光发射器和光敏同意器组成的光电操纵器。
当用手作敲鼓状遮挡住光束时,接收器接收不到光信号,光电开关就会驱动相应的录有鼓声的语音集成电路,发出鼓声。
按下启动按钮,在无皮鼓没有皮的那个地址敲了一下,就听见“咚”的一声。
“无皮鼓”尽管有一面没有皮,可是用红外线给代替了,因此,才会发作声音光电操纵器是它能发作声音的最要紧的缘故。
激光发射器只是简单的发出可由光敏接收器接收的一束红外光。
背景:光敏同意器可由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组成。
光敏二极管也叫光电二极管。
光敏二极管与半导体二极管在结构上是类似的,其管芯是一个具有光敏特点的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工作时需加上反向电压。
无光照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即暗电流,此光阴敏二极管截止。
当受到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大大增加,形成光电流,它随入射光强度的转变而转变。
当光线照射时,能够产生电子一空穴对,使少数载流子的密度增加。
这些载流子在反向电压下漂移,使反向电流增加。
因此能够利用光照强弱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光敏三极管和一般三极管相似,也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是它的集电极电流不只是受基极电路和电流操纵,同时也受光辐射的操纵。
通常基极不引出,但一些光敏三极管的基极有引出,用于温度补偿和附加操纵等作用。
当具有光敏特性的PN 接收到光辐射时,形成光电流,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取得一个放大了相当于β倍的信号电流。
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极管相较,具有专门大的光电流放大作用,即很高的灵敏度。
光敏管大体有开关作用,环境光检测作用,各类光线接收作用。
在太阳能自动跟踪操纵中,做光电检测用,同意太阳光,校正方位。
光敏二级管被应用于收音机、电视、电脑等设备中,比如用LED发光二极光替代液晶显示器背后的光源,能达到节能且稳固的作用。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1. 引言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提高对物理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
2. 实验一:牛顿摆2.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牛顿摆的运动规律,理解简谐运动和力的平衡。
2.2 实验原理牛顿摆由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挂在一根长为L的轻细绳上,绳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自由下垂。
当小球摆动时,它的运动符合简谐运动的规律。
2.3 实验步骤1.将牛顿摆固定在支架上。
2.给小球一个初动能,使其摆动起来。
3.观察摆动的规律,并记录摆动的周期T和摆动的振幅A。
2.4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摆动的周期-摆长图像,验证牛顿摆的运动与摆长的关系。
同时,可以计算出摆动的周期和振幅之间的关系,验证简谐运动的规律。
3. 实验二:光的折射3.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定律。
3.2 实验原理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3.3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和一束光源。
2.在玻璃板上放置一个直尺,使其与光源成一定的夹角。
3.调整光源的位置和入射角度,观察光在玻璃板中的传播和折射现象。
3.4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测量出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并验证折射定律。
同时,可以讨论光的传播和折射与介质的性质(如密度、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4. 实验三:电场与电势4.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电场和电势的概念。
4.2 实验原理电场描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电势则描述了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电势能。
4.3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带电体和一个靠近带电体的无电荷体。
2.在无电荷体上放置一枚小球,用静电力使其受到作用。
3.观察小球的运动,并记录下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4.4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带电体对无电荷体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电势能的大小。
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物理实验(二)

第二讲
2012.4. 7
1
本次课程内容
第一阶段实验小结 第二阶段实验介绍 下阶段选课安排和考试 考试、 下阶段选课安排和考试、考核说明 开放实验室介绍 物理实验竞赛介绍
2
۩ 第一阶段 基础实验小结
一、力学实验
1、 杨氏模量的静态法测量 、 2、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
20
3、 数字类(数字电表,数字毫秒计,信号发生器) 、 数字类(数字电表,数字毫秒计,信号发生器) ——记录到最后 个单位; 记录到最后1个单位 记录到最后 个单位; 计算:直接测量量(如计算平均值)、间接测量量的 计算:直接测量量(如计算平均值)、间接测量量的 )、 运算按运算法则及舍入规则确定。 运算按运算法则及舍入规则确定。 误差:不确定度(绝对误差) 误差:不确定度(绝对误差)取1位; 位 相对不确定度(相对误差)可以取2位 相对不确定度(相对误差)可以取 位。
二、电学实验
1、滑线变阻器特性研究及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 、 2、示波器的使用 、 三、光学实验 1、等厚干涉测量与读数显微镜使用 、 2、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
3
一、力学实验
1、学习基本物理量——长度(包括微小长度)、 、学习基本物理量 长度( 长度 包括微小长度)、 质量、时间的测量。 质量、时间的测量。 2、学习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列表法、图解法。 、学习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列表法、 列表法 图解法。 3、学习误差处理方法——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学习误差处理方法 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算;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估算;有效数字及其运算。 4、学会使用基本测量仪器——用钢卷尺、游标卡 、学会使用基本测量仪器 用钢卷尺、 用钢卷尺 千分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机械表、数字表、 尺、千分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机械表、数字表、 电子毫秒计)测量时间;用物理天平测量质量。 电子毫秒计)测量时间;用物理天平测量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实验报告

物理演示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本次物理演示实验的目的在于:1、观察和验证一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2、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我们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实验仪器本次实验所用到的仪器包括:牛顿摆、静电发生器、三棱镜、光具座、单摆、平抛运动演示仪等。
三、实验内容及现象1、牛顿摆实验牛顿摆由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通过细线悬挂在横杆上组成。
当抬起一侧的球体并松手让其撞击其他球体时,可以观察到另一侧的球体被弹起,且高度几乎与初始抬起的球体相同。
这一现象展示了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
2、静电发生器实验静电发生器通过摩擦起电的方式产生高压静电。
当将金属球靠近发生器时,金属球上会出现电火花,并能吸引轻小物体,如纸屑。
这表明了静电的存在和其具有的性质。
3、三棱镜分光实验将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七种颜色的光带,即红、橙、黄、绿、蓝、靛、紫。
这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同时也验证了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4、光具座实验在光具座上放置凸透镜和蜡烛,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这体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单摆实验让单摆自由摆动,通过测量其摆动周期和摆长,可以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同时,改变摆长或重力加速度,观察单摆周期的变化。
6、平抛运动演示仪实验将小球从平抛运动演示仪的斜槽上滚下,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通过观察小球的运动轨迹,可以直观地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
四、实验原理分析1、牛顿摆实验原理牛顿摆的原理基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一个球体撞击其他球体时,碰撞瞬间动量守恒,使得另一侧的球体获得相同的动量;同时,整个过程中能量守恒,机械能没有损失,所以被弹起的球体高度几乎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演示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二、原理
若一个物理矢量的变化率矢量总是垂直于该物理矢量且其大小保持不变时,则此物理矢量将总是改变方向而不改变大小,也就是说它将做进动。若G矢量为常矢量,则形如
的方程称为进动方程。因为G矢量与A矢量的叉乘所得矢量 总与A矢量相垂直,且它又是A矢量的变化率,因此A矢量总是在改变方向而保持大小不变,A矢量的改变方向使 以同样的方式在改变方向,结果则是A矢量绕G矢量做进动,如图1。
首先看平衡(锥体质心保持水平)时锥体的位置,如图1。AA1端较高,但AA1处两横杆向外测倾斜,较高的支撑有使锥体质心向上移的趋势,而支撑点较宽又使锥体因其中间粗两端细而使质心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两种趋势互相抵消可使锥体在图4所示任何位置都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此时使AA1稍变宽或使BB1稍变窄,会使锥体在AA1端比在BB1端时质心位置更低,它将总往AA1(高端)滚动,从B端向A端看,如图2所示。
图1图2
讨论与思考:
1、在北半球,若河水自南向北流,则东岸受到的冲刷重,试由科里奥利力进行解释。若河水在南半球自南向北流,哪边河岸冲刷较严重?
2.美国科学家谢皮诺曾注意到浴盆内的水泻出时产生的旋涡。当底部中心有孔的大盆中的水泻出时,可在空的上方看到逆时针方向的旋涡。在澳大利亚作同样的实验,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AA1端处于高宽端,BB1端处于低窄端,若支撑点遇锥面相切位置如图2所示,则当锥体滚动时,质心在水平面内运动,锥体处于平衡状态。设BB1端固定,AA1端宽度一定,只调节其高度,则AA1端下降,将会出现由平衡状态上滚的现象。AA1端至多下降到BB1端所在水平面上,不过此时滚动虽明显,但“往上”不明显。故本实验装置高低宽窄布局要适度,使AA1端比平衡位置略低,锥体能自动滚动即可。
陀螺仪的装置,一直是航空和航海上航行姿态及速率等最方便实用的参考仪表。基本上陀螺仪是一种机械装置,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对旋转轴以极高角速度旋转的转子,转子装在一支架内;在通过转子中心轴上加一内环架,那么陀螺仪就可环绕飞机两轴作自由运动;然后,在内环架外加上一外环架;这个陀螺仪有两个平衡环,可以环绕飞机三轴作自由运动,就是一个完整的太空陀螺仪。
2.使转盘以角速度 转动,同时释放小球,沿轨道滚动,当小球落到圆盘时,小球将偏离直径方向运动。
3.如果从上向下看圆盘逆时针方向旋转,即 方向向上,当小球向下滚动到圆盘时,小球将偏离原来直径的方向,而向前进方向的右侧偏离,如图1所示。如果圆盘转动方向相反,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即 方向向下,当小球向下滚动到圆盘时,小球向前进方向的左侧偏离,如图2所示。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1、演示角动量守恒:将带框的陀螺仪放在加速器上,踩脚踏开关。当陀螺仪高速旋转起来时,将陀螺仪拿起,观察陀螺转轴的角度,然后手拿陀螺仪外框的轴向各个方向转动,这时陀螺转轴的角度始终不变。
2、演示刚体的进动:将无框的陀螺仪放在加速器上,踩脚踏开关,当陀螺仪高速旋转起来时,将陀螺仪拿起,放置于底座上,此时,陀螺仪就会绕竖直轴进动。
力学趣味实验演示
1、等质量五连摆演示
实验目的:
1.演示五个等质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加深对动量原理的理解
2.可演示弹性碰撞时能量的最大传递。
3.使学生对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能量变化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实验原理:
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两个等质量球弹性正碰时,它们将交换速度。等质量五联摆装置使人们自由组合联球个数,进行实验演示。
4 继续增加砝码,转轴将以质点O为轴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出现进动现象;
5 依次减少同等数量砝码,亦出现以上现象。
五、讨论与思考:
1 分析进动现象中转轴的旋转方向;
2 分析摩擦力的作用,其力矩能否对角动量进动产生影响?
3 若转动轴开始时有一定倾斜,可能出现车轮进动的同时,它的轴还上下摆动,这称为章动。试分析产生章动的能量来源?
本实验演示车轮的进动。如图2所示,具有角动量L的车轮被一质点O支撑起来,在距质点O长度为l处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若车轮A和砝码关于支点O不平衡,飞速转动着的车轮将在砝码的作用下开始进动。
看图,按极坐标列出车轮的运动方程。
设砝码使车轮平衡后再加上砝码m, 此时它受到的力为 , 力臂(以L方向的单位矢量 表示):
由于地球的自转,摆动平面的旋转方向,在北半球是顺时针的,在南半球是反时针的。摆的旋转周期,在两极是24小时,在赤道上傅科摆不旋转。在纬度40°的地方,每小时旋转10°弱,即在37小时内旋转一周。
显然摆线越长,摆锤越重,实验效果越好。因为摆线长,摆幅就大。周期也长,即便摆动不多几次(来回摆动一二次)也可以察觉到摆动平面的旋转、摆锤越重,摆动的能量越大,越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自由摆动。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将仪器放置在水平桌上,拉动左侧一个球使其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松手令它与余球碰撞,观察碰撞过程。仿照上述过程,一次拉动两球、三球、多球,令它们分别与余球碰撞,观察碰撞过程。手拿起右侧(或左侧)n个球使之偏开平衡位置,突然放手,使其与余球碰撞,观察其它球跳起的情况,并进行分析。
五、讨论与思考:
1 分析滚摆下落速度(平动)与位置高度的关系;
2 分析滚摆上下平动的周期与轴径的关系;
3 分析滚摆上下平动的周期与滚摆质量的关系;
4 分析滚摆上下平动的周期与滚摆转动惯量的关系。
2
一、演示目的
定性观察合外力矩为零的条件下,物体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二、原理
质点系绕定轴转动时,若其所受到的合外力矩为零,则质点系的角动量守恒,L=Jw=恒量。因为内力矩不会影响质点系的角动量,若质点系在内力的作用下,质量分布发生变化,从而使绕定轴转动的转动惯量改变,则它的角速度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以保持总角动量守恒。本实验的对象是手持哑铃坐在轮椅上的操作者,若哑铃位置改变,则操作者及轮椅系统的转动惯量改变,从而系统角速度随之改变。
三、装置
转椅,车轮
四、现象演示
操作者坐在转椅上,左手持车轮使车轮轴保持水平,用右手拨动车轮使它快速转动,坐在转椅上的操作者沿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五、讨论与思考:
为改进演示效果,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改进仪器?
6、傅科摆
实验目的:
证明地球时刻在自西往东自转。
实验原理:
该实验被称为“最美丽的十大实验”之一。
3 若放置锥体与轨道上略有倾斜(其轴线不垂直于两轨道角平分线)时,研究锥体的运动,并通过实验检验所得的结论.
5
一、演示目的
操作者做在转椅上手持转动的车轮,并改变车轮的方位,以演示操作者、车轮和转椅组成的系统角动量守恒。
二、原理
本实验演示的是手持车轮的操作者以及他坐的转椅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矩作用的物体系统的总角动量守恒。在总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内力作用使构成物体系统的各部分的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
三、装置
双锥体,V字形斜面轨道
四、现象演示
把双圆锥体放在V字形轨道的低端(即闭口端),松手后锥体便会自动的滚上这个斜坡,到达高端(即开口端)后停止。
五、讨论与思考:
1 试导出实现密度均匀的锥体上滚时,锥体顶角,导轨夹角,导轨宽窄端的高度差三者之间满足的关系;
2 求正确放置锥体与轨道上时(即锥体骑在轨道上且使其轴线垂直与两轨道的角平分线的状态),锥体质心受到的沿轨道平面斜向上的力的大小;
质心平动动能为:
绕质心转动动能为:
总动能为:
由此可知,重力势能变成了质心的平动动能与绕质心的转动动能,总机械能守恒。
三、装置
滚摆
四、现象演示
1 调节悬线,使滚摆轴保持水平,然后转动滚摆的轴,使悬线均匀绕在轴上(绕线不能重叠)。当滚摆到达一定高度,使轮在挂线悬点的正下方,放手使其平稳下落。
2 在重力作用下,重力势能转化为轮的转动动能。轮下降到最低点时,轮的转速最大,转动动能最大;然后又反向卷绕挂绳,转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轮的转速减小,位置升高。如此可多次重复直至停止。
3、还有几个用陀螺仪演示的角动量守恒小实验,也非常有趣:将旋转的陀螺仪放在斜坡上,它不会倒下,而会沿斜坡下滑;将旋转的陀螺仪倒放在转盘上,放的位置不同,现象也不同。
讨论与思考:
陀螺仪,是一种用来感测与维持方向的装置,基于角动量不灭的理论设计出来的。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可以旋转的轮子构成。 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由于轮子的角动量,陀螺仪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
力学部分
1
一、演示目的
1. 通过滚摆的滚动演示机械能守恒;
2. 演示滚摆的平动、转动动能之和与重力势能之间的转换。
二、原理
重力作用下滚摆的运动是质心的平动与绕质心的转动的叠加,其动力学过程 的计算可用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角动量定理。滚摆的受力如图1所示,其动力学方程组如下:
解得
滚摆从静止开始下落,下落高度为h.
实验仪器:
实验操作:
将摆锤沿某一角度拉开,然后松手,让其做自由摆动(平面),过一段时间后观测其偏转的角度。
讨论与思考:
1. 傅科摆放置的位置不同,摆动情况也不同。在北半球时,摆动平面顺时针转动;在南半球时,傅科摆摆动的情况如何?在赤道上呢?
2. 傅科摆的转动速度和地球的纬度有关系吗?若有,有何关系呢?
设车轮所受力矩为M,由角动量定理可知
而依据力矩定义有:
由以上两式得:
该式说明车轮将做进动,进动方向为 方向,进动角频率
三、装置
车轮,支架,砝码
四、现象演示
1 车轮未旋转时,在车轮重力矩作用下系统向车轮端倾斜;
2 旋转车轮,转轴以质点O为轴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出现进动现象;
3 恰当增加砝码,当砝码一侧所受重力矩与车轮所受重力矩平衡时,尽管车轮旋转,却无进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