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病害发生发展规律.
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预测模型

定义
预测模型是用来预测病虫害发生、发 展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为病虫害防 治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
根据建模方法的不同,可以将预测模 型分为统计预测模型、数值预测模型 和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等。
统计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通过分析病虫害数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的 线性关系,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和时 间。
VS
逻辑斯蒂模型
病虫害的危害
01
02
03
农作物减产
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 ,降低农业经济效益。
生态平衡破坏
病虫害对森林和自然生态 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物 多样性。
人类健康威胁
某些病虫害可能传播给人 类,引发疾病。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媒介传播
通过风、雨、昆虫等自然媒介传播。
通过土壤、水源、植物等媒介传播。
人为传播
适用于预测种群数量增长和消减的规律, 可以用于病虫害种群动态的预测。
数值预测模型
生态模型
基于生态学原理,模拟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
气候模型
根据气候数据和病虫害发生规律之间的关联,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处理,从而预测病虫害发生规律 。
精耕细作
保持田园清洁,及时除草、施肥、灌溉和排水,增强作物抗性,减 少病虫害发生。
生物防治策略
利用天敌控制害虫
通过释放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控制害虫数 量,减轻危害。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农药,具有安 全、环保、持效期长等优点。
植物源农药
利用某些植物的提取物或活性成分制成的农药, 具有天然、低毒、无残留等特点。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准确识别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农作物病害1、真菌性病害真菌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例如,小麦锈病,在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褐色的锈斑;稻瘟病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枯萎。
这些真菌性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和传播。
2、细菌性病害像白菜软腐病,会使白菜的根茎部变软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番茄青枯病则会造成植株突然枯萎,但叶片仍保持绿色。
细菌性病害往往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等途径传播。
3、病毒性病害常见的有烟草花叶病毒病,叶片会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缓慢、矮化。
病毒性病害一般由昆虫传播,一旦感染,很难根治。
二、常见的农作物虫害1、咀嚼式口器害虫这类害虫直接咬食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等部位。
比如蝗虫,会大量啃食庄稼;玉米螟幼虫则会钻进玉米茎秆内部,导致植株折断。
2、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们通过细长的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像蚜虫,会使叶片卷曲、发黄;白粉虱不仅会危害叶片,还会传播病毒。
3、地下害虫常见的有蝼蛄、蛴螬等,它们在土壤中活动,咬食农作物的根系,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三、病虫害的识别方法1、观察症状仔细查看农作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注意有无斑点、腐烂、变色、畸形等异常现象。
2、检查害虫形态对于虫害,可以通过捕捉害虫或观察其留下的痕迹,如粪便、蜕皮等来判断害虫的种类。
3、了解发生规律不同的病虫害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所不同。
掌握其发生规律,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
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预防病虫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虫害的积累。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发现的害虫,可以进行人工捕捉。
病虫害的有害生物学特征

影响生物多样性
病虫害大量繁殖,导致某些生 物无法生存,影响了生物的多 样性。
病虫害大量繁殖,破坏了生物 链,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
病虫害大量繁殖,占据了大量 的生存空间,影响了生物的多 样性。
04
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施肥、灌溉、修枝等农业 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从而减少或控制病虫 害的发生和危害。
05
病虫害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防治技术的局限性
01
02
03
抗药性问题
长期使用某些农药使得害 虫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 效果。
生态影响
化学防治可能对非目标生 物、土壤和水源造成不良 影响。
成本与可持续性
传统防治方法成本较高, 且对环境不友好,不利于 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型防治技术的研发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农 药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 。
欧的病虫害主要与农业集约 化和气候变化有关,如马铃薯
晚疫病等。
美洲地区
美洲的病虫害主要与跨国运输 和外来物种入侵有关,如烟粉
虱等。
病虫害发生规律
季节性发生
病虫害的发生与季节和气候条 件密切相关,如春季和夏季是
病虫害高发期。
年度变化
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 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差异,与 气候变化和环境条件有关。
病虫害的有害生物学 特征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 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 • 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 • 病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 病虫害防治方法 • 病虫害防治的挑战与展望
目录
01
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
常见病虫害种类
昆虫类
如蚜虫、蝗虫、白蚁等 ,是植物和农作物的主
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的地理分布规律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也是影响病虫害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 ,人类通过物流和人流将病虫害从一个地区带到另一个地 区,从而影响其地理分布。
PART 03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气候变化
01
气候变化影响作物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繁殖,导致病虫害发生频 率和范围发生变化。
02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部分地区温度升高,为一些病虫害提供了更
适宜的生存环境。
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涝、干旱)可能引发大规模病虫害爆发。
03
生态环境破坏
森林砍伐、城市化进程中绿地减少等导致生物多 样性降低,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
过度开发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削弱了植物对病虫 害的抵抗能力。
环境污染影响生物种群数量和分布,间接影响病 虫害发生。
人为传播
1
人为贸易和物流活动加速了病虫害在不同地区之 间的传播。
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因素
气候是影响病虫害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气候 条件可以促进病虫害的繁殖和扩散。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特征可以影响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例如山脉、 河流和海洋等自然障碍可以限制病虫害的扩散范围。
植被类型
不同植被类型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提供不同的生态环 境和食物来源,从而影响其分布。
PART 01
病虫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虫害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到 有害生物的侵害,导致产量和质量下 降的现象。
分类
病虫害可根据病原生物的种类、侵害 部位、传播方式等进行分类,如叶部 病害、根部病害、气流传播病害等。
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媒介传播
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等自然媒介传 播。
通过病媒昆虫、线虫等媒介生物传播 。
病虫害基本知识

病虫害基本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它们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给我们带来经济损失。
那么,什么是病虫害?它们又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病虫害的基本知识。
一、病虫害的定义病虫害是指病害和虫害的统称。
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其生理机能和组织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异常变化,导致植物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
而虫害则是指昆虫、螨类等有害生物对植物造成的危害。
二、病害的分类1、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的,这些病原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
它们通过各种途径侵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例如,小麦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2、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如营养失调、水分过多或过少、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土壤酸碱度不适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植物出现各种病害症状,但不会在植物体内传播。
例如,番茄脐腐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水稻生理性烂秧是由于低温引起的。
三、虫害的分类1、咀嚼式口器害虫这类害虫通过咀嚼植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来获取食物,造成植物组织的机械损伤。
常见的咀嚼式口器害虫有蝗虫、螟虫、菜青虫等。
2、刺吸式口器害虫刺吸式口器害虫通过细长的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卷曲等。
常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蚜虫、飞虱、叶蝉等。
3、虹吸式口器害虫虹吸式口器害虫的口器呈虹吸状,主要吸食花蜜等液体食物。
常见的虹吸式口器害虫有蛾类、蝶类等。
4、锉吸式口器害虫锉吸式口器害虫通过锉破植物组织来吸食汁液,常见的有蓟马等。
四、病虫害的发生规律1、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害的发生通常需要三个条件:病原物、寄主植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病害发生特点

病害发生特点
病害发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和季节性:病害的发生往往具有时间和季节性的特点。
例如,春季是植物繁殖繁荣的季节,也是许多春季病害的高发期。
寒冷的冬季则会使一些病害的发生率降低。
2. 地域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生态环境,会影响病害的种类和发生概率。
3. 传播方式:一些病害可以通过空气、水流、昆虫等方式传播,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侵染性。
4. 症状表现:每种病害都有其独特的症状表现,例如叶片出现斑点、变色、坏死、腐烂等,或者植株矮化、畸形等。
5. 发生规律:病害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在特定的季节或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或者在特定的植物种类或部位上更容易侵染。
6. 防治难度:由于病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防治病害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而且需要提前预防和及时治疗,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因此,了解和掌握病害发生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理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病理学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本专科生的重要专业 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病害的概念及其症状类 型;植物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寄生 性种子植物等主要病原物的基本概念、形态、分 类等植物病原学基础;病原物侵染过程、病害侵 染循环、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致病性、病害流行 预测技术以及植物病害防治原理等基本知识。
(5)病毒界(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或其中之一组成) :病毒、类病毒。
(6)动物界(Animalia):线虫(真核细胞生物,蠕虫状,异 养)。
(7)植物界(Plantae):寄生性种子植物(真核细胞生物, 有细胞壁,有微管束,无根有吸盘,有叶或退化,种子繁殖) 。 2、非生物病原(逆境,引起的病害不可相互传染称非侵染性 病害)
二、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植物病害对人类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 (1)爱尔兰饥谨(Irish famine):1845~1846年马铃薯晚疫病 在爱尔兰大流行,饿死几十万人、迫使150万人移居美国。植 物病理学由此诞生。
(2)波尔多液发明:
1880年法国波尔多地 区葡萄霜霉病大流行, 使法国葡萄酿酒业濒临 破产,最终导致波尔多 液发明。
(1)极高、极低温:高温性不育、寒害、冻害等。
(2)土壤缺水或水过多:旱害、渍水等。
(3)光线过弱或过强:缺光性黄化、日灼等。
(4)缺氧:缺氧性烂根等。 (5)空气污染:气候斑等。 (6)缺素:缺铜、缺锌、缺铁等。 (7)无机盐毒害:盐害等。 (8)土壤过酸或过碱。 (9)药害:施农药或化肥不当而造成的叶枯、叶斑、枯萎、
果树的病虫害将提前进入活跃期

果树的病虫害将提前进入活跃期
农林专家对今年的暖冬现象甚感忧虑。
他们认为,平安度过这个冬天的病虫害目前正在蠢蠢欲动,3月初,它们将进入活跃期,危害果树和农作物。
农林专家说,暖冬使病虫害发育的有效积温提前达到,使成虫期提前。
专家说,病虫害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卵-幼虫-蛹-成虫。
暖冬使这个成长周期缩短了,也使越冬的病虫害成活率提高。
天气冷的话,越冬的虫害幼虫大多会被冻死,成活率低。
而暖冬使那些处于冬眠状态的虫害幼虫们逃过一劫。
正常年份,病虫害大概在3月6日前后结束冬眠,进入活跃期。
今年这个时间估计会提前,要尽早做好应对准备,针对不同的作物和病虫害,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
专家说,危害果树的主要病虫害是舞毒蛾和桔小实蝇。
在正常年份,舞毒蛾危害果树最严重的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由于暖冬的缘故,舞毒蛾的危害时间极有可能会提前。
果农们要提前做好防治准备,防治的重点是杀幼虫。
舞毒蛾幼虫白天会下树潜伏,这时是剿灭它们的好时机。
桔小实蝇主要危害果实,要提早给果实套护果袋。
防治的重点是杀桔小实蝇的成虫。
专家说,危害蔬菜的主要病虫害则是夜蛾和斜纹夜蛾。
这两种病虫害也会提前进入危害盛期,菜农们也要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危害我市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是稻瘟病和纹枯病,危害期
预计也会提前。
目前水稻很快就要播种了,播种前,种子要进行必要的处理,要做好稻瘟病老病区菌源的监测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直抗病性
抗 性 水 平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特点:1、植物同病原物的关系是垂直的(如一些栽培品种);病原小种
2、抗病性较完全; 3、抗病性是由单基因或少数基因控制的; 3、当新的病原小种出现,或病原物出现变异时,容易丧 失其抗病性。
1
2
3
4
5
6
789Fra bibliotek10抗 性 100 90 水 80 平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水平抗病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特点:1、植物的抗病同病原物品系之间的关系是水平
的(如一些植物的野生种); 2、抗病水平是不完全的或不彻底的; 3、抗病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 4、抗病性较彻底,不会因为新病原小种的出现 而丧失其抗病性。
第三节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一、病程的概念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简称为病程。病程是病原物与寄主 接触开始,到它们停止活动为止。包括:接触期、侵入期、潜预期 和发病期4个时期。
真菌孢子:
接触
萌发 接触期
侵入 寄主 产生 孢子
建立寄 生关系 症状停 止扩展
生理小种
病原物种内或专化型内对寄主植物的种或 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称为生 理小种。 如禾谷柄锈病小麦专化型: 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1 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2 生理小种是寄生性专化的一种最强的表现。
五、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三、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变异
由于病原物多为微生物,个体较小,结构 简单,群体数量大,繁殖率高,有性和无 性杂交的可能性大,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 干扰,所以非常容易发生变异。 病原物变异的结果往往会使原来优良的抗 病品种变得不抗病,从而造成病害的大流 行。
四、寄生专化性
寄生专化性: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也可以说是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适应能力或致病能力的差异。 寄主范围:一种寄生物所能寄生的植物种的范围,也称 寄主谱。(寄主范围往往与寄主的亲缘关系有一定联系) 病原物的寄生性与寄主范围的关系:寄生性强的病原物, 寄主范围较窄;反之亦然。 专化型和生理小种: 寄生性与寄生专化性的关系:寄生性越强,寄生专化性 就越高;反之亦然。
病原物在寄生过程中,除掠夺寄主植物的 营养物质外,还能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 活动有害的各种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往往 是病原物对寄主造成损坏的主要原因。这 些物质有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等。
第二节 林木的抗病性
一、抗病性的概念
抗病性与感病性:植物的抗病性也就是植物与 病原物的不易亲和或不易感染的特性。相反, 植物与病原物的易亲和或易感染的特性称为感 病性。 抗病性和感病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 抗病性高的植物叫抗病植物,抗病性低的植物 就叫感病植物。 植物的抗病仅仅是对一种或几种病原物的抗病, 而不可能对所有的病原物都抗病。
二、两种抗病性
Vanderplank根据病原物的毒性变化, (即病原物生理小种组成,不同的生理小 种代表不同的毒性。)把植物的抗病性划 分为两种类型。 垂直抗病性:一个作物品种只对病原物的 某个或某些病原小种起作用的抗病性是垂 直抗病性。 水平抗病性:作物的品种对所有的病原物 小种均有一定抗性的为水平抗病性。
专化型
专化型(forma specials, 简写 f. sp. ):病原物种 内对寄主植物的科或者属具有不同的致病力的 差异,称为专化型。 如禾谷柄锈病 : Puccinia graminis f.sp. tritici 小麦专化型 Puccinia graminis f.sp. seclis 黑麦专化型 Puccinia graminis f.sp. avenae 燕麦专化型
病原小种
三、抗病基因的来源
一般认为病原物的原产地的寄主植物具有较丰 富的抗病基因,人们称这一地区为抗病基因中 心。植物的抗病性是植物同病原物共处的进化 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由于病原物的选择压力, 那些高度感病的个体被淘汰了,具有抗性的个 体保存了下来。 但并不是说远离病原物原产地的地区,抗病基 因就不存在。只是抗病基因出现的频率较低。
第四章 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1、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2、林木的抗病性 3、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 4、病害的侵染循环
第一节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一、寄生性和致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上取得赖以 生存的营养和水分的能力。寄生的生物为寄生 物,而被寄生的生物为寄主。 致病性:是指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造成伤害 的能力,也就是破坏性。有致病作用的生物为 病原物。 寄生性和致病性的关系:一般来讲,寄生性强 的病原物致病性弱;而寄生性弱的病原物致病 性强。
4种类型的寄生物
专性寄生物:只能在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寄主细胞死亡, 它们也随之死亡,人工培养基不能培养;对寄主植物有强的选择性。 如锈菌、白粉菌、病毒、植原体等。 兼性腐生物(强寄生物):以寄生为主,兼营腐生生活,通常在植 物活体上生活,但也有一定腐生能力,在人工培养基上可勉强培养。 对植物也有一定选择性。如外囊菌、杨树黑斑病菌、黑粉菌等。 兼性寄生物(弱寄生物):以腐生为主,有时也能侵染活的寄主组 织,往往在寄主生活力下降或生长不良时才能侵染活组织。在培养 基上可生长很好。对寄主植物往往没有选择性。如大多数引起植物 腐烂和溃疡的病菌。 专性腐生物:只能在无生命的有机体上生存,不能侵染活的寄主组 织。如食品上的霉菌,木材腐朽菌等。
二、病原物的寄生性
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大多都是异养的,必须 依靠寄主合成的各种有机营养物质而生存。这 些异养生物按其营养方式划分为寄生物和腐生 物两种基本类型。 寄生物: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上取得养料。 腐生物:只能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来源。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两种生物是绝对不同的, 但实际上两类群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中间存 在很多过渡类型。在植物病理学中,按其寄生 能力强弱,划分为一下4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