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见病种的雷火灸疗法共75页文档

合集下载

妇科中医技术-雷火灸-张丽讲述

妇科中医技术-雷火灸-张丽讲述

(四)常规操作时间和疗程 1、每天灸1次,操作过程约20分钟。 2、7天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 3、连续治疗1-3个疗程观察疗效。
二、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发热、过饱、过饥经 期、血崩期、盆腔内外伤、脑血管病 急性期、高血压危象、心衰及早孕等 患者忌用。 2.对艾灸烟雾过敏者禁用该法。
三、注意事项
(图2)长斗式双孔灸具盒
(图3) 长斗式单孔灸具盒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3.双头式灸具的使用方法: 双头式灸具有两个上体能转动的 圆柱形灸体,左右排列在长约 12㎝,直径约1㎝的圆柱形灸柄 上。灸体上有2个穿大头钉的孔, 以固定二分之一雷火艾条。
(图4)双头式灸具
(图5) 3头梅花灸具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 4.梅花灸具的使用方法: 梅花灸具有3-5个上体能转 动的圆柱形灸体,连接在一个 长约15-16㎝的灸柄上。灸体 的上体为凹陷内空,其高度为 0.2㎝,直径为3㎝。灸体0.2 ㎝高度处有穿大头钉的孔,以 固定二分之一雷火艾条。艾条 内侧燃烧过凹陷时,可以用手 转动灸体,把艾条的外侧转至 易燃烧的内侧,使每支艾条可 以均衡的燃完。但不能使艾条 燃过0.2㎝的凹陷高度。用完 时可以用3-5个悬灸盖同时把 梅花灸具上的火头灭掉。
(二)赵氏雷火灸的特点

赵氏雷火灸的独特特点一是其药力峻、火力猛、渗 透强,二是以病灶部位为主的“以面罩位带穴”的 治疗手法。对于一些疾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
(三)赵氏雷火灸的作用

一是用其强大的火热力及红外幅射力,作用于人体 的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达到循经感 传通导经络和调节微循环的作用;二是在用灸区域 的面、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 透组织深部而达到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散瘿散瘤 等疗效。 在传统的基础上,赵氏雷火灸一是疗效的增强,二 是治病范围的扩大。

雷火灸-张燕平医学优秀ppt课件

雷火灸-张燕平医学优秀ppt课件

(二)原发性痛经(痛经)
2.气血虚弱证:
(1)局部:两头灸具,小腹、骶髂关节,
距离3-5 ㎝,灸疗间25分钟;
(2)主穴: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距离穴位3-5㎝,用小回旋灸法 ,
每旋转8次为1壮,每穴各灸8壮; 月经疼痛期可灸,每天一次,灸1~3天,月经后一周再灸10 天,共三个月经周期
(二)原发性痛经(痛经)
雷火灸操作要点
1、序: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 先阳后阴 ? 2、补: 3 ~5cm、小火、远距离, ? 3、泻: 1~2cm 大火、近距离, ? 4、度:患者适宜、表皮微红、深部热感、
或出现循行感传为佳 ? 5、壮:艾灸量的单位
规定手法次数的单位 手法8次为一壮,或手法10次为一 壮
雷火灸操作要点
? 关于补泻:
2. 湿热证:低热起伏,头重目眩,身体困倦, 胸闷腹胀,小腹坠胀,带下量多 色黄味臭。
3. 邪毒伤阴:五心烦热,盗汗,小腹疼痛, 腰骶关节酸胀,月经不调。
(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
1.血瘀证:
(1)温灸器横摆(横阵)骶髂关节处温灸 20分 (2)双孔灸具放置少腹部疼痛部位
少腹(斜阵) 或小腹(横阵) ,温灸20分钟; (3)用小回旋灸 法灸阿是穴(疼痛点)
? 距离皮肤1~2㎝, 为平补平泻; ? 距离皮肤3~5㎝, 为补。
雷火灸特色手法
5、纵行灸法: 火头上下移动
距离皮肤 1~2㎝ 为平补平泻; 3~5㎝,为补
雷火灸特色手法
? 6、斜行灸法: ? 火头在皮肤表面斜行移动,夹角30~60 (距离皮肤 1~2㎝为泻;3~5㎝为补)
雷火灸特色手法
? 7、拉辣式灸法:雷火灸创新手法。
2.痰凝瘀阻证:经行后期,经量或多或少,肛 门阴部均有坠胀感,腰骶关节酸胀疼痛, 行经时疼痛加剧,形体肥胖,精神倦怠, 平时带下量多,行房时疼痛不快,不孕。

妇产科常见病种的雷火灸疗法

妇产科常见病种的雷火灸疗法
程中注意对患者其他暴露部位保暖(尤其注意春秋冬季 节)。 ❖ 6、对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 紧张的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 些糖水。
❖ 7、使用温灸盒,要注意随时移动,温灸盒移动的距离是一 个火头的距离,上下左右移动均可。因为温灸的时间较长 ,以防烫伤。
六、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三、赵氏雷火灸与一般艾条的区别
❖ (一)温度可达240℃,艾条 78℃
❖ (二)辐射能普更强,也就是近 红外线的成份更多
❖ (三)燃烧时产生的物理因子和 药化因子,再加上雷火灸的独特 操作手法相结合,更能达到治疗 效果。
❖ (四)赵氏雷火灸:粗、短,一 般燃烧时间为110-120分钟左右, 1支可治疗3-5次(老人、小孩)。
❖ (四)、横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 灸时左右摆动,距离皮肤2 ~ 3㎝,为平补平泻; 距离皮肤3~5㎝,为补。
❖ (五)、纵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 灸时火头上下移动,距离皮肤2 ~ 3㎝,为平补平 泻;3~5㎝,为补。
❖ (六)、斜行灸法:雷火灸火头悬至病灶部位之上, 火头斜行移动,距离皮肤1~2㎝,为泻;3~5㎝, 为补。此方法在治疗鼻炎等多种疾病时常采用。
❖ 【操作步骤】 ❖ 1.血瘀致病
❖ (3)用小回旋灸法灸阿是穴(腰部酸胀疼痛部位)、关元 、双足三里、双三阴交,距离穴位2㎝,每9次为一壮,每壮 之间用手按压一下,每个穴位灸7壮。
❖ 每天灸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每月经周期间灸一个疗程, 一般1~2个疗程后85%的患者均可治愈或明显好转,根据病 情可增加治疗周期。
❖ 3、火燃至盒口,取出大头针,拉开 底盖用拇指推出植物柱,再用大头 针固定继续使用。不用时取出大头 针,盖上盒盖使其熄灭备用(注意 检查灭火情况,以防火患)。

雷火灸疗法PPT课件

雷火灸疗法PPT课件

精品ppt
18
十一、临床应用的基本手法
横向灸 纵向灸 垂直灸 距离
偶数
补→

↓↑

2.5-3.0cm 2、

4、…
旋转灸 雀啄灸
泻◎


距离 1-2cm
奇数 1、3、...
精品ppt
19
十二、临床禁忌症及手法禁忌
临床禁忌症:眼外伤、眼底有明显出血、充 血症状;高血压并发症;心衰;孕妇;发热 病人等患者忌用。 手法禁忌:老年人、小孩禁用猛灸手法(或 用灸时间缩短)。
精品ppt
27
十五、雷火灸疗法治疗鼻疾的临床应用
灸疗时患者取坐位
1:急性鼻炎灸迎香、印堂、合谷、颈 1—7椎,距离皮肤2—3公分,每次20分 钟,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2: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 性鼻炎、肥大性鼻炎加睛明、列缺、上 星、风池、风府、双鼻孔、双耳道孔、 肺俞穴等,灸时以雀啄和旋转灸法为主。
精品ppt
20
十三、雷火灸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
(一)、颈椎病的操作方法 1、用灸量:2个半支 2、部位:分四大段 大椎—风府;风池—肩井;双耳分为两 大段,共四大段。 3、手法:(1)、纵向灸:6 ×10次
(2)、旋转灸:6 ×10次 (3)、雀啄灸:7 ×7次
精品ppt
21
分型
脊髓型:温灸 动脉型:重灸 神经根型:重刺 交叉型:除脊髓型外用重灸。
5.对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 小,精神紧张的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的患 者应先进食或喝些糖水。
6.使用灸具的注意事项: (1)旋灸盖,大头针不要来回取; (2)灭火时,取下大头针 (3)使用时,不能敲药头 (4)使用时药条不能使力推。

雷火灸的正确手法图解

雷火灸的正确手法图解

雷火灸的正确手法图解
雷火灸,又称“雷火贯通灸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起源于古代医籍。


火灸是一种以火熏及、雷击舒缓的灸法,通过特定的方法将雷火的力量引入人体,以调和气血、温阳祛寒的效果。

正确的雷火灸手法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雷火灸的正确手法图解。

步骤一:准备工作
1.准备工具:准备好雷火灸工具,如灸盒、灸条、草药等。

2.清洁皮肤:在灸治前要清洁皮肤,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确保
皮肤表面干净无污染。

步骤二:选择穴位
1.选择穴位: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穴位,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
关元等。

步骤三:雷火灸操作
1.点燃灸条:点燃灸条,待其燃烧出小火焰后,用镊子将它插入灸盒
内。

2.照夷望象:将灸盒置于选择的穴位,灸盒边缘对准穴位,使火焰直
接对准穴位,注意控制火焰距离。

3.调整火候:根据患者的感受,适时调整火候,让患者感到温暖舒适
而不至于烫伤皮肤。

4.灸后调理:灸后要避免寒冷、吹风等刺激,可以用温水擦拭皮肤,
保持温暖。

步骤四:结束工作
1.结束灸治:根据疗程的要求,适时结束雷火灸治疗,注意调理患者
的身体状态。

2.整理工具:将使用过的灸盒、灸条等工具清洗干净,保存好以备下
次使用。

雷火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正确的手法对于疗效的提升至关重要。

希望以
上的雷火灸正确手法图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雷火灸的操作要点,达到更好的疗效。

妇产科常见病种的雷火灸疗法

妇产科常见病种的雷火灸疗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 适宜技术



(一)灸的起源 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长期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 一种治疗方法。 (二)灸的发展 【用灸材料】:刺激性中草药物、艾叶 【治疗技术】: 三国《曹氏灸方》(已佚)、 宋代庄绰《膏肓腧穴灸法》、闻人耆有《备急灸方》、 西方子有《明堂灸经》 明代叶广祚《采艾编》 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 【灸的种类】:火热灸(悬灸与实按灸)、非火热灸 实按灸:李时珍《本草纲目》 “雷火神针” 风寒痹症
二、赵氏雷火灸的由来、发展与创新
(一)赵氏雷火灸的由来、发展


赵氏雷火灸简称“雷火灸”,雷火灸是专利名称。 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 研究所所长赵时碧总结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在“雷 火神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改 革配方和用法创新发展出来的灸法。 完成国家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列为国家中医适宜 技术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
(二)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创新:1、中医辩证施治,配制成不同的雷火灸条。 2、实按灸法改为悬灸疗法,并创新了多种 治疗疾病的手法。 3、 “以面罩位带穴”、拓展灸疗腧穴。 4、超强热力(240度)、大量远近红外线辐 射。 5、药力峻猛、渗透力强。 6、扩大了中医火热灸法治疗疾病的范围。 7、雷火灸系列灸具。
四、赵氏雷火灸的原理、特点及作用
(一)赵氏雷火灸的原理

赵氏雷火灸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 红外线幅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 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络、调 节人体机能来治疗人体疾病。是以现代医学 理论为指导,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火 热、红外幅射力与药力在人体面、位、穴的 强力渗透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经络的治病方 式。

雷火灸讲义

雷火灸讲义

十一、基本技术手法
• 8、摆阵法:用单、双孔或多孔温灸盒,根据患者 不同病情在患者身体部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 灸盒平形、斜形或丁字形摆出横阵、竖阵、斜阵、 丁字阵等。
十一、基本技术手法
横向灸
→ ← 旋转灸
纵向灸
垂直灸
∣ ▽
距离
偶数

↓↑
2.5-3.0cm
2、4、…
雀啄灸 ↓ ↓
距离 1-2cm
七、雷火灸的原理
赵氏雷火灸是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 力、红外线幅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 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 温通经络、调节人体机能来治疗人体疾 病。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火 热、红外幅射力与药力在人体面、位、 穴的强力渗透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经络 的治病方式。
八、雷火灸的临床适应症举例


1.药力峻猛
2.火力强

3.远红外线与近红外线,渗透强。
•对于一些疾病能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特点。
六、雷火灸的作用
• 中医角度 来讲,雷火 • 西医角度来讲,雷火
灸具有: • 温通经络、祛风散寒 • 活血化淤,散瘿散瘤 • 扶正祛邪等功效 灸具有: • 通过火热力及红外幅 射力,达到循经感传 通导经络和调节微循 环的作用 • 在用灸区域形成高浓 药区,在热力的作用 下,渗透组织深部
雷火灸疗法
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統医药研究所
一、雷火灸的发展者----赵时碧
– 赵时碧:主任医师。女,1937 年出生,重庆市人,中共党员, 毕业于重庆市中医学校。 – 师从于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医 师,著名武术家赵锦才医师, 并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 科学习西医骨科两年。本人从 事中西医骨科专业40余年 。先 后在本院任科室负责人、门诊 部主任、医务科长、住院部主 任等职 – 1992年创办重庆赵氏雷火灸传 统医药研究所,任所长至今。 同时开设重庆赵氏雷火灸门诊 部。

雷火灸疗法PPT课件

雷火灸疗法PPT课件

精品ppt
18
十一、临床应用的基本手法
横向灸 纵向灸 垂直灸 距离
偶数
补→

↓↑

2.5-3.0cm 2、

4、…
旋转灸 雀啄灸
泻◎


距离 1-2cm
奇数 1、3、...
精品ppt
19
十二、临床禁忌症及手法禁忌
临床禁忌症:眼外伤、眼底有明显出血、充 血症状;高血压并发症;心衰;孕妇;发热 病人等患者忌用。 手法禁忌:老年人、小孩禁用猛灸手法(或 用灸时间缩短)。
精品ppt
7
灸的发展
《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 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 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 当时是非常的盛行,用灸的材料以及治疗技 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精品ppt
8
(1)用灸的材料发展
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
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了其它的一些药物作 为燃烧的材料。
痛症:损伤、风湿、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网球肘, 胸腹胀满,中风偏瘫等症引起的疼痛或不便。
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 鼻炎,肥大性鼻炎。
近视:近视、远视、斜视、青光眼、慢性角膜炎、散光、 弱视、白内障、沙眼、视神经萎缩等。
耳鸣、耳聋:中耳炎、突发性耳鸣、老年性耳鸣、耳聋 等。
减肥:腹部肥胖,大小腿肥胖,全身肥胖,胸腹胀满, 慢性胃肠病,
雷火灸疗法
重庆赵氏雷火雷火灸的发展者----赵时碧
重庆赵氏雷火灸 祖传秘方研制 灸具独特 使用方便 规范操作 疗效显著
精品ppt
2
精品ppt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