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版】2015古代诗歌鉴赏分类
高考语文--诗歌分类鉴赏

【高考语文】诗歌分类鉴赏诗歌分类鉴赏--边塞征戍类边塞征戍类诗歌鉴赏(一)【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题目要求对诗歌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可以围绕作者的身份以及当时的环境进行。
面对那种荒凉的环境,作者仍然是满怀报国之志的,这是作者英雄的一面;而对家乡的思念,又是人之常情。
报国情怀重于思乡之愁,使诗歌多了一份豪迈,不至流于感伤,这种舍小为大的情怀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明确了这些,便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
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迅疾。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7页精选文档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属于恒定的高频考点。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同时也涉及少量的诗歌形象、内容赏析等考点,难度也有所增加。
题型一:表达技巧诗歌要表情达意,必须借助恰当的表达技巧;而从表达技巧人手鉴赏诗歌内容,则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涉及表达技巧的共有9道题目,是考查的重头戏之一。
这些题目的设题形式不尽相同,有简答题,也有选择题,提问的方法各有所异,但命题指向比较明显,审题难度都不太大,只要按照步骤规范答题,就会获得理想的得分。
真题1(新课标卷I):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1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思路解析:题目要求将此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将考题与教材内容有机联系起来,这是2015年考题的一个新动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从正面描写壮丽雪景的,而此诗中,一个“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的,是侧面的。
由此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面描写壮丽雪景,而此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新课标卷Ⅱ第8题,安徽卷第9题,四川卷第13题,湖北卷第14题第一问,天津卷第14题,浙江卷第22题,江苏卷第10题,北京卷第17题均为此题型。
题型二:思想情感2015年高考各套试卷中,直接或间接考查思想感情的题目为数最多,继续保持多年来的高频态势。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
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 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 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欢聚离散皆是缘
五、送别怀人诗
鉴赏要点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 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 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 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 造形象。
地点
景物
路口、长亭 秋季 清晨 杨柳、 驿站、渡口 或春季 或傍晚 码头等 酒等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
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繁;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 不归;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
形式标志:①以物象为题; ②咏(题、赠、赞)+物象
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 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常见意象
如松、竹、梅、荷、芳草等。
鉴赏方法
1、“读清”全诗。
常见感情
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 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 5、告慰平生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中国古典诗歌分 类鉴赏

田园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农家生活, 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 写故人情谊, 写故人情谊,淳淡而深厚
山水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寄托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辋川集》绝句 辋川集》 辋川集 王维
万 念 皆 寂 ” 。 “ 读 感 之 情 身 幽 世 冷 两 孤 忘 独 , ,
惋惜、讽刺之余, 人心丧尽难以卷土来 惋惜、讽刺之余, 表现“败不馁”的精神。 表现“败不馁”的精神。
Hale Waihona Puke 咏史诗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穷奢极欲 荒淫亡国 重蹈陈后主覆辙身死国灭
诗意的分别,一片的深情, 诗意的分别,一片的深情,一心的向往
送别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物手法, 比物手法,表真挚深情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展现高远壮阔的境界 离情凝注在楚山之上
山水诗
如何快速识别2015高考古诗词类型

如何快速识别2015高考古诗词类型距离2015年高考已经很近很近了,这个时候再去从头积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且时间也不允许。
但是如果这个阶段,掌握一些有效的高考答题技巧,倒是可以提分。
小编汇总了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几类诗词题材,并告诉大家这些题材一般是抒发怎样的情感,大家在做题的时候可以对号入座。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古代诗歌的分类及鉴赏

古代诗歌的分类及鉴赏古代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国人智慧的结晶。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古代诗歌的分类及鉴赏,欢迎大家浏览。
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一)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设题类型及分类解析(一)与往年相比,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类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基本保持不变,但考查重点有所转移。
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同时也涉及少量的诗歌形象、内容赏析等考点,难度也有所增加。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题型设置特点,掌握命题规律,提升答题技巧,现谨对2015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做一分类解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裨益。
题型一:表达技巧诗歌要表情达意,必须借助恰当的表达技巧;而从表达技巧入手鉴赏诗歌内容,则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涉及表达技巧的共有9道题目,是考查的重头戏之一。
这些题目的设题形式不尽相同,有简答题,也有选择题,提问的方法各有所异,但命题指向比较明显,审题难度都不太大,只要按照步骤规范答题,都会获得理想的得分。
(新课标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思路解析:题目要求将此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将考题与教材内容有机联系起来,这是2015年考题的一个新动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从正面描写壮丽雪景的,而此诗中,一个“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的,是侧面的。
由此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
参考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面描写壮丽雪景,而此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新课标全国卷Ⅱ)残春旅舍韩??①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2015年高考分类整理:诗歌鉴赏

2015年高考分类整理:诗歌鉴赏1、(2015年,福建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2、(2015年,安徽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月圆①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缺:指月圆。
③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3、(2015年,北京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18分)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分类指导【古代诗歌按内容分类】1、怀人思乡诗2、赠友送别诗3、边塞征战诗4、山水田园诗 5 咏史怀古诗6、托物言志诗7、忧国伤时诗8、人生际遇诗9、生活杂感诗 10、即景抒情诗1【“怀人思乡诗”】“怀人思乡诗”一般与三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游子、长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离妇。
文字特征:在标题或诗句中常会出现远行、夜泊、客居、寄远、望远等词语。
常用意象:行舟、孤馆、征铎、大雁、明月、高楼、芳草、秋风、落叶、佳节、羌笛、关山等主要情感:对家乡或远方亲人的思念、羁旅之愁、漂泊之苦、对战争的厌恶、对团聚的渴望、独守空闺的孤寂之情等。
表达技巧: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落叶【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理解本诗主旨的关键在“飘零似客心”一句,其中的“客心”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诗人“惊”的原因有哪些?全诗借“落叶”的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案】“客心”指游子的心意。
诗人“惊”的原因有:由落叶想到季节变化,时光流逝;由落叶飘零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由落叶“惜故林”激起强烈的思乡之情。
全诗借“落叶”的形象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
2【“赠友送别诗”】赠友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数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尤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数》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情景,或带思慕之情;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文字特征:一般会出现“送”、“别”、“赠”等字样。
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送别相关的“杨柳”、“行舟”、“劳歌”“渡口”等词语;情感特征:表达的是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别后的孤寂和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以物喻人,或是心理描写。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宫苑。
砧衣:捣制寒衣的声音。
①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②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①答:“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②答: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3【“边塞征战诗”】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与边塞相关的“塞下”“边城”“烽火”“秋月”“大漠”“黄沙”“关山”“玉门关”“琵琶”“羌笛”“旌旗”“单于”“胡儿”等词语;情感特征:表达的是战士们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的气概,或杀敌报国的战斗豪情,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或长年征战的艰辛和对家人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统治者的抨击。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乐景哀情,或是对比衬托,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渲染西北边疆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的气氛,借以衬托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2)点出边境的荒凉,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敌军的凶残。
第三句的金甲穿破更能衬托将士的报国壮志没有磨损反而更加坚定。
4【“山水田园诗”】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清风明月、野老隐者、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等。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官场的厌恶,或表达对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悠闲恬静的心情,或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等。
表达技巧:或融情于景,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白描,或渲染烘托,或动静结合,或虚实结合,或远近结合,或视听结合。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马致远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这首曲子可谓“曲中有画”,视野开阔。
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在曲中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参考答案】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花村、草店、晚霞、山色等景色;这些景色的作用是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景色优美、恬静清新的“山市晴岚”(山间暮景)图。
这幅画面体现了作者恬淡平和、向往宁静的生活心态。
5【“咏史怀古诗”】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和个人的遭际,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或借古伤今。
借古抒怀多吟咏个人抱负和情怀,多表现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如李商隐的《贾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讽今,借古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讽谏当今之世应该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伤今,借古人古事的前后对比,表达昔盛今衰、人生无常的感慨,如刘禹锡《乌衣巷》。
文字、意象特征:在标题中常会出现咏、怀古等字眼,在诗句中会出现古迹、古人或古事。
情感特征:或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或表达对英雄的景仰,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统治昏庸和社会时弊,或感叹世事变迁、如人生无常等。
表达技巧:或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或借古伤今;有以景衬情的,有古今对比的,有侧面烘托的,有用典的。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答: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6【“托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与作者所需表达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之间有一定得相似性。
如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权贵的心境。
文字特征:标题会出现咏,或者直接以所咏之物为题,如咏梅、梅花等。
情感特征:多表达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节操,或对奸邪小人的鄙视和批判。
表达技巧:整体上说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局部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借梅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形象的?【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7【“忧国伤时诗”的特点与鉴赏】意象特征:一般会出现国难当头、奸臣当道、昏君无能的社会现实;还有祖国河山、战乱、民生、北伐、个人遭际等相关字词;情感特征:或个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或对时事政局的担忧,或表达建功立业、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或抒写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懑和哀痛。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对比衬托,虚实相生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诗中“草木深”表面上是写什么,实际上又是写什么?答:表面上写自然界草木的茂盛,实际上是写都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
⑵这首诗把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思念。
(表达了诗人感时伤怀,忧国思亲的思想感情)8【“人生际遇诗”】“人生际遇诗”主要是指遭遇仕途坎坷挫折的文人墨客对人生多艰、命途多舛、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作。
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情感特征:表达的或是人生多艰、命途多舛的悲叹,或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或是豁达大度、从容开阔的胸襟。
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用轻松地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色。
说说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参考答案】这首词写眼前之景,寄寓心中之事。
从习以为常的生活小事中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这也体现了作者藐视祸患、达观自信的胸襟。
9【“生活杂感诗”】内容主要包括: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对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告慰平生、欢愉人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对忠贞爱情、诚挚友谊的赞美(如:秦观的《鹊桥仙》),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哲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苏轼的《题西林壁》)等。
“生活杂感诗”的主要表达技巧是:借景抒情,描写、叙述和议论相结合。
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