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精彩评说武则天

合集下载

蒙曼说武则天四大问题

蒙曼说武则天四大问题

蒙曼说武则天四大问题讲的题目是话说中国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我们讲武则天讲什么?我准备跟大家说四个问题。

生有几大谜团需要我们揭开。

问题。

则天为什么吸引大家的兴趣?我想有几个方面的东西,第一个是她的独特性,我们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有人说不对,前无古人可以这么说,后无来者怎么说呢,我们现在有一个女性的副总理,我们完全有可能有女性的国家领导人,但是她已经不是皇帝了,但是帝制时代已经结束了。

所以武则天独一无二的身份确实是不可撼动,不可挑战,完全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好奇心,是独特性。

第二个好奇是颠覆性,武则天是一个特别具有颠覆感的女性,颠覆了什么?对于传统中国妇女的认识,我们认为传统的中国妇女是什么样的人?受三重四德的教诲,我们非常容易把中国古代妇女想象成缠脚,不能走出闺房,不能想象自己有思想,阅读古典文学的有这样的感觉,中国妇女是顺从的人。

但是武则天是一个相对具有自信力的人。

在她统治时代,没有人敢和她的权威跟他进行挑战。

这个颠覆让我们思考一个更大的问题,中国的古代妇女真的像我们想的一样,还是我们的观点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说中国古代的妇女是这样,我们这样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能否建立起来,一个文化传统包括男性和女性的共同缔造,武则天的形象已经颠覆的传统妇女的形象。

化在五四运动时期有一个全方位的批判。

当时是说废除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坚固的,限制了人的思想,有一种框架,让人难以突破。

化的笼罩下进行的。

我们还要考虑文化中有非常宽松的一面,允许人独立发展,做出位的一面,我们要评价传统文化是有弹性的,有张力。

不是我们想象的坚固的。

时代,就是唐朝,我们知道,中国讲盛世,我们常常想起汉、汤。

汉代是军事上的成功,而唐朝是各方面成功,比如说疆域版图、政治、文化都有一种成功,我们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时,我们觉得自己也在朝盛世迈进时,我们也会联想到唐朝。

所以现在自从有了民族复兴的意识,或者是有了可能的时候。

学习蒙曼《武则天领导艺术》有感

学习蒙曼《武则天领导艺术》有感

学习蒙曼《武则天的领导艺术》有感
今天学习了蒙曼老师讲的《武则天的领导艺术》,感受颇多。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成功与她的性格必定紧密相连,她是最自信的,也是最不自信的。

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她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改换天命,当上了皇帝,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超常的领导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武则天使用权利激发人的斗志,引领了当时时代的潮流,也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而成就了自己的大业。

武则天的领导艺术中,用人是关键所在。

规范制度发现人才,提拔会做事的人,而不是会做人的人。

只要是有才之人,任人唯贤、不拘门第、资历,能者贤者居上。

另外,武则天拥有政治家的广阔胸怀,任用贤人,不避仇怨。

其本人亦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有担当,有亲和力,有活力,有号召力。

当然,武则天的领导方法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但只要我们不苛求前人,而是用现代的观点对其人其事做一番批判的分析,扬长避短,相信总会对我们的管理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的。

百家讲坛《武则天》讲稿_蒙曼

百家讲坛《武则天》讲稿_蒙曼

百家讲坛《武则天》讲稿_蒙曼百家讲坛《蒙曼说唐:武则天》讲稿蒙曼简介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

1992 年至1999 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蒙曼。

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1999 年至 2002 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隋唐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2 年至今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及中国古代妇女史。

著有《唐代前朝北衙禁军制度研究》。

发表论、文《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公主婚姻与武周以后的政局》、、《《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

宅第》《延客与惑君》武则天的前言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她是唯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她的美貌、智慧、狡诈、狠毒、领导艺术、领袖魅力、卓越的洞见力,都为后世百姓和文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不休。

那么,一千多年后的年轻的女教授,将给她怎样的全新的诠 -1-释呢,那些挥之不去的谜题,在此间怎样被层层开解,蒙曼教授,用其独特的敏锐的女性视角,重新解读武则天,令人激动,发人深省。

历史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

而根据福柯的看法,文字中早已渗透了权力的改造。

一切历史形象,也因此都在文字中扭曲、变形。

这样看来,尽管岁月留痕,但洛阳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还是被改造最少的历史证物——据说,这尊意为光明普照的慈悲之佛,正是依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北魏以来,从荒凉边塞走来的皇帝们,一方面拜倒在佛祖脚下,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想象成法力无边的佛祖。

他们留下了开窟造像的传统:“凿石造佛,如朕”和他们一样,武则天也要当皇帝佛。

帝身。

然而,世俗和神圣毕竟不能完全等同。

佛祖拈花一笑间,礼佛的女尼幻化成了乾元殿上的皇帝,曾经的妩媚与威严也升腾为庄严与慈悲,方额广颐的女皇凝固为“相好希有,鸿颜无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的大佛。

千载之下,当我们仰望十七米高的卢舍那大佛,内心的震撼无与伦比。

这究竟是艺术的魅力,还是女皇的威灵, 同样的还有无字碑。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

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谲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

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

所幸我们这个时代有人殚精竭虑、化繁为简,让我们在时隔一千多年之后,能够轻松而愉快地了解武则天的平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位教授用这种态度读史研史传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快事!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站在历史的高点上,古老而神奇的中华文明会让我们感到惊诧,感到博大,感到自豪。

我们会问:在浩瀚如海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又是我们取几瓢之饮呢?所有的历史玄疑只有在时间的面前才会变得清澈,变得透明,而我们永远看不清的,则是时间那最最神秘的面容!今天看了百家讲坛,这次王立群教授主要讲的是“合纵连横”,说实话,刚刚听到这个词的确有点陌生,下面,我就向大家来说说什么叫合纵连横吧!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武则天》①一代女皇的人生,从这里开启

《武则天》①一代女皇的人生,从这里开启

《武则天》①一代女皇的人生,从这里开启10天听完一部名人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十点人物志开启「人物传记精华领读」栏目,提炼经典人物传记精华,带你欣赏书中核心情节与内涵,节省阅读时间,建立对原书的阅读兴趣。

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你淬炼名家的思想经验,获得改变人生的力量。

每部传记共有10天领读,每日更新一期。

《武则天》第1天来自十点人物志00:0015:39♪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韩枫朗读领读 | 不雨亦潇潇亲爱的朋友们,晚上好。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蒙曼说唐:武则天》。

在洛阳奉先寺的大殿中,有一座十七米高的卢舍那大佛,巍峨屹立在天地之间。

这座“相好希有,如月如日”的庄严宝相,始终以微笑的姿态,面对世间万物的更迭,接受芸芸众生的朝拜。

后世之人只知秉持诚心地匍匐叩拜,殊不知这“庄严宝相”正是依据武则天的形象塑造而成的。

卢舍那下,慈悲何处来;无字碑前,功过不足言。

武则天的一生,爱过恨过,胜过败过,唯独没有服输过;武则天的一生,被称颂过,被辱骂过,唯独没有自怨自艾过。

她见证了“贞观之治”的政通人和,推动了“开元盛世”的富足安乐,也亲手缔造了“皇皇武周”的不朽功业。

她从未畏惧过口诛笔伐,也不在乎后世评说,她只是在用生命践行着一个真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那么,作为一个“嫁了两代皇帝,生了两位皇帝,本身又是皇帝”的传奇女强人,武则天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出身呢?她又是如何进入到深宫的?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出身小门户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女儿像爸爸,儿子像妈妈。

我们姑且不论这句话是否科学,但对于武则天父女而言,这句话却是恰如其分的。

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文水县人。

正所谓“山西出将,山东出相”,在大族林立的山西,武氏一族只能算作是当地小姓,比平民百姓高一些,又比世家大族低一截。

低不成、高不就的家族地位使得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很是苦恼。

虽然他早年通过经商赚了很多钱,可是在那个“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中,有钱并不代表着“有地位”。

中国统治史血腥杀戮史看百家讲坛武则天有感

中国统治史血腥杀戮史看百家讲坛武则天有感

中国统治史,血腥杀戮史
——看百家讲坛有感
百家讲坛几乎是中国统治史讲坛。

中国统治史是一部血淋淋的杀戮史。

最近看了中央民族大学蒙曼副教授讲武则天,感慨颇深。

其中讲到武则天利用以来俊臣、周兴等施行酷吏政治时,给她找了个政局稳定需要的宏观理由。

结局自然是为武则天歌功颂德,说政局稳定后,重用狄仁杰位代表的贤臣治国,开辟了对贞观开元承上启下的繁荣局面。

稳定政局,难道除了血腥杀戮和镇压就没有其他的施政方式了吗?
西方有谚:不必发明另一个轮子。

理性、民主、协商、对话、妥协——希腊城邦的公民大会、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的政权建立形式——费城会议。

在2013年的今天,不应盲目肯定专制独裁、血腥杀戮的政治。

如此说来,政局不稳就是统治集团大开杀戒的堂皇理由吗?统治集团为什么不检讨自己且让其他集团和组织平等的实质性的监督自己,找出有由于持不同政见者造成的政局不稳的原因?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非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之天下。

为什么不能在共同协商、相互监督中治理国家?难道谁有枪,谁有炮就应该是统治着吗?。

百家讲坛武则天蒙曼全集百家讲坛武则天

百家讲坛武则天蒙曼全集百家讲坛武则天

百家讲坛武则天蒙曼全集百家讲坛武则天武则天(624—705)名曌(zhào),山西文水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其在位时间长,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下面是分享的百家讲坛武则天。

供大家参考!百家讲坛武则天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

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当时的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这一年,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出家为尼。

后来,唐高宗将她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也就是武则天重新入宫的第三年,高宗不顾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反对,册封武氏为皇后。

之后,武则天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

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武则天逐渐掌握中央实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公元683年,高宗病死。

不久,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公元705年,许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

同年,武则天病死,享年八十二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令人在陵前竖起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

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

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

蒙曼揭秘唐宫廷女性风貌:武则天是职场女强人

蒙曼揭秘唐宫廷女性风貌:武则天是职场女强人

蒙曼说:“武则天是空前绝后的女皇帝。唐高宗的病拖了20年,而这20年中,武则天在他的庇护下参政议政,当唐高宗死去后,大臣们早已习惯武则天执政,她开创了大唐宫廷女性的皇帝梦。”德、智、才、色是古代与现代都认可的女性魅力,现代社会,人们把她当成近代妇女解放的样板,令人羡慕的职场女强人,这就是在证明武则天的雄才大略和唐代历史的璀璨。 来自长孙皇后 “后宫贤主”
唐史上长孙皇后被誉为“后宫贤主”、“政治高参”。
蒙曼透露:“一方面长孙皇后生长在政治世家,深知其中三昧,父亲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母亲高氏是北齐皇族,她年幼喜爱诵读经书,修养身心,符合中国古代对女性最基本的要求不嫉妒,对待犯错的后宫嫔妃们都是重责轻罚,并为皇帝物色美人;另一方面她身为千古帝范唐太宗的伴侣,辅佐帝范受益匪浅,给皇帝正面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炼成了她是有智慧和权威的中国后妃的标杆。”
蒙曼揭秘 :“红妆时代”是怎样炼成的
长孙皇后 “后宫 贤主”杨贵妃 合格的艺术家
历史 上,研究女性装束样貌的材料最多来源是宫廷女性。唐代是宫廷女性大放异彩的时代,各类宫廷女性的典范都能找到代表,有‘贤内助’长孙皇后、‘政治女强人’武则天 、‘宫廷才女’上官婉儿、‘温柔伴侣’杨贵妃。”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本月24日作客“名家论坛”,同武汉读者共赏“大唐宫廷女性风貌”,揭秘“红妆时代”是怎样炼成的。
杨贵妃 合格的艺术家
四大美人之首的杨贵妃则与长孙皇后截然不同,杨贵妃到底是温柔伴侣还是红颜祸水?蒙曼认为她是李隆基的温柔伴侣、解语花,李杨之间有爱情,但不是纯粹的爱情。
蒙曼指出:“正是唐玄宗晚年享乐的心境与杨贵妃天真颖悟的个性相同,杨贵妃才会得宠,如果杨贵妃早生20年李隆基肯定不会要杨贵妃,原因在于杨贵妃只对感情玩乐专注,而缺乏政治素质。”杨贵妃是合格的艺术家和不合格的领袖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曼:精彩评说武则天
蒙曼,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因主讲“武则天系列”而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蒙曼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解读唐史,评说武则天,不仅激发了广大听众对一代女皇的兴趣,而且加深了人们对唐代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和认识。

蒙曼讲解历史,精彩纷呈;评说人物,妙语连珠,充分展示了一位学者和教师的独特史观和高超口才。

一、设问——精确的导入语
蒙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会简单地按照时间线索去讲述,也不会平铺直叙地介绍事件的起落,而是带着问题讲,用悬疑吸引读者。

”这正是她评说武则天的一大特点。

蒙曼特别喜欢在每一讲的开头和结尾,运用设问的方式生发悬念,以引起听众对历史真相和人物命运的探究兴趣,从而导入正题。

例如,她在讲第一集《则天家世》的开头,说了这样一段话:
武则天是一个奇迹。

她在一个几千年来一直教导女子顺从的世界里雄飞高举,君临天下。

在她的时代,禁区可以突破,命运可以改变,激情和梦想造就了千古流芳的大唐气象;在她的身后,正史和野史,留下了种种扑朔迷离的记载,给这位传奇女子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是时代造就英雄,还是性格决定命运?
蒙曼首先运用精确凝炼的语言,从人物业绩、时代气象和史书记载三个方面,概述了武则天的人生奇迹。

然后用“是时代造就英雄,还是性格决定命运”这一选择性的设问句,一下子就引发了听众对唐朝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关注兴趣和探究热情。

这不仅是一个精确的总体性导入,而且在接下来发出一连串疑问之后,自然地导入到对武则天家世的从头叙说。

同时,蒙曼还十分善于在每一讲的结尾,通过设问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例如,她在讲第八集《两种命运》的结尾,这样说道:
到此为止,拥武派已经进入最高层,反武派也出去了三个,只差一条大鱼——长孙无忌还没有离开中央。

天罗地网已经张开,尊为国舅、贵为宰相的长孙无忌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请看下集:国舅之死。

蒙曼在总括了前述内容之后,用一句设问引发听众对长孙无忌命运和结局的关注,这样就自然地导入到下集《国舅之死》。

此外,蒙曼还常常在讲述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随处设问生疑,这样层层设疑,大大增强了叙史说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二、论断——精妙的辨析语
评说历史人物,必然会涉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蒙曼的高明之处在于,她不仅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而且善于运用精妙的辨析语言进行推理,从而对此类问题作出论断。

例如,她在讲第三集《狐媚惑主》的时候,这样辨析李治在感业寺与武则天见面的表现:现代许多学者不太相信《唐会要》的记载,他们的理由是,忌日行香是国家礼典,李治的随员肯定不少,感业寺的尼姑当然也不止武则天一个。

他们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场合激情对立呢?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必定发生过,理由有三:
第一,文本的理由。

《唐会要》是一本经得起推敲的史书,保存了唐朝大量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它和现在街头小报不一样,不是专讲绯闻的,没有必要制造这么一个谣言出来。

第二,人情的理由。

武则天在感业寺待了一年,她盼什么?她就盼李治来呀,盼星星盼
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阳,这太阳就是李治。

现在李治真的来了,她怎么不张开双臂拥抱光明?再说了,君心难测,他今年想着你,明年可能就想着别人了,所以皇帝好不容易来这么一次,怎么能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性格的理由。

武则天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

她的父亲当年就肯冒身家性命之险追随李渊造反,武则天本人在唐太宗时代,也有出位之举。

她不怕赌博,愿意赌上一把。

所以这个时候,她是纵使身边有千军万马,我的心中只有你。

两个人就这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了。

蒙曼首先举出现代许多学者的看法和理由,然后作出自己的论断“这件事必定发生过”,接着从文本、人情和性格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妙的辨析。

在推理的过程中,她既运用了严谨的考证语言,也使用了通俗的口头语言,同时还穿插和引用了一些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的现代唱词和古典诗句,比如“盼星星盼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等,再加上对比、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辨析语言的吸引力和表现力,使原本有些枯燥的学术论述,变得灵动多姿,情趣盎然,从而大大增强了推理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这无疑是蒙曼说史语言的一大特色。

三、概括——精当的评价语
说史,少不了要对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进行评价,这无疑是显示主讲人学识水平和思考能力的一个关键。

蒙曼就特别善于在叙说某一人物或事件之后,运用概括的方法,对其做出精当的评价,以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学术眼光。

例如,她在讲《神龙政变》一集的结尾,这样说道: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神龙政变呢?我想,至少能够得到三个结论:
第一,神龙政变直接针对的对象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并不是武则天本人。

对于政变参加者而言,政变的目的只是为了扫除二张兄弟对政治的影响,结束武则天的统治只能算是政变的一个副产品。

第二,武则天既定的政治目标就是回归李唐王朝,政变并没有改变这个目标,相反,它只是提前实现了这个目标。

第三,政变是反对=张兄弟的大臣和受到威胁的李唐皇室成员合作的产物。

在这次合作中,大臣中的核心分子发挥了主导作用,特别是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哞和袁恕己,他们在政变后都受封为王,权倾朝野;而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通过参与政变,势力也大为提高;而且政变本来针对的不是武则天,武则天娘家的势力也没有在这次政变中受到冲击。

所以在政变之后,恰恰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蒙曼首先阐述了政变的目的与“结束武则天的统治”之间的关系,接着指出了政变与武则天既定的政治目标的一致性,最后剖析了政变参与者发挥的作用,及其政变后各方力量发展变化的态势。

她运用唯物史观得到的这三个结论,其实就是对“神龙政变”这一标志着武则天政治生涯结束的重大事件的精当评价。

这样评价,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充分显示了蒙曼独特的历史见解和高度的概括能力,既符合历史的真实,又揭示了事件的实质,显然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这一事件对历史进程和人物命运的重大影响。

易中天教授说过这样的话:“蒙曼大概是为讲坛而生的吧!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她举重若轻地娓娓道来,让我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凡是听过蒙曼主讲武则天的人,都会觉得这并非溢美之辞。

蒙曼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历史,凭不凡的口才评说人物,确实令人感佩不已,赞赏有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