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病毒试题
第3章病毒1

2)根霉属(Rhizopus)
分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经常出现在淀粉质 食品上,引起馒头、面包等发霉变质。 形态特征:与毛霉相似,菌丝也为白色、无隔 多核的单细胞真菌,多呈絮状。 主要区别:根霉有假根和匍匐枝,与假根相对 处向上生出孢囊梗。孢子囊梗与囊轴相连处有 囊托,无囊领。
根霉属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霉形态
病毒的特性
4) 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只能在宿 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 质及代谢系统,完成核酸的复制和 蛋白质的合成,然后再装配成病毒 颗粒; 5) 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 看见,大小为纳米级。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及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病毒粒子(viron):指宿主细胞外,形 态成熟或结构完整具有侵袭力的病 毒颗粒。
病毒的结构 廿面体对称: 壳体一般为廿面体 (20个面,30条边和12 个顶角),形态为球状。 腺病毒的壳体是这种结构 的典型代表,它由252个 球形的壳粒排列成一个有 廿面的对称体。
病毒的结构
复合对称 :(蝌蚪状) 由两种结构组成,既有 螺旋对称部分,又有立方 体对称部分。如大肠杆菌 的T偶数噬菌体是由椭圆 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 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 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
3、子囊菌亚门
1)酵母菌
分布:经常生长在含糖的基质上,如水果、蔬菜、 花蜜,也可从土壤、牛奶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到。 形态:单细胞,一般呈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 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有粘稠性,多数呈乳白色。 无性繁殖:芽殖和裂殖 有性繁殖:子囊孢子
用途:广泛,可用来发面做馒头、面包和酿酒, 也可用来制取甘油、有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等。 常见菌种:酿酒酵母、椭圆酿酒酵母等
4)虫草属(Cordyceps)
本属最常见的是冬虫夏草,它寄生在鳞翅 目昆虫的幼体上,被害的昆虫(如尺蠖)冬 天钻入土内,夏天虫草菌从被害群体生出一 有柄的子座(即所谓的草)。 此菌分布在我国西部省区,以四川产量最 大。冬虫夏草是一种有价值的中药,具有补 精益髓、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等功效。
第三章 病毒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病毒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包涵体:当病毒颗粒大量聚集并使宿主细胞发生病变时,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构造并能用光镜观察的特殊群体,称为包涵体。
2.噬菌斑:将噬菌体与敏感宿主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宿主细菌菌苔上出现的一个个透明圈或负菌落,称为噬菌斑。
3.烈性噬菌体:短时间内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通过裂解寄主细胞而释放出来的噬菌体,被称为烈性噬菌体。
4.温和噬菌体:某些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将自身核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核染色体上,随宿主细胞核基因组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并不引起寄主细菌裂解,称作温和噬菌体。
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6.溶源性: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与宿主菌共存的特性称为溶源性或溶源现象。
7.溶源菌:是指在核基因组上整合有前噬菌体,能正常生长繁殖而不被裂解的细菌。
8.病毒多角体: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呈多角形的包涵体,称为多角体。
9.类病毒:是由单链共价闭合环状RNA分子组成,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10.拟病毒:是一类包裹于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11.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二、包涵体和噬菌斑各有何实践意义?答:1、包涵体是病毒颗粒的群体形态,有助于对病毒的分离、纯化、鉴别和计数等许多实际工作。
由于不同病毒包涵体的大小、形状、组分以及存在于宿主细胞中的部位均不同,所以包涵体可用于病毒的快速鉴别和某些病毒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2、噬菌斑有一定的形态,可用作该噬菌体的鉴定指标,也用于纯种分离纯化和计数。
三、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答: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
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菌体样品的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下保温。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复习题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非细胞类生物分为和。
2、病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__ _ _和___ _ __,有包膜的病毒还含有__ __和__ ___。
3、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大致可分为___ _、___ ___和____ _ __三类。
4、噬菌体的基本形状、和。
5、病毒根据宿主不同,可分为、和。
6、核衣壳有和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1、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A.10nmB.100nm左右C.300nmD.10-300nm答:( )2、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A. mB.nmC.mm 答:( )3、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A.球形B.蝌蚪形C.杆状D.丝状答:( )4、二十面体对称形式的病毒粒典型代表是()A、TMVB、腺病毒C、噬菌体D、狂犬病毒5、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答:( )6、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A.脂类B.多糖C.蛋白质答:( )7、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A.DNA和RNAB.DNA或RNAC.DNAD.RNA答:( )8、最先发现病毒的是: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吕文虎克答:( )9、在-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A.以小时计B.以天计C.以月计D.以年计答:( )10、昆虫病毒主要靠( )感染A.接触B.口器C.伤口答:( )11、CPV是A.颗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答:( )12、NPV是A.核多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颗粒体病毒答:( )13、GV是:A.无包涵体病毒B.颗粒体病毒C.核多角体病毒答:( )14、核多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sRNA病毒D、ssRNA病毒答:( )15、质多角体病毒是:A、dsDNA球形病毒B、ssDNA球形病毒C、dsRNA球形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 )16、颗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sRNA杆状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 )17、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第三章 病毒性疾病

B.10%以上
C.50%以上
D.80%以上
E.极少数
5.HSV原发感染中:
A.90%为隐性
B.10%为隐性
C.20%出现临床表现
D. 半数出现临床表现
E.20%为隐性
6.生殖器疱疹是由:
37.单纯疱疹病毒
38.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9.人类乳头瘤病毒
X型题
40.HSV—Ⅱ型病毒主要引起:
A. 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感染
B.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感染
C. 新生儿的感染
D. 内脏器官(如脑)的感染
E.口腔单纯疱疹
第三章 病毒性皮肤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病毒性皮肤病病原体不是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是:
A.寻常疣
B.尖锐湿疣
C. 扁平疣
D.传染性软疣
E.跖疣
2.HSV经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机体后,可潜伏于:
A. 局部感觉神经节
D.面瘫、病毒性角膜炎,外耳道疱疹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E. 一个人一生中只会发生一次带状疱疹
51.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的病毒是:
A. 人乳头瘤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 传染性软疣病毒
E.RNA病毒
27.新生儿单纯疱疹
28.尖锐湿疣
C型题
问题29—31
A.人是惟一的自然宿主
B.猴是惟一的自然宿主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29.单纯疱疹
30.扁平疣
31.尖锐湿疣
问题32—35
微生物学练习03--病毒

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一、名词解释1、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2、病毒粒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3、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全的病原体。
4、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5、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6、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使宿主体内现有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感应性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7、噬菌斑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指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由于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8、效价(噬菌斑形成单位)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9、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10、前噬菌体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前噬菌体状态11、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12、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13、溶源菌☆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能相互长期共存,一般不会迅速裂解的宿主细菌14、裂解性周期☆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15、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二、判断题1、一种病毒的基因组含有DNA和RNA。
( 错)2、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 错)3、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时,蛋白质和核酸同时进入宿主细胞。
( 错)4、朊病毒是只含有传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传染病学――第三章 第三节 人轮状病毒感染

传染病学――第三章第三节人轮状病毒感染一、填空题1.轮状病毒可分为_______个组。
引起人感染致病的主要属_______ 组和____ ___组。
2._______组引起婴幼儿腹泻,_______组轮状病毒主要引起成人腹泻。
3.轮状病毒属_______基因组为_______。
二、选择题1.A1型题⑴ 关于轮状病毒及其感染,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引起婴幼儿腹泻和成人腹泻的轮状病毒形态不同B.成人轮状病毒最早由我国发现C.发病第一天即可有传染性D.主要通过粪-口传播E.A组轮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⑵ 轮状病毒性婴幼儿急性胃肠炎临床特点是:A.多数以发热起病B.先有腹泻再出现呕吐C.大便每日10~20次D.多为黄色水样便,常伴有粘液的脓血E.病程多为7~10d⑶ 除下列哪项外,A组轮状病毒感染均可引起:A.婴幼儿急性胃肠炎B.免疫低下成人慢性轮状病毒性肠炎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D.婴儿脑炎、脑膜炎E.成人急性肝炎⑷ 关于成人轮状病毒性感染,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21~40岁多见B.流行和暴发流行多发生于4~7月C.病毒主要侵犯空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D.显性感染仅见于我国大陆E.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预防⑸ 成人轮状病毒性感染的特点是:A.大便多为10次以上B.可发生在冬季;C.黄色水样便,伴里急后重D.呈自限性,病程5~7dE.多先出现呕吐,后出现腹泻⑹ 人轮状病毒时,最重要的治疗是:A.早期抗病毒治疗B.退热治疗C.轮状病毒抗体的治疗D.补液为主的对症治疗E.并发症的治疗⑺ 关于人轮状病毒感染,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大便多为黄色水样便,量较大B.大便镜检多无异常C.血清抗体的检查,以特异性的IgG抗体的诊断价值较大D.电镜下见到特殊的车轮状病毒颗粒可确诊E.检查粪便中的病毒抗原能区别不同的轮状病毒感染⑻ 关于人轮状病毒感染,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轮状病毒感染者病毒量多,病毒分离阳性高B.双份血清的抗体滴度有4倍增高有诊断意义C.检查粪便中的病毒抗原可以确定诊断D.检测粪便中的病毒核酸可以确定诊断E.血中分离到轮状病毒可以确定诊断2.B型题A.秋冬季多见B.无痛性腹泻C.粘液血便D.发热、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E.果酱样大便① 人轮状病毒感染② 菌痢③ 霍乱④ 阿米巴痢疾参考答案及分析一、填空题1.A-G7,A,B2.A,B3.呼肠病毒科,双股RNA二、选择题1.A型题⑴ A试题分析:引起婴幼儿腹泻和成人腹泻的轮状病毒形态是基本一致的。
2019年精选沪科版高中第一册生物第3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第3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

2019年精选沪科版高中第一册生物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3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六十九第1题【单选题】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甲型H1N1流感病毒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对叶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TMV的遗传物质是RNAB、单独使用病毒的蛋白质也能使烟草感染C、该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跟踪构成TMV的物质去向D、烟草叶片受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接种的病毒进行了逆转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病毒不具备的特征是( )A、仅由蛋白质、核酸组成B、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中C、有独立的能量代谢系统D、能侵染并在宿主细胞内寄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B、用^14C标记的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可以证明C原子的转移途经是:CO2→C3→糖类C、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可以用来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D、用^32P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可以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用TMV型的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HRV型的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的类似杂种新品系侵染烟草后,烟草所患花叶病的症状是( )A、TMV型症状B、HRV型症状C、无症状D、两种综合症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为DNAB、都为RNAC、DNA或RNAD、DNA和RNA【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A、B、C、D、【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如图示,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用E去侵染叶片F时,在叶片F上所患病的症状与( )相同.A、C和DB、C或DC、CD、D【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荚膜有毒B、将杀死后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R型细菌有毒C、从S型细菌中提取蛋白质、多糖和DNA,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DNA是遗传物质D、用^15N和^32P这两种同位素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然后侵染烟草叶片.通过示踪观察可以得出: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在探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试验。
第三章病毒

(四) 装配:
装配是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质在宿主细 胞内合成子代病毒粒子的过程。 大多数DNA病毒的装配是在细胞核中进 行(痘病毒等除外),大多数RNA病毒 在细胞质中进行;有被膜的病毒从细胞 中获得被膜。
(五) 释放:
释放是病毒粒子从感染细胞内转移到外 界的过程。方式一般有两种: (1) 没有被膜的DNA或RNA病毒,在 装配完成后合成溶解细胞壁的酶,以裂 解寄主细胞的方式使子代病毒一齐释放, 如:T4等。释放量一般在100---100000个 左右。病毒可反复感染周围细胞,从而 使寄主出现空斑、枯斑或其它症状。 (2) 有被膜的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多 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 (3)植物病毒依靠胞间连丝在细胞间扩散。
二、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细菌:
如大肠杆菌入噬菌体只是将其DNA整合在寄主细胞的 核酸分子中,并随寄主细胞的分裂而分配到子细胞中, 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又把整合在寄主染色体 上的噬菌体或病毒核酸称为原(前)噬菌体或原(前) 病毒,而含有原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源性细菌。 溶源细菌对同源噬菌体有免疫性,即从一种溶源菌中 释放的噬菌体不感染同一种溶源菌。因此要测定溶源 菌中的噬菌体必须在溶源菌平板上同时加入敏感的非 溶源性指示菌。 温和性噬菌体一般用括号()表示,写在寄主细菌菌 株号的后面。如E、coliK12(入),表示入噬菌体是 一种温和噬菌体,寄生在大肠杆菌K12菌株细胞内。 细菌溶源化和非溶源化主要取决于温和噬菌体的CI基 因。若CI突变则会裂解细菌细胞。
(三) 生物合成:
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两 部分。大部分DNA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合成 DNA,在细胞质内合成蛋白质,绝大部分RNA 病毒其RNA和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也有少数 例外情况。 有些病毒的生物合成必须依靠另一种病毒的 帮助,如腺病毒卫星病毒,尽管它也有自己的 DNA,但不能单独在寄主细胞内增殖,只有与 腺病毒一起存在时才能在核中自由复制。腺病 毒又称助长病毒,病毒卫星病毒又称缺损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病毒试题一.选择题30569.多数病毒粒子的大小为A.10nm,B.100nm左右C.300nmD.10-300nm答:(B)30570.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A. mB.nmC.mm答:(B)30571.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A.球形B.蝌蚪形C.杆状D.丝状答:(B)30572.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A.蛋白质B.RNAC.DNAD.DNA和RNA。
答:(B)30573.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答:(B)30574.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A.脂类B.多糖C.蛋白质答:(A)30575.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A.DNA和RNAB.DNA或RNAC.DNAD.RNA答:(B)30576.最先发现病毒的是: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吕文虎克答:(C)30577.在-70℃时病毒的保存时间为:A.以小时计B.以天计C.以月计D.以年计答:(C)30578.昆虫病毒主要靠()感染A.接触B.口器C.伤口答:(B)30579.CPV是A.颗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核多角体病毒答:(B)30580.NPV是A.核多角体病毒B.质多角体病毒C.颗粒体病毒答:(A)30581.GV是:A.无包涵体病毒B.颗粒体病毒C.核多角体病毒答:(B)30582.核多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sRNA病毒D.ssRNA病毒答:(A)30583.质多角体病毒是:A.dsDNA球形病毒B.ssDNA球形病毒C.dsRNA球形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C)30584.颗粒体病毒是:A.dsDNA杆状病毒B.ssDNA杆状病毒C.dsRNA杆状病毒D.ssRNA杆状病毒答:(A)30585.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菌B.酵母菌C.霉菌答:(A)30586.病毒的分类目前以为主A.寄主B.形态C.核酸答:(C)30587.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A.烟草花叶病毒B.痘苗病毒C.疱疹病毒D.流感病毒答:(A)30588.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A.游离于细胞质中B.缺陷噬菌体C.插入寄主染色体答:(C)30589.溶原性细菌对具有免疫性:A.所有噬菌体B.部分噬菌体C.外来同源噬菌体D.其它噬菌体答:(C)30590.昆虫病毒体的多角体能溶于A.乙醚B.氯仿C.稀氨水答:(C)二.判断题30591.λ噬菌体和PI噬菌体都是温和噬菌体答:(对)30592.λ噬菌体和PI噬菌体插入寄主染色体时都有特定位点。
答:(错)30593.原噬菌体即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
答:(对)30594.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答:(对)30595.T4噬菌体粒子的形态为杆状。
答:(错)30596.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ssRNA。
答:(错)30597.所有昆虫病毒的核酸都是dsRNA.答:(错)30598.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答:(对)30599.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答:(错)30600.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答:(对)30601.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答:(错)30602.温和噬菌体的毒性突变体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和一般的毒性噬菌体一样。
答:(对)30603.噬菌体核酸既有单链DNA、双链DNA,又有单链RNA、双链RNA。
答:(错)30604.各种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时释放出约100个病毒粒子.答:(错)30605.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答:(对)30606.(+)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答:(错)30607.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答:(对)30608.无封套的病毒对多种常用消毒剂抗性较强.答:对()30609.带封套的病毒不容易被脂溶性消毒剂破坏.答:(错)30610.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脂溶剂破坏.答:(对)30611.植物病毒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感病植株细胞内形成包含体.答:(对)30612.非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堆叠而成答:(错)30613.非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与细胞组分混合而成.答:(对)30614.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堆叠而成.答:(对)30615.结晶性包含体是由病毒粒子与细胞组分混合而成.答:(错)30616.朊病毒(奇异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答:(对)三.填空题30617.能使病毒变性失活的物理因素有____X射线______、_____r射线_____、____紫外线_____及____高温______。
30618.病毒在寄主体外,很易因外界环境如高温,射线等作用而____变性失活______;带封套的病毒容易被_____脂_______溶剂破坏,因而可用消毒剂如____甲醛____来消毒。
30619.最先发现噬菌体的是____陶尔特______,他在培养_____金黄色葡萄球菌____时在菌苔上发现了透明斑点.30620.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5细胞会发生____自发裂解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_____温和噬菌体_____变成了____烈性噬菌体______的缘故。
30621.病毒在____50-60℃______的温度下,几分钟内就会___变性失活_______。
30622.温和噬菌体能以_____原噬菌体____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____溶源_____细胞,该细胞具有______免疫性____、_____复愈性____、_____自发裂解_____、___诱导裂解_____、_____遗传性____等几个特征(填三个特征即可)。
30623.毒性噬菌体入侵寄主的过程可分为___吸附____、____侵入______、_____复制_____、_____组装_____、_____释放_____等五个阶段。
.30624.TMV病毒粒子的形状为_____杆状_______,所含核酸为______ssRNA_________。
30625.T4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______尾鞘收缩________将_____核酸_______注入寄主细胞。
30626.检查细菌是否被噬菌体感染的方法,通常是____________观察菌苔是否能出现透明空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细菌液体培养物是否变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27.病毒的蛋白质除了构成壳体以外,还与病毒的____吸附______有关,有些则是一些酶,如_____溶菌酶______,与溶解细菌细胞壁有关。
30628.____RNA______病毒以____单______链为多;____DNA______病毒以____双______链为多。
30629.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即_____DNA_____或____RNA______;植物病毒多为_____RNA_____病毒;噬菌体多为_____DNA_____病毒。
30630.病毒是一种无___细胞______结构,能通过___细菌过滤器_____,严格寄生于____活细胞______的超显微生物。
30631.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发现了____烟草花叶病毒(TMV)______,1935年美国人____斯坦莱______提取了该病毒的结晶并获诺贝尔奖。
30632.类病毒是美国的_____迪纳_____在研究____马铃薯纺锤块茎病______时发现的.30633.病毒的核壳体结构是:外壳是____蛋白质______,壳体内是____核酸_____,二者共同构成____核体壳______;有些大型病毒____壳体______外还包有包膜,主要由____脂类______或_____脂蛋白_____组成。
30634.一个寄主细胞被一种噬菌体_____饱和_____吸附后并不妨碍它和另一种噬菌体的_____再吸附_____。
30635.大多数DNA动物病毒的核酸在_____细胞核内_____复制,蛋白质在_____细胞质内_____合成,病毒粒子的组装在____细胞核内______完成。
30636.由于噬菌体的_____寄主_____容易在控制条件下培养,与动植物寄主相比有许多优越性,所以____噬菌体______在病毒的研究中很受重视,而且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
30637.病毒分类依据是_______核酸类型及结构_______、______核壳体的形态_______、______有无包膜_______及_____大小_____。
30638.病毒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酶,在寄主细胞外不能独立地进行____新陈代谢______和_____复制_____只有在活_____寄主细胞_____中才表现生命活性,因而是严格的____寄生______生物.30639.组成壳体的壳粒基本上有两种排列方式:DNA病毒一般为____立体对称排列______,RNA病毒一般为_____螺旋对称__________。
30640.病毒结晶含有____蛋白质______和____核酸______两种成分.30641.λ噬菌体所含的核酸为____dsDNA______,粒子形态为____具六角形头不可收缩的长尾______.30642.颗粒体病毒的核酸为____dsDNA______,包含体中的病毒粒子为_____杆状______,包含体内有____1-2_____个病毒粒子。
30643.质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_____dsDNA_____,包含体中的病毒粒子为_____球形_____,包含体有_____多个_____病毒粒子。
30644.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为____dsDNA______,包含体中病毒粒子常为_____杆状_____,包含体含有_____多个_____病毒粒子.30645. x174病毒粒子的形态为____球形______,核酸为___ssRNA______。
30646.fd病毒粒子的形状为____线状______,所含核酸为____ssDNA______。
30647.烈性噬菌体以____核酸复制_____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以将其分为_____潜伏期____,____裂解期______,_____稳定期_______等三个时期。
30648.在病毒生物合成中,病毒结构蛋白质是由子代____DNA______转录的_____mRNA_____翻译出来的。
30649.λ噬菌体可以整合在寄主细胞染色体上的_____gal_____和____bio______基因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