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将网络视频服务器与监控中心之间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数据传送,实现实时的远程图像传送和远程监控的目的。

监控中心可以任意调看一台或多台监控设备采集的现场实时图像。

网络视频服务器可根据线路速率及监控需要来调整图像质量和传送速率。

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它进行远程设置和控制云台、镜头等。

系统组成无线监控系统主要由;无线网桥、天线、避雷、防水、视频服务器、摄像机、室外云台、室外解码器、护罩等组成。

系统优势1、综合成本低,只需一次性投资,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往往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开阔地等特殊地理环境,对有线网络、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有线的施工周期将很长,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这时,采用无线网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迅速收回成本的优点。

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新的监控点加入到现有网络中,不需要为新建传输铺设网络、增加设备,轻而易举地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3、维护费用低,无线网络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

4、系统功能强大、利用灵活、全数字化录像方便于保存和检索。

根据监控中心存储空间的大小、图像采集的尺寸、质量和频率,可记录长达几小时到几个月的录像数据。

用户可对记录下来的录像数据进行播放、定位及快放、慢放等操作。

5、在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了客户端的软件或通过IE浏览器,赋予不同级别的用户不同的权限,所有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操作。

6、监控人员可任意控制和观察某一摄像头采集的实时动态图象场景,远程调节摄像头的焦距、光圈、景深,控制云台全方位单步微调或连续快调。

7、多画面显示、双向通话:监控中心显示屏的画面可单画面,多画面循环显示,也可手动单画面显示切换,并可与监控点控制室双向通话或监听。

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在商业、工业、社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具有智能化、全方位、高清、实时、安全等特点的综合性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室外、地下、天空等各种场景的监控和管理。

本文主要讨论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系统构成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

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传感器、LED灯、心电图仪等,用于采集场景信息;后端设备包括:监控主机、视频处理器、存储设备、管理软件等,用于处理和管理前端采集的信息。

摄像机是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最核心的设备,它负责对室内、室外、地下、天空等各种场景进行拍摄和录制。

传感器则可以探测声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参数,通过监测环境数据调整摄像机拍摄方式,使得视频质量更加清晰。

LED灯则可以作为补光设备,增强摄像机的拍摄范围和清晰度,实现全天候监控。

心电图仪则用于人体生理信号的监测,如心电波上传,以实现人体健康监护。

监控主机是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掌控中心,它负责对前端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视频处理器则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解码、压缩、加密等处理,提高视频播放速度和视觉质量。

存储设备则是存储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它用于存储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可以设置循环录播和定时录制等方式,提高存储容量和删除效率。

管理软件则是控制摄像机、传感器、音响等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帮助管理员更方便地管理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

二、系统设计1. 前端设备的布置在设计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前端设备的采集范围、采集角度和采集质量等因素。

因此,需要将前端设备放置在适宜的位置,并根据室内、室外等场景区分。

在安置前端设备时,必须保证设备保证稳定、不易抖动,保证视频质量。

2. 监控主机的选型在选购监控主机时,需要考虑到主机的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因素。

主机的处理器速度要快、性能要强,存储和传输速度要快,以满足高清视频播放的需求。

网络视频监控设计规划方案

网络视频监控设计规划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 系统概述 (3)2. 设计原则及依据 (3)2.1. 设计原则 (3)2.2. 设计依据 (4)2.3. 系统组成 (5)2.4. 系统设计思路 (5)2.5. 系统结构 (6)2.6. 系统功能 (7)3. 系统详细设计 (8)3.1. 前端监控点位设计 (8)3.1.1. 前端监控点设备要求 (8)3.2. 传输子系统设计 (10)3.2.1. 传输方式的类型 (10)3.2.2. 电源及控制信号传输 (11)3.3. 监控室设计 (11)3.3.1. 显示系统设计 (11)1.系统概述随着IP网络或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

视频监控系统防患于未然,用来实现较周密的外围区域及建筑物内重要的区域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益。

作为现代化管理有力的辅助手段,视频监控系统将现场内各现场的视频图像传送至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可客观地对各监察地区进行集中监视,发现情况统一调动,节省大量巡逻人员,还可避免许多人为因素。

并结合现在的高科技图像处理手段,还可为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有了良好的环境,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设计原则及依据2.1.设计原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时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其具有以下原则:●先进性: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

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视频监控系统逐渐从传统的硬件设备转向分布式系统架构。

本文将深入探讨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架构、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实时监控和远程访问等关键技术与方法。

1. 引言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既可以用于公共场所的安全监控,也可以用于企业和个人的财产安全监控。

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着单点故障、数据存储受限、实时监控受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2. 系统架构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采取分布式架构,将视频监控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并通过网络连接多个监控节点,实现任务的并行处理。

系统架构包括监控服务器、监控节点、存储节点和客户端等组成部分。

2.1 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任务调度、数据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功能。

它通过网络连接监控节点和存储节点,将监控节点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存储节点进行存储,并将存储的视频数据提供给客户端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访问。

2.2 监控节点监控节点是视频采集设备的集成,包括摄像头、视频采集卡和视频编码器等。

监控节点负责将视频数据传输给监控服务器进行处理,并接收监控服务器下发的任务指令。

存储节点是用于存储视频数据的设备,可以是本地硬盘、网络存储设备或云存储服务。

存储节点负责接收监控服务器传输的视频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存储管理,以满足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2.4 客户端客户端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可以是PC、手机、平板等。

客户端通过与监控服务器的通信,实时接收视频数据并进行展示和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回放、告警处理和远程访问等操作。

3.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使用采集卡和专用线缆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而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则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3.1 网络传输协议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使用常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如TCP/IP、UDP等。

毕业设计论文视频监控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视频监控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视频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了保障社会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利用网络摄像机和软件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视频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存储录像、智能识别等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安全防控能力,为社会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摄像机、实时监控、远程监控、智能识别1.引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监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安全的需求,而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图像和视频的实时传输和分析,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和及时的安全保障。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套功能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系统设计2.1硬件部分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网络摄像机,它能够将拍摄到的图像和视频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

网络摄像机的选择要考虑画质清晰度、传输稳定性和安装方便性等因素。

2.2软件部分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是通过编程实现视频的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存储录像和智能识别功能。

通过编写相关的算法和接口,能够对视频进行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智能化的处理。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远程访问系统,并实现对视频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3.系统实现系统的实现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3.1硬件的搭建和连接:首先要选购合适的网络摄像机,并将其连接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

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和稳定。

3.2软件的开发和调试:通过使用编程语言和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编写视频监控系统的相关功能。

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3.3功能的扩展和优化: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扩展和优化。

比如增加更多的摄像机连接,实现多点监控和控制。

或者引入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智能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

4.系统评估与分析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

主要包括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性、易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 功 能 , 将 所 有 接入 的摄 像 机 图像 以 十六 画 面 的 形 可 式通 过 校 园局域 网传 往 主 控 中心 的服 务 器 进 行 储存 , 远 程 终端 可 通过 网络访 问中心 的 服务 器 实现 图像 的远 程调 用 ; 时主 控 中心 的 控 制信 号 亦 通 过 专 用 光 纤 网进 行 传 同 输 ,实 现 主 控 中心对 分 控 中心 的 远程 控 制 。 专 用 光 纤 网 :从 硬 盘 录 像 机 输 出 的十 六 画 面 图 像 经 光 端 机 转 化 成 光 信 号 后 ,发 往 中 心 ,利 用 视 频 矩 阵 控 制 器 将 从 分 控 中心 传 输 过 来 的 十 六 画 面 依 次 显 示 于
进行详细的说 明。
由于 学 院 的 面积 大 , 系 统 实行 两级 管 理 模 式 , 本 即 主 控 中心 与分 控 中心 两 级 网 络 。 主 控 中 心 : 校 安 保 中 心设 于 2号 教 学 楼 内 。 学 分 控 中 心 :教 学 楼 群 分 控 中心 、 行 政 大 楼 分 控 中 心 、食 堂 分 控 制 中心 、公 寓 楼 分 控 中心 、体育 场 馆 分 控 中心 、活 动 中 心分 控 中心 、影剧 院分 控 中心 。
监视墙上 。
三 、系统模块的实现
集 美 大 学 诚 毅 学 院 分 为 生 活 区 和 教 学 区两 部 分 , 而 生 活 区 由公 寓楼 、活 动 中心 、 厅 和 体 育 馆 组 成 , 餐 教 学 区 由教 学 楼 、实 验 楼 和 行 政 办 公 楼 组 成 。两 部 分 的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普资讯
广角 ・ 方案选型
同 时为 校 园的安 全 提 供 良好保 障手 段 , 过对 学 校 主 大 通

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安全监控解决方案,可以在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和事件回放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的选择、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划分等。

1.硬件设备选择在设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来实现视频采集、传输和存储等功能。

常见的硬件设备包括:-摄像头:选择高清晰度、低噪声、具有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摄像头,以确保视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视频编码器:选择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格式(如H.264、H.265)的视频编码器,以实现视频的压缩和传输。

-网络交换机:选择支持高带宽和多接口的网络交换机,以满足大规模视频传输的需求。

-存储设备:选择高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硬盘阵列、网络存储器等,以实现视频的长期存储和备份。

2.系统架构设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前端采集、中心管理和后端存储等模块。

具体架构如下:-前端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和视频编码器等设备,负责将视频信号采集并传输到中心管理模块。

-中心管理模块:包括视频分析、远程控制和事件回放等功能。

该模块负责接收和存储前端采集的视频信号,并提供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的功能。

-后端存储模块:包括存储设备和备份设备等,负责将视频存储到硬盘或网络存储器中,并提供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3.功能模块划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涵盖了多个功能模块,需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设计。

常见的功能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负责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

-视频分析模块:通过图像识别、运动检测和区域监控等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提供相关的告警和报警功能。

-远程控制模块:通过网络和手机等终端,实现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事件回放模块:提供历史视频回放和功能,可以方便地查找和播放存储在后端存储设备中的视频录像。

4.系统性能优化为了提高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手段,如:-网络带宽优化:通过合理调整视频编码参数(如码率、帧率等),可以减少视频数据传输所占用的网络带宽,并提高传输效率。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在当今社会,安全防范意识日益增强,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企业、学校、公共场所还是家庭,都离不开一套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实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呢?接下来,让我们逐步探讨。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视频监控系统之前,首先要明确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监控的区域范围、监控的目标对象、监控的时间要求以及对图像质量和存储时长的期望等。

例如,对于一个工厂来说,可能需要重点监控生产车间、仓库、出入口等区域,以防止盗窃、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对于学校,可能需要关注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场所,保障师生的安全。

而对于家庭用户,可能更关注门口、客厅、阳台等位置。

此外,不同的用户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有些场景可能只需要能分辨出人员和物体的大致轮廓,而有些关键区域则需要高清、甚至超高清的图像,以便能够清晰地识别细节。

二、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存储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1、前端设备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护罩、支架等。

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眼睛”,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图像质量。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摄像机有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两种。

模拟摄像机价格相对较低,但图像质量和传输距离有限;网络摄像机则具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更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和更强的远程控制功能。

在选择摄像机时,需要根据监控场景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例如,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可以选择具有低照度功能的摄像机;在需要大范围监控的场所,可以选择全景摄像机或安装多个摄像机进行拼接。

镜头的选择也很重要,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监控距离和范围。

广角镜头适合监控大面积区域,长焦镜头则适合远距离监控。

2、传输设备传输设备负责将前端设备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后端设备。

常见的传输方式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有线传输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同轴电缆适用于短距离传输,成本较低;双绞线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能力较强;光纤则具有传输距离远、带宽大、信号衰减小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新型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阐述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视频录制;视频存储
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在安防领域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作为报警复核、动态监控、过程控制和信息记录的有效手段,图像视频信号本身具有可视、可记录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并能提供“眼见为实”的证据。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预防犯罪的有力武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化视频监视系统,又称为IP视频监控系统,它克服了DVR/NVR无法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信息的缺点,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来观看、录制和管理实时的视频信息[6]。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完全数字化的系统,它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能够通过局域网/无线网/互联网传输。

常见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
1.前端设备部分
前端设备由高分辨率彩色摄像机、电动镜头、室外全方位云台、室外全天候防护罩、高灵敏监听头、紧急报警按钮、多功能解码器、视频多媒体端机等设备构成。

2.传输部分
系统的传输部分充分利用国家公用数据网(DDN),各多媒体端机通过DDN 基带MODEM接入中国电信的DDN公用数据网,使整个系统形成广域网的结构。

可传输的信号如下所述。

3.控制中心部分
中心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分控系统局域网基础上的,通过DDN基带MODEM 接入DDN公用数据网,并与各前端多媒体端机组成广域网。

控制中心装备多台专业级LCD监视器,采用多画面分割器,使每台监视器可同时输出多路图像,还装备大屏幕PDP作为监控墙,用以同时显示从多路图像中任意选出的N路图像。

系统的数字图像记录设备,采用专业级DVR,不仅拥有硬盘录像或重放功能,还能按照时间日期来进行录像检索。

4.分控系统部分
在N个下级单位,分控系统也设置相同的工控PC,同样利用DDN基带MODEM接入DDN公用数据网,实现与中心控制主机一样的控制功能,但其权限低于主机。

在综合型的安全监控系统中不仅传输视/音频信号,还传输多种控制信号,而这些控制信号原来大都是按RS-232/485通信协议来传输的,这里使用可以将RS-232/485通信协议与TCP/IP协议进行双向转换的通用转换盒。

这样,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前端解码器与系统主机的通信、出/入口控制系统中各门口读卡器与系统主机的通信就都可以借助该转换盒并通过网络实现“透明”传输。

其他具有RS-232或RS-485通信接口的设备也可以通过该转换盒直接接入网络,以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前述的网络摄像机或视频网关已经内置了这种转换盒的功能,因此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前端解码器可通过网络摄像机或视频网关的内置RS-232或RS-485通信接口直接接入网络。

实时监控过程如下:
摄像机将模拟信号发送给编码器,编码器将其压缩为视频数字编码格式,并以IP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将收到的媒体流存放在NAS 库中。

同时,将相关的元数据信息发送给元数据服务器。

监控终端得到认证服务器关于某实时监控频道的授权(仅登录时需要)。

媒体服务器将实时监控频道的媒体流发送至监控终端。

部分源程序如下:
BOOL CTest231AppServerDlg::OnInitDialog()
{ CDialog::OnInitDialog();
// Add “About...” menu item to system menu.
//strcpy(p_cCom1,”COM1”);
//strcpy(p_cCom2,”COM2”);
//strcpy(p_cComSetCheckTime1,“30秒”);
//strcpy(p_cComSetCheckTime2,“2分钟”);
//strcpy(p_cComSetCheckTime3,“5分钟”);
// IDM_ABOUTBOX must be in the system command range.
ASSERT((IDM_ABOUTBOX & 0xFFF0)== IDM_ABOUTBOX);
ASSERT(IDM_ABOUTBOX AppendMenu(MF_SEPARATOR);
pSysMenu->AppendMenu(MF_STRING,IDM_ABOUTBOX,strAboutMenu);
}
}
// Set the icon for this dialog. The framework does this automatically
// when the application’s main window is not a dialog
SetIcon(m_hIcon,TRUE);// Set big icon
SetIcon(m_hIcon,FALSE);// Set small icon
if(!bBegin)
{ CString filename(”.\\avi\\begin.avi”);
//建立视频窗口,并将句柄保存在m_VideoWnd中:
m_VideoWnd = MCIWndCreate(
this->GetSafeHwnd(),
AfxGetInstanceHandle(),
WS_POPUP|WS_VISIBLE|
MCIWNDF_NOPLAYBAR|
MCIWNDF_NOMENU,
filename);
}
参考文献
[1]班巍.当前远程视频监控领域的几种方案的介绍及比较[M].北京:北京蛙
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2.
[2]Yang Lei,Yang Juan.TCP/IP-Based Network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ISBT’2003.
[3]韩振国等.电视监控中远程传输系统的选择与对策[Z].福州:福州安防电子有限公司,2002.
[4]韦锦山.如何实现模拟电视监控系统与网络的完美结合[Z].北京:北京朗信通科技有限公司,2002.
[5]何立民.HFC:最成熟的技术[J].计算机世界杂志社,2001(4).
[6]刘谦.HFC:最成熟的技术[J].计算机世界,2001(4)B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