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幻灯片
合集下载
荨麻疹诊疗PPT课件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幽门螺杆菌尚有争论 – 4.吸入物:花粉、动物的羽毛及皮屑等。 – 5.物理因素: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等。 – 6.系统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
病、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4
三、发病机理
• 1、免疫机制介导的荨麻疹 1)IgE依赖性荨麻疹 2)补体系统介导的荨麻疹:C3a和C5a 3)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定、依巴斯汀、依匹斯汀、西替利嗪和左旋西替利嗪、曲 普利嗪、非索非那定等应做为治疗荨麻疹的一线用药。 • 不同患者个体对非镇静作用类H1-抗组胺药的反应不同。
抗组胺药物是目前唯一批准有治疗荨麻疹适应症的药物
31
抗组胺疗
——针对组胺及其H1受体的治疗
• 对急性荨麻疹可选用其中的1-2种。
• 如发病急、皮疹广,有呼吸困难倾向者,立即皮下注 射0.1%肾上腺素0.3~0.5ml,然后用糖皮质激素如泼 尼松、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等内服或静脉滴注,根 据患者的症状,用量相当于泼尼松0.5~2.0mg/kg.d, 可与抗组胺药物同时应用
32
抗组胺治疗
——针对组胺及其H1受体的治疗
• 对于慢性荨麻疹可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决定给药的时间。 – 如晨起风团较多,则临睡前应给予稍大剂量 – 临睡时风团多,则晚饭后给予稍大剂量
• 风团控制后,可持续服药月余,然后逐渐减量。 • 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可同时给2种药。(或换用) • 对顽固性荨麻疹可试用H1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拮抗剂如
胆碱能荨麻疹可使用有抗胆碱能副作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
30
抗组胺治疗
——针对组胺及其H1受体的治疗
• 第二代非镇静类或镇静作用较低的抗组胺药 • 对组胺H1受体的亲和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 分子量增大和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减少了每天的用药次数,
病、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4
三、发病机理
• 1、免疫机制介导的荨麻疹 1)IgE依赖性荨麻疹 2)补体系统介导的荨麻疹:C3a和C5a 3)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定、依巴斯汀、依匹斯汀、西替利嗪和左旋西替利嗪、曲 普利嗪、非索非那定等应做为治疗荨麻疹的一线用药。 • 不同患者个体对非镇静作用类H1-抗组胺药的反应不同。
抗组胺药物是目前唯一批准有治疗荨麻疹适应症的药物
31
抗组胺疗
——针对组胺及其H1受体的治疗
• 对急性荨麻疹可选用其中的1-2种。
• 如发病急、皮疹广,有呼吸困难倾向者,立即皮下注 射0.1%肾上腺素0.3~0.5ml,然后用糖皮质激素如泼 尼松、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等内服或静脉滴注,根 据患者的症状,用量相当于泼尼松0.5~2.0mg/kg.d, 可与抗组胺药物同时应用
32
抗组胺治疗
——针对组胺及其H1受体的治疗
• 对于慢性荨麻疹可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决定给药的时间。 – 如晨起风团较多,则临睡前应给予稍大剂量 – 临睡时风团多,则晚饭后给予稍大剂量
• 风团控制后,可持续服药月余,然后逐渐减量。 • 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可同时给2种药。(或换用) • 对顽固性荨麻疹可试用H1受体拮抗剂与H2受体拮抗剂如
胆碱能荨麻疹可使用有抗胆碱能副作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
30
抗组胺治疗
——针对组胺及其H1受体的治疗
• 第二代非镇静类或镇静作用较低的抗组胺药 • 对组胺H1受体的亲和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 分子量增大和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减少了每天的用药次数,
【皮肤性病学】荨麻疹PPT课件

Urticaria
三、临床表现
分型:急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 物理性荨麻疹 特殊类型荨麻疹
Urticaria
(一)急性荨麻疹
起病急、痒剧 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风团 呈苍白色或红色,呈橘皮样 消退迅速(<24h),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伏
Urticaria
伴随症状 • 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 胃肠道受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过敏性休克样症状:心慌、胸闷、烦躁,甚
荨麻疹
(Urticaria)
Urticaria
俗称“风疹块”、“风湿疙瘩”,是 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反 应
Urticaria
一、病因
病因复杂,约3/4患者不明确 1.食物: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2.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疫苗等 3.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4.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 5.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激动、紧张、焦虑、抑郁 6.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7.其它不明原因
Urticaria
(四)特殊类型荨麻疹
胆碱能型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 水源性荨麻疹 运动性荨麻疹
Urticaria
四、诊断
皮疹为风团 发生及消退迅速 消退后不留痕迹 此起此起彼伏
Urticaria
五、鉴别诊断
• 丘疹性荨麻疹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各种急腹症
Urticaria
六、治疗
• 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 对症处理
Urticaria
二、 发病机理
各种刺激
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
血管扩张剂通透性增加
炎症介质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肠道症状
皮肤、粘膜、呼吸道、
三、临床表现
分型:急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 物理性荨麻疹 特殊类型荨麻疹
Urticaria
(一)急性荨麻疹
起病急、痒剧 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风团 呈苍白色或红色,呈橘皮样 消退迅速(<24h),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伏
Urticaria
伴随症状 • 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 胃肠道受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过敏性休克样症状:心慌、胸闷、烦躁,甚
荨麻疹
(Urticaria)
Urticaria
俗称“风疹块”、“风湿疙瘩”,是 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 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反 应
Urticaria
一、病因
病因复杂,约3/4患者不明确 1.食物: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2.药物:青霉素、血清制剂、疫苗等 3.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4.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 5.精神因素及内分泌:激动、紧张、焦虑、抑郁 6.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7.其它不明原因
Urticaria
(四)特殊类型荨麻疹
胆碱能型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 水源性荨麻疹 运动性荨麻疹
Urticaria
四、诊断
皮疹为风团 发生及消退迅速 消退后不留痕迹 此起此起彼伏
Urticaria
五、鉴别诊断
• 丘疹性荨麻疹 • 荨麻疹性血管炎 • 各种急腹症
Urticaria
六、治疗
• 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 对症处理
Urticaria
二、 发病机理
各种刺激
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
血管扩张剂通透性增加
炎症介质
平滑肌收缩
腺体分泌增加 肠道症状
皮肤、粘膜、呼吸道、
荨麻疹幻灯参考PPT

26
荨麻疹幻灯
少见。由中及长波紫外线和 可见光引起。风团发生于暴露日 光部位皮肤,伴瘙痒和针刺样感 ,重者伴全身症状。
27
荨麻疹幻灯
皮肤受压后发生的局部皮肤 肿胀,常见于足底和臀部。皮质 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可抑 制其发生,而抗组胺药无效。
28
荨麻疹幻灯
多在暴饮暴食(特别是海 鲜、牛羊肉、猪肉),并有饮 酒,精神激动后。病程短,仅 持续1~2天。
29
荨麻疹幻灯
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 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 性及遗传性2种,前者常见于淋 巴瘤、结缔组织病和服用ACEI的 高血压患者;后者罕见,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
30
荨血麻管疹性幻水灯肿
• 特点为:眼睑、唇、舌、外生殖器、 手、足等部位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 无凹陷性肿胀,在数小时至一天左 右消失。可发生喉头水肿。
22
荨麻疹幻灯
属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婴儿期 发病。持续终生。于受冷后数小时出 现泛发性风团,有烧灼感, 不痒,可 持续48小时。同时伴畏寒、发热、头 痛、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等 。
贴冰试验阴性。 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23
24
25
荨麻疹幻灯
•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多青年期发 病。在遇热(热水浴、热饮)、 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皮疹特 点为1~3mm大小的小风团,周围有 大红晕, 多在躯干(上胸部、颈 部)及四肢近端,伴瘙痒。可伴 消化道症状。
通过变态反应引起:青霉素、 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 磺胺等;
有些药物为组胺释放物,如阿 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喹啉、 肼苯达嗪等。菌、真菌、寄生虫等。 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肝炎病毒。 荨麻疹可作为败血症的伴随症状 之一。 慢性感染病灶与荨麻疹的关系。
荨麻疹幻灯
少见。由中及长波紫外线和 可见光引起。风团发生于暴露日 光部位皮肤,伴瘙痒和针刺样感 ,重者伴全身症状。
27
荨麻疹幻灯
皮肤受压后发生的局部皮肤 肿胀,常见于足底和臀部。皮质 类固醇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可抑 制其发生,而抗组胺药无效。
28
荨麻疹幻灯
多在暴饮暴食(特别是海 鲜、牛羊肉、猪肉),并有饮 酒,精神激动后。病程短,仅 持续1~2天。
29
荨麻疹幻灯
是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 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 性及遗传性2种,前者常见于淋 巴瘤、结缔组织病和服用ACEI的 高血压患者;后者罕见,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
30
荨血麻管疹性幻水灯肿
• 特点为:眼睑、唇、舌、外生殖器、 手、足等部位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 无凹陷性肿胀,在数小时至一天左 右消失。可发生喉头水肿。
22
荨麻疹幻灯
属显性遗传,女性多见。婴儿期 发病。持续终生。于受冷后数小时出 现泛发性风团,有烧灼感, 不痒,可 持续48小时。同时伴畏寒、发热、头 痛、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等 。
贴冰试验阴性。 被动转移试验阴性。
23
24
25
荨麻疹幻灯
•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多青年期发 病。在遇热(热水浴、热饮)、 情绪激动和运动后出现。皮疹特 点为1~3mm大小的小风团,周围有 大红晕, 多在躯干(上胸部、颈 部)及四肢近端,伴瘙痒。可伴 消化道症状。
通过变态反应引起:青霉素、 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痢特灵、 磺胺等;
有些药物为组胺释放物,如阿 司匹林、吗啡、可待因、喹啉、 肼苯达嗪等。菌、真菌、寄生虫等。 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肝炎病毒。 荨麻疹可作为败血症的伴随症状 之一。 慢性感染病灶与荨麻疹的关系。
寻麻疹PPT课件

-
5
皮肤划痕症
-
6
2.寒冷性荨麻疹 分两种 一种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生后不久或早 年发病,终身反复不止。一种获得性,较常见
接触冷风、水或物,产生风团或斑状水肿
重者有手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甚至休克。
有时进食冷饮引起口腔和喉头水肿。
被动转移试验阳性,与IgE有关。冰块在局部诱
发风团。
寒冷性荨麻疹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如冷球
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儿童及青少年 常见的风团样丘疹性皮肤病。
-
22
可能为昆虫如臭虫、跳蚤、蚊虫、螨等叮 咬具有过敏性素质的人 或与肠道寄生虫、食用某些食物有关。
多见于春秋季节,分批发生于腰背、腹、 臀、小腿等部,多群集但较少融合,自觉 瘙痒。
-
23
单个皮损直径1~2cm, 红色风团样丘疹, 纺锤形或圆形,中央有丘疱疹、水疱或大疱 发疹1周后消退,病因未去除可反复发生, 反复搔抓可继发感染。 诊断不难,特点:风团样丘疹,中央有小水疱。
③伴有腹痛腹泻者,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
④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 ,应考虑严重感染 15
[治 疗]
基本原则为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 对症处理,力求做到对因治疗
-
16
(一)全身治疗
1.急性荨麻疹
2—3种抗组胺药合用、维生素C及钙剂(降
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
腹痛予解痉药、抗生素控制感染。
17
2.慢性荨麻疹
找病因,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以抗组胺 药物为主。
给药时间一般应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予以调整。 风团控制后,持续再服药月余,并逐渐减量。 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2—3种联合,以多种 抗组胺药交替使用。
荨麻疹 PPT课件

A风团;B斑块;C斑片
1
荨麻疹
urticaria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骨外科教研室
2
定义
本病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 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中医称“瘾疹”
3
特点
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 发无定处,骤起骤消 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4
病因病机
禀赋不耐,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
非特异性抗过敏药:钙剂、VitC、VitK、 硫代硫酸钠、胎盘组织液等。
顽固性荨麻疹:自血疗法
18
西医治疗
重症急性荨麻疹及喉头水肿的治疗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l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G.S20ml静推或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G.S500ml中静滴 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21
预防护理
禁用或禁食某些对肌体过敏的药物或食 物,避免接触致敏物品,积极防治某些 肠道寄生虫病。
忌食鱼虾蟹,海味、辛辣、葱 、酒等 注意气候变化,自我调摄,加强体育锻
炼
22
病案分析
陈某,女性,45岁,春季起病。
主诉:全身起红色风团3小时。
现病史:患者晚饭时曾饮酒。1小时后出现全身皮 肤瘙痒,随后出现红色风团,散在分布在躯干、四 肢、颜面部,瘙痒剧烈,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消,无疼痛,无恶寒发热。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发生于咽喉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和呼吸 困难,有明显气闷窒息感,甚至可发生 晕厥。
病程:急性:3个月以内,病程1周左右 慢性: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 甚至数年。
10
11
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
12
1
荨麻疹
urticaria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骨外科教研室
2
定义
本病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 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中医称“瘾疹”
3
特点
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 发无定处,骤起骤消 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4
病因病机
禀赋不耐,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
非特异性抗过敏药:钙剂、VitC、VitK、 硫代硫酸钠、胎盘组织液等。
顽固性荨麻疹:自血疗法
18
西医治疗
重症急性荨麻疹及喉头水肿的治疗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l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G.S20ml静推或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G.S500ml中静滴 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21
预防护理
禁用或禁食某些对肌体过敏的药物或食 物,避免接触致敏物品,积极防治某些 肠道寄生虫病。
忌食鱼虾蟹,海味、辛辣、葱 、酒等 注意气候变化,自我调摄,加强体育锻
炼
22
病案分析
陈某,女性,45岁,春季起病。
主诉:全身起红色风团3小时。
现病史:患者晚饭时曾饮酒。1小时后出现全身皮 肤瘙痒,随后出现红色风团,散在分布在躯干、四 肢、颜面部,瘙痒剧烈,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消,无疼痛,无恶寒发热。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发生于咽喉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和呼吸 困难,有明显气闷窒息感,甚至可发生 晕厥。
病程:急性:3个月以内,病程1周左右 慢性: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 甚至数年。
10
11
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
12
荨麻疹ppt课件

36
可编辑课件PPT
37
可编辑课件PPT
2.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儿童时期发病,中年以后减轻; 分为三型: • Ⅰ型, C1酯酶抑制物形成不足; • Ⅱ型, C1酯酶抑制物水平正常或增高,但功能缺
失; • Ⅲ型,X连锁显性遗传病,仅见于女性。
38
可编辑课件PPT
诊断
依据 典型临床表现 幼年发病及家族史提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发病期间C2和C4、血清C1酯酶抑制物水平下降
急腹症 病变若累及气管、喉粘膜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10
可编辑课件PPT
11
可编辑课件PPT
2. 慢性荨麻疹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每周发作至少
两次者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 常与感染及系统性疾病有关,一些药物会加
剧症状(阿司匹林、NSAID等)
12
可编辑课件PPT
3. 物理性荨麻疹 ① 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
可编辑课件PPT
荨麻疹 1
可编辑课件PPT
定义
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 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
2
可编辑课件PPT
病因
多数找不到确切病因,常见原因有: 1. 食物 动物性蛋白、植物、食物添加剂 2. 感染 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3. 药物 常见如青霉素、血清制剂、磺胺等,以及一些
有助诊断
39
可编辑课件PPT
预防和治疗
遗传性: 抗组胺药物与激素无效 桂利嗪、6-氨基己酸、雄性激素有效 新鲜冰冻血浆不再用于治疗急性发作,主要用于预
防急性水肿的发生
获得性: 与一般荨麻疹治疗相同
4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可编辑课件PPT
37
可编辑课件PPT
2.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儿童时期发病,中年以后减轻; 分为三型: • Ⅰ型, C1酯酶抑制物形成不足; • Ⅱ型, C1酯酶抑制物水平正常或增高,但功能缺
失; • Ⅲ型,X连锁显性遗传病,仅见于女性。
38
可编辑课件PPT
诊断
依据 典型临床表现 幼年发病及家族史提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发病期间C2和C4、血清C1酯酶抑制物水平下降
急腹症 病变若累及气管、喉粘膜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10
可编辑课件PPT
11
可编辑课件PPT
2. 慢性荨麻疹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每周发作至少
两次者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 常与感染及系统性疾病有关,一些药物会加
剧症状(阿司匹林、NSAID等)
12
可编辑课件PPT
3. 物理性荨麻疹 ① 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
可编辑课件PPT
荨麻疹 1
可编辑课件PPT
定义
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 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
2
可编辑课件PPT
病因
多数找不到确切病因,常见原因有: 1. 食物 动物性蛋白、植物、食物添加剂 2. 感染 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3. 药物 常见如青霉素、血清制剂、磺胺等,以及一些
有助诊断
39
可编辑课件PPT
预防和治疗
遗传性: 抗组胺药物与激素无效 桂利嗪、6-氨基己酸、雄性激素有效 新鲜冰冻血浆不再用于治疗急性发作,主要用于预
防急性水肿的发生
获得性: 与一般荨麻疹治疗相同
4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荨麻疹类皮肤病PPT课件

.
发病机制:
各种原因导致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活化,释放具 有炎症活性的化学介质,包括组胺、5-羟色胺、细胞 因子、趋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前 列腺素),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 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等,产生皮肤、黏膜、呼吸道和 消化道等局部或全身性过敏症状。 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将超敏反 应分为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两种类型。速发相反 应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 该反应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迟发相反应发生在变 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参与该相反应 的化学介质为白三烯(LTB4)、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前列腺素D2(PGD2)等。
.
.
.
.
.
(二)慢性荨麻疹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 上,且每周发作至少两次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急性者轻,风团时多时少, 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 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部分患者皮损 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三)物理性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 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 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本型 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
3.药物 许多药物通过引起机体超敏反应而 导致本病(常见的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 种疫苗、痢特灵和磺胺等),有些药物可为 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 奎宁、肼苯达嗪、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罂 粟碱和多粘菌素B等)。还有的致敏原是药物 添加剂中的赋形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4.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 常见吸入物有 花粉、粉尘、螨虫、挥发性化学品等,皮肤 接触物如昆虫毛刺、植物、动物皮毛等。
第15章_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
发病机制:
各种原因导致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活化,释放具 有炎症活性的化学介质,包括组胺、5-羟色胺、细胞 因子、趋化因子、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白三烯、前 列腺素),引起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 收缩及腺体分泌增加等,产生皮肤、黏膜、呼吸道和 消化道等局部或全身性过敏症状。 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将超敏反 应分为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两种类型。速发相反 应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 该反应的化学介质主要是组胺。迟发相反应发生在变 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参与该相反应 的化学介质为白三烯(LTB4)、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前列腺素D2(PGD2)等。
.
.
.
.
.
(二)慢性荨麻疹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 上,且每周发作至少两次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急性者轻,风团时多时少, 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 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部分患者皮损 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三)物理性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表现为用 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 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本型 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
3.药物 许多药物通过引起机体超敏反应而 导致本病(常见的如青霉素、血清制剂、各 种疫苗、痢特灵和磺胺等),有些药物可为 组胺释放物(如阿司匹林、吗啡、可待因、 奎宁、肼苯达嗪、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罂 粟碱和多粘菌素B等)。还有的致敏原是药物 添加剂中的赋形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4.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 常见吸入物有 花粉、粉尘、螨虫、挥发性化学品等,皮肤 接触物如昆虫毛刺、植物、动物皮毛等。
第15章_荨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 荨麻疹
荨麻疹的护理PPT课件

慢
性
反复发作达
荨
每周至少两
麻 疹
次并连续6周 以上
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人工 荨麻疹
接触性 荨麻疹
延迟性皮 肤划痕症
延迟性压力 性荨麻疹
日光性 荨麻疹
寒冷性 荨麻疹
胆碱能性 荨麻疹
诊断
详细询问 病史
临床特点 消退迅速
Design
Inspiration
详细询问 生活史
详细询问 生活环境
内用药治疗(急性荨麻疹)
抗生in素here.
Text in here, text in here.
(脓毒血症
或败血症)
镇痛 作用 的第 一代 H1受 体拮 抗剂
(较为严重)
TEXT HERE
TEXT (如654-2) HERE
TEXT HERE
内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
以抗组胺药为主, 给药时间应根据 风团发生时间进 行调整,风团控 制后宜继续用药 并逐渐减量
一种抗组胺药 无效,可2~3 种联用或交替 使用
顽固性荨麻 疹H1+H2受 体拮抗剂
3 12
夏季 夏选季用选 用炉炉甘甘 石石洗洗剂 剂
外用药治疗
冬季选用 止痒作用 的乳剂
.
谢谢!
Simplicity & Beauty
St
Premium
Design
Text in
here
Visual Impact
临床表现
皮肤 瘙痒
出现 风团
消退 不留痕迹
风团 蔓延
常泛发 可局限
持续数分 钟至数天
反复成 批发生
普通型荨麻疹
急
性
短期内
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于咽喉者,可引起喉头水肿和呼吸 困难,有明显气闷窒息感,甚至可发生 晕厥。
病程:急性:3个月以内,病程1周左右 慢性: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 甚至数年。
10
11
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
12
丘疹性荨麻疹:多见于小儿,皮疹为散在的 风团样丘疹,或风团上有水疱,瘙痒剧烈, 数日后才消退,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外感风寒、风热,客于肌表
饮食不节,胃肠湿热,复感风邪
情志内伤,冲任失调,肝肾不足, 血虚生风
风邪 搏结于皮肤 发生风团
5
西医病因
病因复杂,多不能找到确切的原因,常见有: 食物 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维生素B1、奎宁、
罂粟碱、多粘菌素等。 感染 物理因素 动物及植物因素如蛇毒、细菌毒素、蛋白胨
非特异性抗过敏药:钙剂、VitC、VitK、 硫代硫酸钠、胎盘组织液等。 顽固性荨麻疹:来自血疗法17西医治疗
重症急性荨麻疹及喉头水肿的治疗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l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G.S20ml静推或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G.S500ml中静滴 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18
西医治疗
伴随症状的治疗。如伴腹痛,腹泻,呕 吐等胃肠道症状,可予解痉药阿托品, 普鲁苯辛等治疗。如伴胸闷,气喘,呼 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时,可予氨茶碱治 疗
19
外治
用炉甘石洗剂与止痒酒精外搽。 荆芥30g,防风30g,川芎20g,当归20g,
苏叶20g,蛇床子30g,水煎外洗。适用 于慢性荨麻疹。
7
诊断
时隐时现,成批发 生的风团,消退后 不留痕迹,自觉瘙 痒
8
单纯发生在眼睑、口唇、 阴部等组织疏松处出现 浮肿,边缘不清,而无 其他皮疹者,其局部不 痒或轻微痒感,或麻木 胀感,水肿经2~3天消 退,消退不留痕迹。西 医称为“血管神经性水 肿”,中医称为“游风”
9
诊断
侵犯消化道粘膜,可伴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
13
14
15
辨证要点
风团颜色鲜红,遇热加重,得冷则 减为风热犯表证。
皮疹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 多为风寒束表证。
伴胃肠道症状者多为肠胃湿热证。 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伴心烦易怒、
口干多为血虚风燥证。
16
西医治疗
寻找和去除原因:如感染者,要抗感染 治疗;
抗组织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 拮抗剂
A风团;B斑块;C斑片
1
荨麻疹
urticaria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骨外科教研室
2
定义
本病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 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中医称“瘾疹”
3
特点
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 发无定处,骤起骤消 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4
病因病机
禀赋不耐,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
20
预防护理
禁用或禁食某些对肌体过敏的药物或食 物,避免接触致敏物品,积极防治某些 肠道寄生虫病。
忌食鱼虾蟹,海味、辛辣、葱 、酒等 注意气候变化,自我调摄,加强体育锻
炼
21
病案分析
陈某,女性,45岁,春季起病。
主诉:全身起红色风团3小时。
现病史:患者晚饭时曾饮酒。1小时后出现全身皮 肤瘙痒,随后出现红色风团,散在分布在躯干、四 肢、颜面部,瘙痒剧烈,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消,无疼痛,无恶寒发热。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专科检查:躯干、四肢、颜面部均可见红色水肿性 风团,可见抓痕,皮肤划痕征阳性,眼睑部轻度浮 肿。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水疱、糜烂。
请某学生回答: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治法方药?
西医诊断?西医治疗?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
消化道症状,如何处理?如出现胸闷、气喘、呼吸
困难等症状如何处理?
22
等。 精神因素 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6
西医发病机理
变态反应:多为Ⅰ型变态反应,少数 为Ⅱ型或Ⅲ型。这些反应导致组胺、 慢反应物质等化学介质及其他生物活 性物质释放,引起皮肤、粘膜微血管 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 体分泌增多,产生一系列皮肤、消化 道、呼吸道等症状。
非变态反应:某些物质进入体内刺激 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引起。
病程:急性:3个月以内,病程1周左右 慢性: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以上, 甚至数年。
10
11
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
12
丘疹性荨麻疹:多见于小儿,皮疹为散在的 风团样丘疹,或风团上有水疱,瘙痒剧烈, 数日后才消退,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外感风寒、风热,客于肌表
饮食不节,胃肠湿热,复感风邪
情志内伤,冲任失调,肝肾不足, 血虚生风
风邪 搏结于皮肤 发生风团
5
西医病因
病因复杂,多不能找到确切的原因,常见有: 食物 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维生素B1、奎宁、
罂粟碱、多粘菌素等。 感染 物理因素 动物及植物因素如蛇毒、细菌毒素、蛋白胨
非特异性抗过敏药:钙剂、VitC、VitK、 硫代硫酸钠、胎盘组织液等。 顽固性荨麻疹:来自血疗法17西医治疗
重症急性荨麻疹及喉头水肿的治疗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l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0%G.S20ml静推或 地塞米松5-10mg加入5%G.S500ml中静滴 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18
西医治疗
伴随症状的治疗。如伴腹痛,腹泻,呕 吐等胃肠道症状,可予解痉药阿托品, 普鲁苯辛等治疗。如伴胸闷,气喘,呼 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时,可予氨茶碱治 疗
19
外治
用炉甘石洗剂与止痒酒精外搽。 荆芥30g,防风30g,川芎20g,当归20g,
苏叶20g,蛇床子30g,水煎外洗。适用 于慢性荨麻疹。
7
诊断
时隐时现,成批发 生的风团,消退后 不留痕迹,自觉瘙 痒
8
单纯发生在眼睑、口唇、 阴部等组织疏松处出现 浮肿,边缘不清,而无 其他皮疹者,其局部不 痒或轻微痒感,或麻木 胀感,水肿经2~3天消 退,消退不留痕迹。西 医称为“血管神经性水 肿”,中医称为“游风”
9
诊断
侵犯消化道粘膜,可伴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
13
14
15
辨证要点
风团颜色鲜红,遇热加重,得冷则 减为风热犯表证。
皮疹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 多为风寒束表证。
伴胃肠道症状者多为肠胃湿热证。 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伴心烦易怒、
口干多为血虚风燥证。
16
西医治疗
寻找和去除原因:如感染者,要抗感染 治疗;
抗组织胺药物: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 拮抗剂
A风团;B斑块;C斑片
1
荨麻疹
urticaria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 骨外科教研室
2
定义
本病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 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中医称“瘾疹”
3
特点
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 发无定处,骤起骤消 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4
病因病机
禀赋不耐,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
20
预防护理
禁用或禁食某些对肌体过敏的药物或食 物,避免接触致敏物品,积极防治某些 肠道寄生虫病。
忌食鱼虾蟹,海味、辛辣、葱 、酒等 注意气候变化,自我调摄,加强体育锻
炼
21
病案分析
陈某,女性,45岁,春季起病。
主诉:全身起红色风团3小时。
现病史:患者晚饭时曾饮酒。1小时后出现全身皮 肤瘙痒,随后出现红色风团,散在分布在躯干、四 肢、颜面部,瘙痒剧烈,约半小时后可自行消退, 消退后不留痕迹,此起彼消,无疼痛,无恶寒发热。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专科检查:躯干、四肢、颜面部均可见红色水肿性 风团,可见抓痕,皮肤划痕征阳性,眼睑部轻度浮 肿。全身皮肤粘膜未见水疱、糜烂。
请某学生回答:中医诊断?辩证分型?治法方药?
西医诊断?西医治疗?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
消化道症状,如何处理?如出现胸闷、气喘、呼吸
困难等症状如何处理?
22
等。 精神因素 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6
西医发病机理
变态反应:多为Ⅰ型变态反应,少数 为Ⅱ型或Ⅲ型。这些反应导致组胺、 慢反应物质等化学介质及其他生物活 性物质释放,引起皮肤、粘膜微血管 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 体分泌增多,产生一系列皮肤、消化 道、呼吸道等症状。
非变态反应:某些物质进入体内刺激 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引起。